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

申请号 CN201180056790.X 申请日 2011-11-10 公开(公告)号 CN103229108B 公开(公告)日 2015-05-06
申请人 佳能株式会社; 发明人 关谷道代; 关户邦彦; 丸山晃洋;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 电子 照相 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使用长期贮存时显示高的液体 稳定性 和干燥涂层期间几乎不引起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聚集的分散液。具有电荷输送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施涂包括作为分散质的聚烯 烃 树脂 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且包括分散介质的分散液形成涂膜,然后通过将涂膜加热并使聚烯烃树脂颗粒熔解而形成电荷输送层,其中,分散液中由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组成的颗粒具有数均粒径为50nm以上且300nm以下和分散度(标准偏差/数均粒径)为1.0以下。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电荷输送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施涂包括作为分散质的聚烯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且包括分散介质的分散液而形成涂膜,然后通过将所述涂膜加热并使所述聚烯烃树脂颗粒熔解而形成所述电荷输送层,
其中,
所述分散液中由所述聚烯烃树脂颗粒和所述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组成的颗粒具有数均粒径为50nm以上且300nm以下并且具有分散度为1.0以下,其中所述分散度为标准偏差/数均粒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
其中,所述分散液包括作为所述分散介质的和醇,和
所述分散液中所述水的量基于所述分散液中所述水和所述醇的总质量为50质量%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
其中,所述分散液中所述聚烯烃树脂颗粒和所述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总量基于所述分散液的总质量为7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
其中,所述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具有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
其中,所述聚烯烃树脂颗粒具有以质量比计满足下式的以下A1、A2和A3:
0.01≤A2/{A1+A2+A3}×100≤30,和
55/45≤A1/A3≤99/1,
A1为由下式(12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其中,R121至R12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A2为由下式(131)或(13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131 134 131
其中,R 至R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苯基,或者由-Y COOH表示的单价基
131 131 134 131
团,Y 表示单键、亚烷基或亚芳基,其中R 至R 的至少之一为由-Y COOH表示的单价
135 136 131 132 133
基团,R 和R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苯基;和X 表示由-Y COOCOY -表示的
132 133
二价基团,Y 和Y 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亚烷基或亚芳基;和
A3为由下式(141)、(142)、(143)或(144)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141 145 151 153
其中,R 至R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 至R 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1至
161 163
10个原子的烷基;和R 至R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

说明书全文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通常包括支承体和在支承体上配置的感光层。一些感光层为包括包含电荷产生材料的电荷产生层和包含电荷输送材料的电荷输送层的层压型。
[0003] 通常,将电荷输送层通过以下方法形成均匀层:其中通过施涂借助将用作电荷输送材料的低分子量电荷输送性化合物和用作粘结剂材料的树脂(粘结剂树脂)溶解在溶剂中制备的涂布液并干燥将所得涂层而形成涂膜。
[0004] 同时,专利文献1和2公开了为了获得高γ化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减小残余电位和长时间维持高图像品质而设置非均匀电荷输送层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的形成非均匀电荷输送层的各方法中,通过施涂借助将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分散于其中树脂溶解在溶剂中的溶液(树脂溶液)中而制备的分散液并将所得涂层干燥来形成涂膜。
[0005] 不幸地,在使用通过将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分散在树脂溶液中制备的分散液的情况下,可能引起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不充分的分散处理、制备的分散液的低溶液稳定性或涂层干燥期间发生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聚集。因此,可能发生电荷输送层中的电荷转移偏差、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不充分的感光度或残余电位的降低不充分。
[0006] 专利文献3公开了使用通过将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电子输送性颜料颗粒)分散在树脂乳液中制备的分散液而形成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中间层的方法。
[0007] 引文列表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10-161326
[0010]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10-115945
[0011]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9-288621

发明内容

[0012]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3] 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分散液最初显示令人满意的液体稳定性,但是在长时间贮存分散液的情况下的液体稳定性和在涂层干燥期间抑制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聚集是不充分的。
[0014] 本发明提供使用在长期贮存时显示高液体稳定性和在涂层干燥期间几乎不引起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聚集的分散液来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方法。
[0015]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6]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电荷输送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施涂包括作为分散质的聚烯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且包括分散介质的分散液而形成涂膜,然后通过将涂膜加热并使聚烯烃树脂颗粒熔解而形成电荷输送层,其中,分散液中由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组成的颗粒具有数均粒径为50nm以上且300nm以下并且具有分散度(标准偏差/数均粒径)为1.0以下。
[0017] 发明的效果
[0018] 本发明可提供使用在长期贮存时显示高的液体稳定性和在涂层干燥期间几乎不引起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聚集的分散液来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方法。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说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层结构实例的图。
[0020] 图2为说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层结构实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根据本发明,包含作为分散质的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及分散介质的分散液为使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两者分散在分散介质中的溶液。
[0022]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为在分散液的分散介质中不溶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例如,在分散液的分散介质为的情况下,在水中不溶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
[0023] 电荷输送性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肼化合物、三芳基胺化合物、茋化合物、醌化合物、酰亚胺化合物、苯并咪唑化合物、亚环戊二烯基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0024] 以下将描述电荷输送性化合物。本发明中,可特别使用由下式(1)至(9)表示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及其高分子量化电荷输送性化合物。由下式(1)至(9)表示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为电子输送化合物。
[0025] 酰亚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具有环状酰亚胺结构的化合物。酰亚胺化合物可以具有稠合芳香环结构。其具体实例包括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
[0026]1 2
[0027] 式(1)中,R和R 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苯基或吡啶基,其取代基为烷基、卤烷基、羟烷基、卤素原子、羟基、羧基、烷基、氰基、硝基、苯基或苯基二氮烯基;1
和n为1或2。
[0028] 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具有苯并咪唑环结构的化合物。苯并咪唑化合物可以具有稠合芳香环结构。其具体实例包括由下式(2)至(4)中的任一种表示的化合物:
[0029]3 6 2
[0030] 式(2)中,R至R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烷基;和n 为1或2。
[0031]7 10 3
[0032] 式(3)中,R至R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烷基;和n 为1或2。
[0033]
[0034] 式(4)中,R11和R1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或烷基;R13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苯基或基,其取代基为烷基、卤烷基、羟烷基、卤素原子、羟基、羧基、硝基或氰基;和n4为1或2。
[0035] 醌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具有对醌型结构或邻醌型结构的化合物。醌化合物可以具有稠合芳香环结构或其中醌型结构彼此连接的结构。其具体实例包括由下式(5)至(7)中的任一种表示的化合物:
[0036]
[0037] 式(5)中,R14至R2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或R14至R21的任一种可以通过与相邻取代基键合而形成由-CH=CH-CH=CH-表示的二价基团。
[0038]
[0039] 式(6)中,R31表示氧原子或二氰基亚甲基;R32至R3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苯基,其取代基为烷基、卤烷基、卤素原子、羟基、羧基、硝基或氰基;X21和X22各自独立地表示原子或氮原子,其中当X21为氮原子时,R36不存在,和当X22为氮原子时,R35不存在。
[0040]
[0041] 式(7)中,R40和R49各自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或二氰基亚甲基;R41至R48各自独立地31 32
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羟基或羧基;X 和X 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或氮原子,其中
31 47 32 43
当X 为氮原子时,R 不存在,和当X 为氮原子时,R 不存在。
[0042] 亚环戊二烯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具有亚环戊二烯基结构的化合物。亚环戊二烯基化合物可以具有稠合芳香环结构。其具体实例包括由下式(8)表示的化合物:
[0043]
[0044] 式(8)中,R22表示氧原子、二氰基亚甲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亚基,其取代23 30 11 12
基为烷基;R 至R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氧羰基或硝基;X 和X 各自独立地表示碳
11 27 12 26
原子或氮原子,其中当X 为氮原子时,R 不存在,和当X 为氮原子时,R 不存在。
[0045] 偶氮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具有偶氮基团的化合物。其具体实例包括由下式(9)表示的化合物:
[0046]
[0047] 式(9)中,R63表示芴二基(fluorenonediyl group)、二苯基噁二唑二基61
(diphenyloxadiazolediyl group)或氧化偶氮苯二基(azoxybenzenediyl group);R 和
62
R 独立地表示具有由下式(10)或(11)表示的结构的单价基团:
[0048]
[0049] 式(10)中,R51至R5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烷基;和m为1或2。
[0050]
[0051] 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已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和十二烷基。
[0052] 卤烷基是指由卤素原子取代的烷基,其实例包括各自由氟、氯、溴或碘原子取代的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和十二烷基。
[0053] 羟烷基是指由羟基取代的烷基,其实例包括各自由羟基取代的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和十二烷基。
[0054] 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
[0055] 烷氧基的实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庚氧基、辛氧基、壬氧基、癸氧基、十一烷氧基和十二烷氧基。
[0056] 以下示出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实例。
[0057]n1 R1 R2
(E101) 1 苯基 苯基
(E102) 1 3,5-双(三氟甲基)苯基 3,5-双(三氟甲基)苯基
(E103) 1 4-(三氟甲基)苯基 5-(三氟甲基)苯基
(E104) 1 4-氰基苯基 4-氰基苯基
(E105) 1 2-乙基-6-甲基苯基 乙氧基乙基
(E106) 1 2-甲基-4-硝基苯基 2-甲基-4-硝基苯基
(E107) 1 4-吡啶基 4-吡啶基
(E108) 1 4-羟苯基 4-羟苯基
(E109) 1 2,6-二乙基苯基 2-(2-羟乙基)苯基
(E110) 1 2-甲基-4-硝基苯基 2,6-二乙基-3-氯苯基
(E111) 1 1-甲基乙基 1-甲基乙基
(E112) 1 己基 己基
(E113) 1 异丁基(2-甲基丙基) 4-氰基苯基
(E114) 1 4-羧戊基 2-甲基-4-硝基苯基
(E115) 1 4-羧基苯基 苯基
(E116) 2 3,5-二甲基苯基 3,5-二甲基苯基
(E117) 2 2-苯基乙基 2-苯基乙基
(E118) 2 4-(苯基二氮烯基)苯基 4-(苯基二氮烯基)苯基
(E119) 2 4-(2-溴乙基)苯基 2-羟苯基
(E120) 2 4-氯苯基 4-氯苯基
[0058] 以下示出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实例。
[0059]n2 R3 R4 R5 R6
(E201) 1 氢原子 氢原子 氢原子 氢原子
(E202) 1 氢原子 氢原子 氯原子 氯原子
(E203) 1 氢原子 氢原子 溴原子 氢原子
(E204) 1 甲基 氢原子 氢原子 氢原子
(E205) 1 乙基 乙基 乙基 乙基
(E206) 1 氯原子 氯原子 氯原子 氯原子
(E207) 1 丁基 氢原子 丁基 氢原子
(E208) 2 氢原子 氢原子 氢原子 氢原子
(E209) 2 氢原子 氢原子 氯原子 氯原子
(E210) 2 氢原子 氢原子 溴原子 氢原子
[0060] 以下示出由式(3)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实例。
[0061]n3 R7 R8 R9 R10
(E301) 1 氢原子 氢原子 氢原子 氢原子
(E302) 1 甲基 甲基 甲基 甲基
(E303) 1 氯原子 氯原子 氯原子 氯原子
(E304) 1 氢原子 氢原子 氯原子 氯原子
(E305) 1 氢原子 氢原子 溴原子 氢原子
(E306) 1 乙基 氢原子 氢原子 氢原子
(E307) 1 异丁基(2-甲基丙基) 氢原子 氢原子 异丁基(2-甲基丙基)
(E308) 2 氢原子 氢原子 氢原子 氢原子
(E309) 2 甲基 甲基 甲基 甲基
(E310) 2 氯原子 氯原子 氯原子 氯原子
[0062] 以下示出由式(4)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实例。
[0063]n4 R11 R12 R13
(E401) 1 氢原子 氢原子 1-(羟甲基)丙基
(E402) 1 氢原子 氢原子 2-氯苯基
(E403) 1 氢原子 氢原子 3-硝基苯基
(E404) 1 氢原子 氢原子 3-氰基苯基
(E405) 1 氢原子 氢原子 4-(三氟甲基)苯基
(E406) 1 甲基 甲基 4-(2-甲基丙烷-2-基)苯基
(E407) 1 氢原子 氢原子 2,6-二乙基苯基
(E408) 1 氢原子 氢原子 环己基
(E409) 1 氯原子 氯原子 苯基
(E410) 1 甲基 氢原子 2,3-二甲基苯基
(E411) 1 硝基 氢原子 1-萘基
(E412) 1 丁基 氢原子 4-羧己基
(E413) 1 丙基 氢原子 2,6-二乙基苯基
(E414) 1 氢原子 氢原子 4-(2-氯乙基)苯基
(E415) 2 氢原子 氢原子 氢原子
(E416) 2 丙基 丙基 2-羧基苯基
(E417) 2 氢原子 氢原子 2-硝基苯基
[0064]
[0065]
[0066]
[0067]
[0068] 以下示出由式(9)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实例。
[0069]R61 R62 R63
(E901) 式(10)/(E1002) 式(10)/(E1002) 芴酮二基
(E902) 式(10)/(E1002) 式(10)/(E1003) 芴酮二基
(E903) 式(11) 式(10)/(E1006) 芴酮二基
(E904) 式(10)/(E1004) 式(10)/(E1004) 二苯基噁二唑二基
(E905) 式(11) 式(11) 二苯基噁二唑二基
(E906) 式(11) 式(10)/(E1001) 二苯基噁二唑二基
(E907) 式(10)/(E1004) 式(10)/(E1004) 氧化偶氮苯二基
(E908) 式(11) 式(10)/(E1005) 氧化偶氮苯二基
(E909) 式(11) 式(11) 氧化偶氮苯二基
[0070] 以下示出具有由式(10)表示的结构的单价基团的实例。
[0071]
[0072] 有机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电荷输送性化合物)可如下获得。
[0073] 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通过例如美国专利4,442,193、美国专利4,992,349或美国专利5,468,583中述及的方法而合成。例如,可通过可购自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Sigma-Aldrich Japan K.K.或Johnson Matthey Japan Inc.的作为试剂的萘四甲酸二酐与一元胺衍生物的反应,或者通过苝四甲酸二酐与一元胺衍生物的反应合成所述化合物。
[0074] 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由式(3)表示的化合物可通过例如美国专利4,442,193、美国专利4,992,349或美国专利5,468,583中述及的方法通过使用1,2-双苯胺衍生物代替一元胺衍生物而合成。1,2-双苯胺衍生物可购自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Sigma-Aldrich Japan K.K.或Johnson Matthey Japan Inc.作为试剂。
[0075] 由式(4)表示的化合物可通过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4-093791或日本专利特开7-89962中述及的方法合成。例如,可通过可购自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Sigma-Aldrich Japan K.K.或Johnson Matthey Japan Inc.的作为试剂的萘四甲酸二酐和1,2-双苯胺衍生物与胺衍生物的反应,或者通过苝四甲酸二酐、1,2-双苯胺衍生物与胺衍生物的反应来合成所述化合物。
[0076] 由式(5)表示的化合物可通过例如日本专利特开1-206349或the Proceedings of PPCI/Japan Hard Copy,'98,p.207(1998)中述及的方法合成。例如,可使用可购自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或Sigma-Aldrich Japan K.K.作为试剂的酚衍生物作为原料来合成所述化合物。
[0077] 由 式(6) 表 示 的 化 合 物 可 购 自 例 如 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Sigma-Aldrich Japan K.K. 或 Johnson Matthey Japan Inc. 作 为试 剂,或 者 可 通 过 Bull.Chem.Soc.Jpn.,Vol.65,pp.116-1011(1992) 或 Chem.Educator,No.6,pp.227-234(2001)中述及的方法使用商购可得的菲衍生物或菲咯啉衍生物来合成。另外,可通过例如使用钯催化剂的交叉偶联反应向这些文献中述及的菲衍生物或菲咯啉衍生物的卤化物引入取代基。还可通过所述化合物与丙二腈之间的反应向此类化合物引入二氰基亚甲基。
[0078] 由 式(7) 表 示 的 化 合 物 可 购 自 例 如 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Sigma-Aldrich Japan K.K.或Johnson Matthey Japan Inc.作为试剂,或者可通过Synthesis,Vol.5,pp.388-389(1988)中述及的方法使用商购可得的化合物来合成。还可通过所述化合物与丙二腈之间的反应向此类化合物引入二氰基亚甲基。
[0079] 由式(8)表示的化合物可购自例如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Sigma-Aldrich Japan K.K.或Johnson Matthey Japan Inc.作为试剂,或者可通过日本专利特开5-279582、美国专利4,562,132或日本专利特开7-70038中述及的方法使用商购可得的芴酮衍生物、苯胺衍生物、丙二腈和其它化合物来合成。
[0080] 由式(9)表示的化合物可通过例如Journal of the Imaging Society of Japan,Vol.37,No.3,pp.280-288(1998)中述及的方法来合成。
[0081]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烯烃树脂颗粒的聚烯烃树脂为通过烯烃的聚合获得的聚合物。术语"烯烃"是指具有一个以上的C=C(碳原子之间的双键)的烃化合物。聚烯烃树脂可以为通过仅聚合烯烃获得的聚合物或者通过烯烃和其它单体的共聚获得的聚合物(共聚物)。
[0082] 为了改进在长时间贮存包含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分散液的情况下的液体稳定性(分散稳定性),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烯烃树脂可包括以质量比计满足下式的以下(A1)、(A2)和(A3):
[0083] 0.01≤(A2)/{(A1)+(A2)+(A3)}×100≤30,和
[0084] 55/45≤(A1)/(A3)≤99/1。
[0085] (A1)为由下式(12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0086]
[0087] 其中,R121至R12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0088] (A2)为由下式(131)或(13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0089]
[0090] 其中,R131至R13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苯基或者由-Y131COOH(Y131表示单131 134 131
键、亚烷基或亚芳基)表示的单价基团,其R 至R 中的至少之一为由-Y COOH表示的单
135 136 131 132 133 132
价基团;R 和R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或苯基;和X 表示由-Y COOCOY -(Y
133
和Y 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亚烷基或亚芳基)表示的二价基团。
[0091] (A3)为由下式(141)、(142)、(143)或(144)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0092]
[0093]141 145 151 153
[0094] 其中,R 至R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 至R 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1161 163
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和R 至R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
[0095] 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和癸基。
[0096] 亚烷基的实例包括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庚基、亚辛基、亚壬基和亚癸基。
[0097] 亚芳基的实例包括亚苯基、亚联苯基和亚萘基。121 124
[0098] 式(121)中,R 至R 可为氢原子。可在具有碳碳双键的单体存在下通过聚合反应将由式(12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引入至聚烯烃树脂中。所述单体的实例包括乙烯、丙烯、1-丁烯、异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和1-己烯。131 133 132 134
[0099] 式(131)中,R 和R 可为氢原子;R 可为氢原子或甲基;和R 可为由-COOH表示的单价基团(羧基)。135 136
[0100] 式(132)中,R 可为氢原子;和R 可为氢原子或甲基。由式(13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式(13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中,可在分子中(单体单元中)具有至少一个羧基和/或至少一个酸酐基团的单体的存在下通过聚合反应将不饱和羧酸和/或其酐引入至聚烯烃树脂中。所述单体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来酸、马来酸酐、衣康酸、衣康酸酐、富马酸、巴豆酸,以及不饱和二羧酸的半酯和半酰胺。首先,可使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马来酸(酐),特别地,丙烯酸或马来酸酐。
[0101] 式(141)中,R151可为甲基或乙基。可在(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存在下通过聚合反应将由式(14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引入至聚烯烃树脂中。所述单体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
[0102] 式(142)中,R152和R153可为甲基、乙基或丁基。可在马来酸酯单体存在下通过聚合反应将由式(14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引入至聚烯烃树脂中。所述单体的实例包括马来酸二甲酯、马来酸二乙酯和马来酸丁酯。
[0103] 式(143)中,R161和R162可为氢原子。可在丙烯酸酰胺(amide acrylate)单体存在下通过聚合反应将由式(143)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引入至聚烯烃树脂中。
[0104] 式(144)中,R163可为甲基或乙基。可在烷基乙烯基醚单体和乙烯醇单体的存在下通过聚合反应将由式(144)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引入至聚烯烃树脂中。所述单体的实例包括通过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或乙烯基酯与性化合物的皂化获得的乙烯醇。
[0105] 首先,可特别使用由式(14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0106] 此外,通过调节(A2)/{(A1)+(A2)+(A3)}的值至0.01以上,可容易地减小聚烯烃树脂颗粒的粒径。另外,通过调节(A2)/{(A1)+(A2)+(A3)}的值至30以下,可进一步改进在长时间贮存分散液的情况下的液体稳定性。
[0107] 另外,通过调节(A1)/(A3)的比至55/45以上,进一步改进在长时间贮存分散液的情况下的液体稳定性,通过调节(A1)/(A3)的比至99/1以下,可减小聚烯烃树脂颗粒的粒径。
[0108] 在特定聚烯烃树脂中,(A1)为由式(121)表示的其中R121至R124为氢原子的重复135 136 131 132 133 132
结构单元;(A2)为由式(132)表示的其中R 和R 为氢原子和X 为-Y COOCOY -(Y
133 141 151
和Y 为单键)的重复结构单元;和(A3)为由式(141)表示的其中R 为氢原子和R 为甲基或乙基的重复结构单元。
[0109] 当聚烯烃树脂处于干燥状态下时,源自例如马来酸酐的羧酸酐结构通过两个相邻羧基的环化脱水形成酸酐结构。然而,特别地,在包含碱性化合物的分散液中,发生酐基团的部分或全部开环从而容易地形成羧基或其盐的结构。
[0110] 本发明中,当基于聚烯烃树脂中羧基的量规定量时,假定聚烯烃树脂中的全部酸酐基团开环从而形成羧基而计算量。
[0111]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烯烃树脂可以包含源自除上述单体以外的单体的重复结构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源自除上述单体以外单体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基于聚烯烃树脂的总质量可为20质量%以下。该任选单体的实例如甲基乙烯基醚和乙基乙烯基醚等的包括具有3至30碳原子的烷基乙烯基醚类、双烯类、(甲基)丙烯腈类、卤代乙烯类(halogenated vinyls)、偏二卤乙烯类、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0112]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烯烃树脂可以为合成的树脂或商购可得的树脂。
[0113] 聚烯烃树脂可通过例如在自由基产生剂存在下用于合成聚烯烃树脂的单体(如烯烃单体)的高压自由基共聚而获得。聚烯烃树脂的合成方法描述于中例如New Polymer Experiment2Synthesis and Reaction of Polymer(1)(Kyoritsu Shuppan Co.,Ltd.)的第1至4章、日本专利特开2003-105145或日本专利特开2003-147028。
[0114] 商购可得聚烯烃树脂的实例包括由Sumitomo Chemical Co.,Ltd.制造的"BONDINE(商品名)"和由The Dow Chemical Company制造的"Primacor(商品名)"。
[0115] 接着,将描述用于形成本发明中电荷输送层的分散液(下文中也称为"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的制备方法。
[0116] 从分散性的观点,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可通过将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在作为分散介质的水中,然后将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添加至所得分散液,以及将所得混合物进一步进行分散处理而制备。以下将详细描述该方法。
[0117] 聚烯烃树脂颗粒的分散液可通过例如将聚烯烃树脂、作为分散介质的水和任选地有机溶剂在可密闭分散机中加热和混合(分散处理)而制备。此类方法中聚烯烃树脂的形状不特别限制,但是从增加颗粒形成速度(particle-forming rate)的观点,可使用直径为1cm以下(如0.8cm以下)的颗粒。
[0118] 作为分散机,可使用具有其中槽内可投入液体并且可适度搅拌分散质和分散介质的混合物的槽的设备。此类分散机的实例包括固/液搅拌机和乳化器。特别地,可使用可施加0.1MPa以上的压的分散机。
[0119] 在分散机的槽中投入作为分散质的聚烯烃树脂颗粒和作为分散介质的水(和任选的有机溶剂),并且通过例如在40℃以下搅拌而混合。然后,维持槽内的温度在50至200℃、优选在60至200℃下的同时继续搅拌(分散处理)5至120分钟,从而获得聚烯烃树脂颗粒的分散液。在聚烯烃树脂具有羧酸单元如由式(131)或(13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聚烯烃树脂颗粒的分散性,可添加在用作分散溶剂的水中可使羧酸单元阴离子化(anionize)的碱性化合物。碱性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聚烯烃树脂中的羧基(一摩尔酸酐基团看作两摩尔羧基)可为0.5至3.0当量,如0.8至2.5当量或1.0至2.0当量。在0.5当量以上的量时,碱性化合物的效果高,在3.0当量以下的量时,可缩短涂层的加热时间,并且可防止由于碱性化合物引起的分散液的着色。
[0120] 碱性化合物可为分散液涂层的加热期间挥发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氨和有机胺化合物。有机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三乙胺、N,N-二甲基乙醇胺、氨基乙醇胺、N-甲基-N,N-二乙醇胺、异丙胺、亚氨基二丙胺、乙胺、二乙胺、3-乙氧基丙胺、3-二乙基氨基丙胺、仲丁胺、丙胺、甲基氨基丙胺、甲基亚氨基二丙胺、3-甲氧基丙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吗啉、N-甲基吗啉和N-乙基吗啉。
[0121]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可通过添加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至由此制备的聚烯烃树脂颗粒的分散液,并且进一步进行分散处理而获得。
[0122] 分散处理可通过例如使用分散机如油漆搅拌器、球磨机、砂磨机、声波分散机、高压均化器、搅拌器(stirrer)、混合机或搅拌机(agitator)进行。
[0123]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中使用的至少一种分散介质可为水。从改进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的涂布性(反润湿(dewetting)的抑制)的观点,可使用包括水和有机溶剂两者的分散介质。有机溶剂的实例包括酮类如甲乙酮、丙酮和二乙基酮;醇类如丙醇、丁醇、甲醇和乙醇;和醚类如四氢呋喃、二噁烷和乙二醇一丁醚。特别地,可使用醇类。有机溶剂的添加可在聚烯烃树脂颗粒的分散液的制备期间、制备的分散液中的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分散处理期间或分散处理后进行。在使用水和醇的混合物作为分散介质的情况下,水的量基于水和醇的总质量可为50质量%以上。通过调节水的质量比至50%以上,由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组成的颗粒的数均粒径可容易地调节至50nm以上且300nm以下,颗粒的分散度(标准偏差/数均粒径)可容易地调节至1.0以下。
[0124] 根据本发明的电荷输送层分散液中包含的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总量(由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组成的颗粒的量)基于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的总质量可为7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通过调节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质量比至7%以上且20%以下,由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组成的颗粒的数均粒径可容易地调节至300nm以下。
[0125] 本发明中,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中包含的由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组成的颗粒的数均粒径为50nm以上且300nm以下,分散度(标准偏差/数均粒径)为1.0以下。即,聚烯烃树脂颗粒与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粒径之差小。因此,防止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沉降。因此,在长时间贮存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的情况下的液体稳定性(分散稳定性)高,并且防止通过熔解聚烯烃树脂颗粒形成电荷输送层期间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聚集。本发明人认为这通过以下原因引起。
[0126] 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电荷输送性化合物)通常在其分子中包括具有高内聚力的芳香环,由此趋于在溶液中聚集。因此,在其中使粘结剂树脂溶解在溶剂中的涂布液中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容易聚集,液体稳定性(分散稳定性)趋于不足。另一方面,本发明人研究并且发现,在粘结剂树脂不溶解在溶剂中的情况下,通过使聚烯烃树脂颗粒存在于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周围,可降低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内聚力。借助聚烯烃树脂颗粒的存在,可一定程度上改进液体稳定性(分散稳定性),但是仅聚烯烃树脂颗粒的存在不能充分地防止(a)聚烯烃树脂颗粒熔解期间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聚集,和(b)长时间贮存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期间由于重力引起的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沉降。
[0127] 对此,认为如本发明中那样,通过不仅聚烯烃树脂颗粒的存在,而且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粒径的减小,还有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与存在于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周围的聚烯烃树脂颗粒的粒径之差的减小,可获得空间位阻效果。认为该空间位阻效果充分地防止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中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聚集,并且充分地降低聚烯烃树脂颗粒熔解期间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内聚力。
[0128] 本发明中,由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组成的颗粒的粒径通过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制备的分散液而测量。具体地,将分散液冷冻和使用装配有具有低温传输(cryo-transfer)的能量过滤器的TEM观察。
[0129] 数均粒径和分散度(标准偏差/数均粒径)可通过测量随机选自由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组成的颗粒而不加区别的200个颗粒而确定。
[0130] 由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组成的颗粒为两种颗粒即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混合物(颗粒群)。如上所述,在测量该颗粒混合物(颗粒群)的数均粒径和分散度时,将颗粒混合物(颗粒群)中包含的两种颗粒不加区别地同等地处理。
[0131] 本发明中的术语"数均粒径"是指当颗粒为所谓的正常晶体如立方体或八面体时颗粒边缘的长度。当颗粒不是正常晶体如球状、棒状或平板状的形状时,数均粒径使用具有与颗粒的体积相同体积的球的直径而确定。
[0132] 将TEM设定为5000倍至40000倍的倍率,并且观察明视野图像。将TEM设定为80至200kV的加速电压
[0133] 将通过TEM获得的图像记录在膜上,将各膜上的图像分解成2048×2048像素并且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在处理记录在膜上的模拟图像的情况下,用扫描器将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并且根据需要进行遮光校正和对比度/边缘增强。然后,绘制直方图,通过二值化处理提取颗粒图像从而确定颗粒的粒径。
[0134] 本发明中,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的施涂可通过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领域中使用的各种方法进行。此类方法中,可特别采用浸渍涂布。
[0135] 本发明中,在进行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的浸渍涂布的情况下,可用设置在23℃下、相对湿度为60%以下和速为1m/s以下的环境的浸渍涂布机进行施涂。
[0136]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通常包括支承体和在支承体上配置的感光层。此外,在许多情况下,在支承体和感光层之间配置导电层或底涂层,或者感光层可以为其中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空穴输送层)层压的多层型。此外,通过赋予电荷输送能力(电子输送能力)至支承体和感光层之间的底涂层而将该层用作电荷输送层(电子输送层)的技术是已知的。底涂层也称为中间层或阻挡层。
[0137] 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电荷输送层作为底涂层的情况下(例如,图1),电荷输送层的厚度可为0.1至20μm,如0.3至5μm。图1中,附图标记101表示支承体,附图标记102表示用作本发明中底涂层的电荷输送层,附图标记103表示电荷产生层,附图标记104表示电荷输送层,和附图标记105表示感光层(层压型感光层)。
[0138] 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电荷输送层作为层压型感光层的电荷输送层的情况下(例如,图2),电荷输送层的厚度可为1至50μm,如3至30μm。图2中,附图标记201表示支承体,附图标记202表示底涂层,附图标记203表示电荷产生层,附图标记204表示本发明的电荷输送层,和附图标记205表示感光层(层压型感光层)。
[0139] 根据本发明的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涂层的加热温度可为80至120℃。只要温度为80℃以上,聚烯烃树脂颗粒可充分地熔解,以及只要温度为120℃以下,可防止由于加热引起的涂膜(电荷输送层)的收缩。
[0140] 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使用的支承体可以为任何导电性物质(导电性支承体)。其实例包括金属和合金支承体如铝合金、镍、、金、和不锈支承体。另外,支承体可以为在绝缘性支承体如聚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或玻璃支承体上具有金属薄膜如铝、或金膜,或者导电性材料膜如氧化铟或氧化膜的那些。
[0141] 为了防止由于例如激光束的散射引起的干涉条纹和覆盖支承体的缺陷,可以在支承体和感光层之间设置导电层。
[0142] 导电层可通过在粘结剂树脂中分散导电性颗粒如炭黑颗粒、金属颗粒或金属氧化物颗粒而形成。金属氧化物颗粒的实例包括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和氧化的颗粒。作为导电性颗粒,也可使用用氧缺陷型氧化锡覆盖的硫酸钡颗粒。
[0143] 在导电层中使用的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树脂、聚氨酯树脂和聚酰胺树脂。这些树脂具有令人满意的对支承体的粘合性,良好地分散导电性颗粒,并且层形成后显示优异的耐溶剂性。
[0144] 导电层可以进一步包含用于改进导电层表面平坦性的流平剂
[0145] 为了例如改进粘合性,在支承体或导电层和感光层之间可以设置底涂层。根据本发明的电荷输送层可以作为底涂层使用。
[0146] 在设置除根据本发明电荷输送层以外的底涂层的情况下,底涂层可通过施涂借助在溶剂中溶解树脂制备的底涂层用涂布液和干燥所得涂层而形成。
[0147] 在底涂层中使用的树脂的实例包括酪蛋白、聚乙烯醇、硝基纤维素、聚酰胺(例如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共聚物尼龙和烷氧基甲基化尼龙)、聚氨酯和氧化铝。
[0148] 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电荷输送层作为底涂层的情况下,作为底涂层的电荷输送层可如上所述形成,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可为电子输送性颜料颗粒。
[0149] 在支承体、导电层或底涂层上设置感光层。
[0150] 感光层可以为单层中包含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输送材料的单层型感光层,或者可以为其中将包含电荷产生材料的电荷产生层和包含电荷输送材料的电荷输送层层压的层压型感光层。从电子照相特性的观点,可使用其中从支承体侧依次层压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层压型感光层(顺层型(forward lamination-type)感光层)。顺层型感光层中,电荷输送层可为包含空穴输送材料(空穴输送性化合物)作为电荷输送材料的空穴输送层。
[0151] 作为实例,以下将描述层压型感光层。
[0152] 电荷产生层可通过施涂借助将电荷产生材料与粘结剂树脂和溶剂一起分散处理来制备的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并且干燥所得涂层而形成。
[0153]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电荷产生材料的实例包括偶氮颜料如单偶氮、双偶氮和三偶氮;酞菁颜料如金属酞菁和非金属酞菁;靛蓝颜料如靛蓝和硫靛;苝颜料如苝酸酐和苝酸酰亚胺;多环醌颜料如蒽醌和芘醌;方酸菁色素;吡喃鎓盐和噻喃鎓盐;三苯基甲烷色素;无机材料如硒、硒-碲、非晶、硫化镉和氧化锌;喹吖啶酮颜料;奧鎓盐颜料;花青染料;
呫吨色素;醌亚胺色素;和苯乙烯基色素。这些电荷产生材料中,可使用金属酞菁颜料,特别地,氧钛酞菁、氯镓酞菁、二氯锡酞菁和羟基镓酞菁。首先,可使用羟基镓酞菁。
[0154] 在电荷产生层中使用的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丁缩醛树脂、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多芳基化合物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乙烯酯树脂、聚丙烯酸乙烯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硅酮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纤维素树脂和三聚氰胺树脂。特别地,可使用丁缩醛树脂。
[0155] 根据本发明的电荷输送层可用作层压型感光层的电荷输送层,并且可通过上述方法形成。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电荷输送层作为层压型感光层的电荷输送层的情况下,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可为空穴输送性颜料颗粒。
[0156] 在形成除根据本发明的电荷输送层以外的电荷输送层作为层压型感光层的电荷输送层的情况下,电荷输送层可通过施涂通过在溶剂中溶解电荷输送材料和粘结剂树脂来制备的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和干燥所得涂层而形成。电荷输送材料的量基于100质量份电荷输送材料和粘结剂树脂的总质量可为20至100质量份、如30至100质量份。
[0157] 在电荷输送层中使用的电荷输送材料的实例包括具有杂环的环或稠合多环芳基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N-乙烯基咔唑和聚苯乙烯基蒽;杂环化合物如吡唑啉、咪唑、噁唑、三唑和咔唑;三芳基烷烃衍生物如三苯基甲烷;三芳基胺衍生物如三苯基胺;和低分子量化合物如苯二胺衍生物、N-苯基咔唑衍生物、茋衍生物和腙衍生物。
[0158] 在电荷输送层中使用的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聚碳酸酯树脂、多芳基化合物树脂和聚酯树脂。
[0159] 可以在电荷输送层上设置表面保护层。
[0160] 实施例
[0161] 将通过以下实施例具体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实施例中的术语"份"是指"质量份"。
[0162] 实施例中,使用商购可得的树脂(商品名:BONDINE HX-8290、BONDINE HX-8210和BONDINE AX-8390,由Sumitomo Chemical Co.,Ltd.制造,和商品名:Primacor5980I,由The Dow Chemical Company制造)和通过本发明人合成的树脂B1至B7作为聚烯烃树脂。
[0163] 树脂B1至B7可通过例如New Polymer Experiment2Synthesis and Reaction of Polymer(1)(Kyoritsu Shuppan Co.,Ltd.)的第1至4章、日本专利特开2003-105145或日本专利特开2003-147028中述及的方法合成。
[0164] 聚烯烃树脂的组成的测量
[0165] 聚烯烃树脂的组成通过以下所示的方法测量。结果示于表1中。
[0166] [表1]
[0167]
[0168] (1)聚烯烃树脂中羧酸单元(A2)的组成比
[0169] 各聚烯烃树脂的酸值根据JIS K5407测量,羧酸单元(A2)的组成比(接枝率(graft rate))基于通过下式获得的值确定:
[0170] 组成比[质量%]=(接枝的羧酸单元(A2)的质量)/(聚烯烃树脂的质量)×100(2)除羧酸单元(A2)以外的树脂的组成比
[0171] 在邻二氯苯(d4)中在120℃下通过1H-NMR和13C-NMR分析(由Varian Inc.制13
造,300MHz)确定除羧酸单元(A2)以外的树脂的组成比。 C-NMR分析时,考虑到定量性通过控去耦法(gate-decoupling method)进行测量。
[0172] 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液的制备例1
[0173] 作为分散机,使用具有装配有加热器的可密封耐压的1升玻璃容器的搅拌机。该玻璃容器中,装入75.0g BONDINE HX-8290(聚烯烃树脂)、60.0g异丙醇、5.1g三乙胺和159.9g蒸馏水并且在叶轮的旋转速度为300rpm下搅拌。结果,确认在容器底部上没有树脂粒状物质的沉淀,确认树脂的漂浮状态。将该状态维持10分钟,然后开启加热器以加热混合物。维持体系温度在140至145℃下的同时继续搅拌另外20分钟。然后,将容器放入水浴中,并且以300rpm的旋转速度继续搅拌的同时将其冷却至室温(25℃)。此后,进行用
300筛目不锈钢过滤器(线径:0.035mm,平织)的加压过滤(空气压力:0.2MPa),从而获得乳白色的均匀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液(1)。
[0174] 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液的制备例2
[0175] 除了使用BONDINE HX-8210代替作为聚烯烃树脂的BONDINEHX-8290之外,以与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液的制备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液(2)。
[0176] 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液的制备例3
[0177] 作为分散机,使用具有设置有加热器的可密封耐压的1升玻璃容器的搅拌机。在该玻璃容器中,装入60.0g BONDINE AX-8390(聚烯烃树脂)、100.0g正丙醇、2.5g三乙胺和137.5g蒸馏水,并且在叶轮的旋转速度为300rpm下搅拌。结果,确认在容器底部上没有树脂粒状物质的沉淀,确认树脂的漂浮状态。将该状态维持10分钟,然后开启加热器以加热混合物。维持体系温度在120℃下的同时继续搅拌另外20分钟。然后,以300rpm的旋转速度继续搅拌的同时,通过空气冷却将容器冷却至室温(25℃)。此后,进行用300筛目不锈钢过滤器(线径:0.035mm,平织)的加压过滤(空气压力:0.2MPa),从而获得均匀的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液(3)。
[0178] 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液的制备例4
[0179] 作为分散机,使用具有装配有加热器的可密封耐压的1升玻璃容器的搅拌机。该玻璃容器中,装入60.0g Primacor5980I(聚烯烃树脂)、16.8g三乙胺和223.2g蒸馏水,并且在叶轮的旋转速度为300rpm下搅拌。结果,确认在容器底部上没有树脂粒状物质的沉淀,确认树脂的漂浮状态。将该状态维持10分钟,然后开启加热器以加热混合物。维持体系温度在130℃下的同时,继续搅拌另外30分钟。然后,以300rpm的旋转速度继续搅拌的同时,通过空气冷却将容器冷却至室温(25℃)。此后,进行用300筛目不锈钢过滤器(线径:0.035mm,平织)的加压过滤(空气压力:0.2MPa),从而获得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液(4)。
[0180] 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液的制备实例5至11
[0181] 除了使用树脂(B1)至(B7)代替作为聚烯烃树脂的BONDINE HX-8290之外,以与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液的制备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液(5)至(11)。
[0182] 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1
[0183] 将由水/异丙醇=8/2(质量比)组成的分散介质(分散介质混合物)以所得混合物中的固成分(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为10质量%的方式添加至40份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E116)和100份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液(1)。将该溶液混合物在使用直径为1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中进行分散处理12小时,从而获得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1)。
[0184] 所得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1)中包含的由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组成的颗粒具有数均粒径为120nm和分散度(标准偏差/数均粒径)为0.6。
[0185] 将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1)通过浸渍施涂至铝片上,将所得涂层在100℃下干燥30分钟,从而获得厚度为1.0μm的电荷输送层。
[0186] 电荷输送层中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分散状态通过使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电荷输送层的截面基于以下标准而评价:
[0187] A: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均匀地分散;
[0188] B: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几乎均匀地分散,但是在几个位置处发生约2至5个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聚集,
[0189] C:在全部截面上发生约2至5个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聚集,和
[0190] D:在全部截面上发生5个以上的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聚集。
[0191] 确定为标准C或D的情况判定为没有充分地实现本发明的效果。
[0192] 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中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分散状态通过将在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的制备后和在室温(25℃)下在暗处贮存三个月后的外观进行比较,基于以下标准而评价:
[0193] A: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的外观上根本未观察到沉淀和相分离,
[0194] B:外观上观察到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中固成分(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低浓度部分,和
[0195] C: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的外观上明显观察到沉淀和相分离。
[0196] 确定为标准C的情况判定为没有充分地实现本发明的效果。结果示于表2中。
[0197] 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2至10和28至50
[0198] 除了使用示于表2和3中的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代替形成例1中的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E116)之外,以与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1中相同的方式形成电荷输送层,并且评价所述层。结果示于表2和3中。
[0199] 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11至20
[0200] 除了使用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液(2)至(11)代替形成例1中的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液(1)之外,以与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1中相同的方式形成电荷输送层,并且评价所述层。结果示于表2中。
[0201] 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21至24
[0202] 除了使用由水/异丙醇=10/0(质量比)(即水)组成的分散介质、由水/异丙醇=9/1(质量比)组成的分散介质(介质混合物)、由水/异丙醇=6/4(质量比)组成的分散介质(介质混合物)或由水/异丙醇=5/5(质量比)组成的分散介质(介质混合物)代替形成例1中由水/异丙醇=8/2(质量比)组成的分散介质之外,以与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1中相同的方式形成电荷输送层,并且评价所述层。结果示于表2中。
[0203] 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25至27
[0204] 除了以所得混合物中的固成分(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为7质量%、15质量%或20质量%的方式添加由水/异丙醇=5/5(质量比)组成的分散介质(介质混合物)之外,以与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24中相同的方式形成电荷输送层,并且评价所述层。结果示于表2中。
[0205] 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C1
[0206] 通过将由水/异丙醇=3/7(质量比)组成的分散介质(介质混合物)以所得混合物中的固成分(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为2质量%的方式,添加至40份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E116)和100份聚烯烃树脂颗粒分散液(1)而制备溶液混合物。将该溶液混合物在使用直径为1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中进行分散处理2小时,从而获得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C1)。
[0207] 将所得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C1)施涂至铝片上,并且将所得涂层在100℃下干燥30分钟,从而获得厚度为1.0μm的电荷输送层。
[0208] 如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1中评价所得电荷输送层。结果示于表3中。
[0209] 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C2和C3
[0210] 除了将由水/异丙醇=3/7(质量比)组成的分散介质(介质混合物)以所得混合物中的固成分(聚烯烃树脂颗粒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为6质量%或30质量%的方式添加之外,以与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C1中相同的方式形成电荷输送层,并且评价所述层。结果示于表3中。
[0211] 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C4
[0212] 通过将10份N-甲氧基甲基化6尼龙溶解在90份甲醇中而制备树脂溶液。向该树脂溶液,添加10份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E116)和90份甲醇,将所得混合物在使用直径为1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中进行分散处理2小时,从而获得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C4)。
[0213] 将所得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C4)施涂至铝片上,并且将所得涂层在100℃下干燥30分钟,从而获得厚度为1.0μm的电荷输送层。
[0214] 如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1中评价所得电荷输送层。结果示于表3中。观察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的外观,从而确定N-甲氧基甲基化6尼龙完全溶解,不具有颗粒形状。
[0215] 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C5
[0216] 通过将1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溶解在80份丁醇中而制备树脂溶液。向该树脂溶液,添加10份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E116)和90份甲醇,将所得混合物在使用直径为1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中进行分散处理2小时,从而获得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C5)。
[0217] 将所得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C5)施涂至铝片上,并且将所得涂层在100℃下干燥30分钟,从而获得厚度为1.0μm的电荷输送层。
[0218] 如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例1中评价所得电荷输送层。结果示于表3中。观察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的外观,从而确定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完全溶解,不具有颗粒形状。
[0219]
[0220]
[0221] 表2和3中,术语"水分比(water fraction)[质量%]"是指基于分散液中水和醇的总质量,分散液中水的量(比率)[质量%]。术语"固成分比(solid fraction)[质量%]"是指基于分散液的总质量,分散液中聚烯烃树脂颗粒的量和电荷输送性颜料颗粒的量的总和(比率)。
[0222] 实施例1
[0223] 将直径为30mm和长度为260.5mm的铝圆筒用超声波水洗涤,并且作为支承体使用。
[0224] 然后,将40份通过氧缺陷型氧化锡覆盖的硫酸钡颗粒(粉末电阻率:200Ω·cm,氧缺陷型氧化锡的覆盖率:60质量%)、8份氧化钛颗粒(商品名:TITANIX JR,由Tayca Corp.制造)、25份作为粘结剂树脂的酚醛树脂(商品名:Plyophen J-325,由DIC Corp.制造,树脂固成分:60质量%)、30份甲氧基丙醇和30份甲醇混合,将所得混合物在使用直径为1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中进行分散处理2小时。向所得分散液,添加3.9份用作表面粗糙度赋予材料的硅酮树脂颗粒(商品名:Tospearl120,由GE Toshiba Silicone Co.,Ltd.制造,平均粒径:2μm)和0.002份作为流平剂的硅油(商品名:SH28PA,由Toray Dow Corning Silicone Co.,Ltd.制造),随后搅拌从而制备导电层用涂布液。将导电层用涂布液在23℃/60%RH环境下通过浸渍施涂至支承体上。将所得涂层干燥和在140℃下热固化30分钟,从而获得厚度为20μm的导电层。
[0225] 然后,将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1)通过浸渍施涂至导电层上,并且将所得涂层在100℃下加热30分钟以使聚烯烃树脂颗粒熔解,由此形成作为厚度为1.0μm的作为底涂层的电荷输送层(电子输送层)。
[0226] 将10份以在CuKα特性X射线衍射中布拉格2θ±0.2°为7.5°、9.9°、16.3°、18.6°、25.1°和28.3°处显示主峰的晶体形式的羟基镓酞菁晶体(电荷产生材料)、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商品名:S-LEC BX-1,由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0.1份由下式(15)表示的化合物和250份环己酮的混合物在使用直径为1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中进行分散处理4小时。将所得分散液用250份乙酸乙酯稀释,从而制备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将该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渍施涂至用作底涂层的电荷输送层(电子输送层)上,并且将所得涂层在100℃下干燥1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0.16μm的电荷产生层:
[0227]
[0228] 通过将10份由下式(16)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材料(空穴输送性化合物))和10份具有由下式(17)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多芳基化合物树脂(重均分子量Mw:115000)溶解在50份一氯苯和30份二氯甲烷的溶剂混合物中而制备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将该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渍施涂至电荷产生层上,并且将所得涂层在120℃下干燥1小时,从而获得厚度为12μm的电荷输送层(空穴输送层):
[0229]
[0230]
[0231] 将由此生产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在常温常湿(23.5°C/50%RH)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然后在相同环境下对电子照相特性评价。
[0232] 电子照相特性评价如下:首先,将显影单元从改造为光强度可变的激光束打印机(商品名:Laser Jet4600,由Hewlett-Packard Company制造)拆卸,而在显影单元的位置处设置电位测量探针。在该状态下,设置生产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测量感光度(当暗区电位设定为-700V时光衰减至亮区电位为-200V所需的光量)和残余电位(当用比根据感光度的光量大五倍的光量照射时的电位)。结果示于表4中。
[0233] 实施例2至6
[0234] 除了将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2)、(7)、(11)、(23)或(26)代替实施例1中的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1)用于形成用作底涂层的电荷输送层(电子输送层)之外,如实施例1中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并且评价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结果示于表4中。
[0235] 实施例7
[0236] 将直径为30mm和长度为260.5mm的铝圆筒表面进行珩磨处理,然后用超声波水洗涤。将该圆筒用作支承体。
[0237] 然后,将电荷输送层用分散液(1)通过浸渍施涂至支承体上,并且将所得涂层在100℃下加热30分钟以使聚烯烃树脂颗粒熔解,由此获得作为底涂层的厚度为1.0μm的电荷输送层(电子输送层)。
[0238] 然后,如实施例1中,在用作底涂层的电荷输送层(电子输送层)上形成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空穴输送层),从而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0239] 如实施例1中评价生产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结果示于表4中。
[0240] 参考例1
[0241] 除了使用如下所示形成的底涂层代替实施例1中作为底涂层的电荷输送层(电子输送层)之外,如实施例1中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并且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中。
[0242] 底涂层的形成
[0243] 通过将5份N-甲氧基甲基化6尼龙溶解在95份甲醇中而制备底涂层用涂布液。将该底涂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渍施涂至导电层上,并且将所得涂层在100℃下干燥3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1.0μm的底涂层。
[0244] [表4]
[0245]感光度[μJ·cm2] 残余电位[-V]
实施例1 0.21 18
实施例2 0.22 17
实施例3 0.22 16
实施例4 0.23 19
实施例5 0.23 20
实施例6 0.23 23
实施例7 0.23 18
参考例1 0.25 15
[0246] 虽然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从而涵盖全部此类改进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0247] 本申请要求2010年11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264129和于2010年9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1-206101的权益,在此将其全部内容引入作为参考。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