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箱组件

申请号 CN201180063303.2 申请日 2011-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3282008A 公开(公告)日 2013-09-04
申请人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S·巴拉德瓦杰; T·米索尔萨亚孙达拉; R·埃达瓦纳;
摘要 改进的 保育箱 组件包括多个可移动的壁以及具有在每个可移动的壁附近的 流体 导向结构的循环系统。流体导向结构产生沿与处于闭合 位置 的壁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第一空气射流以及沿相对于处于闭合位置的壁倾斜的方向的第二空气射流。每当一个可移动的壁从它的闭合位置移动到其打开位置,已与该壁平行地流动的空气射流继续流动,从而形成空气幕。
权利要求

1.一种保育箱组件,包括:
患者支撑平台;
顶箱,所述顶箱定位成围绕所述患者支撑平台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包括壁结构和箱顶,所述壁结构在所述患者支撑平台和所述箱顶之间延伸,所述顶箱具有在所述患者支撑平台和所述箱顶之间的内部;
所述壁结构包括多个壁,所述多个壁的至少一些每个都能够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闭合位置在所述箱顶和所述患者支撑平台周围的区域之间延伸,所述打开位置从所述箱顶和所述患者支撑平台周围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移位;和
循环系统,所述循环系统构造成使流体在所述内部内循环,并且包括流体且进一步包括每一个均与所述患者支撑平台的至少一部分相邻延伸的多个流体导向结构,所述流体导向结构的至少一些每个均包括构造成沿与处于所述闭合位置的壁大致平行的方向引导第一流体射流的第一开口和构造成沿相对于处于所述闭合位置的壁倾斜的方向引导第二流体射流的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育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壁结构的固定的壁具有形成在其内部的通道,所述通道构造成沿从所述顶箱内朝向所述流体泵的返回路径输送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育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系统包括:一对流体导向结构,该对流体导向结构每个均为细长的并沿所述患者支撑平台的相反侧延伸,并且其中在所述箱顶中形成有大致平行于该对流体导向结构延伸的多个细长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育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细长开口包括大致沿所述箱顶中央延伸的第一细长开口和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细长开口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细长开口间隔开的一对侧部细长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育箱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对侧部细长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细长开口的相反侧上,并且每个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细长开口和处于所述闭合位置的邻近定位的壁之间的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育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壁的至少第一壁具有形成在其内部并且构造成输送流过其中的流体的通道,所述通道具有入口,在所述至少第一壁的闭合位置,所述入口与所述多个流体导向结构的第一流体导向结构的第一开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导向结构的第一开口被构造成除了沿大致平行于所述至少第一壁的方向引导所述第一射流之外,还引导流体进入所述入口并穿过所述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育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具有邻近所述箱顶的出口,在所述箱顶中形成有多个细长开口,所述多个细长开口包括大致沿所述箱顶中央延伸的第一细长开口和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细长开口延伸并位于所述第一细长开口和所述至少第一壁之间的侧部细长开口,所述多个细长开口被构造成接收穿过其中的流体以沿朝向所述流体泵的方向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育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壁包括固定的壁,并且还包括每个均能够在所述闭合位置与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至少一对壁,并且其中所述多个流体导向结构包括邻近所述固定的壁设置的流体导向结构和邻近所述至少一对壁中的每一个设置的流体导向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育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顶包括歧管,并且其中在所述箱顶中形成有与所述歧管流体连通的多个细长开口,所述多个细长开口包括大致沿所述箱顶中央延伸的第一细长开口和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细长开口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细长开口间隔开的一对侧部细长开口,并且其中所述固定的壁具有形成在其内部的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歧管流体连通并且被构造成沿从所述顶箱内朝向所述流体泵的返回路径输送流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育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支撑平台包括四个边,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对壁包括三个壁,所述流体导向结构每个被设置在所述患者支撑平台的一侧和所述多个壁中的壁之间,在所述流体导向结构中的所述第二开口每个被构造成沿大致朝向所述患者支撑平台的方向引导所述第二流体射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育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支撑平台包括大致平面的支撑表面,并且其中所述流体导向结构中的所述第二开口每个被构造成沿大致朝向所述患者支撑平台的方向以相对于所述支撑表面在约15°至45°的范围内的度引导所述第二流体射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育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壁中的每个壁均具有形成在其内部的通道,所述通道构造成输送通过其中的流体,所述通道具有入口,在所述壁的闭合位置,所述入口与邻近所述壁设置的所述流体导向结构的第一开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一开口被构造成除了沿大致平行于所述壁的方向引导所述第一射流之外还引导流体进入入口并穿过所述通道,其中,所述箱顶包括歧管,在所述箱顶中形成有与所述歧管流体连通的多个细长开口,所述多个细长开口包括大致沿所述箱顶中央延伸的第一细长开口和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细长开口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细长开口间隔开的一对侧部细长开口,并且其中所述固定的壁具有形成在其内部的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歧管流体连通并且被构造成沿从所述顶箱内朝向所述流体泵的返回路径输送流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育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道具有邻近所述箱顶的出口,该对侧部细长开口大致平行于所述三个壁中的一对平行壁的出口延伸并与所述三个壁中的一对平行壁的出口间隔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育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个壁中的所有壁处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流体泵以给定的速度运行,当所述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壁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流体泵以相同的给定速度运行。

说明书全文

保育箱组件

发明领域

[0001] 本发明所公开并要求保护的构思总体上涉及婴儿保育箱,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改进的空气分配系统的婴儿保育箱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已知如那些在医院或其它医疗环境中由婴儿使用的保育箱。保育箱一般包括顶箱,其内部保持在理想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婴儿的成长。一般理解的是,新生的婴儿维持和调节其体温的能直接与生存和成长相关。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的婴儿或需要要求他们不穿衣服的医疗程序的婴儿努力维持体温。消耗在维持体温的热量另外无法用于婴儿的体重增加,这是不希望的。虽然婴儿保育箱通常对于它们的预期目的已经是大致有效的,但是它们并不是没有限制。
[0003] 婴儿保育箱的设计通常涉及对多个权衡进行相互平衡。例如,希望用任何婴儿保育箱实现的一些目标包括确保顶箱内均一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保持婴儿附近的空气流速很低,最小化局部回流区,即“死区”,和维持在打开端口或壁时,婴儿附近的加热和加湿环境的整体性。上述考虑并不打算构成详尽的列表,而是旨在说明在婴儿保育箱的设计中的一些困难以及争取考虑因素的必要平衡。

发明内容

[0004]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改进的保育箱组件,其提供了根据上述考虑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改进的性能。
[0005] 因此,改进的保育箱组件包括多个可移动的壁以及具有在每个可移动的壁附近的流体导向结构的循环系统。流体导向结构产生沿与处于闭合位置的壁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第一空气射流以及沿相对于处于闭合位置的壁倾斜的方向的第二空气射流。流体导向结构被设置在患者被放置其上的患者支撑平台的周边,并且顶箱的箱顶具有多个细长开口,所述细长开口形成在箱顶中且空气流入到所述细长开口中以返回循环系统。每当一个可移动的壁从它的闭合位置移动到其打开位置,已与该壁平行地流动的空气射流继续流动,从而形成顶箱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空气幕。在这种情况下,倾斜的射流继续引导空气进入内部,以在空气幕的内侧上维持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0006] 因此,所公开的和要求保护的构思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空气流的改进的保育箱组件。
[0007] 所公开的和要求保护的构思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具有射流的改进的保育箱组件,射流平行于处于闭合位置的邻近的可移动的壁来吹动空气,并在可移动的壁移动到打开位置时形成空气幕。
[0008] 所公开的和要求保护的构思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具有射流的改进的保育箱组件,射流在可移动的壁被打开时形成空气幕并且还包括将空气大致吹入顶箱内部的另外的射流。
[0009] 所公开的和要求保护的构思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具有固定的壁的改进的保育箱组件,在固定的壁中形成有通道,该通道用作已经通过顶箱的内部的空气的返回流动通道。
[0010] 所公开的和要求保护的构思的这些和其它方面通过改进的保育箱组件提供,该改进的保育箱组件的总体特性可以表述为包括患者支撑平台、顶箱和循环系统。顶箱定位成围绕患者支撑平台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包括壁结构和箱顶。壁结构在患者支撑平台和箱顶之间延伸,并且顶箱具有在患者支撑平台和箱顶之间的内部。壁结构包括多个壁,所述壁的至少一些每一个都能够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闭合位置在箱顶和患者支撑平台周围的区域之间延伸,打开位置从箱顶和患者支撑平台周围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移位。循环系统构造成使流体在内部内循环,并且包括流体且进一步包括每一个与患者支撑平台的至少一部分相邻延伸的多个流体导向结构。流体导向结构的至少一些每个均包括构造成在与处于闭合位置的壁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引导第一流体射流的第一开口和构造成在相对于处于闭合位置的壁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第二流体射流的第二开口。附图说明
[0011] 当与附图结合进行阅读时,所公开的和要求保护的构思的进一步理解将可以从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得到:
[0012] 图1A是根据所公开的和要求保护的构思的实施例的一种改进的保育箱组件的视图,其中它的壁处于闭合位置;
[0013] 图1B是图1A的保育箱组件的另一视图,其中三个壁处于打开位置;
[0014] 图2是图1的保育箱组件的患者支撑组件的分解视图;
[0015] 图3是沿图2的线3-3截取的非分解条件下图2的患者支撑组件的剖视图;
[0016] 图4是图1A的保育箱组件的循环系统的分解视图;
[0017] 图5是沿图1A的线5-5截取的剖视图;
[0018] 图6是沿图1A的线6-6截取的剖视图;
[0019] 图7是沿图1A的线6-6截取的另一剖视图;以及
[0020] 图8是除了描绘了壁处于打开位置的与图7类似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在整个说明书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部分。
[0022]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用在本文中的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该”包括复数含义。用在本文中的两个或更多部分或部件“联接”的陈述是指这些部分直接或间接(即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部分或部件)结合在一起或一起操作,只要出现连结。用在本文中的“直接联接”是指两个元件相互直接接触。用在本文中的“固定地联接”或“固定”是指将两个部件联接以像一个那样移动,而保持相对于彼此之间的恒定定向。
[0023] 用在本文中的词语“单一体”是指作为单件或单元而产生的部件。即包括分开产生然后联接在一起作为一个单元的多个件的部件并不是“单一体”部件或主体。用在本文中的两个或更多部分或部件相互“接合”的陈述是指这些部分直接或者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部分或部件相互施加力。用在本文中的术语“数量”是指1或大于1(即复数)的整数。
[0024]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用在本文中的方向性短语,例如但不限于,顶部的、底部的、左边的、右边的、上部的、下部的、前面的、后面的以及它们的派生词涉及在图中示出的元件的定向,且并不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0025] 总体在图1A和1B中示出根据所公开的和要求保护的构思的一个实施例的改进的保育箱组件。保育箱组件4被描述为位于具有可滚动脚轮的底座8上,但可以理解的是保育箱组件4可以在不背离本构思的情况下以其它方式定位。
[0026] 保育箱组件4包括:可以在图1B中看到的患者支撑平台12、顶箱16和循环系统20。顶箱16在其侧部和顶部围绕患者支撑平台12。循环系统20被配置为使流体在顶箱
16内循环,并且如可以从图1A和1B中理解的,患者支撑平台12和顶箱16布置在循环系统20之上。在大多数使用情况,由循环系统20循环的流体是空气,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构思的情况下,循环系统20可使其它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在顶箱16内循环。
[0027] 顶箱16包括壁结构24和箱顶28。壁结构24包括多个壁,所述壁包括固定的壁36、一对可移动的侧壁40和可移动的端壁44。侧壁40和端壁44可在总体在图1A中描绘的闭合位置和总体在图1B中描绘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固定的壁36支撑患者支撑平台12上方的箱顶28并用于将在本文中其它地方更详细提到的其它目的。顶箱16可以说是包括内部46,该内部是在患者支撑平台12和箱顶28之间的区域,并且该内部可以说成由固定的壁36界定,并且可以进一步说成是由处于其闭合位置的侧壁40和端壁44界定。
[0028] 可以从图2理解的是,患者支撑平台12包括大致平面的中心板48和围绕中心板48的周边延伸的内导向叶片装置52,在此处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患者支撑平台为矩形的并因而包括四个边。患者支撑平台12还包括四个支承元件56,在每个拐设置一个。
患者如婴儿通常位于中心板48的大致平面的支撑表面58上,最典型的是在床垫或其尺寸设置成配合在中心板48上而不延伸超出内导向叶片装置52的其它类型的缓冲装置上。应当指出,词语“婴儿”和“患者”或多或少本文中可互换使用,但这种使用不是意在进行限制。
支撑表面58面向箱顶28并面向内部46。
[0029] 如上所述,循环系统20构造成使空气或另一流体在整个保育箱组件4中循环。虽然保育箱组件4的某些元件在此处描述为循环系统20的一部分,但是应该理解,在此没有明确指出为循环系统20的一部分的多个其它结构实际上便于或以其它方式协助这种循环。因此,应当注意到,这里一个元件是循环系统20的一部分或不是循环系统20的一部分的表述并非旨在进行限制。
[0030] 可以从图2和3理解,循环系统20包括设置在患者支撑平台12上的中间导向叶片装置60和外导向叶片装置64。中间导向叶片装置包括容纳在中心板48的对应的多个插座66中的支承元件62。一旦中间导向叶片装置60已组装到患者支撑平台12,外导向叶片装置64就通过将外导向叶片装置64的四个支承元件70接纳在支承元件56的相应形成的插座74中而组装到患者支撑平台12。患者支撑平台12、中间导向叶片装置60和外导向叶片装置64一起形成患者支撑组件68,其在图2中以分解方式描绘,而在图3中以截面方式描绘。由图3可以进一步理解,循环系统20包括转向器20,其设置在中心板48的与支撑表面58相反的表面上且能够与患者支撑平台12共同形成,但是转向器72的单独的形成不会在本构思的范围之外。
[0031] 如可以从图4理解的,循环系统20可以说是包括患者支撑组件68、扇76、加热器80和加湿器组件84。风扇76可以说用作流体泵,以使空气循环流经加热器20和加湿器组件84,然后进入内部46。更具体地,离开加热器80的空气经过循环系统20的混合室88(空气在这里被加湿器组件84加湿)且之后沿着患者支撑平台12的设置转向器72的表面的其它部分流经在循环系统20的入口桶90和转向器72之间的空间。
[0032] 循环系统20还包括具有入口桶92设置其上的一对轨道98的框架96。患者支撑平台12的支承元件56位于框架96的四个角上。为了完整起见,应当指出,加湿器组件84包括蓄箱100和声波加湿器106,但是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构思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加湿装置。
[0033] 可以从图4进一步理解,混合室88还包括具有孔104的气室(plenum)102,其与风扇76的中央区域流体连通。从图7可以理解,气室102位于通道108下方且与通道108流体连通,通道108形成在固定的壁36中且使已经通过内部46的空气返回至循环系统20。
[0034] 参考图5和图6,可以看出,侧壁40每个均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通道110,同样端壁44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通道114。通道110每个均具有邻近入口桶92的入口122和与之相反邻近箱顶28的出口134。同样,通道114包括邻近入口桶92的入口126和邻近箱顶28的出口138。当侧壁40和端壁44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如总体在图5-7中所示的,由风扇76推动的空气离开在入口桶92的周边区域的开口,并可以流入入口122和126,通过通道110和114,并从出口134和138出来。虽然通道110和114是可选的,但是可以理解,它们是有利的,因为它们往往加热侧壁40和端壁44,这也有利地减少由放于内部46内的婴儿造成的辐射热损失
[0035] 固定的壁36的通道108具有邻近箱顶28的入口130,并具有邻近气室102的出口142。在这方面,应该重申,通道108将来自内部46的空气沿返回路径输送到气室102,并因此到达循环系统20。更具体地,箱顶28包括歧管146和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细长开口的分配板150。歧管146用作设置在分配板150顶上的盖子,并且入口130设置成邻近歧管146并与歧管146流体连通。形成在分配板150中的细长开口包括细长的中心开口158和一对细长的侧部开口162,该对细长的侧部开口设置在中心开口158的交替侧且位于中心开口158和处于他们的闭合位置的侧壁40之间的大致中间。中心开口158和侧部开口162相互平行且与侧壁40平行地定向。
[0036] 可以从图5看出,外叶片装置64包括一组上叶片160和一组下叶片164。流自风扇76且流出入口桶92的空气在下叶片164的两侧上流动,并流出可以被称为流体导向结构的开口。更具体地,一对细长的流体导向结构166邻近并平行于侧壁40延伸,流体导向结构170邻近并平行于端壁44延伸,且流体导向结构174邻近并平行于固定的壁36延伸。流体导向结构166、170和174与顶箱16流体连通,并将空气或其它流体从循环系统20引导进内部46。更特别的是,流经下叶片164和入口桶92之间的空间中的开口的空气形成多个垂直射流178,其流入入口122和126且另外平行于固定的壁36、侧壁40和端壁44沿着这些壁的邻近内部46的表面流动。来自由设置成邻近侧壁40的流体导向结构166形成的垂直射流178的空气进入入口122,流过通道110,并离开出口134,之后,这样的空气流入侧部开口162以返回至循环系统20。类似地,垂直射流178的没有进入入口122而是沿处于其闭合位置的侧壁40朝向箱顶28流动的部分流入侧部开口162以返回至循环系统20。
[0037] 源自流体导向结构170且流经通道114的以垂直射流178流动的空气通过出口138离开并进入中心开口158和侧部开口162以返回循环系统20,来自流过端壁44的邻近内部46设置的表面的这些垂直射流178的空气也是如此。来自源自流体导向结构174的垂直射流178的空气流过固定的壁36的邻近内部46设置的表面并进入中心开口158和两个侧部开口162以返回循环系统20。
[0038] 可以从图8理解,当可移动的壁从它的闭合位置移动至它的打开位置时,来自邻近该被打开的壁设置的任何流体导向结构的垂直射流178继续朝向箱顶28向上流动,但有利地形成空气幕。这样的示例性空气幕以标号180表示,它形成为端壁44被移动到其打开位置的结果。类似的空气幕由来自流体导向结构166的垂直射流178在侧壁40被移动到它们的打开位置时形成,但是为了清楚和简单起见没有在文中明确描述。有利的是,由于垂直射流178在侧壁40和端壁44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已经流过侧壁40和端壁44,并且也流过通道110和114(如果在侧壁40和端壁44中设置了的话),所以不需要改变风扇96的速度以形成如空气幕180的空气幕,并且也不需要改变空气流速或空气容量。即,在侧壁40和端壁44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从图5-7的透视图看到,垂直射流178已经垂直向上流动,并且当这样的壁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移动到打开位置时,如空气幕180的空气幕从垂直射流178自发地形成。因此,在侧壁40和端壁44的任何一个或多个被打开时,不需要额外的流体流,并且也不需要传感器来检测这样的状态。
[0039] 此外,有利的是,在流体导向结构166、170和174中的开口每个形成相对于处于闭合位置的邻近壁倾斜定向的空气斜射流182。如本文所用,表述“倾斜”及其变化泛指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基准的定向。在此处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斜射流182定向成以相对于患者支撑平台12的支撑表面58在大约15°至45°的范围内的角度流出流体导向结构166、170和174中的开口。在此处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斜射流182定向成与支撑表面
58成大约30°的角度,并且大致朝向中心板48和内部46指向。即,斜射流182以相对于支撑表面58倾斜的角度定向,但沿总体远离固定的壁36、侧壁40和端壁44并且大致朝向内部46和中心板48的方向吹动空气。
[0040] 有利地,因此斜射流182总体朝向放于患者支撑平台12上的患者指向,然后向上流过内部46,通过中心开口158,并进入歧管146以通过通道108返回循环系统20。因此,斜射流182被配置为在患者附近具有足够低的空气流速,以避免造成对患者的刺激。应当指出,尽管斜射流182的特点是从内部46流入中心开口158,但是应当理解,这仅仅是指在斜射流182中的空气的总体流动,并且斜射流182的空气的至少某一部分也会流经侧部开口162。以类似的方式,尽管本文中已经将来自流体导向结构166的空气描述为流过侧部开口162并进入歧管146以返回循环系统20,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期望来自这些垂直射流178的空气的某一部分流过中心开口158。
[0041] 可以从前述内容理解,垂直射流178和斜射流182有利地合作以形成内部46内的、具有与侧壁40和端壁44中的一个或多个处于其打开位置或闭合位置无关地进行控制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并且不需要控制系统来检测或补偿这些壁处于这些位置中的任一个。这是因为当邻近的侧壁40或端壁44被移动到其打开位置时,不论侧壁40和端壁44是否处于打开位置或闭合位置在任何时候都流动的垂直射流178自动形成如空气幕180的空气幕。如空气幕180的空气幕将内部46与保育箱组件4外部隔离,这有助于维持内部46内的所需温度和湿度。进一步有利地,斜射流182单独将空气引入内部46而与侧壁40和端壁44的位置无关,并且用于使空气在内部46内循环,不论内部46是否由侧壁40和端壁44中的一个或多个或由在侧壁40和端壁44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已被移动到它们的打开位置时已经相应地形成的空气幕界定。空气通过斜射流182在内部46内的这样的循环从而避免形成显著的局部再循环区,这是有利的。它们也有利地在患者支撑平台12上的患者附近配置非常低的空气流速,同时在患者附近保持均匀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量。通道110和114(如果设置的话)有助于保持侧壁40和端壁44处于温暖的温度,从而有助于减少由患者造成的辐射热损失。
[0042] 在权利要求书中,置于括号内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理解为对权利要求进行限制。词语“包括”或“包含”并不排除列于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之外的其它元件或步骤的存在。在列出几种部件的装置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几个可用一种硬件或相同的硬件来实施。出现在元件前面的词语“一个”和“一”并不排除多个这些元件的出现。在列出几种部件的任何装置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几个可用一种硬件或相同的硬件来实施。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某些元件并不表明这些元件不能够结合起来使用。
[0043] 虽然出于图示的目的在目前认为最实用和最优选的实施例基础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将会理解,这些细节仅仅是为了该目的,且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这些实施例,而是相反,本发明旨在涵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变化和等同布置。例如,将会理解,本发明构思出,在可能的范围内,任何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能够与任何其它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结合。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