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带单元

申请号 CN201610046189.7 申请日 2016-01-23 公开(公告)号 CN105534666A 公开(公告)日 2016-05-04
申请人 张欣; 发明人 张欣;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设备带单元,包括设备带单元壳体,设备带单元壳体内具有通道腔,通道腔包括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设备带单元壳体内设有多个隔板,通道腔通过设于设备带单元壳体内的多个隔板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腔体,分别为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设备带单元壳体上设有设备终端,包括气体终端、弱电终端和强电终端。本发明的设备带单元通过设于设备带单元壳体内的多个隔板在设备带单元内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通道腔,把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相互分离,防止气路与 电路 混合,以及防止强电与弱电相混合,以此提高设备带单元的使用安全系数,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保证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人身安全。
权利要求

1.一种设备带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带单元壳体,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内具有通道腔,所述通道腔包括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内设有多个隔板,所述通道腔通过设于设备带单元壳体内的多个隔板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腔体,分别为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上设有设备终端,包括气体终端、弱电终端和强电终端,所述气体终端设于气体通道腔处的设备带单元壳体上,所述弱电终端设于弱电通道腔处的设备带单元壳体上,所述强电终端设于强电通道腔处的设备带单元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三隔板相交,所述第二隔板与第四隔板相交,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沿所述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沿所述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设备带单元的两侧;所述设备带单元沿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在设备带单元的两侧分别形成双层结构,在设备带单元的中部成单层结构;所述设备带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的设置,在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内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腔体,分别为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三隔板相交,所述第二隔板与第四隔板相交,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沿所述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沿所述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设备带单元沿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在设备带单元的一侧形成三层结构,在设备带单元的中部形成双层结构,在设备带单元的另一侧形成单层结构;所述设备带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的设置,在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内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腔体,分别为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三隔板相交,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相交,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沿所述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隔板沿所述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设备带单元沿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在设备带单元的一侧形成双层结构,在设备带单元的中部形成双层结构,在设备带单元的另一侧形成单层结构;所述设备带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的设置,在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内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腔体,分别为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带单元,其特征在于,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输气管或线路分别从设备带单元壳体的后壳板、或上壳板、或下壳板,和设备带单元壳体的两侧进入设备带单元的三个通道腔连接设备带单元上的设备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带单元,其特征在于,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输气管或线路从设备带单元上具有三层结构的一侧进入设备带单元的三个通道腔连接设备带单元上的设备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带单元,其特征在于,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输气管或线路分别从设备带单元上具有三层结构的一侧进入设备带单元的两个通道腔,和设备带单元的另一侧进入设备带单元的一个通道腔,并连接于设备带单元上的设备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设备带单元,其特征在于,输气管或线路从设备带单元壳体的上壳板或下壳板进入设备带单元的三个通道腔连接于设备带单元的设备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带单元,其特征在于,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输气管或线路分别从设备带单元的一侧和设备带单元壳体的上壳板或下壳板进入设备带单元的三个通道腔连接于设备带单元的设备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设的备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包括前壳板和后壳板,所述前壳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后壳板的宽度,所述前壳板的上端和/或下端对应地与后壳板的上端和/或下端通过过渡弧面连接;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的两侧设备端盖;
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的前壳板上分别设有对应于所述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的气体终端、弱电终端和强电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带单元呈扁平状的长方体;所述设备带单元的外围设有用于隐藏输气管或线路的层腔,所述设备带单元的外围包括设备带单元的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和后方。

说明书全文

一种设备带单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腔分离的设备带单元。

背景技术

[0002] 医用设备带,又称气体设备带,主要用于医院病房内,可以装载气体终端、电源开关和插座等设备,它是中心供以及中心吸引系统的必不可少的气体终端控制装置。
[0003] 在现在的医院病房系统中,设备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色,普通的设备带上主要设置有气体终端、电源开关、插座和呼叫面板;智能化的设备带则在普通的设备带的基础上设置了设备显示终端等,设备带为病人在病情的治疗过程中插接、使用各种设备提供了方便。
[0004] CN104958159A公开了一种医用设备带连接结构,包括设备带本体,所述设备带本体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通道腔,设备带本体通过壳体间相互卡扣的方式构成所述通道腔,所述通道腔包括弱电通道腔、气体通道腔及强电通道腔,所述弱电通道腔与所述气体通道腔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气体通道腔与所述强电通道腔间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及所述第三隔板将所述弱电通道腔、气体通道腔及强电通道腔相互分离。
[0005] 现有的医用设备带和上述文献中的医用设备带均是在设备带壳体的内部形成上、中、下的三腔,但事实上这种上、中、下三腔的设置方式并未真正实现强电腔、弱电腔和气腔三腔的分离,最终气体终端、弱电终端和强电终端混合设于一个腔体上,强电腔、弱电腔和气腔三腔没有相互分离,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人们的人身安全也存在着隐患。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带单元,该设备带单元在设备带单元内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腔体,把强电腔、弱电腔和气腔三个腔体相互分离,提高设备带单元的安全系数。
[0007]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设备带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带单元壳体,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内具有通道腔,所述通道腔包括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内设有多个隔板,所述通道腔通过设于设备带单元壳体内的多个隔板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腔体,分别为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上设有设备终端,包括气体终端、弱电终端和强电终端,所述气体终端设于气体通道腔处的设备带单元壳体上,所述弱电终端设于弱电通道腔处的设备带单元壳体上,所述强电终端设于强电通道腔处的设备带单元壳体上。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三隔板相交,所述第二隔板与第四隔板相交,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沿所述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沿所述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设备带单元的两侧;所述设备带单元沿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在设备带单元的两侧分别形成双层结构,在设备带单元的中部成单层结构;所述设备带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的设置,在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内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腔体,分别为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三隔板相交,所述第二隔板与第四隔板相交,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沿所述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沿所述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设备带单元沿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在设备带单元的一侧形成三层结构,在设备带单元的中部形成双层结构,在设备带单元的另一侧形成单层结构;所述设备带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的设置,在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内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腔体,分别为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三隔板相交,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相交,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沿所述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隔板沿所述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设备带单元沿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在设备带单元的一侧形成双层结构,在设备带单元的中部形成双层结构,在设备带单元的另一侧形成单层结构;所述设备带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的设置,在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内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腔体,分别为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
[0011] 进一步地,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输气管或线路分别从设备带单元壳体的后壳板、或上壳板、或下壳板,和设备带单元壳体的两侧进入设备带单元的三个通道腔连接设备带单元上的设备终端。
[0012] 进一步地,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输气管或线路从设备带单元上具有三层结构的一侧进入设备带单元的三个通道腔连接设备带单元上的设备终端。
[0013] 进一步地,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输气管或线路分别从设备带单元上具有三层结构的一侧进入设备带单元的两个通道腔,和设备带单元的另一侧进入设备带单元的一个通道腔,并连接于设备带单元上的设备终端。
[0014] 进一步地,输气管或线路从设备带单元壳体的上壳板或下壳板进入设备带单元的三个通道腔连接于设备带单元的设备终端。
[0015] 进一步地,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输气管或线路分别从设备带单元的一侧和设备带单元壳体的上壳板或下壳板进入设备带单元的三个通道腔连接于设备带单元的设备终端。
[0016]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包括前壳板和后壳板,所述前壳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后壳板的宽度,所述前壳板的上端和/或下端对应地与后壳板的上端和/或下端通过过渡弧面连接;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的两侧设备端盖;
[0017] 所述设备带单元壳体的前壳板上分别设有对应于所述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的气体终端、弱电终端和强电终端。
[0018]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带单元呈扁平状的长方体;所述设备带单元的外围设有用于隐藏输气管或线路的层腔,所述设备带单元的外围包括设备带单元的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和后方。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20] 本发明的设备带单元在设备带单元壳体内设有多个隔板,通过设于设备带单元壳体内的多个隔板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通道腔,突破了传统医用设备带通道腔上、中、下的设置方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腔分离,把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相互分离,防止气路与电路混合,以及防止强电与弱电相混合,以此提高设备带单元的使用安全系数,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保证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人身安全;
[0021] 本发明提供了多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把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三腔相互分离的设备带单元,同时对于每一种设备带单元其输气管和线路的设置方式也提供了多个方案,医院可根据各自医院的格局、装潢、便利程度,配备相应地设备带单元;
[0022] 本发明在设备带单元的外围设有用于隐藏输气管或线路的层腔,设备带单元的外围包括设备带单元的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前方和后方,以防止输气管或线路暴露在外;
[0023] 本发明的设备带单元可嵌合于床头,将床头与设备带单元结合为一体,嵌合设备带单元床头整体显得美观、大气、现代化。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设备带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5] 图2是本发明设备带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6] 图3是本发明设备带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7] 图4是本发明设备带单元壳体内通道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8] 图5是本发明设备带单元壳体内通道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9] 图6是本发明设备带单元壳体内通道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三;
[0030] 图7是本发明设备带单元上设有层腔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1] 图8是本发明设备带单元上设有层腔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33] 实施例1
[0034] 参见图1和图4,本发明一种设备带单元,设备带单元呈扁平状的长方体,设备带单元包括设备带单元壳体,设备带单元壳体包括前壳板5和后壳板6,前壳板5的宽度小于后壳板6的宽度,前壳板5的上端和/或下端对应地与后壳板6的上端和/或下端通过过渡弧面连接;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设备带单元壳体的两侧设备端盖。
[0035] 设备带单元壳体内具有通道腔,通道腔包括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设备带单元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1b、第二隔板2b、第三隔板3b和第四隔板4b,第一隔板1b与第三隔板3b相交,第二隔板2b与第四隔板4b相交,第一隔板1b和第二隔板2b沿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设置;第三隔板3b和第四隔板4b沿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位于设备带单元的两侧;设备带单元沿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在设备带单元的两侧分别形成双层结构,在设备带单元的中部成单层结构;设备带单元通过第一隔板1b、第二隔板2b、第三隔板3b和第四隔板4b的设置,在设备带单元壳体内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腔体,分别为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
[0036] 设备带单元的前壳板5上设有设备终端,包括气体终端、弱电终端和强电终端,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输气管或线路分别从设备带单元壳体的后壳板6和设备带单元壳体的两侧进入设备带单元的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并连接设备带单元上的气体终端、弱电终端和强电终端。
[0037] 本实施例的设备带单元在设备带单元壳体内设置第一隔板1b、第二隔板2b、第三隔板3b和第四隔板4b,通过设于设备带单元壳体内的第一隔板1b、第二隔板2b、第三隔板3b和第四隔板4b在设备带单元内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通道腔,突破了传统医用设备带通道腔上、中、下的设置方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腔分离,把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相互分离,防止气路与电路混合,以及防止强电与弱电相混合,以此提高设备带单元的使用安全系数,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保证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人身安全。
[0038] 实施例2
[0039] 参见图2、图5和图7,本发明一种设备带单元,设备带单元呈扁平状的长方体,设备带单元包括设备带单元壳体,设备带单元壳体包括前壳板5和后壳板6,前壳板5的宽度小于后壳板6的宽度,前壳板5的上端和/或下端对应地与后壳板6的上端和/或下端通过过渡弧面连接;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设备带单元壳体的两侧设备端盖。
[0040] 设备带单元壳体内具有通道腔,通道腔包括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设备带单元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1c、第二隔板2c、第三隔板3c和第四隔板4c,第一隔板1c与第三隔板3c相交,第二隔板2c与第四隔板4c相交,第一隔板1c和第二隔板2c沿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设置,第三隔板3c和第四隔板4c沿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设备带单元沿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在设备带单元的一侧形成三层结构,在设备带单元的中部形成双层结构,在设备带单元的另一侧形成单层结构;设备带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隔板1c、第二隔板2c、第三隔板3c和第四隔板4c的设置,在设备带单元壳体内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腔体,分别为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
[0041] 设备带单元的前壳板5上设有设备终端,包括气体终端、弱电终端和强电终端,输气管或线路从设备带单元壳体的上壳板或下壳板进入设备带单元的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连接于设备带单元上的气体终端、弱电终端和强电终端,设备带单元的上方或下方设有用于隐藏输气管或线路的层腔7,以防止输气管或线路暴露在外。
[0042] 本实施例的设备带单元在设备带单元壳体内设置第一隔板1c、第二隔板2c、第三隔板3c和第四隔板4c,通过设于设备带单元壳体内的第一隔板1c、第二隔板2c、第三隔板3c和第四隔板4c在设备带单元内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通道腔,突破了传统医用设备带通道腔上、中、下的设置方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腔分离,把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相互分离,防止气路与电路混合,以及防止强电与弱电相混合,以此提高设备带单元的使用安全系数,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保证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人身安全。
[0043] 实施例3
[0044] 参见图3、图6和图8,本发明一种设备带单元,设备带单元呈扁平状的长方体,设备带单元包括设备带单元壳体,设备带单元壳体包括前壳板5和后壳板6,前壳板5的宽度小于后壳板6的宽度,前壳板5的上端和/或下端对应地与后壳板6的上端和/或下端通过过渡弧面连接;在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上,设备带单元壳体的两侧设备端盖。
[0045] 设备带单元壳体内具有通道腔,通道腔包括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设备带单元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1d、第二隔板2d和第三隔板3d,第一隔板1d与第三隔板3d相交,第二隔板2d与第三隔板3d相交,第一隔板1d和第二隔板2d沿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设置,第三隔板3d沿设备带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设备带单元沿设备带单元的厚度方向在设备带单元的一侧形成双层结构,在设备带单元的中部形成双层结构,在设备带单元的另一侧形成单层结构;设备带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隔板1d、第二隔板2d和第三隔板3d的设置,在设备带单元壳体内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腔体,分别为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
[0046] 设备带单元的前壳板5上设有设备终端,包括气体终端、弱电终端和强电终端,输气管或线路从设备带单元壳体的上壳板或下壳板进入设备带单元的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连接于设备带单元上的气体终端、弱电终端和强电终端,设备带单元的上方或下方设有用于隐藏输气管或线路的层腔7,以防止输气管或线路暴露在外。
[0047] 本实施例的设备带单元在设备带单元壳体内设置第一隔板1d、第二隔板2d和第三隔板3d,通过设于设备带单元壳体内的第一隔板1d、第二隔板2d和第三隔板3d在设备带单元内形成三个相互分离的通道腔,突破了传统医用设备带通道腔上、中、下的设置方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腔分离,把气体通道腔、弱电通道腔和强电通道腔相互分离,防止气路与电路混合,以及防止强电与弱电相混合,以此提高设备带单元的使用安全系数,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保证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人身安全。
[0048]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