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担架

申请号 CN201510734662.6 申请日 2015-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5411758A 公开(公告)日 2016-03-23
申请人 方超; 发明人 方超;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便携式担架,包括两根架杆、设置在所述架杆两端的把手以及连接两根架杆的床身,所述床身是双层的帆布袋,所述帆布袋头部一侧设有 拉链 ,所述帆布袋尾部设有固定袋,所述床身两侧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端部设有魔鬼粘,所述架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担架床身为帆布袋结构,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否使用 固定板 ,满足不同情况需求;(2),固定板可折叠,方便携带;(3).床身尾部设有固定袋,患者可以把脚和小腿放进去,更加安全;(4).担架上设有灯,方便夜间运送过程中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和伤势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担架,包括两根架杆、设置在所述架杆两端的把手以及连接两根架杆的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是双层的帆布袋,所述帆布袋头部一侧设有拉链,所述帆布袋尾部设有固定袋,所述床身两侧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端部设有魔鬼粘,所述架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灯。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放置在帆布袋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中间设置有合页,所述固定板放置在帆布袋中时合页朝下。
4.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依次包括底座,灯颈,灯头,所述底座固定在架杆上,所述底座内有电池腔,所述灯颈为金属软管。

说明书全文

一种便携式担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担架,属于医疗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担架是转运急诊病人的常用工具,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担架主要由两条架杆和床身构成,两条架杆相互平行,床身缚于中间。然而在山区急救、震后救援、及其它道路崎岖多有斜坡的环境,或在地形坡度较大或上下楼梯时患者容易滑脱。同时在晚上的野外或者是楼道里,由于光线昏暗,不能准确观察到患者面部表情或者是身体上的伤处。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性好,带有照明设备,携带方便的担架。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担架,包括两根架杆、设置在所述架杆两端的把手以及连接两根架杆的床身,所述床身是双层的帆布袋,所述帆布袋头部一侧设有拉链,所述帆布袋尾部设有固定袋,所述床身两侧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端部设有魔鬼粘,所述架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灯。
[0005] 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放置在帆布袋中。
[0006] 所述固定板中间设置有合页,所述固定板放置在帆布袋中时合页朝下。
[0007] 所述灯依次包括底座,灯颈,灯头,所述底座固定在架杆上,所述底座内有电池腔,所述灯颈为金属软管。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担架床身为帆布袋结构,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否使用固定板,满足不同情况需求;(2).固定板可折叠,方便携带;(3).床身尾部设有固定袋,患者可以把脚和小腿放进去,更加安全;(4).担架上设有灯,方便夜间运送过程中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和伤势情况。附图说明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折叠后示意图。
[0011] 图中,1、架杆;12、床身;2、拉链;3、固定袋;4、固定带;5、魔鬼粘;6、底座;7、灯颈;8、灯头;9、固定板;10、合页;11、固定板A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便携式担架,包括两根架杆1、设置在架杆1两端的把手以及连接两根架杆的床身12,床身12是双层的帆布袋,帆布袋头部一侧设有拉链2,帆布袋尾部设有固定袋3,床身12两侧设有固定带4,固定带4端部设有魔鬼粘5,架杆1上设有一个灯。
灯依次包括底座6,灯颈7,灯头8,底座6固定在架杆1上,底座6内有电池腔,灯颈7为金属软管。
[0013] 还包括固定板9,固定板9放置在帆布袋中。
[0014] 如图2、3所示所示,固定板9中间设置有合页10,固定板9有两,由合页10连接,放置在帆布袋中时合页面朝下,固定板A面朝上,在担架不使用固定板9时可拿出,折叠放置,便于携带。
[0015] 当需要运输病人和伤员的时候,根据伤员情况,选择是否使用固定板,当有骨折等情况时,要使用固定板的,将病员放置在床身上,固定带上魔鬼粘黏住,即可。
[0016] 当走楼梯或者是陡坡时,可在放置伤员时,将脚部放置在固定袋中,有效放置伤员滑落危险,再走夜路时,可以开启担架上的灯,方便观察伤员面部表情以及伤势情况。
[0017] 实施例2架杆1上设有2个灯,分别在头部和脚部位置。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001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