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特别是在进入另一个时区时可独立调整小时显示的表

申请号 CN93107595.5 申请日 1993-05-20 公开(公告)号 CN1045667C 公开(公告)日 1999-10-13
申请人 浪琴弗郎西龙手表有限公司; 发明人 F·沃谢;
摘要 一种表,它包括:一个支承下 齿轮 (6)的内 时针 管(2);一个外管(30),装在内管(2)上并支承装在下齿轮(6)上面的上齿轮(32);一个装在内管(2)上的星轮(12)并以旋转的方式装配在下齿轮(6)上;两个与星轮(12)相互配合并由上齿轮(32)驱动的传动滚轮(20),和一个使滚轮(20)回位的 弹簧 (26),此表的特点是,构成时轮并与走针轮系 啮合 的下齿轮(6)可相对于内管(2)自由旋转,而上齿轮(32)构成校正齿轮,能作用于时针管(2)以便调整小时显示。
权利要求

1.一种表,它包括:
一个第一管(2),作为内管构成时针管,并且支承作为下齿轮 的一个第一外齿齿轮(6);
一个作为内管的第二管(30),安装在第一管(2)上且支承一个 在下齿轮(6)之上作为上齿轮的第二外齿齿轮(32);
有外齿(14)的星轮(12)安装在时针管(2)上,星轮(12)旋转安装 到时针管(2)所支承的下齿轮(6)上;
至少一个传动人轮(20),与星轮(12)的齿轮(14)相互配合组嵌 入在上齿轮(32)内形成的至少一个径向槽(36);以及弹性装置(26),其安装使滚轮在星轮(12)的齿(14)间保持和回 位;
两个齿轮中构成时轮的那一个与走针轮系啮合,同时,另一 个齿轮构成一能作用于时针管(2)的校正齿轮以便调整时间显示;
其特征在于,下齿轮(6)安装成能相对于内时针管(2)自由旋转 且构成上述时轮,而上齿轮(32)构成上述校正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时 针管(2)导向旋转的星轮(12),时轮(6)以可以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其特征在于,星轮(12)在 彼此相互固定安装的两个管(2、30)之间轴向保持就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表,其特征在于,通过推进外 管(30)将其安装到内时针管(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其特征在于,它有至少一 个第二传动滚轮(20),被装在形成于上齿轮(30)内的第二槽(36)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 性装置(26)是由一个闭合的环形弹簧构成,它自由地贴靠在传动滚 轮(2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簧(26) 自由地搁置在下齿轮(6)的盘7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表,其特征在于,上述槽(36) 从上齿轮(32)的外齿延伸且在外管(30)内形成开口。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涉及一种表,它的小时显示可独立调整,也就是说, 对于正常运转关连于小时显示的其它时间显示,特别是对于分和 秒,没有影响。

如在文件CH560410中,已知上述种类的钟表,它有一个与 走针轮系相关联的时轮,和一个第一管指定作为时针管,以标准 方式带动一个指针。在此齿轮和此管之间放入一个起连接/分离作 用的耦合装置,同时,确保指针位置的指示对应于小时显示的 整数小数部分(inetger fraction)。

所以,一方面,时针管有一个由转柄驱动的校正机构控制的 校正齿轮,另一方面,有一个星轮,它的外齿与一传动滚轮相互 配合。

这个滚轮有一个嵌入一径向槽中的短轴,该径向槽形成在时 轮的盘中,而时轮的盘是由一安装在时针管上以便旋转的第二管 支承的。另外,通过固定保持在这个齿轮上的弹簧使这个传动滚 动保持在星轮的齿间。

滚轮因此由时轮驱动旋转,且在正常运行中由于滚动与星轮 齿的相互配合,它能驱动确保在此管与上述时轮之间结合的时针 管。

在从一个时间区进入另一个时间区的过程中,由于时间校正 转柄可被推动到一特定位置,使用者可作用于校正齿轮,并且通 过作用于它的管,因而可以作用于时针的直接旋转。利用滚轮在 保证时针管和时轮之间分离的星轮各齿的外部做径向移动,星轮 的旋转迫使滚轮的跳越移动,那么这一运动对时轮的位置没有影 响。

接着,在弹簧作用下,滚轮弹性回位到星轮齿间,这样就使 时轮的指示小时对应于与先前位置相关的小时的整数小数部分。

在这一结构中,时轮由最高齿轮或上齿轮(按表在使用中的位 置)构成,同时,相对前者,校正齿轮由构成下齿轮的最低齿轮构 成。

这些功能不能颠倒。事实上,人们可能希望由下齿轮构成时 轮,上齿轮构成校正齿轮,这样以保证具有定针轮系的标准齿轮 传动设计,然而在这个结构中,需要指针设在第二管,也就是说 设在外管上,这一解决方法必须提供一个特殊指针装配件,且不 能使用原有的指针装配件。在先技术的这种结构,不易适宜于一 种标准机芯

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一结构中,为能与走针轮系啮合,时轮有 一个相对厚一些且必须特殊机加工的齿。此外,时轮的盘表面形 状必须能保证使还需固定操作的弹簧固定。这样,这种表成本就 高了。

此外,从文件CH577700中可知,一种表也可独立校正时轮, 但表内的传滚轮与以一单管为旋转轴心的一个齿轮的内齿相互配 合。因为这个齿轮具有上述内齿所以制作昂贵,并且,在为可靠 长度足够的轴承上不能使其定中。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提到的钟表,它便宜并能适宜 任何机芯而又无需调整原来的指针装置,它的下齿轮与走针轮系 啮合。

为此,根据本发明目的的表包括:

-一个第一管,作为内管构成时针管并支承作为下齿轮的一 个第一外齿齿轮;

-一个第二管,作为外管,装在第一管上并支承作为上齿轮 的并位于下齿轮上方的一个第二外齿齿轮,

-一个有外齿的星轮安装在时针管上,星轮以旋转方式安装 到时针管支承的下齿轮上,

-至少一个传动滚轮,与星轮的齿相互配合,并嵌入上齿轮 中形成的至少一个径向槽,以及

-弹性装置,其安装能使滚轮在星轮的齿间保持和回位,

-两个齿轮中构成时轮的那一个与走针轮系啮合,同时,另 一个齿轮构成一个能作用于时针管的校正齿轮以便调整小时显 示。其特征是,下齿轮以相对于内时针管可自由旋转的方式装配 在内时针管上,并构成所述时轮,同时上齿轮构成上述校正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时轮以自由旋转的方式通过传动 星轮安装,传动星轮利用时针管导引旋转。

将详细说明的是,星轮在两个管之间轴向保持,而这两个管 之间是彼此相对固定的。

根据另一个特征,外管是以强推进被装到内时针管上的。

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和优点将通过参照仅以举例方式提供的附 图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表的纵向截面图,并且这个截面图是 沿图2的线Ⅰ-Ⅰ,按箭头方向所取的截面图。

-图2是特别表示沿图1中线Ⅱ-Ⅱ所取的该表的第1个位置 的顶视截面图。

图3是与图2类似的视图,不过表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表在 进入另一时间区的第二个位置的情况。

首先参见图1,以下将对本发明的表做详细描述,该表由总 参考标号1表示,它仅表示了与本发明目的有关的零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表,它包括,一个第一管2,作为内管,以标 准的可旋转的方式将它装配在空心轴齿轮(分轮)c上,使它为一个 标准的钟表机芯M驱动绕旋转轴线X旋转,M和C两者由虚线 表示在图1中。内管2上装有作为时针的指针4,时针从外部被 装到伸出钟表1的管2的悬空端。

这样,内管2形成一个时针管,并且它支承着第一个外齿齿 轮6,齿轮6为一个有盘7的下齿轮。这里将详细说明,这个下 齿轮6便利地形成一个时轮,并与走针轮系8(部分表示)啮合,轮 系8形成机芯M中的一个标准走针轮系的组成部分。在正常运行 中,此时时轮6接收从走针轮系8提供的时间信息,正如下文将 会理解的,它间接地把信息传到内时针管2和指针4。

事实上,下时轮6以自由旋转的方式装配在时针管2上。就 这一点,时针管2包括:在时针管2的带有指针4的悬空端的相 反端的一个形成台肩的凸缘10,这个凸缘10自由地支承着星轮 12,齿轮6固定地维持在星轮12上。星轮12有一盘13、外齿14 和一个在盘13下面外沿上的环形凸缘16,它后面邻接齿14并与 其同轴。

时轮6在相对星轮12的齿14的一侧固定维持在星轮12上。 事实上,通过盘7中央部分的开孔,将时轮6由外力推进和/或铆 接装到凸缘16上。

在这一例中,星轮12和时轮6以旋转的方式直接安装在一起, 由于它们的装配,使时针管2上仅装配一个单件零件。

因此在走针轮系8的作用下,星轮12和时轮6以伴随的方式 共同位移。

根据本发明的钟表进一步还包括两个步进的传动滚轮20,每 一个滚轮都有一个圆柱形座22,从座中垂直伸出一个短轴24。二 滚轮在静止状态由于它们的座22嵌入星轮12的齿14间并且由于 这个座与时轮6的盘7的端面(未定位)贴靠,它们在横向上是自由 搁置的。这个搁置位置也表示在图2的顶视图中。

滚轮20还由弹性回位装置26使其保持在齿14间的这一搁置 位置上,这个回位装置由一个环形闭合弹簧构成,以同轴方式装 配在星轮12上,并在径向方向作用在滚轮20中的座22的外周边 表面上。这里应注意,弹簧26是自由安装贴靠在两个滚轮20上 的,而并非固定在钟表1上。进一步讲,弹簧26是自由地贴靠(更 详细地讲)在时轮6的端面7放置的。因此,弹簧26是自行支承 和自行定中的。

根据本发明的钟表,它还进一步包括作为外管的一个第二管 30,第二管30上有一个导向孔31,并用这个孔31将第二管30 从外部安装到第一管2上。此第二管30支承一个有外齿的第二齿 轮32,这个齿轮32位于下时轮6的上方,即作为上齿轮。这里 要详细说明的是,上齿轮6和下齿轮32的位置是参考附图1取的, 图1表示的是本发明的表在带用者使用时的位置,也就是说,指 针都面向顶部。

上齿轮32有一盘33,并通过它的外齿与机芯M的校正机构 的轮34啮合,此轮34适于由转柄(未表示)按常规方式驱动。

应理解的是,上齿轮32构成一个校正齿轮,它可直接校正时 针管2和指针4的位置,而不作用于走针轮系,也不影响其它时 间信息,如通过上述走针轮系与时针管2正常地运动耦合起来的 分针和秒针。

方便的方法是,将外管30沿内时针管2的外侧用力推进安装 使之固定到内时计管上。

因此,此两管以旋转的方式表配并以伴随的方式一起移动。

这样,上校正齿轮34通过外管30对内时间管2起作用。

应详细说明的是,在正常运转中,同样也是由于外管30,时 针管2由机芯M的走针轮系,特别是走针轮系中的齿轮8驱动。

也就是为什么在校正齿轮32的盘33上有径向槽36,在槽中 作径向移动的短轴24自由地嵌入。

这样,当星轮12自身由时轮6驱动时,滚轮20可以旋转的 方式驱动校正齿轮32和两个管2和30。

应注意的是,径向槽36由校正齿轮32的外齿伸入到外管30 的管体中并在后者内部开口,更详细地说,是进入到它的内孔31。

在一个深入到齿轮32的盘33中和进入管30的未表示的成形 铣刀的作用下,二槽36同时形成。

还应注意的是,星轮12在外管30和时针管2的凸缘10之间 轴向上保持就位。互相驱动的这两个管形成一个通道38,因而对 星轮12和时轮6构成和安装的组件实现旋转导向和轴向保持就 位。

应理解,刚刚描述过的结构形成加入在时轮6和内时针管2 之间一个可离合的耦合装置,以便能够根据小时数的整数小数部 分对应的指示的位置以步进方式校正小时显示。

图2(没有元件C、M、8和34)表示的是该表在对应一个时区 的时间显示位置。

图3表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表在进入另一个时区时的中间过 渡位置。应注意的是,在使校正齿轮34旋转的过程中,滚轮20 做角位移,(当星轮12和时轮7保持固定)并越过星轮12的齿14, 迫使弹簧26成为椭圆状。然后,滚轮20返回到星轮12的齿14 间的搁置位置,这不过是相对于图2位置的一个换位方式。然后, 指针4显示另一个时区。特别要详细讲明的是,虽然图中星轮12 有12个齿(以便显示12个小时),这个齿数也可以提供为24个, 用于显示24个小时的那类表。

还应注意的是,在这个结构中时轮6和时针管2构成为一个 部分,形成一个单元,这便于从表上拆下来,也便于移动而没有 使它的各组成部分不适当解体的危险。

事实上,滚轮20保持在校正齿轮32和时轮6间,而时轮6 自身则由两管2和30保持。

利用限制在相关的上下齿轮之间的弹簧26,滚轮20也保持 径向就位。

通过压住凸缘16端面,同时沿箭头D的方向作用于在指针 一侧伸出的端面未卸除内管2,可很简单地折开这一整体结构。

在这一实例中,利用校正齿轮6的盘7维持支承滚轮20,且 不需拆除其它组成部分就可替换时针管2。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