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铰链

申请号 CN98806920.2 申请日 1998-08-05 公开(公告)号 CN1261960A 公开(公告)日 2000-08-02
申请人 奥比·奥马特和鲍姆加特纳两合公司; 发明人 克劳斯·舒克德; 赖纳·瓦格纳;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眼镜 弹簧 铰链 ,带有一 外壳 (3),一至少部分布置在外壳(3)内的可移动的铰链部件(5),一布置在外壳(3)内的封闭部件(7),一根弹簧(9),该弹簧一端 支撑 在铰链部件(5)上,另一端支撑在封闭部件(7)上,还带有一有两个止动元件的止动装置。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止动元件(33)布置在铰链部件(5)上,其它的止动元件(63,67)布置在外壳(3)或封闭部件(7)上,从而将铰链部件(5)的可移动性逆弹簧(9)的弹 力 限制在预先规定的行程(W)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眼镜弹簧铰链,带有一外壳(3),一至少部分布置在外 壳(3)内的可移动的铰链部件(5),一布置在外壳(3)内的封闭 部件(7),一根弹簧(9),该弹簧一端支撑在铰链部件(5)上, 另一端支撑在封闭部件(7)上,还带有一有两个止动元件的止动装 置,其特征在于,止动元件之一(33;91)布置在铰链部件(5)上, 其它的止动元件(63;67;93)布置在外壳(3)或封闭部件(7)上, 从而将铰链部件(5)的可移动性逆弹簧(9)的弹限制在预先规定 的行程(W)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封闭部件(7) 有一弹性舌簧(61),它弯向铰链部件(5)并与铰链部件(5)上的 缺口(31,31′)嵌接并作为第二个止动元件(自由端63)与第一个 止动元件(33)共同作用。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第二个止 动元件(63)与该缺口(31)嵌接,而且缺口(31,31′)的壁(33) 构成第一个止动元件。
4.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封闭部 件(7)至少环绕铰链部件(5)的一个纵段(25)并起引导作用。
5.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封闭部 件(7)有一定位元件(55),外壳(3)有一缺口(15),由此定位 元件(55)可与缺口(15)构成嵌接。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缺口(31,31 ′)开在铰链部件(5)在指向外壳(3)底侧或上侧的那侧上。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外壳(3)有一 凸起部分(67)作为第二个止动元件,该凸起部分与铰链部件(5) 的缺(31,31′)嵌接。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外壳(3)的一 侧(13.3)由一个眼镜腿(69)构成,外壳(3)置于其上,从而凸起 部分(67)安装在眼镜腿(69)上。
9.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外壳(3)构成 一整体,以致外壳底(3A)构成侧面(13.3),外壳底(3A)的内侧 构成凸起部分(67)。
10.按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舌簧 (61)的一个纵端安装在封闭部件(7)上,另一纵端自由并与铰链 部件(5)的缺口(31)嵌接。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封闭部件(7) 和舌簧(61)构成整体。
12.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封闭部 件(7)有一带有一自由端(55A)的弹性接片(55),它与在外壳(3) 上构成的壁(17)共同构成卡槽装置(55B)。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壁(17)在 外壳上侧(3B)或外壳底(3A)上构成。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壁(17)是 缺口(15)的边界壁(17B)。
15.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外壳(3)有 一贯通口(3C),弹性接片(55)可通过该贯通口起作用。
16.按权利要求14和15之一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贯 通口(3C)与缺口(15)相通。
17.按权利要求12至16之一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封 闭部件(7)与外壳底(3A)隔开放置。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外壳底(3A) 上装有一伸入外壳内部的突起部分(E)。
19.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突起部分(E) 由两个与外壳(3)纵向垂直的接片(S)构成。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接片(S)与 外壳底(3A)构成整体。
21.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外壳(3) 采用粉末压铸法(PIM,粉末压铸成型;MIM,金属压铸成型)制造。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眼镜用弹簧铰链,带有一外壳,一至少部分布置在外 壳内的可移动的铰链部件,一布置在外壳内的封闭部件,和一根弹簧, 该弹簧一端支撑在铰链部件上,另一端支撑在封闭部件上,还带有一 有两个止动元件的止动装置。

眼镜弹簧铰链早有公开。它们有一外壳,外壳内布置有一可逆弹 簧移动的铰链部件。如果将装有外壳的眼镜腿从打开的位置上继续 向外转动,弹簧便被压缩。在这种情况下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弹簧被 完全压缩。对此可以理解为,弹簧到达其最小的弹簧长度,不能再继 续压缩。但是这会对弹簧特性产生消极影响。严重时会因此对弹簧造 成损坏。

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现有技术安装了止动元件,防止将弹簧压 到其最小长度。例如DE 91 14 917 U1公开了一种止动装置,它安装 在外部,也就是弹簧铰链外壳的外面。它包括安装在铰链孔的范围内 的第一个止动元件和由通过铰链与眼镜腿连接的中间部件构成的第二 个止动元件。因此,止动装置的功能主要取决于与眼镜腿连接的铰链 如何安装在中间部件上。由于这一工作由眼镜架生产厂家完成,所以 弹簧铰链的生产厂家对止动装置的正常功能基本没有影响。

EP 0 426 947也公开了一种止动装置,它是安装在弹簧铰链外壳 的内部。在这里,第一个止动元件是由一个销钉构成,其作用是引导 弹簧,而第二个止动元件安装在铰链部件上,几乎超过铰链外壳的整 个长度。这种布置的缺点是成本高,因此较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易于生产,成本低廉的止动 装置的眼镜用弹簧铰链。

这一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弹簧铰链得以达到。通过两 个止动元件之一布置在铰链部件上,另一个止动元件布置在外壳或封 闭部件上,可以提供一种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的置于外壳内部的止动 装置。与此相关,用于固定支撑弹簧的每个部件都可理解为封闭部件。 该封闭部件或者连同外壳构成整体,或者作为单独装入外壳的部件。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封闭部件具有一带自由端的弹性舌簧,它弯 向铰链并与铰链部件上的缺口嵌接,它作为第二个止动元件与第一个 止动元件共同作用。封闭元件的弹性舌簧因此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 它利用其自由端构成止动元件,以致将铰链部件的可移动性逆弹簧力 限制在一预先规定的行程上;另一方面它构成铰链部件的定位保险, 因为它弯向该铰链部件并与铰链部件上形成的缺口嵌接。由此而形成 一卡槽装置,它防止一次性装入封闭部件的铰链部件再次滑脱。因此 大大简化了弹簧铰链的安装,因为现在无需考虑在封闭外壳时哪个部 件没有处于规定位置。此外,铰链部件本身定位在封闭部件内,以致 于可以非常简单地完成弹簧铰链的安装。此外的优点是,铰链部件和 封闭部件可以作为预先安装的结构件。然后仅需将由铰链部件、弹簧 和封闭部件预先组成的结构件推入外壳,以致于可以随后关闭眼镜 腿,便可完成弹簧铰链的组装。不言而喻,也可使用一种封闭的外壳, 它仅在端面上有一开口,将预先安装的结构件由此开口推入。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铰链部件有一纵向延伸槽,第二个止动元件 与该槽嵌接。在这种情况下此槽的壁作为第一个止动元件使用。这种 构造因此非常有利,因为在过去的铰链部件上出于其它原因已经有 槽。因此为提供依据本发明的止动装置,仅安装第二个止动元件。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封闭部件至少环绕铰链部件的一个纵段并由 此起导向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定位元件有一封闭部件,它与定位在外壳上 的缺口共同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槽位于铰链部件在外壳底侧的转向侧上。转 向眼镜腿的那侧构成外壳的底侧。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外壳上有一凸起部分,它作为第二个止动元 件使用并与铰链部件的槽嵌接。从加工技术的原因考虑,这一实施例 只有在外壳的底侧由眼镜腿构成时才具有优点。弹簧铰链外壳的底侧 本身是敞开的。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封闭部件和作为第二个止动元件使用的舌簧 制成一体。

其它具有优点的结构形式在后面的从属权利要求书中加以说明。

现在借助相关附图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A表示依据第一个实施例铰链处于第一个位置上的示意图;

图1B表示依据第二个实施例的弹簧铰链的示意图;

图1C表示弹簧铰链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2表示处于第二个位置上的图1A所示的实施例;

图3a至d表示封闭部件的不同视图;

图4表示铰链部件的三个视图;

图5表示依据第四个实施例铰链处于第一个位置上的示意图;

图6表示处于第二个位置上的图5所示的实施例;

图7表示依据第5个实施例铰链处于第一个位置上的示意图;以 及

图8表示处于第二个位置上的图7所示的实施例。

图1A所示为弹簧铰链1,它在眼镜上用于连接眼镜腿与安装在 眼镜框上的一个中间铰链。弹簧铰链1包括纵向弹簧铰链外壳3,以 下简称外壳,一个铰链部件5,一个封闭部件7以及完全如示意表示 的弹簧9。

在依据图1A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外壳3在横截面上构成矩形, 但该横截面在纵向上发生变化。不言而喻,也可考虑采用其它的横截 面形状。外壳3有一缺口11,根据需要它在横截面上构成矩形或圆形 的孔。纵向缺口11在外壳3的纵向上延伸并以5个外壳壁13为界, 外壳壁13.1,13.2和13.3如图1A所示。另外两个外壳壁与图示平面 平行而看不到。

在图1A上面也构成上侧的外壳壁13.1中,在转向缺口11的面 上有一缺口15,它有至少一个与外壳纵向垂直延伸的壁17。该壁17 转向外壳3的有一缺口11的孔19的那个纵端。

图4中详细表示的铰链部件5有一构成铰链孔的第一个纵段21 和孔23。该孔23与铰链部件5的纵向垂直并可装入一条螺丝,螺丝 将铰链部件5与中间铰链的其它铰链部件1A(图1B和1C)转动连 接。纵段21上接有第二个纵段25,其高度H更低,以致于纵段21 和纵段25之间构成一个台阶27。

在纵段25的底侧29上有一缺口31,它在纵向上贯通S段并优 选冲压完成。缺口31在纵向上以第一个肩33和第二个肩35为界, 肩35转向纵段21。如图4b的虚线所示,缺口31贯通纵段25的整个 宽度B。由此缺口31对两个纵向侧37.1和37.2是敞开的。但也可以 考虑采用缺口31只对一个纵向侧37敞开。但也可以在纵段25的底 侧29′上构成一缺口31′(虚线所示),这取决于封闭部件7装入 外壳3中的方式。

在纵段25上连接有另一纵段39,它在后面称作支架41。在本优 选实施例中,支架41在横截面上构成圆形,如图4C虚线所示。该支 架41用于引导弹簧9,其直径小于纵段25的高度。

从图4C还可看出,纵段21和25在横截面上构成矩形。

图3中详细表示的封闭部件7有两个纵向延伸的相互平行布置的 侧壁43和45,它们在纵侧上,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是在上侧通过一接 片47相互连接。此外,在两个侧壁43,45的一个纵端49上有一结 合元件51,它安装在两个侧壁43,45的上侧并呈弯曲状向封闭部件 的底侧U形延伸。该结合元件51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封闭部件7的纵 向接合。从图3a可明显看出,结合元件51有一优选的圆形开口53。

此外,结合元件51有一弹性接片55,它在纵向上向封闭部件7 的与结合元件51相对的纵侧57延伸。此外,接片55向上弯曲,也 就是脱离侧壁43,45。即根据图3a所示,接片55右向下,左向上。

侧壁45有一向底侧U边敞开的缺口59,它在封闭部件7纵向上 延伸。一同样纵向延伸的舌簧61突入该缺口59中,舌簧在其转向纵 侧57的端上与侧壁45连接。优选侧壁45和舌簧61为整体结构。

舌簧61有一自由的,也就是说不与侧壁45连接的端63,它处 于由两个侧壁43和45确定的空间内。

从图3c可明显看出,舌簧61向内,也就是说向封闭部件7的中 间弯曲。通过相应的材料选择舌簧61具有弹性,以致于它可被压进 由侧壁45构成的平面。

在组装图1A所示的弹簧铰链1时,首先将铰链部件5连同其从 纵侧57过来的纵段39装入封闭部件7中。在装入的位置上,纵段25 完全处于封闭部件7的内部,支架41穿过开口53。接片47此时与纵 段25搭接。

随后将弹簧9置于支架41上并在结合元件51和安装在支架41 相对端上的图示的固定装置65之间夹紧。固定装置65例如是一叠加 的环或仅是支架41的一个挤压片65′(图1B和1C)。

然后将由铰链部件5,封闭部件7和弹簧9组成的该结构单元装 入外壳3的缺口11中,使接片55进入缺口15并住结构单元。

在图1A中所示的铰链部件5与封闭部件7相关的位置上,舌簧 61的自由端63处于相邻于缺口31的范围内。自由端63与肩33有一 距离,在图1中以W标示。

如果此时铰链部件5沿箭头P方向移动,例如超过眼镜腿的压力 时,肩33向自由端63的方向移动。因此,即使舌簧61的那个纵段 变大,仍处于两个肩33和35,也就是缺口31的范围内。在舌簧61 的弹性作用下,随着不断移动,它与图1A的平面垂直进入缺口31中。 只要铰链部件5向箭头方向P移动距离W,肩33就会触到舌簧61的 自由端63。图2所示为这一位置,相同部件由相同的标号标示。可以 明显看出,舌簧61的自由端63直接靠在肩33上。伸入缺口31,自 由端63限制了铰链部件5逆弹簧9的弹簧力的移动行程。从图1A和 2中可以看出,最大移动行程与距离W相应。

带有自由端63的舌簧61因此作为止动元件使用,它与由缺口31 的肩33构成的其它止动元件共同作用。由于缺口31在铰链部件5中 已经具备,所以可以通过在现有的封闭部件7上简便安装舌簧61来 提供一限制移动行程的止动装置。对此不需附加结构元件。

图1B中所示为外壳3的第二个实施例。图1A和图2至图4中 相同部件,确切地说是相同作用的部件用相同标号表示,所以下面只 涉及与图1A中的外壳3的不同之处。铰链部件5有一台阶27,它与 一个假想的平面呈一定度。由此铰链部件5的纵段21和25(图 4a)通过一斜面相互连接。相应地构成外壳3的端面T,确切地说构 成外壳上壁13.1。端壁T由此构成台阶27的止档,以致于铰链部件5 不能过多进入外壳3,确切地说不能过多进入缺口11。

在外壳上壁13.1中,有一汇入缺口15的贯通孔3C。所以封闭部 件7的接片55由一可插入贯通口3C的物体控制,以致于可省去图1B 中所示的接片55的卡槽可连同缺口15的壁17的锁定过程。因此构 成一可松开的卡槽装置55b,如果需要将封闭部件7连同铰链部件5 和弹簧9从外壳3取出的话,可由此将弹簧铰链1重新拆开。贯通口 3C可以是孔。

由缺口15的边界壁17B构成的壁17在图1B的实施例中布置在 外壳上侧3b上。

从图1B中还可以看出,外壳3是一封闭的外壳,它包括外壳底 3A,外壳底与其余的外壳壁形成整体。也就是说,外壳3仅在其端面 上是敞开的,以致于铰链部件5可连同封闭部件7和弹簧9共同装入 外壳3。

封闭部件7利用其接片47支撑在外壳内壁上。下面的支撑由突 起部分E构成,它伸入外壳的内部并优选由两个与外壳3的纵向垂直 的接片S构成。由此封闭部件7与外壳底3A保持距离。接片S优选 与外壳底3A,确切地说与外壳3构成整体。

图1C中所示为弹簧铰链1的另一个实施例。它与图1B的弹簧 铰链1的不同之处在于,封闭部件7围绕其纵轴旋转180°已经装入 外壳3。因此接片55与此时在外壳底3A上构成的缺口15共同作用。 该缺口15可以是贯通口,以致于接片55支撑在缺口15的壁17上, 因此而形成卡槽装置55B。

由于封闭部件7转动布置在外壳3中,所以使用了图4a虚线所 示的在其端面29′上有缺口31′的铰链部件5。封闭部件7的弹性舌 簧61因此与位于上侧29′上的该缺口31′共同作用。不言而喻,也 可采用既在底侧29也可在上侧29′上由缺口31的铰链部件5,这样 为不同的外壳和装入外壳的不同封闭部件只需生产一种结构的铰链部 件,但可在任何外壳中使用,确切地说具有任何封闭作用。此外,同 图1A,图1B和图2至图4中一样,相同部件均采用相同标号表示。 因此不再对其做其它说明。

在图1C中,外壳底3A的下侧上有至少一个,可能情况下有两 个,特殊情况下四个焊点X,每两个焊点X布置在外壳底3A的一端 并在图1C中为连续布置,所以只能看见一个焊点X。焊点X的作用 是通过焊接将眼镜腿69(图1B)与外壳3连接。在进行焊接时,将 焊点X加热,从而使其可以变形,此时再与眼镜腿69固定连接。

图5和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图5所示的弹簧铰链 1′在其功能上与图1所介绍的弹簧铰链1相应,因此不再对标由相 同标号的部件进行说明。此外,由于未将所有部件标出,所以是简明 图示。例如,看不到作为弹簧支架使用的外壳3的封闭部件部分。支 架由缺口11的缩口构成,它仅由线66示意表示。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铰链部件5也有缺口31,它以两个肩33和 35在纵向上为界。在两个肩33和35之间的范围内,一凸起部分67 伸入缺口31。该凸起部分67安装在外壳3的下侧13.3上。出于加工 技术的原因,这个实施例只有在下侧13.3由一只眼镜腿69构成的情 况下才能实现。在组装时,将由外壳3和铰链部件5连同弹簧构成的 结构单元置于带有外壳3敞开侧13.3的眼镜腿69上,以使凸起部分 67伸入缺口31中。

如果此时将铰链部件5向箭头P方向移动,W所表示的凸起部 分67和肩33之间的距离就会不断缩短。只要达到所要求的最大移动 距离,肩33就会止动在凸起部分67处,从而防止继续向箭头P方向 移动。因此与第一个实施例一样,提供一种由止动元件67和33构成 的止动装置。在这里,止动装置的制造也非常简单,因为凸起部分67 仅安装在眼镜腿69上。不需要其它结构元件。

图7和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图7所示的弹簧铰链 1″在其功能上与图1已经介绍的弹簧铰链1相似。因此不再对由 相同标号表示的部件进行说明。

封闭部件7包括两个侧面元件81,它们相互平行布置并具有图3 中所示的封闭部件7的两个侧壁43,45的功能。在图7和图8中, 仅能看到两个侧面元件81中的一个。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反,这两个 侧面元件81不是平面的,而是更似棒形。两个侧面元件81这样造型, 从而使纵段83.1构成结合元件51,一纵段83.2平行并与外壳底侧13.3 相邻,一纵段83.3与开口19平行延伸,端截面83.4与外壳上侧13.1 相邻。此外两个侧面元件81通过纵段83.4范围内的一个与图平面垂 直延伸的接片85和另一个同样与图平面垂直延伸的接片87相互连 接。不言而喻,也可采用其它的连接元件。

在纵段83.2的范围内,在封闭部件7上,也就是在一个或两个 侧面元件81上装有接片55,它与安装在外壳3下侧13.3上的缺口15 共同起到定位作用。该定位的作用方式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区别仅 在于接片55和缺口15在外壳下侧13.3的范围内。

铰链部件5在指向外壳上侧13.1的面上有一台阶89,其台阶面 91与弹簧铰链1″的纵向垂直。台阶面91转向与弹簧铰链1″的 纵向同样垂直的接片85的平面93。与开口19相关,台阶89安装在 铰链部件5上的接片85的后面。在图7中,接片85的平面93和台 阶面91之间的距离用W表示。

如果铰链部件5向箭头方向P移动,那么平面83和台阶面91之 间确定的距离就会不断缩短。只要铰链部件5按预先规定的行程移动, 台阶面91就会在接片85的平面93处止动并由此防止铰链部件5继 续拉出。图8所示为该位置。可以清楚看出,台阶面91靠在接片85 的平面93上。

由于封闭部件7是一个标准结构件,因此为提供这种由两个止动 元件91和93构成的止动装置,仅需将台阶面91装在铰链部件5上。 不需要做其它改变。因此在这一实施例中也可实现成本低廉易于制造 的内置止档。

在所介绍的所有实施例中必须注意选择规定最大移动行程的距离 W,以使如果肩33到达止动元件63,确切地说是67的话,弹簧9不 致完全压缩,也就是压成团。

不言而喻,止动元件也可考虑采用其它办法,与肩33或铰链部 件5的另一个平面91共同作用。

弹簧铰链1,1′1″的外壳3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采用粉末压铸 法(粉末压铸成型;金属压铸成型)制造。在这种方法中,将适当的 金属粉末与粉末状黏合剂相混合。优选将两种基本材料均匀混合。

先将金属粉末一黏合剂混合物在适当的注塑机中加热并在压力下 装入铸模中,其外形与弹簧铰链1,1′1″的外壳3相应。铸模装 有一个型芯,将型芯布置和构成得形成缺口11和优选形成缺口15和 贯通口3C。当然也可在制造完外壳3后再装入缺口15和贯通口3C。 在压铸过程结束时,与注塑法相似,产生外壳3的第一个初型,所谓 的湿型。

压铸之后将第一个初型从铸模中取出并将型芯拉出,从而形成缺 口11并可能的话形成缺口15和贯通口3C。缺口11不需进行切削加 工,这大大降低弹簧铰链的生产成本。此外,缺口和可能的话还有贯 通口的尺寸要非常精确并特别光滑。特别有益的是弹簧铰链1的外表 可构成圆柱形,而不需要再进行处理和加工。由此可实现非常美观的 弹簧铰链。

为制造第二个初型将外壳的第一个初型加热,由此去除第一个初 型中的黏合剂。第二个初型也可称为干型。

下一步可使用普通的烧结炉对第一个初型进行烧结。

经过这一步骤产生加工好的外壳3。需要时此时还可进行表面处 理,但是-这也是该方法的极大优点-原则上不需要。

特别有益的还有,可以自由选择金属粉末。特别是在制造弹簧外 壳3时也可使用粉。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