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型背光液晶显示装置及光漫射板

申请号 CN200480017048.8 申请日 2004-06-16 公开(公告)号 CN1809766A 公开(公告)日 2006-07-26
申请人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发明人 十河功; 安藤正人; 竹尾充浩; 前田幸治; 神野昌直;
摘要 本 发明 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的光漫射性、保持优异的 色调 、具有高的 亮度 的直接型 背光 式 液晶 显示装置。本发明是包含背光 光源 、光漫射板、光线调节膜及液晶面板,并根据要求在光漫射板的背光光源侧或光漫射板的两面具有保护膜的直接型背光式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光漫射板由相对于(A)芳香族聚 碳 酸酯 树脂 (A成分)和(B)平均粒径为0.01~50μm的高分子微粒子(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含有规定量的(C)选自 磷酸 酯化合物(C-1成分)、 亚磷酸 酯化合物(C-2成分)和亚膦酸酯化合物(C-3成分)的至少1种热稳定剂(C成分)、(D)紫外线吸收剂(D成分)及(E) 荧光 增白剂(E成分)的组合物形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直接型背光液晶显示装置,是包含背光光源、光漫射 板、光线调节膜及液晶面板,并根据需要,在光漫射板的背光光源 侧或光漫射板的两面具有保护膜的直接型背光式液晶显示装置,其 中光漫射板由下述组合物形成,所述组合物含有
(A)芳香族聚酸酯树脂(A成分)80~99.995重量%和
(B)平均粒径为0.01~50μm的高分子微粒子(B成分)0.005~ 20重量%,以及
(C)选自磷酸酯化合物(C-1成分)、亚磷酸酯化合物(C-2 成分)和亚膦酸酯化合物(C-3成分)的至少1种热稳定剂(C成分), 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其含量为0.001~5重量 份,
(D)紫外线吸收剂(D成分)0~2重量份及(E)荧光增白剂(E 成分)0.0001~3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高分子微粒子(B成分)的 平均粒径为0.1~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高分子微粒子(B成分)的 折射率、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是 0.0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高分子微粒子(B成分)是 交联烷粒子或交联丙烯酸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热稳定剂(C成分)是选自 磷酸三烷基酯(C-1成分)和用下述通式(2-1)表示的季戊四醇二 亚磷酸酯化合物(C-2成分)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式中,R1、R2分别表示氢原子、碳数1~20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 碳数6~30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碳数7~30的芳烷基、取代或 非取代的碳数4~20的环烷基或碳数15~25的2-(4-羟基苯基)丙 基取代芳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热稳定剂(C成分)是磷酸 三甲基酯(C-1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热稳定剂(C成分)是二硬 脂酰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C-2成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热稳定剂(C成分)包含磷 酸三甲基酯(C-1成分)和二硬脂酰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C-2成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热稳定剂(C成分)包含二 硬脂酰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C-2成分)、用下述通式(2-2)表示 的亚磷酸酯化合物(C-2成分)及用下述通式(3-1)表示的亚膦酸 酯化合物(C-3成分),

式中,Ar2相互相同或不同,表示采用2~4个烷基取代的碳数8~20 的芳基;

式中,Ar3相互相同或不同,表示非取代或采用烷基取代的碳数6~ 20的芳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热稳定剂(C成分)包含 用下述通式(2-2)表示的亚磷酸酯化合物(C-2成分)及用下述通 式(3-1)表示的亚膦酸酯化合物(C-3成分),

式中,Ar2相互相同或不同,表示采用2~4个烷基取代的碳数8~20 的芳基;

式中,Ar3相互相同或不同,表示非取代或采用烷基取代的碳数6~ 20的芳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光漫射板的厚度是0.5~ 1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紫外线吸收剂(D成分) 是选自二苯甲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及苯并噁 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的至少一种紫外线吸收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在不具有保护膜的场合, 形成该光漫射板的组合物中的紫外线吸收剂(D成分)的含量,相对 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是0.01~2重量份。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在具有保护膜的场合,保 护膜是含有0.1~50重量%紫外线吸收剂(Dp成分)的厚度为0.1~ 500μm的有机高分子膜,形成该光漫射板的组合物中的紫外线吸收 剂(D成分)的含量,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是 0~0.5重量份。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构成保护膜的有机高分子 是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树脂或聚酯树脂。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保护膜中的紫外线吸收剂 (Dp成分)是选自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 剂及苯并噁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的至少一种紫外线吸收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荧光增白剂(E成分)是 苯并噁唑系荧光增白剂和/或香豆素系荧光增白剂。
18.一种直接型背光用光漫射板,由下述组合物形成,所述组合 物含有:
(A)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80~99.995重量%和
(B)平均粒径为0.01~50μm的高分子微粒子(B成分)0.005~ 20重量%,以及
(C)选自磷酸酯化合物(C-1成分)、亚磷酸酯化合物(C-2 成分)和亚膦酸酯化合物(C-3成分)的至少1种热稳定剂(C成分), 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其含量为0.001~5重量 份,
(D)紫外线吸收剂(D成分)0~2重量份及(E)荧光增白剂(E 成分)0.0001~3重量份。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漫射板,其中高分子微粒子(B成 分)的平均粒径为0.1~10μm。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漫射板,其中高分子微粒子(B成 分)的折射率、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的折射率之差的绝 对值是0.02~0.3。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漫射板,其中高分子微粒子(B成 分)是交联硅氧烷粒子或交联丙烯酸粒子。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漫射板,其中热稳定剂(C成分) 是选自磷酸三烷基酯(C-1成分)和用下述通式(2-1)表示的季戊 四醇二亚磷酸酯化合物(C-2成分)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式中,R1、R2分别表示氢原子、碳数1~20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 碳数6~30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碳数7~30的芳烷基、取代或 非取代的碳数4~20的环烷基或碳数15~25的2-(4-羟基苯基)丙 基取代芳基。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漫射板,其中热稳定剂(C成分) 是磷酸三甲基酯(C-1成分)。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漫射板,其中热稳定剂(C成分) 是二硬脂酰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C-2成分)。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漫射板,其中热稳定剂(C成分) 包含磷酸三甲基酯(C-1成分)和二硬脂酰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C-2 成分)。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漫射板,其中热稳定剂(C成分) 包含二硬脂酰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C-2成分)、用下述通式(2-2) 表示的亚磷酸酯化合物(C-2成分)及用下述通式(3-1)表示的亚 膦酸酯化合物(C-3成分),

式中,Ar2相互相同或不同,表示采用2~4个烷基取代的碳数8~20 的芳基;

式中,Ar3相互相同或不同,表示非取代或采用烷基取代的碳数6~ 20的芳基。
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漫射板,其中热稳定剂(C成分) 包含用下述通式(2-2)表示的亚磷酸酯化合物(C-2成分)及用下 述通式(3-1)表示的亚膦酸酯化合物(C-3成分),

式中,Ar2相互相同或不同,表示采用2~4个烷基取代的碳数8~20 的芳基;

式中,Ar3相互相同或不同,表示非取代或采用烷基取代的碳数6~ 20的芳基。
2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漫射板,其中紫外线吸收剂(D成 分)是选自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及 苯并噁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的至少一种紫外线吸收剂。
2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漫射板,其厚度是0.5~10mm。
3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漫射板,其中荧光增白剂(E成分) 是苯并噁唑系荧光增白剂和/或香豆素系荧光增白剂。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由聚酸酯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直接型背光用光漫射 板及使用了该光漫射板的液晶显示装置,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在抑制熔融滞留时的变色、即使暴露在热和光中也保持优异的色调 的同时,通过将使用的热稳定剂最佳化、将光吸收抑制在最小限度 从而使亮度提高。

背景技术

光漫射板是作为液晶电视等种种的液晶显示器光源而使用的 背光元件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对于该光漫射板,使用由基质树脂 使用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并向其中添加了种种的光漫射剂 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光漫射板。
近年来大型化至15~39英寸的液晶电视等的液晶显示器,由于 面积增大,直接型背光方式正成为主流。
丙烯酸树脂制的光漫射板由于吸湿性高且耐热性差,因此易受到 大型化导致的影响。为此,当在该用途中使用丙烯酸树脂制的光漫 射板时,由于使用环境的变化,而有光漫射板的翘曲变大的倾向。 因此,存在发生光漫射板与液晶板接触这一重大缺陷的问题。
与之相比,聚碳酸酯树脂制光漫射板,由于吸湿性、耐热性、机 械特性、耐气候性优异,具备高的光线透射率,因此适用于这样的 用途。
对于聚碳酸酯树脂,作为一般使用的光漫射剂,有具有交联结构 的有机系粒子。更详细讲,从与聚碳酸酯树脂的折射率差的观点出 发,优选使用交联丙烯酸粒子、交联系粒子等。
在此,在用于液晶背光用途的光漫射板中,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可 举出亮度。所谓亮度一般认为是我们视觉感受到的明亮度,与光的 强度和色度(白度)相关。因此,由于在光漫射板内的光吸收导致 的透射光量的降低而使得亮度降低,另外,由于光漫射板的黄变也 使得亮度降低。聚碳酸酯树脂与丙烯酸树脂比,由于亮度差,因此 要求其改善。
如一般所知,聚碳酸酯树脂由于在其制造过程(反应、粉末化、 干燥、造粒等)中受到热经历而易黄变。而且,为了体现光漫射性 而添加光漫射剂,但在成形时等光漫射剂自身黄变,或者诱发基质 树脂的黄变。
公开了几个作为改良配合了光漫射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 热稳定性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着:通过向聚碳酸酯树 脂配合膦化合物和受阻酚系抗化剂,即使在使用有机光漫射剂的 场合也防止聚碳酸酯树脂的黄变。
专利文献2中记载着:在含有光漫射剂的聚碳酸酯树脂中使用作 为稳定剂的有机磷酸酯化合物和受阻酚。
另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着:在含有光漫射剂的聚碳酸酯树脂中 配合了膦酸酯化合物、磷酸三甲酯及受阻酚的组合物抑制了因热和 湿气所致的变色。
另外,专利文献4中记载着:在含有光漫射剂的聚碳酸酯树脂中 配合了膦酸酯化合物、磷酸三烷基酯、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及受阻 酚的组合物抑制了因热所致的变色。
可是,上述专利文献1~4中记载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是基本 上只从防止聚碳酸酯树脂变色的观点出发达到的技术。因此虽然有 防止变色的效果,但是通过配合种种的稳定剂、添加剂,光吸收种 类也增加,作为光漫射板使用的场合,引起透射光量降低。
作为提高亮度的方法,按照上述的那样,需要抑制在光漫射板内 的光吸收,且抑制黄变等变色。即,需求通过防止变色和抑制光吸 收从而进一步提高亮度的直接型背光用光漫射板。
(专利文献1)特开平07-1384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07-14999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1-214049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1-3231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的光漫射性,抑制了变色,即使 处于热和光中也保持优异的色调,具有即使与丙烯酸树脂比较也不 逊色的高亮度的直接型背光用光漫射板。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包含这样的光漫射板的直接型背光式液晶显示装置。
发明人为达到上述目的而反复刻苦研究,结果发现:在包含 (A)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和(B)高分子微粒子的组合物中含有特 定量的(C)热稳定剂、(D)紫外线吸收剂及(E)荧光增白剂的树 脂组合物。
本发明人发现,这样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熔融滞留时的变色 被抑制,另外,这样的树脂组合物即使处于热和光中也保持优异的 色调,同时能够将光吸收抑制在最小限度。
而且,本发明人发现,包含该树脂组合物的背光用光漫射板的亮 度提高,从而实现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特征是,通过将配合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和高分 子微粒子的组合物中的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及荧光增白剂的种 类和配合量最佳化,从而得到上述效果。
发挥这样的效果的原因不确定,但预想如下。即可认为:在芳香 族聚碳酸酯树脂中添加了各种的高分子微粒子的组合物熔融成形和 受到长时间光源的热等的热负荷的场合,发生高分子微粒子起因于 耐热稳定性的变质,这也加速了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变质。
例如可认为生成的自由基促进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异性化反 应等。而且可认为,进一步采用乳化聚合法制造高分子微粒子的场 合,在乳化聚合中使用的乳化剂等的残留物促进熔融成形时和处于 热中时的变质。
因此预想到:本发明中的特定的热稳定剂的组合不仅仅抑制芳香 族聚碳酸酯树脂的因那些因素而产生的变质,还抑制高分子微粒子 自身的变质,发挥高分子微粒子中含有的杂质不促进变质的作用。 另外想到,磷酸酯系热稳定剂、亚磷酸酯系热稳定剂、亚膦酸酯系 热稳定剂在获得防止上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黄变的效果 的同时,由于光吸收能小,因此作为光漫射板使用时维持了高亮 度。
即,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型背光式液晶显示装置,它是包 含背光光源、光漫射板、光线调节膜及液晶面板,并根据要求在光 漫射板的背光光源侧或者光漫射板的两面具有保护膜的直接型背光 式液晶显示装置,光漫射板由下述组合物形成,所述组合物含有:
(A)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80~99.995重量%和
(B)平均粒径为0.01~50μm的高分子微粒子(B成分)0.005~ 20重量%,以及
(C)选自磷酸酯化合物(C-1成分)、亚磷酸酯化合物(C-2 成分)和亚膦酸酯化合物(C-3成分)的至少1种热稳定剂(C成分), 其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为0.001~5重量份,
(D)紫外线吸收剂(D成分)0~2重量份及
(E)荧光增白剂(E成分)0.0001~3重量份。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型背光用光漫射板,由下述组 合物形成,所述组合物含有:
(A)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80~99.995重量%和
(B)平均粒径为0.01~50μm的高分子微粒子(B成分)0.005~ 20重量%,以及
(C)选自磷酸酯化合物(C-1成分)、亚磷酸酯化合物(C-2 成分)和亚膦酸酯化合物(C-3成分)的至少1种热稳定剂(C成分), 其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为0.001~5重量份,
(D)紫外线吸收剂(D成分)0~2重量份及
(E)荧光增白剂(E成分)0.0001~3重量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光漫射板的平均亮度的评价装置的截面简略 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光漫射板的平均亮度的评价装置的平面简略 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分散度的测定方法的概略图。
符号的说明
1.试验片
2.白色反射树脂板
3~10.光源(冷阴极管)
11~19.测定点
A.试验片(平板状)
B.光源
γ.漫射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直接型背光式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直接型背光式液晶显示装置包含背光光源、光漫射板、 光线调节膜及液晶面板。该装置能够依次配置背光光源、光漫射板、 光线调节膜及液晶面板而制造。优选该装置根据要求在光漫射板的 背光光源侧或者光漫射板的两面具有保护膜。
<背光光源>
背光光源如果配置在发光面的正下则形状可以是平面状、点状、 线状等的某种形状。背光光源是能够照射可见光的即可,能够使用 白炽灯、荧光放电管、发光二极管元件、及荧光发光元件等,从亮 度、色温等的观点考虑,优选荧光放电管、其中更优选冷阴极荧光 灯。特别是在最近,使用采用减少耗电、高亮度·高彩色的三波长 荧光体的冷阴极荧光灯
用于背光光源的冷阴极荧光灯的结构,处于在封入了适量的 、和惰性气体(氩、氖、混合气体等)的玻璃管内壁涂布荧光体, 在玻璃管的两端安装柱状的电极的状态。
该冷阴极荧光灯的发光机理为,当在电极间外加高电压时,在管 内少量存在的电子被高速吸引,向电极冲撞,此时,释放出二次电 子,开始放电。通过该放电,被阳极吸引的电子和管内的水银分子 冲撞,放射紫外线(250nm左右),该紫外线激发荧光体,使之发出 可见光。
<光线调节膜>
作为光线调节膜,列举出具有将从漫射板出来的光聚光、或使之 漫射、或使之偏振的功能的膜。光线调节膜通常配置在光漫射板和 液晶面板之间。作为聚光膜列举出使表面为棱镜形状的膜(例如山 形スリ-エム制BEF)等,作为漫射膜列举出含有漫射剂的膜等,作 为偏振光膜列举出多层膜(例如山形スリ-エム制D-BEF)等。
这些膜,例如从漫射板侧按聚光膜、漫射膜、偏振光膜、漫射膜 的顺序构成,透过漫射膜的光入射到液晶面板部。
<液晶面板>
液晶面板是在液晶盒的至少一方具有偏振片的结构。液晶盒带有 电极,优选其至少一个面为透明。另外,根据要求还能够制成将滤 色器夹在液晶盒和偏振片之间的结构。液晶盒能够由玻璃和高分子 膜等的塑料制成。
<光漫射板>
光漫射板由含有A~E成分的组合物形成。以下说明各成分。本 发明申请也包含光漫射板自身。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通常是采用界面缩聚法、熔融酯 交换法使二元酚和碳酸酯前体反应而得到的树脂,除此以外是采用 固相酯交换法使碳酸酯预聚物聚合的树脂、或者通过环状碳酸酯化 合物的开环聚合法聚合而得到的树脂。
作为在此使用的二元酚的代表例,列举出氢醌、间苯二酚、4, 4’-二羟基联苯、双(4-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3,5-二甲基) 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 -1-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通称双酚A)、2,2- 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 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溴)苯基}丙烷、2,2-双{(3- 异丙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苯基-)苯基}丙 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甲基 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3-二甲基丁烷、2,4-双(4-羟 基苯基)-2-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戊烷、2,2-双(4- 羟基苯基)-4-甲基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 (4-羟基苯基)-4-异丙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3,3, 5-三甲基环己烷、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羟基- 3-甲基)苯基}芴、α,α’-双(4-羟基苯基)-邻二异丙基苯、α, α’-双(4-羟基苯基)-间二异丙基苯、α,α’-双(4-羟基苯基)- 对二异丙基苯、1,3-双(4-羟基苯基)-5,7-二甲基金刚烷、4, 4’-二羟基二苯基砜、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二苯 基硫醚、4,4’-二羟基二苯基、4,4’-二羟基二苯基醚及4,4’- 二羟基二苯基酯等,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或混合2种或以上使用。
在其中,优选由从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 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甲基 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3-二甲基丁烷、2,2-双(4-羟 基苯基)-4-甲基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 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9,9-双{(4-羟基-3-甲基) 苯基}芴及α,α’-双(4-羟基苯基)-间二异丙基苯中选择的至少1 种双酚得到的均聚物或者共聚物,特别优选使用双酚A的均聚物、 双酚A与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的共聚物及1,1-双 (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与双酚A、2,2-双{(4-羟 基-3-甲基)苯基}丙烷或α,α’-双(4-羟基苯基)-间二异丙基苯 的共聚物。
作为碳酸酯前体,使用酰卤、碳酸盐酯或卤代甲酸酯等,具体列 举出光气、碳酸二苯酯或二元酚的二卤代甲酸酯等。
在采用界面缩聚法或者熔融酯交换法使上述二元酚和碳酸酯前 体反应来制造聚碳酸酯树脂时,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催化剂、封端 剂、二元酚的抗氧化剂等。另外,聚碳酸酯树脂可以是共聚了三官 能或以上的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的支链聚碳酸酯树脂,可以是共 聚了芳香族或脂肪族的二官能性羧酸的聚酯碳酸酯树脂,还可以是 混合了2种或以上的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混合物。
作为三官能或以上的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列举出间苯三酚、 根皮酚苷(Phloroglucide)、或4,6-二甲基-2,4,6-三(4-羟基 苯基)庚烯-2、2,4,6-三甲基-2,4,6-三(4-羟基二苯基)庚烷、 1,3,5-三(4-羟基苯基)苯、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1, 1,1-三(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乙烷、2,6-双(2-羟基-5-甲 基苄基)-4-甲基苯酚、4-{4-[1,1-双(4-羟基苯基)乙基]苯}-α, α-二甲基苄基苯酚等的三苯酚、四(4-羟基苯基)甲烷、双(2, 4-二羟基苯基)酮、1,4-双(4,4-二羟基三苯基甲基)苯、或者 苯偏三酸、均苯四酸、二苯甲酮四酸及它们的酰氯等。在其中,优 选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1,1,1-三(3,5-二甲基-4- 羟基苯基)乙烷,特别优选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
包含生成这样的支链聚碳酸酯树脂的多官能性化合物的场合,其 比例在芳香族聚碳酸酯总量中是0.001~1摩尔%,优选是0.005~0.5 摩尔%,特别优选是0.01~0.3摩尔%。另外,特别是熔融酯交换法 的场合,作为副反应有时产生支链结构,但关于该支链结构量,在 芳香族聚碳酸酯总量中是0.001~1摩尔%,优选是0.005~0.5摩尔 %,特别优选是0.01~0.3摩尔%。再者,关于该比例,能够通过1H-NMR 测定而算出。
界面缩聚法的反应,通常是二元酚与光气的反应,在酸结合剂及 有机溶剂的存在下使之反应。作为酸结合剂,例如使用氢氧化钠、 氢氧化等的金属氢氧化物或吡啶等的胺化合物。作为有机溶剂 例如使用二氯甲烷、氯苯等的卤代。另外,为了促进反应,也能 够使用例如三乙胺、四正丁基溴化铵、四正丁基溴化鏻等的叔胺、季 铵化合物、季鏻化合物等的催化剂。那时,反应温度通常优选0~40 ℃,反应时间优选10分~5小时左右,反应中的pH优选保持在9或 以上。
另外,在这样的聚合反应中通常使用封端剂。作为这样的封端 剂,可使用单官能酚类。单官能酚类作为封端剂一般被用于调节分 子量。作为这样的单官能酚类一般是苯酚或低级烷基取代苯酚,可 示出用下述通式表示的单官能酚类。

(式中,A是氢原子或碳数1~9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用苯基取代 的烷基,r是1~5、优选1~3的整数。)
作为上述单官能酚类的的具体例,例如列举出苯酚、对叔丁基苯 酚、对枯基苯酚及异辛基苯酚。
利用熔融酯交换法的反应,通常是二元酚与碳酸盐酯的酯交换反 应,采用在惰性气体的存在下一边加热二元酚和碳酸盐酯一边混 合,并馏出生成的醇或苯酚的方法来进行。反应温度根据生成的醇 或苯酚的沸点等而不同,但通常为120~350℃的范围。在反应后期 将体系减压至1.33×103~13.3Pa左右,使生成的醇或苯酚的馏出容 易。反应时间通常为1~4小时左右。
作为碳酸盐酯列举出可以被取代的碳数6~10的芳基、芳烷基或 碳数1~4的烷基等的酯。具体地列举出碳酸二苯酯、碳酸双(氯苯 基)酯、碳酸二酯、碳酸双(二苯基)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 乙酯、碳酸二丁酯等,其中优选碳酸二苯酯。
另外,为了加速聚合速度能够使用聚合催化剂,作为这样的聚合 催化剂,例如能够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二元酚的钠盐、钾盐 等的碱金属化合物,氢氧化、氢氧化钡、氢氧化镁等的碱土类金 属化合物,氢氧化四甲基铵、氢氧化四乙基铵、三甲胺、三乙胺等 的含氮碱性化合物,碱金属或碱土类金属的醇盐类、碱金属或碱土 类金属的有机酸盐类、锌化合物类、化合物类、化合物类、硅 化合物类、锗化合物类、有机化合物类、铅化合物类、锇化合物 类、锑化合物类、锰化合物类、化合物类、锆化合物类等的通常 在酯化反应、酯交换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
催化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或以上使用。这些聚合 催化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原料二元酚1摩尔,在优选1×10-8~1×10-3 当量、更优选1×10-7~5×10-4当量的范围选择。
而且在该聚合反应中,优选使用中和催化剂的活性的灭活剂。作 为该灭活剂的具体例,例如能够举出辛基磺酸四丁基鏻盐、癸基磺酸 四丁基鏻盐、苯磺酸四丁基鏻盐、十二烷基苯磺酸四乙基鏻盐、十二 烷基苯磺酸四丁基鏻盐、十二烷基苯磺酸四己基鏻盐、十二烷基苯磺 酸四辛基鏻盐、癸基铵丁基硫酸盐、癸基铵癸基硫酸盐、十二烷基铵 甲基硫酸盐、十二烷基铵乙基硫酸盐、十二烷基甲基铵甲基硫酸盐、 十二烷基二甲基铵十四烷基硫酸盐、十四烷基二甲基铵甲基硫酸 盐、四甲基铵己基硫酸盐、癸基三甲基铵十六烷基硫酸盐、四丁基 铵十二烷基苄基硫酸盐、四乙基铵十二烷基苄基硫酸盐、四甲基铵 十二烷基苄基硫酸盐等的化合物,但不限定于这些。也能够将这些 化合物并用2种或以上。
作为该催剂的量,优选以相对于残存的催化剂1摩尔为0.5~50 摩尔的比例使用,另外,相对于聚合后的聚碳酸酯树脂,以0.01~ 500ppm的比例、优选0.01~300ppm、特别优选0.01~100ppm的比 例使用。
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不特定,但当分子量小于10,000时,高 温特性等降低,当超过50,000时,成形加工性降低,因此用粘均分 子量表示,优选10,000~50,000的聚碳酸酯树脂,特别优选14,000~ 30,000的聚碳酸酯树脂。另外,也可以混合2种或以上的聚碳酸酯 树脂。在本发明中所说的粘均分子量,首先从在20℃在二氯甲烷 100ml中溶解了聚碳酸酯树脂0.7g的溶液使用奥斯特瓦德 (Ostwald’s)粘度计求出用下式算出的比粘度,
比粘度(ηSP)=(t-t0)/t0[t0为二氯甲烷的落下秒数,t为试 样溶液的落下秒数]
在下式中插入所求出的比粘度,求出粘均分子量M。
ηSP/c=[η]+0.45×[η]2c
[η]=1.23×10-4M0.83
c=0.7
(高分子微粒子)
高分子微粒子(B成分)从光漫射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是球状的, 更优选为近于圆球状的形态。
作为高分子微粒子,可举出交联硅氧烷粒子、和将非交联性单体 和交联性单体聚合而得到的交联有机粒子。在此,作为非交联性单 体可举出丙烯酸系单体、苯乙烯系单体、丙烯腈系单体、烯烃系单 体等。这些单体能够单独使用还能够混合2种或以上使用。而且也 能够使用这样的单体以外的其他的能共聚的单体。
另一方面,聚醚砜粒子等非晶性耐热聚合物的粒子也能列举成为 本发明的高分子微粒子。在这样的聚合物的粒子的场合,即使是与A 成分加热熔融混炼的场合,也不会损害微粒子的形态,因此未必需 要交联性单体。
而且在本发明中,作为高分子微粒子,也能够使用各种的环氧树 脂粒子、基甲酸酯树脂粒子、蜜胺树脂粒子、苯代三聚氰胺树脂 粒子、树脂粒子等。
另外,作为这样的B成分的平均粒径,使用0.01~50μm的B 成分,优选使用0.1~10μm,更优选使用1~10μm。另外,关于粒 径的分布,优选粒径分布窄的,更优选具有平均粒径±2μm的粒子 为整体的70重量%或以上的范围的分布的B成分。
另外,优选B成分的高分子微粒子的折射率与A成分的折射率之 差的绝对值是0.02~0.3,更优选是0.10~0.25,进一步优选是 0.12~0.20,特别优选是0.14~0.20。优选在上述的折射率的范围 折射率差大,从该点出发,作为高分子微粒子的材质,特别优选交 联硅氧烷粒子。
在此,作为交联硅氧烷粒子,是以硅氧烷键为主骨架在硅原子上 具有有机取代基的粒子,有聚甲基硅倍半氧烷所代表的交联度高的 粒子、甲基硅橡胶粒子所代表的交联度低的粒子,但在本发明中, 优选聚甲基硅倍半氧烷所代表的交联度高的粒子。作为对这样的交 联硅氧烷粒子的硅原子取代的有机基,除了使用甲基、乙基、丙基、 丁基等烷基、苯基等的芳基、苄基等的芳烷基等之外,还能够使用 羧基、羰基、酯基、醚基等。
作为这样的交联硅氧烷粒子的制造法,一般是通过将3官能性的 烷氧基硅烷等在水中水解和缩合反应从而形成一边使硅氧烷键成长 一边3维交联了的粒子的方法,这样的粒子粒径例如能够通过催化 剂的碱量和搅拌工序等来控制。
另外,作为在交联有机粒子中使用的丙烯酸系单体,能够单独或 混合使用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 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 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 等。在其中,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
作为苯乙烯系单体,能够使用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苯 乙烯(乙烯基甲苯)、乙基苯乙烯等的烷基苯乙烯、溴化苯乙烯等 的卤化苯乙烯,在其中,特别优选苯乙烯。作为丙烯腈系单体,能 够使用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另外,作为烯烃系单体,能够使用乙 烯、各种降片烯型化合物等。而且,作为其他的能共聚的其他单 体,可例举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N-甲基来酰亚胺、马来酸 酐等,另外,作为结果,也能够具有N-甲基戊二酰亚胺等的单元。
另一方面,作为相对于上述非交联性单体的交联性单体,例如列 举出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氰尿酸三烯丙酯、异氰酸三 烯丙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 酯、(甲基)丙烯酸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 三羟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酸酯、四(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 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二(甲 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作为包含丙烯酸系单体等的交联有机粒子的制造方法,除了一般 的乳化聚合法之外,还能列举出使用过硫酸钾等引发剂的无乳化剂 (soap free)聚合法、接种聚合法、二步膨润聚合法等。另外,在 悬浮聚合法中也个别地保持水相和单体相,将两者准确地供给给连 续式的分散机,用分散机的转速控制粒径的方法、和同样地在连续 式的制造方法中使单体相通过几~几十μm的细径孔板或多孔过滤 器而供给到具有分散能力的水性液体中,从而控制粒径的方法等也 能使用。
作为交联有机粒子以外的高分子微粒子的制造方法,除了喷雾- 干燥法、液中固化法(凝固法)、相分离法(凝聚法)、溶剂蒸发 法、再沉淀法等以外,还能举出在进行这些方法时组合了喷嘴振动 法等的方法。
作为B成分的形态,除了单相聚合物以外,还有芯-壳聚合物的 形态、及还能采取2种或以上的成分相互络合的结构的IPN结构。 另外,也能够使用以无机微粒子为芯以有机交联粒子的成分为壳、 或者以有机交联粒子为芯以环氧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等为壳等的 复合型粒子。
B成分的比例,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是 0.005~20重量%,优选是0.01~15重量%,更优选是0.02~5重量%, 特别优选是0.1~2重量%。当小于0.005重量%时,得不到充分的光 漫射性,当超过20重量%时,光线透射率不充分,因此不优选。
(热稳定剂)
在本发明中,作为C成分的选自磷酸酯化合物(C-1成分)、亚 磷酸酯化合物(C-2成分)和亚膦酸酯化合物(C-3成分)的至少1 种的热稳定剂,具有防止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黄变的效果,同时有 在作为光漫射板使用时维持高亮度的效果。
C成分的比例,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是 0.001~5重量份,优选是0.002~3重量份,更优选是0.005~2重 量份,进一步优选是0.01~1重量份,特别优选是0.02~0.5重量 份。当小于0.001重量份时,得不到充分的熔融加工时的耐变色性 (以下有时称为“耐熔融变色性”)及长期间在空气中遭受热的场 合的耐变色性(以下有时称为“耐干热变色性”),当超过5重量 份时,也受湿度的影响等,相反有时耐干热变色性差,另外,有时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引起变质,不优选。
(C-1成分)
磷酸酯化合物(C-1成分)优选是用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R相同或不同,表示碳数1~15的烷基。)
磷酸酯化合物(C-1成分),优选具有碳数1~12的烷基的,更 优选具有碳数1~5的烷基的。特别优选是磷酸三甲酯。C-1成分是 特别适合于需要充分的耐熔融变色性的条件的化合物,具体讲,有 防止熔融挤出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加工成光漫射板时的变色的效 果。
C-1成分的比例,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优 选是0.001~3重量份,更优选是0.01~2重量份,进一步优选是 0.01~0.5重量份,特别优选是0.02~0.1重量份。
(C-2成分)
亚磷酸酯化合物(C-2成分),优选使用用下式(2-1)或下式 (2-2)表示的化合物。特别优选是用下式(2-1)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R1、R2分别表示氢原子、碳数1~20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 的碳数6~30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碳数7~30的芳烷基、取代 或非取代的碳数4~20的环烷基或碳数15~25的2-(羟苯基)丙基 取代芳基。)
作为碳数1~20的烷基,举出壬基、十八烷基等。作为碳数6~ 30的芳基举出苯基。作为碳数4~20的环烷基举出环己基等。
对上述芳基、芳烷基及环烷基取代的取代基,优选是碳数1~10 的烷基。
用式(2-1)表示的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化合物,在含有高分子 微粒子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是适合于需要耐熔融变色性和耐干 热变色性的条件的化合物,具体讲,有防止熔融挤出聚碳酸酯树脂 组合物加工成光漫射板时的变色及将漫射板暴露在光源下时的变色 的效果。
作为用式(2-1)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举出二硬脂酰季戊四 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苯基双酚A 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环己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等,优选能举 出二硬脂酰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 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 酸酯。这样的亚磷酸酯化合物能够使用1种或并用2种或以上。
作为亚磷酸酯化合物(C-2成分)能够使用用下式(2-2)表示 的亚磷酸酯化合物。

(式中,Ar2相互相同或不同,表示采用2~4个的烷基取代的碳数8~ 20的芳基。)
作为取代的烷基,举出碳数1~5的烷基。作为芳基举出苯基。
作为用上式(2-2)表示的亚磷酸酯化合物的具体例,举出三(二 甲基苯基)亚磷酸酯、三(二乙基苯基)亚磷酸酯、三(二异丙基 苯基)亚磷酸酯、三(二正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 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6-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等,优选三 (二烷基取代苯基)亚磷酸酯,更优选三(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 酯,特别优选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可以是这些化合 物的1种或2种或以上的混合物。
C-2成分的比例,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优 选是0.001~5重量份,更优选是0.002~3重量份,进一步优选是 0.005~2重量份,特别优选是0.01~1重量份,最优选是0.02~0.5 重量份。为0.001重量份或以上时得到充分的耐熔融变色性和耐干 热变色性,为5重量份或以下时也受湿度的影响等,相反有时耐干 热变色性差,不优选。
(C-3成分)
亚膦酸酯化合物(C-3成分)优选是用下式(3-1)表示的化合 物。

(式中,Ar3相互相同或不同,表示非取代或采用烷基取代的碳数6~ 20的芳基。)
作为取代的烷基,举出碳数1~5的烷基。作为芳基举出苯基。
作为用上式(3-1)表示的亚膦酸酯化合物的具体例,举出四(2, 4-二异丙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4-二正丁基 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 4’-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3’-亚联苯 基二亚膦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3,3’-亚联苯基二亚膦酸 酯、四(2,6-二异丙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 6-二正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6-二叔丁基 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6-二叔丁基苯基)-4, 3’-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6-二叔丁基苯基)-3,3’-亚联苯 基二亚膦酸酯等,优选四(二叔丁基苯基)-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 更优选四(2,4-二叔丁基苯基)-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该四(2, 4-二叔丁基苯基)-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优选2种或以上的混合物, 具体地更优选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 (C-3-a-1成分)、四(2,4-二叔丁基苯基)-4,3’-亚联苯基二亚 膦酸酯(C-3-a-2成分)及四(2,4-二叔丁基苯基)-3,3’-亚联苯 基二亚膦酸酯(C-3-a-3成分)3种的混合物。另外,该混合物的混 合比,优选C-3-a-1成分、C-3-a-2成分及C-3-a-3成分的重量比为 100∶37~64∶4~14的范围,更优选100∶40~60∶5~11的范围。
另外,能够使用用下式(3-2)表示的亚膦酸酯化合物。

(式中,Ar3相互相同或不同,表示非取代或采用烷基取代的碳数6~ 20的芳基。)
作为取代的烷基,举出碳数1~5的烷基。作为芳基举出苯基。
作为用上式(3-2)表示的亚膦酸酯化合物的具体例,举出双(2, 4-二异丙基苯基)-4-苯基-苯基亚膦酸酯、双(2,4-二正丁基苯基) -3-苯基-苯基亚膦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4-苯基-苯基亚 膦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3-苯基-苯基亚膦酸酯、双(2, 6-二异丙基苯基)-4-苯基-苯基亚膦酸酯、双(2,6-二正丁基苯基) -3-苯基-苯基亚膦酸酯、双(2,6-二叔丁基苯基)-4-苯基-苯基亚 膦酸酯、双(2,6-二叔丁基苯基)-3-苯基-苯基亚膦酸酯等,优选 双(二叔丁基苯基)-苯基-苯基亚膦酸酯,更优选双(2,4-二叔丁 基苯基)-苯基-苯基亚膦酸酯。
该双(2,4-二叔丁基苯基)-苯基-苯基亚膦酸酯,优选2种或 以上的混合物,具体地更优选双(2,4-二叔丁基苯基)-4-苯基-苯 基亚膦酸酯(C-3-b-1成分)及双(2,4-二叔丁基苯基)-3-苯基- 苯基亚膦酸酯(C-3-b-2成分)的混合物。另外,该混合物的混合比, 优选C-3-b-1成分和C-3-b-2成分的重量比为5∶1~4的范围,更优 选5∶2~3的范围。
使用C-3成分的场合,其比例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 重量份,优选是0.0001~1.0重量份,更优选是0.001~0.4重量份, 特别优选是0.002~0.3重量份。通过使用C-3成分,得到充分的耐 熔融变色性和耐干热变色性,故优选。
形成本发明的光漫射板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实质上不含有受 阻酚化合物。受阻酚化合物是一般用作为聚碳酸酯树脂的热稳定剂 的化合物,特别是显示长期间在空气中遭受热的场合的耐变色性(耐 干热变色性)优异的效果的化合物。可是,当受阻酚化合物配合到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时,引起由该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光漫射板不 具有充分的亮度的问题。因此,受阻酚化合物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 组合物的含量,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优选为 小于0.01重量份,更优选为小于0.005重量份,特别优选为小于 0.001重量份。
作为具体的受阻酚化合物,举出正十八烷基-β-(4’-羟基-3’, 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苯 基)丙酸酯]、4,4’-丁叉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三乙二醇 -N-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 [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3,9-双{2-[3-(3-叔丁 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 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
(紫外线吸收剂)
在本发明中,作为D成分使用紫外线吸收剂。由聚碳酸酯树脂组 合物形成的光漫射板,通过从光源长时间断续地或连续地受到紫外 线区~可见光区的种种的波长分布、强度的光的照射,易变色。为 了防止其变色,使用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具体讲,在二苯甲酮系紫 外线吸收剂中,举出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 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苄氧基二苯甲酮、2- 羟基-4-甲氧基-5-硫氧基(スルホキシ)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 基-5-硫氧基三氢化(ハイドライドレイト)二苯甲酮、2,2’-二羟 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 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5-钠 硫氧基二苯甲酮、双(5-苯甲酰-4-羟基-2-甲氧基苯基)甲烷、2- 羟基-4-正十二烷基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2’-羧基二苯甲 酮等。
在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中,举出2-(2-羟基-5-甲基苯基) 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 5-二枯基苯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 -5-氯代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 -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 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2- (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 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 -4-辛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枯基-6-苯并三唑苯 基)、2,2’-对亚苯基双(1,3-苯并噁嗪-4-酮)、2-[2-羟基-3-(3, 4,5,6-四氢邻苯二酰亚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
优选是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 5-二枯基苯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 -5-氯代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 -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
作为苯并噁嗪系紫外线吸收剂,具体例举出2,2’-对亚苯基双 (3,1-苯并噁嗪-4-酮)、2,2’-间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 及2,2’-对,对’-二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等。
另外,作为羟苯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具体例举出2-(4,6- 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2-(4,6-二苯基 -1,3,5-三嗪-2-基)-5-甲基氧基苯酚、2-(4,6-二苯基-1,3, 5-三嗪-2-基)-5-乙基氧基苯酚、2-(4,6-二苯基-1,3,5-三嗪 -2-基)-5-丙基氧基苯酚及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 -5-丁基氧基苯酚等。而且,还例举出2-(4,6-双(2,4-二甲基苯 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等上述例举化合物的苯 基变成2,4-二甲基苯基的化合物。
而且,紫外线吸收剂,也可以是通过采取能够自由基聚合的单体 化合物的结构,将这样的紫外线吸收性单体和/或光稳定性单体、和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的单体共聚了的聚合物型的紫外线吸收 剂。作为上述紫外线吸收性单体,很好地例举出在(甲基)丙烯酸 酯的酯取代基中含有苯并三唑骨架、二苯甲酮骨架、三嗪骨架、及 苯并噁嗪骨架的化合物。这些紫外线吸收剂能够使用1种或并用2种 或以上。
在上述紫外线吸收剂之中,优选使用选自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 剂、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及苯并噁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的至少一种 紫外线吸收剂。
D成分的比例,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是0~ 2重量份,更优选为0.01~1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1~0.8重量 份,特别优选为0.02~0.5重量份。当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超过2 重量份时,本发明的光漫射板引起变质,不优选。
另外,光漫射板具有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保护膜的场合,D成分 的比例,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优选为0~0.5 重量份,更优选为0~0.3重量份。另一方面,光漫射板不具有保护 膜的场合,D成分的比例,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 优选为0.01~2重量份,更优选为0.02~1重量份。
(荧光增白剂)
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作为E成分使用荧光增白剂。通过使用 荧光增白剂,将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色调改善成白色或苍白色, 且有提高由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漫射板的亮度的效果。在 此,荧光增白剂是吸收光线的紫外部分的能量,并将该能量向可视 部分放射的作用的物质。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荧光增白剂,列举出芪系、苯并咪唑系、 苯并噁唑系、萘二甲酰亚胺、若丹明系、香豆素系、噁嗪系化合物等。 在其中,优选苯并噁唑系化合物和香豆素系化合物。这些荧光增白 剂,可使用1种或并用2种或以上。具体可举出日本化药(株)制 カヤライトOS(CI Fluorescent Brightener 219:1、苯并噁唑系化 合物)、ハッコ-ル化学(株)制ハッコ-ルPSR(香豆素系化合物)、 イ-ストマン化学公司制EASTOBRITE OB-1等。
荧光增白剂的配合比例,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 份,是0.0001~3重量份,优选是0.0002~0.5重量份,更优选是 0.0003~0.1重量份,特别优选是0.0005~0.05重量份。当小于 0.0001重量份时,得不到改善色调和提高亮度的效果,即使超过3 重量份色调的改善效果也小。
(脱模剂)
在本发明中能够根据需要使用脱模剂。在此,脱模剂列举出其 90%重量或以上包含一元醇与一元脂肪酸的酯和/或多元醇与脂肪酸 的酯的脱模剂。
作为脱模剂的一元或多元醇的高级脂肪酸酯,优选是碳原子数 1~20的一元或多元醇与碳原子数5~30的饱和脂肪酸的酯。作为这 样的一元或多元醇与饱和脂肪酸的酯,列举出硬脂酸硬脂酯、棕榈 酸棕榈酯、硬脂酸丁酯、月桂酸甲酯、棕榈酸异丙酯、硬脂酸2-乙 基己酯、硬脂酸单甘油酯、硬脂酸三甘油酯、二硬脂酸山梨糖醇酐 酯、四硬脂酸季戊四醇酯、四壬酸季戊四醇酯、二硬脂酸丙二醇酯 等,能够单独使用或以2种或以上的混合物使用。在其中,优选使 用硬脂酸单甘油酯、硬脂酸三甘油酯、硬脂酸硬脂酯、四硬脂酸季 戊四醇酯。
使用这样的脱模剂的场合,可根据目的采取种种的比例,但相对 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优选是0.02~1重量份左右。
(染料)
而且,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能够配合蒽醌系染料、苝系染 料、香豆素系染料、硫靛系染料、噻吨酮系染料等所代表的各种的 荧光染料,深蓝等亚氰化物、perynone(ペリノン)系染料、喹 啉系染料、喹吖啶酮系染料、二噁嗪系染料、异吲哚满酮系染料、酞 菁系染料所代表的有机系染料。
特别是为了消除基于聚碳酸酯树脂和紫外线吸收剂的成形品的 黄色调,能够配合发蓝剂。作为发蓝剂如果是在聚碳酸酯树脂中使 用的,则能够无特别问题地使用。一般地蒽醌系染料容易得到,因 此优选。
作为具体的发蓝剂,例如作为代表例举出通用名Solvent Violet 13[CA.No(颜料索引No)60725;商标名バイエル公司制“マクロ レックスバイオレットB”、三菱化学(株)制“ダイアレジンブル- G”、住友化学工业(株)制“スミプラストバイオレットB”]、通 用名Solvent Violet 31[CA.No 68210;商标名三菱化学(株)制 “ダイアレジンブル-D”]、通用名Solvent Violet 33[CA.No 60725; 商标名三菱化学(株)制“ダイアレジンブル-J”]、通用名Solvent Blue 94[CA.No 61500;商标名三菱化学(株)制“ダイアレジン ブル-N”]、通用名Solvent Violet 36[CA.No 68210;商标名バイ エル公司制“マクロレックスバイオレット3R”]、通用名Solvent Blue 97[商标名バイエル公司制“マクロレックスブル-RR”]及通用名 Solvent Blue 45[CA.No 61110;商标名サンド公司制“四唑蓝 RLS”]。这些发蓝剂的使用量,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 重量份,优选是0.00001~0.0006重量份左右。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法)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能够利用采用转鼓、V型混合机、超级混合 机、诺塔混合机、班伯里混炼机、混炼辊、单螺杆挤出机和双螺杆 挤出机等的挤出机等混合A~E各成分的方法来制造。此外还能够采 取:熔融聚合结束后,将聚碳酸酯树脂保持在熔融状态就添加添加 剂的方法;和混合溶液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和乳化液状的高 分子微粒子,再配合添加剂,然后去除溶剂等的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光漫射板通常大多用于要求高度的光学特性的领 域,因此优选减少阻碍这样的光学特性的异物的存在。为了得到在 它们的用途中优选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作为原料使用异物量少 的物质的同时,将挤出机和造粒器等制造装置设置在洁净的空气气 氛下,同时关于冷却浴用的冷却水也使用异物量少的水,而且关于 原料的供给料斗、供给流路、所得到的丸粒的储存罐等用更洁净的 空气等充满为好。例如能够采取与在特开平11-21357号公报中提出 的方法同样的方法。
(光漫射板的制造方法)
这样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使用各种挤出机和注射模塑成 形机等通过熔融挤出成形或注射模塑成形制成膜状或片状的成形品 形状,能够得到光漫射板。光漫射板的厚度优选0.5~10mm,更优选 0.5~8mm,进一步优选1~8mm。
<保护膜>
保护膜能够根据要求配置在光漫射板的背光光源侧或者光漫射 板的两面。
保护膜优选是含有0.1~50重量%的紫外线吸收剂(Dp成分)的 厚度为0.1~500μm的有机高分子膜。
构成保护膜的有机高分子,优选是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 聚乙烯树脂或聚酯树脂,在其中,更优选丙烯酸树脂或者聚碳酸酯 树脂。
丙烯酸树脂是聚合丙烯酸系单体而得到的树脂,作为丙烯酸系单 体,能够单独或混合使用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 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 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 甲基丙烯酸苯酯等。
作为聚酯树脂,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另外,还能够使用聚酯弹性体。
在保护膜中,作为紫外线吸收剂(Dp成分),优选含有选自二苯 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及苯并噁嗪系紫外线 吸收剂的至少一种的紫外线吸收剂。作为这些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 例,例举出与上述的D成分相同的物质。保护膜中的紫外线吸收剂 (Dp成分)的浓度优选0.1~50重量%,更优选0.5~40重量%,进一 步优选1~30重量%。
作为在光漫射板上层叠保护膜的方法,可以是下述方法中的任何 方法:在挤出成形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膜或片上采用T模熔融 挤出形成保护膜的有机高分子组合物的层压方法;在聚碳酸酯树脂 组合物的膜或片的制造工序中途使用加热辊等在该膜或片表面连续 地层压预先成形为膜状的保护膜的方法;同时熔融挤出聚碳酸酯树 脂组合物的膜或片和形成保护膜的有机高分子组合物并层叠的共挤 出法;或者,使用含有形成保护膜的有机高分子组合物的涂料,采 用浸涂法、流涂法、辊涂法等的涂布法涂布于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的膜或片上的方法。
保护膜的厚度优选0.1~500μm的范围,更优选1~100μm的范 围,进一步优选2~70μm的范围。在其中,层压方法或共挤出法的 场合,优选10~500μm的范围,更优选20~100μm的范围。另外, 涂布法的场合,优选0.1~20μm的范围,更优选1~10μm的范围。
通过使保护膜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具有:高效率地抑制来自背 光光源的光导致的聚碳酸酯树脂制的光漫射板的树脂的劣化,防止 亮度降低及色调变化的效果。来自背光光源的光导致的聚碳酸酯树 脂制的光漫射板的树脂的劣化,从背光光源侧的光漫射板的表面进 行,因此在表面提高紫外线吸收剂的密度是重要的。
保护膜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量W(g)用以下式表示。
W(g)=t(m)×A(m2)×r(g/cm3)×106×u(wt%)×10-2
W:保护膜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量(g)
t:保护膜的厚度(m)
A:保护膜的面积(m2)
r:保护膜的树脂的比重(g/cm3)
u:保护膜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浓度(wt%)
因此,保护膜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每单位面积的含量W/A(g/m2) 用以下式表示。
W/A(g/m2)=t×r×u×104
在本发明中,W/A优选0.01~20g/m2、更优选0.1~10g/m2、 进一步优选0.2~5g/m2、特别优选0.3~2g/m2的范围。因此,在本 发明中,当将保护膜增厚时,优选减小保护膜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 浓度(u),当使保护膜的厚度变薄时,优选增大保护膜中的紫外线 吸收剂的浓度(u)。
另外,保护膜的厚度(t:单位m)、与光漫射板的厚度(T:单 位m)之比(t/T)优选是1/10000~1/10的范围,更优选是1/8000~ 1/15的范围,进一步优选是1/5000~1/20的范围。
通过使保护膜的厚度在上述范围,使用丙烯酸树脂膜时,丙烯酸 树脂的吸水和伴随与聚碳酸酯树脂的收缩率不同的翘曲的问题不显 著,故优选。
<直接型背光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直接型背光光源包含上面开口的框体和光源(例如冷阴极荧光 灯),框体内涂布高反射涂料、或进行粘贴高反射膜材料等的等等 的处理。冷阴极荧光灯可根据要求使用任意的个数。在该直接型背 光光源的开口部配置光漫射板,在其上配置光线调节膜,制成直接 型背光元件。直接型背光式液晶显示装置能够组合上述直接型背光 元件和液晶面板而制成。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22、比较例1~5中的评价项目和方法如下。
(1)总光线透射率:使用一边50mm、厚度为2mm的平板状试验 片按照JIS K-7361采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制的光雾度仪NDH 2000 测定。
(2)平均亮度:在NEC制10.4型TFT彩色液晶显示器模 (NL6448CC33-30W)上使用的直接型背光元件中组入一边150mm、厚 度为2mm的试验片,用拓普康(株)制的亮度计BM-7测定试验片的 9点的亮度(cd/m2),将其平均值作为平均亮度。图1和图2表示 出评价装置。实施例20~22和比较例5的试验片组入时使得保护膜 的面成为冷阴极灯侧从而评价。
(3)停留试验后平均亮度:关于在注射模塑成形机内停留10 分钟后成形的一边150mm、厚度为2mm的试验片,与上述(2)同样 地测定了平均亮度。
(4)漫射度:使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制的分散度测定计测定 了一边150mm、厚度为2mm的平板状试验片。图3表示出测定方法。 所谓漫射度,是指:在图3中光线从上方垂直地照射到试验片面时, 将γ=0度之时的透射光量记为100的场合,其透射光量为50时的γ 的角度。
(5)色调YI值:使用一边50mm、厚度为2mm的试验片,采用 辨色机(color machine)[日本电色工业(株)制的Z-1001DP]根据C 光源透射法测定。
(6)耐气候性:作为促进试验,使用SUGA TEST INSTRUMENTS 公司制的强能量氙老化仪,测定了在放射照度90W/m2、试验机内温 度60℃下照射250小时后的相对于初始值的ΔYI值。
(I)注射模塑成形
<实施例1~11、比较例1~2>
在由双酚A和光气得到的粘均分子量18,000的聚碳酸酯树脂粉 末(折射率1.59)中以表1和表2所示的比例混合下面所示的高分 子微粒子、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及荧光增白剂,将这样得到的 粉末采用出口(vent)式双螺杆挤出机[神户制(株)制KTX-30] 在表1和表2所示的料筒温度下一边脱气一边熔融混炼,挤出,进 行丝束切割,得到丸粒。将所得到的丸粒使用ファナック(株)制150t 注射模塑成形机注射模塑成形,得到各种平板状试验片(方板)。 使用该试验片进行各种评价,表1和表2示出其结果。
                                                                 表1   单位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组成   PC   Mv=18000   重量份   99.3   99.3   99.3   99.3   99.3   高分子   微粒   トスパ-ル120   重量份   0.7   0.7   0.7   0.7   0.7   MBX-3S   重量份   パラロイドEXL5136   重量份   热稳定剂   アデカスタブPEP-8   重量份   0.1   0.2   0.1   0.1   0.1   磷酸三甲酯   重量份   0.05   0.05   0.05   0.05   0.05   亚膦酸酯化合物   重量份   0.0043   0.0043   0.0043   0.0043   0.0043   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重量份   0.0007   0.0007   0.0007   0.0007   0.0007   イルガノツクス1010(比较)   重量份   UV吸收剂   CEi-P   重量份   0.3   0.3   0.3   ケミリ-ブ79   重量份   0.3   0.3   荧光增白剂   ハツコ-ルPSR(香豆素系)   重量份   0.003   0.003   0.002   カヤライトOS(苯并噁唑系)   重量份   0.02   0.02
注射模塑成形品2mm厚的平板状试验片(方板)
                                                           表1续   单位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评价结果   造粒温度   ℃   300   300   280   280   300   平均亮度   cd/m2   5930   5940   5850   5880   5860   滞留试验后平均亮度   cd/m2   5920   5940   5840   5870   5860   总光线透射率   %T   54   54   54   54   54   扩散度   °   47   47   47   47   47   耐气候性   初始YI   -   1.1   0.9   1.3   1.3   1.8   250hr后的YI   —初始YI(=ΔYI)   -   4.3   4.4   3.7   3.9   3.7
注射模塑成形品
2mm厚的平板状试验片(方板)
                                                                        表1续   单位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比较例1   组成   PC   Mv=18000   重量份   99.3   99.3   99.6   98.5   99.3   高分子   微粒   トスパ-ル120   重量份   0.7   0.7   0.4   1.5   0.7   MBX-3S   重量份   パラロイドEXL5136   重量份   热稳定剂   アデカスタブPEP-8   重量份   0.1   0.1   0.1   0.1   0.1   磷酸三甲酯   重量份   0.05   0.05   0.05   0.05   0.05   亚膦酸酯化合物   重量份   0.0043   0.0043   0.0043   0.0043   0.0043   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重量份   0.0007   0.0007   0.0007   0.0007   0.0007   イルガノツクス1010(比较)   重量份   UV吸收剂   CEi-P   重量份   0.3   0.4   0.3   0.3   ケミリ-ブ79   重量份   荧光增白剂   ハッコ-ルPSR(香豆素系)   重量份   0.002   0.002   0.002   0.002   カヤライトOS(苯并噁唑系)   重量份
注射模塑成形品2mm厚的平板状试验片(方板)
                                                        表1续   单位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比较例1   评价结果   造粒温度   ℃   300   300   300   300   280   平均亮度   cd/m2   5900   5890   5890   5860   5560   滞留试验后平均亮度   cd/m2   5890   5890   5870   5840   5490   总光线透射率   %T   54   54   60   48   54   扩散度   °   47   47   36   47   47   耐气候性   初始YI   -   2.0   2.1   1.2   1.5   6.9   250hr后的YI   —初始YI(=ΔYI)   -   3.8   4.3   4.0   4.1   7.5
注射模塑成形品
2mm厚的平板状试验片(方板)
                                                     表2   单位   实施例10   实施例11   比较例2   组成   PC   Mv=18000   重量份   97.0   96.5   96.5   高分子   微粒   トスパ-ル120   重量份   MBX-3S   重量份   3.0   パラロイドEXL5136   重量份   3.5   3.5   热稳定剂   アデカスタブPEP-8   重量份   0.1   0.1   磷酸三甲酯   重量份   0.05   0.05   亚膦酸酯化合物   重量份   0.0043   0.0043   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重量份   0.0007   0.0007   イルガノツクス1010(比较)   重量份   0.1   UV吸收剂   CEi-P   重量份   ケミリ-ブ79   重量份   0.27   0.27   0.27   荧光增白剂   ハツコ-ルPSR(香豆素系)   重量份   カヤライトOS(苯并噁唑系)   重量份   0.02   0.02   0.02
注射模塑成形品2mm厚的平板状试验片(方板)
                                          表2续   单位   实施例10   实施例11   比较例2   评价   结果   造粒温度   ℃   280   280   280   平均亮度   cd/m2   5830   5690   5430   滞留试验后平均亮度   cd/m2   5820   5660   5390   总光线透射率   %T   56   55   54   扩散度   °   45   47   47   耐气候性   初始YI   -   2.2   4.4   4.4   250hr后的YI   —初始YI(=ΔYI)   -   3.8   3.6   3.7
注射模塑成形品
2mm厚的平板状试验片(方板)
(II)挤出成形
<实施例12~19、比较例3~4>
在由双酚A和光气得到的粘均分子量23,900的聚碳酸酯树脂粉 末(折射率1.59)中以表3和表4所示的比例混合下面所示的高分 子微粒子、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及荧光增白剂,将这样得到的 粉末采用带出口的T模挤出机在挤出机温度250~300℃、模温度 260~300℃下并将出口部的真空度保持在26.6kPa,从而熔融挤出了 厚2mm、宽1,000mm的聚碳酸酯树脂制的片(光漫射板)。将所得到 的厚2mm的片切成一边50mm和一边150mm的大小,得到各种平板状 试验片(方板)。使用该试验片进行各种评价,表3和表4示出其 结果。
                                                                表3   单位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实施例14   实施例15   组成   PC   Mv=23900   重量份   99.3   99.3   99.3   99.3   高分子   微粒   トスパ-ル120   重量份   0.7   0.7   0.7   0.7   MBX-3S   重量份   パラロイドEXL5136   重量份   热稳定剂   アデカスタブPEP-8   重量份   0.1   0.1   0.1   0.1   磷酸三甲酯   重量份   0.05   0.05   0.01   亚膦酸酯化合物   重量份   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重量份   イルガノツクス1010(比较)   重量份   UV吸收剂   CEi-P   重量份   0.3   ケツリ-ブ79   重量份   0.3   0.3   0.3   荧光增白剂   ハツコ-ルPSR(香豆素系)   重量份   0.003   カヤライトOS(苯并噁唑系)   重量份   0.02   0.02   0.02
注射模塑成形品2mm厚的平板状试验片(方板)
                                                     表3续   单位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实施例14   实施例15   评价结果   平均亮度   cd/m2   5950   5910   5900   5880   总光线透射率   %T   56   56   56   56   扩散度   °   47   47   47   46   耐气候性   初始YI   -   0.8   0.9   0.9   1.0   250hr后的YI   —初始YI(=ΔYI)   -   4.0   3.9   3.9   4.0
注射模塑成形品
2mm厚的平板状试验片(方板)
                                                                    表3续   单位   实施例16   实施例17   实施例18   比较例3   组成   PC   Mv=23900   重量份   99.3   99.6   99.6   99.3   高分子   微粒   トスパ-ル120   重量份   0.7   0.4   0.4   0.7   MBX-3S   重量份   パラロイドEXL5136   重量份   热稳定剂   アデカスタブPEP-8   重量份   0.1   0.1   0.1   0.1   磷酸三甲酯   重量份   0.05   0.01   0.05   亚膦酸酯化合物   重量份   0.01   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重量份   0.01   イルガノツクス1010(比较)   重量份   UV吸收剂   CEi-P   重量份   0.3   ケミリ-ブ79   重量份   0.3   0.3   荧光增自剂   ハツコ-ルPSR(香豆素系)   重量份   0.002   カヤライトOS(苯并噁唑系)   重量份   0.02   0.02
                                                   表3续   单位   实施例16   实施例17   实施例18   比较例3   评价结果   平均亮度   cd/m2   5890   5960   5940   5580   总光线透射率   %T   56   63   63   55   扩散度   。   47   37   36   47   耐气候性   初始YI   -   1.0   0.8   1.0   6.5   250hr后的YI   —初始YI(=ΔYI)   -   3.9   3.9   4.0   8.0
注射模塑成形品
2mm厚的平板状试验片(方板)
                                                                    表4   单位   实施例19   比较例4   实施例20   实施例21   比较例5   实施例22   组成   PC   Mv=23900   重量份   96.5   96.5   96.5   96.5   96.5   96.5   高分子   微粒   トスパ-ル120   重量份   MBX-3S   重量份   パラロイドEXL5136   重量份   3.5   3.5   3.5   3.5   3.5   3.5   热稳定剂   アデカスタブPEP-8   重量份   0.1   0.1   0.1   0.1   磷酸三甲酯   重量份   0.05   0.05   0.01   0.01   0.01   イルガノツクス1010(比较)   重量份   0.1   0.01   UV吸收剂   CEi-P   重量份   ケミリ-ブ79   重量份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荧光增白剂   ハツコ-ルPSR(香豆素系)   重量份   カヤライトOS(苯并噁唑系)   重量份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注射模塑成形品
2mm厚的平板状试验片(方板)
                                                           表4续   单位   实施例19   比较例4   实施例20   实施例21   比较例5   实施例22   评价   结果   保护膜   种类   涂料A   膜B   膜B   被覆层C   平均亮度   cd/m2   5690   5590   5680   5680   5490   5680   总光线透射率   %T   55   54   56   55   53   56   扩散度   °   47   47   47   47   47   47   耐气候性   初始YI   -   4.4   4.7   4.7   4.7   4.7   4.7   250hr后的YI   —初始YI(=ΔYI)   -   4.1   4.2   0.5   0.4   0.4   0.5
注射模塑成形品
2mm厚的平板状试验片(方板)
再者,表1~表4所示的各成分如下。
B成分:高分子微粒子
(1)交联硅氧烷树脂[东芝有机硅(株)制トスパ-ル120、重 量平均粒径2μm、折射率1.44]
(2)不熔性丙烯酸系聚合物微粒子[ロ-ム·アンド·ハ-ズ·カ ンパニ-制パラロイドEXL-5136、重量分布平均粒径7μm、折射率 1.46]
(3)交联丙烯酸粒子[积水化成工业(株)制MBX-3S重量平均 粒径3μm、折射率1.49]
C-1成分:磷酸酯化合物(热稳定剂)
(1)磷酸三甲酯(大八化学工业(株)制TMP)
C-2成分:亚磷酸酯化合物(热稳定剂)
(1)二硬脂酰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旭电化工业(株)制ア デカスタブPEP-8)
(2)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日本チバガイギ-(株) 制イルガフォス168)
(3)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C-2-c成分)
C-3成分:亚膦酸酯化合物(热稳定剂)
(1)以下的C-3-a成分、C-3-b成分及上述C-2-c成分的71∶ 15∶14(重量比)的混合物(サンド公司制サンドスタブP-EPQ)
C-3-a成分: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膦 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3’-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及四(2, 4-二叔丁基苯基)-3,3’-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的100∶50∶10(重 量比)混合物
C-3-b成分:双(2,4-二叔丁基苯基)-4-苯基-苯基亚膦酸酯 及双(2,4-二叔丁基苯基)-3-苯基-苯基亚膦酸酯的5∶3(重量比) 混合物
其他的热稳定剂(受阻酚系热稳定剂)
(1)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チ バスペシャリティ-化学(株)制イルガノックス1010)
D成分:紫外线吸收剂
(1)苯并噁嗪系紫外线吸收剂;2,2’-间亚苯基双(3,1-苯并 噁嗪-4-酮)(竹本油脂(株)制CEi-P)
(2)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2-(2’-羟基-5’-叔辛基苯基) 苯并三唑(ケミプロ化成(株)制ケミソブ79)
E成分:荧光增白剂
(1)香豆素系荧光增白剂(ハッコ-ル化学(株)制ハッコ-ル PSR)
(2)苯并噁唑系荧光增白剂(日本化药(株)制カヤライト OS)
其他的成分
发蓝剂(バイエル公司制“マクロレックスバイオレットB”)
<实施例20>
在由双酚A和光气得到的粘均分子量23,900的聚碳酸酯树脂粉 末(折射率1.59)中以表4所示的比例混合高分子微粒子、热稳定 剂、紫外线吸收剂及荧光增白剂,将这样得到的粉末采用带出口的T 模挤出机在挤出机温度250~300℃、模温度260~300℃下并将出口 部的真空度保持在26.6kPa,从而熔融挤出了厚2mm、宽1,000mm的 聚碳酸酯树脂制的片(光漫射板)。在所得到的片的一面采用流涂 法涂布按下述组成调整的丙烯酸树脂涂料A(涂料的固体成分浓度14 重量%),在室温放置25分钟后在120℃的热循环干燥机中加热干 燥40分钟,得到了被覆了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丙烯酸固化层(厚度 为4μm)的透明被覆聚碳酸酯树脂制光漫射板。所得到的透明被覆 聚碳酸酯树脂制光漫射板,保护膜的每单位面积(1m2)的紫外线吸 收剂的量是0.67g/m2,{保护膜的厚度(mm)/光漫射板的厚度(mm)} 是1/500。将所得到的光漫射板切成一边50mm和一边150mm的大小, 得到各种平板状试验片(方板)。使用该试验片进行各种评价,表4 示出其结果。
丙烯酸树脂涂料A的组成
(1)固化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1.5重量份
(2)紫外线吸收剂: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5 重量份
(3)溶剂:异丁基醇28重量份
(4)溶剂:乙二醇单乙基醚28重量份
(5)溶剂:4-羟基-4-甲基-2-戊酮30重量份
<实施例21、比较例5>
在由双酚A和光气得到的粘均分子量23,900的聚碳酸酯树脂粉 末(折射率1.59)中以表4所示的比例混合高分子微粒子、热稳定 剂、紫外线吸收剂及荧光增白剂,将这样得到的粉末采用带出口的T 模挤出机在挤出机温度250~300℃、模温度260~300℃下并将出口 部的真空度保持在26.6kPa从而熔融挤出了厚2mm、宽1,000mm的聚 碳酸酯树脂制的片(光漫射板)。熔融挤出聚碳酸酯树脂片时,在 该片的表面温度保持140℃期间用直径300mm的2对辊夹持,在 0.05MPa下加压,在该片的一个面(表面)插入厚50μm、宽1,000mm 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的膜B[三菱レイヨン(株)制アクリプレン HBS006;紫外线吸收剂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量相对于丙烯 酸系树脂100重量份为约1重量份],热压接。再者,所得到的带保 护膜的光漫射板,保护膜的每单位面积(1m2)的紫外线吸收剂的量 是0.47g/m2,{保护膜的厚度(mm)/光漫射板的厚度(mm)}是1/40。 将所得到的光漫射板切成一边50mm和一边150mm的大小,得到各种 平板状试验片(方板)。使用该试验片进行各种评价,表4示出其 结果。
<实施例22>
在由双酚A和光气得到的粘均分子量23,900的聚碳酸酯树脂粉 末(折射率1.59)中以表4所示的比例混合高分子微粒子、热稳定 剂、紫外线吸收剂及荧光增白剂,将这样得到的粉末供给螺杆直径 120mm的挤出机,在250~300℃下将出口部的真空度保持在26.6kPa 从而熔融,另一方面,向螺杆直径50mm的辅助挤出机供给添加混合 由双酚A和光气得到的粘均分子量24,300的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 份和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 5-(己基)氧基-苯酚(チバガイギ-公司制;商品名:チヌビン 1577FF)3重量份并挤出造粒的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 合物,在挤出机温度250-300℃下熔融,经由送料部件和T模,控制 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树脂被覆层C的厚度为50μm、聚碳酸酯树脂片 的厚度为2mm,共挤出了宽1,000mm的层压体(带保护膜的光漫射 板)。再者,所得到的带保护膜的光漫射板,保护膜的每单位面积 (1m2)的紫外线吸收剂的量是1.8g/m2,{保护膜的厚度(mm)/光漫 射板的厚度(mm)}是1/40。将所得到的光漫射板切成一边50mm和 一边150mm的大小,得到各种平板状试验片(方板)。使用该试验 片进行各种评价,表4示出其结果。
<直接型背光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例>
<实施例23和比较例6>
将在实施例21和比较例5中得到的试验片作为CHI MEI制15 型彩色液晶显示器模块(A150X1)的漫射板组入,并使得保护膜的 面成为冷阴极灯侧,目视观察这样的液晶显示器。组入了在实施例 21中得到的试验片的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达到360cd/m2,另一方面, 组入了在比较例5中得到的试验片的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达到 330cd/m2。与组入了在实施例21中得到的试验片的液晶显示器比, 组入了在比较例5中得到的试验片的液晶显示器的画面暗。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光漫射板和直接型背光式液晶显示装置具有高的亮 度、高的光漫射性,即使暴露在热和光中也保持优异的色调。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直接型背光式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很适合地用在液晶电 视、15~39英寸的大型液晶显示器等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