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

申请号 CN200980130225.6 申请日 2009-02-09 公开(公告)号 CN102112910B 公开(公告)日 2014-06-11
申请人 星电株式会社; 发明人 泷川满; 守屋光雄; 中川直彦;
摘要 提供一种垂直取向型 液晶 显示装置,通过使液晶层的厚度方向的 相位 差值增大而超过通常范围,来提高高占空比驱动时的ON透过率,从而提高 对比度 和增大视场 角 。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将液晶层8的厚度方向的 相位差 值设定在500nm~1600nm的范围内,在吸收轴9a、10a相垂直的第一、第二偏振片9、10之间插入第一相位差板13。该第一相位差板13是具有负折射率 各向异性 的单轴相位差板,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设定在220nm~1320nm的范围内,具有与夹持液晶层8的第一、第二玻璃 基板 4、5垂直的光轴。
权利要求

1.一种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
在隔开间隙而对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及第二透明电极的、设有上述第一透明电极的透明的第一玻璃基板和设有上述第二透明电极的透明的第二玻璃基板之间夹持着液晶层,该液晶层由具有负介电常数各向异性且液晶分子的取向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及第二玻璃基板大致垂直的液晶构成,在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及第二透明电极间施加电压时,上述液晶分子的取向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及第二玻璃基板大致平行,
在上述第一玻璃基板的与上述液晶层相接触一侧的相反侧,配置有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第一偏振片,并且在上述第二玻璃基板的与上述液晶层相接触一侧的相反侧,配置有第二偏振片,该第二偏振片在与上述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相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吸收轴,
该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e,将其短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o且ne-no=△n,将上述液晶层的厚度设为d的情况下,以△n·d给出的上述液晶层的厚度方向上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500nm~1600nm的范围内,
并且,在上述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间仅插入有一张相位差板,
该相位差板是单轴相位差板,在将表示该相位差板的面内的最大折射率的滞相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x,将与面内的上述滞相轴方向垂直的进相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y,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z的情况下,该相位差板具有满足nx=ny>nz的负折射率各向异性,在将厚度设为d1的情况下,以|(nx+ny)/2-nz|·d1给出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220nm~1320nm的范围内,
上述相位差板具有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相垂直的光轴。
2.一种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隔开间隙而对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及第二透明电极的、设有上述第一透明电极的透明的第一玻璃基板和设有上述第二透明电极的透明的第二玻璃基板之间夹持着液晶层,该液晶层由具有负介电常数各向异性且液晶分子的取向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及第二玻璃基板大致垂直的液晶构成,在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及第二透明电极间施加电压时,上述液晶分子的取向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及第二玻璃基板大致平行,
在上述第一玻璃基板的与上述液晶层相接触一侧的相反侧,配置有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第一偏振片,并且在上述第二玻璃基板的与上述液晶层相接触一侧的相反侧,配置有第二偏振片,该第二偏振片在与上述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相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吸收轴,
该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e,将其短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o且ne-no=△n,将上述液晶层的厚度设为d的情况下,以△n·d给出的上述液晶层的厚度方向上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500nm~1600nm的范围内,
并且,在上述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间仅插入有一张相位差板,
上述相位差板是双轴相位差板,并具有满足nx>ny>nz的折射率各向异性,在将厚度设为d3的情况下,以|(nx-ny)|·d3给出的面内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1nm~
100nm的范围内,以|(nx+ny)/2-nz|·d3给出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220nm~
1320nm的范围内,
上述相位差板,具有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平行的面内的滞相轴,并且被配置成其面内滞相轴与上述液晶层的光出射侧的偏振片的吸收轴垂直。

说明书全文

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进行单纯矩阵驱动(占空比驱动)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利用单纯矩阵使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大容量化、高精密化,需要进行高占空比驱动。作为这种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现有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利用分时驱动方式以大占空比执行显示动作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表示元件
[0003]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10-1978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5] 然而,如果在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高占空比驱动,则ON透过率(开态透过率)低,导致显示暗、对比度低。
[0006] 另一方面,虽然增大液晶层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会提高ON透过率,但垂直取向型会因倾斜而导致液晶层的双折射变化大,从而导致视场变窄。
[0007]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通过使液晶层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增大而超过通常范围,来提高高占空比驱动时的ON透过率,从而提高对比度和增大视场角。
[0008] 此外,作为对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所要求的特性,通常公知有高对比度、高速应答性、大视场角等,液晶层(液晶单元)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优选为80nm~400nm的范围,如果进一步考虑高对比度、高速应答性,则其恰当区域进一步变窄,目标值为240~280nm。
[0009]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0]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第一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在隔开间隙而对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及第二透明电极的、设有上述第一透明电极的透明的第一玻璃基板和设有上述第二透明电极的透明的第二玻璃基板之间夹持着液晶层,该液晶层由具有负介电常数各向异性且液晶分子的取向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及第二玻璃基板大致垂直的液晶构成,在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及第二透明电极间施加电压时,上述液晶分子的取向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及第二玻璃基板大致平行,在上述第一玻璃基板的与上述液晶层相接触一侧的相反侧,配置有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第一偏振片,并且在上述第二玻璃基板的与上述液晶层相接触一侧的相反侧,配置有第二偏振片,该第二偏振片在与上述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相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吸收轴,该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将上述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e,将其短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o且ne-no=△n,将上述液晶层的厚度设为d的情况下,以△n·d给出的上述液晶层的厚度方向上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500nm~1600nm的范围内,并且,在上述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间插入有第一相位差板,该第一相位差板是单轴相位差板,在将表示该第一相位差板的面内的最大折射率的滞相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x,将与面内的上述滞相轴方向垂直的进相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y,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z的情况下,该第一相位差板具有满足nx=ny>nz的负折射率各向异性,在将厚度设为d1的情况下,以|(nx+ny)/2-nz|·d1给出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220nm~1320nm的范围内,上述第一相位差板具有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相垂直的光轴。
[0011] 另外,在第二技术方案中这样解决问题,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基础上,在上述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间还插入第二相位差板,该第二相位差板是单轴相位差板,并具有满足nx>ny=nz的正折射率各向异性,在将厚度设为d2的情况下,以|(nx-ny)|·d2给出的面内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1nm~100nm的范围内,上述第二相位差板具有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平行的光轴。
[0012] 进一步,在第三技术方案中这样解决问题,在第二技术方案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基础上,在上述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间插入有取代上述第一相位差板及第二相位差板的第三相位差板,该第三相位差板是双轴相位差板,并具有满足nx>ny>nz的折射率各向异性,在将厚度设为d3的情况下,以|(nx-ny)|·d3给出的面内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1nm~100nm的范围内,以|(nx+ny)/2-nz|·d3给出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220nm~1320nm的范围内,上述第三相位差板具有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平行的面内的滞相轴。
[0013]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在隔开间隙而对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及第二透明电极的、设有上述第一透明电极的透明的第一玻璃基板和设有上述第二透明电极的透明的第二玻璃基板之间夹持着液晶层,该液晶层由具有负介电常数各向异性且液晶分子的取向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及第二玻璃基板大致垂直的液晶构成,在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及第二透明电极间施加电压时,上述液晶分子的取向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及第二玻璃基板大致平行;在上述第一玻璃基板的与上述液晶层相接触一侧的相反侧,配置有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第一偏振片,并且在上述第二玻璃基板的与上述液晶层相接触一侧的相反侧,配置有第二偏振片,该第二偏振片在与上述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相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吸收轴;该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将上述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e,将其短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o且ne-no=△n,将上述液晶层的厚度设为d的情况下,以△n·d给出的上述液晶层的厚度方向上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500nm~1600nm的范围内;并且,在上述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间仅插入有一张相位差板;该相位差板是单轴相位差板,在将表示该相位差板的面内的最大折射率的滞相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x,将与面内的上述滞相轴方向垂直的进相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y,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z的情况下,该相位差板具有满足nx=ny>nz的负折射率各向异性;在将厚度设为d1的情况下,以|(nx+ny)/2-nz|·d1给出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220nm~1320nm的范围内;上述相位差板具有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相垂直的光轴。
[0014]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隔开间隙而对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及第二透明电极的、设有上述第一透明电极的透明的第一玻璃基板和设有上述第二透明电极的透明的第二玻璃基板之间夹持着液晶层,该液晶层由具有负介电常数各向异性且液晶分子的取向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及第二玻璃基板大致垂直的液晶构成,在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及第二透明电极间施加电压时,上述液晶分子的取向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及第二玻璃基板大致平行;在上述第一玻璃基板的与上述液晶层相接触一侧的相反侧,配置有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第一偏振片,并且在上述第二玻璃基板的与上述液晶层相接触一侧的相反侧,配置有第二偏振片,该第二偏振片在与上述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相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吸收轴;该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将上述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e,将其短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o且ne-no=△n,将上述液晶层的厚度设为d的情况下,以△n·d给出的上述液晶层的厚度方向上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500nm~1600nm的范围内;并且,在上述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间仅插入有一张相位差板;上述相位差板是双轴相位差板,并具有满足nx>ny>nz的折射率各向异性;在将厚度设为d3的情况下,以|(nx-ny)|·d3给出的面内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1nm~100nm的范围内,以|(nx+ny)/2-nz|·d3给出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220nm~1320nm的范围内;上述相位差板,具有与上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平行的面内的滞相轴,并且被配置成其面内滞相轴与上述液晶层的光出射侧的偏振片的吸收轴垂直。
[0015] 发明效果
[0016] 通过本发明的第一、二、三技术方案所述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对于使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增大而超过通常范围(80nm~400nm)的液晶层,能够通过相位差板来补偿其双折射,能够提高高占空比驱动时的ON透过率,从而提高对比度和增大视场角。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的剖面图。
[0018]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结构的俯视图。
[0019]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偏振片的俯视图。
[0020] 图4的(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非驱动状态的液晶取向的示意图,(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驱动状态的液晶取向的示意图。
[0021]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示意图。
[0022]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相位差板插入处的概略图。
[0023]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示意图。
[0024]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示意图。
[0025]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示意图。
[0026] 附图标记说明
[0027] 1、2、3VA型液晶显示装置
[0028] 4液晶面板
[0029] 4a面板主体
[0030] 5第一玻璃基板
[0031] 5a第一透明电极
[0032] 6第二玻璃基板
[0033] 6a第二透明电极
[0034] 8液晶层
[0035] 8a液晶分子
[0036] 9第一偏振片
[0037] 9a吸收轴
[0038] 10第二偏振片
[0039] 10a吸收轴
[0040] 13第一相位差板
[0041] 14第二相位差板
[0042] 15第三相位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以下称为“VA型液晶显示装置”,VA:vertical alignment,竖向定线)。
[0044]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偏振片的俯视图,图4的(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非驱动状态的液晶取向的示意图,图4的(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驱动状态的液晶取向的示意图。
[0045] VA型液晶显示装置1、2、3(1: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2: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3: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4,是利用该液晶面板4显示图像的装置。
[0046] 如图1所示,液晶面板4包括透明的第一玻璃基板5、透明的第二玻璃基板6,第一玻璃基板5在单侧基板面整个面上形成有透明的第一透明电极5a,在该第一透明电极5a上形成有第一取向膜5b,并且针对该第一取向膜5b而实施了摩擦(rubbing,打磨)处理,同样该第二玻璃基板6在单侧基板面整个面上形成有透明的第二透明电极6a,在该第二透明电极6a上形成有第二取向膜6b,并且针对该第二取向膜6b实施了摩擦处理,以聚合物球7作为隔离构件,以使第一取向膜5b与第二取向膜6b相对置的方式粘合所述第一玻璃基板5和第二玻璃基板6,利用密封构件(未图示)来密封周边,从而形成面板主体4a。
[0047] 另外,在面板主体4a中,通过真空注入法、滴下法等,向第一和第二玻璃基板5、6之间的空隙(单元间隙)注入并密封具有负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Nematic Liquid Crystal,向列液晶),从而形成液晶层8。在这样形成的液晶层8中,根据作为隔离构件的聚合物球7的直径来设定液晶层8的厚度d。
[0048] 进一步,在面板主体4a的外侧,在第一玻璃基板5的与液晶层8相接触一侧的相反侧的基板面(面板背面),粘贴有第一偏振片9,在第二玻璃基板6的与液晶层8相接触一侧的相反侧的基板面(面板正面),粘贴有第二偏振片10,从而完成液晶面板4。
[0049] 如图2所示,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5a、6a结构如下,第一透明电极5a形成为与第一玻璃基板5的横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平行,是与扫描侧驱动电路11相连接的扫描电极;第二透明电极6b形成为与第二玻璃基板6的纵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平行,是与信号侧驱动电路12相连接的信号电极;液晶面板5将这样分别平行于横方向和纵方向而形成的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5a和6a的交点作为一个像素。换言之,液晶面板4这样配置:将像素排列成网格状,针对排列成该网格状的像素配置横方向以及纵方向的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5a、6a,选择其中必要的纵方向以及横方向的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5a、6a施加电压。由此,位于所选择的纵方向以及横方向的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5a、6a的交点处的像素的液晶层8(液晶单元)被驱动。即,液晶面板4以单纯矩阵方式驱动。只是,由于显示像素数多,因此驱动采用分时的多路驱动(multiplex drive)。
[0050] 如图3所示,第一和第二偏振片9、10结构如下,第一偏振片9在箭头9a所示的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第二偏振片10在箭头10a所示的方向上具有吸收轴。即,第一偏振片9以及第二偏振片10被配置成使吸收轴9a和10a垂直。
[0051] 在没有对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5a、6a间施加电压的非驱动状态下,上述结构的液晶面板4如图4的(a)所示,因第一和第二取向膜5b、6b的作用,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5a、6a所夹的液晶层8(液晶单元)中的液晶分子8a的取向为相对于第一和第二玻璃基板5、6大致垂直,在此通过的光的偏振状态基本无变化。因此,透过液晶面板4的入射侧(背面侧)的第一偏振片9的光大致保持原样而入射至液晶面板4的出射侧(正面侧)的第二偏振片
10,在此基本被吸收,从而实现暗显示(黑显示)。
[0052] 与此相对,在对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5a、6a间施加电压的驱动状态下,如图4的(b)所示,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5a、6a所夹的液晶层8中的液晶分子8a的取向因该负介电常数各向异性而成为与电场大致垂直的方向,即,取向相对于第一和第二玻璃基板5、6大致平行,使得在此通过的光的偏振状态发生变化。因此,透过液晶面板4的入射侧的第一偏振片9的光改变偏振状态而从液晶层8出射,因此与液晶面板4的出射侧的第二偏振片10的吸收轴10垂直的透过轴的偏振光成分增多,呈亮显示(白显示)。
[0053] 根据上述可知,VA型液晶显示装置1、2、3是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虽然采用单纯矩阵驱动(占空比驱动),但也能够根据大容量化、高精密化的要求而进行高占空比驱动,其结构如下:在隔开间隙而对置的第一及第二透明电极5a及6a的、设有上述第一透明电极5a的透明的第一玻璃基板5和设有上述第二透明电极6a的透明的第二玻璃基板6之间,夹持着液晶层8,该液晶层8由具有负介电常数各向异性且液晶分子8a的取向与上述第一和第二玻璃基板5、6大致垂直的液晶构成,如果在上述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5a、6a间施加电压,则上述液晶分子8a的取向与上述第一和第二玻璃基板5、6大致平行,在上述第一玻璃基板5的与上述液晶层8相接触一侧的相反侧,配置有在规定方向具有吸收轴9a的第一偏振片9,并且在上述第二玻璃基板6的与上述液晶层8相接触一侧的相反侧,配置有第二偏振片10,该第二偏振片10在与上述第一偏振片9的吸收轴9a相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吸收轴10a。
[0054]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示意图。
[0055] 图5所示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1,其液晶面板4上的液晶层8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远超过通常范围(80nm~400nm)。即,设定为500nm~1600nm的范围。
[0056] 在此,液晶层8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设为△n·d。其中,△n=ne-no,ne是液晶分子8a的长轴方向的折射率(异常光的折射率),no是液晶分子8a的短轴方向的折射率(通常光的折射率)。另外,d是液晶层8的厚度。
[0057] 另外,在图5所示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1中,在液晶面板4的第一和第二偏振片9、10之间插入有第一相位差板13。
[0058] 对于第一相位差板13,将表示面内的最大折射率的滞相轴(slow axis)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x,将与面内的上述滞相轴方向垂直的进相轴(fast axis)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y,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z,此时,第一相位差板13是具有满足nx=ny>nz条件的负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单轴相位差板(negative C plate:负C板),如果将厚度设为d1,则以|(nx+ny)/2-nz|·d1给出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220nm~1320nm的范围内,并且该第一相位差板13具有与上述第一和第二玻璃基板垂直的光轴,对液晶层8的双折射进行补偿。
[0059]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相位差板插入处的概略图。
[0060] 在图6中,(a)、(b)、(c)、(d)、(e)、(f)表示液晶面板4的如下所述的相位差板插入处。
[0061] (a):第一玻璃基板5与第一偏振片9之间
[0062] (b):第一玻璃基板5与第一透明电极5a之间
[0063] (c):第一透明电极5a与第一取向膜5b之间
[0064] (d):第二透明电极6a与第二取向膜6b之间
[0065] (e):第二玻璃基板6与第二透明电极6a之间
[0066] (f):第二玻璃基板6与第二偏振片10之间
[0067] 即,(a)~(c)是液晶层8的光入射侧的相位差板插入处,(d)~(f)是液晶层8的光出射侧的相位差板插入处。另外,(a)以及(f)是面板主体4a外的相位差板插入处,(b)~(e)是面板主体4a内的相位差板插入处。
[0068] 在图5所示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1的结构中,在液晶面板4上的(a)处插入一张第一相位差板13,从而对液晶层8的双折射进行补偿,但即使取代(a)而插入(b)~(f)中的任意处,也能够对液晶层8的双折射进行补偿。另外,即使将两张第一相位差板13插入(a)和(f)处,或插入(b)和(e)处,或插入(c)和(d)处,也能够对液晶层8的双折射进行补偿,但此时两张第一相位差板13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的合计值设定为220nm~1320nm。
[0069] 接着,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示意图。
[0070] 在图5所示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1的液晶面板4上的第一和第二偏振片9、10之间进一步追加插入第二相位差板14,从而形成图7所示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2。
[0071] 第二相位差板14是具有满足nx>ny=nz条件的正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单轴相位差板(positive a plate:正a板),将厚度设为d2时,以|(nx-ny)|·d2给出的面内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1nm~100nm的范围内,而且具有与上述第一和第二玻璃基板5、6平行的光轴。
[0072] 图7所示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2结构如下:在液晶面板4上的(a)处插入一张第一相位差板13并且在(f)处插入一张第二相位差板14,但也可以在(b)处插入一张第一相位差板13并且在(e)处插入一张第二相位差板14,或在(c)处插入一张第一相位差板13并且在(d)处插入一张第二相位差板14。另外,也可以以层叠状态将一张第一相位差板13和一张第二相位差板14插入(a)~(f)中的任意一处(同一插入处),或者分别以层叠状态插入(a)和(f)两处,或插入(b)和(e)两处,或插入(c)和(d)两处。此时,第一相位差板13配置在第二相位差板14的外侧。另外,两张第二相位差板14的面内的相位差值的合计值设定为1nm~100nm。进一步,插入到液晶层8的光入射侧的(a)、(b)、(c)处的第二相位差板14被配置成其面内滞相轴nx与液晶层8的光入射侧的第一偏振片9的吸收轴9a垂直;插入到液晶层8的光出射侧的(d)、(e)、(f)处的第二相位差板14被配置成其面内滞相轴nx与液晶层8的光出射侧的第二偏振片10的吸收轴10a垂直。
[0073] 接着,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示意图。
[0074] 取代插入到图7所示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2的液晶面板4中的第一相位差板13以及第二相位差板14,而将第三相位差板15插入液晶面板4上的第一和第二偏振片9、10之间,从而形成图8所示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3。
[0075] 第三相位差板15是具有满足nx>ny>nz条件的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双轴相位差板,将厚度设为d3时,以|(nx-ny)|·d3给出的面内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1nm~100nm的范围内,以|(nx+ny)/2-nz|·d3给出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被设定在220nm~1320nm的范围内,并且具有与上述第一和第二玻璃基板5、6平行的面内的滞相轴。
[0076] 在图8所示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3中,在液晶面板4上的(a)处插入一张第三相位差板15,但也可以取代(a)处,而在(b)~(f)的任意处插入。另外,也可以在(a)和(f)两处插入,或者在(b)和(e)两处插入,或者在(c)和(d)两处插入。此时,设定两张第三相位差板15的面内的相位差值的合计值为1nm~100nm,两张第三相位差板15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的合计值为220nm~1320nm。进一步,插入到液晶层8的光入射侧的(a)、(b)、(c)处的第三相位差板15被配置成其面内滞相轴nx与液晶层8的光入射侧的第一偏振片9的吸收轴9a垂直;插入到液晶层8的光出射侧的(d)、(e)、(f)处的第三相位差板15被配置成其面内滞相轴nx与液晶层8的光出射侧的第二偏振片10的吸收轴10a垂直。
[0077] 此外,图5、图7、图8中的连接0°-180°的直线是液晶分子8a的取向方向。
[0078] 以上,在VA型液晶显示装置1、2、3中,在以1/60的占空比进行了高占空比驱动时,在左右方向上以10:1的对比度实现了左右分别50°以上的视场角,并且在上方向上以20:1的对比度实现了50°以上的视场角。此外,其结果是使用“AUTRONIC-MELCHERS”公司产的锥光偏振仪(conoscope)进行确认的结果。
[0079] 就VA型液晶显示装置1、2、3而言,与VA型液晶显示装置1的使用一张或多张第一相位差板13来实现的液晶面板4的光学补偿相比,VA型液晶显示装置3的两张第三相位差板15的组合方式的光学补偿效果高,还有,VA型液晶显示装置2的第一位相板13及第二相位差板14的组合方式的光学补偿效果更高。
[0080] 另外,也能够组合第一相位差板13和第三相位差板15,能够取得比VA型液晶显示装置3更好的补偿效果。图9是表示这种本发明的变形例(第一技术方案+第三技术方案)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示意图。
[0081] 图9所示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40的结构如下:在图5所示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1的液晶面板4上的第一和第二偏振片9、10之间,进一步追加插入图8所示的第三相位差板15,或取代插入图7所示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2的液晶面板4中的第二相位差板14,而将图8所示的第三相位差板15插入到液晶面板4上的第一和第二偏振片9、10之间,或者在图8所示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3的液晶面板4上的第一和第二偏振片9、10之间进一步追加插入图5所示的第一相位差板13。
[0082] 在图9中,VA型液晶显示装置40的结构为,在液晶面板4上的(a)处插入一张第一相位差板13,另外,在(f)处插入一张第三相位差板15。此外,第一和第三相位差板13以及15的插入处、滞相轴的方向、相位差值等可以模仿VA型液晶显示装置1、2、3而适宜设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