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偏光板及使用该椭圆偏光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申请号 CN200810174231.9 申请日 2005-11-07 公开(公告)号 CN101419305A 公开(公告)日 2009-04-29
申请人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发明人 川本育郎; 梅本清司;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具有宽频带和宽视 角 的非常薄的椭圆偏光板、其简单制法和使用该椭圆偏光板的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依次包括偏光片、在偏光片一侧形成的保护层、用作λ/2板的第一双折射层和用作λ/4板的第二双折射层。在该板中,偏光片的吸收轴和第一双折射层的慢轴形成10°到20°或-10°到-20°的角度α,并且偏光片的吸收轴和第二双折射层的慢轴形成65°到85°或5°到25°的角度β。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透明保护膜(T)的表面进行配向处理;
在经过配向处理的透明保护膜(T)的表面形成第一双折射层;
在透明保护膜(T)的表面层积偏光片;和
在第一双折射层的表面层积第二双折射层,其中
所述偏光片和所述第一双折射层配置在所述透明保护膜(T)的相 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其中:所述透 明保护膜(T)、第一双折射层、偏光片和第二双折射层包括连续膜; 并且所述透明保护膜(T)、第一双折射层、偏光片和第二双折射层的 长侧被粘附在一起以进行层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其中所述 形成第一双折射层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涂覆含有液晶材料的涂覆液; 并且通过在该液晶材料显示液晶相的温度下进行处理而使所涂覆的液 晶材料配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其中:所述液 晶材料包括聚合性单体和交联性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并且使所述液晶 材料配向的步骤进一步含有进行聚合处理和交联处理之一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聚 合处理和交联处理之一通过加热和光照射之一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其中所述层积 第二双折射层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液晶材料和手性试剂的涂 覆液涂覆到基板上;在通过使所涂覆的液晶材料在该液晶材料显示液 晶相的温度下进行处理而在基板上形成第二双折射层;并且将该基板 上形成的第二双折射层转移到所述第一双折射层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液 晶材料作为100重量份,所述涂覆液中含有的所述手性试剂的比例为 0.03到0.11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其中所述基板 包括通过拉伸处理和重结晶处理而获得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9.根据权利要求6到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 其中所述的基板在其表面不进行配向处理的情况下,用于涂覆涂覆液 的步骤。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椭圆偏光板,以及使用该椭圆偏光板的图像显示 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宽频带和宽视的非常薄的 椭圆偏光板,以及使用该椭圆偏光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各自具有组合的偏光膜和相位差板的各种光学膜通常用于各种图 像显示装置中,例如液晶显示装置和电致发光显示器(EL),从而得到 光学补偿。
通常,属于上述光学膜之一的圆偏光板可以通过组合偏光膜和λ /4板来制造。但是,λ/4板具有波长越短、其所提供的相位差值越 大的特性,即所谓的“正波长色散特性”,因此,λ/4板通常具有高的 正波长色散特性。因此,λ/4板的问题在于其不能在宽的波长范围内 显示出所需的光学特性(例如,作为λ/4板的功能)。为避免这一问 题,近年来提出了一种相位差板,其具有波长越长、所提供的相位差 值越大的波长色散特性,即所谓的“反波长色散特性”,例如聚降片 烯类膜或改性聚酸酯类膜。但是,这样的膜存在成本问题。
目前,将具有正波长色散特性的λ/4板与例如波长越长、所提供 的相位差值越大的相位差板或λ/2板相结合,从而校正λ/4板的波 长色散特性(例如,参见JP 3174367B)。
在如上所述结合偏光膜、λ/4板和λ/2板的情况下,各光学轴的 角度,即,偏光膜的吸收轴与各相位差板的慢轴之间的角度必须进行 调整。但是,各自由拉伸膜形成的偏光膜和相位差板的光学轴通常取 决于拉伸方向。各个膜必须根据各自光学轴的方向进行切割和层积, 从而使得膜的吸收轴和慢轴成所需角度。更具体地说,偏光膜的吸收 轴通常与其拉伸方向平行,而相位差板的慢轴也与其拉伸方向平行。 因此,为使偏光膜与相位差板以吸收轴与慢轴之间成45°的角度进行层 积,必须将上述膜之一以相对于该膜纵向(拉伸方向)45°的方向切割。 在膜如上所述进行切割然后粘附的情况下,例如,光学轴之间的角度 可以相对于切割膜而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变化的问题 以及生产成本高和耗时长的问题。进一步的问题还包括由于切割膜而 造成的废品增加和难以制造大型膜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斜向拉伸偏光膜或相位差板等 来调节拉伸方向的方法(例如,参见JP 2003-195037A)。但是,这种 方法的问题在于难以调节。
此外,近年来对于减少图像显示装置厚度的需要日益增长。随着 这种需要的增长,对于减少例如圆偏光板之类的光学膜的厚度的需要 也在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传统问题而完成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 种具有宽频带和宽视角的非常薄的椭圆偏光板,以及使用该椭圆偏光 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发明人对椭圆偏光板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发 现上述目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将含有液晶材料和手性试剂的液 晶组合物涂覆到特定基板上,转移所形成的双折射层,随后形成具有 优异光学特性的非常薄的λ/4板。由此,本发明人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依次包括偏光片、在偏光片一侧形成的保护 层、用作λ/2板的第一双折射层和用作λ/4板的第二双折射层。在 该板中,偏光片的吸收轴与第一双折射层的慢轴之间形成10°到20°或 —10°到—20°的α角度,并且偏光片的吸收轴与第二双折射层的慢轴之 间形成65°到85°或5°到25°的β角度。根据椭圆偏光板的一个优选实 施方式,第一双折射层的厚度为0.5到5μm,第二双折射层的厚度为 0.3到3μm。
根据椭圆偏光板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双折射层使用液晶 材料形成,并且第二双折射层使用含有液晶材料和手性试剂的液晶组 合物形成。根据椭圆偏光板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用于形成第二双 折射层的液晶材料为下式(4)到(19)所表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并且手性试剂为下式(24)到(44)所表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根 据椭圆偏光板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用于形成第二双折射层的 液晶材料为下式(10)所表示的化合物,并且手性试剂为下式(32) 所表示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该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对透明保护膜(T)的表面进行配向处理;在经过配向处 理的透明保护膜(T)的表面形成第一双折射层;在透明保护膜(T) 的表面层积偏光片;并在第一双折射层的表面层积第二双折射层。在 该方法中,偏光片和第一双折射层配置在透明保护膜(T)的相反侧。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透明保护膜(T)、第一双折射层、偏光片和 第二双折射层为连续膜,并且透明保护膜(T)、第一双折射层、偏光 片和第二双折射层的长侧被粘附在一起进行层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形成第一双折射层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涂覆含有液晶材料的涂覆液;并且对所涂覆的液晶材料在该液晶材料 显示液晶相的温度下进行处理而使其配向。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液晶材料包括聚合性单体和交联性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并且使液晶材 料配向的步骤进一步包括进行聚合处理和交联处理中的至少一种的步 骤。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聚合处理和交联处理中的至 少一种通过加热和光照射中的一种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层积第二双折射层的步骤包括 如下步骤:将含有液晶材料和手性试剂的涂覆液涂覆到基板上;对所 涂覆的液晶材料在该液晶材料显示液晶相的温度下进行处理,从而在 基板上形成第二双折射层;并将基板上形成的第二双折射层转移到第 一双折射层的表面。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将液晶材料作为100重 量份,涂覆液含有的手性试剂的比率为0.03到0.11重量份。根据又一 个优选实施方式,基板是通过拉伸处理和重结晶处理获得的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膜。根据又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基板在其表面不进行配 向处理的情况下,用于涂覆涂覆液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包 括上述椭圆偏光板。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双折射层和第二双折射层各自由液 晶材料形成,与第一双折射层和第二双折射层各自由拉伸聚合膜形成 的情况相比,显著提高了nx和ny之间的差异。因此,用于为用作λ /2板的第一双折射层提供所需的面内相位差的第一双折射层的厚度 与传统相比显著减少,并且用于为用作λ/4板的第二双折射层提供所 需的面内相位差的第二双折射层的厚度与传统相比显著减少。因此, 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和传统的椭圆偏光板相比,厚度显著减少,并且 可以极大地有助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厚度减少。而且,在本发明的椭圆 偏光板中,第一双折射层和第二双折射层的液晶材料的配向均通过聚 合或交联而固定,因此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和传统的椭圆偏光板相比, 具有相当优异的耐热性。因此,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的特别效果在于 其光学特性甚至在高温环境中(例如在车辆中使用)也不会下降。
此外,根据本发明,使用相对于液晶材料量的预定量(痕量)的 手性试剂形成第二双折射层使得在不形成阴极C板(nx=ny>nz)的 情况下,令第二双折射层的慢轴方向偏移。即,慢轴方向可以在慢轴 不消减的情况下偏移。结果,第二双折射层的慢轴方向可以设定为与 平行或垂直于偏光片吸收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以往有实验显示,可 以通过使λ/4板的慢轴方向与平行或垂直于椭圆偏光板的偏光片吸收 轴的方向偏移以防止漏光。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样的λ/4板的层 积基本是不可能的(λ/4板必须斜向冲压,或者必须将轴偏移粘附, 因此其所提供的生产效率在实际使用中无法接受)。根据本发明,连续 偏光片和其慢轴方向与平行或垂直于偏光片吸收轴的方向不同的连续 λ/4板被连续粘附在一起,使其各自的纵轴方向相同(通过所谓的辊 对辊(roll to roll)方式)。因此,慢轴方向与平行或垂直于偏光片吸收 轴的方向不同的连续λ/4板可以以非常高的生产效率进行层积。结果, 得到能够显著防止漏光的椭圆偏光板(以往其基本上不能制造)。以往, 使用手性试剂导致阴极C板的形成和慢轴的消失。但是,已经发现使 用痕量手性试剂使得慢轴移动而不会使其消减。通过优化所使用的手 性试剂量来控制慢轴方向是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成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椭圆偏光板的截面示意 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椭圆偏光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的例子中的一步 的透视图;
图4A和4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的例子中 的另一步的透视图;
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的例子中的又一 步的示意图;
图6A和6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的例子中 的再一步的示意图;
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的例子中的再又 一步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 的截面示意图;和
图9A和9B是说明VA模式中液晶分子配向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 椭圆偏光板
11 偏光片
12 保护层
13 第一双折射层
14 第二双折射层
15 第二保护层
20 液晶单元
100 液晶面板
A.椭圆偏光板
A-1.椭圆偏光板的整体结构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椭圆偏光板的截面示意 图;图2是解释形成图1的椭圆偏光板的各层的光学轴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1所示,椭圆偏光板10包括偏光片11、保护层(透明保护膜)12、 第一双折射层13和第二双折射层14。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的椭圆偏 光板可以在偏光片上没有层积保护层(透明保护膜)12的一侧包括第 二保护层(透明保护膜)15。
第一双折射层13可用作所谓的λ/2板。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λ /2板指的是一种具有将具有特定振动方向的线性偏振光转变为振动 方向与其垂直的线性偏振光、或将右旋圆偏振光转变为左旋圆偏振光 (或将左旋圆偏振光转变为右旋圆偏振光)的功能的板。第二双折射 层14可以用作所谓的λ/4板。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λ/2板指的是 一种具有将具有特定波长的线性偏振光转变为圆偏振光(或将圆偏振 光转变为线性偏振光)的功能的板。
图2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形成椭圆偏光板的 各层的光学轴的分解透视图(在图2中,为清楚起见,省略了第二保 护层15)。如图2所示,第一双折射层13被层积为使得其慢轴B相对 于偏光片11的吸收轴A成预定角度α,并且第二双折射层14被层积 为使得其慢轴C相对于偏光片11的吸收轴A成预定角度β。角度α和 角度β之间的关系优选为2α+40°<β<2α+50°,更优选2α+42°<β <2α+48°,尤其优选2α+43°<β<2α+47°,最优选β=2α+45°。角 度α和角度β具有这样的关系可以提供具有非常优异的圆偏振特性的 偏光板。而且,这种关系是包括性的(comprehensive),因此不需要通 过反复试验来确定产品的层积方向。也就是说,这种关系可以用于几 乎所有的偏光片、λ/2板和λ/4板的组合,从而实现优异的圆偏振特 性。具体地说,角度α为10°到20°或者—10°到—20°,优选13°到19° 或者—13°到—19°,更优选14°到18°或者—14°到—18°。因此,在最 优选的实施方式(β=2α+45°)中,角度β为65°到85°或5°到25°, 优选71°到83°或7°到19°,更优选73°到81°或9°到17°。第二双折射 层和偏光片被层积为形成这样的角度β,从而显著地防止漏光。限定除 平行(0°±0.5°)或垂直(90°±0.5°)之外的角度β实现第二双折射层 是本发明的一个特征。
优选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的总厚度为80到200μm,更优选90到 130μm,最优选100到120μm。根据本发明,第一双折射层和第二双 折射层各自由液晶材料形成(下文描述)。因此,使得第一双折射层可 以用作λ/2板的第一双折射层的厚度与传统的相比明显减少,而且使 得第二双折射层可以用作λ/4板的第二双折射层的厚度与传统的相比 明显减少。因此,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的厚度最多可以明显地减少到 传统椭圆偏光板总厚度的大约1/4,极大地有助于减少图像显示装置 的厚度。下文中,将详细描述形成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的各层。
A-2.第一双折射层
如上所述,第一双折射层13可以用作所谓的λ/2板。第一双折 射层用作λ/2板,从而适当地调节用作λ/4板的第二双折射层的波 长色散特性的相位差(特别是,相位差为超出λ/4的波长范围)。优 选波长为590nm时的第一双折射层的面内相位差(Δnd)为210到330 nm,更优选230到310nm,最优选245到295nm。面内相位差(Δnd) 可以通过表达式Δnd=(nx—ny)×d来确定。在该表达式中,nx表 示提供最大面内折射率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而ny表示 垂直于慢轴的方向的面内折射率。d表示第一双折射层的厚度。优选第 一双折射层13的折射率分布为nx>ny=nz。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表 达式“ny=nz”不仅包括ny与nz完全相等的情况,也包括ny与nz 基本相等的情况。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短语“基本相等”包括在实 际使用中nx和ny的不同不会对椭圆偏光板的整体偏振特性产生影响 的情况。
第一双折射层的厚度设定为使其最适合用作λ/2板。即,其厚度 设定为能够提供所需的面内相位差。更具体地说,优选厚度为0.5到5 μm,更优选1到4μm,最优选1.5到3μm。
只要能提供上述特性,任意适合的材料可以用作形成第一双折射 层的材料。优选液晶材料,更优选具有向列相作为液晶相的液晶材料 (向列型液晶)。可以使用的液晶材料的例子包括液晶聚合物和液晶 单体。液晶材料的液晶度可通过溶致机制或热致机制获得。而且,优 选液晶的配向状态为均匀配向。
优选用于液晶材料的液晶单体为,例如,聚合性单体和/或交联 性单体。如下所述,这是因为液晶材料的配向状态能够通过聚合或交 联聚合性单体或交联性单体而固定。例如,液晶材料的配向状态能够 通过使液晶单体配向,并且随后聚合或交联该液晶单体(聚合性单体 或交联性单体)而固定。聚合物通过聚合作用形成,并且三维网状结 构通过交联形成。但是,聚合物和三维网状结构并不是液晶性的。因 此,所形成的第一双折射层不会因液晶化合物所特有的温度改变而相 转变为液晶相、玻璃相或结晶相。因此,第一双折射层是具有优异稳 定性并且不受温度改变影响的双折射层。
任意适合的液晶单体可以用作液晶单体。例如,使用JP 2002-533742A(WO 00/37585)、EP 358208(US 5211877)、EP 66137 (US 4388453)、WO 93/22397、EP 0261712、DE 19504224、DE 4408171、GB 2280445等中描述的聚合性液晶原(mesogenic)化合物 等。液晶原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包括:购买自BSAF集团公司的LC 242 (商品名)、购买自Merck公司的E7(商品名)和购买自Wacker-Chemie GmbH公司的LC-Silicone-CC 3767(商品名)。
例如,优选向列型液晶单体作为液晶单体,其具体例子包括下式 (1)所表示的单体。液晶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或多种组合使 用。

在上式(1)中,A1和A2各自表示聚合性基团,并且可以彼此相 同或不同。A1和A2中的一个可以表示氢。每一个X均独立地表示单 键、-O-、-S-、-C=N-、-O-CO-、-CO-O-、-O-CO-O-、-CO-NR-、-NR-CO-、 -NR-、-O-CO-NR-、-NR-CO-O-、-CH2-O-或-NR-CO-NR-。R表示氢或 者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M表示液晶原基团。
上式(1)中,多个X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但是优选相同。
上式(1)所表示的单体中,优选每一个A2均位于A1的邻位。
优选A1和A2各自独立地用下式(2)表示,优选A1和A2表示相 同基团。
Z—X—(Sp)n        …(2)
在上式(2)中,Z表示交联性基团,X与上式(1)中的定义相同。 Sp表示由具有1至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非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所 构成的间隔基。n表示0或1。Sp中的碳链可以被醚官能团中的、硫 醚官能团中的硫、不相邻的亚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亚氨 基等中断。
在上式(2)中,优选Z表示下式所表示的官能团中的任意一种。 在下式中,R的例子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 丁基和叔丁基。
H2C=CH—,HC≡C—,

—N=C=O,        —N=C=S.         —O—C≡N,
在上式(2)中,优选Sp表示下式所表示的结构单元的任意一种。 在下式中,优选m表示1到3,并且优选p表示1到12。
-(CH2)p-,-(CH2CH2O)mCH2CH2-,-CH2CH2SCH2CH2-,
-CH2CH2NHCH2CH2-,

在上式(1)中,优选M用下式(3)表示。在下式(3)中,X 与上式(1)中的定义相同。Q表示,例如,取代或非取代的直链或支 链的亚烷基或者芳香基。例如,Q可以表示具有1至12个碳原子的 取代或非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

在Q表示芳香烃基的情况下,优选Q表示下式中任意一个所表示 的芳香烃基或者其取代类似物。

上式所表示的芳香烃基的取代类似物可以各自在每个芳香环上具 有1到4个取代基,或者每个芳香环或芳香基团上具有1到2个取代 基。多个取代基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取代基的例子包括:具有1至4 个碳原子的烷基;硝基;卤素,例如氟、氯、溴或碘;苯基;以及具 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液晶单体的具体例子包括下式(4)到(19)所表示的单体。

液晶单体显示出液晶度的温度范围根据液晶单体的类型而变化。 更具体地说,优选温度范围为40到120°,更优选50到100°,最优选 60到90°。
A-3.第二双折射层
如上所述,第二双折射层14可以用作所谓的λ/4板。根据本发 明,用作λ/4板的第二双折射层的波长色散特性通过用作λ/2板的 第一双折射层的光学特性进行修正,从而在宽波长范围内显示出圆偏 振功能。优选波长为590nm时的第二双折射层的面内相位差(Δnd) 为80到200nm,更优选100到180nm,最优选120到160nm。优选 第二双折射层的Nz系数(=(nx—nz)/(nx—ny))为1.0到1.5, 更优选1.2到1.3。此外,优选第二双折射层14的折射率分布为nx> ny>nz。
第二双折射层的厚度可以设定为使得第二双折射层可以最适合用 作λ/4板。也就是说,其厚度可以设定为提供所需的面内相位差。更 具体地说,优选其厚度为0.3到3μm,更优选0.5到2.5μm,最优选 0.8到2μm。实现这样的非常薄的第二双折射层(λ/4板)是本发明 的一个特征。例如,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可以实现厚度为由传统拉伸 膜形成的λ/4板厚度的大约1/20到1/200的λ/4板(第二双折射 层),其中的传统拉伸膜的厚度大约为60μm。
只要能够获得上述特性,任意适合的材料可以用作形成第二双折 射层所使用的材料。第二双折射层优选由含有液晶材料和手性试剂的 液晶组合物形成。使用液晶材料,与传统的拉伸聚合物膜(例如降冰 片烯类树脂或聚碳酸酯类树脂)相比,可以显著地增大nx和ny之间 的差,从而明显减少用于为λ/4板提供所需的面内相位差的第二双折 射层的厚度。此外,通过组合使用预定量的手性试剂使得可以将所获 得的第二双折射层的慢轴方向改变为所需要的方向。可以单独使用一 种类型的液晶材料或手性试剂,或者可以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类型的 液晶材料和手性试剂。
上述液晶材料可以使用与上述第一双折射层所用材料相同的材 料。液晶材料的细节如上述A-2部分所述。
手性试剂可以采用能够使液晶材料在所需方向配向,从而在所需 方向形成第二双折射层的慢轴的任意合适的材料。例如,优选这样的 手性试剂的扭大于或等于1×10-6nm-1·(wt%)-1,更优选1×10-5 nm-1·(wt%)-1到1×10-2nm-1·(wt%)-1,最优选1×10-4nm-1·(wt%)-1到1× 10-3nm-1·(wt%)-1。具有这样的扭力的手性试剂可以按照预定量使用,从 而使得第二双折射层在所需方向显示其慢轴。注意,在本发明的说明 书中,术语“扭力”指的是手性试剂为液晶材料提供扭动并且使第二 双折射层的慢轴偏移(shift)的能力。
优选手性试剂为聚合性手性试剂。聚合性手性试剂的具体例子包 括下列通式(20)到(23)所表示的手性化合物。
(Z-X5)nCh… (20)
(Z-X2-Sp-X5)nCh… (21)
(P1-X5)nCh… (22)
(Z-X2-Sp-X3-M-X4)nCh… (23)
在式(20)到(23)中,Z和Sp与上式(2)中的定义相同。X2、 X3和X4各自独立地表示化学单键、-O-、-S-、-O-CO-、-CO-O-、-O-CO-O-、 -CO-NR-、-NR-CO-、-O-CO-NR-、-NR-CO-O-或-NR-CO-NR-。R表示 H或者具有1到4个碳原子的烷基。X5表示化学单键、-O-、-S-、-O-CO-、 -CO-O-、-O-CO-O-、-CO-NR-、-NR-CO-、-O-CO-NR-、-NR-CO-O-、 -NR-CO-NR-、-CH2O-、-O-CH2-、-CH=N-、-N=CH-或-N≡N-。如上所 述,R表示H或者具有1到4个碳原子的烷基。如上所述,M表示液 晶原基团。P1表示氢、具有1到3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到30个 碳原子的酰基或者被1到3个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基所取代的具 有3到8个碳原子的环烷基。n表示1到6的整数。Ch表示化合价为 n的手性基团。在式(23)中,优选X3和X4中的至少一个表示-O-CO-O-、 -O-CO-NR-、-NR-CO-O-或-NR-CO-NR-。在式(22)中,在P1表示烷 基、酰基或环烷基的情况下,其碳链可以被醚官能团中的氧、硫醚官 能团中的硫、不相邻的亚氨基或者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亚氨基 中断。
Ch所表示的手性基团的例子包括下式所表示的原子团。


在上述原子团中,L表示具有1到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到4 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卤素、COOR、OCOR、CONHR或NHCOR。R 表示具有1到4个碳原子的烷基。注意,上式所表示的原子团的末端 各自表示与相邻基团的连接键。
原子团中,特别优选下式表示的原子团。

上式(21)或(23)所表示的手性化合物的优选例子中:n表示2; Z表示H2C=CH-;Ch表示下式所表示的原子团。

手性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包括下式(24)到(44)所表示的化合物。 注意,这些手性化合物各自具有大于或等于1×10-6nm-1·(wt%)-1的扭 力。


除了上述表示的手性化合物之外,手性化合物的进一步的例子包 括RE-A4342280、DE19520660.6和DE19520704.1中所述的手性化合 物。
注意,根据目的可以采用任意适合的液晶材料和手性试剂的组合。 这种组合的特别典型的例子包括:上式(10)所表示的液晶单体/上 式(32)所表示的手性试剂的组合;上式(10)所表示的液晶单体/ 上式(38)所表示的手性试剂的组合;以及上式(11)所表示的液晶 单体/上式(39)所表示的手性试剂的组合。
将液晶材料作为100重量份,手性试剂的使用比例可以是0.03到 0.11重量份,更优选0.045到0.105重量份,最优选0.05到0.09重量 份。在手性试剂的使用量小于0.03重量份的情况下,不能为液晶材料 提供足够的扭力,从而使第二双折射层的慢轴不能充分偏移。在手性 试剂的使用量大于0.11重量份的情况下,液晶材料可能形成胆甾型配 向,从而形成阴极C板(nx=ny>nz)。结果,无法在第二双折射层内 形成慢轴。通过将手性试剂的使用量调节为处于上述范围内,从而在 不形成阴极C板的情况下实现第二双折射层慢轴的偏移是本发明的一 个特征。
根据需要,液晶组合物含有聚合引发剂和交联剂(固化剂)中的 至少一种。使用聚合引发剂和/或交联剂(固化剂),从而使处于液晶 态的液晶材料中形成的偏移固定化。结果,可以在第二双折射层中稳 定地形成按照所需方向偏移的慢轴。只要能够获得本发明的效果,任 意适合的材料可以用于聚合引发剂或交联剂。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包括 过氧化苯甲酰(BPO)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交联剂(固化剂) 的例子包括紫外线固化剂、光固化剂和热固化剂。其具体例子包括异 氰酸酯(盐)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和金属螯合物交联剂。可以使 用一种聚合引发剂或交联剂,或者可以将两种或多种聚合引发剂或交 联剂组合使用。聚合引发剂或交联剂在液晶组合物中的含量优选为0.1 到10wt%,更优选为0.5到8wt%,最优选1到5wt%。在聚合引发剂 或交联剂的含量小于0.1wt%的情况下,液晶材料的偏移(shift)不能 被充分固定化。在聚合引发剂或交联剂的含量大于10wt%的情况下, 液晶材料表现出液晶态的温度范围非常窄,并且在形成第二双折射层 的过程中可能难以控制温度。
根据需要,液晶组合物可以含有其它适合的添加剂。添加剂的例 子包括抗氧化剂、改性剂、表面活性剂、染料、颜料、防脱色剂和紫 外线吸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添加剂,或者可以组合使用两种或多 种添加剂。抗氧化剂的具体例子包括苯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有 机硫类化合物和磷化氢类化合物。改性剂的例子包括二醇类、聚氧 烷类和醇类。添加表面活性剂以使双折射层的表面变光滑。可以使用 的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包括聚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丙烯酸类表面活性 剂和氟类表面活性剂,特别优选聚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
A-4.偏光片
根据目的,可以采用任意适合的偏光片作为偏光片11。其例子包 括:通过在例如聚乙烯醇类膜、部分缩甲化的聚乙烯醇类膜或者部 分皂化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类膜之类的亲性聚合物膜上吸附 例如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并且对该膜进行单轴拉伸而制备 的膜;以及例如聚乙烯醇类膜的脱水产物或聚氯乙烯类膜的脱氯产物 之类的聚烯类取向膜。其中,由于高偏振二色性,特别优选通过在聚 乙烯醇类膜上吸附例如碘的二色性物质并且对该膜进行单轴拉伸而制 备的偏光片。偏光片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是通常为大约1到80μm。
通过在聚乙烯醇类膜上吸附碘并且对该膜进行单轴拉伸而制备的 偏光片可以如下生产,例如:将聚乙烯醇类膜浸入碘的水溶液以进行 染色;并且将该膜拉伸到原始长度的3到7倍。根据需要,水溶液可 以含有酸、硫酸锌、氯化锌等,或者聚乙烯醇类膜可以浸入碘化 等的水溶液中。而且,根据需要,可以将聚乙烯醇类膜在水中浸润和 清洗。
用水清洗聚乙烯醇类膜不仅可以除去膜表面的污物或防粘剂,还 可以通过使聚乙烯醇类膜膨胀以防止例如不均匀染色等的不均匀性。 可以在用碘对膜进行染色的过程之后、之中或之前对该膜进行拉伸。 拉伸可以在硼酸或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或水浴中进行。
A-5.保护膜
保护层12和第二保护层15各自由可以用作偏光板保护层的任意 合适的膜形成。优选该膜是透明保护膜。用作该膜主要成分的材料的 具体例子包括透明树脂,例如纤维素类树脂(例如三乙酰基纤维素 (TAC))、聚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酰胺 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聚醚砜类树脂、聚砜类树脂、聚苯乙烯类 树脂、聚降冰片烯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丙烯酸树脂和醋酸酯类树 脂。其另外的例子包括丙烯酸、氨基甲酸乙酯类、丙烯酸氨基甲酸乙 酯类、环氧类或者聚硅氧烷类热固化型树脂或者紫外线固化树脂。其 进一步的例子包括玻璃状聚合物,例如硅氧烷类聚合物。而且,也可 以使用JP 2001-343529A(WO 01/37007)中描述的聚合物膜。具体 地说,该膜是由含有侧链上具有取代或非取代的酰亚胺基团的热塑性 树脂和侧链上具有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和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 合物构成的。其具体例子包括含有异丁烯和N-甲基来酰亚胺交替共 聚物以及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例如,聚合物膜可以 是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挤出制品。其中,优选TAC、聚酰亚胺类树脂、 聚乙烯醇类树脂和玻璃状聚合物,最优选TAC。
优选保护层透明无色。具体地说,优选保护层厚度方向的相位差 Rth为—90nm到+90nm,更优选—80nm到+80nm,最优选—70nm 到+70nm。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可以通过表达式Rth={(nx+ny) /2—nz}×d来确定。
只要能够得到优选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保护层可以具有任意适 合的厚度。具体地说,优选保护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nm,更优选小 于或等于1nm,进一步优选1到500μm,最优选5到150μm。
根据需要,位于偏光片表面相反侧的第二保护层15的表面(即, 椭圆偏光板的最外侧部分)可以进行硬膜处理、抗反射处理、防粘处 理、防眩处理等。
B.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制造椭圆偏光板的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对透明保护膜(T)(最终成为保护层12)的表面进行配向处 理;在经过配向处理的透明保护膜(T)的表面形成第一双折射层;在 透明保护膜(T)的表面层积偏光片;并且在第一双折射层的表面层积 第二双折射层。在该方法中,偏光片和第一双折射层配置在透明保护 膜(T)的相反侧。这样的制造方法提供的椭圆偏光板如图1或2所示。 步骤的顺序和/或进行配向处理的膜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改变。例如, 层积偏光片的步骤可以在形成任意一种双折射层的步骤之后进行,或 者在层积任意一种双折射层之后进行。而且,例如,透明保护膜(T) 可以进行配向处理,或者任意适合的基板可以进行配向处理。在基板 进行配向处理的情况下,基板上形成的膜(具体地说,第一双折射层) 可以根据所需的椭圆偏光板的层积结构,以合适的顺序转移(层积)。 在下文中,将对各个步骤详细描述。
B-1.透明保护膜的配向处理
对透明保护膜(T)(最终为保护层12)的表面进行配向处理,并 且将含有预定的液晶材料的涂覆液涂覆到表面上,从而形成如图2所 示的第一双折射层13,其中第一双折射层13的慢轴相对于偏光片11 的吸收轴具有角度α(下面描述形成第一双折射层的步骤)。
任意适合的配向处理可以用作透明保护膜(T)的配向处理。配向 处理的具体例子包括摩擦处理、倾斜淀积方法(oblique deposition)、 拉伸处理、光配向处理、磁场配向处理和电场配向处理。优选摩擦处 理。根据目的,任意合适的条件可以用作各种配向处理的条件。
配向处理的配向方向指的是,当层积透明保护膜(T)和偏光片时, 相对于偏光片的吸收轴成预定角度的方向。配向方向基本上与下文所 述的形成的第一双折射层13的慢轴B的方向相同。因此,优选预定角 度为+10°到+20°或者—10°到—20°,更优选+13°到+19°或者—13°到 —19°,特别优选+14°到+18°或者—14°到—18°。
如上所述,以相对于连续透明保护膜(T)成这样的预定角度进行 的配向处理包括在连续透明保护膜(T)的纵向进行的处理和在相对于 连续透明保护膜(T)的纵向或与其垂直的方向(宽度方向)来说倾斜 的方向(具体的说,如上所述的这样的预定角度的方向)进行的处理。 偏光片是通过拉伸如上所述用二色性物质染色的聚合物膜而制造的, 并且该偏光片在拉伸方向具有吸收轴。为了大规模制造偏光片,制备 连续的聚合物膜并且在纵轴连续拉伸。在连续的偏光片和连续的透明 保护膜(T)粘附在一起的情况下,其纵轴在偏光片的吸收轴方向。因 此,为使透明保护膜(T)在相对于偏光片的吸收轴成预定角度的方向 配向,希望在斜向对透明保护膜进行配向处理。偏光片的吸收轴方向 和连续膜(偏光片和透明保护膜(T))的纵轴方向基本相同,因此配 向处理的方向可以相对于纵轴成上述预定角度。同时,当处理在透明 保护膜的纵向或宽度方向进行的情况下,该透明保护膜必须斜向切割, 然后进行层积。因此,光学轴之间的角度通过切割膜而改变。这种变 化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变化、生产成本高、耗时长、废品增加以及制造 大型膜的困难。
透明保护膜(T)的表面可以直接进行配向处理。或者,可以形成 任意合适的配向膜(典型地,聚酰亚胺层或聚乙烯醇层),并且该配向 膜可以进行配向处理。
B-2.涂覆形成第一双折射层的液晶组合物的步骤
接下来,将如A-2部分所述的含有液晶材料的涂覆液(液晶组合 物)涂覆到经过配向处理的透明保护膜(T)的表面。随后,使涂覆液 中的液晶材料配向以形成第一双折射层。更具体地说,可以制备液晶 材料溶解或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的涂覆液,并且将涂覆液涂覆到经过 配向处理的透明保护膜(T)的表面。使液晶材料配向的步骤在下面 B-3部分描述。
可以溶解或分散液晶材料的任意适合的溶剂可用作溶剂。可以根 据液晶材料的类型等适当选择所使用的溶剂类型。溶剂的具体例子包 括:卤代烃,例如氯仿、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四氯化碳、二 氯乙烷、四氯乙烷、二氯甲烷(methylene chloride)、三氯乙烯、四氯 乙烯、氯苯和邻二氯苯;酚类,例如苯酚、对氯酚、邻氯酚、间甲酚、 邻甲酚和对甲酚;芳香烃,例如苯、甲苯、二甲苯、均三甲苯、甲氧 基苯和1,2-二甲氧基苯;类溶剂,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MEK)、 甲基异丙基酮、环己酮、环戊酮、2-吡咯烷酮和N-甲基-2-吡咯烷酮; 酯类溶剂,例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和醋酸丙酯;醇类溶剂,例如叔 丁醇、甘油、乙二醇、三甘醇、乙二醇一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丙 二醇、二丙二醇和2-甲基-2,4-戊二醇;酰胺类溶剂,例如二甲基甲酰 胺和二甲基乙酰胺;腈类溶剂,例如乙腈和丁腈;醚类溶剂,例如二 乙醚、二丁醚、四氢呋喃和二氧杂环己烷;以及二硫化碳、乙基溶纤 剂、丁基溶纤剂和乙基溶纤剂醋酸酯(ethyl cellosolve acetate)。其中, 优选甲苯、二甲苯、均三甲苯、MEK、甲基异丙基酮、环己酮、乙基 溶纤剂、丁基溶纤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醋酸丙酯和乙基溶纤剂 醋酸酯。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其中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可以根据液晶材料的类型、目标层的厚度等适当确定涂覆液中的 液晶材料的含量。更具体地说,优选液晶材料的含量为5到50wt%, 更优选10到40wt%,最优选15到30wt%。
根据需要,涂覆液可以进一步含有任意适合的添加剂。添加剂的 具体例子包括聚合引发剂和交联剂。当使用液晶单体(聚合性单体或 交联性单体)作为液晶材料时,特别优选使用添加剂。聚合引发剂和 交联剂的细节如上述A-3部分所述。
可以根据涂覆液的浓度、目标层的厚度等适当确定涂覆液的涂覆 量。在涂覆液中液晶材料的浓度为20wt%的情况下,优选每100cm2 的透明保护膜(T)的涂覆量为0.03到0.17ml,更优选0.05到0.15ml, 最优选0.08到0.12ml。
可以使用任意适合的涂覆方法,其具体例子包括辊涂、旋涂、缄 锭涂、浸涂、挤出、凹版涂和喷涂
B-3.形成第一双折射层的液晶材料的配向步骤
接下来,根据透明保护膜(T)表面的配向方向,使形成第一双折 射层的液晶材料配向。该液晶材料通过在液晶材料显示液晶相的温度 下,根据所使用的液晶材料的类型进行处理而配向。在这样的温度下 进行处理使得液晶材料处于液晶状态,并且该液晶材料根据透明保护 膜(T)表面的配向方向而配向。因此,在经涂覆形成的层上发生双折 射,从而形成第一双折射层。
如上所述,处理温度可以根据液晶材料的类型而任意确定。具体 地说,优选处理温度为40到120℃,更优选50到100℃,最优选60 到90℃。优选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30秒,更优选大于或等于1分钟, 特别优选大于或等于2分钟,最优选大于或等于4分钟。处理时间少 于30秒可能使得液晶材料的液晶状态不充分。同时,优选处理时间小 于或等于10分钟,更优选小于或等于8分钟,最优选小于或等于7分 钟。处理时间超过10分钟可能会导致添加剂的升华
在A-2部分所述的液晶单体(聚合性单体或交联性单体)用作液 晶材料的情况下,优选对经涂覆形成的层进行聚合处理或者交联处理。 聚合处理使得液晶单体聚合并且固定成为聚合物分子的重复单元。交 联处理使得液晶单体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并且固定成为网状结构的一部 分。因此,液晶材料的配向状态被固定。通过液晶单体的聚合或交联 形成的聚合物或者三维结构为“非液晶”。因此,所形成的第一双折射 层不会因液晶分子所特有的温度改变而相转变为液晶相、玻璃相或结 晶相。由此,可以得到不受温度变化影响并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的第 一双折射层。
可以根据所使用的聚合引发剂或交联剂的类型适当选择聚合处理 或交联处理的具体程序。例如,在使用光致聚合引发剂或光致交联剂 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光照射。在使用紫外线聚合引发剂或者紫外线交 联剂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紫外照射。在使用基于热的聚合引发剂或交 联剂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加热。光或紫外光的照射时间、照射强度、 照射总量等可以根据液晶材料的类型、透明保护膜(T)的类型、配向 处理的类型、第一双折射层的所需特性等适当设定。加热温度、加热 时间等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任意设定。
进行这样的配向处理,从而在透明保护膜(T)的配向方向使液晶 材料配向。因此,所形成的第一双折射层的慢轴B的方向与透明保护 膜(T)的配向方向基本相同。第一双折射层的慢轴B的方向相对于透 明保护膜(T)纵轴的角度为+10°到+20°或者—10°到—20°,优选+ 13°到+19°或者—13°到—19°,更优选+14°到+18°或者—14°到—18°。
B-4.层积偏光片的步骤
偏光片被层积在透明保护膜(T)的表面。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 制造方法中,偏光片的层积可以在任意适合的时间点进行。例如,偏 光片可以提前在透明保护膜(T)上层积、可以在形成第一双折射层之 后层积、或者可以在形成第二双折射层之后层积。
任意适合的层积方法(例如粘合)可以用作层积透明保护膜(T) 和偏光片的方法。粘合可以通过使用任意适合的粘合剂或者压敏粘合 剂进行。可以根据被粘物(即,透明保护膜(T)和偏光片)的类型而 适当选择粘合剂或者压敏粘合剂的类型。粘合剂的具体例子包括:丙 烯酸类聚合物粘合剂、乙烯醇类聚合物粘合剂、聚硅氧烷类聚合物粘 合剂、聚酯类聚合物粘合剂、聚氨酯类聚合物粘合剂和聚醚类聚合物 粘合剂;异氰酸酯(盐)类粘合剂;以及橡胶类粘合剂。压敏粘合剂 的具体例子包括丙烯酸类压敏粘合剂、乙烯醇类压敏粘合剂、聚硅氧 烷类压敏粘合剂、聚酯类压敏粘合剂、聚氨酯类压敏粘合剂、聚醚类 压敏粘合剂、异氰酸酯(盐)类压敏粘合剂和橡胶类压敏粘合剂。
粘合剂或者压敏粘合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优选10到200 nm,更优选30到180nm,最优选50到150nm。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第一双折射层的慢轴可以在透明保护膜 (T)的配向处理中设定。因此,可以使用纵向拉伸的连续偏光膜(偏 光片)(即,纵向具有吸收轴的膜)。换句话说,可以将相对于其纵向 以预定角度进行配向处理的连续透明保护膜(T)和连续偏光膜(偏光 片)连续地粘附在一起,粘附时使得其各自的纵向为同方向(即所谓 的辊对辊(roll to roll)方式)。由此,可以以非常高的生产效率获得椭 圆偏光板。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透明保护膜不需要相对于其纵向方向 (拉伸方向)进行斜向切割来进行层积。因此,光学轴的角度不会因 切割膜而改变,从而使得椭圆偏光板没有产品质量差异。而且,不会 因切割膜而产生废品,并且可以以低成本得到椭圆偏光板和有利于制 造大型偏光板。
要注意的是,偏光片吸收轴的方向和连续膜的纵向基本平行。在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短语“基本平行”包括纵向和吸收轴方向形成 0°±10°的角度的情况,优选0°±5°,更优选0°±3°。
B-5.层积第二双折射层的步骤
第二双折射层被层积在第一双折射层的表面上。下面描述层积第 二双折射层的步骤的详细过程。首先,将含有用于形成第二双折射层 的液晶组合物(含有液晶材料和手性试剂)的涂覆液涂覆到基板上, 并且使液晶材料在基板上配向。液晶材料的配向是通过在液晶材料显 示液晶相的温度下,根据所使用的液晶材料的类型来处理而进行的。 通过进行这样的温度处理,液晶材料转变成液晶态,并且液晶材料根 据基板表面的配向方向而配向。因此,在经涂覆形成的层内产生双折 射,从而形成第二双折射层。此外,液晶组合物中的手性试剂对液晶 材料施加扭转效果,从而使所获得的第二双折射层具有按照所需方向 偏移的慢轴。在上述B-2和B-3部分详细描述了涂覆液的涂覆和液晶 材料的配向处理。但是,第二双折射层的厚度为第一双折射层厚度的 大约一半,因此涂覆量也减少到大约一半。具体地说,优选每单位面 积(100cm2)基板的涂覆量为0.02到0.08ml,更优选0.03到0.07ml, 最优选0.04到0.06ml。
只要能够获得本发明的合适的第二双折射层,任意适合的基板可 以用于基板。优选基板为通过拉伸处理和重结晶处理获得的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具体地说,使PET树脂形成挤出膜,拉伸 并且重结晶,从而获得基板。拉伸方法优选为横向单轴拉伸法或纵向 和横向双轴拉伸法。在纵向和横向双轴拉伸法中,优选横向拉伸比大 于纵向拉伸比。这种方法提供在宽度方向具有配向轴的基板。当在基 板上形成聚酰亚胺层或聚乙烯醇层之后,对其进行拉伸。优选拉伸温 度为120到160℃,拉伸比优选为2到7倍。拉伸方向可以根据所需的 第二双折射层的慢轴方向而设定。在本发明中,优选第二双折射层的 慢轴偏移到与平行或垂直于偏光片的慢轴(连续膜的纵轴)的方向不 同的方向。在这里,如上所述,第二双折射层的慢轴方向可以通过在 预定范围内改变手性试剂的用量来控制。因此,基板的拉伸仅仅需要 在横向(垂直于纵向的方向:垂直于偏光片的吸收轴的方向)进行。 因此,在本发明中,第二双折射层不需要冲压以使第二双折射层的慢 轴方向配向),并且可以通过辊对辊方式粘附,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 效率。优选重结晶温度为150到250℃。重结晶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进 行,从而使PET分子的方向设定为相同方向,并且提供配向轴偏差非 常小的基板。优选基板的厚度为20到100μm,更优选30到90μm, 最优选30到80μm。基板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因此其所提供的强 度在层积步骤中良好地支撑非常薄的第二双折射层,并且提供适当保 持的操作性,例如滑动性或辊移动性(roll traveling)。
如上所述,特定的拉伸处理和重结晶处理可以组合进行,从而提 供配向轴偏差非常小的基板。具体地说,相对于配向轴的平均方向, 所获得的基板配向轴的偏差小于或等于±1°,更优选小于或等于 ±0.5°。可以使用这样的基板,从而省略基板表面的配向处理(例如摩 擦处理、倾斜淀积法处理、拉伸处理、光配向处理、磁场配向处理和 电场配向处理)。由此,可以以非常优异的生产效率制造非常薄的椭圆 偏光板。通过使用可以省略配向处理的基板来形成第二双折射层是本 发明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样的基板可以购买自东丽(Toray)工业株式 会社和三菱聚酯膜株式会社(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Corporation)。
接下来,将基板上形成的第二双折射层转移到第一双折射层的表 面。转移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基板上支撑的第二双折射层通过 粘合剂粘附到第一双折射层上。粘合剂的典型例子为固化型粘合剂。 固化型粘合剂的典型例子包括:光固化型粘合剂,例如紫外线固化型 粘合剂;湿固化型粘合剂;以及热固化型粘合剂。热固化型粘合剂的 具体例子包括由环氧树脂、异氰酸酯树脂或者聚酰亚胺树脂等形成的 热固化型树脂类粘合剂。湿固化型粘合剂的具体例子包括异氰酸酯树 脂类湿固化型粘合剂。优选湿固化型粘合剂(特别是异氰酸酯树脂类 湿固化型粘合剂)。湿固化型粘合剂通过与空气中的水气、吸附在被粘 物表面上的水、羟基或羧基等的活性氢基团等反应而固化。因此,可 以涂覆粘合剂,随后将其静置自然固化,并且具有优异的可操作性。 而且,由于湿固化型粘合剂不需要加热固化,所以第一双折射层和第 二双折射层在粘附(粘合)过程中不用加热。因此,不会发生热收缩, 所以即使在本发明的第一双折射层和第二双折射层各自的厚度非常小 的情况下,也能够明显地防止在层积等过程中发生开裂。要注意的是, 异氰酸酯树脂类粘合剂是聚异氰酸酯和聚氨酯树脂粘合剂的通用术 语。
例如,可以使用市售的粘合剂用做固化型粘合剂,或者将不同的 固化型粘合树脂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以制备固化型树脂粘合剂溶液 (或分散液)。在制备溶液(或分散液)情况下,优选溶液中的固化型 树脂的比例为固体含量的10到80wt%,更优选20到65wt%,特别 优选25到65wt%,最优选30到50wt%。根据固化型树脂的类型, 可以使用任意适合的溶剂作为溶剂,其具体例子包括醋酸乙酯、甲基 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苯和二甲苯。可以单独使用一种类型的溶 剂,或组合使用两种或多种类型的溶剂。
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设定粘合剂的涂覆量。例如,优选每单位面 积(cm2)第一双折射层和第二双折射层的涂覆量为0.3到3ml,更优 选0.5到2ml,最优选1到2ml。涂覆后,粘合剂中的溶剂根据需要而 通过自然干燥或加热干燥而蒸发。优选所获得的粘合层厚度为0.1到 20μm,更优选0.5到15μm,最优选1到10μm。优选粘合层的显微 硬度为0.1到0.5GPa,更优选0.2到0.5GPa,最优选0.3到0.4GPa。 已知显微硬度与维氏硬度相互关联,因此显微硬度能够转化成维氏硬 度。显微硬度可以通过使用NEC公司生产的薄膜硬度测量仪(商品名, 例如,MH4000或者MHA-400),从压痕深度和压陷负荷来计算。
最后,将基板从第二双折射层上剥离,从而完成第一双折射层和 第二双折射层的层积。由此,获得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
B-6.具体制造过程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具体过程的例子参照图3到7描述。在图3 到7中,参考数字111、111’、112、112’、115和116各自表示用于碾 压形成各层的膜和/或层积体的辊。
首先,如A-4部分所述制备连续聚合物膜作为偏光片的原料,并 且染色,拉伸等。纵向连续拉伸连续聚合物膜。因此,如图3的透视 图所示,得到纵向(拉伸方向:箭头A的方向)具有吸收轴的连续偏 光片11。
同时,如图4A的透视图所示,制备连续透明保护膜12(最终为 第一保护层),并且使用摩擦辊120对膜表面进行摩擦处理。此时, 摩擦方向是与透明保护膜12的纵向不同的方向,例如相对于其成± 17.5°。随后,如图4B的透视图所示,如B-2和B-3所述,在经过摩擦 处理的透明保护膜12上形成第一双折射层13。第一双折射层13的液 晶材料沿着摩擦方向配向,并且其慢轴方向基本与透明保护膜12的摩 擦方向一致(箭头B的方向)。
接下来,如图5的示意图所示,透明保护膜(最终为第二保护层) 15、偏光片11和透明保护膜(最终为保护层)12与第一双折射层13 的层积体121按照箭头的方向传送,并且使用粘合剂等(未显示)粘 附在一起,使得其各自纵向为相同方向。在图5中,参考数字122表 示将膜粘附在一起的导引辊(同样适用于图6和图7)。
如图6A的示意图所示,制备连续层积体125(基板26支撑着第 二双折射层14)。该层积体和层积体123(第二保护层(透明保护膜) 15、偏光片11、保护层(透明保护膜)12和第一双折射层13)按照箭 头方向传送,并且使用粘合剂等(未显示)粘附在一起,使得其各自 纵向为相同方向。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非常薄的第一和第二双折 射层可以通过所谓的辊对辊方式粘附在以前,从而显著地提高生产效 率。
最终,如图6B所示,将基板26剥离,从而提供本发明的椭圆偏 光板10。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具体过程的另一个例子。
如上所述,如图3的透视图所示,制造连续偏光片11。
同时,如图4A的透视图所示,制备连续透明保护膜(最终为第一 保护层)12,该膜的表面用摩擦辊120进行摩擦处理。此时,摩擦方 向是与透明保护膜12的纵向不同的方向,例如相对于其成±17.5°。
接下来,如图7的示意图所示,第二透明保护膜(最终为第二保 护层)15、偏光片11和透明保护膜(最终为保护层)12按照箭头的方 向传送,并且使用粘合剂等(未显示)粘附在一起,使得其各自的纵 向为相同方向。同时,将经过摩擦处理的透明保护膜12这样处理传送: 使与经过摩擦处理的表面相对的表面面对偏光片11。由此,可以获得 第二保护层(透明保护膜)15/偏光片11/保护层(透明保护膜)12 的层积体126。
随后,如上述B-2和B-3部分所述,在经过摩擦处理的保护层(透 明保护膜)12的表面上形成第一双折射层13。第一双折射层13的液 晶材料沿着摩擦方向配向,并且其慢轴方向基本与保护层(透明保护 膜)12的摩擦方向相同。由此,获得第二保护层(透明保护膜)15/ 偏光片11/保护层(透明保护膜)12/第一双折射层13的层积体123。
如图6A的示意图所示,制备连续层积体125(基板26支撑着第 二双折射层14)。该层积体和层积体123(第二保护层(透明保护膜) 15、偏光片11、保护层(透明保护膜)12和第一双折射层13的层积 体)按照箭头方向传送,并使用粘合剂等(未示出)粘附在一起,使 得其各自的纵向为相同方向。
最终,如图6B所示,将基板26剥离,从而提供本发明的椭圆偏 光板10。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具体过程的又一个例子。
如上所述,如图3的透视图所示,制造连续偏光片11。
接下来,如图7的示意图所示,第二透明保护膜(最终为第二保 护层)15、偏光片11和透明保护膜(最终为保护层)12按照箭头的方 向传送,并用粘合剂等(未显示)粘附在一起,使得其各自的纵向为 相同方向。由此,获得第二保护层(透明保护膜)15/偏光片11/保 护层(透明保护膜)12的层积体126。
接下来,如上所述,使用摩擦辊(未显示)对透明保护膜12的表 面(与偏光片11相反的一侧)进行摩擦处理。此时,摩擦方向是与透 明保护膜12的纵向不同的方向,例如与其成+23°到+24°或—23°到— 24°的角度。
然后,如上述B-2和B-3部分所示,在经过摩擦处理的保护层(透 明保护膜)12的表面形成(未显示)第一双折射层13。第一双折射层 13含有沿摩擦方向配向的液晶材料,并且其慢轴方向基本上与保护层 (透明保护膜)12的摩擦方向相同。由此,可以获得第二保护层(透 明保护膜)15/偏光片11/保护层(透明保护膜)12/第一双折射层 13的层积体123。
如图6A的示意图所示,制备连续的层积体125(基板26支撑着 第二双折射层14)。该层积体与层积体123(第二保护层(透明保护 膜)15、偏光片11、保护层(透明保护膜)12和第一双折射层13的 层积体)一起沿箭头方向传送,并且使用粘合剂等(未显示)粘附在 一起,使得其各自的纵向为相同方向。如上所述,当第一双折射层13 的慢轴方向(角度α)设定为与膜的纵向(偏光片11的吸收轴)成+ 23°到+24°或—23°到—24°的角度时,第二双折射层的慢轴可以基本上 垂直于膜的纵向(偏光片的吸收轴)。
最后如6B所示,剥离基板26,从而得到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10。
B-7.椭圆偏光板的其它组分
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光学层。根据目的或者 图像显示器的类型,可以采用任意适合的光学层作为其他光学层。其 他光学层的具体例子包括双折射层(相位差膜)、液晶膜、光散射膜以 及衍射膜。
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可以在至少一侧进一步包括胶粘层作为最外 层。包括胶粘层作为最外层使得椭圆偏光板与其他元件(例如液晶单 元)的层积变得容易,从而可以防止椭圆偏光板从其他元件上剥离。 任意适合的材料可以用作胶粘层的材料。该材料的具体例子包括B-4 部分所述的那些。考虑到预防由于吸潮、光学性能的退化以及由于热 膨胀的差异导致的液晶单元的变形等所引起的起泡或者剥离,优选使 用具有良好的防潮性和耐热性的材料。
为了实用目的,胶粘层的表面覆盖有适合的隔离物,直到实际使 用椭圆偏光板为止,从而可以防止污染。隔离物可以通过使用例如聚 硅氧烷类、长链烷基类、氟类或者硫化钼隔离剂在任意适合的膜上提 供释放涂层而形成。
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的每一层都可以通过用例如水杨酸类化合 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苯并三唑类化合物、丙烯腈类化合物或者镍 的络盐类化合物等紫外吸收剂处理等而具有紫外吸收性能。
C.椭圆偏光板的使用
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可以适用于各种图像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 示装置和自发光显示器)。可以使用椭圆偏光板的图像显示器的具体例 子包括液晶显示器、EL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PD)和场致发射显 示器(FFD)。例如,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可用于视 角补偿。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用于圆偏振模式的液晶显示器,特别是 对均匀配向的TN液晶显示器、面内切换(IPS)液晶显示器和垂直配 向(VA)液晶显示器有用。例如,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用于EL显示 器,对于防止电极反射有用。
D.图像显示装置
液晶显示装置将作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例子进行描述。在 这里,还将描述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根据目的,除了液晶 面板外,可以采用任意适合的构成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图8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的截面示意图。液晶面板 100包括:液晶单元20、配置在液晶单元20两侧的相位差板30和30’、 以及配置在各相位差板外侧的偏光片10和10’。根据目的和液晶单元 的配向模式,任意适合的相位差板可以用作相位差板30和30’。根据 目的和液晶单元的配向模式,可以省略相位差板30和30’中的至少一 个。偏光板10使用A和B部分所述的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偏光板 (椭圆偏光板)10配置为使得双折射层13和14位于偏光片11和液晶 单元20之间。偏光板10’使用任意适合的偏光板(优选偏光板10’使用 A和B部分所述的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偏光板10和10’通常配置为 使得各偏光片的吸收轴彼此垂直。如图8所示,优选本发明的椭圆偏 光板10配置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面板)的观看侧(上端)。 液晶单元20包括:一对玻璃基板21和21’、以及配置在基板之间作为 显示介质的液晶层22。一个基板(主动矩阵基板)21’配置有:用于控 制液晶电光特性的开关元件(通常为TFT)、以及用于为开关元件提供 信号的扫描线和用于为开关元件提供源信号的信号线(元件和线未 显示)。另一个玻璃基板(滤色片基板)21配置有滤色片(未显示)。 滤色片也可以配备在主动矩阵基板21′中。基板21和21′之间的距离(单 元间隙)通过隔离物(未显示)来控制。由例如聚酰亚胺形成的配向 层(未显示)配置在与液晶层22相接触的各基板21和21′的一侧上。
例如,下面描述VA模式的显示机制。图9A和9B各自是说明VA 模式的液晶分子的配向状态的截面示意图。如图9A所示,在不施加电 压的情况下,液晶分子垂直于基板21和21’的表面配向。这种垂直配 向可以通过将具有负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型液晶配置在其上各自形成 有垂直配向膜(未显示)的基板之间而形成。穿过处于这种状态的偏 光板10’的线性偏振光从一个基板21’的表面进入液晶层22,并且沿着 垂直配向的液晶分子的纵轴前进。液晶分子的纵轴方向没有双折射发 生,因此入射光在不改变偏振方向的情况下前进,并且被偏振轴垂直 于偏光板10’的偏光板10吸收。因此,在不施加电压的情况下获得暗 显示(通常的黑色模式)。如图9B所示,在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的情况 下,液晶分子的长轴平行于基板表面配向。对于进入处于这种状态中 的液晶层22的线性偏振光,液晶分子显示双折射,并且入射光的偏振 状态根据液晶分子的倾角而改变。例如,在施加预先确定的最大电压 的情况下,穿过液晶层22的光,例如,其偏振方向旋转90°成为线性 偏振光并且穿过偏光板10,从而提供亮显示。在不施加电压的情况下, 通过配向抑制力回复到暗显示的状态。液晶分子的倾角可以通过改变 所施加的电压来控制,以便改变来自偏光板10的透射光的强度,从而 提供分级显示。
下文中,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但是,本发 明不局限于实施例。下面描述实施例中测量性能的方法。
(1)相位差的测量
用自动双折射分析仪(王子(Oji)科学仪器株式会社制造的自动 折射分析仪KOBRA-31 PR)测量样品膜的折射率nx、ny和nz,并且 计算面内相位差Δnd和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测量温度为23℃,测 量波长为590nm。
(2)厚度的测量
使用大塚电子株式会社制造的MCPD-2000通过干涉厚度测量法 来测量第一和第二双折射层各自的厚度。各种其它膜各自的厚度用千 分尺(dial gauge)测量。
(3)透射率的测量
将实施例1获得的相同的椭圆偏光板粘附在一起。使用“DOT-3” (商品名,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造)测定所粘附的样品的透射率。
(4)对比度的测量
同样的椭圆偏光板叠加并且用背光照射。显示白色图像(偏光片 的吸收轴彼此平行)和黑色图像(偏光片的吸收轴彼此垂直),使用“EZ Contrast 160D”(商品名,ELDIM SA公司制造)相对于观看侧的偏光 片吸收轴以45°到135°的方向和相对于法线方向从—60°到60°进行扫 描。从白色图像的Y值(YW)和黑色图像的Y值(YB)计算斜向对 比度“YW/YB”。
(实施例1)
I.透明保护膜的配向处理(制备配向基板)
透明保护膜(T)进行配向处理,从而制备配向基板(最终为保护 层12)。
基板(1)到(8):在TAC膜(厚度为40μm)的表面形成PVA 膜(厚度为0.1μm)。随后,使用摩擦布料对PVA膜的表面以下表所 示的摩擦角进行摩擦,从而形成各配向基板。
基板(9)和(10):使用摩擦布料对TAC膜(厚度为40μm)以 下表所示的摩擦角进行摩擦,从而形成各配向基板。
表1

II.制备第一双折射层
将10g显示向列型液晶相的聚合性液晶(液晶单体)(Paliocolor LC 242,商品名;购买自BASF集团公司)和3g用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 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 907,商品名;购买自汽巴(Ciba)特种化 学品公司)溶解在40g甲苯中,从而制备液晶涂覆液。使用棒涂布器 将液晶涂覆液涂覆到上述制备的配向基板上,并将其整体在90℃下加 热干燥2分钟,从而使液晶配向。由此形成的液晶层使用金属卤化物 灯以1mJ/cm2的光照射,并且使液晶中的聚合性液晶聚合以使得液晶 层的配向固化,从而形成第一双折射层(1)到(3)中的每一个。各 第一双折射层的厚度和相位差通过改变液晶涂覆液的涂覆量而进行调 节。下表显示各个形成的第一双折射层的厚度和面内相位差值(nm)。
表2
第一双折射层

III.制备第二双折射层
III-a.制备基板
制备在宽度方向具有配向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辊(宽度为4 m),其相对于配向轴平均方向的配向轴偏差小于或等于±1°。
III-b.形成第二双折射层(第1部分)
首先,将9.9964g显示向列型液晶相的聚合性液晶(液晶单体) (Paliocolor LC 242,商品名;购买自BASF集团公司,用结构式(10) 表示)、0.0036g手性试剂(Paliocolor LC756,商品名;购买自BASF集 团公司,用结构式(32)表示)和3g用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光聚合 引发剂(IRGACURE 907,商品名;购买自汽巴特种化学品公司)溶解 在40g甲苯中,从而制备液晶涂覆液。随后,通过与上述II部分相同 的过程,形成第二双折射层(21)。下表显示形成的第二双折射层的厚 度和面内相位差值(nm),以及形成的第二双折射层的慢轴相对于偏光 片的吸收轴的方向。
III-b.形成第二双折射层(第2部分)
首先,将9.9930g显示向列型液晶相的聚合性液晶(液晶单体) (Paliocolor LC 242,商品名;购买自BASF集团公司)、0.0070g手性 试剂(Paliocolor LC756,商品名;购买自BASF集团公司)和3g用于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 907,商品名;购买自 汽巴特种化学品公司)溶解于40g甲苯,从而制备液晶涂覆液。随后, 通过与上述II部分相同的过程,形成第二双折射层(22)。下表显示形 成的第二双折射层的厚度和面内相位差值(nm),以及形成的第二双折 射层的慢轴相对于偏光片的吸收轴的方向。
III-b.形成第二双折射层(第3部分)
首先,将9.9899g显示向列型液晶相的聚合性液晶(液晶单体) (Paliocolor LC 242,商品名;购买自BASF集团公司)、0.0101g手性 试剂(Paliocolor LC756,商品名;购买自BASF集团公司)和3g用于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 907,商品名;购买自 汽巴特种化学品公司)溶解于40g甲苯,从而制备液晶涂覆液。随后, 通过与上述II部分相同的过程,形成第二双折射层(23)。下表显示形 成的第二双折射层的厚度和面内相位差值(nm),以及形成的第二双折 射层的慢轴相对于偏光片的吸收轴的方向。
表3
第二双折射层

IV.制造椭圆偏光板
聚乙烯醇膜在含碘的水溶液中染色,随后在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 在不同速率比的辊之间单轴拉伸到6倍长度,从而获得偏光片。如下 表所示,组合使用保护层、第一双折射层和第二双折射层。偏光片、 保护层、第一双折射层和第二双折射层通过如图3到7所示的制造过 程进行层积,从而获得如图1所示的椭圆偏光板A01到A18中的每一 个。
表4

(实施例2)
重叠椭圆偏光板A09以测量对比度。对于该椭圆偏光板,当对比 度为10时,在所有方向上最小角度为40°,最大角度为50°,最大与最 小角度的差值为10°。在实际使用中,当所有方向上的对比度均为10 时,最小角度为40°为优选水平。而且,最大与最小角度之间的差值只 有10°,在实际使用中也为非常优选的水平,因此椭圆偏光板具有平衡 的视觉特性。
(实施例3)
重叠椭圆偏光板A01以测量对比度。对于该椭圆偏光板,当对比 度为10时,在所有方向上最小角度为40°,最大角度为60°,最大与最 小角度的差值为20°。在实际使用中,当所有方向上的对比度均为10 时,最小角度为40°为优选水平。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椭圆偏光板适用于多种图像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 装置和自发光显示装置)。
申请是2005年11月7日提交的专利申请第200580006010.5号, 发明名称为“椭圆偏光板及使用该椭圆偏光板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专 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