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脚的连接结构

申请号 CN201110272198.5 申请日 2011-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2279474A 公开(公告)日 2011-12-14
申请人 温州市新韩光学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成龙;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镜脚的连接结构,其主要解决了现有的镜脚与 铰链 通过螺钉连接不利于组装及更换等技术问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镜脚上设有限定铰链沿镜脚上下滑移的卡槽,所述的铰链形状与卡槽相适配,且铰链可滑移至卡槽内其一端与卡槽相限位并与镜脚倒扣连接,所述铰链在外 力 作用下可与镜脚相分离并可沿卡槽滑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镜脚上设置卡槽并使铰链滑入卡槽内与镜脚倒扣连接,这样不仅便于镜脚与铰链的组装,同时,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不需要通过专业人员或借助工具只需在外力顶压作用下就可实现镜脚与铰链的分离,从而便于更换镜脚,满足现代年轻人追求时尚,彰显个性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镜脚的连接结构,其包括有镜脚及铰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镜脚上设有限定铰链沿镜脚上下滑移的卡槽,所述的铰链形状与卡槽相适配,且铰链可滑移至卡槽内其一端与卡槽相限位并与镜脚倒扣连接,所述铰链在外作用下可与镜脚相分离并可沿卡槽滑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脚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呈U形状,所述的铰链一端沿卡槽的开口端滑移至卡槽内与卡槽限位配合,在所述的卡槽底部设有止回槽,所述的铰链底部设有与止回槽倒扣连接的翘板,翘板具有与止回槽倒扣连接的第一工作位置及在外力作用下与止回槽相分离并使铰链可沿卡槽滑出的第二工作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镜脚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包括有带容腔的本体、盖置在本体容腔上方的底板及顶压装置,顶压装置可活动的安装在本体内且其一端与翘板相连,翘板在顶压装置的驱动下与止回槽倒扣连接的第一工作位置和在顶压装置的驱动下与止回槽相分离的第二工作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镜脚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的上端面设有沉孔,在沉孔底部设有连通沉孔与容腔的通孔;顶压装置包括有带压帽的顶杆及套置在顶杆上的复位弹簧,顶杆带压帽的一端置于沉孔内,复位弹簧一端与沉孔底相抵压,另一端与压帽相抵压,顶杆的底部穿过通孔与置于容腔内的翘板一端相连且顶杆在驱动翘板一端上下位移时,翘板的另一端可与止回槽相倒扣连接或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镜脚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设有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在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连接处设有支撑翘板的凸台,翘板上相应设有与凸台相适配的凹槽并置于凸台上,使翘板两端在顶杆作用下可分别穿过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实现翘板与止回槽的倒扣连接和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镜脚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翘板包括有驱动端及倒扣端,倒扣端呈弧形状其端部穿过第一通槽置于底板外,驱动端设有U形插槽,顶杆与翘板连接的一端设有环形槽使翘板的驱动端的U形插槽可插入顶杆外壁并可与顶杆同步联动。

说明书全文

一种镜脚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镜脚的连接结构,主要应用于眼镜行业。

背景技术

[0002] 眼镜主要包括有镜框、桩头、鼻托、铰链及镜脚,桩头置于镜框的两端且与镜框为一体结构,铰链一端与桩头相铰接,另一端与镜脚相固定。目前,现有眼镜的镜脚与铰链大多采用螺钉进行固定连接,这样虽然可保证镜脚与铰链的连接牢固度,但也存在一定弊端,比如在组装或更换镜脚时,需借助专业工具才能完成,而由于目前的年轻人大多讲究个性,追求时尚,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不定期的更换镜脚,如将镜脚通过螺钉与铰链相固定,这样就无法满足一些年轻人彰显个性,追求时尚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现有的镜脚与铰链通过螺钉连接不利于组装及更换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镜脚与铰链的连接结构,该结构不仅可方便镜脚与铰链的组装,同时,还可满足特定人群频繁更换镜脚的需求。
[0004]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镜脚的连接结构,其包括有镜脚及铰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镜脚上设有限定铰链沿镜脚上下滑移的卡槽,所述的铰链形状与卡槽相适配,且铰链可滑移至卡槽内其一端与卡槽相限位并与镜脚倒扣连接,所述铰链在外作用下可与镜脚相分离并可沿卡槽滑出。
[0005] 进一步,所述的卡槽呈U形状,所述的铰链一端沿卡槽的开口端滑移至卡槽内与卡槽限位配合,在所述的卡槽底部设有止回槽,所述的铰链底部设有与止回槽倒扣连接的翘板,翘板具有与止回槽倒扣连接的第一工作位置及在外力作用下与止回槽相分离并使铰链可沿卡槽滑出的第二工作位置。 进一步,所述的铰链包括有带容腔的本体、盖置在本体容腔上方的底板及顶压装置,顶压装置可活动的安装在本体内且其一端与翘板相连,翘板在顶压装置的驱动下与止回槽倒扣连接的第一工作位置和在顶压装置的驱动下与止回槽相分离的第二工作位置。
[0006] 进一步,在所述本体的上端面设有沉孔,在沉孔底部设有连通沉孔与容腔的通孔;顶压装置包括有带压帽的顶杆及套置在顶杆上的复位弹簧,顶杆带压帽的一端置于沉孔内,复位弹簧一端与沉孔底相抵压,另一端与压帽相抵压,顶杆的底部穿过通孔与置于容腔内的翘板一端相连且顶杆在驱动翘板一端上下位移时,翘板的另一端可与止回槽相倒扣连接或分离。
[0007] 进一步,所述的底板上设有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在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连接处设有支撑翘板的凸台,翘板上相应设有与凸台相适配的凹槽并置于凸台上,使翘板两端在顶杆作用下可分别穿过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实现翘板与止回槽的倒扣连接和分离。
[0008] 进一步,所述的翘板包括有驱动端及倒扣端,倒扣端呈弧形状其端部穿过第一通槽置于底板外,驱动端设有U形插槽,顶杆与翘板连接的一端设有环形槽使翘板的驱动端的U形插槽可插入顶杆外壁并可与顶杆同步联动。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镜脚上设置卡槽并使铰链滑入卡槽内与镜脚倒扣连接,这样不仅便于镜脚与铰链的组装,同时,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不需要通过专业人员或借助工具只需在外力顶压作用下就可实现镜脚与铰链的分离,从而便于更换镜脚,满足现代年轻人追求时尚,彰显个性的目的。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镜脚的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0011] 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结构图
[001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镜脚的主视结构图
[0013] 图4为图3中B-B处剖视结构图
[0014]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铰链的剖视放大结构图
[0015]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翘板的放大结构图
[0016]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底板的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8]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镜脚的连接结构,其包括有镜脚1及铰链2,为了解决现有的镜脚1与铰链2通过螺钉连接不利于组装及更换等技术问题,本实施例在所述的镜脚1上设有限定铰链2沿镜脚1上下滑移的卡槽11,所述的铰链2形状与卡槽11相适配,且铰链2可滑移至卡槽11内其一端与卡槽11相限位并与镜脚1倒扣连接,所述铰链2在外力作用下可与镜脚1相分离并可沿卡槽11滑出,通过在镜脚1上设置卡槽11并使铰链2滑入卡槽11内与镜脚1倒扣连接,这样不仅便于镜脚1与铰链2的组装,同时,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借助专业人员或工具只需在外力顶压作用下就可实现镜脚1与铰链2的分离,从而便于更换镜脚1,满足现代年轻人追求时尚,彰显个性的目的。
[0019]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镜脚1与铰链2的固定,所述的卡槽11呈U形状,所述的铰链2一端沿卡槽11的开口端滑移至卡槽11内与卡槽11限位配合,在所述的卡槽11底部设有止回槽12,所述的铰链2底部设有与止回槽12倒扣连接的翘板3,翘板3具有与止回槽12倒扣连接的第一工作位置及在外力作用下与止回槽12相分离并使铰链2可沿卡槽11滑出的第二工作位置,将卡槽11设为U形状,这样在安装铰链2时,铰链2可从卡槽11的开口端滑移至卡槽11内并通过设置在铰链2底部的翘板3与止回槽12倒扣连接,且在外力作用下翘板2可与止回槽12相分离,从而实现铰链2与镜脚1相固定和分离;当然,卡槽11也可设为两端开口状,在铰链2末端的两端设置限位,这样在铰链2插入卡槽11内时,铰链2末端的限位块可与卡槽11的端部形成限位,采用这种结构同样可达到相同的目的,但由于将卡槽11设为U形状,易于生产加工,因此,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为优选实施方式。
[0020]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翘板3与止回槽12的倒扣连接及分离,所述的铰链2包括有带容腔211的本体21、盖置在本体21容腔211上方的底板22及顶压装置23,顶压装置23可活动的安装在本体21内且其一端与翘板3相连,翘板3在顶压装置23的驱动下与止回槽12倒扣连接的第一工作位置和在顶压装置23的驱动下与止回槽12相分离的第二工作位置,在本体21内加设顶压装置23并将翘板3一端与顶压装置23相连,这样可使翘板
3在初始工作状态在顶压装置23的作用力下与止回槽12倒扣连接,当需要拆卸镜脚1时,可通过按压顶压装置23驱使翘板3与止回槽12相分离,从而使更换镜脚1时无需通过专业人员或借助专业工具便可实现。
[0021]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顶压装置23驱动翘板3与止回槽12的倒扣连接及分离,在所述本体21的上端面设有沉孔212,在沉孔212底部设有连通沉孔212与容腔211的通孔213;顶压装置23包括有带压帽2311的顶杆231及套置在顶杆231上的复位弹簧232,顶杆231带压帽2311的一端置于沉孔212内,复位弹簧232一端与沉孔212底部相抵压,另一端与压帽2311相抵压,顶杆231的底部穿过通孔213与置于容腔211内的翘板3一端相连且顶杆231在驱动翘板3一端上下位移时,翘板3的另一端可与止回槽12相倒扣连接或分离;将顶杆231一端与翘板3相连并通过复位弹簧232驱动顶杆231向上位移,从而实现翘板3与止回槽12的倒扣连接,如需要拆卸镜脚1时,可通过按压顶杆231,利用顶杆231驱动翘板3实现翘板3与止回槽12的分离,当松开顶杆231时,顶杆231在复位弹簧232的作用力下自动复位带动翘板2与止回槽12的倒扣连接。
[0022]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翘板3与止回槽12倒扣连接及便于顶杆231驱动翘板3与止回槽12相分离,所述的底板22上设有第一通槽221及第二通槽222,在第一通槽221和第二通槽222的连接处设有支撑翘板3的凸台223,翘板3上相应设有与凸台223相适配的凹槽31并置于凸台223上,使翘板3两端在顶杆231作用下可分别穿过第一通槽221和第二通槽222实现翘板3与止回槽12的倒扣连接和分离,在翘板3上设置凹槽31并使凹槽31置于凸台223上,这样可使翘板3在顶杆231作用下其两端分别上下位移,从而实用翘板
3与止回槽12的倒扣连接与分离;当然,也可将在本体21内设置铰链轴将翘板3铰接在本体21的容腔211内,同样可实现翘板3两端的上下位移并相应穿过第一通槽221和第二通槽222实现翘板3与止回槽12的倒扣连接与分离,但采用这样方式,不仅可便于生产加工,同时,还可便于翘板3的组装,提高组装效率,因此,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为优选实施方式。
[0023]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翘板3在初始工作状态下与止回槽12倒扣连接及在顶杆231驱动下与止回槽12的分离和便于顶杆231与翘板3的连接,所述的翘板3包括有驱动端32及倒扣端33,倒扣端33呈弧形状其端部穿过第一通槽221置于底板22外与止回槽12相倒扣连接;驱动端32设有U形插槽321,顶杆231与翘板3连接的一端设有环形槽2312使翘板3的驱动端32的U形插槽321可插入环形槽2312内与顶杆231同步联动,在翘板
3的驱动端32设U形插槽321,这样在与顶杆231连接时就可利用U形插槽321插入环形槽2312内与顶杆231同步联动,这不仅可便于组装,同时还可方便翘板3的加工;当然,在翘板3的驱动端32上设螺孔,将顶压231的端部与驱动端32螺纹连接,同样可达到相同的目的,但采用这种方式,便于组装及加工,因此,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为优选实施方式。
[0024] 上述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