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度弹簧作用眼镜架边撑

申请号 CN97198241.4 申请日 1997-07-23 公开(公告)号 CN1231732A 公开(公告)日 1999-10-13
申请人 博士伦公司; 发明人 西蒙·M·康韦;
摘要 眼镜架的一种 弹簧 作用边撑,包括形成在该边撑的外表面中的L形凹口,该凹口形成一具有一顶端部的悬臂部。当横向 力 施加到边撑后端上时,边撑在凹口的一薄壁部折曲第一距离T1,顶端部移向边撑的前端,直到顶端部抵靠凹口的该壁。边撑可在凹口后方一部位进一步向外折曲第二距离T2。横向力一旦撤除,边撑自动恢复到其非偏置 位置 。
权利要求

1.眼镜架前部的一种弹簧作用边撑,所述边撑包括:a)具有相对的前、后端部和相对的内、外侧表面的一细长形边撑件;以及b)形成在所述边撑件上靠近其所述前端的一L形凹口,所述凹口包括一开口,该开口穿过所述外表面、向所述内表面伸展而形成所述凹口的第一部分,所述开口然后朝所述边撑的所述后端向后伸展而形成所述凹口的第二部分,所述凹口与所述边撑的所述外表面界定一悬臂部,所述悬臂部包括一顶端部,该顶端部在所述边撑处于非偏置位置时与所述前端相间距,所述凹口还在与所述悬臂部正对的所述边撑的所述内表面处界定一薄壁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撑后端上向所述外表面方向施加一横向时,所述薄壁部折曲,所述悬臂顶端部移向所述前端。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顶端部在边撑折曲第一距离T1后抵靠所述边撑前端。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伸展在所述边撑的整个宽度上。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撑后端上继续施加横向力时,所述边撑在所述凹口与所述后端之间一部位折曲所述第一距离T1之外的第二距离T2;所述边撑的折曲总距离为T1+T2。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包括把所述边撑铰接到所述眼镜架前部上的装置。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的所述第一部分比所述凹口的所述第二部分短。

说明书全文

刚度弹簧作用眼镜架边撑

发明背景本发明涉及眼镜架、特别涉及眼镜架的弹簧作用边撑。

眼镜架的弹簧作用边撑是公知的,例如可见下列专利:1926年2月9日授予P.H.McCourt的美国专利No.1,572,7331926年9月14日授予E.L.Schumacher的美国专利No.1,599,8431970年9月29日授予C.L.LeB1anc的美国专利No.3,531,1901975年12月2日授予C.L.LeBlanc的美国专利No.3,923,3841986年10月21日授予Sartor等人的美国专利No.4,618,2261991年2月26日授予Curto等人的美国专利No.4,995,7131959年7月29日授予Fedon的法国专利No.1,185,072从上述专利可知,眼镜架的弹簧作用边撑一般包括一装在眼镜架的边撑或铰链部位中的独立弹簧件,该弹簧使得边撑靠弹性从其正常打开位置横向向外转动或折曲一定程度,以便边撑紧贴配戴者头部时可配戴在种种不同宽度的头部上。

尽管眼镜架边撑的上述各例以上述弹簧作用边撑的一般方式供人使用,但它们有许多缺点。例如,它们需要把许多小零件用紧公差正确装配在一起,从而制造成本提高。此外,现有边撑只有一个弹簧刚度,即,边撑的折曲无法超过弹簧本身所许可的程度。因此,如施加在边撑上的横向超过弹簧所许可的程度,边撑就会损坏或折断。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眼镜架弹簧作用边撑,它耐用、可靠、制造成本低、并可舒适地配戴在各种大小的头部上。

本发明概述为解决现有弹簧作用边撑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整件式弹簧作用边撑。在优选实施例中,弹簧件与边撑件制成一体。因此,本发明弹簧作用边撑的制造成本极低,同时非常可靠、耐用和美观。在另一实施例中,弹簧为一直接装在边撑件上的独立部件。在上述两实施例中,弹簧使得边撑可超过其在眼镜架前部上的正常打开位置而折曲第一距离。此外,由于边撑件本身用柔性材料制成,因此如进一步在边撑上施加横向力,边撑可在弹簧后部一部位发生折曲而在第一距离之外折曲第二距离。所有横向力一旦撤除,边撑立即自动恢复到其正常打开、非偏置位置。

特别是,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由具有柔性的整件塑料或金属合金构成。例如,边撑可为用尼龙模制而成的塑料件。本发明边撑也可用金属合金、例如具有超弹性或伪弹性(pseudo-elastic)(例如NiTi)的金属合金、铍合金、不锈弹簧钢制成。边撑为具有相对的前、后端的细长杆,前端装在眼镜架前部上,后端的形状做成可配戴在配戴者的朵旁。边撑的弹簧作用件为一L形凹口。凹口的起始处为边撑前端外表面中一朝边撑正对配戴者头部的内表面向里伸展的横向小切口。然后凹口朝边撑后端向后伸展一大于横向切口的长度的距离,从而在边撑中形成一"L"形凹口。

凹口与边撑的外表面形成一悬臂部,还在边撑内表面形成一与悬臂部正对的薄壁部。悬臂的顶端在边撑处于非偏置位置时与边撑的前端相距一小段距离。当边撑从其正常打开位置进一步向外横向撑开时,边撑在薄壁部处折曲,悬臂部的顶端靠近边撑前端。随着边撑进一步横向撑开,悬臂部继续向边撑前端移动,直到悬臂部顶端紧抵边撑前端,从而用作一止档而闭合悬臂部顶端与边撑前端之间的空间。此时边撑在眼镜架上超过其全打开、非偏置位置而折曲第一距离。如再进一步横向向外撑开边撑,边撑制作材料的弹性模数使得边撑可在第一距离之外折曲一可称为第二距离的有限距离。横向力一旦撤除,边撑恢复到其正常打开、非偏置位置,悬臂部顶端与边撑前端相间距。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悬臂部与边撑本身制成一体,因此与边撑同时制成。在另一实施例中,悬臂部可为后来装到边撑上的一独立部件。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为装在眼镜架前部(只示出其局部)上的本发明边撑的俯视图,虚线示出边撑的向外撑开位置;图2为边撑外表面的侧视图;图3为边撑内表面的侧视图;图4为非偏置位置上边撑前端的局部立体图;以及图5为折曲位置上边撑前端的局部侧视图。

详细说明各附图示出一具有前端和后端12和14的边撑10,前端12用一穿过形成在前端12上的叉20和22以及形成在眼镜架前部16上、伸展在叉20与22之间的叉24(图3)的枢轴18与眼镜架前部16铰接。边撑10与前部16之间也可用其他类型的铰接,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和所述的特殊连接。例如,不使用分别与边撑和眼镜架前部制成一体的叉20、22和24,而用一独立金属铰链组件装在边撑前端12和眼镜架的前部16上。

边撑10可用种种材料制成,例如塑料和金属,但是边撑10的制作材料无论如何得有一定程度的柔性。用来制作边撑10的塑料的一个例子是尼龙,用来制作边撑10的金属合金的例子包括NiTi合金、铍铜合金、不锈钢和弹簧钢。

边撑10包括正对配戴者头部的内表面26和另一边的外表面28。图1中实线表示边撑10处于正常打开、非偏置位置。边撑的弹簧作用由一L形凹口30提供。从图1、2和4可看得最清楚,凹口30开始于形成在边撑10外表面28上、靠近边撑前端12的开口32。开口32首先在边撑10的整个宽度W上朝内表面26向边撑内部伸展。然后开口32朝边撑10的后端14直接向后伸展而终止于壁34,凹口30的该直线部用36表示。从而L形凹口30与外表面28形成一具有一顶端部40的悬臂部38。在图1、2和4所示边撑10的正常打开、非偏置位置上,顶端部40与前端12相距一小段距离S(图2)。此外,在所示和所述的优选实施例中,悬臂部38在制作边撑10(例如模制或切割)时与边撑10制成一体。悬臂部38也可为后来装到边撑10上(例如用铆接或粘结)的一独立部件。

从图1可见,如上所述用实线表示边撑10处于其正常打开、非偏置位置。此时,由于前端12在点13处抵靠前部16,因此铰链组件20、22、24和枢轴18为完全张开状态。边撑10一旦进一步在图1箭头方向上向外撑开第一距离T1,边撑10在边撑10的界定凹口30的一边的薄部、即内壁部26'处初步折曲。随着该向外力作用在边撑后端14上,悬臂顶端部40移向前端12,直到如图5所示顶端部40抵靠壁12',从而暂时闭合空间S。图1虚线所示边撑折曲第一距离T1为边撑的基本弹簧作用,使得边撑10可配戴到比实线所示正常打开、非偏置位置更大的头部上。弹簧作用边撑在取下眼镜架时也有用,如用力从头部一边取下眼镜架,该边撑会折曲而减小头部该边对边撑的"阻力"。

从而可看出,悬臂30的顶端部40在薄壁部26'处初步出现全折曲距离T1时与前端12的壁12'形成一止档。如在边撑后端14上继续施加横向力,由于顶端40抵靠壁12',壁26'不再折曲,边撑10将由于其制作材料所固有的柔性而在凹口30后方一部位继续折曲。边撑从而折曲第二距离T2,总折曲距离为T1+T2。边撑后端14上的横向力一旦撤除,边撑10恢复到其正常打开、非偏置位置。

因此可看出,本发明为眼镜架提供一种可横向折曲两种不同距离的有效弹簧作用边撑。而且,由于弹簧件在制作边撑时与边撑直接制成一体,因此制作成本极低。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