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装置

申请号 CN201410195238.4 申请日 2014-05-09 公开(公告)号 CN104138272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2
申请人 西门子公司; 发明人 M.科思; M.米勒; K.瓦尔德巴克;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运输设备(2),它设计成用于对接在通电的仪器(1)上。它包括第一种 接触 元件(211),用于建立与仪器(1)的第一种接触,以及包括第二种接触元件(212),用于建立与仪器(1)的第二种接触。此外,在运输设备(2)内还设置一个用 电机 (3)驱动的装置,用于支持在第二种接触元件(212)与仪器(1)之间建立接触,此装置设计为通过第一种接触来输电而向电机(3)供电。所述运输设备提供对接支持,不需要自己的电源。
权利要求

1.一种运输设备(2),它
-设计成用于对接在通电的仪器(1)上,
-包括第一种接触元件(211),用于建立与仪器(1)的第一种接触,
-包括第二种接触元件(212),用于建立与仪器(1)的第二种接触,以及-包括一个用电机(3)驱动的装置,用于支持在第二种接触元件(212)与仪器(1)之间建立接触,其中
-此装置设计为通过所述第一种接触来输电而向电机(3)供电。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为,提供多个第二种接触元件(212),通过所述装置支持它们与仪器(1)建立接触。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为,所述装置设计为通过朝仪器(1)的方向运动第二种接触元件(212)来支持建立第二种接触。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为,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朝仪器(1)的方向运动第二种接触元件(212)的直线导引装置(34)。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为,
-运输设备(2)可采用对接状态,此时第二种接触元件(212)朝仪器(1)的方向移出,以及
-运输设备可采用运动状态,此时第二种接触元件(212)收回。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为,在运输设备(2)的运动状态,第一种接触元件(211)相对于第二种接触元件(212)错移地设置为,使之在对接时与仪器(1)触点接通,不发生第二种接触元件与仪器(1)接触。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为,运输设备(2)设计为在运动状态能建立与仪器(1)的机械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为,通过建立第一种接触可触发建立所述机械连接。
9.一种仪器(1),它具有用于对接运输设备(2)的接口(11),其中
-所述接口(11)包括第一种和第二种接触元件,
-所述仪器(1)设计为通过第一种接触元件向运输设备(2)供电。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仪器,其特征为,仪器(1)涉及医学诊断或治疗设备。
11.一种系统,包括按照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运输设备(2)和按照权利要求9或
10之一所述的仪器(1)。
12.一种在运输设备(2)与仪器(1)之间建立接触的方法,其中,
a.借助运输设备(2)的第一种接触元件(211)与仪器(1)建立第一种接触,b.通过第一种接触给运输设备(2)的电机(3)供电,以及
c.通过电机(3)支持建立在运输设备(2)的第二种接触元件(212)与仪器(1)之间的第二种接触。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为了触点接通,通过电机(3)将运输设备(2)的第二种接触元件(212)朝仪器(1)运动。

说明书全文

对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设备、一种具有运输设备对接用接口的仪器、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所述运输设备和所述具有运输设备对接用接口的仪器、以及一种在运输设备与仪器之间建立接触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运输设备与仪器的对接或连接例如在医疗技术中起重要作用。在那里存在的情况是,应将病人运输设备,所谓手推车,与医疗仪器,例如核自旋X射线断层照相机,对接或者电气地及机械地连接,以便有助于将病人从病人运输设备移位到医疗仪器上或其内部中。病人运输设备的对接有时需要用相当大的量和有一定的技巧。有效实施对接过程对于保证顺畅的医疗工作流程和良好的病人流量非常重要。
[0003] US2006/0167356A1公开了一种机构,它支持病人运输设备与医疗仪器的对接过程。在那里建议了一些传感器和一种对接过程的自动支持。

发明内容

[0004] 需要能经济和有效地支持对接过程的解决办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这种解决办法。
[0005] 上述技术问题分别通过一种运输设备、一种具有运输设备对接用接口的仪器、一种系统、以及一种方法得以解决。
[0006]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运输设备,例如病人运输设备,它设计为与通电的仪器对接。所述运输设备包括第一种接触元件,用于建立与仪器的第一种接触,以及包括第二种接触元件,用于建立与仪器的第二种接触。在这里可以分别采用多个或许多接触元件而不是一个接触元件。所述运输设备包括一个用电机驱动的装置,用于支持在第二种接触元件与仪器之间建立接触,以及此装置设计为借助第一种接触供电或输电。第一种接触可例如存在于插塞接点中;但为了输电也可以设想其他的接触,例如借助滑环或电容耦合
[0007] 由于所述支持建立接触的装置涉及通过第一种接触的电能,所以可以实现用电机支持建立第二种接触(优选地多个第二种接触),为此在运动的仪器内不需要自己的电源。从而实现一种支持在运输设备与通电的仪器之间对接过程的经济的解决办法。
[0008] 支持建立第二种接触可以以第二种接触元件朝仪器的方向运动或输送的方式实现。为此目的,所述用于支持建立接触的装置可包括直线导引装置。
[0009] 按一项扩展设计,运输设备包括两种状态,亦即一种状态是第二种接触元件朝仪器的方向移出(对接状态),以及,一种状态是第二种接触元件收回(运动状态)。优选地在运输设备与仪器脱开后再次采用称为运动状态的第二种状态。
[0010] 这两种不同的状态可以这样实现:在运输设备的运动状态,第一种接触元件相对于第二种接触元件错移地设置为,使之在对接时与仪器触点接通,不发生第二种接触元件与仪器接触。然后在用电机驱动的装置的支持下才建立第二种接触。
[0011] 按一项扩展设计,运输设备附加地设计为在运动状态能建立机械连接。这种附加的机械连接保证在建立第二种接触时有更高的稳定性。实际上附加的机械连接可与建立第一种接触同时进行。按另一项扩展设计,通过建立第一种接触触发或启动所述附加的机械连接。
[0012] 本申请的技术主题还是一种具有用于对接运输设备的接口的仪器,其中接口包括第一种和第二种接触元件,以及所述仪器设计为通过第一种接触元件向运输设备输电。这种仪器可例如是一种医疗诊断或治疗仪(例如核自旋X射线断层照相机、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机、X射线仪、肿瘤放射设备、声波仪等)。
[0013]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系统,它包括按照以上所述的运输设备和仪器。
[0014] 本申请的技术主题还涉及一种在运输设备与仪器之间建立接触的方法,其中,借助运输设备与仪器的第一种接触元件建立第一种接触,以及通过第一种接触给运输设备的电机供电。此时电机用于支持建立在运输设备的第二种接触元件与仪器之间的第二种接触。所述支持可以这样实现,亦即为了触点接通,通过电机将运输设备的第二种接触元件朝向仪器运动。附图说明
[0015] 下面借助附图用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主题。
[0016] 其中:
[0017] 图1示意表示病人卧榻与MR系统对接时的状态;
[0018] 图2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对接机构;
[0019] 图3示意表示从MR仪的方向看在工作台一侧按照本发明的对接接口俯视图;以及[0020] 图4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例如对于某些磁共振X射线断层摄像系统(MR系统),作为选择具有移动式病人卧榻,它与MR系统脱开,然后可以在医院区域内自由运动。在卧榻重新与系统对接时,必须在对接接口处在卧榻与系统之间建立多个电连接。
[0022] 这些都示意性地表示在图1中,图中可见具有包括插塞触点的对接接口11的MR系统1,以及在对接接口具有相应对接件21的移动式病人卧榻或手推车2。要建立的接触一方面涉及为卧榻本身、通讯接口供电,传输安全信号等,但也涉及大量用于传输用于评估成像的高频信号的高频导线(约500单线)。为此的背景是,在给病人诊治时安置不同的身体线圈(头部线圈、胸部线圈、手臂线圈等)以及给卧榻通电,在这些线圈内形成对于MR成像重要的测量技术信号。这些信号从连接位置出发,借助高频电缆通过卧榻经由对接接口传输给图像系统。
[0023] 基于大量的插塞触点,为了工作台的对接或脱开操作者必须施加很大的力。本发明建议一种设计方案,它在对接或脱开时支持操作者,目的是将操作力减小至恰当的程度。在这里,在对接时用大的力量必须走过的路程典型地仅几厘米长。
[0024] 本发明核心思想在于,在移动式病人卧榻与MR系统手动对接时只需在卧榻与系统之间建立最少数量的电接触。由此使操作者为了对接必须施加的所需要的力足够小。通过所述的先行触点,给卧榻内的直流电机供电。此外通过在对接接口的吊架,它在对接时啮合到工作台上的对接件内,建立卧榻与系统之间的机械连接。
[0025] 这些详细表示在图2中。MR仪(图中未表示)的对接接口11应当与病人运输设备的触点连接。病人卧榻或运输设备的这种触点包括两个部分,亦即一个先行触点211和另一个触点212,后者在第二个步骤中才与对接接口11连接。在图2中所述的先行触点闭合在对接接口11与接触元件211之间。由此可由MR仪通过这种闭合的接触借助导线31给安装在病人卧榻内的直流电机3通电。电机3与齿轮32耦合,它随电机3旋转。通过施加电压使直流电机3旋转并通过齿轮32驱动齿条33。齿条33又与支承板固定连接,在支承板上安装其余的插塞触点212。于是支承板由直线导引装置导引朝对接接口运动如此长的距离,直至插塞触点完全闭合。因此大部分插塞触点借助直流电机3驱动,无需手动的操作力插接或建立。
[0026] 图3再次详细表示对接机构的工作台一侧。对接机构设有一个先行触点211,它借助导线31与直流电机3连接,所以它可以借助这些连接通电。电机3又与驱动齿条33的齿轮32连接。其他触点212安装在支承板22上,为了与MR仪触点接通它们沿直线导引装置34运动。在先行触点211内和在第二个步骤中要建立的触点212内的触点分布优选地设计为,存在最低数量为了给直流电机3通电必要的先行触点211。通过使用最低数量的先行触点211,可以实现化费尽可能小的力建立第一种接触。最低数量的触点是指为了给电机3供电所需要的触点数量。在这里也可以涉及一个单个触点。
[0027] 图4再次将方法表示为操作流程图。在第一个步骤51中,通过第一插头实现建立第一种电接触。这可以与建立如也在图2中表示的那种机械连接同时进行。在图2中在对接接口处设吊架4,它设有钩子41,钩子41定在病人卧榻的槽42内。也可通过建立第一种电接触触发或启动吊架4的运动及将其锁定。在图4中在建立第一种电接触后在步骤6内实现给手推车的电机供电,随后在步骤7中电机将支承板与插头移到触点接通位置。由此通过在支承板上的插头实现第二种电接触,从而结束触点接通过程。
[0028] 通过实施例借助病人卧榻与MR仪的对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不限于这种情况,而是可以通用于那些在运输设备与通电的仪器需要对接的地方。在所有的这些情况下,供电可动用仪器,以完成触点接通。因此实际上是分两步触点接通,其中触点接通的第一部分手动实施,以及第二部分在电机支持下完成,其中电机所需要的供电通过第一种接触实现。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