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

申请号 CN201710764009.3 申请日 2017-08-30 公开(公告)号 CN107334586A 公开(公告)日 2017-11-10
申请人 高占玲; 发明人 高占玲; 朱春凤; 林晓燕;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所述床板一的一端与床板二的一端通过合页铰接,所述床板一的另一端设置有床头板,所述床板二的另一端设置有床 尾板 ,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的两端底部设置有床腿,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后 挡板 ,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前挡板一和前挡板二,所述前挡板一的一端与床头板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电动 丝杆 装置和 滑板 ,便于 患儿 吃饭、写作业,且通过设置有音乐播放器,可以缓解患儿的心情,便于病情的恢复,床板上设置折叠凳,便于家属的陪护,且减少坐凳的放置空间,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异常现象,可以通过急救按钮发出呼救 信号 。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含前挡板一、床头板、床腿、滑板、前挡板二、床尾板、床板一、后挡板、床板二、电动丝杆装置、丝杆、音乐播放器、折叠凳和固定支撑杆,所述床板一的一端与床板二的一端通过合页铰接,所述床板一的另一端设置有床头板,所述床板二的另一端设置有床尾板,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的两端底部设置有床腿,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后挡板,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前挡板一和前挡板二,所述前挡板一的一端与床头板固定连接,所述前挡板二的一端与床尾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床尾板的中间设置有音乐播放器,所述床板一的底部设置有电动丝杆装置,所述电动丝杆装置的内部设置有丝杆,所述床板二的一侧底部通过合页与固定支撑杆铰接,所述固定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折叠凳,所述后挡板和前挡板二的上端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输液杆一和输液杆二,所述输液杆一和输液杆二的上端均设置有挂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板上设置有急救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上设置有紧装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临床上儿科护理床一般都是普通床铺,包括床板、床腿,床板上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患儿一般较易躁动,稍有不慎就会从床上滚落下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儿科护理床,其床板四周固定有护栏,但是护理人员在给患儿检查、护理时比较不便;并且,在给患儿进行输液时,根据不同患儿的不同情况,患儿输液的位置也不尽相同,护理人员在输液前需要先固定好输液架,浪费时间;患者长期呆在病床上,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容易造成患儿情绪不稳定,另外,患儿有时需要在床上吃饭、写作业等,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多功能儿科护理床,通过电动丝杆装置和滑板,便于患儿吃饭、写作业,且通过设置有音乐播放器,可以缓解患儿的心情,便于病情的恢复,床板上设置折叠凳,便于家属的陪护,且减少坐凳的放置空间。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包含前挡板一、床头板、床腿、滑板、前挡板二、床尾板、床板一、后挡板、床板二、电动丝杆装置、丝杆、音乐播放器、折叠凳和固定支撑杆,所述床板一的一端与床板二的一端通过合页铰接,所述床板一的另一端设置有床头板,所述床板二的另一端设置有床尾板,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的两端底部设置有床腿,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后挡板,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前挡板一和前挡板二,所述前挡板一的一端与床头板固定连接,所述前挡板二的一端与床尾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床尾板的中间设置有音乐播放器,所述床板一的底部设置有电动丝杆装置,所述电动丝杆装置的内部设置有丝杆,所述床板二的一侧底部通过合页与固定支撑杆铰接,所述固定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折叠凳,所述后挡板和前挡板二的上端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滑板。
[0005] 进一步,所述床头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输液杆一和输液杆二,所述输液杆一和输液杆二的上端均设置有挂钩。
[0006] 进一步,所述床头板上设置有急救按钮。
[0007] 进一步,所述床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上设置有紧装置。
[0008]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电动丝杆装置和滑板,便于患儿吃饭、写作业,且通过设置有音乐播放器,可以缓解患儿的心情,便于病情的恢复,床板上设置折叠凳,便于家属的陪护,且减少坐凳的放置空间,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异常现象,可以通过急救按钮发出呼救信号,通过移动轮可以及时将患儿移动至急诊室进行诊治,使用方便。附图说明
[000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本发明的电动丝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1.前挡板一、2.床头板、3.床腿、4.滑板、5.前挡板二、6.床尾板、7.输液杆一、8.输液杆二、9.挂钩、10.移动轮、11.急救按钮、12.床板一、13.后挡板、14.床板二、15.电动丝杆装置、16.丝杆、17.音乐播放器、18.折叠凳、19.固定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4] 参看图1至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包含前挡板一1、床头板2、床腿3、滑板4、前挡板二5、床尾板6、床板一12、后挡板13、床板二14、电动丝杆装置15、丝杆16、音乐播放器17、折叠凳18和固定支撑杆19;
[0015] 所述床板一12的右端与床板二14的左端通过合页铰接,所述床板一12的左端设置有床头板2,所述床板二14的右端设置有床尾板6,所述床头板2和床尾板6的两端底部设置有床腿3,所述床头板2和床尾板6的后侧固定设置有后挡板13,起安全保护作用;所述床头板2和床尾板6的前侧设置有前挡板一1和前挡板二5,所述前挡板一1的左端与床头板2固定连接,所述前挡板二5的右端与床尾板6通过铰链连接,便于患儿上下床;所述床尾板6的中间设置有音乐播放器17,可以通过播放音乐,缓解患儿的心情;所述床板一12的底部设置有电动丝杆装置15,所述电动丝杆装置15的内部设置有丝杆16,通过电动丝杆装置15带动丝杆16实现上升和下降,从而实现床板一12的上升和下降;所述床板二14的一侧底部通过合页与固定支撑杆19铰接,所述固定支撑杆19的端部设置有折叠凳18,需要使用折叠凳18时,将折叠凳18展开,不需要使用时,将折叠凳18折叠好;所述后挡板13和前挡板二5的上端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滑板4,滑板4可以根据需要在滑轨上任意的滑动。
[0016] 所述床头板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输液杆一7和输液杆二8,所述输液杆一7和输液杆二8的上端均设置有挂钩9,这样设置,方便患儿输液。
[0017] 所述床头板2上设置有急救按钮11,这样设置,便于及时发出呼救信号。
[0018] 所述床腿3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10,所述移动轮10上设置有锁紧装置,这样设置,方便护理床的移动,通过锁紧装置,便于移动轮的锁定,增加护理床的稳定性
[0019] 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电动丝杆装置和滑板,便于患儿吃饭、写作业,且通过设置有音乐播放器,可以缓解患儿的心情,便于病情的恢复,床板上设置折叠凳,便于家属的陪护,且减少坐凳的放置空间,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异常现象,可以通过急救按钮发出呼救信号,通过移动轮可以及时将患儿移动至急诊室进行诊治,使用方便。
[002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1]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