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的急救担架

申请号 CN201610548789.3 申请日 2016-07-13 公开(公告)号 CN105997372A 公开(公告)日 2016-10-12
申请人 姚家久; 发明人 姚家久; 王伯良; 付国强; 田小溪; 校建波;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 氧 的急救担架,它包括 底板 与其下方设置的行走轮,所述的底板通过 支撑 柱连接有床板,所述的床板的四周设置有护栏,所述的床板的下表面固连有氧气存放器,所述的氧气存放器通过输氧管与通过固定 块 安装在护栏上的出氧管连通,且输氧管穿过床板从护栏的内部与出氧关连通,所述的输氧管上设置有 开关 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在担架床板的下方设置氧气存放器,并通过设置在护栏内的输氧管与护栏上固定的出氧管连通,只需要将与病人配套使用的吸氧管套在出氧管上即可实现输氧,不会因为移动颠簸而发生偏移,无需看护,能够时刻保持氧气的正常输送,同时可能留出足够的急救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的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2)与其下方设置的行走轮(1),所述的底板(2)通过支撑柱(3)连接有床板(5),所述的床板(5)的四周设置有护栏(6),所述的床板(5)的下表面固连有氧气存放器(8),所述的氧气存放器(8)通过输氧管(12)与通过固定(18)安装在护栏(6)上的出氧管(7)连通,且输氧管(12)穿过床板(5)从护栏(6)的内部与出氧关(7)连通,所述的输氧管(12)上设置有开关(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气存放器(8)上设置有补氧管(11),所述的补氧管(11)上设置有单向阀(9)和压控制阀(10),所述的单向阀(9)为控制补氧管(11)只进不出的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氧管(7)的内径小于输氧管(12)的内径,且出氧管(7)为弹性管,所述的出氧管(7)的出口处设置有向内的出氧针(17),所述的输氧管(12)的内部设置有挤压头(15),所述的挤压头(15)包括与输氧管(12)内径配合的挤压座、挤压座上设置的挤压柱和挤压柱前方设置并与出氧管(7)配合的挤压头,所述的挤压柱的直径大于出氧管(7)的内径,且挤压头(15)为空心壳体,所述的挤压头(15)上设置有出氧针(17)配合的橡胶块(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座与出氧管(7)的内端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5)的下方设置有套管(4),所述的支撑柱(3)的顶部套设在套管(4)内,且套管(4)的高度大于氧气存放器(8)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3)包括设置在底板(2)上的支撑外套(301),所述的支撑外套(301)内设置有支撑内杆(302),且支撑内杆(302)的底端与支撑外套(30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3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弹簧(303)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安装块(304),所述的安装块(304)与支撑外套(301)及支撑内杆(302)均为非固定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5)的侧部还设置有供婴幼儿使用的幼儿床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幼儿床架包括床板(5)上开设的方形槽,所述的方形槽内设置有四块由其中心线分隔的开合板(19),所述的开合板(19)通过铰链(21)与方形槽的四边连接,且开合板(19)闭合时开合板(19)与床板(5)平齐,铰链的转动范围是9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方形槽短边连接的开合板(19)的尖端开设有开合口(20)。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的急救担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急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的逐步提升,使很多急病的救治成为了可能,而对于一些病人的急救,大多都会需要用到急救担架运送病人,急救担架上会有供氧仪器等急救工具。
[0003] 然而,现有的急救担架上的供氧设备大度都是氧气袋,采用氧气袋用来急救供氧会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有人时刻看护好氧气袋,防止其发生偏移,同时还需要看护好管路是否断开等,一有疏忽可能导致病人缺氧而死,同时由于急救车内的空间有限,很容易因为需要看护氧气袋而占用其他急救人员的急救位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在担架床板的下方设置氧气存放器,并通过设置在护栏内的输氧管与护栏上固定的出氧管连通,只需要将与病人配套使用的吸氧管套在出氧管上即可实现输氧,不会因为移动颠簸而发生偏移,无需看护,能够时刻保持氧气的正常输送,同时可能留出足够的急救空间。
[0005]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它包括底板(2)与其下方设置的行走轮(1),所述的底板(2)通过支撑柱(3)连接有床板(5),所述的床板(5)的四周设置有护栏(6),所述的床板(5)的下表面固连有氧气存放器(8),所述的氧气存放器(8)通过输氧管(12)与通过固定(18)安装在护栏(6)上的出氧管(7)连通,且输氧管(12)穿过床板(5)从护栏(6)的内部与出氧关(7)连通,所述的输氧管(12)上设置有开关(13)。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的氧气存放器(8)上设置有补氧管(11),所述的补氧管(11)上设置有单向阀(9)和压控制阀(10),所述的单向阀(9)为控制补氧管(11)只进不出的单向阀。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氧管(7)的内径小于输氧管(12)的内径,且出氧管(7)为弹性管,所述的出氧管(7)的出口处设置有向内的出氧针(17),所述的输氧管(12)的内部设置有挤压头(15),所述的挤压头(15)包括与输氧管(12)内径配合的挤压座、挤压座上设置的挤压柱和挤压柱前方设置并与出氧管(7)配合的挤压头,所述的挤压柱的直径大于出氧管(7)的内径,且挤压头(15)为空心壳体,所述的挤压头(15)上设置有出氧针(17)配合的橡胶块(16)。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的挤压座与出氧管(7)的内端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14)。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的床板(5)的下方设置有套管(4),所述的支撑柱(3)的顶部套设在套管(4)内,且套管(4)的高度大于氧气存放器(8)的高度。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柱(3)包括设置在底板(2)上的支撑外套(301),所述的支撑外套(301)内设置有支撑内杆(302),且支撑内杆(302)的底端与支撑外套(30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303)。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的减震弹簧(303)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安装块(304),所述的安装块(304)与支撑外套(301)及支撑内杆(302)均为非固定配合。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的床板(5)的侧部还设置有供婴幼儿使用的幼儿床架。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的幼儿床架包括床板(5)上开设的方形槽,所述的方形槽内设置有四块由其中心线分隔的开合板(19),所述的开合板(19)通过铰链(21)与方形槽的四边连接,且开合板(19)闭合时开合板(19)与床板(5)平齐,铰链的转动范围是90度。
[0014] 进一步的,方形槽短边连接的开合板(19)的尖端开设有开合口(20)。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在担架床板的下方设置氧气存放器,并通过设置在护栏内的输氧管与护栏上固定的出氧管连通,只需要将与病人配套使用的吸氧管套在出氧管上即可实现输氧,不会因为移动颠簸而发生偏移,无需看护,能够时刻保持氧气的正常输送,同时可能留出足够的急救空间。
[0016] 2、补氧管、单向阀和压力控制阀的设计,可以对氧气存放器进行氧气补充,同时也能防止氧气存放器中的氧气逸出和空气进入到氧气存放器中。
[0017] 3、挤压头和出氧针的配合设计,并且配合弹性出氧管,可以通过氧气的压力降挤压头压入出氧管,使出氧针穿透橡胶块,实现氧气的输送,同时可以使出氧管向外张紧,进而使套在其上的吸氧管时刻处于紧固状态,进一步降低了脱氧的可能。
[0018] 4、回位弹簧的设计,可以使无需供氧使将挤压头回复原位,使输氧管与出氧管保持隔断的状态。
[0019] 5、套管的设计,可以在将病人运送至救护车时将上面的床板整体拆下,方便放置,同时不会影响到氧气存放器的正常输氧工作。
[0020] 6、支撑柱的结构设计,配合减震弹簧,可以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放置路面颠簸影响到病人的情况,尤其是防止有伤口的病人触碰伤口。
[0021] 7、安装块的设计,可以方便支撑柱的拆卸,进而可以方便减震弹簧的更换和维护。
[0022] 8、幼儿床架的设计可以方便婴幼儿使用,防止他们使用大担架床出现振动移位的情况。
[0023] 9、幼儿床架的结构简单,收放方便,使担架可以同时供应母子病人,同时又不会对单个病人的使用产生障碍影响。
[0024] 10、开合口的设计,可以方便人工将开合块拉出,方便了操作,同时还能使四边相对平齐。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的主视图。
[0026] 图2为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的左视图。
[0027]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0028] 图4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29] 图5为图3中C的局部放大图。
[0030] 图6为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的俯视图。
[0031] 图7为图6中D-D的剖视图。
[0032] 图中所示文字标注表示为:1、行走轮;2、底板;3、支撑柱;4、套管;5、床板;6、护栏;7、出氧管;8、氧气存放器;9、单向阀;10、压力控制阀;11、补氧管;12、输氧管;13、开关阀;
14、回位弹簧;15、挤压头;16、橡胶块;17、出氧针;18、固定块;19、开合块;20、开合口;21、铰链;301、支撑外套;302、支撑内杆;303、减震弹簧;304、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34]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为:一种可以防止运送途中断氧的急救担架,它包括底板2与其下方设置的行走轮1,所述的底板2通过支撑柱3连接有床板5,所述的床板5的四周设置有护栏6,所述的床板5的下表面固连有氧气存放器8,所述的氧气存放器8通过输氧管12与通过固定块18安装在护栏6上的出氧管7连通,且输氧管12穿过床板5从护栏6的内部与出氧关7连通,所述的输氧管12上设置有开关阀13。
[0035] 优选的,所述的氧气存放器8上设置有补氧管11,所述的补氧管11上设置有单向阀9和压力控制阀10,所述的单向阀9为控制补氧管11只进不出的单向阀。
[0036] 优选的,所述的出氧管7的内径小于输氧管12的内径,且出氧管7为弹性管,所述的出氧管7的出口处设置有向内的出氧针17,所述的输氧管12的内部设置有挤压头15,所述的挤压头15包括与输氧管12内径配合的挤压座、挤压座上设置的挤压柱和挤压柱前方设置并与出氧管7配合的挤压头,所述的挤压柱的直径大于出氧管7的内径,且挤压头15为空心壳体,所述的挤压头15上设置有出氧针17配合的橡胶块16。
[0037] 优选的,所述的挤压座与出氧管7的内端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14。
[0038] 优选的,所述的床板5的下方设置有套管4,所述的支撑柱3的顶部套设在套管4内,且套管4的高度大于氧气存放器8的高度。
[0039]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柱3包括设置在底板2上的支撑外套301,所述的支撑外套301内设置有支撑内杆302,且支撑内杆302的底端与支撑外套30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303。
[0040] 优选的,所述的减震弹簧303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安装块304,所述的安装块304与支撑外套301及支撑内杆302均为非固定配合。
[0041] 优选的,所述的床板5的侧部还设置有供婴幼儿使用的幼儿床架。
[0042] 优选的,所述的幼儿床架包括床板5上开设的方形槽,所述的方形槽内设置有四块由其中心线分隔的开合板19,所述的开合板19通过铰链21与方形槽的四边连接,且开合板19闭合时开合板19与床板5平齐,铰链的转动范围是90度。
[0043] 优选的,方形槽短边连接的开合板19的尖端开设有开合口20。
[0044] 具体使用时,先将担架组装好,之后通过补氧管11将氧气存放器8补充满,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如果是母婴或者幼儿,通过开合口20打开开合块19,将病人放到指定的位置,如果就成人,无需打开开合块19,直接将病人放置好,然后将吸氧管与出氧管7连接好,并使吸氧管的另一端连接到病人的口鼻,之后通过开关阀13控制氧气存放器8向输氧管12输氧,进而带动挤压头15向外运动,进而使橡胶圈16被出氧针17刺破,开始往吸氧管供氧,进而对病人供氧,同时挤压头会使出氧管7张紧,进而使其与吸氧管紧固,防止在运送的过程中因颠簸而脱落,当运送到急救车处时,直接抬起床板5,将病人连同床板5抬入救护车,氧气存放器8继续输氧,完成病人的转送。
[004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46]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