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 |
|||||||
申请号 | CN201610412508.1 | 申请日 | 2016-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9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17 |
申请人 | 浙江格蕾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肖文信; 郑旭斌; | ||||
摘要 |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 现有技术 占空间大且结构不紧凑的问题。本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还包括驱动件、静片组件一、静片组件二、动片组件一和动片组件二,上述驱动件固连在壳体内,上述静片组件一和静片组件二的内端均固连在壳体内,所述静片组件一和静片组件二的外端伸出壳体用于与 导线 相联,上述动片组件一和动片组件二的内端位于壳体内。本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结构紧凑且占用空间小。 | ||||||
权利要求 | 1.一种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静片组件一、静片组件二、动片组件一和动片组件二,上述驱动件固连在壳体内,上述静片组件一和静片组件二的内端均固连在壳体内,所述静片组件一和静片组件二的外端伸出壳体用于与导线相联,上述动片组件一和动片组件二的内端位于壳体内,动片组件一和动片组件二的外端伸出壳体用于与导线相联,上述驱动件与动片组件一和动片组件二的内端之间具有离合机构,上述离合机构将静片组件一和动片组件一联通形成一电路回路,同时离合机构将静片组件二和动片组件二联通形成另外一个独立的电路回路,当离合机构动作上述的两个电路回路都能断开。 |
||||||
说明书全文 | 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0002] 磁保持继电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继电器,也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所不同的是,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触发而完成的。 [0003] 磁保持继电器分为单相和三相。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市场上的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转换电流最大可达150A;控制线圈电压分为DC9V、DC12V等。一般电器寿命10000次;机械寿命1000000次;触点接触压降<100mV。因此,具有省电、性能稳定、体积小、承载能力大,比一般电磁继电器性能优越的特点。 [0004] 但是现有的产品采用单体继电器软连接布线连接,这样使得外部布线的凌乱的方式,而且占用空间,结构显得不够紧凑。 [0005] 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202783090U公开了一种带磁保持继电器的汽车防盗器,包括防盗主机,防盗主机包括控制器和信号收发模块;控制器和信号收发模块电连接;还包括连接在汽车点火电源线上用于控制汽车点火电源线的接通和断开的磁保持继电器,所述磁保持继电器与防盗主机通过连接线电连接,当信号收发模块收到控制命令时,防盗主机发出控制信号给磁保持继电器以控制磁保持继电器的断开或者闭合。所述信号收发模块为FSK无线收发模块。 [0006] 可以看出,上述采用磁保持继电器的方式进行控制,当车辆防盗器主机控制磁保持继电器接通或断开的指令发出后,磁保持继电器可一直维持接通或断开的状态。即使不法分子找到防盗器主机,将继电器控制线插头拔掉,车辆也无法正常启动或运行。 [0007] 但是,它还是存在着只具有单一电路回路的问题。 发明内容[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占用比较少空间的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0] 一种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静片组件一、静片组件二、动片组件一和动片组件二,上述驱动件固连在壳体内,上述静片组件一和静片组件二的内端均固连在壳体内,所述静片组件一和静片组件二的外端伸出壳体用于与导线相联,上述动片组件一和动片组件二的内端位于壳体内,动片组件一和动片组件二的外端伸出壳体用于与导线相联,上述驱动件与动片组件一和动片组件二的内端之间具有离合机构,上述离合机构将静片组件一和动片组件一联通形成一电路回路,同时离合机构将静片组件二和动片组件二联通形成另外一个独立的电路回路,当离合机构动作上述的两个电路回路都能断开。 [0011] 初始状态时,静片组件一与动片组件一形成一组电路回路,静片组件二和动片组件二形成另外一组独立的电路回路。上述两个电路回路都是常闭的。 [0012] 一旦驱动件动作,在离合机构的作用下上述的两个电路回路都转变为断开状态。 [0013] 当然,离合机构是同步控制上述两个电路回路的开断状态的。 [0014] 在上述的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中,所述动片组件一包括呈片状的本体一,所述本体一内端具有触头,所述本体一外端固连有接线端子。 [0015] 在上述的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中,所述动片组件二包括呈片状的本体二,所述本体二内端具有触头,所述本体二外端固连有接线端子。 [0016] 接头用于形成稳定的电路回路,接线端子能将导线稳定的连接在其上。 [0017] 在上述的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中,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弹片一、弹片二和推片,上述弹片一和弹片二的内端均固连在壳体上,上述推片与驱动件相联且弹片一和弹片二的外端连接在推片上。 [0018] 驱动件带动推片移动后,推片带动弹片一和弹片二同步摆动。从而使弹片一和弹片二都脱离对应的触头。 [0019] 在上述的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中,所述推片上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两道凹入的定位凹口,上述弹片一和弹片二分别嵌于对应的定位凹口处。 [0020] 在上述的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中,所述弹片一和弹片二上均具有接触部,在弹片一的弹力作用下其上的接触部具有抵靠在与其对应触头上的趋势,在弹片二的弹力作用下其上的接触部具有抵靠在与其对应触头上的趋势。 [0021] 接触部与触头接触能形成稳定的电路回路。 [0022] 当然,弹片一的内端是与静片组件一电连接的。弹片二的内端是与静片组件二电连接的。 [0023] 在上述的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中,所述壳体内铰接有摆动块,所述摆动块侧部具有一道凹入的推口,上述驱动件上固连有带动片,上述带动片端部嵌于推口处。 [0024] 在上述的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中,所述驱动件的两端均具有一带动片,上述摆动块的两侧均具有一道凹入的推口,上述带动片与推口一一对应设置。 [0025] 驱动件动作时,通过带动片推挤推口,从而使摆动块绕其铰接处摆动。 [0026] 当然,推口的尺寸比带动片尺寸大。 [0027] 在上述的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中,所述弹片一中部具有呈弧形段的变形段一。 [0028] 在上述的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中,所述弹片二中部具有呈弧形段的变形段二。 [0029] 在变形段一的作用下弹片一能稳定产生形变;在变形段二的作用下弹片二能稳定产生形变。 [0030] 在上述的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中,所述静片组件一、静片组件二、动片组件二和动片组件一由前至后排列设置,所述静片组件二和动片组件二内端相固连,所述静片组件一和动片组件一通过导电板相联。 [0031] 这样的结构使得整个继电器结构接触。而且,两组独立的电路回路不占用空间的同时还使其结构紧凑。 [00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由于两个电路回路都整合在一起,避免其占用过多空间,而且结构比较紧凑。 [0034] 图1是本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5] 图2是本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 图3是本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中推片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 图中,1、驱动件;2、静片组件一;3、静片组件二;4、动片组件二;4a、本体二;5、动片组件一;5a、本体一;6、触头;7、接触部;8、弹片一;8a、变形段一;9、弹片二;9a、变形段二;10、推片;10a、定位凹口;11、摆动块;11a、推口;12、带动片;13、导电板;14、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0038] 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本跨组式双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14,还包括驱动件1、静片组件一2、静片组件二3、动片组件一5和动片组件二4,上述驱动件1固连在壳体14内,上述静片组件一2和静片组件二3的内端均固连在壳体14内,所述静片组件一2和静片组件二3的外端伸出壳体14用于与导线相联,上述动片组件一5和动片组件二4的内端位于壳体14内,动片组件一5和动片组件二4的外端伸出壳体14用于与导线相联,上述驱动件1与动片组件一5和动片组件二4的内端之间具有离合机构,上述离合机构将静片组件一2和动片组件一5联通形成一电路回路,同时离合机构将静片组件二3和动片组件二4联通形成另外一个独立的电路回路,当离合机构动作上述的两个电路回路都能断开。 [0039] 所述动片组件一5包括呈片状的本体一5a,所述本体一5a内端具有触头6,所述本体一5a外端固连有接线端子。 [0040] 所述动片组件二4包括呈片状的本体二4a,所述本体二4a内端具有触头6,所述本体二4a外端固连有接线端子。 [0041] 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弹片一8、弹片二9和推片10,上述弹片一8和弹片二9的内端均固连在壳体14上,上述推片10与驱动件1相联且弹片一8和弹片二9的外端连接在推片10上。 [0042] 所述推片10上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两道凹入的定位凹口10a,上述弹片一8和弹片二9分别嵌于对应的定位凹口10a处。 [0043] 所述弹片一8和弹片二9上均具有接触部7,在弹片一8的弹力作用下其上的接触部7具有抵靠在与其对应触头6上的趋势,在弹片二9的弹力作用下其上的接触部7具有抵靠在与其对应触头6上的趋势。 [0044] 所述壳体14内铰接有摆动块11,所述摆动块11侧部具有一道凹入的推口11a,上述驱动件1上固连有带动片12,上述带动片12端部嵌于推口11a处。 [0045] 所述驱动件1的两端均具有一带动片12,上述摆动块11的两侧均具有一道凹入的推口11a,上述带动片12与推口11a一一对应设置。 [0046] 所述弹片一8中部具有呈弧形段的变形段一8a。 [0047] 所述弹片二9中部具有呈弧形段的变形段二9a。 [0048] 所述静片组件一2、静片组件二3、动片组件二4和动片组件一5由前至后排列设置,所述静片组件二3和动片组件二4内端相固连,所述静片组件一2和动片组件一5通过导电板13相联。 [0049] 初始状态时,静片组件一2与动片组件一5形成一组电路回路,静片组件二3和动片组件二4形成另外一组独立的电路回路。上述两个电路回路都是常闭的。 [0050] 一旦驱动件1动作,在离合机构的作用下上述的两个电路回路都转变为断开状态。 [0051] 当然,离合机构是同步控制上述两个电路回路的开断状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