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架

申请号 CN01821168.2 申请日 2001-12-25 公开(公告)号 CN1245147C 公开(公告)日 2006-03-15
申请人 株式会社松永制作所; 发明人 松永茂之; 松木弘己;
摘要 担架由上部构架和滑动装置构成,上部构架用于放置担架帐布,其前后部配有 脚轮 ,滑动装置用来调节上部构架的 位置 ,此外,担架配有可即时停止滑动装置滑动的即时 制动 装置。因此,可平稳地上下调节担架的高度,但不会引起病人的 疼痛 或焦虑。
权利要求

1、一种担架,由用于放置担架帐布的上部构架和用于上下调节所述上 部构架位置的滑动装置构成,其前部和后部配有脚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用于即时停止滑动装置滑动的即时制动装置、位于上部 构架较低处的前部支撑滑动装置以及配有后部支架的后部支撑构件滑动装置;
所述的滑动装置中还包括一导杆,在导杆左右分别设置的辅助导杆,滑管 插入导杆并与其啮合,滑管上有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可移动地与辅助导杆 相联;支撑辅助构件的一端与所说的支撑构件转动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耐弹簧安装在导向盖上; 耐力弹簧中弹簧的一端与滑动装置中的滑动部分联接;所说的导向盖沿前后 方向穿过多个横跨于上部构架上的内部构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即时制动装置由机械定 装置构成,且该机械锁定装置设置在插入导杆并与其啮合的滑管中,而滑管 通过金属线与操作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前脚轮是不可转动的固定 脚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前部的左右脚轮分别装有 一个制动器,这两个制动器彼此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担架帐布通过钥匙状钩子 固定在上部构架上。
7、一种担架,由用于放置担架帐布的上部构架和用于上下调节所述上 部构架位置的滑动装置构成,其前部和后部配有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 装置包括用于即时停止滑动装置滑动的即时制动装置、位于上部构架较低处的 前部支撑滑动装置以及后部支撑滑动装置;
所述的滑动装置中还包括一导杆,在导杆左右分别设置的辅助导杆,滑管 插入导杆并与其啮合,滑管上有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可移动地与辅助导杆 相联;支撑辅助构件的一端与所说的支撑构件转动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耐力弹簧安装在导向盖上; 耐力弹簧中弹簧的一端与滑动装置中的滑动部分联接;所说的导向盖沿前后 方向穿过多个横跨于上部构架上的内部构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即时制动装置由机械锁定 装置构成;且该机械锁定装置设置在插入导杆并与其啮合的滑管中,而滑管 通过金属线与操作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前脚轮是不可转动的固定 脚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前部的左右脚轮分别装有 一个制动器,这两个制动器彼此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担架帐布通过钥匙状钩子 固定在上部构架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此项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紧急医疗服务的担架,该担架可运送身体不适者、 伤员、病人、老人或类似人员。

背景技术

担架是用来运送身体不适者或受伤者的。尤其是当病人感到疼痛时,即使 微小的振动也会增加这种疼痛感。传统担架的上下滑动系统采用的是线圈弹簧 的固定装置。将栓子插入一个小孔中,从而滑动系统即被固定在既定位置上。 在上述系统中,停止的位置受到局限。此外,上下移动担架时,有时需要花很 长时间来固定担架,因为栓子很难插入孔中;也很难拔出;或者中途会引起故 障,导致担架突然下落。故上下移动担架有时会引起病人的疼痛和焦虑。
身体不适者或受伤者被放在担架的帐布上,容易感到焦虑和恐惧。为了尽 可能减轻上述焦虑和恐惧感,我们希望提供一种可平稳上下移动并可固定在任 意位置上的担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此项发明采用了即时制 动装置,该装置能将担架固定在预期高度,能即时停止滑动装置的滑动。因此 该担架的滑动阻小,具备固定在预期位置高度的能力,从而上述问题得以解 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担架由一个可在上部放置担架帐布并且前后部均带有脚轮的上部构 架以及一个可上下调节上部构架位置的滑动装置构成。
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用于即时停止滑动装置滑动的即时制动装置、位于上部 构架较低处的前部支撑滑动装置以及配有后部支架的后部支撑构件滑动装置。
所述的滑动装置中还包括一导杆,在导杆左右分别设置的辅助导杆,滑管 插入导杆并与其啮合,滑管上有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可移动地与辅助导杆 相联;支撑辅助构件的一端与所说的支撑构件转动联接。
由于上下调节担架高度的滑动系统和即停装置的应用,使得上下移动担 架,同时将担架固定在预期位置成为可能,此外也很少引起不必要的振动。因 此,病人可以免受疼痛或焦虑之苦。
2、担架上滑动装置的滑动是通过耐力弹簧的伸缩实现的。耐力弹簧安 装在导向盖上;耐力弹簧中弹簧的一端与滑动装置中的滑动部分联接。
在滑动装置中使用耐力弹簧上下调节担架的高度,可使上下移动平稳进 行。从而,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达到病人免受焦虑或疼痛之苦的效果。
3、担架上的即时制动装置由一个机械定装置构成。且该机械锁定装 置设置在插入导杆并与其啮合的滑管中,而滑管通过金属线与操作杆连 接。
不同于将栓子插入预定孔中的装置,在调节担架高度时,采用机械锁定装 置停止这种移动,其停止位置和固定位置不受具体位置的限制。因此,诸如传 统装置中的一些情形可以避免,即由于栓子插入孔中引起的振动不会增加病人 的疼痛感,或由于栓子为插入孔中等类似故障造成担架突然降落的危险也可避 免。
4、担架上的前脚轮是不可转动的固定脚轮。在前脚轮上采用不可转动的 固定脚轮,可以避免担架的晃动,达到平稳运送的效果。
5、前固定脚轮左右两边各安装了一个制动器,左右制动器彼此相连。前 脚轮是不可转动的固定脚轮,左右脚轮均安装了制动器,左右两边的制动器彼 此相连。因此,踩左右前脚轮的任何一个制动器,左右脚轮可同时固定。从而, 担架可平稳停靠。
6、担架帐布可用上部构架中钥匙状的钩子固定。将帐布置于担架上时, 可通过上部构架中的钥匙状钩子随意将其固定和拆卸。并且,固定部件位于上 部构架的外部,所以容易检查担架帐布是否被固定。因此,载有病人的担架帐 布被固定在担架上,可安全运送。
7、在上部构架的较低位置上设计了一个前后支撑滑动装置。将前后即时 制动装置置于上部构架的较低位置上,能避免制动装置裸露在外部。由此,在 减少操作步骤和达到令人满意的外观的同时,制动装置可应对象意外事件这样 的危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项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固定位置局限的担架,这种担 架能即时平稳地调节担架的高度而不引起病人的疼痛或焦虑。
附图说明
图1是为后部支撑构架配有滑动装置的100号担架的透视图;
图2是为后部支撑构架配有滑动装置的100号担架的仰视图;
图3是为后部支撑构架配有滑动装置的100号担架的俯视图;
图4是装有担架帐布的100号担架的侧视图;
图5是向前折叠的前部支撑构架的侧视图;
图6是向后折叠的前部支撑构架的侧视图;
图7是在上部构架的较低位置上配有滑动装置的300号担架的透视图;
图8是支撑部位向后折叠的300号担架的侧视图;
图9是位于300号担架前部的滑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支撑部位分别向前、向后折叠的300号担架的侧视图;
图11是位于300号担架后部的滑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12是在上部构架底部配有滑动装置的300号担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借助图中的数字和符号对此项发明的具体应用方式加以描述。 但此项发明的应用并不仅限于此。除以下特别的图号外,也请同时参阅其他附 图。当担架被置于救护车上时,靠近救护车的一边称为前侧或前部;远离救护 车的一边称为后侧或后部。因此,从救护车上取出担架和搬运担架时,我们搬 动的是担架的后部,后部有朝着移动方向的可转动脚轮。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发明所提及的100号担架有一个上部构架11。上部构架11 呈长方形,在其里面有多个内部构架12横跨于上部构架11上。导向盖13沿 前后方向横过内部构架12。前部支撑构件14上有一个不可移动的固定脚轮41, 前部支撑辅助构件15位于上部构架前下方,在构件14、15的上部是前部滑动 装置(即前部支撑滑动装置),可用于上下调节上部构架前部的高度。为了使 后部支撑辅助构件17沿导杆46滑动,于是装有一个用来调节上部构架11后 部高度的后部滑动装置(即后部支撑构件滑动装置)。导杆46位于左右支撑构 件16中间,分别配有可转动脚轮42,因此,上部构架11后部的高度可来回 调节。
如图2所示,在100号担架上有一个用来固定担架帐布的钥匙状钩子,位 于上部构架11两端。上部构架里面是4个内部构架,上面是导向盖13。在导 向盖13两端,连有操作杠34和51;操作杠34和51分别通过金属线33和52 与由滑管23和24及45构成的机械锁定装置相连。
如图3的俯视图所示,用以调节上部构架11前部高度的前部滑动装置20 配有导杆21,该导杆位于前下方导向盖的中央。导杆21的左右两边分别配有 辅助导杆22。前部支撑辅助构件15和前部支撑构件14的滑管23和24插入 与导杆21啮合。滑管23和24配有向左右方向伸展的支撑构件25和26,支 撑构件25和26可转动,分别与辅助导杆22的凹槽啮合。前部支撑辅助构件 15的一端可转动,与向前的支撑构件25相连;前部支撑构件14的一端可转 动,与中心支撑构件26相连。
前部滑动装置用来上下调节100号担架的前部,支撑滑动的耐力弹簧27 和28固定地连在前部滑动装置上,分别位于导向盖的前部和中部。从耐力弹 簧27处开始拉伸的弹簧32’固定地连在前部支撑辅助构件15的滑管23上。另 一个耐力弹簧28固定地连在导向盖13的中部,由此处开始拉伸的弹簧32固 定地连在前部支撑构件14的滑管24上。
此处最好选用螺旋形的或类似的弹簧,这类弹簧可达到效果但不会占用太 多空间。但是,只要它可带动担架上下移动,也可选用普通的线圈弹簧。若采 用耐力弹簧,弹簧的重量最好在10千克到15千克左右。不过,弹簧因100 号担架的材料、结构等而异。倘若载重量较轻,在上下移动担架时,耐力弹簧 反应太慢。相反地,倘若载重量较重,上下移动会引起病人过多焦虑,此时耐 力弹簧却反应太快。因此,要选用合适的耐力弹簧。
滑管23和24插入与导杆21啮合,滑管包括一个机械锁定装置。通常, 紧紧地抓住导杆21,可防止前部支撑辅助构件15和前部支撑构件14的移动。 滑管23和24通过金属线33与位于上部构架11前部的操作杠34相连。拉紧 操作杠34,前部辅助支撑构件15和前部支撑构件14的滑管23和24可以在 导杆21上向前、向后滑动。若要上下调节100号担架的高度,则在拉紧置于 上部构架11上的前部操作杆34时,松开滑管23和24的机械锁定装置。接下 来,只要轻轻地按住100号担架上部构架的一端,100号担架的前部就会降低; 当操作杆34达到预期位置时,100号担架的前部就固定在那个位置上。若要 升高100号担架,则拉紧操作杆34的时候,松开滑管23和24的机械锁定装 置。然后,前部支撑构件14和前部辅助支撑构件15的滑管23和24滑到导杆 21上,由于耐力弹簧27和28的作用,人们可以轻易提升100号担架。在松 开操作杆34时,由于滑管23和24的机械锁定装置,100号担架被锁定并固 定在预期位置上。
关于在一端有可转动脚轮的后部支撑部件16,如图1所示,其中另一端 可转动,与置于上部构架11里面的内部构件12相连。在左右后部支撑构件 16之间,有一个用于上下调节上部构架11高度的后部滑动装置。后部滑动装 置30配有与滑管45啮合的导杆46,从位于后部支撑构件16之间的较高和较 低边框43和44的中部沿垂直方向伸展。左右支撑构件47通过导杆46插入其 中与滑管45相连。支撑构件47可移动地与位于导杆左右两边的辅助导杆48 相连,上下移动。滑管45通过金属线52与位于上部构架11后部的操作杆51 相连。在拉紧操作杆51时,松开滑管45的机械锁定装置。然后,滑管45 可沿导杆46上下移动,上部构架11的高度也可自由地调节。
后部支撑辅助构件17的一端可旋转地与位于上部构架11里面的内部构件 12相连。另一端可旋转地与支撑构件47相连,支撑构件47位于上面提到的 左右后部支撑构件16之间。当拉紧上部构架11的操作杆51时,滑管45的机 械锁定装置被松开。当压住上部构架11时,连在后部辅助构件17上的滑管 45滑到导杆46上,引起后部辅助构件17向后滑。从而,后部支撑构件16向 后压,100号担架的后部被降低。若要升高100号担架,在拉紧后部操作杆51 时,松开滑管45的机械锁定装置。通过轻轻地抬升,100号担架得以升高。 在松开操作杆51时,机械锁定装置被锁定,100号担架固定在预期位置上。
辅助导杆48除了让后部辅助构件17平稳滑动外,还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即从顶部施加于导杆46上的重量通过后部支撑辅助构件17被分散和增强。按 照这种方式,对于辅助导杆48而言,平行的部件分别形成凹槽,使得支撑构 件47可自由移动。然而,也可这样安排,使支撑构件47在管子里自由移动。 方法并不局限于该种方式所描述的。只要后部支撑辅助构件17可平稳移动, 通过后部支撑辅助构件17施加于导杆46的力可被分散,那么任何方法都是可 采用的。
对于转动地将后部支撑构件16、后部支撑辅助构件17与上部构架11的 里部相连的方法,同样地可转动地连接到横跨于上部构架11的内部构件12上。 或者,可以给上部构架11配备侧板,侧板用直径稍小于后部支撑构件16和后 部支撑辅助构件17管直径的管子固定连接,从而使后部支撑辅助构件16和后 部支撑辅助构件17可自由转动、衔接。或者,将轴承安装在上部构架11的适 当位置上,后部支撑构件16和后部支撑辅助构件17与之相连。只要后部支 撑构件16和后部支撑辅助构件17可平稳转动,任何方法都可行。
如图1所示,用于将担架平稳地置于救护车上的辅助脚轮53被安装在上 部构架11的前部。并且,位于前部支撑构件54的脚轮41是不可转动的固定 脚轮。如此一来,脚轮41的左右制动器54用管子55相连,也可踩制动踏板 56中的任意一个,从而锁定另一个制动器54。因此,踩前部固定脚轮的左右 制动踏板中任意一个时,同时固定了两个前部脚轮。使制动器54同时起动的 方法不仅限于这种用管子55连接左右制动器的方法。比如,亦可使用金属线 相连。任何使左右脚轮41同时固定的方法均可。
用于固定200号担架帐布的钥匙状钩子61被安装在上部构架11纵向的两 端。通常,钥匙状钩子61朝下安装。如图4所示,放置和安装200号担架帐 布时,钥匙状钩子61向上转,两端与200号担架帐布的上部构件71啮合,并 用栓子62固定(见图1)。
当钥匙状钩子61与200号担架帐布的上部构件71啮合时,栓子62插入 上部构架11上预先设计好的孔中,借助弹簧的作用固定钥匙状钩子61。若要 松开钥匙状钩子61,拉起栓子的顶部即可。然后,弹簧收缩,栓子62则可从 孔中轻易拔出。这样,钥匙状钩子的啮合即被松开。
将200号担架帐布安装到100号担架上部的方法并不局限于实施例1中提 到的利于管子形成钥匙状钩子61的方式。把钥匙状钩子制成板状等也可取。 而且,不在纵向的两端,而是在横向的两边的适当位置上安装一个或多个钩子 也是可行的。或者也可以在100号担架上设计一个用于衔接200号担架帐布的 凹槽。通常,100号担架都是在紧急情形下运用。因此,任何能将200号担架 帐布快速、无误地安装到100号担架上的方法均可。对于钥匙状钩子的安装方 法,除了上面提到的将栓子插入预先设计好的孔中的方法以外,还可在钩子下 方用螺丝钉固定。固定的方法不仅限于上述提到的,任何可自如、无误地安装 和松开钩子的方法均可。
当病人要转移到床上或类似的设施上时,为调整到床的高度,拉紧100 号担架的前后操作杆34和51,将上部构架11轻轻地压在前后部上,然后将 100号担架的高度调节到床高的位置。接下来,松开操作杆34和51,100号 担架即被固定在那个位置上。若要折叠支撑部件,则拉紧上部构架11上的前 后操作杆34和51,从顶端将上部构架轻轻地压在前后部。然后,如图5所示, 支撑部件即可轻易折叠。此外,当担架被转移到救护车上或类似的设施上时, 先将前部辅助脚轮53置于救护车的后部,然后推动担架。接下来,向后推动 前部支撑构件15,如图6所示,向后折叠前部支撑构件。如此一来,担架即 可自如地移转到救护车上。
由于在担架的前后滑动装置中采用了耐力弹簧和机械锁定装置,因此使即 时上下滑动担架和将担架固定在任意位置成为可能。担架平稳地上下滑动而不 产生振动,并可防止担架由于故障而突然降落。因此,可以提供一个不给身体 不适者或病人造成过多焦虑或恐惧感的担架。并且由于前脚轮使用的是不可转 动的固定脚轮,故担架可以平稳地移动。再者,由于前部固定脚轮的左右制动 器彼此相连,故踩其中一个制动器即可同时固定左右脚轮。因为有固定担架用 的钥匙状钩子,所以担架帐布可轻易地固定在担架上。此外,外部有固定用的 钥匙状钩子,因此可以轻易地检查出担架帐布是否被固定。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此项发明所提及的300号担架有一个上部构架11。上部构 架11呈长方形,在其里面有多个内部构件12,这些内部构件横跨于上部构架。 在内部构件12上,导向盖13沿前后方向横穿其中。在带有不可转动固定脚轮 的前部支撑构件14和位于上部构架11前下方的前部支撑构件15的上部,有 一个用于调节上部构架11前方高度的前部滑动装置(即前部支撑滑动装置)。 后部滑动装置(即后部支撑滑动装置)是用来调节上部构架11后方高度的, 被安装在与上部构架11下方的前部滑动装置20平行的位置上和后部支撑辅助 构件17上。
图8表示将300号担架置于救护车上时,300号担架的折叠方式。把带有 固定脚轮41的前部支撑构件14推到救护车或类似设施上时,通过救护车的后 部承重平台向后压前部支撑构件14,从而,300号担架的前部支撑构件14向 后折叠,固定脚轮41和可转动的后部支撑脚轮42也向后折叠。关于上述前部 滑动装置20,如图9所示,除了位于中部位置A处的前部支撑构件14的机械 锁定装置外,前部支撑辅助构件15的机械锁定装置被夹在中间。在通过拉紧 操作杆34和51来压低300号担架时,如图10所示,前后脚轮41和42分别 位于300号担架的前后部并折叠于此位置。此时,前部支撑辅助构件15的机 械锁定装置被夹在图9上的位置B处。
如图11所示,后部支撑辅助构件17的后部滑动装置30在上部构架11的 后部较低位置上。如此一来,折叠后部支撑构件16时,向后推动用可滑动方 式与后部支撑辅助构件17固定相连的机械锁定装置,从而折叠后部支撑构件 16。
更详细地描述如下:如图12所示,在此项发明所提及的300号担架的上 部,安装担架帐布用的钥匙状钩子61位于上部构架11的两端。上部构架11 里面有4个内部构件,沿此方向延伸的是导向盖13。在导向盖13的两端,连 接的是分别通过金属线33和52与由滑管23、24和45构成的机械锁定装置相 连的操作杆34和51。
如图9的俯视图所示,用于调节上部构架11前部高度的前部滑动装置20 配有导杆21和31,被安装在前下方的导向盖13的中央。而且,在导杆21和 31的左右两边,分别装有辅助导杆22。前部支撑辅助构件15和前部支撑构件 14的滑管23和24插入与导杆21啮合。滑管23和24配有沿左右方向伸展 的支撑构件25和26,支撑构件25和26可转动,分别与辅助导杆22的凹槽 啮合。前部支撑辅助构件15的一端可转动地连在向前的支撑构件25上;前部 支撑构件1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在中心支撑构件26上。
关于上下调节300号担架前部滑动装置20,帮助滑动的耐力弹簧27和28 固定地连接在导向盖13的前部和中部两处。从耐力弹簧27处开始拉伸的弹簧 32’固定地连在前部支撑辅助构件15的滑管23上。另一个耐力弹簧28则固定 在导向盖13的中部,而从此处开始拉伸的弹簧32则固定地连在前部支撑构件 14的滑管24上。
此处所采用的弹簧最好是螺旋形的或类似的弹簧,这样可达到效果但不必 占太多空间。不过,带动担架上下移动的弹簧也可采用普通的线圈弹簧。当采 用耐力弹簧时,弹簧的重量最好在5千克到15千克左右。但是,弹簧因300 号担架的材料、结构等而异,并不特别地局限于某一种。然而,若载重较轻, 上下滑动担架时,耐力弹簧反应太慢。相反地,若所载物较重,上下移动会引 起病人过多焦虑,此时耐力弹簧却反应太快。因此,要采用合适的耐力弹簧。
被分别插入到导杆21和46中并与之啮合的滑管23和24包括机械滑动装 置。通常,拉紧导杆21和46,滑管23和24即可防止前部支撑辅助构件15 和前部支撑构件14滑动。滑管23和24通过金属线33同位于前部构架11前 方的操作杆相连。拉紧操作杆34,前部支撑辅助构件15和前部支撑构件14 的滑管23和24即可在导杆21上向前、向后滑动。若要上下调节300号担架 的高度,则在拉紧位于上部构架11上的前部操作杆34时,松开滑管23和24 的机械锁定装置。接下来,只要轻轻地压在300号担架上部构架11的一端上, 300号担架的前部就降低了;当操作杆34释放到预期位置上时,300号担架的 前部即被固定在那个位置上。若要抬高300号担架,则在拉紧操作杆34时松 开滑管23和24的机械锁定装置即可。然后,由于耐力弹簧27和28的作用, 前部支撑构件14和前部支撑辅助构件15的滑管23和24滑到导杆21和31 上,从而300号担架可随意提升。当松开操作杆34时,由于滑管23和24的 机械锁定装置的作用,300号担架被锁定并固定在预期位置上。
关于在一端有可转动脚轮的后部支撑构件16,如图11所示,其中另一端 可转动地连在位于上部构架11里面的内部构件12上。在左右后部支撑构件 16上和上部构架11下方,有一个用来上下调节上部构架11后方高度的后部 滑动装置30。后部滑动装置30配有导杆46,导杆46被嵌入位于上部构架11 下方的后部支撑构件16中,与滑管45啮合。左右支撑构件47通过导杆46 安全地连接到插入其中的滑管45上。而且,支撑构件47可移动地与辅助导杆 22相连,该辅助导杆位于导杆46的左右两边并可前后移动。滑管45通过金 属线52与位于上部构架11后方的操作杆相连。在拉紧操作杆51时,松开滑 管45的机械锁定装置。从而,滑管45可沿导杆46前后移动,并可自如地调 节上部构架11后方的高度。
在拉紧上部构架11的操作杆51时,松开滑管45的机械锁定装置。然后, 当压低上部构架11时,连接在后部辅助构件17上的滑管45滑到导杆46上, 引起后部辅助构件17向后滑动。结果,后部支撑构件16向后压,300号担架 的后部即被降低。若要抬高300号担架,则在拉紧后部操作杆51时,松开滑 管45的机械锁定装置即可。轻轻地抬高300号担架,担架即向上还原,并且 后部支架被抬高。当松开操作杆51时,机械锁定装置即被锁定。从而,300 号担架被固定在预期位置上。
有弹性的橡皮构件15a和16a可连接到后部支撑构件16和前部辅助支撑 构件15的表面上,此处与地面接触,即图8、图10和图11所示的后部支撑 构件16和前部支撑辅助构件15的表面,当折叠担架时,此处与地面接触。于 是,与地面接触的后部支撑构件15和前部辅助支撑构件16的部位受到保护。 并且,给病人的振动减少,救护车的承重平台也受到保护。与这些部位相连的 橡皮构件15a和16a并不仅限于橡胶。任何具有耐久性和弹性的人造橡胶、人 造树脂板或类似物质均可。此外,当担架置于救护车的承重平台上时,为了方 便其滑动,人造树脂板可进一步连接到橡皮构件15a和16a上。如上所述,通 过把有弹性的橡皮构件15a和16a连接到与地面接触的后部支撑构件16和前 部辅助支撑构件15的表面上,不仅与地面接触的后部支撑构件和前部辅助支 撑构件受到保护,而且给病人带来的振动会减少,救护车的承重平台也会受到 保护,或达到类似的效果。
本发明的产业应用性:如上所述,即使想将此项发明所提及的担架置于救 护车上,也只用推动握紧的操作杆,即可轻易完成这项工作。此外,即使上下 移动载有病人的担架,由于振动很小,所以几乎不会给病人带来焦虑或疼痛。 因此,此担架适合放置在救护车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