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隐形镜片

申请号 CN201080047576.3 申请日 2010-10-06 公开(公告)号 CN102597855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8
申请人 株式会社国际视野; 发明人 荒井宏幸; 见川素修;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地确保像周边的 亮度 、且能进行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眼等的矫正的软性隐形镜片。软性隐形镜片(100)包括:遮光部(10),其用于遮挡向 角 膜 入射的入射光;镜片主体(16),其具有比遮光部(10)的直径大的直径, 覆盖 遮光部(10)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且该镜片主体(16)由能使入射光透射的透光材料构成。遮光部(10)包括:遮光部主体(18),其由遮光材料构成;小孔(12),其穿设在遮光部主体(18)的包含将角膜的中心和 视网膜 的中心连结起来的光轴的 位置 上;多个微细的孔(14),它们穿设在小孔(12)的周围。能够提供通过利用由小孔(12)产生的焦深,可以进行近视、散光、远视、老花眼的任一种的矫正的软性隐形镜片(100)。另外,通过在小孔(12)的周围设置多个微细的孔(14),能够在确保遮光功能的同时确保对于像周边具有足够的夜间视 力 (亮度)。
权利要求

1.一种软性隐形镜片,其配戴在膜上,其特征在于,
该软性隐形镜片包括:
遮光部,其用于遮挡向上述角膜入射的入射光;
镜片主体,其具有比上述遮光部的直径大的直径,覆盖上述遮光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且该镜片主体由能使上述入射光透射的透光材料构成,
上述遮光部包括:
遮光部主体,其由遮光材料构成;
开口部,其设在上述遮光部主体的包含将上述角膜的中心和视网膜的中心连结起来的光轴的位置上,该开口部使上述入射光透射;
多个孔,它们设在上述遮光部主体的位于上述开口部的周围的部分,以比上述开口部的直径小的直径构成,这些多个孔用于确保暗处及夜间的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隐形镜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孔的直径为0.17mm~0.1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性隐形镜片,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孔的直径设为φ、将上述入射光的波长设为λ、将从上述角膜到视网膜的距离设为焦点距离f时,利用下式求得上述孔的直径。
(式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软性隐形镜片,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开口部的直径处于1.0mm~1.6mm的范围内,从而能获得与多焦点镜片的加入度相当的看近视力,并且能获得提高由近视、远视影响的看远视力以及矫正散光的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软性隐形镜片,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部的直径小于上述镜片主体的直径;
上述镜片主体的位于上述遮光部的周边部的部分作为通过将上述入射光引进到上述角膜来确保周边视场的透射部而发挥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性隐形镜片,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部的直径为4.0mm~9.0mm;
上述镜片主体的直径为14.0mm左右。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软性隐形镜片,其特征在于,
上述镜片主体由前表面部和后表面部构成;
上述遮光部被夹持在上述镜片主体的前表面部与后表面部之间。

说明书全文

软性隐形镜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戴在膜上进行使用的软性隐形镜片。详细而言,通过在遮挡光线的遮光部的中心穿设小孔(pin hole),利用由小孔产生的焦深,能够进行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眼中的任一种的矫正,并且通过在小孔的周围穿设多个微细孔,能够确保对于像周边的夜间视

背景技术

[0002] 自角膜入射的被摄体光在角膜和晶状体的作用下折射而进入玻璃体,在玻璃体的背面侧的视网膜成像,成像后的视觉信息经由视神经而输送到大脑,从而将人所视觉看到的被摄体像以视觉方式识别。此时,当被摄体光在视网膜的前方、后方成像时,成为近视、远视。另外,当角膜、晶状体发生畸变时,焦点不能对准在视网膜上而成为散光。
[0003] 作为矫正上述这样的近视、远视和散光等的方法,广泛实施由眼镜进行的矫正、由隐形镜片进行的矫正等。另外,在老花眼的矫正中,利用在1片镜片中具备远用部和近用部的远近两用眼镜(双焦点镜片,bifocal lens)等。
[0004] 此外,作为可靠地矫正老花眼等的技术,有人提出了一种膜片,该膜片植入患者的角膜中,包括:多个孔,它们至少有一部分延伸在前表面与后表面之间,该前表面邻近存在于第1角膜层,该后表面邻近存在于第2角膜层;开口部,其沿光轴线传输实质上所有的入射光;实质上不透明的部分,其包围该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参照专利文献1)。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7-516019号公报
[0006]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膜片中,由于以植入患者的角膜中的方式构成该膜片,所以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存在难以像配戴在角膜上的那种普通的隐形镜片那样供使用者简易且安全地使用的问题。另外,由于膜片的多个孔是为了防止角膜层的实质性的营养素枯竭而设置的,所以在开口部以外部分由不透明的构件构成的膜片中存在如下问题:虽然一些光经由营养素传递用的孔入射,但仍然无法确保至像周边的足够的亮度(夜间视力)。

发明内容

[0007]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地确保像周边的亮度、且能矫正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眼等的软性隐形镜片。
[0008]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软性隐形镜片配戴在角膜上,该软性隐形镜片包括:遮光部,其用于遮挡向角膜入射的入射光;镜片主体,其具有比遮光部的直径大的直径,覆盖遮光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且该镜片主体由能使入射光透射的透光材料构成,遮光部包括:遮光部主体,其由遮光材料构成;开口部,其设在遮光部主体的包含将角膜的中心和视网膜的中心连结起来的光轴的位置上,该开口部使入射光透射;多个孔,它们设在遮光部主体的位于开口部的周围的部分,以比开口部的直径小的直径构成,这些多个孔用于确保暗处及夜间视力。
[0009] 在将本发明的软性隐形镜片配戴在角膜上时,像(光)通过镜片前表面部、小孔和镜片后表面部入射到角膜。入射到角膜的像经由角膜和瞳孔进入到眼球内部的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玻璃体的后侧的视网膜上成像。此时,形成在遮光部的小孔将光束限制为一定量,所以在看远的情况下、看近的情况下,都能始终在视网膜上成像。
[0010] 另外,小孔的周边的光自穿设在小孔周围的多个微细的孔入射,经过角膜和玻璃体等在视网膜上成像。由此,能够确保像周边的亮度。此外,小孔和遮光部周边的像透射设在遮光部的周边的透射部(镜片主体)而入射到角膜,经过瞳孔进入到眼球内部的玻璃体,在玻璃体的背面侧的视网膜上成像。由此,能够确保像周边的周边视场,能获得与裸眼时同等的视场。
[0011]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软性隐形镜片,该软性隐形镜片通过在遮挡入射光的遮光部的中心穿设小孔,能够利用由小孔产生的焦深,进行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眼中的任一种的矫正。另外,采用本发明,由于在小孔的周围穿设多个微细的孔,所以能够在确保遮光功能的同时确保对于像周边具有足够的夜间视力(亮度)。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软性隐形镜片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0013] 图2是表示软性隐形镜片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0014] 图3是表示软性隐形镜片的结构例的侧视图。
[0015] 图4A是图2所示的软性隐形镜片的A-A剖视图。
[0016] 图4B是图4A所示的软性隐形镜片的用虚线部包围起来的主要部分B的放大图。
[0017] 图5是表示将软性隐形镜片配戴在角膜上的状态的图(状态1)。
[0018] 图6是表示将软性隐形镜片配戴在角膜上的状态的图(状态2)。
[0019] 图7A是用于说明看远时的焦深的图。
[0020] 图7B是用于说明看近时的焦深的图。
[0021] 图8是用于说明看远时及看近时的焦深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说明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以下称作实施方式)。
[0023] 软性隐形镜片的结构例
[0024] 本发明的软性隐形镜片100通过利用在遮光部10的中央穿设的小孔12产生的焦深,能够对轻微的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眼中的任一种进行矫正,并且通过在小孔12的周围穿设许多个微细的孔14,能够确保对于像周边的夜间视力(亮度)。如图1~图4A所示,该软性隐形镜片100具备:遮光部10,其用于遮挡向角膜20入射的入射光;镜片主体16,其用于支承该遮光部10。
[0025] 遮光部10具备遮光部主体18、小孔12和多个(许多个)孔14。遮光部主体18是具有沿着角膜20(参照图6)的表面形状那样的曲面的俯视为圆形的构件,遮光部主体18由用于遮挡向角膜20入射的入射光的遮光材料构成。遮光部主体18的材质能够有效采用安全性已被确定的实质上带虹膜色彩的软性隐形镜片所使用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偶氮系着色剂(红色系)、酞花青系着色剂(蓝色系)。优选遮光部主体18的厚度极薄,以防止镜片周围(后述的透射部16C等)的光线被遮挡。
[0026] 考虑到根据年龄的不同而变化的散瞳时(瞳孔在暗处的大小)的瞳孔直径,例如使遮光部主体18的直径D 1处于4.0mm~9.0mm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在遮光部主体18的直径D1小于4.0mm的情况下,虽然遮光部主体18周边的后述的透射部16C(参照图2)的面积增大,周边视场变宽,但是在夜间等瞳孔直径大于遮光部10的情况下,由于遮光部10以外的周边光进入到视网膜26的中心部而有时产生光晕现象、眩光。另外,在遮光部主体18的直径D1大于9.0mm的情况下,镜片主体16的使入射光透射的透射部16C的面积减小,无法确保周边视场。也就是说,无法确保与裸眼时同等的视场(视觉)。
[0027] 小孔12是开口部的一例,如图2和图6所示,小孔12穿设在遮光部主体18(镜片主体16)的中心C且包括将角膜20和视网膜26连结起来的光轴(眼轴)O的位置上。为了防止入射光发生衍射,优选小孔12的孔形状为正圆形状。另外,小孔12具有将入射到角膜20的入射光的光束限制为一定量而使该光束在视网膜26上成像的功能,并且小孔12根据小孔12的直径D2的大小而起到与多焦点镜片的加入度(即,下加光度数,ADD)相当的效果。
[0028] 小孔12的直径D 2例如处于1.0mm~1.6mm的范围内。当在1.0mm~1.6mm的范围内改变小孔12的直径D2时,得知根据该直径的大小的变化,获得相当于约1.00D~3.00D的加入度的看近视力。另外,在小孔12的直径D2小于1.0mm或大于1.6mm的情况下,不能获得最佳的看近视力。其理由可以认为是:如图所示,即使是非调节的镜片,也会因改变光束造成焦深加深。
[0029] 如图2等所示,多个孔14随意或具有规则地穿设在小孔12的孔周缘与遮光部主体18的外周缘之间,多个孔14具有使来自外部的光入射到角膜20中而确保亮度(夜间视力)的功能。特别是在夜间、暗处使用软性隐形镜片100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确保光量。孔14的间距(间隔)越窄,越能确保足够的亮度。另一方面,孔14的间距越宽,越能提高像的对比度
[0030] 另外,为了防止入射光发生衍射,优选孔14的孔形状为正圆形状。如图4A所示,孔14的深度方向(贯穿方向)朝向视网膜26(沿单点划线)倾斜,由此能够有效地使入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26上。
[0031] 孔14的直径D3小于小孔12的直径,例如处于0.17mm~0.18mm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在孔14的直径小于0.17mm的情况下,孔径过小而不能充分地引进入射光,无法确保夜间视力(亮度)。另外,在孔14的直径大于0.18mm的情况下,孔径过大,会因光的衍射而产生光晕、眩光现象。
[0032] 在此,能够根据光的波长与从角膜20到视网膜26的焦点距离的关系求得孔14的最佳的直径D3。如图6所示,在将孔14的直径设为φ、将入射光的波长设为λ、将从角膜20到视网膜26的距离(眼轴长度)设为焦点距离f时,利用下述式(1)求得孔14的直径φ。
[0033] 式1
[0034]
[0035]
[0036] 在此,焦点距离f通常为23mm~24mm,所以例如在将23mm的数值代入上述式(1)中时,孔14的最佳的直径φ为0.176mm。另外,在将24mm的数值作为焦点距离f代入到上述式(1)中时,孔14的最佳的直径φ为0.180mm。
[0037] 镜片主体16是具有沿着角膜20的表面形状那样的曲面(曲率)的俯视为圆形的构件,镜片主体16由能使入射光透射的透光材料构成。作为镜片主体16的材质,可以较佳地采用含性软性隐形镜片所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HEMA)、N-乙烯基吡咯烷(N-VP)、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水凝胶(SH)等。另外,作为镜片主体16的材质,也可以较佳地采用非含水性软性隐形镜片或含水性软性隐形镜片所使用的硅橡胶、丙烯酸丁酯、二甲基硅烷镜片。另外,只要能使光透射即可,也可以不是无色材质,而是可以利用蓝色、红色等带颜色的材质。
[0038] 镜片主体16被用作更换型、一次性的软性隐形镜片。在近视、远视、散光的度数较轻的人的情况下,即使不对镜片主体16给予度数,也能获得看远和看近这两者的视力。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可以对镜片主体16给予与使用者的近视、远视的状态相对应的度数。如图2所示,镜片主体16的位于遮光部主体18周边部的部分作为用于将入射光引进到角膜20而确保周边视场的透射部16C发挥功能。
[0039] 镜片主体16的直径D 4大于遮光部主体18的直径D1,且如图5所示,至少大于角膜20的直径S1(例如12mm),该镜片主体16的直径D4例如为14mm左右。这是因为:在镜片主体16的直径D4小于角膜直径的情况下,镜片在角膜20上大幅移动,角膜20上的中心与遮光部主体18的中心C较大程度地偏离,无法确保稳定的视力。另外,在镜片主体16的直径D4大于14mm的情况下,很难将镜片主体16配戴在角膜20上。具有这样的直径的镜片主体16以利用构成镜片主体16的前表面部和后表面部夹持(覆盖)遮光部主体18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方式与遮光部主体18一体地成形。
[0040] 接下来,与现有的带虹膜色彩的软性隐形镜片进行比较地说明构成本发明的软性隐形镜片100的遮光部10的配置位置。首先说明现有的带虹膜色彩的软性隐形镜片。现有的带虹膜色彩的软性隐形镜片的着色部(相当于本发明的遮光部10)还有以在镜片前表面或镜片后表面暴露出的方式配置(着色)的情况。但是,在将着色部配置在镜片前表面上的情况下,由与镜片主体不同的材质构成的着色部表面的凹凸与眼睑结膜(眼皮的里侧)相接触,所以与将着色部配置在镜片后表面上的情况相比,镜片前表面的摩擦增加。因此,存在下述问题:眨眼时,由于眼睑结膜与着色部的摩擦,镜片主体大幅移动,软性隐形镜片的中心轴线偏离角膜中心(光轴)较多,不能在稳定的状态下使用软性隐形镜片。相反,在将着色部配置在镜片后表面上的情况下,与将着色部配置在镜片前表面上的情况相比,镜片后表面的摩擦增加,所以镜片主体的着色部容易粘着在角膜上,在安全性方面可能产生问题。
[0041] 因此,在本发明的软性隐形镜片100中,如图4A和图4B所示,将遮光部10夹入镜片主体16的前表面部与后表面部之间,从而形成为将遮光部10埋入在镜片主体16的内部的状态。也就是说,通过在镜片主体16的厚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心配置遮光部10,形成不会使遮光部10暴露于外部的构造。由此,能够防止在镜片主体16的前表面部、后表面部产生多余的摩擦,所以能够避免软性隐形镜片100偏离光轴,能够确保稳定的视力。此外,能够防止镜片主体16粘着在角膜上,所以能够确保安全性。
[0042] 软性隐形镜片的功能例
[0043] 接下来,说明将本实施方式的软性隐形镜片100配戴在眼球上时的功能例。首先,说明近视的人看远的情况和老花眼的人看近的情况下的通常的焦深。如图7A所示,在近视的人看远的情况下,进入眼球内的光不是在视网膜26上的正确位置成像,而是在视网膜26的前侧成像。另外,由于焦深也较浅,所以焦深在视网膜26的前方。另外,如图7B所示,在老花眼的人看近的情况下,由于晶状体22失去弹性而变硬,所以不是在视网膜26上的正确位置成像,而是在视网膜26的后方成像。
[0044] 相对于此,在将本实施方式的软性隐形镜片100配戴在角膜20上时,像(光)如图8所示地通过镜片前表面部16a、小孔12和镜片后表面部16b而入射到角膜20。入射到角膜20的像经由角膜20、瞳孔和晶状体22进入到眼球内部的玻璃体24,在玻璃体24的背面侧的视网膜26上成像。此外,由于利用小孔12使入射到眼球内部的光量(光速)不扩散而限制为一定,所以在看远的情况下、看近的情况下,均能始终在视网膜26上的同一位置成像。因此,通过使用软性隐形镜片100,对于具有轻度的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眼中的任一种的人,都能将焦点位置对准在视网膜26上,所以能够进行轻度的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眼中的任一种的矫正。
[0045] 另外,如图8所示,从穿设在小孔12周围的多个微细的孔14也入射有光,该光经由角膜20、晶状体22和玻璃体24等在视网膜26上的与由小孔12产生的像的周边相对应的位置成像,能确保对于像周边部的夜间视力(亮度)。此外,小孔12和遮光部10的周边像在设于遮光部10的周边的透射部16C透射而入射到角膜20,经由瞳孔进入到眼球内部的玻璃体24,在玻璃体24的背面侧的视网膜26上成像。因此,能够确保由小孔12获得的像周边的周边视场,获得与裸眼时同等的视场。
[0046]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由于是利用了由小孔12产生的焦深的软性隐形镜片100,所以能够利用所需最低限度的晶状体22的调节力看到近点。另外,在未对镜片主体16给予近视度数的情况下,即使在近点作业时也能减轻负担。此外,该软性隐形镜片100不仅在看近点时有效,而且在需要晶状体22的调节力的远视时也有效。
[0047] 另外,采用本实施方式,通过采用小孔12,只使用角膜20的极窄的范围作为视力,所以即使是角膜散光和角膜不规则散光,也能利用软性隐形镜片100,因此也能将软性隐形镜片100有效地应用在散光中。此外,通过使小孔12的孔径D 2处于1.0mm~1.6mm的范围内,能够获得与老花眼的加入度相匹敌的效果,并且也能获得与多焦点镜片的加入度相当的看近视力。
[0048] 另外,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软性隐形镜片100,根据需要,既可以对镜片主体16给予近视度数或远视度数,也可以不对镜片主体16给予度数。在不对镜片主体16给予度数的情况下,能够提供不用像双焦点镜片那样牺牲看远视力才能看近的划时代的软性隐形镜片100。
[0049] 另外,采用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小孔12的周围穿设多个微细的孔14,所以能够确保遮光功能(像的对比度),并且能够确保对于像周边具有足够的夜间视力(亮度)。另外,由于遮光部10的周边由供光透射的透射部16C构成,所以能够确保与裸眼时同等的周边视场。
[0050] 此外,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软性隐形镜片100,能够像通常的隐形镜片那样通过配戴在角膜20上来矫正老花眼等。因此,不必如专利文献1的膜片那样植入角膜中,所以能够更加简易且安全地矫正老花眼等。
[0051]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包含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后得到的结构。例如在上述的例子中,为了避免光的衍射,将小孔12和孔14的形状形成为正圆形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小孔12和孔14的形状例如也可以采用椭圆、矩形等形状。
[0052] 附图标记说明
[0053] 100、软性隐形镜片;10、遮光部;12、小孔;14、孔;16、镜片主体;16C、透射部;18、遮光部主体;20、角膜;26、视网膜;O、光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