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担架车

申请号 CN201710851268.X 申请日 2017-09-20 公开(公告)号 CN107397631A 公开(公告)日 2017-11-28
申请人 安徽名之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玉柱;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急诊担架车,包括和担架板,所述枕头板设置于所述担架板的一侧,且所述枕头板通过第一 转轮 与所述担架板连接,所述担架板下端固定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上设有 弹簧 ,所述弹簧下端设有 支撑 板,所述支撑板下端设有伸缩轮,所述伸缩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固定有第二转轮。有益效果:通过使用新型急诊担架车,利用千斤顶可以将急诊担架车尽可能的放低,特别对那些物理伤害的患者来说,医护人员可以更直接的将其放到急诊车担架车上,减少了应搬运患者身体的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利用伸缩轮可以将 车轮 收起来,这样急诊担架车就变成了担架,可以一车两用,尤其在一些崎岖不平的道路和一些山路显得尤为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急诊担架车,包括枕头板(1)和担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板(1)设置于所述担架板(3)的一侧,且所述枕头板(1)通过第一转轮(2)与所述担架板(3)连接,所述担架板(3)下端固定有千斤顶(12),所述千斤顶(12)上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下端设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下端设有伸缩轮(22),所述伸缩轮(22)包括伸缩杆(19),所述伸缩杆(19)下端固定有第二转轮(17),且所述,支撑板(14)下固定有第三转轮(15),所述第三转轮(15)一侧固定有车轴(16),所述车轴(16)上固定有所述第二转轮(17),且所述车轴(16)下端固定有车轮(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急诊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板(3)上端固定有两根对称相同的第一支撑柱(11),所述第一支撑柱(11)上端固定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上套有两个对称相同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端固定有两根对称相同的第二支撑柱(9),所述第二支撑柱(9)上端固定有挡板(8),所述挡板(8)上有两个对称相同的方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板(3)上端固定有一根长杆(5),所述长杆(5)一侧设有带钩(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板(3)下端固定有两根对称相同的千斤顶(12),所述千斤顶(12)上都设有两个对称相同弹簧(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一侧设有转动轴(20),所述转动轴(20)一侧设有把手(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下端的所述伸缩轮(22)两组对称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板(1)固定在第一转轮(2)上,枕头板(1)的度可以调控。

说明书全文

一种急诊担架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辅助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急诊担架车。

背景技术

[0002] 医用急诊车被普遍的应用于各类医院,特别是在医疗、急诊、护理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是医院医疗护理必备的医用设备,特别对摔伤骨折等患者,医用急诊担架车显得尤为重要,但传统的医用急诊车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尤其对那些物理伤害的患者,在医护人员将其搬运到急诊车上时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在抢救伤病人员时,如果给患者输液,还要医护人员高举输液瓶跟在后面,不仅不方便而且还浪费人
[0003]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急诊担架车,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急诊担架车,包括枕头板和担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板设置于所述担架板的一侧,且所述枕头板通过第一转轮与所述担架板连接,所述担架板下端固定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下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设有伸缩轮,所述伸缩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固定有第二转轮,且所述,支撑板下固定有第三转轮,所述第三转轮一侧固定有车轴,所述车轴上固定有所述第二转轮,且所述车轴下端固定有车轮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担架板上端固定有两根对称相同的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端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套有两个对称相同转轴,所述转轴上端固定有两根对称相同的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上端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上有两个对称相同的方孔。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担架板上端固定有一根长杆,所述长杆一侧设有带钩。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担架板下端固定有两根对称相同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上都设有两个对称相同弹簧。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一侧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侧设有把手。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下端的所述伸缩轮两组对称相同。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枕头板固定在第一转轮上,枕头板的度可以调控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急诊担架车,利用千斤顶可以将急诊担架车尽可能的放低,特别对那些物理伤害的患者来说,医护人员可以更直接的将其放到急诊车担架车上,减少了应搬运患者身体的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利用伸缩轮可以将车轮收起来,这样急诊担架车就变成了担架,可以一车两用,尤其在一些崎岖不平的道路和一些山路显得尤为方便。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急诊担架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急诊担架车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0018] 1、枕头板;2、第一转轮;3、担架板;4、支撑架;5、一根长杆;6、带钩;7、方孔;8、挡板;9、第二支撑柱;10、转轴;11、第一支撑柱;12、千斤顶;13、弹簧;14、支撑板;15、第三转轮;16、车轴;17、第二转轮;18、车轮;19、伸缩杆;20、转动轴;21、把手;22、伸缩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急诊担架车。
[0021]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急诊担架车,包括枕头板1和担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板1设置于所述担架板3的一侧,且所述枕头板1通过第一转轮2与所述担架板3连接,所述担架板3下端固定有千斤顶12,所述千斤顶12上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下端设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下端设有伸缩轮22,所述伸缩轮22包括伸缩杆19,所述伸缩杆19下端固定有第二转轮17,且所述,支撑板14下固定有第三转轮15,所述第三转轮15一侧固定有车轴16,所述车轴16上固定有所述第二转轮17,且所述车轴16下端固定有车轮18。
[0022]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急诊担架车,利用千斤顶可以将急诊担架车尽可能的放低,特别对那些物理伤害的患者来说,医护人员可以更直接的将其放到急诊车担架车上,减少了应搬运患者身体的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利用伸缩轮可以将车轮收起来,这样急诊担架车就变成了担架,可以一车两用,尤其在一些崎岖不平的道路和一些山路显得尤为方便。
[0023]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担架板3来说,所述担架板3上端固定有两根对称相同的第一支撑柱11,所述第一支撑柱11上端固定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上套有两个对称相同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端固定有两根对称相同的第二支撑柱9,所述第二支撑柱9上端固定有挡板8,所述挡板8上有两个对称相同的方孔。通过套在所述支撑架4上的两个对称相同转轴10,又因为所述所述转轴10上端固定有两根对称相同的第二支撑柱9,而所述第二支撑柱9上端固定有所述挡板8,当担架板3上躺有病人时,可以将挡板8竖直固定在担架板3上,起到挡住病人身体的作用,防止病人摔下来,当病人下床时,利用挡板8下的转轴10,可以用手抓住方孔7将挡板8放下来,这样大大方便了病人的行动自由。
[0024]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担架板3来说,所述担架板3上端固定有一根长杆5,所述长杆5一侧设有带钩6。当病人需要输液时,利用所述长杆5一侧的所述带钩6可以挂输液瓶,这样大大方便了医护人员,使急诊担架车更加人性化。
[0025]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担架板3来说,所述担架板3下端固定有两根对称相同的千斤顶12,所述千斤顶12上都设有两个对称相同的弹簧13。当病人需要手术或者因事故躺在地上时,可以利用千斤顶12使急诊担架车的高度得到调整,方便更好的将病人抬到床上,有效的避免了因抬病人到而造成的二次伤害,又因为千斤顶12有弹簧13,这样病人躺在担架板3上会很舒适。
[0026]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支撑板14来说,所述支撑板14一侧设有转动轴20,所述转动轴20一侧设有把手21。利用把手21和转动轴20可以手动控制千斤顶12的高度,进而可以调整急诊担架车的高度,既方便又省力。
[0027]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支撑板14来说,所述支撑板14下端的所述伸缩轮21两组对称相同。当病人在躺在地上或者在凹凸不平的山地时,可以利用伸缩轮上所述的伸缩杆19和所述的伸缩杆19将车轮18收起来,将急诊担架车当担架用。
[0028]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枕头板1固定在第一转轮2上,枕头板1的角度可以调控。当病人躺下时,因为枕头板1的角度可以调控,所以可以利用枕头板1,病人可以半躺在急诊担架床上,这样可以使病人产生舒适感,缓解病痛的压力。
[0029]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急诊担架车,利用千斤顶可以将急诊担架车尽可能的放低,特别对那些物理伤害的患者来说,医护人员可以更直接的将其放到急诊车担架车上,减少了应搬运患者身体的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利用伸缩轮可以将车轮收起来,这样急诊担架车就变成了担架,可以一车两用,尤其在一些崎岖不平的道路和一些山路显得尤为方便。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