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

申请号 CN201710838107.7 申请日 2017-09-15 公开(公告)号 CN107485504A 公开(公告)日 2017-12-19
申请人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发明人 刘山玉; 李铁心; 曹利丹;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设置在床架上部设置床板,床板由小腿 支撑 板、大腿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依次连接组成,背部支撑板上设置胸部保护机构,臀部支撑板上设置臀部转动机构,且胸部保护机构和臀部转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配合活动连接,所述小腿支撑板上设置用于对小腿进行按摩的小腿按摩机构,所述大腿支撑板上设置用于对大腿进行按摩的大腿按摩机构;所述床架下部设置与所述胸部保护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小腿按摩机构和大腿按摩机构 信号 互联的 控制器 ;不仅能够使得运动员在其上进行休息,而且不需要运动员主动配合,仅需要平躺即可实现体位 自动调节 ,进而能够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导致其他部位酸困的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包括床架和设置在所述床架底部的床腿,所述床架上部设置床板,所述床板由小腿支撑板、大腿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依次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撑板上设置胸部保护机构,所述臀部支撑板上设置臀部转动机构,且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和所述臀部转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配合活动连接,所述小腿支撑板上设置用于对小腿进行按摩的小腿按摩机构,所述大腿支撑板上设置用于对大腿进行按摩的大腿按摩机构;
所述床架下部设置与所述胸部保护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小腿按摩机构和大腿按摩机构信号互联的控制器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臀部转动机构上的第一MEMS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胸部保护机构上的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MEMS陀螺仪、MEMS加速计和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
所述小腿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小腿按摩板上的按摩窗口,设置在所述按摩窗口上的按摩挡板,设置在所述按摩窗口下表面一侧的用于对小腿进行按摩的按摩模块;
所述按摩模块包括与所述小腿按摩板下表面铰接的框架,设置在所述小腿按摩板下表面且与所述门型框架相配合的按摩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上的多个按摩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与所述按摩挡板之间的桥接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单元包括按摩罩,设置在按摩罩后部气管,设置在所述气管后的三通门,设置在所述三通阀门后部汇集管,与所述汇集管相连通的负压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挡板通过转轴与小腿按摩板下表面轴座相连接,且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座之间设置扭弹簧
所述桥接模块包括设置在按摩挡板侧的小腿按摩板下表面上的第一定滑轮,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侧的小腿按摩板下表面的第二定滑轮,一端与所述门型框架相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且与所述按摩挡板相连接的启闭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背部支撑板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部沿长度方向设置圆弧形通槽,所述圆弧形通槽内设置与所述圆弧形通槽相配合的承重块,所述承重块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与人体背部相配合的容纳槽,所述圆弧形通槽上设置两条横截面形状为T型的环形滑槽,所述承重块底部设置与所述环形滑槽相配合的环形滑轨,所述环形滑轨下表面中部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轮齿,所述环形滑槽底部开设通孔,且所述通孔下部与开设在所述背部支撑板上的矩形孔相连通,所述矩形孔内设置双轴电机,且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所述轮齿相配合的驱动轮,所述双轴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所述承重块上部设置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转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臀部支撑板上的圆形沉槽,所述沉槽中心开设向下贯穿的轴孔,所述沉槽内设置坐垫板,所述坐垫板底部设置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轴孔内且所述转轴的下端伸出所述轴孔,所述转轴下部设置从动齿轮,所述臀部支撑板底部设置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设置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配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块上部设置用于防止运动员摔落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块一侧上部的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另一端通过卡扣设置在所述承重块上部的另一侧上部,所述弹性气囊底部设置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弹性气囊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设置在所述床架底部的气相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气囊的出气口设置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尾部设置床尾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头部设置床头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前后两侧均设置防护栏。

说明书全文

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体育运动装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运动员在经过长期的运动训练后,往往由于浑身肌肉紧张而出现,酸困乏的现象,而常见的处理方式,多数是进行长期休息以及自己进行按摩,长期休息会影响训练的效果,而自己继续按摩或他人协助进行按摩的方式,存在持续性差的现象,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自动进行按摩理疗的理疗装置。
[0003] 在授权公告号为N 103156755 B的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太极运动理疗器,包括在二个章穴部的能够转动并施压的结构和/或在左右肩部的能够旋转并升降或一定弧形同步运动的结构和/ 或在左右胯部能够转动并升降的结构;本发明用外来动力带动身体的章门穴部和/或左右肩部和/或左右胯部运动,进而带动身体的肋骨、脏腑、肩部、胯部循序协调运动,达到全身达到被动协调运动的效果;但其不是专门对运动员进行理疗的,且没有保护方式,容易在剧烈运动后造成胸部肌肉损伤。
[0004] 在授权公告号为CN 205251957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动型健身理疗床。包括腿部运动单元、臂部运动单元、腹部运动单元、脚部运动单元和肩部运动单元;所述中的腿部运动单元、臂部运动单元、腹部运动单元均由各单元运动幅度机构和运动频率机构两大部分组成;脚部运动单元由安装在腿部下方的可调联动连杆由腿部运动单元连控制,肩部运动单元由臂部运动单元总控。该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运动频率机构控制运动频率,通过调节运动频率机构与各关节运动轴的距离使杠杆比改变来调节运动幅度;并设置了腿部长度调节螺杆,能适用与不同身高人群;然而在运动员高负荷强度的训练后,其需要一种能够进行按摩的理疗装置,对其全身进行按摩理疗,以此来缓解疲劳,提高训练效果。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不仅能够使得运动员在其上进行休息,而且不需要运动员主动配合,仅需要平躺即可实现体位自动调节,进而能够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导致其他部位酸困的现象。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包括床架和设置在所述床架底部的床腿,所述床架上部设置床板,所述床板由小腿支撑板、大腿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依次连接组成;
所述背部支撑板上设置胸部保护机构,所述臀部支撑板上设置臀部转动机构,且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和所述臀部转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配合活动连接;
所述小腿支撑板上设置用于对小腿进行按摩的小腿按摩机构,所述大腿支撑板上设置用于对大腿进行按摩的大腿按摩机构;
所述床架下部设置与所述胸部保护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小腿按摩机构和大腿按摩机构信号互联的控制器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臀部转动机构上的第一MEMS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胸部保护机构上的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MEMS陀螺仪、MEMS加速计和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
[0007] 所述小腿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小腿按摩板上的按摩窗口,设置在所述按摩窗口上的按摩挡板,设置在所述按摩窗口下表面一侧的用于对小腿进行按摩的按摩模块;所述按摩模块包括与所述小腿按摩板下表面铰接的门型框架,设置在所述小腿按摩板下表面且与所述门型框架相配合的按摩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上的多个按摩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与所述按摩挡板之间的桥接模块。
[0008] 所述按摩单元包括按摩罩,设置在按摩罩后部气管,设置在所述气管后的三通门,设置在所述三通阀门后部汇集管,与所述汇集管相连通的负压机。
[0009] 所述按摩挡板通过转轴与小腿按摩板下表面轴座相连接,且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座之间设置扭力弹簧;所述桥接模块包括设置在按摩挡板侧的小腿按摩板下表面上的第一定滑轮,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侧的小腿按摩板下表面的第二定滑轮,一端与所述门型框架相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且与所述按摩挡板相连接的启闭绳。
[0010] 所述大腿按摩机构与所述小腿按摩机构相同。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背部支撑板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部沿长度方向设置圆弧形通槽,所述圆弧形通槽内设置与所述圆弧形通槽相配合的承重块,所述承重块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与人体背部相配合的容纳槽,所述圆弧形通槽上设置两条横截面形状为T型的环形滑槽,所述承重块底部设置与所述环形滑槽相配合的环形滑轨,所述环形滑轨下表面中部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轮齿,所述环形滑槽底部开设通孔,且所述通孔下部与开设在所述背部支撑板上的矩形孔相连通,所述矩形孔内设置双轴电机,且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所述轮齿相配合的驱动轮,所述双轴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所述承重块上部设置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
[0012] 进一步地,所述臀部转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臀部支撑板上的圆形沉槽,所述沉槽中心开设向下贯穿的轴孔,所述沉槽内设置坐垫板,所述坐垫板底部设置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轴孔内且所述转轴的下端伸出所述轴孔,所述转轴下部设置从动齿轮,所述臀部支撑板底部设置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设置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配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块上部设置用于防止运动员摔落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块一侧上部的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另一端通过卡扣设置在所述承重块上部的另一侧上部,所述弹性气囊底部设置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弹性气囊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设置在所述床架底部的气相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气囊的出气口设置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尾部设置床尾板
[0016]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头部设置床头板。
[0017]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前后两侧均设置防护栏。
[0018] 进一步地,所述床腿底部设置滚轮。
[0019]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计算机。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对目前的理疗装置,不能对运动员进行全方位的理疗的现象,提供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底部的床腿,在床架上部设置床板,而且床板由小腿支撑板、大腿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依次连接组成,这样既能够实现运动员平躺又能在需要时实现坐起。而且在背部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保护胸部肌肉的胸部保护机构,在臀部支撑板上设置有臀部转动机构,且胸部保护机构和臀部转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配合活动连接,并在床架下部设置与胸部保护机构、联动机构和按摩机构信号互联的控制器,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胸部保护机构实时对胸部肌肉进行保护,避免运动员由于体力不支或动作幅度大造成肌肉酸困得不到缓解的现象,而联动机构一方面能够根据胸部保护机构的动作实现臀部转动机构的配合工作,另一方面能够根据臀部转动机构的动作实现胸部保护机构的配合动作;而设置的按摩机构能够对腿部进行按摩理疗,使得运动员腿部能够得到迅速缓解。
[0021] 其中,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臀部转动机构上的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设置在胸部保护机构上的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均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以实现智能控制,同时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MEMS陀螺仪、MEMS加速计和无线信号发射器,其中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用于将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监测到的臀部转动动作信号和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监测到的运动员胸部转动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进而控制器控制控制胸部保护机构的双轴电机运转带动承重块转动以实现运动员转身的动作,以及控制器控制臀部转动机构的驱动电机带动坐垫板转动以协助运动员的身体转动,避免运动员上身转动而下身却不转动带来的体位不舒适。
[0022] 另外,胸部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背部支撑板上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上部沿长度方向设置圆弧形通槽,并在圆弧形通槽内设置与圆弧形通槽相配合的承重块,在承重块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与人体背部相配合的容纳槽,在圆弧形通槽上设置两条横截面形状为T型的环形滑槽,并在承重块底部设置与环形滑槽相配合的环形滑轨,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承重块牢固贴合在固定座上,另一方面能够实现承重块相对于固定座的转动以实现运动员上身的转动,同时,在环形滑轨下表面中部设置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设置轮齿,并环形滑槽底部开设通孔,且在通孔下部与开设在背部支撑板上的矩形孔相连通,并在矩形孔内设置双轴电机,且在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轮齿相配合的驱动轮,双轴电机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以实现双轴电机的的智能控制,在承重块上部设置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采用这样的结构,当依靠在承重块上的运动员试图转动背部时,第二MEMS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转动信号并将此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此时控制器控制双轴电机工作以带动承重块转动,从而减小了运动员完全靠自身体力转动身体带来的意外伤害。
[0023] 另外,采用的小腿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小腿按摩板上的按摩窗口,设置在所述按摩窗口上的按摩挡板,设置在所述按摩窗口下表面一侧的用于对小腿进行按摩的按摩模块;在需要按摩时,通过打开按摩挡板然后将按摩模块对腿部进行按摩,在不使用时能够将按摩模块进行收纳,确保小腿按摩板的平整性;而采用的按摩模块包括与所述小腿按摩板下表面铰接的门型框架,设置在所述小腿按摩板下表面且与所述门型框架相配合的按摩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上的多个按摩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与所述按摩挡板之间的桥接单元。通过桥接单元的作用,在按摩步进电机的带动下,当按摩模块进行按摩时,则按摩挡板在桥接杆的带动下,进行翻转,以此来确保在门型框架进行按摩时,按摩挡板与门型框架相联动,使得按摩挡板与门型框架不会发生干涉现象,且采用的按摩单元包括按摩罩,设置在按摩罩后部气管,设置在所述气管后的三通阀门,设置在所述三通阀门后部汇集管,与所述汇集管相连通的负压机;通过负压机的吸附实现对皮肤表面的拉伸,通过三通阀门的间歇性切换实现吸气与放气,进而实现对腿部肌肉的间歇性拉伸,实现按摩功能,且采用的负压机为常见的负压机,减少了生产的成本;而采用的按摩挡板通过转轴与小腿按摩板下表面轴座相连接,且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座之间设置扭力弹簧;能够在步进电机解除锁定后,通过扭力弹簧使得按摩挡板进行复位,进而通过启闭绳带动门型框架进行复位。
[0024] 另外,采用的桥接模块包括设置在按摩挡板侧的小腿按摩板下表面上的第一定滑轮,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侧的小腿按摩板下表面的第二定滑轮,一端与所述门型框架相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且与所述按摩挡板相连接;确保按摩挡板与门型框架的切换。
[0025] 另外,为了配合承重块的转动时运动员的身体不发生扭曲,在臀部支撑板上设置臀部转动机构,且臀部转动机构包括开设在臀部支撑板上的圆形沉槽,在沉槽中心开设向下贯穿的轴孔,在沉槽内设置坐垫板,在坐垫板底部设置转轴,且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轴孔内且转轴的下端伸出轴孔,在转轴下部设置从动齿轮,在臀部支撑板底部设置电机支架,在电机支架上设置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的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从动齿轮相配合的主动齿轮,并在从动齿轮的端面设置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采用这样的结构,当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检测到运动员的臀部转动时,将此信号传送给控制器,随后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带动坐垫板转动,从而起到带动运动员辅助转身的作用。本发明不仅能够使得运动员在其上进行休息,而且不需要运动员主动配合,仅需要平躺即可实现体位自动调节,进而能够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导致其他部位酸困的现象。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固定座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承重块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弹性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弹性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小腿按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1至10,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8] 实施例1:如图1至图5和图10所示,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包括床架1和设置在所述床架1底部的床腿2,所述床架1上部设置床板,所述床板由小腿支撑板3、大腿支撑板4、臀部支撑板5和背部支撑板6依次连接组成,所述背部支撑板6上设置胸部保护机构,所述臀部支撑板5上设置臀部转动机构,且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和所述臀部转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配合活动连接,所述小腿支撑板3上设置用于对小腿进行按摩的小腿按摩机构,所述大腿支撑板上设置用于对大腿进行按摩的大腿按摩机构;
所述床架1下部设置与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和所述联动机构信号互联的控制器7。
[0029] 所述小腿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小腿按摩板上的按摩窗口,设置在所述按摩窗口上的按摩挡板35,设置在所述按摩窗口下表面一侧的用于对小腿进行按摩的按摩模块;所述按摩模块包括与所述小腿按摩板3下表面铰接的门型框架41,设置在所述小腿按摩板3下表面且与所述门型框架41相配合的按摩步进电机33,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41上的多个按摩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41与所述按摩挡板35之间的桥接模块。
[0030] 所述按摩单元包括按摩罩40,设置在按摩罩40后部气管34,设置在所述气管34后的三通阀门42,设置在所述三通阀门42后部汇集管43,与所述汇集管43相连通的负压机31。
[0031] 所述按摩挡板35通过转轴37与小腿按摩板3下表面轴座相连接,且所述转轴37与所述轴座之间设置扭力弹簧38;所述桥接模块包括设置在按摩挡板35侧的小腿按摩板下表面上的第一定滑轮39,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41侧的小腿按摩板3下表面的第二定滑轮32,一端与所述门型框架41相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39和第二定滑轮32且与所述按摩挡板35相连接的启闭绳36。
[0032] 所述大腿按摩机构与所述小腿按摩机构相同。
[0033] 所述控制器7为PLC控制器。
[0034]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臀部转动机构上的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8和设置在所述胸部保护机构上的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9,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8和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9均与所述控制器7电信号互联,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8和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9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MEMS陀螺仪、MEMS加速计和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控制器7电信号互联。
[0035] 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背部支撑板6上的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上部沿长度方向设置圆弧形通槽101,所述圆弧形通槽101内设置与所述圆弧形通槽101相配合的承重块11,所述承重块1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与人体背部相配合的容纳槽111,所述圆弧形通槽101上设置两条横截面形状为T型的环形滑槽102,所述承重块11底部设置与所述环形滑槽102相配合的环形滑轨112,所述环形滑轨112下表面中部设置环形凹槽113,所述环形凹槽113内设置轮齿114,所述环形滑槽102底部开设通孔103,且所述通孔103下部与开设在所述背部支撑板6上的矩形孔12相连通,所述矩形孔12内设置双轴电机13,且所述双轴电机13的输出轴上设置与所述轮齿114相配合的驱动轮14,所述双轴电机13与所述控制器7电信号互联,所述承重块11上部设置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9。
[0036] 所述臀部转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臀部支撑板5上的圆形沉槽15,所述沉槽15中心开设向下贯穿的轴孔16,所述沉槽15内设置坐垫板17,所述坐垫板17底部设置转轴18,所述转轴18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轴孔16内且所述转轴18的下端伸出所述轴孔16,所述转轴18下部设置从动齿轮19,所述臀部支撑板5底部设置电机支架20,所述电机支架20上设置与所述控制器7电信号互联的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上设置与所述从动齿轮19相配合的主动齿轮22,所述从动齿轮19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8。
[0037] 该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底部的床腿,在床架上部设置床板,而且床板由小腿支撑板、大腿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依次连接组成,这样既能够实现运动员平躺又能在需要时实现坐起。而且在背部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保护胸部肌肉的胸部保护机构,在臀部支撑板上设置有臀部转动机构,且胸部保护机构和臀部转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配合活动连接,并在床架下部设置与胸部保护机构和联动机构信号互联的控制器,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胸部保护机构实时保护运动员的胸部肌肉,避免运动员由于体力不支或动作幅度大造成拉伤的现象,而联动机构一方面能够根据胸部保护机构的动作实现臀部转动机构的配合工作,另一方面能够根据臀部转动机构的动作实现胸部保护机构的配合动作。
[0038] 其中,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臀部转动机构上的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设置在胸部保护机构上的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均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以实现智能控制,同时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MEMS陀螺仪、MEMS加速计和无线信号发射器,其中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用于将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监测到的臀部转动动作信号和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监测到的运动员胸部转动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进而控制器控制控制胸部保护机构的双轴电机运转带动承重块转动以实现运动员转身的动作,以及控制器控制臀部转动机构的驱动电机带动坐垫板转动以协助运动员的身体转动,避免运动员上身转动而下身却不转动带来的体位不舒适。
[0039] 另外,胸部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背部支撑板上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上部沿长度方向设置圆弧形通槽,并在圆弧形通槽内设置与圆弧形通槽相配合的承重块,在承重块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与人体背部相配合的容纳槽,在圆弧形通槽上设置两条横截面形状为T型的环形滑槽,并在承重块底部设置与环形滑槽相配合的环形滑轨,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承重块牢固贴合在固定座上,另一方面能够实现承重块相对于固定座的转动以实现运动员上身的转动,同时,在环形滑轨下表面中部设置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设置轮齿,并环形滑槽底部开设通孔,且在通孔下部与开设在背部支撑板上的矩形孔相连通,并在矩形孔内设置双轴电机,且在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轮齿相配合的驱动轮,双轴电机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以实现双轴电机的的智能控制,在承重块上部设置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采用这样的结构,当依靠在承重块上的运动员试图转动背部时,第二MEMS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转动信号并将此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此时控制器控制双轴电机工作以带动承重块转动,从而减小了运动员完全靠自身体力转动身体带来的意外伤害。
[0040] 另外,为了配合承重块的转动时运动员的身体不发生扭曲,在臀部支撑板上设置臀部转动机构,且臀部转动机构包括开设在臀部支撑板上的圆形沉槽,在沉槽中心开设向下贯穿的轴孔,在沉槽内设置坐垫板,在坐垫板底部设置转轴,且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轴孔内且转轴的下端伸出轴孔,在转轴下部设置从动齿轮,在臀部支撑板底部设置电机支架,在电机支架上设置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的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从动齿轮相配合的主动齿轮,并在从动齿轮的端面设置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采用这样的结构,当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检测到运动员的臀部转动时,将此信号传送给控制器,随后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带动坐垫板转动,从而起到带动运动员辅助转身的作用。本发明不仅能够为运动员提供心血管外科术后护理,而且能够实现运动员体位的自动调节,避免了运动员身体长期受压造成局部缺,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现象的发生。
[0041] 实施例2: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承重块11上部设置用于防止运动员摔落的防护机构23,所述防护机构23包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块11一侧上部的弹性气囊
231,所述弹性气囊231的另一端通过卡扣232设置在所述承重块11上部的另一侧,所述弹性气囊231底部设置与所述控制器7电信号互联的压力传感器233,所述弹性气囊231的进气口
234通过管道与设置在所述床架1底部的气泵235相连接,所述气泵235与所述控制器7电信号互联。
[0042] 该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运动员从本护理床上摔落,在承重块上部设置有防护机构,其中防护机构包括一端固定设置在承重块一侧上部的弹性气囊,且弹性气囊的另一端通过卡扣设置在承重块上部的另一侧,这样能够通过卡扣将弹性气囊固定在承重块上部或者拆下,同时为了能够检测到运动员上身的转动,在弹性气囊底部设置有与控制器互联的压力传感器,这样当运动员试图转动身体时,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压力的变化,从而将检测到的压力变化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双轴电机开启从而带动承重块转动。
[0043] 实施例3:如图8所示,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弹性气囊231的出气口236设置电磁阀237,所述电磁阀237与所述控制器7电信号互联。
[0044] 该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弹性气囊内的压力不至于升太高让运动员感到不舒服,在弹性气囊的出气口设置电磁阀,而且电磁阀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这样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过高时,能够控制电磁阀打开以释放弹性气囊内的气体,从而降低弹性气囊内压力。
[0045] 实施例4:如图9所示,其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床架1尾部设置床尾板24。
[0046] 所述床架1头部设置床头板25。
[0047] 所述床架1前后两侧均设置防护栏。
[0048] 所述床腿2底部设置滚轮26。
[0049] 该实施例中,在床架尾部设置床尾板,一方面床尾板能够增强本护理床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床尾板上能够用来张贴床头卡或者临时放置一些衣物。另外,在床架头部设置床头板在起到增强本护理床整体强度的同时能够为运动员提供依靠。为了避免运动员从本护理床上意外摔落,在床架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栏。同时,为了便于移动本护理床,在床腿底部设置有滚轮。
[0050]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