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急诊内科用担架

申请号 CN201610670575.3 申请日 2016-08-15 公开(公告)号 CN106074011A 公开(公告)日 2016-11-09
申请人 苏强; 发明人 苏强;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急诊内科用担架,包括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由于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为二段式结构,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在平时即可折弯较好地贮存,在紧急使用时,只要将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展平,旋转旋钮使固定 块 到达 指定 位置 , 锁 上第一卡扣即可实现固定,担架布整体质地轻便柔软,不管对于伤员还是施救人员都不会造成影响,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的末端端部设有按钮 开关 ,第一抬杆的一侧设有腰带,且腰带的末端设有第二卡扣,在往担架上抬送伤员时,只需按下四个 角 落里的按钮开关,弹出支腿,再将第一 横杆 和第二横杆插入与之对应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即可使得担架稳定立于地面,该装置设计合理,较之传统的装置效果更好。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急诊内科用担架,包括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为二段式结构,并且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底部中央设有第一铰链(3),所述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的底部对应第一铰链(3)通过旋钮(4)活动连接固定(5),所述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的中央一侧对应固定块(5)设有第一卡扣(6),所述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之间通过担架布(7)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的末端端部设有按钮开关(8),所述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的末端底部通过第二铰链(9)铰接支腿(10),所述支腿(10)的后端通过弹簧组(11)弹性连接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的底部支腿(10)回收的位置设有舌,且锁舌与按钮开关(8)相连,所述第一抬杆(1)的二段式结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横杆(12)和第二横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诊内科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布(7)的表面设有透气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诊内科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诉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的末端表面均设有防滑手垫(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诊内科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的内侧靠近末端对应设有第一固定孔(16)和第二固定孔(17),并且第一固定孔(16)和第二固定孔(17)的孔径分别等同于第一横杆(12)和第二横杆(13)的杆口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诊内科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杆(1)的一侧设有腰带(18),且腰带(18)的末端设有第二卡扣(19)。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多功能急诊内科用担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急诊内科担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急诊内科用担架。

背景技术

[0002] 担架是一种急救器械,需要人使用,众所周知,由人力则越轻越便捷,传统的装置采用了心电机设备,此类设备多为固定结构,体型大、重量大、不易搬运,更不用说是用担架去运送伤员的紧急时刻,这种器械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除此以外,采用床面板的结构,板材的重量均较大,质地也坚硬,一方面不利于运送伤员,另一方面易对伤员的伤患处造成影响,从而延误治疗时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急诊内科用担架。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急诊内科用担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急诊内科用担架,包括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所述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为二段式结构,并且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底部中央设有第一铰链,所述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的底部对应第一铰链通过旋钮活动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的中央一侧对应固定块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之间通过担架布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的末端端部设有按钮开关,所述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的末端底部通过第二铰链铰接支腿,所述支腿的后端通过弹簧组弹性连接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的底部支腿回收的位置设有舌,且锁舌与按钮开关相连,所述第一抬杆的二段式结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
[0005] 优选的,所述担架布的表面设有透气孔。
[0006] 优选的,所诉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的末端表面均设有防滑手垫。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的内侧靠近末端对应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并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孔径分别等同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杆口外径。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抬杆的一侧设有腰带,且腰带的末端设有第二卡扣。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急诊内科用担架,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的底部中央设有第一铰链,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之间通过担架布相互连接,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的底部对应第一铰链通过旋钮活动连接固定块,所述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的中央一侧对应固定块设有第一卡扣,由于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为二段式结构,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在平时即可折弯较好地贮存,在紧急使用时,只要将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展平,旋转旋钮使固定块到达指定位置,锁上第一卡扣即可实现固定,担架布整体质地轻便柔软,不管对于伤员还是施救人员都不会造成影响,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的末端端部设有按钮开关,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的末端底部通过第二铰链铰接支腿,第一抬杆和第二抬杆的底部支腿回收的位置设有锁舌,且锁舌与按钮开关相连,在往担架上抬送伤员时,只需按下四个落里的按钮开关,弹出支腿,再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插入与之对应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即可使得担架稳定立于地面,该装置设计合理,较之传统的装置效果更好。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1] 图中:1第一抬杆、2第二抬杆、3第一铰链、4旋钮、5固定块、6第一卡扣、7担架布、8按钮开关、9第二铰链、10支腿、11弹簧组、12第一横杆、13第二横杆、14透气孔、15防滑手垫、16第一固定孔、17第二固定孔、18腰带、19第二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3]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急诊内科用担架,包括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的末端表面均设有防滑手垫15,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为二段式结构,并且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底部中央设有第一铰链3,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的底部对应第一铰链3通过旋钮4活动连接固定块5,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的中央一侧对应固定块5设有第一卡扣6,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之间通过担架布7相互连接,担架布7的表面设有透气孔14,由于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为二段式结构,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在平时即可折弯较好地贮存,在紧急使用时,只要将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展平,旋转旋钮4使固定块5到达指定位置,锁上第一卡扣6即可实现固定,担架布7整体质地轻便柔软,不管对于伤员还是施救人员都不会造成影响,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的末端端部设有按钮开关8,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的末端底部通过第二铰链9铰接支腿10,支腿10的后端通过弹簧组11弹性连接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的底部支腿10回收的位置设有锁舌,且锁舌与按钮开关8相连,第一抬杆1的二段式结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横杆12和第二横杆13,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的内侧靠近末端对应设有第一固定孔16和第二固定孔17,并且第一固定孔16和第二固定孔17的孔径分别等同于第一横杆12和第二横杆13的杆口外径,第一抬杆1的一侧设有腰带18,且腰带18的末端设有第二卡扣19,在往担架上抬送伤员时,只需按下四个角落里的按钮开关8,弹出支腿10,再将第一横杆12和第二横杆13插入与之对应的第一固定孔16和第二固定孔17即可使得担架稳定立于地面,该装置设计合理,较之传统的装置效果更好。
[0014] 工作方式:在本装置工作时,只要将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展平,旋转旋钮4使固定块5到达指定位置,锁上第一卡扣6即可实现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的固定,在往担架上抬送伤员时,只需按下四个角落里的按钮开关8,弹出支腿10,再将第一横杆12和第二横杆13插入与之对应的第一固定孔16和第二固定孔17即可使得担架稳定立于地面,收起该装置时只需折弯第一抬杆1和第二抬杆2,将担架布7成圈绕于装置外围,最后装袋收藏即可。
[001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