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内使用的转运车

申请号 CN201510720979.4 申请日 2015-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5266979A 公开(公告)日 2016-01-27
申请人 郑静晨; 杨钧; 李明; 李晓雪; 郝昱文; 赵喆; 发明人 郑静晨; 杨钧; 李明; 李晓雪; 郝昱文; 赵喆;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医院内使用的转运车,其包括医用推车,医用推车上设置有工作 箱体 ,工作箱体上可拆卸设置有担架;担架上设置有防化隔离 保护罩 ,转运车上设置有电动助推装置。工作箱体的 抽屉 和柜子内放置有必要的 治疗 药品和设备,仪器台设置有必要的监测或治疗仪器,能够快速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形成一个治疗系统,并且在转运途中具备救治重病人的能 力 ,满足重症病人现场急救和后送途中连续救护的需求,以有效增加救治效率,降低病人的伤死率和伤残率。保护罩具有防化和隔离作用,缓解病人伤痛和病情的同时,也避免灾情或病人病情进一步恶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医院内使用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该转运车包括:医用推车,该医用推车上设置有用于储存药品和放置救治设备的工作箱体,工作箱体上可拆卸设置有担架;担架上设置有防化隔离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包括支撑架、保温垫、用于对保温垫进行制冷或制热的温控系统、隔离罩以及换气系统;隔离罩由所述支撑架撑起后,隔离罩的底边与保温垫的周边密封连接,其内部形成密闭容纳空间;隔离罩上设置有被动换气孔和主动换气孔,被动换气孔上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所述主动换气孔与所述换气系统连接;通过主动换气孔,所述换气系统将外部空气过滤后吹入所述密闭容纳空间,或将所述密闭容纳空间内的空气过滤后排出;所述吊瓶支架包括伸缩杆和吊,所述伸缩杆铰接于担架体的一侧,所述吊耳固定于伸缩杆的顶端;所述转运车上上还安装有电动助推装置,所述电动助推装置与所述驱动轮连接,辅助人驱动转运车行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换气系统向隔离罩内吹入气体时,所述隔离罩内形成一定正压;当所述换气系统向外排出气体时,所述隔离罩内形成一定的负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垫,就其横截面而言,从下到上依次为:防密封层、保温层、换热器、导热介质层、隔热层;所述换热器通过管路与所述温控系统连接;所述防水密封层周边通过密封拉链与所述隔离罩密封连接;所述导热介质层中的导热介质由气态或液态导热介质制成;在人躺在所述保温垫上时,所述保温垫从头到脚方向上设置为多个相互独立的温控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包括制冷单元、制热单元以及温度控制单元;所述隔离层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气、等离子消毒模、微粒收集模块、化学消减模块以及空气吸附模块;所述等离子杀毒模块包括一个具有强电场的腔体,腔体内充斥着等离子体化性物质,从气泵中吹出的气体从所述腔体一端输入孔通入,从另一端的输出孔输出,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在腔体中电离分解;
所述微粒收集模块内设置有形成静磁场的正负电极,从所述腔体的输出孔输出的气体在所述正负电极间流过,气体中被电离的颗粒物被所述正负电极吸附;所述化学消减模块则用于还原消减所述微粒收集模块中输出气体中氧化物物质;所述空气吸附模块包括活性炭过滤层和微小颗粒过滤层,用于进一步对从所述化学消减模块中输出的气体进行过滤。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由柔性核辐射屏蔽材料制成;
或隔离罩双层设计,其包括防水层和柔性核辐射屏蔽层;所述保温垫还包括柔性核辐射屏蔽层,该辐射屏蔽层由柔性核辐射屏蔽材料制成;所述核辐射屏蔽材料为核辐射屏蔽合金纤维机织物或含有钽的复合纤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包括若干个用于对病人进行输液、输氧以及仪器监测或治理的管道接口;防护罩还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一个或多个窥视窗口;所述支撑架由弹性杆件插接而成;所述隔离罩通过系绳/带或安装套固定在所述弹性杆件上,进而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一侧的隔离罩可打开,用于放入病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推车底部后端设置有一对驱动轮,底部前端设置有一对行星轮;所述行星轮包括行星轮架和设置在行星轮架上的多个小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医用推车底部后端靠近所述驱动轮的位置设置有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为一排或两排并列平行设置的多个引导轮;引导机构与水平地面倾斜设定度;转运车在平整地面的水平移动时,引导机构与地面不接触,当爬楼或与障碍物时,引导机构与楼梯或障碍物接触,而驱动轮逐渐被抬起进而被引导越过障碍物或爬上楼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助推装置包括车载电源、电机开关器,所述车载电源连接所述电机,电机与所述开关器和所述驱动轮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医院内使用的转运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医院内使用的转运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医院内部对危重病人进行院内转运时,如手术、检查(CT、X光片、超声)或转科等,常使用转运车或轮式病床作为转运工具。现有的转运车或轮式病床结构较为简单、设备空间小、无动、设备不全,在转运过程中常常出现:速度慢、危险高、抢救不及时,而导致临床事故发生。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院内使用的转运车,该转运车在医院内转运过程中具备紧急抢救危重病人的能力,同时满足危重病人转运后连续救护的需求,以有效增加救治效率,降低病人的伤死率和伤残率。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院内使用的转运车,该转运车包括:医用推车,该医用推车上设置有用于储存药品和放置救治设备的工作箱体,工作箱体上可拆卸设置有担架;担架上设置有防化隔离保护罩和能够折叠收缩的吊瓶支架,所述保护罩包括支撑架、保温垫、用于对保温垫进行制冷或制热的温控系统、隔离罩以及换气系统;隔离罩由所述支撑架撑起后,隔离罩的底边与保温垫的周边密封连接,其内部形成密闭容纳空间;隔离罩上设置有被动换气孔和主动换气孔,被动换气孔上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所述主动换气孔与所述换气系统连接;通过主动换气孔,所述换气系统将外部空气过滤后吹入所述密闭容纳空间,或将所述密闭容纳空间内的空气过滤后排出;所述吊瓶支架包括伸缩杆和吊,所述伸缩杆铰接于担架体的一侧,所述吊耳固定于伸缩杆的顶端;所述转运车上上还安装有电动助推装置,所述电动助推装置与所述驱动轮连接,辅助人力驱动转运车行进。
[0005] 进一步,当所述换气系统向隔离罩内吹入气体时,所述隔离罩内形成一定正压;当所述换气系统向外排出气体时,所述隔离罩内形成一定的负压
[0006] 进一步,所述保温垫,就其横截面而言,从下到上依次为:防密封层、保温层、换热器、导热介质层、隔热层;所述换热器通过管路与所述温控系统连接;所述防水密封层周边通过密封拉链与所述隔离罩密封连接;所述导热介质层中的导热介质由气态或液态导热介质制成;在人躺在所述保温垫上时,所述保温垫从头到脚方向上设置为多个相互独立的温控区。
[0007] 进一步,所述温控系统包括制冷单元、制热单元以及温度控制单元;所述隔离层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连接。
[0008] 进一步,所述换气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气、等离子消毒模、微粒收集模块、化学消减模块以及空气吸附模块;所述等离子杀毒模块包括一个具有强电场的腔体,腔体内充斥着等离子体化性物质,从气泵中吹出的气体从所述腔体一端输入孔通入,从另一端的输出孔输出,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在腔体中电离分解;所述微粒收集模块内设置有形成静磁场的正负电极,从所述腔体的输出孔输出的气体在所述正负电极间流过,气体中被电离的颗粒物被所述正负电极吸附;所述化学消减模块则用于还原消减所述微粒收集模块中输出气体中氧化物物质;所述空气吸附模块包括活性炭过滤层和微小颗粒过滤层,用于进一步对从所述化学消减模块中输出的气体进行过滤。
[0009] 进一步,所述隔离罩由柔性核辐射屏蔽材料制成;或隔离罩双层设计,其包括防水层和柔性核辐射屏蔽层;所述保温垫还包括柔性核辐射屏蔽层,该辐射屏蔽层由柔性核辐射屏蔽材料制成;所述核辐射屏蔽材料为核辐射屏蔽合金纤维机织物或含有钽的复合纤维。
[0010] 进一步,所述防护罩包括若干个用于对病人进行输液、输氧以及仪器监测或治理的管道接口;防护罩还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一个或多个窥视窗口;所述支撑架由弹性杆件插接而成;所述隔离罩通过系绳/带或安装套固定在所述弹性杆件上,进而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一侧的隔离罩可打开,用于放入病人。
[0011] 进一步,所述医用推车底部后端设置有一对驱动轮,底部前端设置有一对行星轮;所述行星轮包括行星轮架和设置在行星轮架上的多个小轮。
[0012] 进一步,在所述医用推车底部后端靠近所述驱动轮的位置设置有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为一排或两排并列平行设置的多个引导轮;引导机构与水平地面倾斜设定度;转运车在平整地面的水平移动时,引导机构与地面不接触,当爬楼或与障碍物时,引导机构与楼梯或障碍物接触,而驱动轮逐渐被抬起进而被引导越过障碍物或爬上楼梯。
[0013] 进一步,所述电动助推装置包括车载电源、电机开关器,所述车载电源连接所述电机,电机与所述开关器和所述驱动轮连接。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医院内使用的转运车能在医院内转运途中快速将病人进行隔离处理,并根据病人的病情随时调节罩内的温度,缓解病人痛苦的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治疗辅助手段;救助箱体的抽屉和柜子内放置有必要的治疗药品和设备,仪器台设置有必要的监测或治疗仪器,由此能够快速的临时抢救系统,并且在转运途中具备救治危重病人的能力,满足危重病人的现场急救和转运后连续救护的需求,以有效增加救治效率,降低病人的伤死率和伤残率。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医院内使用的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防护罩立体示意图;
图3 为保温垫横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换气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保温垫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7]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医院内使用的转运车,包括医用推车10,医用推车10上设置有用于储存药品和放置救治设备的工作箱体20,工作箱体20上可拆卸设置有担架30。担架
30上设置有防化隔离保护罩200。
[0018] 医用推车10具有可升降机构15,推车10的底部后端设置有一对驱动轮11,底部前端设置有一对可以适用于多种地形行走的行星轮12;行星轮12包括行星轮架12a和设置在行星轮架上的多3个小轮12b。在医用推车10底部后端靠近驱动轮11的位置设置有引导机构13。引导机构13为两排并列平行设置的引导轮13a;而每排设置有3个引导轮13a;引导机构13与水平地面倾斜设定角度;设定角度可以为25-45度。转运车在平整地面的水平移动时,引导机构与地面不接触,当爬楼或与障碍物时,引导机构与楼梯或障碍物接触,而驱动轮逐渐被抬起进而被引导越过障碍物或爬上楼梯。
[0019] 设置行星轮的目的在于在救援时,行星轮与普通的车轮相比,在翻越障碍物和爬楼梯时更加灵便。而引导机构的设置则是在兼顾驱动轮灵活性的同时,考虑驱动轮在翻越障碍或爬楼时较为困难,而设置了该机构后,则很好地克服了该缺陷。另外,引导机构13在竖直方向上优选地设置在驱动轮11的轮轴上方,由此增加转运车的爬楼梯或翻越障碍的能力。
[0020] 转运车上还安装有电动助推装置,电动助推装置包括车载电源、电机和开关器,车载电源连接电机,电机与开关器和驱动轮11连接,辅助人力推送转运车,车载电源同时为转运车上的其他仪器平台提供电力。
[0021] 担架30的一侧设置可伸缩的吊瓶支架,吊瓶支架包括伸缩杆和吊耳,伸缩杆铰接于担架体的一侧,所述吊耳固定于伸缩杆的顶端;工作箱体20包括若干个抽屉21、柜子22以及一个仪器平台23,仪器平台可以放置呼吸机等治疗或监测仪器。抽屉21上设置有用于定的锁扣或卡扣;柜子22上设置有柜,柜门上同样设有防止柜门自动打开的锁扣或卡扣。仪器平台上可设置固定仪器的固定机构。
[0022] 转运车的工作箱体的抽屉和柜子内配置有必要的救助药品和救助器械,仪器平台上安装有较大型的救助仪器,如呼吸机、监测仪器等。转运车很快形成一个移动医院,并快速投入抢救过程中。并且,对于危重病人,该转运车可以构建成一个简单的手术平台。
[0023] 如图2所示,该防护罩200包括支撑架210、保温垫230、用于对保温垫进行制冷或制热的温控系统240、隔离罩220以及换气系统250;隔离罩220由所述支撑架210撑起后,隔离罩220的底边与保温垫230的四边通过密封拉链密封连接,其内部形成密闭容纳空间300;隔离罩220上设置有被动换气孔221和主动换气孔222,被动换气孔221上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221a;主动换气孔222通过换气管260与换气系统250连接;通过主动换气孔
222,换气系统250将外部空气过滤后吹入密闭容纳空间300,或将密闭容纳空间300内的空气过滤后排出。保温垫230通过管路270与温控系统240连接。
[0024] 换气系统将过滤消毒后的空气吹入隔离罩内,密闭容纳空间300内形成一定正压,该正压有效防止隔离罩外的被污染的大气直接渗入隔离罩内,同时,隔离罩内的空气通过被动换气孔排出。
[0025] 而当病人患有恶性传染疾病时,换气系统则将隔离罩内的空气吸出,密闭容纳空间300内会形成一定的负压,该负压会阻止罩内的空气从隔离罩的其他缝隙或孔逃出,隔离罩外的空气则通过被动换气孔221进入罩内。
[0026] 由此,本发明防化防传染防护罩具有防化隔离和防传染隔离的双重功效。
[0027] 如图3所示,保温垫230,就其横截面而言,从下到上依次为:防水密封层231、保温层232、换热器233、导热介质层234、隔热层235;换热器233通过管路270与温控系统240连接。防水密封层231周边通过密封拉链与隔离罩220密封连接。导热介质层234为密封绝缘袋体,内部装有导热介质,导热介质可以由固态、气态或液态导热介质制成;优选地,导热介质为导热胶或导热硅脂。
[0028] 温控系统240包括制冷单元、制热单元以及温度控制单元(未示出);换热器233可以为盘管式或翅片式换热器,并与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连接,工作时,制冷单元或制热单元对换热器进行制冷或制热,换热器首先与导热介质层内的导热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导热介质在导热介质层内快速传递,然后透过隔热层对上面的病人冷敷或加温;该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得在保温垫上的温度更加均匀,避免在换热器附近热量集中,使人躺在上面很不舒服。隔热垫的目的则是避免病人直接与热源或冷源接触,致使其烫伤或冻伤皮肤
[0029] 隔离层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未示出),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单元连接,温度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感知温度时刻控制隔热垫上的温度处于设定范围内。
[0030] 防水密封层、保温层、隔热层以及导热介质层的材质都为柔性环保材料,换热器的连接管路为柔性软管,不使用时,保温垫可以折叠节省空间并便于保存。
[0031] 另外,在人躺在所述保温垫上时,保温垫从头到脚方向上还可以设置为多个相互独立的温控区。各个温控区可根据病人的身体的不同部位需要而适当调整。如发热时,避免烧伤大脑神经,头部的温控区可以温度调的更低,以用于对头部进行局部降温。
[0032] 如图4所示,换气系统250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气泵251、等离子消毒模块252、微粒收集模块253、化学消减模块254以及空气吸附模块255;气泵251将空气依次吹入和吹过等离子消毒模块252、微粒收集模块253、化学消减模块254以及空气吸附模块255。
[0033] 等离子消毒模块252包括一个具有强电场的腔体,腔体内充斥着等离子体、氧化性物质,从气泵中吹出的气体从所述腔体一端输入孔通入,从另一端的输出孔输出,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在腔体中电离分解,同时对空气中病毒进行灭活;微粒收集模块253内设置有形成静磁场的正负电极,从所述腔体的输出孔输出的气体在所述正负电极间流过,气体中被电离的颗粒物被所述正负电极吸附;化学消减模块254则用于还原消减微粒收集模块252中输出气体中氧化物物质;空气吸附模块255包括活性炭过滤层和微小颗粒过滤层,用于进一步对从化学消减模块中输出的气体进行过滤。
[0034] 被动换气孔中的空气过滤装置则可为包括活性炭过滤层和微小颗粒过滤层中一层或两层。
[0035] 防护罩的保温垫和隔离罩的大小尺寸与常规担架相匹配,可以直接铺设在担架、转运车上。温控系统240和换气系统250可以车载电源供电工作。
[0036] 当防护罩放置在转运车上时,温控系统、换气系统以及电池可拆卸地安装在转运车上。
[0037] 防护罩220还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一个或多个窥视窗口223;透过该窗口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病人。另外,防护罩还可以包括若干个用于对病人进行输液、输氧以及仪器监测或治理的管道接口(未示出)。隔离罩的一侧可掀起,用于放入病人。隔离罩各部件之间则通过密封拉链等密封连接。
[0038] 支撑架210由弹性杆件插接而成;隔离罩220通过系绳/带或安装套固定在弹性杆件上,进而形成密封的容纳空间300。
[0039] 使用时,将防护罩放置在担架、转运车上,将病人放入防护罩内,防护罩四周密封,根据伤情启动温控系统对保温垫制冷或制热,为病人提供辅助治疗。启动换气系统对病人进行防化隔离或防传染隔离。
[0040]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防护罩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为了应对类似日本福岛核泄漏等类似的核泄漏灾害时,本实施例防护罩增加了核辐射屏蔽功能。
[0041] 其中,隔离罩由柔性核辐射屏蔽材料制成;或隔离罩双层设计,即其包括防水层和柔性核辐射屏蔽层。
[0042] 如图5所示,保温垫在防水密封层231和保温层232之间还包括柔性核辐射屏蔽层231a。
[0043] 隔离罩和保温垫的核辐射屏蔽层由柔性核辐射屏蔽材料制成;核辐射屏蔽材料为核辐射屏蔽合金铅纤维机织物或含有钽的复合纤维。
[004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装备更加先进,为医院内转运的病人救助和转运过程中对病人提供科学而有效的辅助治疗,缓解病人伤痛和病情的同时,也避免灾情或病人病情进一步恶化。
[0045] 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这些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