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镜片元件

申请号 CN200780042059.5 申请日 2007-09-14 公开(公告)号 CN101595420B 公开(公告)日 2011-10-19
申请人 卡尔蔡司视觉澳大利亚控股有限公司; 发明人 S·R·瓦纳斯;
摘要 公开了一种眼科镜片(200)元件。该眼科镜片元件(200)包括低表面散光的中心区域(102)以及周边区域(112)。该中心区域(102)包括用于提供适用于佩戴者的远视任务的第一屈光 力 的上视区(104)。周边区域(112)具有相对于第一屈光力为正的屈光力,并且围绕中心区域(102)。周边区域(112)为延缓或防止佩戴者的近视提供光学矫正,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对较高表面散光的区域(110)、低表面散光的下视区或近视区(106)、以及具有从上视区(104)的表面屈光力变化到下视区(106)的表面屈光力的表面屈光力的低表面散光通道(108)。下视区(106)用于佩戴者的近视任务。
权利要求

1.一种眼科镜片元件,包括:
低表面散光的中心区域,所述中心区域包括提供适用于佩戴者的远视任务的第一屈光的上视区;以及
相对于所述第一屈光力为正屈光力的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围绕所述中心区域,并且包括:
与所述中心区域相比表面散光较高的一个或多个区域;
低表面散光的下视区或近视区,所述下视区用于佩戴者的近视任务;以及低表面散光的通道,其具有从所述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力变化到所述下视区的表面屈光力的表面屈光力;
其中所述周边区域提供用于延缓或防止佩戴者的近视的光学矫正。
2.一种渐进眼科镜片元件,包括:
上视区,其提供用于远视力的第一屈光力;以及
周边区域,其围绕所述上视区并且在整个区域中提供相对于所述第一屈光力为正的屈光力,所述周边区域包括提供用于近视力的屈光力的下视区,以及连接所述上视区和下视区的通道,所述通道具有从所述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力变化到所述下视区的表面屈光力的表面屈光力;
其中整个所述周边区域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相对于所述上视区为正并且提供用于缓解或防止佩戴者的近视的光学矫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屈光力是用于提供与佩戴者的同轴远视查看需求相对应的光学矫正的指定屈光力。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的光学矫正为延缓或防止与视网膜的周边区域相关联的近视提供促进因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科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整个所述周边区域中的距所述镜片元件的几何中心大于20mm的所有径向伸长上的正平均屈光力相对于所述上视区的远基准点的屈光力在0.50D至3.00D的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科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对于从所述镜片元件的几何中心出发的任何半径,在所述周边区域中的20mm的径向伸长上的正平均屈光力相对于所述上视区的远基准点的屈光力至少为0.50D。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科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对于从所述镜片元件的几何中心出发的任何半径,在所述周边区域中的20mm的径向伸长上的正平均屈光力相对于所述上视区的远基准点的屈光力至少为1.00D。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科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对于从所述镜片元件的几何中心出发的任何半径,在所述周边区域中的在20mm的径向伸长上的正平均屈光力相对于所述上视区的远基准点的屈光力至少为1.50D。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视区中的屈光力在从平的至-4.00D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眼科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视区被调节大小以在佩戴者头部旋转之前支持用于远视任务的他们通常的眼睛旋转。
11.一系列眼科镜片元件,其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列眼科镜片元件中的各个眼科镜片元件提供具有与不同周边矫正需求相对应的正平均屈光力范围的周边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系列眼科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一系列眼科镜片元件中的各个眼科镜片元件,并且对于从所述镜片元件的几何中心出发的半径,在所述周边区域中的任何大于20mm的径向伸长上的正平均屈光力相对于所述上视区的远基准点的屈光力至少为0.50D,并且在该径向伸长上的所述正平均屈光力根据佩戴者的周边矫正需求变化可高达2.50D。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一系列眼科镜片元件,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一系列眼科镜片元件中的各个眼科镜片元件,所述上视区被调节大小以支持用于远视任务的眼睛旋转的预定范围。
14.一种渐进眼科镜片元件,包括:
上视区,其提供用于远视力的第一屈光力,所述第一屈光力在平至-4.00D的范围内;
以及
周边区域,其围绕所述上视区并且在整个所述区域中提供相对于所述第一屈光力为正的屈光力,所述周边区域包括提供用于近视力的屈光力的下视区,以及连接上视区和下视区的通道,所述通道具有从所述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力变化到所述下视区的表面屈光力的表面屈光力;
其中对于从所述镜片元件的几何中心出发的任何半径,在所述周边区域内的所有大于
20mm的径向伸长上的正平均屈光力相对于所述上视区的远基准点的屈光力至少为0.50D,并且在整个所述周边区域中的正平均屈光力的分布提供用于延缓或防止佩戴者的近视的光学矫正。
15.一种提供用于延缓或防止佩戴者的近视的眼科镜片元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佩戴者获取:
针对上视区的第一光学矫正所需值,其为同轴视力任务提供中心凹视力;以及第二光学矫正所需值,其为延缓或防止佩戴者眼睛的周边区域中的近视提供促进因素;
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光学矫正所需值选择或设计眼科镜片元件,所述眼科镜片元件包括:
低表面散光的中心区域,所述中心区域包括第一或上视区,其提供与第一光学矫正所需值相对应的第一屈光力;以及
相对于所述第一屈光力为正平均屈光力的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围绕所述中心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包括:
与所述中心区域相比表面散光较高的一个或多个区域;
低表面散光的下视区,所述下视区用于佩戴者的近视任务;以及
低表面散光的通道,其具有从所述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力变化到所述下视区的表面屈光力的表面屈光力。
其中周边区域提供与所述第二光学矫正所需值相对应的正平均屈光力的分布。

说明书全文

眼科镜片元件

[0001] 本国际专利申请要求2006年9月15日提交的澳大利亚临时专利申请No.2006905101、以及2007年3月15日提交的澳大利亚临时专利申请No.2007901348的优先权,这每一个专利的内容通过此引用结合于此。发明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用于延缓或防止近视的眼科镜片元件、以及设计这些镜片元件的方法。
[0003] 发明背景
[0004] 为提供聚焦的视,眼睛必需能够在视网膜上聚焦光线。眼睛在视网膜上聚焦光线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眼球的形状。如果眼球相对其“同轴”焦距(意味着,沿眼睛的光轴的焦距)“过长”,或者如果眼睛的外表面(即,膜)太弯曲,则眼睛将不能在视网膜上适当地聚焦远距离物体。类似地,相对于其同轴焦距“太短”、或者具有太平的外部平面的眼球将不能在视网膜上适当地聚焦近距离物体。
[0005] 把远距离物体聚焦在视网膜的前面的眼睛称为近视眼。所得情况称为近视,并且通常可使用适当的单视镜矫正。佩戴者配用后,普通单视镜矫正与中心视力关联的近视。意味着普通单视镜矫正与使用中心凹和近凹区(parafovea)的视力相关联的近视。中心视力通常称为中心凹视力。
[0006] 虽然普通单视镜可矫正与中心视力相关联的近视,但是最近调查已显示(在R.A.Stone & D.L.Flitcroft(2004)Ocular Shape and Myopia中综述,AnnalsAcademy of Medicine出版,第33卷,第1篇,第7-15页),眼睛的轴外焦距特性常常与轴向和近轴焦距不同。具体说,近视眼在视网膜周边区域较之中央凹区很少显示近视。此差异是因为近视眼具有扁长的眼球玻璃体腔形状。
[0007] 的确,最近的美国研究(Mutti,D.O.,Sholtz,R.I.,Friedman,N.E.,Zadnik,K.儿童中的周边折射和眼形(“Peripheral refraction and Ocular shape in children”),Invest.Ophthalmol.Vis.Sci.2000;第41卷,第1022-1030页)观察到,儿童近视眼中平均(±标准偏差)相对周边折射产生+0.80±1.29D的等量球镜。
[0008] 有趣地,使用小鸡和猴子的研究已显示在中心凹保持清楚的情况下,仅周边视网膜中的散焦即可引起中心凹区的伸长(第十届国际近视会议的JoshWallman和Earl Smith的独立报告,剑桥,英国,2004)以及随之发生的近视。
[0009] 另一方面,流行病学研究已显示近视与近距离工作之间存在相关性。已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中近视的盛行显著高于无技术劳工。阅读时间过长可导致由不充足的适应性调节引起的远视中心凹模糊。这使得许多眼睛护理专家为近视加深的青少年配制渐进或双焦镜片。已设计了适用于儿童的特殊的渐进镜片(美国6,343,8610)。这些镜片在临床试验中的治疗效果已显示为在延缓近视加深时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但是临床显著性看来似乎有限(例如,Gwiazda等人,2003,Invest.Ophthalmol.Vis.Sci.,第44卷,第1492-1500页)。然而,Walker和Mutti(2002),Optom.Vis.Sci.,第79卷,第424-430页已发现适应性调节也增大相对周边屈光不正,这可能是由在适应性调节将周边视网膜向内拉期间增大的脉络膜张力引起的。
[0010] 不幸地,普通近视矫正镜片在视网膜的周边区域中偶尔产生清楚或散焦的图像。因而,用于矫正近视的现有眼科镜片可能无法消除加深近视加深的促进因素(stimuli)。
[0011] 本文中对本发明背景的讨论被包括用来解释本发明的范围。这不应被认为已承认所提及的任何材料在任何权利要求的优先权期限之内是公开、已知的或是常识的一部分。发明概要
[0012] 概括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与中心区域相比在整个镜片的周边区域显示相对正屈光力(plus power)的眼科镜片元件、以及在中心区域提供清楚的远视视力并且在周边区域的可能用于佩戴者近视任务的区域中提供清楚的近视视力的屈光力和表面散光分布。
[0013] 在整个周边区域内的相对正屈光力的分布为延缓或防止佩戴者的近视提供光学矫正。在使用中,提供贯穿周边区域的相对正屈光力在围绕几乎整个佩戴者视网膜的周边提供“停止信号”,并且因而与仅在透镜元件的下部中提供所需正屈光力促进因素的眼科镜片元件相比在延缓或防止近视的加深时可能更有效。
[0014] 周边区域包括以下视区或近视区形式存在的、适于佩戴者的近视任务的区域,其通过低散光的通道连接到中心区域中的上视区或远视区。提供通道和近视区可减小对镜片佩戴者在阅读时倾斜头部的需要,并且因而使得镜片更舒适地佩带。
[0015] 因而,本发明提供一种眼科镜片元件,其包括:
[0016] 低表面散光的中心区域,该中心区域包括提供适用于佩戴者的远视任务的第一屈光力的上视区;以及
[0017] 相对于第一屈光力为正屈光力的周边区域,该周边区域围绕中心区域,该周边区域提供用于缓解或防止佩戴者近视的光学矫正,该周边区域包括:
[0018] 一个或多个相对较高表面散光的区域;
[0019] 低表面散光的下视区,该下视区用于佩戴者的近视任务;以及
[0020] 低表面散光的通道,其具有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力变化到下视区的表面屈光力的表面屈光力。
[002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渐进眼科镜片元件,其包括:
[0022] 提供用于远视力的第一屈光力的上视区;以及
[0023] 周边区域,其围绕上视区并且在该整个区域提供相对于第一屈光力为正的屈光力,该周边区域包括为近视提供屈光力的下视区或近视区,以及连接上视区和下视区的通道,该通道具有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力变化到下视区的表面屈光力的表面屈光力;
[0024] 其中整个周边区域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相对于上视区的分布为正并且提供用于缓解或防止佩戴者近视的光学矫正。
[0025] 上视区将适于佩戴者的同轴视力任务,并且因而将通常是适用于“一直向前”或者基本“一直向前”看的视区。上视区通常位于可能用于远视力的镜片元件部分中。
[0026] 第一屈光力通常是与用于佩戴者的远视需求的光学矫正相对应的指定屈光力。因而,对于说明书的其余部分,对“远视区”的引用被理解为对上视区的引用。
[0027] 在一实施例中,正屈光力的周边区域是在整个区域中显示相对于第一屈光力为正平均屈光力的区域。
[0028] 在一实施例中,下视区位于可能用于近视力的眼科镜片的区域中。下视区(其在此将称为“近视区”)可以相对于远视区插向镜片的鼻侧。
[0029] 包括近视区可减少对佩戴者在诸如阅读之类的近视任务期间倾斜头部的需要,并且因而可以使镜片更舒适地佩戴。更进一步地,包括近视区可减少对于施加在佩戴者眼睛上用于诸如阅读之类的近视任务的适应性调节需求。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眼科镜片元件特别设计成用于青少年使用,因为青少年由于眼睛查看较近物体的适应性调节的有效性通常不具有对近视矫正的需要。例如,青少年能够在适应性调节系统的帮助下使用远视区查看近物体。然而,在周边区域中包括近视区可辅助青少年佩戴者在近视任务期间减少他们的适应性调节需求,这已被示为对延缓近视的加深具有小但不可忽视的效果。因此,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与普通近视控制镜片相比可在延缓或甚至防止尤其儿童中的近视加深时更加有效。
[0030] 眼科镜片元件的远视区可以被设计成用在相对低的正和负(plus andminus)指定屈光力。例如,可使用0.50D至5.00D的基弧。将理解,远视区的屈光力可根据佩戴者的需要改变,或者可以在例如平的(plano)至-4.00D的范围内。
[0031] 在佩戴者通过远视区查看物体时,周边区域的屈光力分布将有助于用于矫正周边视力的光学矫正。在使用中,周边区域的屈光力分布可提供用于延缓或防止近视的促进因素,该促进因素是延缓或防止近视加深的针对眼睛不令人期望的增长的“停止信号”的形式。
[0032] 因而,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眼科镜片元件,该眼科镜片元件在提供停止信号以延缓或防止眼睛长期暴露在周边视网膜中的远视模糊而导致的近视的同时,为佩戴者的同轴远视需求提供适当的光学矫正。
[0033] 在一实施例中,停止信号可以补偿佩戴者眼睛变化的焦平面,以为主远视眼睛位置从视网膜的周边区域中去除大部分的远视模糊。因而,预期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眼科镜片元件的整个周边区域内的正屈光力的分布将提供为不令人期望的视觉增长提供停止信号的光学矫正,因而导致延缓或防止在基本整个视网膜的周边周围的近视。
[003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眼科镜片元件包括正面反面(即最靠近眼睛的表面)。正面和反面可以被定形以为中心区和周边区域提供屈光力的适当等高线。在本说明书中,周边区域的正平均屈光力将被称为“周边屈光力”,远视区的屈光力将被称为“远屈光力”。
[0035] 镜片的正面和背面可具有任何适当的形状。在一实施例中,正面是非球面,反面是球面或复曲面。
[0036] 在另一实施例中,正面是球面,反面是非球面。
[0037] 在又一实施例中,正面和反面是非球面。将理解,非球面可包括例如复曲面、多焦点面或其组合。
[0038] 第一或远屈光力和周边屈光力通常将与佩戴者的不同光学矫正需求相对应。特别地,远屈光力将与为佩戴者的远视任务提供清楚视力(即中心凹视力)所需的同轴、近轴、光学矫正相对应,然而周边屈光力通常将用作双重用途,即在通过上视区查看远物体时提供轴外光学矫正、以及在通过近视区查看近物体时提供同轴矫正以减少佩戴者进行近视任务的适应性调节需求而提供清楚的视力。
[0039] 所需的周边屈光力将通常具体化为表面屈光力的单个数值,并且通常是正平均屈光力。
[0040] 周边区域的正平均屈光力可基于用临床测量值来表示的光学矫正需求进行选择,该临床测量值表征佩戴者的周边矫正需求、即矫正佩戴者的周边视力所需的光学矫正。任何适当的技术可用来获得这些需求,这些需要包括但不限于周边Rx数据或超声A扫描数据。这些数据可通过使用诸如开放式自动屈光计(例如,Shin-Nippon开放式自动屈光计)之类的本领域已知的设备来获得。
[0041] 如以上所说明地,周边区域是相对于远屈光力为正屈光力的区域,并且因此提供“正屈光力矫正”。正屈光力可以相对于远屈光力在约0.50D至3.00D的范围。然而,在约1.00D至2.00D的范围内的正屈光力也是适当的。
[0042] 在一实施例中,对于从镜片元件的几何中心出发的任何半径,在周边区域中的基本20mm的半径范围内的正平均屈光力相对于上视区的远基准点的屈光力至少为0.50D。
[0043]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基本20mm的任何半径范围内,周边区域中的平均正屈光力相对于上视区的远基准点的屈光力为至少1.00D。
[0044] 在又一实施例中,在基本20mm的任何半径范围内,在周边区域中的正平均屈光力相对在上视区的远基准点的屈光力至少为1.50D。
[0045] 在一实施例中,上视区或远视区可以被定形和/或调节大小以为远视任务提供一系列眼睛旋转所需的视觉矫正。换言之,远视区可以具有一定的形状和/或大小以便在整个眼睛旋转的角度范围内支持佩戴者的远视需求。类似地,近视区还可具有为佩戴者的近视任务提供基于一系列的眼睛旋转的低表面散光区域的形状和/或大小。换言之,近视区或下视区可以被定形和/或调节大小以便在整个眼睛旋转的角度范围内支持佩戴者的近视需求。
[0046] 远视区的面积将通常大于近视区的面积。
[004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渐进眼科镜片元件,其包括:
[0048] 上视区,其为远视力提供第一屈光力,该第一屈光力在基本平的至-4.00D的范围内;以及
[0049] 周边区域,其围绕上视区并且在整个区域中提供相对于第一屈光力为正的屈光力,该周边区域包括为近视力提供屈光力的下视区或近视区,以及连接上视和下视区的通道,该通道具有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力变化到下视区的表面屈光力的表面屈光力;
[0050] 其中对于从镜片元件的几何中心出发的任何半径,在周边区域内的在所有大于基本20mm的半径范围内的正平均屈光力相对于上视区的远基准点的屈光力至少为0.50D,并且其中在整个周边区域中的正平均屈光力的分布为延缓或防止佩戴者的近视提供光学矫正。
[005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眼科镜片元件可用任何适当材料配制。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聚合物材料。聚合物材料可以是任何适当的类型,例如它可包括热塑性或热固性材料。可使用二烯丙基二醇酸酯类材料,例如CR-39(PPG工业公司)。
[0052] 聚合物构件可以由可交联聚合物铸塑成分构成,例如如在美国专利No.4,912,155、美国专利申请S/N.07/781,392、澳大利亚专利申请50581/93、50582/93、81216/87、74160/91以及欧洲专利说明书453159A2中所描述地,其全部公开内容都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0053] 聚合物材料可包括染料、优选光致变色染料,其可例如被添加到用于生产聚合物材料的单体配方中。
[005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眼科镜片元件可对正面或反面进一步包括标准附加涂层,包括电致变色涂层。
[0055] 镜片正面可以包括防反光(AR)涂层,例如美国专利No.5,704,692中描述的类型,其整个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0056] 镜片正面可以包括耐磨涂层,例如美国专利No.4,954,591中描述的类型,其整个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0057] 正面和反面可进一步包括一种或多种通常用于铸塑成分的添加剂,诸如抑制剂、例如上述包括热致变色和光致变色染料的染料、偏振剂、UV稳定剂以及能够修改折射率的材料。
[0058] 本发明还为延缓或防止近视而提供一种配制或设计眼科镜片元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0059] 由佩戴者获取:
[0060] 针对上视区的第一光学矫正所需值,其为同轴视力任务提供中心凹视力;以及[0061] 第二光学矫正所需值,其为延缓或防止佩戴者眼睛的周边区域中的近视提供促进因素;
[0062] 根据光学矫正的值选择或设计眼科镜片元件,该眼科镜片元件包括:
[0063] 低表面散光的中心区域,该中心区域包括上视区,该上视区提供与第一光学矫正所需值相对应的第一屈光力;以及
[0064] 相对于第一屈光力为正屈光力的周边区域,该周边区域围绕中心区域并且提供包括第二光学矫正所需值的正屈光力的分布,该周边区域包括:
[0065] 一个或多个相对较高表面散光的区域;
[0066] 低表面散光的第二视区,所述第二视区用于佩戴者的近视任务;以及[0067] 低表面散光的通道,其具有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力变化到第二视区的表面屈光力的表面屈光力。
[0068]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
[0069] 确定佩戴者的头部运动和/或眼睛运动特征;以及
[0070] 根据佩戴者的头部运动和眼睛运动特征定上视区、下视区和通道的大小。
[0071] 理想地,调节上视区、第二视区以及通道的大小以围绕佩戴者的远视和近视需求在眼睛旋转角范围内支持清楚视力。
[0072]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可通过包括适当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处理系统来执行。因而,本发明还为延缓或防止佩戴者的眼睛中的近视而提供用于配制或设计眼科镜片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
[0073] 输入装置,其用于获得针对佩戴着的以下性质:
[0074] 针对上视区的第一光学矫正所需值,其为同轴视力任务提供中心凹视力;以及[0075] 第二光学矫正所需值,其为延缓或防止佩戴者眼睛的周边区域中的近视提供促进因素;
[0076] 处理装置,其用于处理光学矫正值以根据光学矫正值选择或设计眼科镜片元件,该眼科镜片元件包括:
[0077] 低表面散光的中心区域,该中心区域包括上视区,该上视区提供与第一光学矫正所需值相对应的第一屈光力;以及
[0078] 相对于第一屈光力为正屈光力的周边区域,该周边区域围绕中心区域并且提供包括第二光学矫正所需值的正屈光力的分布,该周边区域包括:
[0079] 一个或多个相对较高表面散光的区域;
[0080] 低表面散光的第二视区,所述第二视区用于佩戴者的近视任务;以及[0081] 低表面散光的通道,其具有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力变化到第二视区的表面屈光力的表面屈光力。
[0082]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可进一步包括:
[0083] 用于接受或获取佩戴者的头部运动和眼睛运动特征的输入装置;以及[0084] 处理装置,其用于根据佩戴者的头部运动和眼睛运动特征修改上视区和/或第二视区的大小和/或形状。
[008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延缓或防止近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近视患者提供具有一对眼科镜片元件的眼镜,各个镜片元件用于相应眼睛并且包括:
[0086] 低表面散光的中心区域,该中心区域包括提供适用于佩戴者的远视任务的第一屈光力的上视区;
[0087] 相对于第一屈光力为正屈光力的周边区域,该周边区域围绕中心区域,该周边区域用于为缓解或防止佩戴者的近视提供光学矫正,该周边区域包括:
[0088] 一个或多个相对较高表面散光的区域;
[0089] 低表面散光的第二视区,该第二视区用于佩戴者的近视任务;以及[0090] 低表面散光的通道,其具有从上视区的表面屈光力变化到第二视区的表面屈光力的表面屈光力。
[0091] 根据本发明的镜片元件的优选实施例提供眼科镜片元件,该眼科镜片元件具有提供相对于中心区域的第一或上视区为正平均屈光力(即,“正屈光力矫正”)的周边区域。然而,因为正屈光力不是适应性调节的,所以它将在眼睛旋转以察看视力的原始范围的周边中的物体时引起视网膜中心凹上的模糊。为弥补此,眼科镜片元件的实施例提供中心区域,该中心区域包括大小适合在用于远视任务的与佩戴者的通常眼睛旋转相对应的区域上提供指定屈光力的远视区、以及独立地在用于近视任务的与佩戴者的通常眼睛旋转相对应的区域上具有相对于远视区为正平均屈光力的近视区。
[0092] 因而,实施例可提供正确的中心凹矫正,不仅是为了佩戴者的远视和近视需求,而且在头部旋转之前代表通常眼睛旋转范围的区域中。
[0093] Mutti等人(2000)发现,假定近视周边折射中有大的散射,则佩戴者所需的正屈光力矫正度将改变。因此,在本发明的一系列实施例中,多个周边非球面化可具有正屈光力矫正范围。
[0094] 在转向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之前,应该对以上以及整个说明书中的一些语言作一些说明。
[0095] 例如,在此说明书中对术语“镜片元件”的引用是指眼科领域中所采用的所有形式的单独折射光学体,其包括但不限于眼镜片、镜片圆片(lens wafer)以及需要按具体配戴者要求进一步加工的半加工镜片坯件。
[0096] 更进一步地,关于引用术语“表面散光”,这些引用被理解为镜片的曲率在交叉面之间变化程度的量度,所述交叉面在镜片表面某一点垂直于镜片表面。
[0097]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术语“中心凹区域”的引用理解为视网膜中包括中心凹并以近凹区为界的区域。
[0098] 更进一步地,在整个说明书中,在用于与视网膜有关时,对术语“周边区域”的引用指对视网膜在中心凹区域外侧并围绕其的区域。
[0099] 根据本发明的眼科镜片元件在远视任务期间同时且基本矫正中心和周边视力。此类型的矫正预期可在近视患者、尤其近视的青少年中消除或至少延缓近视加深。
[0100] 附图简述
[0101] 本发明现在将关于附图中所图示的各种示例进行描述。然而,必需理解以下描述不用来限制以上描述的一般性。
[0102] 在附图中:
[0103]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眼科镜片元件的不同区的简化图;
[0104]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眼科镜片元件的表面散光的等高线图;
[0105] 图3是具有图2中所描绘的表面散光的等高线图的眼科镜片元件的切向屈光力的等高线图;
[0106] 图4是具有图2中所描绘的表面散光的等高线图的眼科镜片元件的矢向屈光力的等高线图;
[0107] 图5是具有图2中所描绘的表面散光的等高线图的眼科镜片元件的平均屈光力的等高线图;
[0108] 图6是示出具有图2中所描绘的表面散光的等高线图的眼科镜片的眼路切向和矢向曲率分布的曲线图;以及
[0109] 图7示出图1中所示的眼科镜片元件的另一简化表示,但周边区域示为阴影区域;以及
[0110] 图8示出图1中所示的眼科镜片元件的另一简化表示,但是相对较高表面散光的区域示为阴影区域;以及
[0111] 图9是一种选择和/或设计根据实施例的眼科镜片的方法的流程图
[0112] 附图详细描述
[0113] 图1描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眼科镜片元件100的简化表示,标识不同区域以供参考。图1尽可能简化,它仅旨在一般性地标识和表示眼科镜片元件100的不同区域的相对位置。所以,不同区域的形状、或它们的大小或精确位置并不限于图1所示。
[0114] 如图1所描绘地,眼科镜片元件100包括在此示为中心区域102的相对低表面散光的区域。该区域102包括具有适于佩戴者的远视任务的第一屈光力(power)的第一或上视区104、第二或近视区106、以及通道(corridor)108。第二或近视区106被设置成便于适于佩戴者的近视任务,因而位于下视区。对于此描述的其余部分,第一或上视区104将称为“远视区”,而第二视区或下视区将被称为“近视区”。
[0115] 在所示实施例中,镜片元件100还包括围绕相对低表面散光的区域102的相对高散光的区域110(其在此示为由镜片元件的周长“P”以及外虚线“D”为边限的区域)。将理解,相对高散光的区域110并不一定围绕相对低表面散光的区域102。
[0116] 近视区106的正屈光力(positive power)将适于佩戴者的近视任务,并且在通过近视区106观看近物体时减少适应性调节的需求。
[0117] 通道108提供具有从远视区104的表面屈光力变化到近视区106的表面屈光力的表面屈光力的低表面散光区。
[0118] 在本发明中,近视区106、通道108以及区域110形成相对于第一屈光力为正的平均屈光力的周边区域112。为便于说明,周边区域112的排列在图7中简化描绘,其中周边区域112被示为阴影区域。
[0119] 再次回图1,远视区104提供适用于佩戴者的同轴远视力的指定屈光力。另一方面,周边区域112是正的平均屈光力区(相对于远视区104),其具有为延缓或防止佩戴者的近视提供光学矫正并且适用于佩戴者的近视需求的分布。周边区域112通常将显示相对于远视区104的屈光力低到中范围的正屈光力。
[0120] 如图7所示,周边区域112围绕中心区域102,因为它围绕中心区域102延伸以提供相对于第一屈光力为正屈光力的连续区。
[0121] 周边区域112的近视区106以及通道108与将提供相对较高的表面散光的区域110(换言之,由“D”和“P”为边界的区域)相比将具有相对低的表面散光。为便于解释,图8将相对较高表面散光的区域110描绘为阴影区并且将较低表面散光的区域(即,远视区104、近视区106以及通道108)描绘为无阴影区。虽然在该示例中,相对较高散光的区域被描绘成完全围绕低散光的区域(换言之,远视区104、通道108以及近视区106)的单一区域,但是应理解不一定总是这样的情况。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道108以及近视区106与相对较高散光的区域110相交,使得该区域形成在通道108和近视区108的相反两侧之间延伸并且在远视区104之上的弧。
[0122] 再次返回图1且如上所述,周边区域112通过为佩戴者的周边视力提供光学矫正以为延缓或防止与视网膜的周边区域相关联的近视提供促进因素。这样的安排与普通近视控制镜片相比可能在延缓或甚至防止近视加深时更加有效,尤其在儿童中。
[0123] 周边区域的正平均屈光力可基于用临床测量值来表示的光学矫正需求进行选择,该临床测量值表征佩戴者的周边矫正需求、即矫正佩戴者的周边视力所需的光学矫正。任何适当的技术可用来获得这些需求,这些需要包括但不限于周边Rx数据或超声A扫描数据。这些数据可通过使用诸如开放式自动屈光计(例如,Shin-Nippon开放式自动屈光计)之类的本领域已知的设备来获得。
[012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眼科镜片可根据佩戴者的周边矫正测量值设计、分配和/或选择。图9示出一种为延缓或防止近视而配制或设计眼科镜片元件的方法的流程图900。如图所示,在步骤902,获得为同轴视力任务提供中心凹视力所需的光学矫正。
[0125] 在步骤904,获得为延缓或防止佩戴者眼睛的周边区域中的近视提供促进因素所需的第二光学矫正值。换言之,光学矫正需用来矫正佩戴者的周边视力。
[0126] 在步骤906,根据在步骤902、904获得的光学矫正值选择和/或设计眼科镜片元件。所选和/或所设计的眼科镜片包括低表面散光的中心区域,其包括提供与第一光学矫正所需值相对应的第一屈光力的远视区104(参考图1);以及关于第一屈光力为正屈光力的周边区域,其围绕并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对较高表面散光的区域110(参考图1)。周边区域还将包括用于佩戴者的近视任务的下视区或近视区108以及具有从上视区104的表面屈光力(参考图1)变化到下视区106的表面屈光力(参考图1)的通道108(参考图1)。周边区域提供与第二光学矫正所需值相对应或者基于其选择的正平均屈光力的分布。
[0127] 镜片元件的选择和/或设计还涉及选择和/或设计远视区104的大小和/或形状,以便于与发生头部旋转之前佩戴者通常眼睛旋转的程度相对应。例如,远视区104可提供被定形和/或调节大小以在一定范围的眼睛旋转上提供清楚的中心凹视力的孔。类似地,近视区108的形状和/或大小可基于在发生头部旋转之前佩戴者通常眼睛旋转的测量值来选择和/或设计。
[0128] 实施例1
[0129] 参考图2至图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镜片元件200被设计成具有3.25D的基弧。在所描绘的示例中,镜片元件200具有60mm的直径。光学镜片元件200的表面散光、切向屈光力(tangential power)、矢向屈光力(sagittalpower)以及平均表面屈光力的等高线图分别在图2至图5中给出。图3至图5还描绘表示可从镜片元件200切割出的镜片形状的示例的镜片覆盖层300以供参考。在当前情况下,镜片覆盖层300表示在眼科镜片元件200的几何中心之上2mm为中心的55×35mm区域的框的轮廓。
[0130] 如图2中所示,0.5D散光等高线202限定包括远视区104、近视区106以及通道108的低表面散光的区域。所描绘的实施例提供称为上视区的相对宽的远视区104、以及置于远视区104之下并经由通道108与其连接的近视区106。
[0131] 在所描绘的示例中,相对较高表面散光的区域112环绕区域102并且包括散光等高线204、206、208。在当前情况下,等高线204和206具有相同的值。如图5中所示,区域112提供相对于远视区104在远基准点(DRP)的平均屈光力高达约1.50D的正平均屈光力。
在本示例中,远基准点(distance referencepoint)302(参考图5)位于眼科镜片元件200的几何中心之上约8mm。
[0132] 图6描绘了眼科镜片元件200沿通常与佩戴者眼科镜片元件200下部近视眼路(eyepath)相对应的280度子午线的切向屈光力602和矢向屈光力604。如图所示,在图6中,眼科镜片元件200提供延伸至镜片几何中心之上约10mm距离的约3.75D的曲率。
[0133] 所描绘的镜片在距镜片元件几何中心(换言之,图5中线条“A”与“B”的相交点)20mm的半径范围内提供至少0.50的正切向屈光力和矢向屈光力。的确,在本示例中,对于从镜片元件200的几何中心出发并具有基本20mm的半径范围的任何半径,在周边区域中的正平均屈光力相比远视区104的远基准点的屈光力至少为0.50D。显然将理解,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可以在较低半径范围提供类似或更大的正平均屈光力。
[0134] 最终,将理解,可以存在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的对在此所述的构造的其它变型和修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