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申请号 CN201610789443.2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6389041A 公开(公告)日 2017-02-15
申请人 李庆林; 张龙云; 发明人 李庆林; 张龙云;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包括夹持座、轨道板、 支撑 装置和辅助装置,所述的夹持座截面为C型,夹持座上表面 焊接 有两组轨道板,轨道板之间形成轨道,轨道内设有支撑装置,轨道板上部设有辅助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滑 块 、支撑柱、横向杆和肢体架,滑块上部设有支撑柱,横向杆与支撑柱垂直,横向杆末端设有肢体架,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盖板,支撑板插入到轨道板内,支撑板上部设有盖板,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减轻肢体 水 肿,保持烧伤整形术后病人伤口干燥,操作简便、省时省 力 且能避免引起交叉感染、污染被褥,方便护理,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包括夹持座(1)、轨道板(2)、支撑装置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座(1)截面为C型,夹持座(1)上表面焊接有两组轨道板(2),轨道板之间形成轨道,轨道内设有支撑装置,轨道板上部设有辅助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滑(3)、支撑柱(4)、横向杆(5)和肢体架(6),滑块(3)上部设有支撑柱(4),横向杆(5)与支撑柱(4)垂直,横向杆(5)末端设有肢体架(6),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7)、盖板(8),支撑板(7)插入到轨道板(2)内,支撑板(7)上部设有盖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板(2)内表面设有滑动层(9),所述的滑块(3)内部设有微型液压(10),微型液压泵(10)右侧通过液压杆(11)与抵顶板(12)连接,抵顶板(12)抵顶于滑动层(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3)左侧设有第一固定螺栓(13),夹持板(1)下部设有第二固定螺栓(14),所述的支撑柱(4)为伸缩结构,支撑柱(4)一侧设有第三固定螺栓(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4)和横向杆(5)之间设有旋转块(16),横向杆(5)与肢体架(6)之间设有安装座(17),肢体架(6)设有与人体肢体相吻合的弧形,肢体架(6)内侧设有柔软吸收层(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7)和盖板(8)之间设有旋转杆(19),所述的盖板(8)可围绕旋转杆(19)做(180)度旋转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7)左侧设有横向板(20),横向板(20)上部设有药物桶(21),药物桶(21)上部设有空气循环泵(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桶(21)下部设有加热层(30),所述的药物桶(21)的出气管(23)与空气循环泵(22)的出管(2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盖板(8)下表面设有多个烤灯(25)和无菌消毒灯(26),所述的烤灯(25)和无菌消毒灯(26)为相见分布,烤灯(25)和无菌消毒灯(26)外部罩设有保护罩(27),盖板(8)端部设有时间继电器(2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8)上部设有控制面板(29),所述的控制面板(29)与时间继电器(28)、加热层(30)和空气循环泵(22)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患肢烧伤整形术后,由于肢体不能活动,只能将患肢放在折叠的被褥上,减轻肢体肿,并用烤灯照射表面迅速干燥,且在盖被时,很容易使被褥接触、摩擦伤口,造成交叉感染,这样操作起来非常麻烦、费时费,且容易污染被褥,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减轻肢体水肿,保持烧伤整形术后病人伤口干燥,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且能避免引起交叉感染、污染被褥,方便护理,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包括夹持座、轨道板、支撑装置和辅助装置,所述的夹持座截面为C型,夹持座上表面焊接有两组轨道板,轨道板之间形成轨道,轨道内设有支撑装置,轨道板上部设有辅助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滑、支撑柱、横向杆和肢体架,滑块上部设有支撑柱,横向杆与支撑柱垂直,横向杆末端设有肢体架,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盖板,支撑板插入到轨道板内,支撑板上部设有盖板。
[0005]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轨道板内表面设有滑动层,所述的滑块内部设有微型液压,微型液压泵右侧通过液压杆与抵顶板连接,抵顶板抵顶于滑动层上。
[0006]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滑块左侧设有第一固定螺栓,夹持板下部设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的支撑柱为伸缩结构,支撑柱一侧设有第三固定螺栓。
[0007]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柱和横向杆之间设有旋转块,横向杆与肢体架之间设有安装座,肢体架设有与人体肢体相吻合的弧形,肢体架内侧设有柔软吸收层。
[0008]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板和盖板之间设有旋转杆,所述的盖板可围绕旋转杆做180度旋转运动。
[0009]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板左侧设有横向板,横向板上部设有药物桶,药物桶上部设有空气循环泵
[0010]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药物桶下部设有加热层,所述的药物桶的出气管与空气循环泵的出管连接。
[0011]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盖板下表面设有多个烤灯和无菌消毒灯,所述的烤灯和无菌消毒灯为相见分布,烤灯和无菌消毒灯外部罩设有保护罩,盖板端部设有时间继电器。
[0012]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盖板上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与时间继电器、加热层和空气循环泵连接。
[0013]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4]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减轻肢体水肿,保持烧伤整形术后病人伤口干燥,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且能避免引起交叉感染、污染被褥,方便护理,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1中,1、夹持座,2、轨道板,3、滑块,4、支撑柱,5、横向杆,6、肢体架,7、支撑板,8、盖板,9、滑动层,10、微型液压泵,11、液压杆,12、抵顶板,13、第一固定螺栓,14、第二固定螺栓,15、第三固定螺栓,16、旋转块,17、安装座,18、柔软吸收层,19、旋转杆,20、横向板,21、药物桶,22、药物循环泵,23、出气管,24、出风管,25、烤灯,26、无菌消毒灯,27、保护罩,28、时间继电器,29、控制面板,30、加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减轻肢体水肿,保持烧伤整形术后病人伤口干燥,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且能避免引起交叉感染、污染被褥,方便护理,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0019]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包括夹持座1、轨道板2、支撑装置和辅助装置,所述的夹持座1截面为C型,夹持座1上表面焊接有两组轨道板2,轨道板之间形成轨道,轨道内设有支撑装置,轨道板上部设有辅助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滑块3、支撑柱4、横向杆5和肢体架6,滑块3上部设有支撑柱4,横向杆5与支撑柱4垂直,横向杆5末端设有肢体架6,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7、盖板8,支撑板7插入到轨道板2内,支撑板7上部设有盖板8。
[0021]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轨道板2内表面设有滑动层9,所述的滑块3内部设有微型液压泵10,微型液压泵10右侧通过液压杆11与抵顶板12连接,抵顶板12抵顶于滑动层9上。
[0022]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滑块3左侧设有第一固定螺栓13,夹持板1下部设有第二固定螺栓14,所述的支撑柱4为伸缩结构,支撑柱4一侧设有第三固定螺栓15。
[0023]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支撑柱4和横向杆5之间设有旋转块16,横向杆5与肢体架6之间设有安装座17,肢体架6设有与人体肢体相吻合的弧形,肢体架6内侧设有柔软吸收层18。
[0024]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支撑板7和盖板8之间设有旋转杆19,所述的盖板8可围绕旋转杆19做180度旋转运动。
[0025]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支撑板7左侧设有横向板20,横向板20上部设有药物桶21,药物桶21上部设有空气循环泵22。
[0026]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药物桶21下部设有加热层30,所述的药物桶21的出气管23与空气循环泵22的出风管24连接。
[0027]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盖板8下表面设有多个烤灯25和无菌消毒灯26,所述的烤灯25和无菌消毒灯26为相见分布,烤灯25和无菌消毒灯26外部罩设有保护罩27,盖板8端部设有时间继电器28。
[0028]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盖板8上部设有控制面板29,所述的控制面板29与时间继电器28、加热层30和空气循环泵22连接。
[002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