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聚芳酯树脂

申请号 CN201480039463.7 申请日 2014-07-10 公开(公告)号 CN105377943B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申请人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发明人 藤井章照; 赵瑞; 长尾由香; 吉泽笃; 熊野勇太;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 电子 照相 感光体,其在 导电性 支撑 体上至少具有感光层,其中,该感光层中含有聚芳酯 树脂 ,该聚芳酯树脂具有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在将该聚芳酯树脂 水 解 后,利用使用了氢火焰 离子化 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量相对于式(2)及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合计量,以强度比计为0.2%以上且1%以下。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在导电性支撑体上至少具有感光层,其中,
该感光层中含有聚芳酯树脂,该聚芳酯树脂具有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
在将该聚芳酯树脂解后,利用使用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量相对于式(2)及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合计量,以强度比计为
0.2%以上且1%以下,
式(1)~(3)中,Y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下组中的至少1种2价基团:间亚苯基、对亚苯基、或2个对亚苯基经由原子键合而成的2价基团,n表示重复数,X各自表示单键、-CR1R2-、O、CO、S,并且,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利用使用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量相对于式(2)及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合计量,以强度比计为0.3%以上且0.8%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利用使用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量相对于式(2)及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合计量,以强度比计为0.4%以上且0.8%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在将所述聚芳酯树脂水解后,利用使用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式(4)所示的双酚残基量相对于式(2)、式(3)及式(4)所示的双酚残基合计量,以强度比计为15ppm以下,
式(4)中,X表示单键、-CR1R2-、O、CO或S,并且,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在将所述聚芳酯树脂水解后,利用使用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式(4)所示的双酚残基量相对于式(2)、式(3)及式(4)所示的双酚残基合计量,以强度比计为15ppm以下,
1 2 1 2
式(4)中,X表示单键、-CRR -、O、CO或S,并且,R 、R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在将所述聚芳酯树脂水解后,利用使用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式(4)所示的双酚残基量相对于式(2)、式(3)及式(4)所示的双酚残基合计量,以强度比计为15ppm以下,
式(4)中,X表示单键、-CR1R2-、O、CO或S,并且,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感光层是将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叠层而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传输层含有选自下述式(CT1)~(CT3)所示的化合物组中的至少1种电荷传输物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产生层含有羟基镓酞菁,该羟基镓酞菁是在采用CuKα射线的X射线衍射中在布拉格(2θ±0.2)为28.3°处显示强衍射峰的羟基镓酞菁结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产生层含有羟基镓酞菁,该羟基镓酞菁是在采用CuKα射线的X射线衍射中在布拉格角(2θ±0.2)为28.3°处显示强衍射峰的羟基镓酞菁结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羟基镓酞菁是使用非卤素类溶剂合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羟基镓酞菁是使用非卤素类溶剂合成的。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从所述电荷产生层分离出的羟基镓酞菁颜料中的α-氯的含量为0.1ng/cm2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从所述电荷产生层分离出的羟基镓酞菁颜料中的α-氯萘的含量为0.1ng/cm2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从所述电荷产生层分离出的羟基镓酞菁颜料中的α-氯萘的含量为0.1ng/cm2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从所述电荷产生层分离出的羟基镓酞菁颜料中的α-氯萘的含量为0.1ng/cm2以下。
1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电子照相工艺中,在所述感光体上显影的调色剂不经由中间转印体而被直接转印到印刷介质上。
19.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盒,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20.一种聚芳酯树脂,其是由包含式(2)所示的双酚的原料单体聚合而得到、且具有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的聚芳酯树脂,其中,
利用使用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所述原料单体中式(3)所示的双酚的含量以强度比计为0.2%以上且1%以下,
式(1)~(3)中,Y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下组中的至少1种2价基团:间亚苯基、对亚苯基、或2个对亚苯基经由氧原子键合而成的2价基团,n表示1以上的整数,X各自表示单键、-CR1R2-、O、CO、S,并且,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聚芳酯树脂,其中,在将所述聚芳酯树脂水解后,利用使用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式(4)所示的双酚残基量相对于式(2)、式(3)及式(4)所示的双酚残基合计量,以强度比计为10ppm以下,
式(4)中,X表示单键、-CR1R2-、O、CO或S,并且,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聚芳酯树脂,其中,所述式(3)所示的双酚为式(3a)所示的双酚,
式(3a)中,X表示单键、-CR1R2-、O、CO或S,并且,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聚芳酯树脂,其中,所述式(3)所示的双酚为式(3a)所示的双酚,
式(3a)中,X表示单键、-CR1R2-、O、CO或S,并且,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24.根据权利要求20~2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芳酯树脂,其中,所述原料单体的双酚纯度为99%以上。

说明书全文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聚

芳酯树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聚芳酯树脂和羟基镓酞菁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聚芳酯树脂是将给定的原料单体聚合而得到的具有特定结构的聚芳酯树脂,具体而言,是将控制了特定结构的双酚的纯度的原料单体聚合而得到的聚芳酯树脂。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机械强度优异的非晶性工程塑料之一,已知有聚芳酯树脂。近年来,在电气、电子等领域,对于透明性、耐磨损性优异的涂布膜用树脂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在电子照相领域,针对使用各种结构的聚芳酯树脂作为有机感光体的粘合剂树脂进行了研究。
[0003] 作为聚芳酯树脂向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展开,已有如下报道:通过使用市售的作为聚芳酯树脂的U-Polymer(商品名)作为感光层的粘合剂树脂,与在众多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所采用的使用聚酸酯树脂的情况相比,灵敏度提高(参见专利文献1)。然而,溶解该聚芳酯树脂而制备的涂布液的稳定性低,有时难以进行涂布制造。针对该问题,已有通过将使用了特定结构的二元酚成分的聚芳酯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可实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时所使用的涂布溶液的稳定性提高、以及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机械强度、耐磨损性的改善的报道(参见专利文献2~5)。
[0004] 另一方面,电子照相感光体由于在电子照相工艺、即带电、曝光、显影、转印、清洁、除电等的循环中被重复使用,因此会在此期间受到各种负荷而发生劣化。作为这样的负荷,可列举例如:由通常被用作带电器的电晕带电器引起的高电压负荷以及由放电时产生的强化性的臭氧、NOx引起的化学性负荷、由在图像曝光中生成的载流子引起的通电性负荷、转印时的高电压负荷、由调色剂、载体、纸成分带来的机械性负荷、由除电光或来自外部的光造成的感光层组合物的光化学性负荷。因此,为了抑制在重复多次进行电 子照相工艺的情况下的图像特性的变化,需要提高对于这些负荷的耐性。关于感光体对该重复使用时的负荷的耐性,即使是感光体材料的微小差异,如果小的损伤不断积累,也可能成为对图像特性带来影响的损伤。特别是,对于最近的图像形成装置而言,为了实现高画质化,越来越多的设计成即使是微小的电位差也影响到图像特性的设计,因此不仅要考虑到初期性能的差异,而且对于耐久时的性能差异也需要充分加以考虑。例如,关于上述聚芳酯树脂的二元酚成分中的副产物,并未报道其对于耐久使用时的图像特性造成的影响,但由于一旦经过聚合而被导入到高分子中则无法除去,因此应充分考虑到其影响。
[0005] 具体而言,对于上述聚芳酯树脂的二元酚成分中的副产物而言,在用于叠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荷传输层的情况下,不仅是其在电荷传输层的层内的行为,对于其在电荷产生层/电荷传输层的界面附近会发生怎样的作用也尚无报道例。特别是,关于图像记忆、重影这样的残留了图像履历这样的图像缺陷,已被指出可能导致电荷在电荷产生层/电荷传输层的界面附近被捕获、对后续工序造成影响(专利文献6、7),而目前的关注点仅集中于该影响。
[0006] 另一方面,近年来,出于对图像稳定化的需要,要求减少图像形成中的环境变动、尤其是要求降低湿度依赖性。特别是,即使在湿度发生大幅变动的条件下,使图像浓度经时地保持恒定、并使整个图像浓度均匀是尤为重要的。例如,被举出的问题有:显影器的调色剂等中所含的分会在图像形成工艺的静止中对于对置的感光体的与显影器相对的部分的灵敏度造成影响,引起图像的频带不均。在以往被广泛用作电荷产生物质的氧酞菁中,具有显示最高灵敏度的Y型晶形的氧钛酞菁的电特性具有显著的湿度依赖性。因而已代替其而使用湿度依赖性更小的酞菁镓(gallium phthalocyanine)。其中,提出了显示高灵敏度的特定晶形的羟基镓酞菁(专利文献8、9)。然而,对于如上所述的聚芳酯树脂的二元酚成分中的副产物、和使用了上述羟基镓酞菁的情况下对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特性及图像特性的影响,尚无报道例。
[0007] 现有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6-135844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6567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22126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319129号公报
[0013]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290959号公报
[0014]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1-66804号公报
[0015]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7-316099号公报
[0016] 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第3166293号公报
[0017] 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第36396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8]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9] 在专利文献2~5记载的技术中,通过使用利用了特定双酚的聚芳酯树脂,可得到溶解性、溶剂分解性及机械物性等得到了提高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但在重复使用中,可能会导致电特性劣化。另外,还可能引发图像记忆、重影这样的图像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重复使用时的电特性及图像特性优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了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子照相盒、图像形成装置。
[0020] 解决问题的方法
[0021] 本发明人等针对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针对具有特定结构的聚芳酯树脂中的特定结构的双酚成分比例、用于聚合的原料单体的纯度、以及原料单体中含有的特定结构的副产物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原料单体的副产物的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将聚合制造的该聚芳酯树脂用于叠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荷传输层的情况下、以及在上述感光体中将羟基镓酞菁用于电荷产生层的情况下,与使用了采用以往的原料单体而生成的聚芳酯树脂的情况相比,能够改善电特性及图像特性,进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要点如下。
[0022]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在导电性支撑体上至少具有感光层,其中,该感光层中含有聚芳酯树脂,该聚芳酯树脂具有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在将该聚芳酯树脂水解后,利用使用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量相对于式(2)及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合计量,以强度比计为0.2%以上且1%以下。
[0023] [化学式1]
[0024]
[0025] (式(1)~(3)中,Y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下组中的至少1种2价基团:间亚苯基、对亚苯基、或2个对亚苯基经由氧原子键合而成的2价基团。n表示重复数。X各自表示单键、-CR1R2-、O、CO、S。并且,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0026] <2>上述<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利用使用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量相对于式(2)及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合计量,以强度比计为0.3%以上且0.8%以下。
[0027] <3>上述<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利用使用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量相对于式(2)及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合计量,以强度比计为0.4%以上且0.8%以下。
[0028] <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在将上述聚芳酯树脂水解后,利用使用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式(4)所示的双酚残基量相对于式(2)、式(3)及式(4)所示的双酚残基合计量,以强度比计为15ppm以下。
[0029] [化学式2]
[0030]
[0031] (式(4)中,X表示单键、-CR1R2-、O、CO或S。并且,R1、R2各自独立 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0032] <5>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在导电性支撑体上至少具有感光层,其中,该感光层中含有聚芳酯树脂,该聚芳酯树脂具有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在将该聚芳酯树脂水解后,利用使用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式(4)所示的双酚残基量相对于式(2)、式(3)及式(4)所示的双酚残基合计量,以强度比计为10ppm以下。
[0033] [化学式3]
[0034]
[0035] (式(1)~(3)中,Y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下组中的至少1种2价基团:间亚苯基、对亚苯基、或2个对亚苯基经由氧原子键合而成的2价基团。n表示重复数。X各自表示单键、-CR1R2-、O、CO、S。并且,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0036] 式(4)中,X表示单键、-CR1R2-、O、CO或S。并且,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0037] <6>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感光层是将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叠层而成的。
[0038] <7>上述<6>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电荷传输层含有选自下述式(CT1)~(CT3)所示的化合物组中的至少1种电荷传输物质。
[0039] [化学式4]
[0040]
[0041] <8>上述<6>或<7>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电荷产生层含有羟基镓酞菁,该羟基镓酞菁是在采用CuKα射线的X射线衍射中在布拉格(2θ±0.2)为28.3°处显示强衍射峰的羟基镓酞菁结晶。
[0042] <9>上述<8>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羟基镓酞菁是使用非卤素类溶剂而合成的。
[0043] <10>上述<8>或<9>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从上述电荷产生层分离出的羟基镓酞菁颜料中的α-氯的含量为0.1ng/cm2以下。
[0044]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了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0045] <12>上述<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电子照相工艺中,在上述感光体上显影的调色剂不经由中间转印体而被直接转印到印刷介质上。
[0046] <13>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盒,其使用了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0047] <14>一种聚芳酯树脂,其是由包含式(2)所示的双酚的原料单体聚合而得到、且具有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的聚芳酯树脂,其中,利用使用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上述原料单体中式(3)所示的双酚的含量以强度比计为0.2%以上且1%以下。
[0048] [化学式5]
[0049]
[0050] (式(1)~(3)中,Y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下组中的至少1种2价基团:间亚苯基、对亚苯基、或2个对亚苯基经由氧原子键合而成的2价基团。n表示1以上的整数。X各自表示单键、-CR1R2-、O、CO、S。并且,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0051] <15>上述<14>所述的聚芳酯树脂,其中,在将上述聚芳酯树脂水解后,利用使用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式(4)所示的双酚残基量相对于式(2)、式(3)及式(4)所示的双酚残基合计量,以强度比计为10ppm以下。
[0052] [化学式6]
[0053]
[0054] (式(4)中,X表示单键、-CR1R2-、O、CO或S。另外,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0055] <16>上述<14>或<15>所述的聚芳酯树脂,其中,上述式(3)所示的双酚为式(3a)所示的双酚。
[0056] [化学式7]
[0057]
[0058] (式(3a)中,X表示单键、-CR1R2-、O、CO或S。另外,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0059] <17>上述<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芳酯树脂,其中,上述原料单体的双酚纯度为99%以上。
[0060] 发明的效果
[0061] 根据本发明,可获得电特性优异、且湿度依赖性小、不易发生图像记忆或重影、图像稳定性优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图像形成装置。附图说明
[0062] [图1]图1是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63] [图2]图2是本发明的制造例1中记载的羟基镓酞菁(A)的X射线衍射图。
[0064] [图3]图3是本发明的制造例2中记载的羟基镓酞菁(B)的X射线衍射图。
[0065] 符号说明
[0066] 1 感光体
[0067] 2 带电装置(带电辊)
[0068] 3 曝光装置
[0069] 4 显影装置
[0070] 5 转印装置
[0071] 6 清洁装置
[0072] 7 定影装置
[0073] 41 显影槽
[0074] 42 搅拌器
[0075] 43 供给辊
[0076] 44 显影辊
[0077] 45 控制构件
[0078] 71 上部定影构件(加压辊)
[0079] 72 下部定影构件(定影辊)
[0080] 73 加热装置
[0081] T 调色剂
[0082] P 记录纸

具体实施方式

[0083] 以下,针对用以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在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
[0084] 这里,本说明书中的所述“质量%”和“重量%”、“质量ppm”和“重量ppm”、以及“质量份”和“重量份”分别代表相同含义。
[0085] 《1.聚芳酯树脂》
[0086] <聚芳酯树脂的结构>
[0087] 本发明的聚芳酯树脂具有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其可通过使包含式(2)所示的双酚的原料单体聚合而得到。
[0088] [化学式8]
[0089]
[0090] 式(1)中,Y表示选自下组中的至少1种2价基团:间亚苯基、对亚苯基、或2个对亚苯基经由氧原子键合而成的2价基团。具体而言,作为式(1)所示 的聚芳酯树脂的二羧酸残基,可列举: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二苯基醚-4,4’-二羧酸。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这些二羧酸残基组合使用,其中,从机械物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将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组合。将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组合的情况下,优选使两者的含有比率为10/90~90/10(摩尔比)、更优选为25/75~75/25(摩尔比)、进一步优选为35/65~65/35(摩尔比)。
[0091] 式(1)及(2)中,X分别表示单键、-CR1R2-、O、CO、S。另外,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n表示重复数。
[0092] 另外,本发明的聚芳酯树脂只要在其分子结构中包含上述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即可,可以仅具有例如上述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或者,也可以是例如具有上述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和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以外的重复结构的共聚物。作为这样的共聚物的优选例,可列举包含上述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和下述式(1a)所示的重复结构的共聚物等。
[0093] [化学式9]
[0094]
[0095] (式(1a)中,Z表示选自下组中的至少1种2价基团:间亚苯基、对亚苯基、或2个对亚苯基经由氧原子键合而成的2价基团。R3~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W表示单键、-CR7R8-、O、CO或S。另外,R7、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7及R8表示由R7和R8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另外,m表示重复数。)
[0096] 本发明的聚芳酯树脂优选具有以下的重复单元。
[0097] [化学式10]
[0098]
[0099]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聚芳酯树脂而言,在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时,通过氢火焰离子化法(FID)检测到的下述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量相对于式(2)及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合计量的上限以强度比计为1%以下,从重复使用时的电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0.8%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下。其下限为0.2%以上、优选为0.3%以上、更优选为0.4%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双酚残基量是游离的双酚及重复结构中键合的双酚之和。可以认为,通过使聚芳酯树脂中以上述范围存在式(3)的双酚残基,聚芳酯树脂与电荷传输物质的相容性提高,并且,与电荷产生物质的相互作用也得以提高,因此重复使用时的电特性变得良好。聚芳酯树脂中的下述式(3)所示的双酚残基量例如可以在使具有上述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的聚芳酯树脂在性或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而分解为单体成分并进行中和之后,利用气相色谱仪来进行测定。就水解的方法而言,使用水或甲醇、乙醇、1-丙醇、1-丁醇、苯甲醇等醇作为溶剂,在碱性条件下,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甲醇钠、乙醇钠等碱,在酸性条件下,使用盐酸硫酸等酸。就水解的反应温度而言,优选在20℃~100℃下进行,更优选为30℃~70℃。如果反应温度低,则水解的速度慢,无法充分地分解为单体,另一方面,在反应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可能引发双酚的分解。水解反应的终止可利用GPC或NMR加以确认。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感光层中含有的聚芳酯树脂,也可以通过剥离感光层、通过使用溶剂而分离出聚芳酯树脂、并进行同样的水解及分析来确认双酚残基量。
[0100] [化学式11]
[0101]
[0102] (式(3)中,X表示单键、-CR1R2-、O、CO、S。另外,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0103] 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时通过氢火焰离子化法(FID)检测到的聚芳酯树脂中的下述式(4)所示的双酚的含量相对于式(2)、式(3)、式(4)所示的双酚合计量的上限以强度比计优选为15ppm以下、更优选为10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ppm以下、特别优选为5ppm以下,尤其优选未检测到。式(4)所示的双酚的量是游离的双酚及重复结构中键合的双酚之和。可以认为,通过使聚芳酯树脂中式(4)所示的双酚少,不仅能够控制羧酸酰氯末端等端基,而且能够通过单纯地减少酚成分来抑制电荷的蓄积,由此可使重复转印记忆良好。聚芳酯树脂中的下述式(4)所示的双酚残基的含量例如可以在使具有上述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的聚芳酯树脂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而分解为单体成分并进行中和之后,利用气相色谱仪来进行测定。将各峰的面积在来源于原料单体的峰的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设为含量。
[0104] [化学式12]
[0105]
[0106] (式(4)中,X表示单键、-CR3R4-、O、CO、或S。另外,R3、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3及R4表示由R3和R4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0107] <原料单体>
[0108] 本发明的聚芳酯树脂的制造中可使用含有式(2)所示结构的双酚的原料单体。
[0109] [化学式13]
[0110]
[0111] (式(2)中,X表示单键、-CR1R2-、O、CO或S。另外,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0112] 将式(2)所示的双酚的具体结构例示如下。
[0113] [化学式14]
[0114]
[0115] 这些当中,作为优选的双酚,可列举:双(4-羟基-3-甲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丁烷。从电特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
[0116] 原料单体中上述式(2)所示的双酚的纯度通常为99%以上、优选为99.2%以上、更优选为99.4%以上。纯度在上述下限值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在制成聚合物(聚芳酯树脂)时有效地进行分子量控制。其上限通常为99.8%以下、优选为99.7%以下、更优选为99.6%以下。在纯度超过上述上限值的情况下,下述式(3)所示结构的双酚含量变少,因此无法获得重复使用时的电特性。上述纯度可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将各峰的面积在来源于原料单体的峰的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设为含量。
[0117] 需要说明的是,原料单体中也可以仅包含1种上述式(2)所示结构的双 酚,另外,也可以以任意的比率及组合含有2种以上不同结构的上述式(2)所示的双酚。
[0118] 这里,在本发明中,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时通过氢火焰离子化法(FID)检测到的原料单体中下述式(3)所示的双酚的含量的上限以强度比计为1%以下,从机械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0.8%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下。另外,其下限为0.2%以上、优选为0.3%以上、更优选为0.4%以上。所存在的下述式(3)所示的双酚的含量超过1%的情况下,使原料单体聚合而制造的聚芳酯的机械特性、溶解性有时会变差。另一方面,其含量少于0.2%的情况下,所制造的聚芳酯树脂的电特性、特别是重复使用时的电特性有时会变差。可以认为,与式(2)所示的双酚相比,式(3)所示的双酚的邻位甲基少,因此在聚合时的反应性高,能够对所制造的聚芳酯末端基团加以控制,因此其溶解性/电特性良好。原料单体中下述式(3)所示的双酚的含量可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将各峰的面积在来源于原料单体的峰的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设为含量。
[0119] [化学式15]
[0120]
[0121] (式(3)中,X表示单键、-CR1R2-、O、CO或S。另外,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0122] 在式(3)中,从聚合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式(3a)所示的双酚。
[0123] [化学式16]
[0124]
[0125] (式(3a)中,X表示单键、-CR1R2-、O、CO或S。另外,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0126] 将式(3)所示的双酚的具体结构例示如下。
[0127] [化学式17]
[0128]
[0129] 这些当中,可列举:(4-羟基苯基)(4-羟基-3-甲基苯基)甲烷、(2-羟基苯基)(4-羟基-3-甲基苯基)甲烷、1,1-(4-羟基苯基)(4-羟基-3-甲基苯基)乙烷、1,1-(2-羟基苯基)(4-羟基-3-甲基苯基)乙烷、1,1-(4-羟基苯基)(2-羟基-3-甲基苯基)乙烷、2,2-(4-羟基苯基)(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2-羟基苯基)(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4-羟基苯基)(2-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
[0130] 另外,特别优选1,1-(4-羟基苯基)(4-羟基-3-甲基苯基)乙烷、2,2-(4-羟基苯基)(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
[0131] 另外,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时通过氢火焰离子化法(FID)检测到的原料单体中下述式(4)所示的双酚的含量以强度比计优选为15ppm以下,从电特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10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ppm以下、特别优选为1ppm以下。下述式(4)所示的双酚的含量在15ppm以下的情况下,使原料单体聚合而制造的聚芳酯的电特性、聚合控制性变得良好。下述式(4)所示的双酚由于邻位的甲基多,因此其在聚合时的反应性低,因此可以认为, 通过使其为15ppm以下,可取得聚合再现性,容易在所制造的聚芳酯中控制末端基团,因而能够使电特性变得良好。原料单体中下述式(4)所示的双酚的含量可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0132] [化学式18]
[0133]
[0134] (式(4)中,X表示单键、-CR3R4-、O、CO或S。另外,R3、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3及R4表示由R3和R4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0135] 将式(4)所示的双酚的具体结构例示如下。
[0136] [化学式19]
[0137]
[0138] 在用于本发明的原料单体中,通常包括作为其起始原料的邻甲酚中所含的杂质(例如,苯酚、2,6-二甲苯酚、甲苯、二甲苯等)、以及源自这些杂质的副产物、源自邻甲酚的二聚反应的位置异构体等。
[0139] 本发明中,通过对原料单体中的这些杂质中的源自苯酚的副产物的量加以控制,可使制成聚芳酯树脂时的特性优异。需要说明的是,源自酚的副产物(上述式(3)所示的双酚)的量可通过对用于式(2)所示的双酚的制造的邻甲酚的制造(纯化)法加以控制、或向经过纯化后的邻甲酚中添加适量的酚的方法等来进行控制。
[0140] 另外,从控制2,6-二甲苯酚的含量的观点考虑,优选由以氯苯为起始原料经水解而合成的混合甲酚进行精馏的方法、通过将经过纯化后的邻氯甲苯水解而制造邻甲酚的方法。与使用分馏甲酚的情况相比,在使用氯苯作为起 始原料的情况下,由于氯苯原料本身不含二甲苯酚杂质,因此抑制是有效的。
[0141] <聚芳酯树脂的制造方法>
[0142] 作为制造本发明的聚芳酯树脂的方法,只要是能够使后述的含有式(2)所示的双酚的原料单体聚合的方法即可,没有特殊限制,可采用公知的聚芳酯的聚合方法来制造。作为聚芳酯树脂的聚合方法,可采用例如:界面聚合法、熔融聚合法、溶液聚合法等。这里,针对聚芳酯树脂的制造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0143] 在利用界面聚合法进行制造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将使二元酚化合物溶解于碱水溶液而成的溶液与溶解有芳香族二元羧酸酰氯化合物的卤代的溶液混合。此时,也可以存在作为催化剂的季铵盐或季 盐。聚合温度在0℃~40℃的范围、聚合时间在2小时~20小时的范围时,从生产性方面考虑是优选的。聚合结束后,可以通过将水相和有机相分离,并对溶解在有机相中的聚合物用公知的方法进行洗涤、回收来获得目标树脂。
[0144] 作为在界面聚合法中使用的碱成分,可列举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等。作为碱成分的使用量,优选为反应体系中包含的酚羟基的1.01倍当量~3倍当量的范围。
[0145] 作为卤代烃,可列举例如: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氯苯、二氯苯等。
[0146] 作为可被用作催化剂的季铵盐或季 盐,可列举例如:三丁基胺、三辛基胺等叔烷基胺的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等的盐;苄基三乙基氯化铵、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丁基氯化铵、四乙基氯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 三乙基十八烷基溴化 N-月桂基吡啶 氯化物、月桂基甲基吡啶 氯化物等。
[0147] 另外,在界面聚合法中,可以使用分子量调节剂。作为分子量调节剂,可列举例如:苯酚、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邻乙基苯酚,间乙基苯酚,对乙基苯酚、邻丙基苯酚,间丙基苯酚,对丙基苯酚、邻叔丁基苯酚,间叔丁基苯酚,对叔丁基苯酚、戊基苯酚、己基苯酚、辛基苯酚、壬基苯酚、2,6-二甲基苯酚衍生物、2-甲基苯酚衍生物等烷基酚类;邻苯基苯酚,间苯基苯酚,对苯基苯酚等单官能的酚;乙酰氯、丁酰氯、辛酰氯、苯甲酰氯、苯磺酰氯、苯亚磺酰氯、亚磺酰氯、苯膦酰氯或它们的取代物等单官能酰卤化物等。这些分子量调节剂中,从分子量调节能高、以及溶液稳定性的观点考 虑,优选邻叔丁基苯酚,间叔丁基苯酚,对叔丁基苯酚、2,6-二甲基苯酚衍生物、2-甲基苯酚衍生物。特别优选对叔丁基苯酚、2,3,6-三甲基苯酚、2,3,5-三甲基苯酚。
[0148] 另外,为了使二元酚在碱溶液中不发生氧化,可以添加抗氧剂。作为抗氧剂,可列举例如:亚硫酸钠、连二亚硫酸盐(连二亚硫酸钠)、二氧化硫、亚硫酸钾、亚硫酸氢钠等。这些中,从抗氧化的效果及降低环境负担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连二亚硫酸盐。作为抗氧剂的使用量,优选相对于全部二元酚为0.01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如果含量过少,则存在导致抗氧化效果不足的可能性,如果过多,则可能会残存在聚芳酯中而对电特性造成不良影响。
[0149] 聚芳酯树脂聚合后的纯化方法可以在不显著破坏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的方法,可列举例如:利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水溶液;盐酸、硝酸磷酸等酸水溶液;水等对聚芳酯树脂的溶液进行洗涤,然后通过静置分离、离心分离等进行分液的方法。
[0150] 另外,作为其它纯化方法,可通过下述方法加以纯化:例如,使所生成的聚芳酯树脂的溶液在不溶解聚芳酯树脂的溶剂中析出的方法、使聚芳酯树脂的溶液分散于温水中并蒸馏除去溶剂的方法、或使聚芳酯树脂溶液在吸附柱等中流通的方法等。
[0151] 对于纯化后的聚芳酯树脂,可通过使其在不溶解聚芳酯树脂的水、醇、其它有机溶剂中析出、或使聚芳酯树脂的溶液分散于温水或不溶解聚芳酯树脂的分散介质中并蒸馏除去溶剂、或通过加热、减压等蒸馏除去溶剂而获取,以浆料状获取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离心分离器、过滤器等分离出固体。
[0152] 对于所得聚芳酯树脂,通常在聚芳酯树脂的分解温度以下的温度进行干燥,可优选在20℃以上且树脂的熔融温度以下进行干燥。此时,优选在减压下进行干燥。
[0153] 干燥时间优选进行直到残存溶剂等杂质的纯度达到一定值以下为止的时间以上,具体而言,进行使残存溶剂达到通常1000ppm以下、优选300ppm以下、进一步优选100ppm以下的时间以上的干燥。
[0154] <聚芳酯树脂的物性>
[0155] 本发明的聚芳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Mv)通常为5,000以上、优选为10,000以上、更优选为20,000以上。另外,通常为200,000以下、优选为 150,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00以下。粘均分子量(Mv)低于5,000时,可能导致机械强度不足而不实用的情况,超过200,
000时,可能导致在制成涂布液时为了获得适宜的涂布液粘度必须要减小固体成分浓度、难以均匀地涂布成适当的膜厚。
[0156] 另外,本发明中的聚芳酯树脂的末端存在的羧酸酰氯基量通常为0.1μ当量/g以下、优选为0.05μ当量/g以下。末端羧酸酰氯基量超过上述范围时,存在导致将聚芳酯树脂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用涂布液时的保存稳定性降低的倾向。
[0157] 本发明中的聚芳酯树脂的末端存在的OH基量通常为50μ当量/g以下、优选为25μ当量/g以下。末端OH基量超过上述范围时,存在导致将聚芳酯树脂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时的电特性变差的倾向。
[0158] 《2.电子照相感光体》
[0159]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是在导电性支撑体上至少叠层而具有以电荷产生物质为主成分的电荷产生层、和以电荷传输物质及粘合剂树脂为主成分的电荷传输层的叠层型感光体。上述的具有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的聚芳酯树脂可用于电荷传输层。
[0160] <导电性支撑体>
[0161] 对于导电性支撑体没有特别限制,主要使用例如:、铝合金、不锈、镍等金属材料;添加金属、碳、氧化等导电性粉体而赋予了导电性的树脂材料;表面蒸或涂布有铝、镍、ITO(氧化铟锡)等导电性材料的树脂、玻璃、纸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及任意的比率组合使用2种以上。作为导电性支撑体的形态,可使用鼓状、片状、带状等的导电性支撑体。进而,为了控制导电性、表面性等或覆盖缺陷,可以使用在金属材料的导电性支撑体上涂布具有适当电阻值的导电性材料的导电性支撑体。
[0162] 另外,使用铝合金等金属材料作为导电性支撑体的情况下,可以施以阳极氧化被膜后使用。在施以阳极氧化被膜的情况下,优选利用公知的方法实施封孔处理。
[0163] 支撑体表面既可以是平滑的,也可以通过使用特别的切削方法、或实施研磨处理而进行糙面化。另外,也可以通过在构成支撑体的材料中混合适当粒径的粒子而进行糙面化。另外,为了实现廉价化,也可以不实施切削处理 而直接使用拉制管。
[0164] <底涂层>
[0165] 为了改善粘接性、粘连性等,可以在导电性支撑体和后述的感光层之间设置底涂层。作为底涂层,可使用树脂、或在树脂中分散有金属氧化物等粒子而得到的底涂层等。另外,底涂层可以由单一层构成,也可以由多层构成。底涂层由多层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导电性支撑体上形成由导电层(干涉条纹防止层)及中间层构成的结构。
[0166] 作为用于底涂层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实例,可列举:氧化钛、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铝、氧化、氧化锆、氧化锌、氧化、氧化钡等包含1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氧化物粒子、钛酸、钛酸锶、钛酸钡等包含多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粒子,也可以混合使用多种粒子。这些金属氧化物粒子中,优选氧化钛及氧化铝,特别优选氧化钛。对于氧化钛粒子,可以在其表面实施利用氧化锡、氧化铝、氧化锑、氧化锆、氧化硅等无机物、或硬脂酸、多元醇、硅氧烷等有机物的处理。作为氧化钛粒子的晶形,可以使用金红石、锐钛矿、板钛矿、无定形中的任意晶形。另外,也可以包含多个结晶状态的氧化钛粒子。
[0167] 另外,作为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粒径,可以利用各种粒径的金属氧化物,其中,从特性及液体稳定性方面考虑,其平均初级粒径优选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特别优选为10nm以上且50nm以下。该平均初级粒径可以根据TEM照片等得到。
[0168] 底涂层优选以在粘合剂树脂中分散有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形式形成。作为用于底涂层的粘合剂树脂,可列举:环氧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酰胺树脂、氯乙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偏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聚乙烯基吡咯烷树脂、聚乙烯基吡啶树脂、水溶性聚酯树脂、硝基纤维素等纤维素酯树脂、纤维素醚树脂、酪蛋白、明胶、聚谷氨酸、淀粉、淀粉乙酸酯、氨基淀粉、锆螯合化合物、锆醇盐化合物等有机锆化合物、氧钛螯合化合物、钛醇盐化合物等有机氧钛化合物、硅烷偶联剂等公知的粘合剂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及比率组合使用2种以上。另外,可以与固化剂一起以固化的形态使用。 其中,从显示良好的分散性、涂布性方面考虑,优选甲阶型酚醛树脂、醇可溶性的共聚聚酰胺、改性聚酰胺等。
[0169] 底涂层中使用的无机粒子相对于粘合剂树脂的使用比率可以任意选择,但从分散液的稳定性、涂布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粘合剂树脂,通常优选在10质量%以上且50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使用。
[0170] 在不显著破坏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底涂层的膜厚是任意的,但从提高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特性、强曝光特性、图像特性、重复特性及制造时的涂布性的观点考虑,通常为0.01μm以上、优选为0.1μm以上,另外,通常为30μm以下、优选为20μm以下。底涂层中也可以混合公知的抗氧剂等。出于防止图像缺陷等目的,可以含有颜料粒子、树脂粒子等而使用。
[0171] <电荷产生层>
[0172] 电荷产生层可通过利用粘合剂树脂将电荷产生物质粘结而形成。以利用各种粘合剂树脂将颜料的微粒粘结而成的分散层的形式使用。
[0173] 作为电荷产生物质,可列举:无金属酞菁、配位有铜、铟、锡、钛、镓、锌、、硅、锗、铝等金属或其氧化物、卤化物、氢氧化物、醇盐等的酞菁类等的具有各晶形的物质;使用氧原子等作为交联原子的酞菁二聚体类等。特别优选作为灵敏度高的晶形的X型、τ型无金属酞菁、A型(别名β型)、B型(别名α型)、D型(别名Y型)等氧钛酞菁(别名:氧化钛酞菁)、氧钒酞菁、氯铟酞菁、羟基铟酞菁、II型等氯镓酞菁、G型、I型等μ-氧代-镓酞菁二聚体、II型等μ-氧代-铝酞菁二聚体。
[0174] 其中,优选使用显示高灵敏度的晶形的羟基镓酞菁。其中,更优选专利文献8中记载的V型的羟基镓酞菁、专利文献9中记载的在28.1°具有最强峰的羟基镓酞菁、或在26.2°不具有峰而在28.1°具有明确的峰且在25.9°的半峰宽W为0.1°≤W≤0.4°的羟基镓酞菁、G型μ-氧代-镓酞菁二聚体等,这些当中,特别优选V型的羟基镓酞菁、在28.1°具有最强峰的羟基镓酞菁。
[0175] 上述的V型羟基镓酞菁颜料可通过公知的方法制造。可通过例如使邻苯二甲腈或1,3-二亚氨基异吲哚啉与三氯化镓在给定的溶剂中反应的方法(I型氯镓酞菁法);将邻苯二甲腈、烷氧基镓及乙二醇在给定的溶剂中加热而使其反应来合成酞菁二聚体(酞菁-二聚物)的方法(酞菁-二聚物法)等来制造粗镓酞菁。作为上述反应中的溶剂,优选使用α-氯萘、β-氯萘、α-甲基萘、甲 氧基萘、二甲基氨基乙醇、二苯基甲烷、二苯基乙烷、乙二醇、二烷基醚、喹啉、环丁砜、二氯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二甲基磺酰胺等非活性且高沸点的溶剂。
[0176] 这些当中,从电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无卤素溶剂,在上述当中,更优选喹啉、环丁砜、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特别优选二甲亚砜。
[0177] 接着,通过对在上述工序中得到的粗镓酞菁进一步进行酸溶处理,在将粗镓酞菁制成微粒的同时将其转变为I型羟基镓酞菁颜料。这里,本发明中的所述酸溶处理具体是指:在使粗镓酞菁溶解于硫酸等酸后或制成硫酸盐等酸盐后注入到碱水溶液、水或水中,进行重结晶。作为用于上述酸溶处理的酸,优选为硫酸,其中更优选浓度70~100%(特别优选为95~100%)的硫酸。
[0178] 在经过上述的酸溶处理后,通过将得到的I型羟基镓酞菁颜料与溶剂一起进行研磨处理(milling processing),可以得到在使用CuKα特性X射线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在布拉格角度(2θ±0.2°)为7.5°、9.9°、12.5°、16.3°、18.6°、25.1°、28.3°处具有强衍射峰的V型羟基镓酞菁颜料。或者,在经过上述的酸溶处理后,通过将进一步经过冷冻干燥而得到的低结晶性的羟基镓酞菁颜料与溶剂一起进行研磨处理,可以得到在使用CuKα特性X射线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在布拉格角度(2θ±0.2°)为28.1°处具有最大峰的羟基镓酞菁。
[0179] 这里进行的所述研磨处理,是在使用例如玻璃珠、钢珠、氧化铝球等分散介质的同时使用砂磨机、球磨机等研磨装置进行的处理。研磨处理时间根据所使用的研磨装置而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但优选为4~48小时左右。可以每隔1~3小时取样并确认布拉格角。对于在研磨处理中使用的分散剂的量而言,优选以重量基准计为低结晶羟基镓酞菁的10~
50倍。
[0180] 但是,在上述I型氯镓酞菁法中,在使用利用以公知方法合成的氯镓酞菁经上述酸溶而进行水解所得到的羟基镓酞菁作为电荷产生材料的情况下,其电子照相特性会显著受到所使用的氯镓酞菁的合成方法、特别是合成中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种类的影响。即,即使所得到的羟基镓酞菁的晶形相同,在用作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情况下,其电特性、图像特性也会有所差异。其理由可认为是归因于:即使晶形相同,也会因反应溶剂不同而导致副产物、杂质在反应溶剂中的溶解度存在差异,其结果,会导致被带入氯镓酞菁结晶内的这些副产物、杂质的残留量有所差异、或在反应溶剂自身被带入氯镓酞菁结晶内的情况下的影响程度因反应溶剂种类而不同,而且,在经过后续工序的 酸溶处理、研磨处理而转变为羟基镓酞菁的工序中,这些残留物、反应溶剂也无法完全被除去而有所残留。
[0181] 在将羟基镓酞菁用于电荷产生层的情况下,上述的羟基镓酞菁中的残留物、残留反应溶剂的影响的程度大小还会因与其叠层使用的电荷传输层的种类而有所差异。特别是,在与本申请中所使用的上述使用了聚芳酯树脂的电荷传输层组合使用的情况下,其影响显著。其原因尚不确定,但可推测如下:本申请的聚芳酯树脂与例如聚碳酸酯树脂等相比,极性较高,而这些极性基团容易成为电荷迁移的捕获点,存在导致电荷的迁移率变慢的倾向,因此,在与羟基镓酞菁中所含的杂质或残留溶剂的相互作用下,会导致在界面附近形成更深的捕获点。
[0182] 作为羟基镓酞菁中所含的残留溶剂,从电特性的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以电荷产生层的面积换算,优选含有0.2ng/cm2以下的α-氯萘、更优选含有0.1ng/cm2以下、特别优选完全不含有α-氯萘。
[0183]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羟基镓酞菁中含有的残留溶剂,也可以由电子照相感光体来进行定量。定量程序如下所述。首先,在利用有机溶剂等除去电荷传输层等上层之后,将电荷产生层成分(100cm2所对应的部分)分离,然后利用溶剂溶解其中的粘合剂树脂,从而分离出羟基镓酞菁颜料。然后,对分离出的颜料试样利用GC/MS(SIM)法进行成分的鉴定和定量。定量如下进行:首先利用已知浓度的反应溶剂(例如,α-氯萘)标样制作校正曲线(峰面积vs.检测强度),由该校正曲线和测定样品的峰面积计算出溶剂检测量。另外,在分离出测定样品之前添加标准品,确认有何种程度的回收率,并根据该回收率对溶剂检测量加以补正。
[0184] 另外,也可以将羟基镓酞菁颜料和公知的偶氮颜料混合使用。此时,为了能够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光区的不同光谱区域具有分光灵敏度特性,更优选组合使用二偶氮颜料、三偶氮颜料。
[0185] 电荷产生层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其例子,可列举例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缩丁醛的一部分用缩甲醛或缩乙醛等进行了改性的部分缩醛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等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聚芳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改性醚类聚酯树脂、苯氧基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偏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乙烯 基吡啶树脂、纤维素类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硅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树脂、酪蛋白,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羟基改性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羧基改性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来酸酐共聚物等氯乙烯-乙酸乙烯酯类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偏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醇酸树脂、硅-醇酸树脂、酚醛树脂等绝缘性树脂,以及聚N-乙烯基咔唑、聚乙烯基蒽、聚乙烯基苝等有机光导电性聚合物等。这些粘合剂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任一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混合使用2种以上。
[0186] 作为用于涂布液的制作的溶剂,只要是使粘合剂树脂溶解的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制,可列举例如:戊烷、己烷、辛烷、壬烷等饱和脂肪族类溶剂、甲苯、二甲苯、苯甲醚等芳香族类溶剂、氯苯、二氯苯、氯萘等卤代芳香族类溶剂、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等酰胺类溶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苯甲醇等醇类溶剂、甘油、聚乙二醇等脂肪族多元醇类、丙酮、环己酮、甲乙酮等链状或环状酮类溶剂、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等酯类溶剂、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溶剂、乙醚、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1,4-二氧杂环己烷、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等链状或环状醚类溶剂、乙腈、二甲亚砜、环丁砜、六甲基磷酸三酰胺等极性非质子溶剂、正丁基胺、异丙醇胺、二乙胺、三乙醇胺、乙二胺、三亚乙基二胺、三乙胺等含氮化合物、石油醚等矿物油、水等。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任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设置上述底涂层的情况下,优选不溶解该底涂层的溶剂。
[0187] 作为电荷产生层中粘合剂树脂与电荷产生物质的配合比(质量),相对于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电荷产生物质通常为10质量份以上、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另外,通常为100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500质量份以下的范围,其膜厚通常为0.1μm以上、优选为0.15μm以上,另外,通常为10μm以下、优选为0.6μm以下的范围。电荷产生物质的比率过高时,有可能因电荷产生物质的凝聚等而导致涂布液的稳定性降低。另一方面,电荷产生物质的比率过低时,有可能导致作为感光体的灵敏度降低。
[0188] 作为使电荷产生物质分散的方法,可以采用球磨机分散法、立式球磨机分散法、砂磨机分散法等公知的分散法。此时,将粒子微细化至0.5μm以下、优选微细化至0.3μm以下、更优选微细化至0.15μm以下的范围的粒子尺寸 是有效的。
[0189] <电荷传输层>
[0190] 电荷传输层含有电荷传输物质、粘合剂树脂、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其它成分。这样的电荷传输层通常可以如下获得:将电荷传输物质等和粘合剂树脂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而制作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在电荷产生层上并进行干燥。
[0191] 作为电荷传输物质,并无特别限制,可使用任意的物质。作为电荷传输物质的例子,可列举:咔唑衍生物、吲哚衍生物、咪唑衍生物、 唑衍生物、吡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苯并呋喃衍生物等杂环化合物、苯胺衍生物、腙衍生物、芳香族胺衍生物、茋衍生物、丁二烯衍生物、烯胺衍生物及这些化合物中的多种键合而成的物质、或主链或侧链具有由这些化合物形成的基团的聚合物等。这些当中,优选咔唑衍生物、芳香族胺衍生物、茋衍生物、丁二烯衍生物、烯胺衍生物、以及这些化合物中的多种键合而成的物质。电荷传输物质的优选结构的具体例如下所示。以下具体例用于例示,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使用任意公知的电荷传输物质。需要说明的是,Me代表甲基,Et代表乙基。
[0192] [化学式20]
[0193]
[0194] [化学式21]
[0195]
[0196] 作为构成本实施方式所适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的电荷传输层中含有的电荷传输物质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日本特开平9-244278号公报中记载的芳基胺类化合物、日本特开2002-275133号公报中记载的芳基胺类化合物、日本特开2009-20504号公报中记载的烯胺类化合物等。这些电荷传输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几种混合。其中,从重复电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电荷传输物质含有选自下述式(CT1)~(CT3)所示的化合物组中的 至少1种电荷传输物质。
[0197] [化学式22]
[0198]
[0199] 这些电荷传输物质以粘结于粘合剂树脂的形式形成电荷传输层。电荷传输层可以由单一的层构成,也可以是将构成成分或组成比不同的多个层叠合而成。
[0200] 另外,作为粘合剂树脂,还可以将具有上述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的聚芳酯树脂和其它树脂混合使用。这里,作为可混合的具有其它结构的树脂,可列举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乙烯基聚合物或其共聚物;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芳酯树脂、聚酯聚碳酸酯树脂、聚砜树脂、苯氧基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等热塑性树脂或各种热固性树脂等。这些树脂中,优选聚碳酸酯树脂和聚芳酯树脂。
[0201] 上述具有其它结构的树脂的优选结构的具体例如下所示。这些具体例是用于例示而示出的,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混合使用任意公知的粘合剂树脂。
[0202] [化学式23]
[0203]
[0204]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本发明的聚芳酯树脂和其它粘合剂树脂组合使用的情况下,对使用比率并无限制,只要可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则可以是任意的。
[0205] 对于具有上述式(1)所示的重复结构的聚芳酯树脂与电荷传输物质的比例而言,相对于聚芳酯树脂100质量份,通常以10质量份以上的比率使用电荷传输物质。其中,从降低残留电位的观点考虑,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从反复使用时的稳定性及电荷迁移率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从感光层的热稳定性的观点考虑,通常以120质量份以下的比率使用电荷传输物质。其中,从电荷传输物质与粘合剂树脂的相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从耐刷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70质量份以下,从耐伤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
[0206] 另外,电荷传输层的膜厚通常为5μm~50μm、优选为10μm~45μm。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成膜性、挠性、涂布性、耐污染性、耐气体性、耐光性等,也可以使电荷传输层中含有公知的增塑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吸电子性化合物、染料、颜料、有机/无机粒子等填料、流平剂等添加剂。作为抗氧剂的例子,可列举受阻酚化合物、受阻胺化合物等。另外,作为染料、颜料的例子,可列举各种色素化合物、偶氮化合物等。
[0207] <其它功能层>
[0208] 在构成叠层型感光体的各层中,也可以出于提高成膜性、挠性、涂布性、耐污染性、耐气体性、耐光性等目的而含有公知的抗氧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吸电子性化合物、流平剂、可见光遮光剂等添加物。
[0209] 另外,也可以在叠层型感光体上进一步设置其它层,并将该层作为最表 面层。例如,也可以出于防止感光层的损耗、或防止、减轻由带电器等产生的放电产物等引起的感光层的劣化的目的而设置保护层。保护层可以使适当的粘合剂树脂中含有导电性材料而形成,或者可以使用日本特开平9-19000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252377号各公报中记载的使用了三苯基胺骨架等具有电荷传输能力的化合物的共聚物。
[0210] 作为用于保护层的导电性材料,可使用TPD(N,N’-二苯基-N,N’-双(间甲苯基)联苯胺)等芳香族氨基化合物、氧化锑、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铝、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0211] 作为用于保护层的粘合剂树脂,可使用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聚芳酯树脂、环氧树脂、聚酮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基酮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硅氧烷树脂等公知的树脂,另外,还可以使用诸如日本特开平9-19000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252377号公报中记载的那样的三苯基胺骨架等具有电荷传输能力的骨架和上述树脂的共聚物。
[0212] 保护层的电阻通常优选设为109Ω·cm以上且1014Ω·cm以下的范围。电阻高于上述范围时,可能导致残留电位上升而形成雾化多的图像。另一方面,如果低于上述范围,则有可能引发图像的模糊、分辨率降低。另外,保护层优选以实质上不妨碍图像曝光时所照射的光的透过的方式构成。
[0213] 另外,出于减小感光体表面的摩擦阻力、磨耗,提高调色剂从感光体向转印带、纸的转印效率等目的,也可以使表面层含有氟类树脂、硅树脂、聚乙烯树脂等、或由这些树脂形成的粒子、无机化合物的粒子。或者,也可以新形成含有这些树脂、粒子的层作为表面层。
[0214] 当然,也可以进一步根据需要而具有阻隔层、粘接层、封闭层等中间层、透明绝缘层等用以改善电特性、机械特性的层。
[0215] <各层的形成方法>
[0216] 这些构成感光体的各层可如下形成:将所含的物质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而得到涂布液,并利用浸渍涂布、喷雾涂布、喷嘴涂布、棒涂、辊涂、刮刀涂布等公知的方法将所得到的涂布液在支撑体上涂布并进行干燥,并按照各层的顺序依次重复进行上述涂布、干燥工序。
[0217] 涂布液的制作中使用的溶剂或分散介质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具体例,可列举:甲醇、乙醇、丙醇、2-甲氧基乙醇等醇类、四氢呋喃、1,4-二氧杂环己烷、二甲氧基乙烷等醚类、甲酸甲酯、乙酸乙酯等酯类、丙酮、甲乙酮、 环己酮等酮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四氯乙烷、1,2-二氯丙烷、三氯乙烯等氯代烃类、正丁基胺、异丙醇胺、二乙胺、三乙醇胺、乙二胺、三亚乙基二胺等含氮化合物类、乙腈、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类等。另外,这些溶剂或分散介质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及种类组合使用2种以上。
[0218] 溶剂或分散介质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考虑各层的目的及所选择的溶剂、分散介质的性质,以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粘度等物性达到所期望范围的方式进行适当调整。
[0219] 对于电荷产生层的情况而言,通常使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0.1质量%以上、优选为1质量%以上,另外,通常为15质量%以下、优选为10质量%以下的范围。另外,通常使涂布液的粘度为0.01cps以上、优选为0.1cps以上,另外,通常为20cps以下、优选为10cps以下的范围。
[0220] 对于电荷传输层的情况而言,通常使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5质量%以上、优选为10质量%以上,另外,通常40质量%以下、优选为35质量%以下的范围。另外,通常使涂布液的粘度为10cps以上、优选为50cps以上,另外,通常为500cps以下、优选为400cps以下的范围。
[0221] 作为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可列举:浸涂法、喷涂法、旋涂法、珠涂敷法、线棒涂敷法、刮刀涂敷法、辊涂法、气刀涂敷法、幕涂法等,也可以使用其它公知的涂敷法。
[0222] 涂布液的干燥优选在室温下的指触干燥后,在通常30℃以上且200℃以下的温度范围、在静止或送下加热干燥1分钟至2小时之间。另外,加热温度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在干燥时一边变更温度、一边进行加热。
[0223] <3.图像形成装置、盒>
[0224] 接着,利用示出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的图1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说明,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可以任意地变形而实施。
[0225]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电子照相感光体1、带电装置2、曝光装置3及显影装置4而构成,进而,根据需要设有转印装置5、清洁装置6及定影装置7。
[0226] 电子照相感光体1只要是上述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就没有特别限制,在图1中,作为其一例,示出了在圆筒状的导电性支撑体的表面形成有上述感光层的鼓状的感光体。沿着该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外周面分别配置有带电装置2、曝光装置3、显影装置4、转印装置5及清洁装置6。
[0227] 带电装置2是使电子照相感光体1带电的装置,使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均匀带电至给定电位。作为带电装置,常用的有电晕管、格栅电晕管(scorotron)等电晕带电装置、使经过施加电压后的直接带电构件与感光体表面接触而带电的直接带电装置(接触型带电装置)、带电刷等接触型带电装置等。作为直接带电装置的例子,可列举带电辊、带电刷等接触带电器等。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作为带电装置2的一例,示出了辊型的带电装置(带电辊)。作为直接带电方法,可以是伴随气中放电的带电、或者未伴随气中放电的注入带电中的任意带电方法。另外,作为在带电时施加的电压,可以是仅施加直流电压的情况,也可以在直流上叠加交流而使用。
[0228] 曝光装置3只要是能够对电子照相感光体1进行曝光而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感光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装置即可,对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卤灯、荧光灯、半导体激光或He-Ne激光等激光、LED等。另外,也可以通过感光体内部曝光方式进行曝光。进行曝光时的光为任意的,可以采用例如波长为780nm的单色光、波长600nm~700nm的稍微靠近短波长的单色光、波长380nm~500nm的短波长的单色光等进行曝光。这些当中,使用380~500nm的短波长光时分辨率提高,故优选。其中,优选405nm的单色光。
[0229] 对显影装置4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瀑布显影、单组分绝缘调色剂显影、单组分导电调色剂显影、双组分磁性刷显影等干式显影方式、湿式显影方式等的任意的装置。在图1中,显影装置4由显影槽41、搅拌器42、供给辊43、显影辊44及控制构件45构成,形成了在显影槽41的内部贮存有调色剂T的结构。另外,根据需要,显影装置4可以附设用于补给调色剂T的补给装置(未图示)。该补给装置可以设为能够由瓶、盒等容器补给调色剂T的构成。
[0230] 供给辊43由导电性海绵等形成。显影辊44由铁、不锈钢、铝、镍等金属辊或在这样的金属辊上包覆有硅树脂、聚氨酯树脂、氟树脂等的树脂辊等构成。可以根据需要对该显影辊44的表面实施平滑加工或粗面加工。
[0231] 显影辊44配置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和供给辊43之间,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及供给辊43分别抵接。供给辊43及显影辊44通过旋转驱动机构(未图示)而实现旋转。供给辊43负载所贮存的调色剂T,将其供给于显影辊44。显影辊44负载通过供给辊43而供给的调色剂T,使其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
[0232] 控制构件45由有机硅树脂、聚氨酯树脂等的树脂刮刀、不锈钢、铝、铜、黄铜、磷青铜等的金属刮刀、或在这样的金属刮刀上包覆树脂而成的刮刀等形成。该控制构件45与显影辊44抵接,通过弹簧等以给定的力向显影辊44侧按压(一般刮刀线压为5~500g/cm)。根据需要,也可以使该控制构件45具备通过与调色剂T的摩擦带电而对调色剂T赋予带电的功能。
[0233] 搅拌器42利用旋转驱动机构而各自发生旋转,对调色剂T进行搅拌,同时将调色剂T输送至供给辊43侧。搅拌器42也可以设置搅拌桨形状、大小等不同的多个。
[0234] 对转印装置5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采用了电晕转印、辊转印、带转印等静电转印法、压力转印法、粘合转印法等任意方式的装置。这里,转印装置5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相对配置,并由转印装料机、转印辊、转印带等构成。该转印装置5以与调色剂T的带电电位相反的极性施加给定电压值(转印电压),将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纸(纸张、介质)P上。需要说明的是,与设置中间转印体的方式相比,直接转印方式的转印次数减少一次,能够减轻由转印引起的画质下降,机理也简单,从成本方面、小型化的方面考虑是有利的。而另一方面,其对转印介质的种类有诸多限制,在转印介质的尺寸较小的情况下、或高速机的情况下,存在会由于上述的转印重复疲劳而引发电特性劣化的缺点,但可通过使用上述感光体而得到改善。
[0235] 对于清洁装置6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使用刷清洁器、磁刷清洁器、静电刷清洁器、磁性辊清洁器、刮刀清洁器等任意的清洁装置。清洁装置6是将附着于感光体1的残留调色剂用清洁构件刮掉并回收残留调色剂的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残留于感光体表面的调色剂少、或几乎不残留的情况下,也可以没有清洁装置6。
[0236] 定影装置7由上部定影构件(定影辊)71及下部定影构件(定影辊)72构成,在定影构件71或72的内部配置有加热装置73。需要说明的是,图1 中示出的是在上部定影构件71的内部具备加热装置73的例子。上部及下部的各定影构件71、72可以使用在不锈钢、铝等的金属管坯上包覆有硅橡胶的定影辊、以及用特氟隆(注册商标)树脂包覆的定影辊、定影片等公知的热定影构件。进而,为了提高脱模性,各定影构件71、72可以设为供给硅油等脱模剂的构成,也可以设为利用弹簧等相互强制性地施加压力的构成。
[0237] 在被转印到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在被加热至给定温度的上部定影构件71和下部定影构件72之间通过时,调色剂被加热至熔融状态,通过后经冷却将调色剂定影至记录纸P上。
[0238]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定影装置,对其种类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设置以在此使用的定影装置为代表的采用热辊定影、闪光定影、烘箱定影、压力定影等任意方式的定影装置。
[0239] 对于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电子照相装置而言,如下所述地进行图像的记录。即,首先利用带电装置2使感光体1的表面(感光面)带电为给定的电位(例如-600V)。此时,可以利用直流电压使其带电,也可以在直流电压上叠加交流电压而使其带电。
[0240] 接着,利用曝光装置3将带电后的感光体1的感光面根据要记录的图像进行曝光,在感光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利用显影装置4进行形成于该感光体1的感光面的静电潜像的显影。
[0241] 对于显影装置4,在利用控制构件(显影刮刀)45对由供给辊43供给的调色剂T进行薄层化的同时,以给定的极性(在此,与感光体1的带电电位为相同极性,负极性)进行摩擦带电,一边负载于显影辊44一边输送,使其与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
[0242] 负载于显影辊44的带电调色剂T与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时,在感光体1的感光面形成对应于静电潜像的调色剂图像。进而,该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装置5而被转印于记录纸P上。然后,未被转印而残留在感光体1的感光面上的调色剂通过清洁装置6而被除去。
[0243] 调色剂图像被转印于记录纸P上之后,使其通过定影装置7而将调色剂图像热定影至记录纸P上,由此可得到最终的图像。
[0244] 需要说明的是,除上述构成之外,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设为例如能够进行除电工序的构成。除电工序是通过对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曝光而进行电子照相感光体的除电的工序,作为除电装置,可使用荧光灯、LED等。另外, 除电工序中使用的光多数情况下为以强度计具有曝光光的3倍以上的曝光能量的光。
[0245]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进一步变形而构成,例如,可以设为能够进行前曝光工序、辅助带电工序等工序的构成,或进行胶版印刷的构成,或进一步使用了多种调色剂的全彩色串联方式的构成。
[0246]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将电子照相感光体1与带电装置2、曝光装置3、显影装置4、转印装置5、清洁装置6及定影装置7中的1个或2个以上组合,以一体型的盒(以下适当称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盒”)的形式构成,并将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盒设为相对于复印机或激光打印机等电子照相装置主体能够拆卸的构成。这种情况下,例如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或其它构件劣化的情况下,将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盒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取下,并将其它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由此,图像形成装置的保养、管理变得容易。
[0247] 实施例
[0248]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本发明并不受到这些实施例的限定。
[0249] <羟基镓酞菁、聚芳酯树脂的制造>
[0250] 羟基镓酞菁的制造
[0251] 制造例1
[0252] 将1,3-二亚氨基异吲哚啉34.6g及三氯化镓10g加入二甲亚砜200ml中,使其在160℃下反应4小时。将该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5.0重量%的次氯酸钠水溶液4.6g。过滤该反应液,用甲醇300ml、离子交换水100ml对所得到的晶体进行洗涤,然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了氯镓酞菁21.2g。
[0253] 将所得到的氯镓酞菁4.0g用浓硫酸160g于-10℃进行溶解之后,将该溶液滴加到5℃的蒸馏水1200g中以使晶体析出。用蒸馏水、稀氨水等进行洗涤之后进行干燥,得到了羟基镓酞菁3.6g。
[0254] 将所得到的羟基镓酞菁2.0g与二甲基甲酰胺30ml、玻璃珠55g一起用立式砂磨机实施了30小时研磨处理。过滤后,用甲醇100ml洗涤两次,并进行干燥,得到了V型羟基镓酞菁(A)1.9g。所得到的羟基镓酞菁(A)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如图2所示。
[0255] 制造例2
[0256] 在氮气氛围中将邻苯二甲腈32g、三氯化镓10g加入到α-氯萘164g中,使其在205℃反应了5小时。将该反应液冷却至150℃,进行过滤,用N-甲基吡咯烷酮150ml及甲醇150ml对所得到的晶体进行洗涤,然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了氯镓酞菁11.5g。
[0257] 对所得到的氯镓酞菁与制造例1同样地进行浓硫酸处理及研磨处理,得到了V型羟基镓酞菁(B)1.9g。所得到的羟基镓酞菁(B)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如图3所示。
[0258] 聚芳酯树脂的制造
[0259] [原料单体的分析方法]
[0260] 对于在实施例等中使用的包含双酚的原料单体的纯度、副产物量,利用以下的方法进行了测定。
[0261] 原料单体的纯度测定是将各试样制成1%丙酮溶液后通过气相色谱仪测定而求出的。将各峰的面积在来自于原料单体的峰的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设为含量。
[0262] 装置:岛津GC17A
[0263] 色谱柱:DB-5(30m×0.25mmφ0.25μm)
[0264] 检测器:FID
[0265] 另外,为了鉴定副产物,测定了GC/MS。
[0266] 装置:Agilent 6890/5975
[0267] 色谱柱:DB-1HT(15m×0.25mmφ0.1μm)
[0268] 检测器:MSD SCAN法(EI)
[0269] 分析/解析结果如表1所示。
[0270] [表1]
[0271]
[0272] 上述表1中、N.D.表示未检测到。另外,表中的原料双酚结构、单甲基 结构、三甲基结构如下所示。下述式中,X分别表示单键、-CR1R2-、O、CO、S。另外,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或者,R1及R2表示由R1和R2键合而形成的环己叉基。
[0273] [化学式24]
[0274] 原料双酚
[0275]
[0276] 单甲基结构
[0277]
[0278] 三甲基结构
[0279]
[0280] [聚合]
[0281] 制造例3(聚芳酯树脂(1)的制造法)
[0282] 在500mL烧杯中称取氢氧化钠(6.20g)和H2O(235ml),边搅拌边使其溶解。向其中依次添加2,3,5-三甲基苯酚(0.36g)、原料单体Bis-C(1){2,2-双(3-甲基-4-羟基苯基)丙烷}(16.18g)及苄基三乙基氯化铵(0.168g),并进行搅拌溶解,然后将该碱水溶液转移至1L反应槽中。
[0283] 另一方面,将对苯二甲酰氯(6.55g)及间苯二甲酰氯(6.55g)与二氯甲烷(117mL)的混合溶液转移至滴液漏斗内。
[0284] 将反应槽的外温保持于20℃,边对反应槽内的碱水溶液进行搅拌,边从滴液漏斗经30分钟滴加二氯甲烷溶液。然后,继续进行1小时搅拌之后,加入二氯甲烷(196mL),继续搅拌了4小时。然后,停止搅拌,静置30分钟之后分离有机层。将该有机层用0.1当量盐酸(240mL)进行3次洗涤,进一步用脱盐水(240mL)进行了2次洗涤。
[0285] 向洗涤后的有机层中加入二氯甲烷230ml来进行稀释,并注入到甲醇(2100ml)中,过滤收集所得到的沉淀物,并进行干燥,得到了目标的聚芳酯树脂(1)。所得到的聚芳酯树脂(1)的分析值如表2所示。聚芳酯树脂(1)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0286] [化学式25]
[0287]
[0288] 聚芳酯树脂(1)
[0289] 制造例4(聚芳酯树脂(2)的制造法)
[0290] 将制造例3的原料单体Bis-C(1)(16.18g)变更为原料单体Bis-C(1)(11.33g)及原料单体Bis-C(2)(4.85g)的混合物,除此以外,通过同样的操作进行合成,得到了聚芳酯树脂(2)。所得到的聚芳酯树脂(2)的分析值如表2所示。
[0291] 比较制造例1(聚芳酯树脂(3)的制造法)
[0292] 将制造例3的原料单体Bis-C(1)变更为原料单体Bis-C(2),除此以外,通过同样的操作进行合成,得到了聚芳酯树脂(3)。所得到的聚芳酯树脂(3)的分析值如表2所示。
[0293] 制造例5(聚芳酯树脂(4)的制造法)
[0294] 将制造例3的原料单体Bis-C(1)(16.18g)变更为原料单体Bis-C(1)(4.85g)及原料单体Bis-C(2)(11.33g)的混合物,除此以外,通过同样的操作进行合成,得到了聚芳酯树脂(4)。所得到的聚芳酯树脂(4)的分析值如表2所示。
[0295] [分析]
[0296] 利用下述方法对所得到的各聚芳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羧酸酰氯端基量、OH端基量及羧酸端基量、聚芳酯的水解及双酚的纯度进行了测定。
[0297] [粘均分子量(Mv)的测定]
[0298] 将聚芳酯树脂溶解于二氯甲烷,制备了浓度C为6.00g/L的溶液。使用溶剂(二氯甲烷)的流下时间t0为136.16秒的乌氏毛细管粘度计,在设定于20.0℃的恒温水槽中测定了试样溶液的流下时间t。按照下式计算出粘均分子量(Mv)。
[0299] a=0.438×ηsp+1ηsp=t/t0-1
[0300] b=100×ηsp/C C=6.00(g/L)
[0301] η=b/a
[0302] Mv=3207×η1.205
[0303] [羧酸酰氯端基量[CF(μ当量/g)]的测定]
[0304] 精确称量聚芳酯约1.5g,加入二氯甲烷20mL将其溶解。向其中加入4-(对硝基苄基)吡啶的1%二氯甲烷溶液2mL,将总量调整为25mL。经30分钟使其显色之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株)岛津制作所制、UV-1200)测定了在45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另一方面,使用苯甲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求出吸光系数,对树脂中的CF基量进行了定量。
[0305] [OH端基量[OH(μ当量/g)]的测定]
[0306] 精确称量聚芳酯约0.2g并溶解于二氯甲烷10mL中。向其中加入5%乙酸/二氯甲烷溶液5mL,然后再添加四氯化钛溶液(*1)10mL而使其显色之后,将总液量调整为25mL。对该溶液使用分光光度计((株)岛津制作所制、UV-1200)测定了480nm波长下的吸光度。(*1:二氯甲烷200mL、5%乙酸/二氯甲烷溶液22mL、氯化钛5.5mL的混合溶液)。
[0307] 另外使用与要测定的聚芳酯树脂为相同组成的双酚化合物(组合物)的二氯甲烷溶液求出吸光系数,对树脂中的OH基量进行了定量。
[0308] [羧酸端基量[COOH(μ当量/g)]的测定]
[0309] 在高型烧杯中精确称量约0.4g的聚芳酯树脂,加入苯甲醇25mL,利用195℃的油浴使其加热溶解。在确认到完全溶解之后,从油浴撤下,将溶液冷却。冷却后,顺着高型烧杯的烧杯壁缓慢加入2mL乙醇。使用自动滴定装置(GT100、三菱化学制)、并利用0.01N-NaOH苯甲醇溶液对该溶液进行了滴定。另一方面,利用0.01N-NaOH苯甲醇溶液仅对溶剂苯甲醇进行滴定,求出空白值。另外,通过下述方法求出0.01N-NaOH苯甲醇溶液的因子。
[0310] (1)利用移液管精确量取0.01N盐酸(容量分析用试剂已知当量液(FHCL=1)1、2、4mL并将其放入至滴定用高型烧杯。
[0311] (2)向它们当中加入苯甲醇25mL、乙基醇2mL。
[0312] (3)使用自动滴定装置(GT100、三菱化学制)、并利用0.01N-NaOH苯甲醇溶液进行了滴定。
[0313] (4)计算:用NaOH苯甲醇滴定液量(Y轴)对(1)的盐酸调整液量(X轴)作图,将其斜率设为S。
[0314] 0.01N-NaOH苯甲醇溶液的因子F=FHCL/S
[0315] ·COOH基={(A-B)×F×10}/W(μ当量/g)
[0316] A:测定滴定量(mL)
[0317] B:空白滴定量(mL)
[0318] F:0.01N NaOH苯甲醇液的因子
[0319] W:聚芳酯树脂量(g)
[0320] [聚芳酯的水解及双酚的纯度分析]
[0321] 称量聚芳酯约0.1g,并添加甲醇4.9g。向其中加入28%甲醇钠/甲醇溶液(和光纯药制)0.1g之后,于50℃进行7小时搅拌,进行了水解反应。接着,在冷却至室温之后,添加乙酸0.05~0.1g而进行了中和。
[0322] 通过对上述水解后的溶液进行气相色谱仪测定而求出了双酚纯度。将各峰的面积在来源于双酚单体的峰的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作为含量。根据原料双酚的分析结果对来源于双酚单体的峰进行了鉴定。
[0323] 装置:岛津GC17A
[0324] 色谱柱:DB-5(30m×0.25mmφ0.25μm)
[0325] 检测器:FID
[0326]
[0327] <感光体片的制作>
[0328] [实施例1]
[0329] 如下所述地制作了底涂层用分散液。将平均初级粒径40nm的金红石型氧化钛(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TTO55N”)和相对于该氧化钛为3质量%的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东芝有机硅株式会社制“TSL8117”)投入到高速流动式混合混炼机((株)KAWATA株式会社制“SMG300”)中,以旋转圆周速度34.5m/秒进行高速混合,得到了表面处理氧化钛,利用甲醇/1-丙醇的球磨机使上述得到的表面处理氧化钛分散,由此制成了疏水化处理氧化钛的分散浆料。将该分散浆料和甲醇/1-丙醇/甲苯的混合溶剂、以及下述共聚聚酰胺的颗粒一边进行加热一边搅拌、混合,使聚酰胺颗粒溶解,然后进行声波分散处理,由此得到了甲醇/1-丙醇/甲苯的质量比为7/1/2、且以质量比3/1含有疏水性处理氧化钛/共聚聚酰胺的固体成分浓度18.0%的底涂层分散液,其中,所述共聚聚酰胺由ε-己内酰胺[下述式(A)所示的化合物]/双(4-氨基-3-甲基环己基)甲烷[下述式(B)所示的化合物]/六亚甲基二胺[下述式(C)所示的化合物]/十亚甲基二羧酸[下述式(D)所示的化合物]/十八亚甲基二羧酸[下述式(E)所示的化合物]以75%/9.5%/3%/9.5%/3%的组成摩尔比率构成。
[0330] [化学式26]
[0331]
[0332] 如下所述地制作了电荷产生层形成用涂布液。作为电荷产生物质,将通过上述制造例1制造的羟基镓酞菁(A)20质量份和1,2-二甲氧基乙烷280质量份混合,并利用立式砂磨机进行1小时粉碎,进行了微粒化分散处理。接着,向该微细化处理液中混合下述粘合剂液及230质量份的1,2-二甲氧基乙烷,配制了电荷产生层形成用涂布液,所述粘合剂液是使聚乙烯醇缩丁醛(电气化学工业(株)制、商品名“Denka Butyral”#6000C)10质量份溶解于1,2-二甲 氧基乙烷255质量份和4-甲氧基-4-甲基-2-戊酮85质量份的混合液中而得到的。
[0333] 如下所述地制作了电荷传输层用涂布液。作为电荷传输物质,将下述式(CT1)所示的化合物40质量份及下述式(CT2)所示的化合物40质量份、和制造例3中制造的聚芳酯树脂(1)100质量份、抗氧剂(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商品名IRGANOX 1076)8质量份、硅油(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商品名KF96)0.05质量份混合到四氢呋喃/甲苯混合溶剂(四氢呋喃80质量%、甲苯20质量%)640质量份中,配制了电荷传输层用涂布液。
[0334] [化学式27]
[0335]
[0336] 接着,在表面经过了铝蒸镀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上,以使干燥后的膜厚达到约1.5μm的方式涂布上述得到的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并在室温下进行干燥,设置了底涂层。
[0337] 接着,在上述底涂层上,以使干燥后的膜厚达到约0.3μm的方式涂布上述得到的电荷产生层形成用涂布液,并在室温下进行干燥,设置了电荷产生层。
[0338] 接着,在上述电荷产生层上,以使干燥后的膜厚达到25μm的方式利用涂布器涂布上述的电荷传输层形成用涂布液,并于125℃干燥20分钟而形成电荷传输层,制作了感光体片。
[0339] [实施例2]
[0340]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电荷产生物质变更为在制造例2中制造的羟基镓酞菁(B)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感光体片。
[0341] [比较例1]
[0342]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聚芳酯树脂(1)变更为聚芳酯树脂(3)以外,与实施 例1同样地制作了感光体片。
[0343] [比较例2]
[0344] 除了将实施例2中的聚芳酯树脂(1)变更为聚芳酯树脂(3)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感光体片。
[0345] [实施例3]
[0346]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聚芳酯树脂(1)变更为聚芳酯树脂(4)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感光体片。
[0347] [实施例4]
[0348]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聚芳酯树脂(1)变更为聚芳酯树脂(2)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感光体片。
[0349] [实施例5]
[0350] 除了在实施例1中代替电荷产生物质(A)而使用了在利用CuKα射线的X射线衍射中于布拉格角(2θ±0.2)为27.3°处显示强衍射峰的Y型(别名D型)氧钛酞菁(C)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感光体片。
[0351] [比较例3]
[0352] 除了将实施例5中的聚芳酯树脂(1)变更为聚芳酯树脂(3)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了感光体片。
[0353] [实施例6]
[0354] 除了代替实施例1中的电荷传输物质(CT1)40质量份及电荷传输物质(CT2)40质量份而使用了电荷传输物质(CT1)70质量份及下述的电荷传输物质(CT3)10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感光体片。
[0355] [化学式28]
[0356]
[0357] [实施例7]
[0358] 除了代替实施例1中的电荷传输物质(CT1)40质量份及电荷传输物质(CT2)40质量份而使用了下述的电荷传输物质(CT4)50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感光体片。
[0359] [化学式29]
[0360]
[0361] [初期电特性评价]
[0362] 使用按照电子照相学会测定标准制作的电子照相特性评价装置(続電子写真技術の基礎と応用、电子照相学会编、Corona Publishing Co.Ltd、404-405页记载),将上述感光体片贴合于铝制鼓而制成圆筒状,在取得了铝制鼓与感光体的铝基体之间的导通的基础上,使鼓以恒定转速旋转,进行了基于带电、曝光、电位测定、除电的循环的电特性评价试验。此时,使初期表面电位为-700V,曝光使用780nm的单色光、除电使用660nm的单色光,测定了在照射0.92μJ/cm2的曝光光时的明电位(VL)。进行VL测定时,将从曝光直到电位测定所需要的时间设为139ms。另外,测定当表面电位达到初期表面电位的一半(-350V)时的照射能(半衰曝光能量:μJ/cm2)作为灵敏度(E1/2)。VL值的绝对值越小,则表示电特性越好,E1/2值越小,则表示灵敏度越高。测定环境在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N/N)进行。结果如表3所示。
[0363] [重复电特性评价]
[0364] 使用按照电子照相学会测定标准制造的电子照相特性评价装置(続電子写真技術の基礎と応用、电子照相学会编、Corona Publishing Co.Ltd、404-405页记载),将上述感光体片贴合于直径80mm的铝制鼓而制成圆筒状,在取得了铝制鼓与感光体片的铝基体之间的导通的基础上,使鼓以恒定转速60rpm旋转,重复30000次带电、曝光、电位测定、除电的循环,并对循环前后的特性进行了评价。此时,以使最初试验时感光体的初期表面电位达到约-700V的方式固定带电(格栅电晕带电器)条件,测定了所观测到的表面电位(V0)之差(ΔV0)。ΔV0的绝对值越小,则表示重复使用时的带电性越好。测定环境在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进行。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0365] [转印记忆评价]
[0366] 在实施上述的初期电特性试验之后,拆下除电部,并为了模拟转印负载 而取而代之地设置施加了+6.5kV的电晕管。在该状态下重复4000次带电-曝光-转印负载的循环之后,再次测定上述的VL,并求出了其与初期的差异ΔVL。测定环境在25℃、50%RH下进行。结果如表3所示。ΔVL的绝对值越小,则表示转印记忆越好。
[0367]
[0368] 将实施例1、2与比较例1、2相比可知,利用使用了原料双酚Bis-C(1)的聚芳酯树脂制作的感光体,明电位(VL)良好,重复电特性中的带电性及转印记忆良好。另一方面,利用使用了Bis-C(2)的聚芳酯树脂制作的感光体,虽然初期电特性不会发生大幅劣化,但重复电特性的带电性、转印记忆容易变差。
[0369] [实施例8]
[0370] <感光体鼓的制造>
[0371] 在表面经过了粗切削加工、并洗涤干净后的外径30mm、长度376mm、壁厚0.75mm的铝制圆筒上,利用浸涂法依次涂布用于实施例1的感光体制造的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电荷产生层形成用涂布液、电荷传输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以使干燥后的膜厚分别达到1.3μm、0.4μm、25μm的方式形成了底涂层、电荷产生层、电荷传输层,制造了感光体鼓。需要说明的是,电荷传输层的干燥在125℃进行了20分钟。
[0372] [α-氯萘残留量的测定]
[0373] 将上述感光体鼓浸渍于丙酮中,使电荷传输层中的丙酮可溶成分溶解,将不溶成分及发生了溶胀的粘合剂树脂剥离除去。接着,将相当于电荷产生层100cm2的部分浸渍于1,2-二甲氧基乙烷中并进行超声波处理,得到了电荷产生层的分散液,对溶解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进行过滤,分离出作为不溶成分的羟基镓酞菁颜料。对于分离出的颜料试样,利用GC/MS(SIM)法进行了成分的鉴定和定量。定量如下进行:首先利用已知浓度的α-氯萘标样制作校正曲线(峰面积vs.检测强度),由该校正曲线和测定样品的峰面积计算出α-氯萘。
其中,在分离出测定样品之前添加标准品,确认有何种程度的回收率,并根据该回收率对溶剂检测量加以补正。
[0374] 由上述的电荷产生层的羟基镓酞菁未检测到残留α-氯萘。
[0375] <图像试验>
[0376] 图像试验是利用干式显影系电子照相方式,使用印刷速度243mm/s、基于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带电辊、传送带而实现的从感光体到纸的直接转印方式的Oki Data公司制造的串联式全色打印机MICROLINE9800而进行的。
[0377] 将制作的感光体鼓(同等品4根)安装于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各色用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在25℃、50%RH的环境中以纵向进给印刷了1000张A4纸。然后,横向进给A4纸,印刷了整面半色调图像,但未观察到相 当于感光体两端部的部分的浓度降低等图像缺陷。另外,将试验环境变更为25℃、10%RH,进行了整面半色调印刷,但未观察到浓度降低。
[0378] [实施例9]
[0379] <感光体鼓的制造>
[0380] 除了将涂布液变更为用于实施例2的感光体制造的涂布液以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制造了感光体鼓。由电荷产生层的羟基镓酞菁检测到了0.2ng/cm2的残留α-氯萘。
[0381] <图像试验>
[0382] 将上述的感光体鼓(同等品4根)与实施例8同样地安装于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各色用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在25℃、50%RH的环境中以纵向进给印刷了1000张A4纸。然后,横向进给A4纸,印刷了整面半色调图像,但仅观察到了不成问题的程度的极其微弱的端部浓度差异等图像缺陷。另外,将试验环境变更为25℃、10%RH,进行了整面半色调印刷,但未观察到浓度降低。
[0383] [比较例5]
[0384] <感光体鼓的制造>
[0385] 除了将涂布液变更为用于比较例1的感光体制造的涂布液以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制造了感光体鼓。由电荷产生层的羟基镓酞菁未检测到残留α-氯萘。
[0386] <图像试验>
[0387] 将上述的感光体鼓(同等品4根)与实施例8同样地安装于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各色用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在25℃、50%RH的环境中以纵向进给印刷了1000张A4纸。然后,横向进给A4纸,印刷了整面半色调图像,结果,在端部的重复接受强转印负载的部分观察到了浓度降低,观察到了浓度差异的图像缺陷。另外,将试验环境变更为25℃、10%RH,进行了整面半色调印刷,但未观察到由此引起的浓度降低。
[0388] [比较例6]
[0389] <感光体鼓的制造>
[0390] 除了将涂布液变更为用于比较例2的感光体制造的涂布液以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制造了感光体鼓。由电荷产生层的羟基镓酞菁检测到了0.3ng/cm2的残留α-氯萘。
[0391] <图像试验>
[0392] 将上述的感光体鼓(同等品4根)与实施例8同样地安装于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各色用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在25℃、50%RH的环境中以纵向进给印刷了1000张A4纸。然后,横向进给A4纸,印刷了整面半色调图像,结果,在端部的重复接受强转印负载的部分观察到了浓度降低,观察到了浓度差异的图像缺陷。另外,将试验环境变更为25℃、10%RH,进行了整面半色调印刷,但未观察到由此引起的浓度降低。
[0393] 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确,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更或修正。本申请基于2013年7月1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3-146651)、2013年9月1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3-189584)、2013年10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3-206624),其内容在此作为参照被引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