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镜

申请号 CN99801491.5 申请日 1999-04-26 公开(公告)号 CN1275212A 公开(公告)日 2000-11-29
申请人 索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发明人 迪米特里额斯·杰克·吉; 西蒙·约翰·爱德华兹; 斯科特·沃伦·费希尔; 西蒙·约翰·佩维; 索略斯·雷蒙斯·瓦尔纳斯;
摘要 一种包括镜片表面的渐变眼用镜片,镜片表面有一个上视区,具有一个实现相应于远视的折射率的表面;一个下视区,具有大于上视区屈光度的表面,实现相应于近视的折射率;和一个延伸穿过镜片元件的中间区,具有从上视区变到下视区的表面屈光度,并且还包括一个表面象散较低的“通道”。渐变眼用镜片元件包括选成减小近视度发展的渐变式元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包括镜片表面的渐变眼用镜片,镜片表面具有:
一个上视区,具有一个实现相应于远视的折射率的表面;
一个下视区,具有大于上视区屈光度的表面,实现相应于近视 的折射率;和
一个延伸穿过镜片元件的中间区,具有从上视区变到下视区的表 面屈光度,并且还包括一个表面象散较低的“通道”。
渐变眼用镜片元件包括选成减小近视度发展的渐变式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元件为青少 年设计成使用并显示一条在0.5D至4.00D范围内的基础曲线。
3.一种包括镜片表面的渐变眼用镜片,镜片表面具有:
一个上视区,具有一个较小的表面屈光度,实现相应于远视的 折射率;
一个下视区,具有大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度,实现相应于近视 的折射率;和
一个延伸穿过镜片元件的中间区,具有从上视区变到下视区的 表面屈光度,并且还包括一个表面象散较低的“通道”,通道的长度 选成配戴者喜爱使用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通道的长度近 似等于或小于1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通道的长度近 似等于10mm至14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下视区显示一 个处于较低至中等范围内的附加屈光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下视区显示一 个近似处于1.25D至2.50D范围内的附加屈光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镜片元件在较 低至中等范围的附加屈光度处呈现出一个具有较小的表面象散的较宽 的上视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镜片元件在高 附加屈光度处显示稍稍上升的表面象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上视区的宽度, 从瞬态0.50D的象散轮廓到鼻0.50D的象散轮廓测量,在具有高达 2.00D的附加屈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之上7mm的垂直高度处应不小于 34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上视区的宽 度,从瞬态0.50D的象散轮廓到鼻0.50D的象散轮廓测量,在具有大 约2.00D以上的附加屈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之上7mm的垂直高度处 不小于25mm。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远视区的边界 向镜片元件的周围上升。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近视区的宽度, 从瞬态1.00D的象散轮廓到鼻1.00D的象散轮廓测量,对于具有高达 约1.50D的附加屈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之上-9mm的垂直高度处不 小于约14mm。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近视区的宽度, 从瞬态1.00D的象散轮廓到鼻1.00D的象散轮廓测量,对于具有高达 约1.50D的附加屈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之上-9mm的垂直高度处不小 于约10mm。
15.一种抑制近视度发展的方法,本方法包括提供一副支承一对 渐渐眼用镜片元件的患者眼镜,每个镜片元件包括一个镜片表面,表 面具有:
一个上视区,具有一个较小的表面屈光度,实现相应于远视的折 射率;
一个下视区,具有大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度,实现相应于近视的 折射率;和
一个延伸穿过镜片元件的中间区,具有从上视区变到下视区的表 面屈光度,并且还包括一个表面象散较低的“通道”,通道的长度选 成配戴者喜爱使用的长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近视的开始与青 少年的近视度有关。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青少年近视度的 的发展速度被显著地降低。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镜片元件在 较低至中等范围的附加屈光度处呈现出一个具有较低表面象散的较宽 的上视区
    远视边界稍稍向镜片元件的周边上升,并且
    镜片的较低部分显示出轻微减小的周边象散。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镜片元件呈 现大约等于或小于15mm的通道长度。
20.一组渐变眼用镜片元件,每个镜片元件包括一个具有上视区 的镜片表面,上视区具有较低的表面屈光度,以此实现相应于远视的 折射率;
一个下视区,具有大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度,以此实现相应于近 视的折射率;
一个延伸穿过镜片元件的中间视区,具有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度 变到下视区表面屈光度的表面屈光度,并包括一个有较低表面象散的 通道,通道的长度选成配戴者喜爱使用的长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组渐变眼用镜片元件,
    一组镜片元件,每个镜片具有一个基础曲线,每个镜片的预 定附加屈光度不同并包含一种渐变样式,上视区的宽度,从瞬态0.50D 的象散轮廓到鼻0.50D的象散轮廓测量,在大约2.00D以上的附加屈 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之上7mm的垂直高度处不小于34mm;
    上视区的周边在较高地屈光度处呈现轻微增大的表面屈光 度;
    下视区的宽度,从瞬态1.00D的象散轮廓到鼻1.00D的象散 轮廓测量,在对于具有高达约1.50D的附加屈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之 上-9mm的垂直高度处应最好不小于14mm;
    中间视区呈现一个长度大约等于或小于15mm的通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组渐变眼用镜片元件,其特征在 于每个镜片元件呈现出一个长度大约等于10mm至14mm的通道。
23.一种渐变眼用镜片,实质上如同参考任一附图所做的描述。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渐变眼用镜片,并尤其涉及一种设计成减小青少 年近视度数发展的眼用镜片及此类镜片的制作方法。

近视是眼睛的一种病变,即平行光在视网膜前聚焦。该状态通常 用一种发散镜片校正。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在亚洲的一些地区,近视 度数的发展速度率很快,尤其在儿童当中近视度数处于-1.25屈光度 (D)/年-2.00D/年。这导致很大比例的人有很高度的近视。很多国家 因此开始着手研究方案,制定减少近视度增长速度的研究,但收效甚 微。

在先技术中已知有多种渐变镜片。迄今为止,渐变镜片的设计还 是建立在具有远、近和中间视区的基础上。中间视区与远、近视区以 美学上可接收的方式相连,意义是当人们观察眼镜配戴者时看不出镜 片的突变。中间视区的设计是基于一条称作“眼路(eyepath)”的线, 镜片的屈光度沿着该线条或多或少不均匀地增加。但在为近视患者的 配戴者加工制作时(见本申请人的国际专利申请PCT/EP97/00105), 至今还没有为青少年配戴者的设计,也没有针对青少年近视度发展问 题的设计。

因此,如果渐变镜片能够更密切地与具体青少年配戴者的需要相 联系,则将是技术中的一大进步。如果镜片被设计成鼓励促进青少年 配戴者接受的形式则更将是一大进步。例如,如果能给青少年配戴者 裁制定做狭长的“通道”并且整个镜片的式样被优化成可以装配在较 小的镜框中,则将是一大进步。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涉及到的一些 难点或缺陷。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将从下列的描述中变得清晰。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渐变眼镜片元件,镜片 元件包括一个镜面,镜面具有:

一个上视区,具有一个实现相应于远视的折射率的表面;

一个下视区,具有大于上视区屈光度的表面,实现相应于近视的 折射率;和

一个延伸穿过镜片元件的中间区,具有屈光度从上视区变到下视 区的表面,并且还包括一个表面象散较低的“通道”,渐变眼用镜片 元件包括选成减小近视发展的渐变式元件。

“渐变样式元件”一词表示非限定性的包括通道长度、上视区宽 度和下视区宽度的渐变镜片元件的表面特性的复合物。

渐变眼用镜片元件可以具体地为青少年使用者设计。因此,渐变 眼用镜片元件的较高的和远视区可以设计成在较少的正负规定屈光度 下使用。可以使用0.5D至4.00D范围内的基础曲线。

因此,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渐变眼用镜片元件, 镜片元件包括一个镜面,镜面具有:

一个上视区,具有一个较低的表面屈光度,实现相应于远视的折 射率;

一个下视区,具有大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度,实现相应于近视的 折射率;和

一个延伸穿过镜片元件的中间区,具有从上视区变到下视区的表 面屈光度,并且还包括一个表面象散较低的“通道”,通道的长度选 成配戴者喜爱使用的长度。

“低至中等的附近屈光度”一词意指近似为2.50D的附加屈光度。

“通道”一词意指由中央视觉可容相差的鼻和颞的轮廓围成的屈 光度改变的中间区的面积。

“通道”有一个“通道长度”(L),它对应于从配件跨越(FC) 的垂直高度延伸到近区测量点的垂直高度的视觉固定轨迹的区域长 度。例如,在根据本发明的典型的镜片元件中,屈光度渐变在跨越(FC) 高度的配合处开始。

“上视区的宽度”(Wu)意指由鼻和颞等散光轮廓围成的镜片 表面的平尺寸,例如,在预定的值y=-2mm处为0.5D。

下(近)视区(w1)指的是鼻和颞等散光轮廓界定的镜面水平 尺寸,例如预定值Y=-9mm时为1.00D。

“镜片元件”意指眼科工艺中采用的所有形式的各种光学折射 体,非限定性的包括镜片,镜片和需按具体患者的要求进一步加工的 半成品镜片坯件。另外,还包括用于渐变玻璃镜片制造中的模具和在 聚合材料如商标注册为CR39的材料中浇铸渐变镜片的模

“象散或表面象散”意指镜片曲线在垂直于镜片表面的横断面之 间变化的程度大小。

渐变眼用镜片元件的较低或近视区可显示出较低至中等范围的附 加屈光度,如1.25D和2.25D之间,最好在1.50D至2.25D之间。

中间区可显示出较短的通道长度,如近似于15mm或不大于 15mm,14mm或不大于14mm更好,最好是10至14mm。已经证实, 短通道长度减小向下偏视现象,从而增大儿童为视近物使用所需的附 加屈光度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渐变镜片元件可包括较宽的上视区。远视区的宽 度,从瞬态0.50D的象散轮廓到鼻0.50D的象散轮廓测量,在具有高 达2.00D的附加屈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之上7mm的垂直高度处应最 好不小于34mm。

最好是,上视区的宽度,从瞬态0.50D的象散轮廓到鼻0.50D的 象散轮廓测量,在具有大约2.00D以上的附加屈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 之上7mm的垂直高度处不小于25mm。

远距边界可以稍稍向镜片元件的周围上升。这不会造成困难,因 为在成品的少年镜片尺寸较小,意味着实际上该区域被去除。可以理 解该设计提高了减小镜片较低部分中的周围象散的能

象散在镜片较低部分中的象散分布可以因而相对平缓。

例如,近视区的宽度,从瞬态1.00D的象散轮廓到鼻1.00D的象 散轮廓测量,在具有高达约1.50D的附加屈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之上 -9mm的垂直高度处应最好不小于14mm。

最好是,近视区的宽度,从瞬态1.00D的象散轮廓到鼻1.00D的 象散轮廓测量,在具有大约1.50D以上的附加屈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 之上-9mm的垂直高度处不小于10mm。

如上所述,光学镜片元件另外包括一个具有较低表面象散的较宽 的上视区。在高附加屈光度处,上视区可稍稍显示增大的表面象散。

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渐变眼用镜片元件可形成一组眼用镜片 元件的一部分。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部分,提供了一组眼用镜片元件,每 个镜片元件包括一个具有上视区的镜片表面,上视区具有较低的表面 屈光度,以此实现相应于远视的折射率;

一个下视区,具有大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度,以此实现相应于近 视的折射率;

一个延伸穿过镜片元件的中间视区,具有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度 变到下视区表面屈光度的表面屈光度,并包括一个有较低表面象散的 通道,通道的长度选成促进配戴使用的长度。

最好是,渐变眼用镜片元件组包括:

一组镜片元件,每个镜片具有一个基础曲线,每个镜片的预定附 加屈光度不同并包含一种渐变样式,上视区的宽度,从瞬态0.50D的 象散轮廓到鼻0.50D的象散轮廓测量,在大约2.00D以上的附加屈光 度的镜片几何中心之上7mm的垂直高度处不小于34mm;

下视区的宽度,从瞬态1.00D的象散轮廓到鼻1.00D的象散轮廓 测量,在对于具有高达约1.50D的附加屈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之上- 9mm的垂直高度处应最好不小于14mm,中间区显示一个长度大约不 大于15mm的通道。

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此方面的渐渐镜片元件的一个目的是提供 一种处理近视度数的方法。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 一种在开始近视后抑制近视度尤其是青少年近视度发展的方法。

本方法包括提供一副支承一对渐渐眼用镜片元件的患者眼镜,每 个镜片元件包括一个镜片表面,表面具有:

一个上视区,具有一个较低的表面屈光度,实现相应于远视的折 射率;

一个下视区,具有大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度,实现相应于近视的 折射率;和

一个延伸穿过镜片元件的中间区,具有从上视区变到下视区的表 面屈光度,并且还包括一个表面象散较低的“通道”,通道的长度选 成配戴者喜爱使用的长度。

申请人认为,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近视度的发展速度可 以显著减小,例如减至一半。

渐变眼用镜片元件的较低或较近视区可显示较低至中等1.25D和 2.50D,最好是1.50D和2.25D。

中间视区可显示较短的通道长度,如上所述,最好不大于14mm。 已经证实,短通道长度减小下向偏视,从而增大儿童为近视距时使用 所需的附加屈光度的可能性。

眼用镜片可以用任何适合的材料制作。可以使用聚合材料。聚合 材料可以任意一种合适的类型。聚合材料中可以加入热塑或热固材 料。例如,1;5己二烯乙二醇酸酯类的材料可以使用CR-39 (PPGInduxtries)。

聚合物制品可以由可交联的聚合浇铸成分制成,如申人的美国专 利US4,192,155,美国专利申请号No.07/781,392,澳大利亚专利申请 50581/93,50582/93,81216/87,74160/91和欧洲专利说明书453159A2 中所述,它们的全部在此引做参考。

聚合材料可以包括染料,最好是光敏染料,例如,这些染料可以 加入到用于制造聚合材料的单体配方中。

根据本发明的眼用镜片还可以包括前、后表面的标准附加涂层, 包括电色涂层。

镜片前表面可以包括一个防反射(AR)涂层,例如申请人的美 国专利US5,704,692中所述的类型,该专利的整个内容在此用作参考。

镜片前表面可以包括一种耐摩擦涂层,例如申请人的美国专利 US4,954,591中所述的类型,该专利的整个内容在此用作参考。

前后表面还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传统上用在铸件成分中的添加 物,如防腐剂、包含如上所述的热变色和光敏染料的染料、起偏剂、 UV稳定剂和能够调节折射率的材料。

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应理 解,下面的描述只是一种例证,决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普遍性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光学镜片元件的表面象散曲线轮廓,图中是 一条3.50D的基础曲线和1.50D的附加屈光度。

图2是图1中光学镜片元件的平均表面屈光度曲线轮廓。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光学镜片元件的表面象散曲线轮廓,图中是 一条3.50D的基础曲线和2.00D的附加屈光度。

图4是图3中光学镜片元件的平均表面屈光度曲线轮廓。

在图1至4中,圆环以10mm间隔。 例1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镜片元件设计成在较低或近视区中具有一条 3.50D的基础曲线并显示1.50D的附加屈光度。光学镜片的表面象散 和平均表面屈光度的曲线轮廓在图1和于2中给出。镜片的式样提供 了较宽的较高或远视区,并具有向周边上升的0.5D象散轮廓。该式 样显示较短的通向较宽的较低或近视区的通道长度。

轮廓曲线上的圆环间隔10mm。因此,可注意到较强的表面象散 畸变和平均屈光度误差实质上只发生在x≈20至25mm以上,而这些 地方在为青少年患者镶边以后实质上将被除去。 例2

类似于例1中的情形的光学镜片元件设计成在较低或近视区中具 有一条3.50D的基础曲线并显示2.00D的附加屈光度。光学镜片的表 面象散和平均表面屈光度的曲线轮廓在图3和于4中给出。该镜片的 式样还具备较清晰的和宽的上视区以及短的通道长度。

应理解本发明在此说明书中的公开和定义可延伸到提出的各个特 征或从上文或附图中明显得出特征的一个或多个任意的结合。所有这 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还应理解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包含”(或其语法上的变形形式) 等同于“包括”,不应认为排除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存在。

根据条约19(1)的声明

合并原权利要求1和2而形成新的权利要求1; 新的权利要求2通过合并原权利要求2和3形成; 语句“为近视所需的附加屈光度”加到“配戴者”之后; 把“通道”限定成“较短”; 更正原权利要求4至14的引用关系; 新权利要求14、16和21的修改方式类似于新权利要求2。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包括镜片表面的渐变眼用镜片,镜片表面具有:

一个上视区,具有一个实现相应于远视的折射率的表面;

一个下视区,具有大于上视区屈光度的表面,实现相应于近视 的折射率;和

一个延伸穿过镜片元件的中间区,具有从上视区变到下视区的表 面屈光度,并且还包括一个表面象散较低的通道;

镜片元件包括选成减小近视度发展的渐变式元件,其中,镜片元 件为青少年设计成使用并显示一条在0.5D至4.00D范围内的基础曲 线。

2.一种包括镜片表面的渐变眼用镜片,镜片表面具有:

一个上视区,具有一个较小的表面屈光度,实现相应于远视的 折射率;

一个下视区,具有大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度,实现相应于近视 的折射率;和

一个延伸穿过镜片元件的中间区,具有从上视区变到下视区的 表面屈光度,并且还包括一个表面象散较低的较短通道;

其中,镜片元件为青少年设计成使用并显示一条在0.5D至4.00D 范围内的基础曲线,通道的长度选成近视增加屈光度的配戴者喜爱使 用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通道的长度近 似等于或小于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通道的长度近 似等于10mm至14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下视区显示一 个处于较低至中等范围内的附加屈光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下视区显示一 个近似处于1.25D至2.50D范围内的附加屈光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镜片元件在较 低至中等范围的附加屈光度处呈现出一个具有较小的表面象散的较宽 的上视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镜片元件在高 附加屈光度处显示稍稍上升的表面象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上视区的宽度, 从瞬态0.50D的象散轮廓到鼻0.50D的象散轮廓测量,在具有高达 2.00D的附加屈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之上7mm的垂直高度处应不小于 34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上视区的宽度, 从瞬态0.50D的象散轮廓到鼻0.50D的象散轮廓测量,在具有大约 2.00D以上的附加屈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之上7mm的垂直高度处不小 于25mm。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远视区的边界 向镜片元件的周围上升。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近视区的宽度, 从瞬态1.00D的象散轮廓到鼻1.00D的象散轮廓测量,对于具有高达 约1.50D的附加屈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之上-9mm的垂直高度处不 小于约14mm。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近视区的宽度, 从瞬态1.00D的象散轮廓到鼻1.00D的象散轮廓测量,对于具有高达 约1.50D的附加屈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之上-9mm的垂直高度处不小 于约10mm。

14.一种包括镜片表面的渐变眼用镜片,镜片表面具有:

一个上视区,具有一个较小的表面屈光度,实现相应于远视的 折射率;

一个下视区,具有大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度,实现相应于近视 的折射率;和

一个延伸穿过镜片元件的中间区,具有从上视区变到下视区的 表面屈光度,并且还包括一个表面象散较低的较短通道;

其中,镜片元件为青少年设计成使用并显示一条在0.5D至4.00D 范围内的基础曲线,通道的长度选成近视增加屈光度的配戴者喜爱使 用的长度;和

镜片元件在较低至中等范围的附加屈光度处呈现出一个具有较低 表面象散的较宽的上视区

远视边界稍稍向镜片元件的周边上升,并且

镜片的较低部分显示出轻微减小的周边象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镜片元件呈 现大约等于或小于15mm的通道长度。

16.一组渐变眼用镜片元件,每个镜片元件包括一个具有上视区 的镜片表面,上视区具有较低的表面屈光度,以此实现相应于远视的 折射率;

一个下视区,具有大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度,以此实现相应于近 视的折射率;

一个延伸穿过镜片元件的中间视区,具有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度 变到下视区表面屈光度的表面屈光度,并且还包括一个表面象散较低 的通道;其中,镜片元件为青少年设计成使用并显示一条在0.5D至 4.00D范围内的基础曲线,通道的长度选成近视增加屈光度的配戴者 喜爱使用的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近视的开始与青 少年的近视度有关。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青少年近视度的 的发展速度被显著地降低。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镜片元件在 较低至中等范围的附加屈光度处呈现出一个具有较低表面象散的较宽 的上视区

    远视边界稍稍向镜片元件的周边上升,并且

    镜片的较低部分显示出轻微减小的周边象散。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镜片元件呈 现大约等于或小于15mm的通道长度。

21.一组渐变眼用镜片元件,每个镜片元件包括一个具有上视区 的镜片表面,上视区具有较低的表面屈光度,以此实现相应于远视的 折射率;

一个下视区,具有大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度,以此实现相应于近 视的折射率;

一个延伸穿过镜片元件的中间视区,具有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度 变到下视区表面屈光度的表面屈光度,并且还包括一个表面象散较低 的较短通道;

其中,镜片元件为青少年设计成使用并显示一条在0.5D至4.00D 范围内的基础曲线;

通道的长度选成近视增加屈光度的配戴者喜爱使用的长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组渐变眼用镜片元件,

一组镜片元件,每个镜片具有一个基础曲线,每个镜片的预 定附加屈光度不同并包含一种渐变样式,上视区的宽度,从瞬态0.50D 的象散轮廓到鼻0.50D的象散轮廓测量,在大约2.00D以上的附加屈 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之上7mm的垂直高度处不小于34mm;

上视区的周边在较高地屈光度处呈现轻微增大的表面屈光 度;

下视区的宽度,从瞬态1.00D的象散轮廓到鼻1.00D的象散 轮廓测量,在对于具有高达约1.50D的附加屈光度的镜片几何中心之 上-9mm的垂直高度处应最好不小于14mm;

中间视区呈现一个长度大约等于或小于15mm的通道。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组渐变眼用镜片元件,其特征在 于每个镜片元件呈现出一个长度大约等于10mm至14mm的通道。

24.一种渐变眼用镜片,实质上如同参考任一附图所做的描述。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