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磁路及簧片固定的电磁继电器 |
|||||||
申请号 | CN201410584474.5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7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申请人 | 谭毕兴; | 发明人 | 谭毕兴; | ||||
摘要 | 一种特殊磁路及 簧片 固定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由 外壳 和 基座 构成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磁路部分、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所述磁路部分具有一口字型磁回路,并通过基座上伸出两壁或 背板 ,并在中间开孔,通过 铁 芯穿入基座伸出壁和线圈架并同轭铁固定一起,使线圈架、轭铁和铁芯被限位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分别被限位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本 发明 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通用性强,易自动化生产,产品 稳定性 高,耐压及负载能 力 有很大提升等特点。 | ||||||
权利要求 | 1.一种特殊磁路及簧片固定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由外壳和基座构成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磁路部分、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部分具有一口字型磁回路,并通过基座上伸出两壁,并在中间开孔,通过铁芯穿入基座伸出壁和线圈架并同轭铁固定一起,使线圈架、轭铁和铁芯被限位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分别被限位固定于所述基座上。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特殊磁路及簧片固定的电磁继电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特殊磁路及簧片固定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0003] 以前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动簧部分、静簧部分和底座等部件,其中磁路磁路部分包括铁芯、衔铁、轭铁和线圈,所述线圈包括线圈架和缠绕在线圈架上的漆包线,所述线圈架设有竖向的通孔,铁芯装在该通孔中,其上端与衔铁动接触,下端与轭铁相固定,所述轭铁为L型,上端构成轭铁的刀口,衔铁可以沿着轭铁的刀口转动;所述动簧部分内包括动簧片和动触点,所述动簧片包括动簧片本体和折弯部,其中动簧片本体与衔铁和动触点相固定,折弯部与轭铁相固定,该折弯部的两侧分别有插设于底座上的线圈引出脚;所述静簧部分包括上下静簧片和静触点,所述线圈架上端向一侧延伸有安装部,所述上下静簧片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中,上下静簧片的静触点对应于动簧片上的动触点与之相配合。 [0004] 由于将上下静簧片安装于线圈架上端一侧的安装部,而线圈架及安装部均是由塑料制成的,使得该安装部无论是装配过程中还是工作过程中均容易发生形变,导致与线圈架不断接触的衔铁的位置发生偏移,与衔铁铆接在一起的动簧片是在继电器工作过程中,其动触点与静触点在闭合和断开过程中会发生烧蚀,甚至是爆炸,其安全系数及寿命很难得到保证;另外,动簧片折弯部的两侧设置有线圈引出脚,其距离较近,耐压能力有限,而且装配前,该些线圈引出脚需要预折弯以保证装配后能让开绕线空间;绕线完成后,需要将线圈引出脚复直,以保证线圈引出脚位置符合要求,显然该结构使得继电器的装配工艺较为复杂。 [0005]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0006]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通过对磁路及簧片固定方式的特殊设计,一方面提高继电器性能及寿命,另一方面提高继电器的通用性和一致性,利于继电器的装配及自动化。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殊磁路及簧片固定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由外壳和基座构成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磁路部分、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所述磁路部分具有一口字型磁回路,并通过基座上伸出两壁或背板,并在中间开孔,通过铁芯穿入基座伸出壁和线圈架并同轭铁固定一起,使线圈架、轭铁和铁芯被限位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分别被限位固定于所述基座上。 [0008] 所述磁路部分包括线圈、L型铁芯、L型轭铁和衔铁,所述L型铁芯与L型轭铁形成口字型磁回路或通过拆分铆接形成的磁回路,所述L型铁芯的水平部穿入基座后装于线圈的通孔中,该L型铁芯的水平部的末端与L型轭铁的垂直部锲合在一起,所述L型轭铁的水平部位于线圈的上方。 [0009] 所述静簧部分包括上静簧片和下静簧片,该上、下静簧片嵌入所述基座中,与线圈的漆包线相隔离。 [0010] 所述动簧部分包括动簧片,所述动簧片自上而下滑入固定铁芯的垂直部后由基座卡住固定,所述动簧片上还设有上、下卡位分别与铁芯和基座的下端形成限位配合。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磁回路及磁回路固定方式:采用L型铁芯和L型轭铁实现,也可将铁芯和轭铁分别拆分铆接实现;采用铁芯穿入基座完全限位固定,也可在骨架另一增加相同固定; 2、上下静簧固定:采用完全嵌入基座中,且同线包完全隔离 3、动簧片固定:采用从上往下滑入固定模式,再加上基座后板完全卡住固定,在通过簧片上的上下卡位分别在铁芯和基座下端限位。 [0013] 附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附图4为附图3的A-A剖视图; 附图5为本发明磁路部分的示意图(线圈未示意)。 [0014]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0)外壳,(20)基座,(21)第一限位座,(22)第二限位座,(23)第一安装座,(30)线圈,(40)L型铁芯,(50)L型轭铁,(60)衔铁,(31)线圈架,(32)漆包线,(33)通孔,(311)固定块,(312)线圈引出脚,(71)上静簧片,(72)下静簧片,(73)上静触点,(74)下静触点,(80)动簧片,(81)动簧片本体,(82)折弯部,(83)动触点,(821)夹持部,(211)第一背板,(212)第一侧板,(313)第一限位槽,(221)第二背板,(222)第二侧板,(314)第二限位槽,(8211)夹持部本体,(8212)R型夹紧片,(8213)内折弯部,(411)阶梯台面,(90)绝缘片。 具体实施方式[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出限定。 [0016] 一种特殊磁路及簧片固定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由外壳10和基座20构成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磁路部分、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所述磁路部分具有一口字型磁回路,并被限位于所述基座20上;所述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分别被限位固定于所述基座上。 [0017] 所述磁路部分包括线圈30、L型铁芯40、L型轭铁50和衔铁60,所述L型铁芯40与L型轭铁50形成口字型磁回路,所述L型铁芯的水平部穿入基座20后装于线圈30的通孔中,该L型铁芯40的水部的末端与L型轭铁50的垂直部锲合在一起,所述L型轭铁50的水平部位于线圈的上方。 [0018] 所述静簧部分包括上静簧片71和下静簧片72,该上、下静簧片嵌入所述基座20中,与线圈30的漆包线32相隔离。 [0019] 所述动簧部分包括动簧片80,所述动簧片自上而下滑入固定L型铁芯40的垂直部后由基座20卡住固定,所述动簧片上还设有上卡位、下卡位分别与L型铁芯和基座的下端形成限位配合。 [0020] 于本实施例中:一种特殊磁路及簧片固定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由外壳10和基座20构成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磁路部分、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所述基座上端面上固设有第一限位座21、第二限位座22和第一安装座23,第一限位座21与第二限位座2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第二限位座22与第一安装座23背靠背设置;所述磁路部分横卧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磁路部分包括线圈30、L型铁芯40、L型轭铁50和衔铁60,其中线圈30包括线圈架31和缠绕于线圈架31上的漆包线32,该线圈架31设有横向的通孔33,L型铁芯40的水平部装于该通孔33中,其外端与L型轭铁50的垂直部锲合在一起;所述L型铁芯40的垂直部的上端构成刀口,衔铁可以沿着刀口转动,所述L型轭铁50的水平部位于线圈30的上方,所述线圈架31靠近第一限位座21的一端下部两侧均设有与其固为一体的固定块311,该些固定块311固设有线圈引出脚312;所述静簧部分包括上静簧片71、下静簧片72和设置于上静簧片和下静簧片上的上静触点73和下静触点74,该上下静簧片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座23外侧的沟槽内;所述动簧部分包括动簧片和动触点,该动簧片由动簧片本体81和折弯部82组成,其下端面铆接有衔铁60并配合于轭铁水平部的上方,所述动簧片本体81靠近上下静簧片的一端端头设有与静触点相配合的动触点83,所述折弯部82安装于所述第一限位座21内,其中部两侧均设有用于夹持卡板的夹持部821,藉由上述的结构设计,继电器结构小巧紧凑,易于装配和自动化生产,而铁芯40、轭铁50和衔铁60构成回字型磁回路,动簧片80在衔铁60的带动下上下运动,使得动触点83与上静触点73,下静触点74相配合,使得动触点83能够长时间地与上下静触点接触,完成断开和闭合作业,其安全和寿命得到很好地保证。 [0021] 所述第一限位座21为半封闭状,包括第一背板211和两第一侧板212,该第一背板211与线圈架一端的第一限位槽313相配合,该些第一侧板212位于动簧片折弯部82与线圈引出脚312之间,藉由上述的结构设计,第一限位座21与线圈架31相配合,便于线圈架的装配固定;折弯部82与线圈引出脚312设置第二侧板212,提高继电器的耐压能力。 [0022] 所述第二限位座22为半封闭状,包括第二背板221和两第二侧板222,该第二背板221与第一安装座23背靠背设置,该些第二侧板222与线圈架另一端的第二限位槽314相配合;所述第二限位座22与线圈架之间形成用于插置轭铁垂直部的插置空间,藉由上述的结构设计,第二限位座22与线圈架31相配合,便于线圈架和轭铁的装配固定。 [0023] 所述夹持部821包括夹持部本体8211和R型夹紧片8212,所述夹持部本体8211垂设于动簧片折弯部82的外边缘,所述R型夹紧片8212设于夹持部本体的外边缘内侧方向上;所述夹持本体中部还有向内侧倾斜的内折弯部8213,该内折弯部8213与卡板下端的阶梯台面411相卡配,藉由上述的结构设计,卡板41被夹持部821所夹持,由内折弯部8213与卡板下端的阶梯台面止位固定,使得卡板41在继电器过程中不窜动,保证继电器的工作性能。 [0024] 所述R型加紧片8212的下边缘呈由外向里的倾斜状,卡板41可以容易地进入两夹持部821形成的夹持空间,便于安装固定。 [0025] 所述线圈30与轭铁水平部之间还设有一绝缘片90,增加继电器绝缘性、抗电性,增强继电器的使用安全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