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物理 / 测时学 / 电子计时器 / 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振动达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申请号 CN201210295906.1 申请日 2012-08-17 公开(公告)号 CN102957271B 公开(公告)日 2015-08-19
申请人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樱泽正;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振动 马 达的安装结构。该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将 电路 板以相对于 外壳 非 接触 的状态配置于外壳,该外壳以对应于振动马达的部位与设备壳体的内表面密合的状态收放在该设备壳体内,该 电路板 设有用于形成振动马达的设置空间的切口部。
权利要求

1.一种振动达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配置在设备壳体内且收放振动马达的外壳;以及
设有用于形成上述振动马达的设置空间的切口部的电路板,
上述外壳以对应于上述振动马达的部位与上述设备壳体的内表面密合的状态收放在上述设备壳体内,
上述电路板相对于上述外壳以非接触状态进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路板通过弹性部件相对于上述外壳以具有间隙的方式进行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部件是在具有弹性地配置在安装于上述外壳的显示面板与上述电路板之间的状态下电连接这两者的中间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振动马达通过缓冲部件被上述设备壳体的后部推压到上述外壳内。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备壳体;
配置在该设备壳体内且收放振动马达的外壳;以及
配置于该外壳,且设有用于形成上述振动马达的设置空间的切口部的电路板,上述外壳以对应于上述振动马达的部位与上述设备壳体的内表面密合的状态收放在上述设备壳体内,
上述电路板相对于上述外壳以非接触状态进行配置。

说明书全文

振动达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手表或便携电话等电子设备上的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在手表中,已知有下述结构: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2460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在配置在手表壳体内的外壳上配置电路板,并且在该电路板上设置切口部,在与该切口部对应的空间配置振动马达。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该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能够使设备整体充分地小型化,防止因振动而带给电路板不良影响,有效地将振动传递到设备壳体上。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0005] 具备:配置在设备壳体内且收放振动马达的外壳;以及
[0006] 设有用于形成上述振动马达的设置空间的切口部的电路板,
[0007] 上述外壳以对应于上述振动马达的部位与上述设备壳体的内表面密合的状态收放在上述设备壳体内,
[0008] 上述电路板相对于上述外壳以非接触状态进行配置。
[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0010] 具备:设备壳体;
[0011] 配置在该设备壳体内且收放振动马达的外壳;以及
[0012] 配置于该外壳,且设有用于形成上述振动马达的设置空间的切口部的电路板,[0013] 上述外壳以对应于上述振动马达的部位与上述设备壳体的内表面密合的状态收放在上述设备壳体内,
[0014] 上述电路板相对于上述外壳以非接触状态进行配置。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应用于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放大主视图。
[0016] 图2是图1所示的手表的A-A向视的放大剖视图。
[0017] 图3是进一步放大地表示图2所示的手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0018] 图4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手表的主要部分,从手表壳体取下后盖并分解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0019]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手表的钟表模的放大后视图。
[0020] 图6是表示在图5所示的钟表模块中,取下振动马达的状态的放大后视图。
[0021] 图7是表示图5所示的钟表模块的电路板的放大后视图。
[0022] 图8是表示在图7所示的钟表模块的电路板上配置了下部外壳的状态的放大后视图。
[0023] 图9是表示将本发明应用于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参照图1~图8对将本发明应用于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5] 如图1及图2所示,该手表具备手表壳体1。
[0026] 该手表壳体1为在由硬质合成树脂或金属等构成的壳体主体2的外周设置由聚酯树脂等软质合成树脂构成的表框3的结构。
[0027] 在该手表壳体1的上部开口部通过密封件4a安装有钟表玻璃4。
[0028] 另外,在手表壳体1的下表面通过防环5a并利用螺钉5b安装有后盖5。
[0029] 另外,如图2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内配置有钟表模块6。
[0030] 并且,如图1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侧面设有多个按钮开关7。
[0031]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6点侧的上面设有前面开关8。
[0032] 如图2所示,钟表模块6具备由硬质的合成树脂构成的上部外壳10与下部外壳11。
[0033] 如图2所示,在上部外壳10与下部外壳11之间配置有电路板12。
[0034] 在下部外壳11的下面配置有底板13。
[0035] 如图5所示,在该底板的13的周边部设有多个钩部13a。
[0036] 如图2及图5所示,该多个钩部13a构成为卡定在设在上部外壳10的侧面的卡定部10a上。
[0037] 由此,如图2所示,上部外壳10与下部外壳11构成为,通过在其间夹着电路板12的状态下将配置在下部外壳11的下面的底板13的钩部13a卡定在设在上部外壳10的侧面的卡定部10a上,一体化地组装在手表壳体1内。
[0038] 在该场合,如图2~图4所示,在上部外壳10的上面配置有具有多个显示窗部14a的文字板14。
[0039] 另外,如图2~图6所示,在下部外壳11上向下侧敞开地设有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收放电池15的电池收放部16。
[0040] 另一方面,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上部外壳10上设有收放显示面板17的面板收放部18、收放振动马达20的马达收放部21。
[0041] 面板收放部18是在上部外壳10的大致中央部以上下贯通的方式设置的开口部。
[0042] 在设置于该开口部的内周面的上缘部,与显示面板17的边缘部的下侧抵接的凸缘部18a向内侧突出。
[0043] 显示面板17由液晶显示元件或EL(电发光)显示元件等平面型显示元件构成。
[0044] 另外,显示面板17构成为电光学地显示时间等信息,能够通过文字板14的多个显示窗部14a从外部看到该所显示的信息。
[0045] 如图2~图4所示,该显示面板17的两侧部利用中间连接器22被弹性地支撑在面板收放部18内。
[0046] 如图2~图4所示,该中间连接器22用于电连接显示面板17与电路板12,为交替地排列导电性橡胶与绝缘性橡胶的结构。
[0047] 在该场合,中间连接器22配置在显示面板17两侧的电极部与电路板12的连接电极(均未图示)之间。
[0048] 并且,构成为,中间连接器22的上端部从下侧将显示面板17的两侧边弹性地向面板收放部18的凸缘部18a推压,下端部被电路板12的上表面弹性地推压。
[0049] 由此,如图2及图3所示,显示面板17通过中间连接器22弹性地支撑于面板收放部18内。
[0050] 另外,电路板12利用中间连接器22以不与上部外壳10接触的方式,以与上部外壳10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且非接触状态弹性地进行配置。
[0051] 在该电路板12的上下面设有LSI、晶体振子等钟表功能所必须的各种电子部件19。
[0052] 另一方面,如图2~图6所示,马达收放部21以在位于上部外壳10的12点侧的部位的下部向其下侧敞开的方式进行设置。
[0053] 在该场合,在电路板12上与马达收放部21对应地设有用于确保振动马达20的设置空间的切口部12a。
[0054] 由此,上部外壳10的一部分通过电路板12的切口部12a以不与电路板12接触的方式向电路板12的下侧突出。
[0055] 如图3及图4所示,该上部外壳10的向下侧突出的部分以不与下部外壳11接触的方式插入下部外壳11的切口部11a内。
[0056] 并且,构成为上部外壳10的下端部不与后盖5的内表面接触地接近。
[0057] 由此,马达收放部21以位于比电路板12更靠下侧的位置的状态设在上部外壳10的向下侧突出的部分上。
[0058] 如图3及图4所示,设有该马达收放部21的部位的上部外壳10以其外周面与手表壳体1的壳体主体2的内表面密合的状态配置在壳体主体2内。
[0059] 在该场合,马达收放部21的位于下部外壳11的电池收放部16侧的侧面部向下部外壳11的切口部11a内敞开。
[0060] 如图3~图5所示,振动马达20构成为,具备马达主体部20a与振动发生部20b,这些收放在马达收放部21内。
[0061] 马达主体部20a构成为,在线圈中产生磁场,利用该产生的磁场使转子旋转。
[0062] 振动发生部20b构成为,通过利用转子的旋转使砝码部分偏心旋转来产生振动。
[0063] 该振动马达20的振动发生部20b不与马达收放部21及电路板12接触,马达主体部20a利用双面胶带等粘结材料23固定于马达收放部21的内表面。
[0064] 在该场合,如图3及图4所示,振动马达20以其外周面不与下部外壳11的电池收放部16侧接触的方式配置在下部外壳11的切口部11a内。
[0065]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该振动马达20的从马达收放部21向下侧突出并露出的马达主体部20a的外周面通过缓冲部件24弹性地推压于后盖5的内表面。
[0066] 该缓冲部件24具备配置在马达主体部20a的下部外周面的保护部件25、以及配置在该保护部件25与后盖5之间的弹性部件26。
[0067] 保护部件25构成为,由在聚酸酯合成树脂中填充金属粒子等加固材料的硬质材料形成,保护振动马达20。
[0068] 另外,弹性部件26由橡胶、聚氨酯橡胶等橡胶、或弹性体等软质的弹性材料形成,因保护部件25和后盖5而压缩变形,吸收保护部件25与后盖5之间的间隙。
[0069] 如图4所示,在将后盖5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下部并利用螺钉5b进行紧固时,如图3所示,缓冲部件24的弹性部件26因螺钉5b的紧固而压缩变形。
[0070] 并且,缓冲部件24的弹性部件26将硬质的保护部件25推压在振动马达20上。
[0071] 由此,构成为,吸收振动马达20与后盖5之间的间隙,将振动马达20推压在马达收放部21内而实现压接。
[0072] 接着,对这种振动马达20的作用进行说明。
[0073] 当驱动振动马达20并在振动发生部20b产生振动时,该振动传递到上部外壳10。
[0074] 即,在振动马达20收放于上部外壳10的马达收放部21内的状态下,其下部外周经由缓冲部件24推压于后盖5,由于被推压于马达收放部21内,因此振动马达20的振动能可靠且良好地传递到上部外壳10。
[0075] 传递到该上部外壳10的振动传递到手表壳体1的壳体主体2,手表壳体1振动。
[0076] 即,上部外壳10以设有马达收放部21的部位的外周面与手表壳体1的壳体主体2的内表面密合的状态配置在壳体主体2内。
[0077] 由此,如图3的箭头所示,上部外壳10的振动可靠地传递到壳体主体2,由此,手表壳体1良好地进行振动。
[0078] 另外,振动马达20的振动经由缓冲部件24也传递到后盖5,后盖5也振动。
[0079] 即,缓冲部件24具备配置在马达主体部20a的下部外周面的保护部件25、以及配置在该保护部件25与后盖5之间的弹性部件26,在将后盖5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下部并利用螺钉5b进行紧固时,利用螺钉5b的紧固力,缓冲部件24的弹性部件26发生压缩变形,从而将硬质的保护部件25推压至振动马达20,因此如图3的箭头所示,振动马达20的振动传递到后盖5。
[0080] 但是,即使振动马达20的振动传递到上部外壳10,该振动也几乎不会传递到电路板12或下部外壳11上。
[0081] 即,电路板12以如下方式配置,利用中间连接器22而不与上部外壳10接触、与上部外壳10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且为非接触状态。
[0082] 由此,抑制了传递到上部外壳10的振动传递到电路板12。
[0083] 在该场合,中间连接器22电连接收放于上部外壳10的面板收放部18中的显示面板17与电路板12,所以是交替地排列导电性橡胶与绝缘性橡胶的结构,该中间连接器22弹性地配置在显示面板17与电路板12之间。
[0084] 由此,能够利用中间连接器22弹性地吸收传递到上部外壳10的振动,以免传递到电路板12。
[0085] 因此,能够不会因振动马达20的振动而对电路板12带来不良影响。
[0086] 其结果,能够预先防止设在电路板12的上下面的LSI、晶体振子等各种电子部件19的损伤或破坏等。
[0087] 另外,由于下部外壳11也以不与上部外壳10接触的方式配置,因此传递到上部外壳10的振动不会传递到下部外壳11。
[0088] 因此,即使由于振动马达20的振动,上部外壳10振动,也不会因下部外壳11而使该振动传递到电路板12,因此电路板12不会因振动马达20的振动而受到不良影响。
[0089] 其结果,能够预先防止设在电路板12的上下面的LSI、晶体振子等各种电子部件19的损伤或破坏等。
[0090] 这样,在配置于手表壳体1内且用于收放振动马达20的上部外壳10上配置了设有用于形成振动马达20的设置空间的切口部12a的电路板12的振动马达20的安装结构中,上部外壳10以对应于振动马达20的部位与手表壳体1的内表面密合的状态收放在手表壳体1内,电路板12相对于上部外壳10以非接触状态配置。
[0091] 由此,能够实现手表整体的小型化,能够防止因振动而带给电路板12的不良影响,预先防止设在电路板12的上下面的LSI、晶体振子等各种电子部件19的损伤或破坏等,且能够有效地将振动传递到手表壳体1。
[0092] 即,在该振动马达20的安装结构中,振动马达20收放于设在上部外壳10上的马达收放部21内,并且相对于该马达收放部21的部位的上部外壳10与手表壳体1的内表面密合。
[0093] 由此,能够可靠地将由振动马达20产生的振动传递至上部外壳10,并且能够通过该上部外壳10可靠且良好地将振动马达20的振动传递到手表壳体1。
[0094] 另外,在该振动马达20的安装结构中,通过电路板12相对于上部外壳10以非接触状态配置,即使振动马达20的振动传递到上部外壳10,也能够抑制传递到该上部外壳10的振动传递到电路板12。
[0095] 由此,除了能够防止电路板12振动,防止由振动带给电路板12的不良影响,还由于能够使上部外壳10的马达收放部21形成为与振动马达20相同的大小,因此能够使振动马达20的设置空间最小化,由此,能够充分地实现手表整体的小型化。
[0096] 即,在该振动马达20的安装结构中,电路板12通过作为弹性部件的中间连接器22相对于上部外壳10具有间隙地安装。
[0097] 由此,能够将电路板12相对于上部外壳10以非接触状态配置,并且即使上部外壳10由于振动马达20的振动而振动,也能够利用中间连接器22来弹性地吸收该振动。
[0098] 其结果,能够防止因振动马达20的振动而电路板12受到不良影响。能够预先防止设在电路板12的上下面的LSI、晶体振子等各种电子部件19的损伤或破坏等。
[0099] 在该场合,作为弹性部件的中间连接器22是在安装于具有弹性地配置于上部外壳10的显示面板17与电路板12之间的状态下电连接该双方的结构的部件。
[0100] 由此,部件件数不会增加,能够利用已有的结构在电路板12与上部外壳10之间弹性地设置较小的间隙。
[0101] 另外,由此,能够将电路板12相对于上部外壳10以非接触状态配置。
[0102] 其结果,能够防止因振动马达20的振动而电路板12受到不良影响。
[0103] 另外,在该振动马达20的安装结构中,振动马达20通过缓冲部件24被手表壳体1的后盖5推压于上部外壳10的马达收放部21内。
[0104] 由此,能够将振动马达20的振动可靠且良好地传递到上部外壳10上,并且由于能够将振动马达20的振动经由缓冲部件24也传递到后盖5,因此能够使后盖5也良好地振动。
[0105] 在该场合,缓冲部件24具备配置在马达主体部20a的下部外周面的保护部件25、以及配置在该保护部件25与后盖5之间的弹性部件26,在将后盖5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下部并利用螺钉5b进行紧固时,利用螺钉5b的紧固力使缓冲部件24的弹性部件26压缩变形,而能够将硬质的保护部件25可靠地推压在振动马达20上。
[0106] 由此,能够可靠且良好地传递振动马达20的振动。
[0107] 另外,在该振动马达20的安装结构中,即使马达收放部21的部位的上部外壳10通过电路板12的切口部12a向下侧突出,该向下侧突出的部分也以不与配置在电路板12的下侧的下部外壳11的切口部11a内接触的方式插入。
[0108] 由此,即使上部外壳10由于振动马达20的振动而振动,该振动也不会传递到下部外壳11。
[0109] 其结果,能够防止电路板12由于振动马达20的振动而受到不良影响。
[011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结构为上部外壳10的马达收放部21的位于下部外壳11的电池收放部16侧的侧面部向下部外壳11的切口部11a内敞开的场合进行了叙述。
[0111] 但是,无需一定是马达收放部21的侧面部向下部外壳11的切口部11a内敞开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图9所示的变形例。
[0112] 即,在该变形例中,为在上部外壳10使马达收放部30形成为半圆筒形状的结构。
[0113] 若为这样的该结构,由于能够将振动马达20可靠且良好地收放在马达收放部30内,因此能够可靠且良好地将由振动马达20产生的振动传递到上部外壳10上并使手表壳体1良好地振动。
[0114]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各变形例中,对结构为收放振动马达20的马达收放部21所处的部位的上部外壳10通过电路板12的切口部12a向电路板12的下侧突出的场合进行了叙述。
[0115] 但是,并不一定需要马达收放部21所处的部位的上部外壳10向电路板12的下侧突出,也可以是马达收放部21所处的部位的上部外壳10配置在电路板12的切口部12a内,随之,将振动马达20配置在电路板12的上方的结构。
[0116]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各变形例中,对应用于指针式手表的场合进行了叙述。
[0117] 但是,未必是手表,也能够应用于例如旅行表、闹钟、放置型钟表、壁挂钟表等各种指针式钟表。
[0118] 另外,未必应用于钟表,也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便携电话等电子设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