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可放气转移床垫和用于舒适地输送患者的方法

申请号 CN200880016682.8 申请日 2008-05-20 公开(公告)号 CN101677694B 公开(公告)日 2012-02-29
申请人 伍德拉克圆周公司; 发明人 戴维·T·戴维丝;
摘要 一种转移 床垫 ,包括具有三个纵向排列的充气室和三个分离的入口/出口 阀 的上部床垫,入口/出口阀各自被布置为与它们各自的充气室保持气流连通。第一和第二充气室被布置为彼此保留气流连通,同时一中心充气室被布置为与第一充气室和第二充气室保持气流隔离,以便第一和第二充气室可以独立于该中心充气室被充气和放气。一种下部可 充气床垫 通过一共用壁与上部床垫分离。一下部入口/出口阀被布置为与由下部可充气床垫设定的下部充气室保持气流连通。一底壁设定多个穿孔,以便当下部充气室被填充以高压气体时,气体在压 力 下穿过该穿孔移出,从而在床垫下产生气体承载。本 发明 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舒适地输送患者的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床垫,包括三个毗连纵向排列的充气室和至少两个分离的入口/出口,入口/出口阀各自被布置为与所述三个毗连充气室中相应的一个保持气流连通,其中,所述充气室中的两个被彼此隔开且被布置为保持气流连通,第三个所述充气室位于所述隔开的充气室之间且被布置为与所述气流连通的充气室保持气流隔离,以便所述气流连通的充气室可独立于所述第三充气室充气和/或放气;
其中所述床垫包括隔开的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是由一对隔开且纵向延伸的挡板和一圆周定位的围带来分离的;
所述隔开的充气室通过一管道彼此连通,该管道在所述纵向延伸的挡板之间延伸且穿过所述第三充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垫,其中使用状态为所述第三充气室被充气从而支撑一负载,且所述隔开的充气室被放气。
3.一种转移床垫,包括:
一上部床垫,具有三个纵向排列的充气室和至少两个分离的入口/出口阀,入口/出口阀各自被布置为与所述三个充气室中相应的一个保持气流连通,其中,所述充气室中的两个被布置为彼此保持气流连通,而第三个所述充气室被布置为与所述连通的充气室保持气流隔离,所述气流连通的充气室由此能够独立于所述第三充气室充气和放气;以及一下部可充气床垫,所述下部可充气床垫通过一共用壁与所述上部床垫相隔离,所述下部床垫具有被布置为与下部充气室保持气流连通的下部入口/出口阀以及一包括多个穿孔的底壁,以便当所述下部充气室被填充以压缩气体时,所述气体在压下穿过所述穿孔溢出以在所述转移床垫之下产生气体承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移床垫,其中所述上部床垫包括一顶板,一对隔开且纵向延伸的挡板和一圆周定位的围带,所述挡板和围带各自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共用壁之间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移床垫,其中所述两个充气室通过一管道彼此连通,该管道在所述纵向延伸的挡板之间延伸且穿过所述第三充气室。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移床垫,其中使用状态为所述第三充气室被加压至大于环境压力从而支撑一负载,而所述连通的充气室和所述下部可充气床垫处于环境压力下。
7.一种转移床垫,包括:
一上部床垫,设定具有第一入口/出口阀的纵向排列的第一充气室,该第一入口/出口阀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充气室保持气流连通,具有一中心入口/出口阀的一纵向排列的中心充气室,中心入口/出口阀被布置为与所述中心充气室保持气流连通,以及一纵向排列的第二充气室,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充气室被布置为彼此保持气流连通,且所述中心充气室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充气室和所述第二充气室保持气流隔离;以及
一下部可充气床垫,通过一共用壁与所述上部床垫相分离,所述下部可充气床垫具有一下部入口/出口阀和一底壁,该下部入口/出口阀被布置为与一由所述下部可充气床垫界定的下部充气室保持气流连通,以及该底壁包括多个穿孔,以便当所述下部充气室通过所述下部入口/出口阀被填充以压缩气体时,所述气体在压力下穿过所述穿孔溢出产生气体承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移床垫,其中所述上部床垫包括一顶板,一对隔开且纵向延伸的挡板和一圆周定位的围带,所述挡板和围带各自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共用壁之间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移床垫,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充气室通过一管道彼此连通,该管道在所述纵向延伸的挡板之间延伸且穿过所述中心充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移床垫,其中使用状态为所述中心充气室被加压至大于环境压力从而支撑一负载,而所述气流连通的充气室和所述下部可充气床垫处于环境压力下。
11.一种舒适地输送患者的方法,包括:
(A)将患者放置在一转移床垫之上,该转移床垫包括三个毗连的纵向排列的充气室,其中所述充气室中的一个是能独立于所述三个充气室中的其他两个而可调节地增压的;
(B)将所述转移床垫从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移动运输装置;
(C)将所述三个充气室中的所述其他两个放气,以便所述患者仅支撑在所述一个能独立地可调节增压的所述充气室之上;以及
(D)输送所述移动运输器之上的所述患者。
12.一种舒适地输送患者的方法,包括:
(A)将患者放置在一转移床垫之上,该转移床垫包括三个毗连的纵向排列的充气室,其中所述充气室中的一个是能独立于所述三个充气室的其他两个而可调节地增压的;
(B)将所述转移床垫从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移动运输装置,该移动运输装置具有一隔开的侧栏杆,所述侧栏杆在第一完全收回位置和第二完全延伸位置之间移动;
(C)将所述三个充气室中的所述其他两个放气,以便所述患者仅支撑在所述一个能独立地可调节增压的所述充气室之上;
(D)将所述侧栏杆从所述第一完全收回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完全延伸位置;以及(E)输送所述移动运输器之上的所述患者。

说明书全文

部分可放气转移床垫和用于舒适地输送患者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患者转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气体承载来帮助转移的患者转移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患者处理床垫在本领域是已知的,它包括一起界定一充气腔室的至少两个柔性材料薄片,其中至少一个薄片至少在中心表面区域被穿刺有小针孔,且小针孔直接向充气腔室的内部开放。这种现有技术的床垫通过将穿孔的薄片面向固定基底放置来使用,固定基底通常为平坦的支撑表面,例如地面或桌面。当床垫被填充以压缩气体时,气体在压下穿过针孔的逃逸开始,以抬起位于穿孔柔性薄片之上的床垫上放置的负载,且由此在固定基底,通常是平台的支撑表面,和穿孔柔性薄片之间产生较小高度的气体承载。
[0003] 例如,在授权给Wegener专利号为4,517,690的美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空气垫,由上层和下层薄弹性膜层形成,该膜层在其边缘处密封接合以形成一充气室。Wegener的空气垫能够在下面大致为平面的固定支撑表面上以最小的摩擦移动负载。底层薄弹性材料片在负载压上的区域内穿有小直径的孔,例如针孔。
[0004] 在授权给Weedling专利号为5,561,873的美国专利中,提供了一种膨胀弹性垫,其中形成有结构上互连的一排膨胀室,以在膨胀时支撑负载。该弹性垫构造为可以防止负载支撑表面的横向和纵向的收缩,以及防止如气球般膨胀(ballooning)和如热狗状(hot dogging)。并且可以通过提供一更大的负载表面支撑区域来降低转动的不稳定性。 [0005] 在授权给Davis专利号为6,073,291的美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膨胀的医用患者转移装置,其具有横向分割部件和一抬高的外围部分的组合,以减少有害的如气球般的膨胀、不平稳的膨胀及迅速的突然放气。还公开了附加的有差别的滚动患者的可膨胀室,设在该转移装置的顶部,以帮助医务人员滚动靠在或躺在该转移装置上的患者,特别是在病床处于放气的情况下。
[0006] 在授权给Davis专利号为7,107,641的美国专利中,公开了一能够部分放气的双腔转移床垫,其包括一顶部可充气床垫和一底部可充气床垫,顶部可充气床垫和底部可充气床垫通过一共用壁彼此相互分离。布置有一可选择的入口/出口,用于在底部可充气床垫的内部腔和压缩气体源之间保持气流连通。穿过该共用壁放置有一单向阀,从而在顶部可充气床垫和底部可充气床垫之间提供可选择的气体流动连通,以便当入口/出口阀打开时,对底部可充气的床垫进行放气,该单向阀被动作从而避免对顶部可充气床垫放气。 [0007] 上述所有装置,当被完全或者甚至部分被充气后,在用于患者转移交通工具,例如是典型的医院用带轮子的床或轮床时都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患者转移交通工具通常包括一框架、一由框架支撑的患者平台以及一对侧栏杆,该侧栏杆是可移动地连接到框架上的,用于在相对于患者平台表面的一凸起位置和一较低位置之间移动。当现有技术中充气转移床垫放置在患者平台表面上且尝试将侧栏杆升起至它们的凸起位置时,它们会与充气的转移床垫的边缘相冲突。当这种转移床垫驻留在患者转移交通工具上时,需要这种转移床垫完全放气,这使得患者不舒适。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床垫,具有三个毗连的纵向排列的充气室和至少两个分离的入口/出口阀,其中一个入口/出口阀被布置为与三个毗连充气室中相应的两个保持气流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充气室被彼此隔开但是被布 置为彼此保持气流连通,同时第三充气室位于隔开的两充气室之间。该第三充气室被布置为与连通的充气室保持气流隔离,以便连通的充气室可以独立于第三充气室被充气和放气。
[0009]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转移床垫,包括一上部床垫,其界定了具有一第一入口/出口阀的纵向排列的第一充气室,该第一入口/出口阀被布置为与第一充气室保持气流连通,具有一中心入口/出口阀的纵向排列的中心充气室,该中心入口/出口阀被布置为与该中心充气室保持气流连通,以及具有一第二可选入口/出口阀的纵向排列的第二充气室,该第二可选入口/出口阀被布置为与第二充气室保持气流连通。第一和第二充气室被布置为彼此保持气流连通,且中心充气室被布置为与第一充气室和第二充气室保持气流隔离。这样,第一和第二充气室可以独立于中心充气室被充气和放气,从而容许将床垫放置在不同宽度的支撑表面上。一下部可充气床垫通过一共用壁与上部床垫相分离。一下部入口/出口阀被布置为与由下部可充气床垫界定的下部充气室保持气流连通。一底壁设定多个穿孔,以便当下部充气室通过下部入口/出口阀被填充以压缩气体时,在压力下穿过穿孔的气体溢出产生气体承载。
[0010]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转移床垫包括一上部床垫,该上部床垫设定具有一第一入口/出口阀的纵向排列的第一充气室,该第一入口/出口阀被布置为与第一充气室保持气流连通,还设定具有一中心入口/出口阀的一纵向排列的中心充气室,该中心入口/出口阀被布置为与中心充气室保持气流连通,还设定一纵向排列的第二充气室。第一和第二充气室被布置为彼此保持气流连通,且同时该中心充气室被布置为与第一充气室和第二充气室保持气流隔离。这样,第一和第二充气室可以独立于中心充气室被充气和放气,从而容许将床垫放置在不同宽度的支撑表面上。还提供了一下部可充气床垫通过一共用壁与上部床垫相分离。一下部入口/出口阀被布置为与由下部可充气床垫设定的下部充气室保持气流连通。该下部床垫的底壁设定多个穿孔,以便当 下部充气室通过下部入口/出口阀被填充以高压气体时,在压力下穿过穿孔的气体溢出产生气体承载。
[0011] 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舒适地输送患者的方法,其中,患者被放置在一转移床垫之上,该转移床垫依据任一前述实施例而形成,包括三个毗连的纵向排列的充气室,其中至少一个充气室能独立于其他两个充气室增压。随后将转移床垫从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移动运输装置,例如患者轮床,这类装置通常具有可调整的侧栏杆。三个充气室外侧的两个随后被放气,以便患者仅由至少一个独立增压的充气室支撑。患者随后在移动运输器上被输送,通常带有可调整的栏杆,栏杆所布置的位置在患者的任一侧,不会被该转移床垫的放气部分干涉或阻碍。附图说明
[0012] 本发明的各种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来充分地公开或明显地呈现,各实施例应与附图相结合考虑,其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0013] 图1为依据本发明所形成的多腔床垫的透视图;
[0014] 图1A为依据本发明所形成的多腔床垫的部分断开透视图,该多腔床垫与依据本发明所形成的转移床垫相结合;
[0015] 图1B为依据本发明所形成的具有单一周界密封的多腔床垫的部分断开透视图,该多腔床垫与依据本发明所形成的转移床垫相结合;
[0016] 图2为图1A中所示的依据本发明所形成的多腔床垫的另一透视图,该多腔床垫与依据本发明所形成的转移床垫相结合,为图示清楚而带有端部剖切;
[0017] 图3为图2中所示的多腔转移床垫沿3-3线的截面图;
[0018] 图4为图2中所示的多腔转移床垫沿4-4线的截面图;
[0019] 图5图1和图2中所示的带有放气的底部充气室的多腔转移床垫的透视图; [0020] 图6为图5中所示的多腔转移床垫沿6-6线的截面图;
[0021] 图7为图1和图2中所示的多腔转移床垫的透视图,该多腔转移床垫具有底充气室和放气的侧充气室;
[0022] 图8为图7中所示的多腔转移床垫沿8-8线的截面图;
[0023] 图9为图1和图2中所示的多腔转移床垫在转移到移动运输装置之前的透视图,该多腔转移床垫放置于支撑表面的顶面,且具有放气的下部充气室;
[0024] 图10为图9中所示的多腔转移床垫在准备好转移到移动运输装置上的透视图,该多腔转移床垫放置于支撑表面的顶面,且具有充气的下部充气室;
[0025] 图11为图10中所示的多腔转移床垫的透视图,该多腔转移床垫放置于支撑表面的顶面,且具有充气的下部充气室,该移动运输装置的侧栏杆被完全收回;
[0026] 图12为图11中所示的多腔转移床垫的透视图,该多腔转移床垫放置于支撑表面的顶面,且具有放气的下部充气室和侧连通充气室,该移动运输装置的侧栏杆准备好被完全延伸;
[0027] 图13为图12中所示的多腔转移床垫的透视图,该多腔转移床垫放置于支撑表面的顶面,且具有放气的下部充气室和侧连通充气室,该移动运输装置的侧栏杆被完全延伸;以及
[0028] 图14为图13中所示的多腔转移床垫的端视图,该多腔转移床垫放置于支撑表面的顶面,且具有放气的下部充气室和侧连通充气室,该移动运输装置的侧栏杆被完全延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用于结合附图来理解,附图应被视为本发明整体书面描述的一部分。附图不必按比例,且为了清楚简明的目的,本发明的一些特性在附图中可能显示为放大的比例或稍微示意的形式。在描述中的相对性的术语例如“平的”、“垂直的”、“上”、“下”、“顶”、 “底”及其派生词(如“水平地”、“向下地”、“向上地”等)应解释为指示如其后所述的方向或如其所讨论的附图中所示的方向。这些相对性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的方便,通常不是指示特定的方向。包括“向内地”对“向外地”、“纵向的”对“横向的”及类似的术语应适当地解释为与彼此或与一伸长轴或一旋转轴或旋转中心相关。关于附加、结合及类似的术语,例如“连接的”和“互连的”,指示一种关系,其中的结构是固定的、或是互相直接或通过中间结构间接连接,以及指示可移动的或刚性的附加或关系,除非另外声明。术语“可操作连接的”指示一种附加、接合或连接关系,相关联的结构可以通过这种关系实现所希望的操作。在权利要求中,装置加功能的条款用于保护实现所述功能的在书面描述或附图中描述、建议或明显呈现的结构,不仅包括结构的相等物,还包括等同的结构。
[0030] 参考图1-4,提供了一部分可放气的多腔转移床垫2,其包括一顶板4、一屏障板6、一底板8、至少两个纵向挡板10、多个横断挡板12、一顶部围带14和一底部围带16。更具体的是,顶板4具有一顶部表面20和一外围边缘22,且通常为矩形。屏障板6包括一顶部内表面24,一底部内表面26和一外围边缘29,且其大体与顶部4的长度和宽度是相等的。底板8具有一外围边缘30,并包括多个穿孔32,穿孔32穿过底板8厚度,从而允许气体在控制模式下溢出,该气体由高压气体供给器供给,通过一气体供给孔34进入部分可放气多腔转移床垫2。供给给部分可放气的多腔转移床垫2的部分气体穿过多个穿孔32溢出,提供气体重力承载垫,便于部分可放气的多腔转移床垫2沿表面滑行,也便于从一个表面滑行至另一个表面。
[0031] 纵向挡板10各自为大体矩形的薄片,且包括一顶部边缘38、一底部边缘40,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通孔42。各纵向挡板10优选地具有与顶板4和屏障板6相等的长度,在某些不包括单一周边密封结构(图1B)的实施例中,其与顶部围带14具有大体相等宽度。两个纵向挡板10被安装在部分可放气多腔转移床垫2的上部,从而形成一第一充气室46、一中心充气室48和一第二充气室50,它们由顶部围带14在外围围绕。一管道51被布置为与每个通孔42保持流动连通,以便第一充气室46和第二充气室50彼此保持气流连通,且与中心充气室48保持气流隔离。多个横断挡板12通常各自大致为矩形,且包括一顶部边缘54和一底部边缘56。挡板12可以具有不同的宽度,这取决于它们在部分可放气的多腔转移床垫2的下部充气室60中的位置。横断挡板12被安装在部分可放气的多腔转移床垫2的下部充气室60之中,且各顶部边缘54被横断地固定在一部分底部内表面26,底部边缘56被固定于底板8的内表面上。
[0032] 顶部围带14和一底部围带16通常采用拉长矩形条带材料的形式。顶部围带14被密封地固定在顶板4的外围边缘22和屏障板6的外围边缘29,例如,被加热密封、粘合或缝合,从而完成第一充气室46、中心充气室48和第二充气室50的成形。底部围带16被密封地固定在屏障板6的外围边缘29和底板8的外围边缘30之间,从而完成下部充气室60的成形。
[0033] 至少一个入口/出口开口65形成在底部围带16中,其密封地容纳一气体供给软管34。入口开口65的尺寸和形状使得气体供给软管34可以被插入,且随后该入口被猛地吸住,或者以其他方式关闭,从而当下部充气室60被填充以压缩气体时保持气体供给软管34在适当位置。入口开口65还可以包括一阀体(未示出),其被偏置以便处于常闭状态来阻止气体从该入口退出,且当气体供给软管34被插入到入口开口65中时,该阀体打开。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其他方式都可以被用于对下部充气室60进行充气。顶部围带14包括至少两个,且通常是三个入口/出口开口70a、70b和70c,它们也密封地容纳气体供给软管34。入口/出口开口70a被布置为与第一充气室46保持流动连通,入口/出口开口70b被布置为与中心充气室48保持流动连通,且入口/出口开口70c被布置为与第二充气室50保持流动连通。当然,因为管道51被布置为与每个通孔42保持流动连通,一般第一充气室
46和第二充气室50彼此保留气流连通,且与中心充气室48保持气流隔离,所以只需要提供开口70a和70c中的一个来开始第一充气室46和第二充气室50的充气或放气。
[0034] 可以理解的是,顶板4、屏障板6、底板8、纵向挡板10、横断挡板12、顶部围带14和底部围带16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通常,但不总是,由织物薄片形成的,织物例如是尼龙平纹麻织物或类似物,且可以至少在它们的外表面涂覆防水涂层。该防水涂层可以是任意已知不会被半固体和液体渗透的公知聚合物或弹性聚合物,例如不会被血液、尿、屎、医学浓度消毒混合物、酒精或类似物渗透。例如,尼龙斜纹织物,其一侧被涂覆有可热密封的聚亚胺酯涂层(例如内侧),且其外侧被涂覆有持久防水剂(患者侧)。与使用前述材料相关的实际有益效果是部分可放气的多腔转移床垫2可以在使用期间中将较好的外观保持较长的时间。
[0035] 可替换地是,在提供一次性使用、一次性患者床垫的一些实例中,例如希望患者持续使用不超过24小时,顶板4、屏障板6、底板8、纵向挡板10、横断挡板12、顶部围带14和底部围带16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可以由诸如醋酸纤维素、腈纶、阿尼迪克斯(anidex)、芳香族聚酰胺、人造蛋白质纤维、棉花、弹性酯(elastoester)、氟化合物、毛皮、玻璃、溶解性纤维(lyocell)、三聚氰胺、金属、变性腈纶、莫代尔(modal)、莫萨克瑞利克(mosacrylic)、诺沃洛伊德(novoloid)、尼龙、奈特里尔(nytril)、石蜡、聚丙烯腈(PAN)、聚苯并咪唑(PBI)、聚醚醚(PEEK)、派尔高(Pelco)、聚甲酸乙二醇酯(PEN)、聚乳酸(PLA)、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脂、聚脂-聚芳酯(poluerster-poluarulate)、人造丝(rayon)、沙纶、斯潘德克斯(spandex)、萨尔法尔(sulfar)、三醋酸酯、聚乙烯醇纤维、聚乙烯塑料和毛织品的材料形成,还包括这些材料的混合物和部分混合物,或者再混合以其他相容的材料。前述材料以及类似材料的共同特性是它们在接触到血液、尿、屎、医学浓度消毒混合物、酒精或类似物时会被污染或变色。另外,各种膜层可以用于形成一次性患者、一次性使用的部分可放气的多腔转移床垫2,例如,共聚多酯、共聚多醚、乙烯-醋酸乙烯酯、碳氟化合物、聚酰胺、石蜡、聚丁烯、聚碳酸酯、聚脂、聚苯乙烯、聚亚安酯、聚乙烯、酒精、聚氯乙烯、聚氟乙烯和聚偏氯乙烯,还包括这些材料的混合物和部分混合物,或者再混合以其他相容的材料。与使用前述优选材料相关的实际有益效果是部分可放气的多腔转移床垫2在使用之后能将污染和变色的外观持续较长时 间,从而警示医务人员或其他提供护理者,这个特定的部分可放气的多腔转移床垫2已经完成了其使用寿命,必须被丢弃。
[0036] 在一个实施例中,顶板4、屏障板6、底板8、纵向挡板10、横断挡板12、顶部围带14和底部围带16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可以包括冷水可溶性部分水解聚乙烯醇、冷水不溶性热水可分解性脂肪族聚酯,及较小比例的处理和实施辅助物。该脂肪族聚酯具有高于一个人的正常体温(37摄氏度,98.6华氏度)的融化温度,并以足够构成树脂混合物的连续相的密度存在于该树脂混合物之中,且聚乙烯醇构成该混合物的非连续相。该脂肪族聚酯使树脂混合物呈冷水不溶性,并决定了由该混合物所形成的物件在水浴中发生分解而须废弃的温度,而且分散在该混合物中的部分水解聚乙烯醇也呈冷水不溶性。结合前述材料的使用的一实际的有益效果是该部分可放气的多腔转移床垫2不仅在使用后的一段较长时间内保持被污染或变色的外观,从而警示医务人员或其他提供护理者,这个特定的部分可放气的多腔转移床垫2已经完成了其使用寿命,必须被丢弃,而且如果在单次使用后尝试清洗该床垫,其在清洗过程中会分解。
[0037] 根据本发明以下述方式组装部分可放气的多腔转移床垫2。底板8被铺设在一合适的支撑表面上,以便挡板12可以被横断地布置在底板8内表面的中心段中。一旦处于这个位置,横断挡板12的底部边缘56被牢固地固定于底板8的内表面上,例如通过加热密封、声波焊接或粘合。采用这种方式,形成再固化的界面结构,从而改善结合效果和它在常规负载下的抗破坏性。一旦横断挡板12被固定在底板8的内表面,屏障板6被布置为面对地覆盖在底板8上,以便各横断挡板12的各顶部边缘54可以被牢固地固定于屏障板6的底部内表面26,例如,通过加热密封、超声波焊接或粘合。
[0038] 在组装过程的这个阶段,纵向挡板10可以被布置为彼此隔开在屏障板6的顶部内表面24上彼此大体平行。一旦处于这种位置,各纵向挡板10的底部边缘40被牢固地固定于屏障板6的顶部内表面24。纵向挡板10沿着屏障板6的顶部内表面和底部边缘40之间的界面被加热密封。该加热密封可以通 过在边缘界面处采用热量或超声波能量来完成。采用这种方式,形成再固化的界面结构,从而改善结合效果和它在常规负载下的抗破坏性。此外,管道51可以被布置为与每个通孔42保持流动连通,并类似地固定于每个纵向挡板10。 [0039] 一旦各纵向挡板10被固定于屏障板6的顶部内表面24,顶板4被布置为面对地覆盖在屏障板6上。在这种位置下,各纵向挡板10的顶部边缘38被牢固地固定于顶板4的内表面。顶部围带14的边缘随后逐一地被密封固定于顶板4的外围边缘22和屏障板6的外围边缘29,且底部围带16的边缘随后被密封固定于屏障板6的外围边缘29和底板8的外围边缘30,从而完成部分可放气的多腔转移床垫2的组装。
[0040] 便利地是,第一充气室46和第二充气室50通过管道51保持彼此气流流动连通,且与中心充气室48保持隔离,并且第一充气室46、中心充气室48和第二充气室50各自与下部充气室60保持隔离。采用这种方式,当下部充气室60被放气时,即处于或低于环境压力(图5和图6)时,第一充气室46、中心充气室48和第二充气室50仍可以充分充气,即加压至环境压力以上。这种构造适用于患者75躺在固定位置上的情况,例如,躺在医院病床、手术台或诊断器械76的支撑平台(图9和图10)上。便利地是,第一充气室46和第二充气室50可以同下部充气室60一起被放气,而中心充气室48保持被充气且能够舒适地支撑包括侧栏杆80的这类移动运输器77上的患者(图7-8和11-14)。常规移动运输器77上的侧栏杆80被固定在移动运输器77的每个纵向侧边,彼此隔开,且其构造能够在第一完全收回位置(图9-12)和第二完全延伸位置(图13-14)之间移动。
[0041] 患者75从床76或类似物上移开,可以首先被放置在多腔转移床垫2的顶部表面20上。随后将压缩气体用气体供给软管34通过入口/出口开口70a、70b和70c入第一充气室46、中心充气室48和第二充气室50。可以理解的是,入口/出口开口70a、70b和70c是可关闭的,从而避免导致非故意地放气。另外,充气或放气的顺序可以根据需要或用户的希望来变更。一旦处于 这种位置,压缩气体随后采用气体供给软管34通过入口开口65被泵入下部充气室60,从而以压缩气体对下部充气室60进行加压。当压缩气体从穿孔32溢出时,其在多腔转移床垫2之下产生气体承载(图10)。多腔转移床垫2可以随后从床76上的位置滑行至移动运输器77的顶部表面(图11)。为了实现这个转移,侧栏杆80必须被降低至它们的第一完全收回位置。然而,当多腔转移床垫2被放置在移动运输器77的顶部时,它的整体宽度通常大于移动运输器的整体宽度,所以侧栏杆80无法移动回至它们的第二完全延伸位置。为了便于侧栏杆80向患者75各侧适当位置的移动,第一充气室46和第二充气室50可以通过释放入口/出口开口70a和70c中的任意一个来放气。采用这种方式,气体从第一充气室46和第二充气室50溢出,而压缩气体由于中心充气室48的隔离结构而保持在中心充气室48之中。一旦第一充气室46和第二充气室50被放气,每个侧栏杆
80可以从它的第一完全收回位置移动至它的第二完全延伸位置,以便患者可以在移动运输器上安全地输送。为了从移动运输器77上移除多腔转移床垫2,前述过程被简单地颠倒即可。
[0042]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并非仅限制于此处公开的和附图中显示的特定的结构,而是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任何改进或等同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