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薄膜部分的转移方法

申请号 CN200980133869.0 申请日 2009-07-13 公开(公告)号 CN102132196A 公开(公告)日 2011-07-20
申请人 依视路国际集团(光学总公司); 发明人 丹尼尔·达梅斯; 尼古拉斯·拉维洛尼埃; 克里斯泰勒·马克; 埃里克·鲁塞尔;
摘要 一种将功能 薄膜 (1)部分从 底板 (100)上转移到基片上的方法,其包括形成槽(S1),该槽穿过所述功能薄膜以及设置在功能薄膜和底板之间的分离膜(2)。分离膜部分(2p)随后与功能薄膜部分一起从底板上分离。在本方法的其他部分中,所述分离膜部分保护功能薄膜部分。根据一种改进,从底板上分离的功能薄膜部分包括有用部分(1p)和边缘(1m),它们通过分离膜部分(2p)连接在一起。功能薄膜的有用部分(1p)可以通过边缘(1m)被抓取或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功能薄膜(1)部分转移到基片(200)上的方法,所述功能薄膜通过粘合结构(20)最初保持在底板(100)上,所述粘合结构(20)包括:
-分离膜(2),
-第一胶层(3),其将所述分离膜保持在所述底板上,以及
-第二胶层(4),其将所述功能薄膜保持在所述分离膜上,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形成第一槽(S1),其穿过围绕所述功能薄膜部分的功能薄膜(1)的厚度(e1),从而将所述功能薄膜部分从所述功能薄膜的剩余部分中隔离,
/2/将所述功能薄膜部分从所述底板(100)上分离,以及
/3/露出由所述功能薄膜部分承载的第二胶层部分(4p),并且通过所述功能薄膜部分将所述第二胶层部分应用到基片(220)上,以便将所述功能薄膜部分粘附到所述基片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槽(S1)还穿过所述分离膜(2)的厚度(e2),以便将与所述功能薄膜部分一起的所述分离膜部分(2p)从所述分离膜的剩余部分中隔离,以及
-通过所述第二胶层(4)将所述分离膜(2)固定在所述功能薄膜(1)上的固定要比通过所述第一胶层将所述分离膜(2)固定在所述底板(100)上的固定更强,
这样,在步骤/2/中,所述功能薄膜部分与所述分离膜部分(2p)一起从所述底板(100)上分离,所述功能薄膜和分离膜的各自部分通过所述第二胶层部分(4p)牢固地固定在一起,以及
在步骤/3/起始时,通过剥离所述分离膜部分(2p)使得所述第二胶层部分(4p)暴露于外,
并且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槽(S1)和所述功能薄膜部分的有用部分(1p)之间形成第二槽(S2),其形成在所述功能薄膜部分的至少一侧上,所述第二槽穿过所述功能薄膜的厚度(e1),并且可能穿过所述第二胶层(4)的至少一部分,但不穿过所述分离膜的厚度(e2),并且将所述功能薄膜部分的边缘(1m)从所述功能薄膜部分的所述有用部分中隔开,并且在步骤/3/起始时,通过所述功能薄膜部分的有用部分(1p)外的所述功能薄膜部分的所述边缘(1m)来抓住所述分离膜部分,将分离膜部分(2p)剥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粘合结构(20)中,所述分离膜(2)和所述第一胶层(3)之间的第一界面最初具有第一释放,其介于4和20g/cm之间,并且在所述粘合结构(20)中,所述分离膜(2)和所述第二胶层(4)之间的第二界面最初具有第二释放力,其介于12和28g/cm之间,
所述释放力是根据MI-47标准确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膜(2)在其两个相对表面上预先覆盖树脂,所述两个表面随后分别与所述第一胶层(2)和所述第二胶层(4)相接触
4.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通过所述功能薄膜部分的有用部分(1p)外的所述边缘(1m)来抓住所述功能薄膜部分,将所述功能薄膜部分从所述底板(100)上分离。
5.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槽(S1)之前形成所述第二槽(S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底板(100)相对的所述功能薄膜的一个表面上,所述中间膜(5)在所述第二槽(S2)和第一槽(S1)的各形成层之间连接到所述功能薄膜(1),
所述第一槽(S1)还穿过所述中间膜(5)的厚度(e5),以便将与所述功能薄膜部分一起的所述中间膜部分(5p)从所述中间膜的剩余部分中隔开,以及
在步骤/2/中,所述功能薄膜部分从所述底板(100)上分离,同时牢固地连接在所述中间膜部分(5p)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步骤在步骤/2/和/3/之间执行:
-通过连接工具(7),将所述中间膜部分(5p)连接到可变形的辅助膜(6)上,-通过所述功能薄膜部分的有用部分(1p)外的功能薄膜部分的所述边缘(1m),抓住所述分离膜部分,剥离所述分离膜部分(2p),随后
-所述辅助膜(6)变形,从而所述功能薄膜部分的形状随着所述辅助膜的变形而改变。
8.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200)为眼科透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S1)或所述第二槽(S2)实质上对应于经过剪切以适于眼镜框架的眼镜透镜的形状。
10.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薄膜(1)包含小腔(10),所述小腔(10)平行于所述功能薄膜的表面并列放置,所述小腔是密封的并且每个小腔包含具有光学特性的物质。
11.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薄膜(1)为多层薄膜,其包括塑性材料的支持膜,其覆盖有一层或多层赋予所述薄膜以功能的材料。
12.一种多层结构(300),其沿着堆栈的方向顺序地包括:
-可变形的辅助膜(6),
-可供选择的连接工具(7),
-中间膜部分(5p),通过所述连接工具连接到所述辅助膜上,
-功能薄膜(1)部分,其牢固地连接到所述中间膜部分上,
-胶层部分(4p),以及
-保护膜部分(2p),通过所述胶层部分保持在所述功能薄膜部分上,并适于被移除以便使所述胶层部分暴露于外,而所述胶层部分仍然在所述功能薄膜部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膜部分,功能薄膜部分以及保护膜部分具有各自的外围边缘(B),它们在堆栈方向上重叠,
并且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功能薄膜部分在所述功能薄膜部分的至少一侧上具有槽(S2),所述槽在所述外围边缘(B)内的所述功能薄膜的范围内从有用部分(1p)中分离出边缘(1m),并且所述槽穿过所述功能薄膜部分的厚度(e1)并且可能穿过至少一部分所述胶层(4p)的厚度(e4),但不穿过所述保护膜部分(2p)的厚度(e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部分(2p)和所述胶层部分(4p)之间的界面具有释放力,根据MI-47标准该释放力介于12和28g/cm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部分(2p)在其所述部分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覆盖有硅树脂。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工具(7)适于在所述多层结构的形变过程中使所述中间膜部分(5p)在所述辅助膜(6)上局部地滑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边缘(B),或当存在所述槽(S2)时的所述槽(S2)的边缘,实质上对应于经过剪切以适于眼镜框架的眼镜透镜的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薄膜部分包含小腔(10),所述小腔(10)在垂直于堆栈方向的平面内并列放置,所述小腔是密封的并且每个小腔包含有具有光学特性的物质。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薄膜部分为多层薄膜,其包含塑性材料的支持膜,覆盖有一层或多层赋予所述薄膜以功能的材料。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膜(6)包含有关所述功能薄膜部分,或者有关所述多层结构的生产场所的书面参考。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1m)包含有关功能薄膜部分,或者有关所述多层结构的生产场所的书面参考。
21.根据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1m)包含书面的对中心或对准的导向。

说明书全文

功能薄膜部分的转移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功能薄膜部分转移到基片上的方法。其还涉及包含一功能薄膜部分的多层结构,且该结构是合适的以使这个部分可以被转移到基片上。
[0002] 对于加工于支撑件上的薄膜部分经常有必要将其转移到最终基片上,该支撑件在本文中其他地方将被称之为底板。这样的转移,使基片生产从薄膜部分的生产中分离,这样提高了总产量。当从薄膜中提取薄膜部分的该薄膜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性时,该转移是非常有用的。
[0003] 胶层,例如压敏胶层(PSA),经常被用于将薄膜部分粘附到基片上。事实上,这样的层易于操作,不昂贵且能够与用于薄膜成分的许多部件相容。在这种情况下,薄膜与胶层一起直接加工在底板上。因而,总生产时间以及最终成本降低了。
[0004] 可以通过剥离或另一个方法,例如使用捡拾辊,将该薄膜部分从底板上分离,这样在薄膜部分和底板之间的界面处会发生分离,该界面具有较低的粘结强度。该分离界面通常位于胶层与底板之间,或位于胶层和始终保持在底板上的分离薄膜之间。在薄膜部分从底板上分离后,该胶层则裸露于外,且一直裸露直到该薄膜部分与基片结合。在这个时间段内,灰尘或各种污染物质可能会粘结在胶层上,并且可能产生缺陷和/或改变其粘结强度。因此,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这些缺陷。这些补充预防措施通常昂贵且降低了产出率。
此外,这些预防措施可能会与执行在从底板上分离薄膜部分和将其应用到基片上之间的补充生产步骤不相协调。
[0005] 此外,当薄膜部分从底板上被移除时,先抓住边缘,然后逐渐地从底板上拉开。该分离方法可能会产生缺陷,例如划损,拉扯,在黏合剂上留下痕迹,挤压,或者在薄膜部分和底板之间开始分离的地方发生撕裂。无论使用何种工具来抓取薄膜部分的边缘都会发生这些缺陷,尤其是当使用刀片或夹具时。
[0006] 薄膜部分的转移尤其被应用于眼镜透镜,或眼科透镜的生产。在这种情况下,透镜由批量生产的基片构成,使提供某种功能的薄膜部分转移到该基片上。例如,该薄膜部分能够赋予最终透镜一个或多个光学性能,比如,色调,偏振,防眩目,防紫外,光致变色性能,光焦度,等。然而,对于这样的眼科应用,其质量要求是非常高的。尤其是,薄膜部分和基片之间的灰尘残留以及薄膜部分边缘处的不平整都是不能被接受的。
[0007]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在于避免这些缺陷的发生。
[0008] 为达到此目标,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将功能薄膜部分转移到基片上的方法,其中功能薄膜通过粘合结构起初保持在底板上。该粘合结构包括:
[0009] -分离膜,
[0010] -第一胶层,其将分离膜保持在底板上,以及
[0011] -第二胶层,其将功能薄膜保持在分离膜上。
[0012]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 /1/形成第一槽,其穿过功能薄膜的厚度以及围绕待转移的功能薄膜部分的第二胶层的厚度,以便将该功能薄膜部分从该功能薄膜的剩余部分中隔离开,
[0014] /2/将功能薄膜部分从底板上分离,以及
[0015] /3/露出由功能薄膜部分承载的第二胶层部分,并通过功能薄膜部分将其应用到基片上以便将功能薄膜粘附在基片上。
[0016] 本发明方法的特征在于:
[0017] -第一槽还穿过分离膜的厚度,以便将与功能薄膜部分一起的分离膜部分从该分离膜的剩余部分中分隔开,以及
[0018] -通过第二胶层将分离膜固定在功能薄膜上的固定要比通过第一胶层将同一分离膜固定在底板上的固定更强。
[0019] 接着,在步骤/2/中,功能薄膜部分与分离膜部分一起从底板上分离,功能薄膜和分离膜的各自部分通过第二胶层部分被牢固地固定在一起。此外,在步骤/3/的起始时,通过剥离分离膜部分使得第二胶层部分暴露于外。
[0020]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法中,这两个胶层具有截然不同的作用。第一胶层将包含功能薄膜、第二胶层以及分离膜的组合体粘结到底板上。在功能薄膜生产所需时间段内以及在转移过程的步骤/1/的时间段内,该第一胶层能够将该组合体牢固地固定住。在步骤/2/中,第一胶层和分离膜部分间的界面分离,这样功能薄膜部分从底板上分离。功能薄膜与分离膜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第二胶层部分一起分离。由于第一胶层的固定要比第二胶层的固定弱,并且第一槽切入功能薄膜和分离膜中,这使得这样的分离是可行的。
[0021] 之后,通过破坏第二胶层部分与分离膜部分的粘合,使分离膜部分从功能薄膜部分上分离。分离膜部分的该移除优选为在将该第二胶层部分应用到基片上之前立即进行,这样分离膜部分起到保护第二胶层部分的作用直到其应用到基片上。通过这种方式,没有灰尘或污染物会粘到第二胶层部分上,该第二胶层仍然在功能薄膜部分和基片之间的最终组合物中。
[0022] 该第二胶层还确保了基片和功能薄膜部分之间永久连接。
[0023]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中,在第一槽和功能薄膜部分以及第二胶层部分的有用部分之间形成第二槽,至少形成在该有用部分的一侧上。该第二槽穿过功能薄膜的厚度,并且可能穿过至少一第二胶层部分,但是不穿过分离膜的厚度。因此,其将功能薄膜部分的边缘从该功能薄膜部分的有用部分上隔开。然后在步骤/3/的起始时,通过抓住功能薄膜部分的有用部分外的功能薄膜部分的边缘来抓住分离膜部分,剥离分离膜部分。通过这种方法,在分离膜部分的移除过程中,不会在功能薄膜部分的有用部分上产生抓拉的痕迹和缺陷。在第二胶层部分中也不会产生任何缺陷,该第二胶层仍然存在于位于功能薄膜的有用部分和基片间的最后组合体中。
[0024] 该边缘可以在步骤/2/中消除功能薄膜有用部分上的缺陷的产生。事实上,在该组合体从底板上分离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功能薄膜部分的有用部分外的功能薄膜部分的边缘来抓住功能薄膜部分或由功能薄膜部分、分离膜部分以及第二胶层的中间部分组成的组合体。该边缘也可以用于记录各种信息,例如跟踪或追踪薄膜部分的信息。定中心或对齐基准也可以写在该边缘上,以便帮助和/或引导功能薄膜部分放置在基片上或放置在将该部分应用到基片上的仪器上。
[0025] 因此,第一槽确定了从底板上分离的薄膜部分,而第二槽则确定了最终转移到基片上的功能薄膜部分。
[0026] 第一和第二槽可以以任何顺序来实现。它们可以通过切割或挖凿来实现。
[0027]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殊的实施中,各胶层在分离膜上的粘合强度可以通过对分离膜的处理进行调节。尤其是,可以预先在分离膜的两个相反的表面上覆盖树脂,随后这两个表面与第一和第二胶层接触。通过另一种方法也可以获得相同的结果,例如对第一胶层使用与第二胶层不同的化合物或粘结强度。
[0028] 在本发明的一个改进中,当在第一槽之前制造第二槽时,中间膜可被粘结到功能薄膜的与底板相对的表面上。该中间膜在两个槽的形成层之间连接功能薄膜。随后,步骤/1/中所制造的第一槽同样穿过中间膜的厚度,从而将与功能薄膜部分一起的所述中间膜部分从中间膜的剩余部分中分开。这种情况下,在步骤/2/中,功能薄膜部分从底板上分开,同时其仍旧牢固地粘结在中间膜部分上。
[0029] 在功能薄膜部分被应用到基片上之前,这样的中间膜可有助于功能薄膜部分的预成型。当基片具有弯曲的或准球形表面时,这样的预成型可被使用,在步骤/3/中功能薄膜部分被应用于该表面上。在本发明中,“准球形表面”被理解为是指连续的没有中断的表面,尤其是没有台阶或洞。它可以是平坦的,球形的,或是弯曲的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表面,该曲率半径沿着互相垂直并正切于表面的方向而变化。该预成型可包括下述步骤,所述步骤在步骤/2/和/3/之间执行:
[0030] -通过连接装置,将中间膜部分连接到可变形的辅助膜上,然后
[0031] -辅助膜变形,使得功能薄膜部分随着辅助膜的变形而发生形变。
[0032] 在本发明的一个眼科应用中,基片可以是眼科透镜或透镜毛坯,还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覆盖层。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和/或第二槽可以实质上对应于眼镜透镜的形状,该眼镜透镜的形状被修剪以适于眼镜框架。因此,功能薄膜部分可以是最小的尺寸。这减少了功能薄膜的耗材。此外,该功能薄膜部分尺寸的减小能够降低在塑形时可能发生在该部分上的应。任何由于该应力引起的缺陷也可相应地被减少。本发明对于测量装置,瞄准器,照相机或任何包含这样的光学透镜的其他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功能的增加也非常有用。
[0033]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多层结构,其沿着堆栈方向依次含有:
[0034] -可变形的辅助膜,
[0035] -可供选用的连接装置,
[0036] -通过连接工具连接到该辅助膜上的中间膜部分,
[0037] -牢固地固定在所述中间膜部分上的功能薄膜部分,
[0038] -胶层部分,以及
[0039] -通过胶层部分固定在功能薄膜部分上的保护膜部分,并且所述保护膜部分适于被移除以便露出所述胶层部分,而所述胶层部分仍然保持在功能薄膜部分上。
[0040] 中间膜部分、功能薄膜部分以及保护膜部分具有在堆栈方向上叠加的外围边缘。
[0041] 此外,功能薄膜部分在至少一边上具有槽。在该功能薄膜部分内以及在外围边缘内,该槽从有用部分中分离出一边缘。该槽穿过功能薄膜部分的厚度并且还可能至少穿过位于功能薄膜和保护膜之间的胶层的厚度的一部分,但不穿过保护膜部分的厚度。
[0042] 属于该多层结构的保护膜、胶层以及功能薄膜部分可以依照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方法的步骤/1/所述进行制造。因而包含在该结构中的胶层部分以及保护膜部分分别对应于第二胶层部分和分离膜部分。
[0043] 此外,在多层结构中,功能薄膜部分与可变形辅助膜相联系。可以在一个不同的生产场所,独立于功能薄膜将被转移到的基片,生产该组合体,随后根据对该组合体需求提供基片。因此形成了独立且分离的部件,其能够被存储并可根据胶层部分上提供的保护被重新处理。
[0044] 当有连接装置时,能够使该连接装置适于在多层结构塑形的过程中使中间膜部分在辅助膜上局部滑动。该连接装置降低了在辅助膜变形的过程中产生在功能薄膜部分中的应力。这一现象也可以通过功能薄膜直接获得,尤其是通过功能薄膜的最后层的物理特性而获得。“功能薄膜的最后层”被理解为是指直接抵着可变形辅助膜或者直接抵着连接装置的层。
[0045]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下述非限制性实例的描述,并参考附图得以明了,其中:
[0046] -图1至图11示出了本发明方法的连续步骤,
[0047] -图12是图2局部的放大视图,并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改进,以及
[0048] -图13a和图13b示出了适于本发明的眼科应用的功能薄膜部分的两个可能的形状。
[0049] 为清晰起见,这些图中所示各元件的尺寸与实际尺寸或尺寸的比例是不成比例的。此外,不同附图中所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图1至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多层结构的剖视图,所述多层结构在各附图中朝向同一方向。在以下描述中,用词“上”,“下”,“在…之上”,“在…之下”“顶部”以及“底部”都是相对于这个取向而言的。
[0050] 现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以说明一种光学应用。功能薄膜部分将从底板上转移到透镜基片上,该功能薄膜部分被制造在该底板上。在附图中,附图标记1、100和200分别表示功能薄膜,底板以及基片。
[0051] 该底板100可以是刚性的。尤其是,可以为例如尺寸大于32cm(厘米)×38cm的玻璃板。
[0052] 基片200可以是眼科透镜,其具有凸面F1和凹面F2(图10)。作为示例,以下描述涉及将功能薄膜部分1转移到透镜200的凸面F1上,但是也可以使用相似的方法转移到凹面F2上。同样,可以在透镜被修剪成眼镜框架的尺寸之前或之后,将薄膜部分1转移到透镜200上。在第一种情况下,以与修剪后的最终玻璃的形状、光学特征以及几何特征相适合的方式,将薄膜部分1置于透镜200上。
[0053] 如在图1中所见,以堆栈方向D,从底板开始在底板100上堆栈以下层和薄膜:
[0054] -第一胶层3,其可以由市售的材料构成,例如PSA(压敏粘合剂),
[0055] -分离膜2,其可以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TAC(三乙酸纤维素),PVC(聚氟乙烯),或其他标准薄膜化合物,并且其厚度e2比如可以约为50μm(微米),
[0056] -第二胶层4,其可以与第一胶层3相同,以及
[0057] -功能薄膜1。
[0058] 层3、分离膜2,以及层4一起形成粘合结构20,其将薄膜1保持在底板100上。该结构的实现,使得分离膜2和第一胶层3之间的界面具有一粘合力,该粘合力小于分离模2和第二胶层4之间界面的粘合力。此外,这两个与分离膜2间的界面比该堆栈中存在的其他界面要弱。比如,膜2和层3之间的界面起初可具有介于4和20g/cm之间的第一释放力,而膜2和层4之间的界面起初可具有介于12和28g/cm之间的第二释放力。这些释放力是根据国际标准MI-47(FTM4),以假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式来确定的。尤其是,使用TESA 7475带进行确定。
[0059] 通过胶层4将分离膜2保持在功能薄膜1上的力,以及通过胶层3将分离膜2保持在底板100上的力,可以通过对膜2的两个相对表面进行适当地处理来进行调整。例如,这些表面可以事先覆盖有许多硅树脂,与层3接触的面所覆盖的硅树脂多些。可选地,膜2的表面可以经过等离子体处理以获得所需的释放力。
[0060] 功能薄膜1可以根据每个眼镜透镜的定单或同时多个眼镜透镜的定单,根据需求进行制造。功能薄膜可以是多层膜,例如包括,塑性材料的支持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酸酯,其覆盖有一层或多层赋予薄膜的功能的材料,比如消减反射或防污功能。功能薄膜还可以包括微结构。例如,在薄膜1中,具有多个与薄膜表面平行的并列放置的小腔。每个小腔包含具有光学性能的物质,选择该物质以使所有的小腔一起赋予最终透镜所需的光学特性和几何特性。在该物质被引入每个小腔后,这些小腔被密封。以下文献描述了这种腔式结构以及填充和封闭小腔的方法:US 2006-0006336,WO 2007/132116,和WO 2008/000607。图1中的标记10、11、12和13分别表示填充有具有光学性质的物质的小腔,小腔间的分隔壁,功能薄膜1的支持膜,以及密封这些小腔的密封膜。尤其是,密封膜13以一种密封每个小腔10的方式连接到壁11的顶部。功能薄膜1的总厚度标记为e1。
[0061] 功能薄膜1可以包含位于其上表面上的附加覆盖层,例如消反射层,防污层等,或者这些覆盖层的结合或例如专用于光学应用的其他覆盖层的结合。
[0062] 随后,在功能薄膜1上形成槽S2,同时该功能薄膜通过粘合结构20(图2)保持在底板100上。槽S2从围绕有用部分的薄膜1的外围部分中分隔出薄膜1的有用部分,该有用部分标记为1p。为此,槽S2从与底板100相对的一侧开始形成于堆栈中。这可以以平行且与方向D相反的方向,使用雕刻尖头,或者直接将雕刻激光束对准在堆栈上来实现。槽S2的雕刻,使得其完全穿过功能薄膜1的厚度e1并且还可能穿过胶层部分4的厚度e4,但是不穿过分离膜2。换句话说,膜2在槽S2下方保持连续。优选地,槽S2穿过胶层4的整个厚度e4。
[0063] 通过槽S2分隔出的功能薄膜1的有用部分1p优选地对应于剪切后的透镜的最终形状。“对应于剪切后的透镜的最终形状”应当理解为部分1p和经剪切后透镜的各外边缘之间的一致性。为此,在有用部分1p被装配到基片200上之前,可以在薄膜1上标出槽S2,同时考虑部分1p可能的收缩或扩张,其可能发生在该方法随后的步骤中。
[0064] 图12示出了用于形成槽S2的本发明的改进。除了穿过功能薄膜1的槽S2,还可以在槽S2内沿着槽的一侧并靠着有用部分1p设置外围密封条8。条块8密封了有用部分1p并形成了支持膜12和密封膜13之间的永久密封连接。通过这种方式,槽S2穿过的小腔10在侧面被密封。条块8可以由与膜12和13同样的材料构成,比如PET,以便牢固地粘结在膜12和13上。从而,容纳在被槽S2穿过的小腔10内的物质仍然保持在其中,保留了外边缘内的有用部分1p的光学性能。条块8仅填充了槽S2的一部分,这样未被填充的槽S2的另外部分仍穿过功能薄膜1的整个厚度e1。因此,通过密封条块8得以补充的有用部分1p,通过槽S2从膜1的外围部分中被分隔出。
[0065] 随后,中间膜5被应用到该堆栈上(图3)。中间膜5连续地覆盖槽S2和有用部分1p。可以选择膜5以便之后能够容易地将其移除,比如通过剥离的方式来移除。中间膜5仍然牢固地连接在功能薄膜1上直到执行该移除。然而,中间膜5的使用对于本发明来说不是必须的。
[0066] 接下来,形成另一条槽,在图4中标记为S1,其围绕功能薄膜的有用部分1p。槽S1可被叠加到槽S2上,或者与槽S2分离并靠近有用部分1p的外侧,这取决于围绕部分1p的位置。图13a示出了第一种可能的构型,其中两条槽S1和S2在围绕有用部分1p的所有路径上都是基本上平行的。图13b示出了第二种可能的构型,其中除了槽S2的一小段外,它们都是组合的。相对于薄膜1的其余部分,槽S1限定出了将会从底板100上移除的功能薄膜部分1。该将从底板100上被移除的部分在图4中标记为“移除部分”。它包括有用部分1p以及包含在槽S1和S2之间的边缘1m。该边缘1m通过槽S2从有用部分1p中分隔出,但通过分离膜2连接到有用部分1p。在图13a的构型中,边缘1m形成一围绕有用部分1p的环,该环的宽度基本上是恒定的。在图13b的构型中,边缘1m缩小成一位于有用部分1p的一个上的扣环。该边缘1m能够形成一个环绕着有用部分1p的环,但是该环的宽度是局部增加的以形成用于抓取的扣环。
[0067] 使用类似于槽S2所使用的雕刻技术可实现槽S1,但是需要调整雕刻参数。与槽S2不同的是,槽S1的形成使得其既穿过功能薄膜1又穿过分离膜2。如果可行,槽S1还穿过中间膜5。换句话说,槽S1的深度至少等于薄膜1的厚度e1、第二胶层4的厚度e4、分离膜2的厚度e2、以及适当的时候中间膜5的厚度e5的总和。在这些条件下,槽S1同时分隔出移除的功能薄膜部分1,以及相应的胶层部分4和分离膜部分2。这些层4和膜2的部分分别标记为4p和2p。
[0068] 发明人指出,首先形成的槽S2对于将功能薄膜部分转移到基片200上并非必不可少的。在这种情况下,穿过薄膜1和2的槽S1,其本身确定了功能薄膜1的有用部分1p。而且这与从底板100上将被移除的部分是相同的。在单个槽S1的情况下,有利地,再次提供密封条8以便密封有用部分1p的小腔10,所述有用部分1p被槽S1横断。相反的,当独立于用于界定移除部分的槽S1使用槽S2来界定有用部分1p时,则没有必要在移除部分的外缘上为小腔10提供对应于槽S1的侧面密封。
[0069] 由槽S1分隔的功能薄膜部分1从底板100上分离(图5)。其包括有用部分1p和边缘1m,它们通过分离膜2的部分2p相互连接。为了进行分离,边缘1m被抬起,例如使用刀片,将其抵着边缘1m插入槽S1内。随后,边缘1m被抓住并以一种通过将有用部分1p从底板100上分离的剥离方式逐步被拉开。已知槽S1还穿过分离膜2,并且在膜2和第一胶层3之间的界面处粘合性是最弱的,在该界面处会发生分离。因此,分离膜2与第二胶层4的各自的部分2p和4p与部分1m和1p同时被移除。如果可行的话,中间膜5的部分5p也同时被移除。膜1、2和5的剩余部分以及层4仍然在底板100上。
[0070] 图6示出了移除后的堆栈部分,该部分是通过这种方式从底板100上分离的。该堆栈部分,标记为P,是独立存在的并且易于运输或储存。随后分离膜的部分2p起到保护胶层4部分4p免受外来杂质颗粒的意外附连。当通过特定槽S2已界定出堆栈部分P的有用部分时,该槽S2由分离膜部分2p所限定并且如果存在中间膜部分5p的情况下,该槽S2的顶部由中间膜部分5p所限定。
[0071] 对堆栈部分P进行预成型是可能的,尤其是应用在基片200的曲面F1上。在预成型过程中,其可以由可变形的辅助膜支撑,该膜通过其外缘被固定就位并通过在该膜的两侧施加压差使其成型。随后,堆栈部分P自身根据辅助膜的形变而发生形变。因此,在堆栈部分P上不会产生因抓取或工具留下的痕迹。
[0072] 同样有利的是,可以通过连接工具将堆栈部分P连接到辅助膜上,该连接工具适应于能够使得中间膜在辅助膜上局部滑动。这能够降低在塑形时可能发生在功能薄膜部分1p上的应力。该连接工具可以是一层粘弹性材料或具有适当粘性和/或表面张力的液态毛细管层。尤其是,连接工具可以是一层厚度为25μm的PSA材料。辅助膜可以是适于所需变形的具有适当厚度的PET。
[0073] 图7示出了通过连接工具7与可变形的辅助膜6连接后的堆栈部分P。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多层结构标记为300。可以在专的生产场所进行生产,然后再将其存储并运输至与基片200进行组装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辅助膜6可以包含涉及功能薄膜1p和/或涉及多层结构的生产地点的书面参考。
[0074] 图8示出了多层结构300的准备步骤,其使得胶层4p的有用部分暴露于外,该胶层4p的有用部分对于实现与基片200的最终组装是必需的。包含在多层结构300中的第二胶层部分4p是无遮盖的。为此,通过在边缘1m处抓取分离膜部分2p来将其剥离。首先将刀片插入位于边缘1m和部分5p之间的边缘B以将它们互相分开。然后,以这种方式从部分5p上分离的部分2p和边缘1m的部分通过夹子被抓住并被拉开,使其沿着整个部分2p移动。这避免了在功能薄膜1p或者在仍与功能薄膜1p相接触的第二胶层4p的有用部分上产生因工具留下的任何痕迹。当功能薄膜部分和中间膜部分5p之间的分离线达到槽S2时,该分离在胶层部分4p和分离膜部分2p之间的界面持续。因此,仅在功能薄膜有用部分1p正下方的分离膜部分2p被移除,而功能薄膜通过胶层部分4p仍然被覆盖着。
[0075] 图9示出了成形后的多层结构300。可以使用文献WO 2006/105999,WO2007/133208,或WO 2007/144308中所描述的预成型方法。尤其是,可对多层结构300加热以易于塑形。
[0076] 随后,通过辅助膜6、连接工具7、部分5p以及功能薄膜的有用部分1p将胶层部分4p应用到基片200的表面F1上(图10)。层4材料的选择要能够对基片200提供较强的粘合性,以便生产出永久的组合体。
[0077] 最后,辅助膜6从功能薄膜部分1p上分离。为此,可以通过分离连接工具7将其剥离。优选地,同样通过将中间膜部分5p的连接界面从部分1p上分离来移除该中间膜部分5p。因而,部分5p能够被移除,尤其是当膜5不是透明的和/或其在最终的眼镜透镜上不实现任何功能时。在这种情况下,中间膜部分5p的功能是使得部分1p在预成型过程中相对于膜6滑动,并与连接工具7相连。其还避免了分子从连接工具7中扩散到功能薄膜部分1p上,在最终透镜上产生明显的缺陷。
[0078] 图11示出了透镜200的最终构型。功能薄膜的有用部分1p通过胶层部分4p连接到透镜200上。基于本发明,部分1p在最终眼镜透镜上没有明显的缺陷。因此,该透镜具有与眼科应用标准相容的质量。如图11中所示,透镜200可具有比功能薄膜的有用部分1p更大的尺寸,但也可以具有与所述有用部分1p相同或更小的尺寸。相对于有用部分1p的比较尺寸,透镜200的比较尺寸的选择是基于最终组件的具体应用,并考虑基片200和功能薄膜构成材料的特性,以及最终组件的表面和几何特性。
[0079] 与有用部分1p一起切下的功能薄膜部分的边缘1m,可以用于书写各种涉及有用部分的数据。这些数据可包括一系列数字,生产数据和/或地点,化学成份数据,等。以这种方式,这些在透镜生产过程中有用的数据不会残留在最终产品上,并且其美观性也不会受影响。
[0080] 有用部分1p周围的边缘1m也可以用于提供对中心标记。这些标记在功能薄膜1部分的预成型过程中和/或将其组装到基片200上的过程中和/或将其安装到用于该预成型和/或组装的工具上的过程中是非常有用的。它们可以由指向多个方向的线构成,所述线与基片200或者预成型或组装工具上的其他线对齐或重叠。
[0081]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引入对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修改和调整,同时保留至少一些上述的优点。其中一个优点是功能薄膜的有用部分可以转移到基片上,而不在其上留有痕迹。尤其是,对其进行操作可以不用使用工具对其直接进行抓取。此外,在其从用于生产的支撑件上分离的步骤以及连接到最终基片上的步骤之间,转移的功能薄膜部分可以并入多层结构中。该多层结构保护了用于组装到基片上的功能薄膜部分和胶层部分。此外,其还可以与预成型步骤并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