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套管以及内窥镜系统

申请号 CN201380076957.8 申请日 2013-12-27 公开(公告)号 CN105246391B 公开(公告)日 2017-11-10
申请人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发明人 冈崎善朗; 日比野浩树;
摘要 提供一种 内窥镜 (1),其具备:插入部(2),其从前端侧起,依次具有前端部(6)、弯曲部(7)和柔性部(8);线(5),其具有露出部分(5a),该露出部分(5a)在柔性部(8)的前端部分的外侧,沿着长度方向进行配置,在第1 位置 和从该第1位置朝基端侧远离的第2位置处,相对于柔性部(8)的前端部分被限制了径向的位置;以及变更该线(5)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的长度尺寸的线调整部(12)。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窥镜,其中,该内窥镜具备:
插入部,其从前端侧起,依次具有前端部、在直线形状与弯曲形状之间发生变形以变更该前端部的方向的弯曲部、和具有挠性的细长的柔性部;
线,其在所述柔性部的前端部分的外侧,具有沿着所述柔性部的长度方向配置的露出部分,在规定的第1位置和从该第1位置朝基端侧远离的规定的第2位置处,该露出部分的径向上的位置相对于所述柔性部的所述前端部分被限制;
操作部,其接受操作以变更所述弯曲部的弯曲度;以及
线调整部,其变更该线在所述第1位置与所述第2位置之间的长度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内窥镜具备第2位置调整部,所述第2位置调整部在所述柔性部的长度方向上变更所述第2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该内窥镜具备:
外筒,所述柔性部以能够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插入在该外筒中;以及引出口,其形成于该外筒的前端,穿过所述外筒的内部的所述线的前端部分从该引出口引出,
所述第2位置调整部使所述外筒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外筒具有如下内径:该内径使得在其内周面与所述柔性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能够插入所述线的间隙,
所述线穿过所述间隙,并从在所述外筒的前端开口的所述间隙的开口部被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外筒具有在长度方向上贯穿形成的、插入所述柔性部的第1通道和插入所述线的第2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内窥镜具备管,所述线以能够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收纳在所述管中,所述柔性部在外表面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形成的槽,且所述管以能够在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收纳在该槽中,
所述第2位置调整部在所述槽内,使所述管相对于所述线在长度方向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内窥镜具备多个所述线,
该多个线在公共的所述第1位置处,相对于所述柔性部被限制,并且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相互不同的所述第2位置处,相对于所述柔性部被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内窥镜具备第1位置调整部,所述第1位置调整部在所述柔性部的所述长度方向上变更所述第1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内窥镜具备周向位置调整部,所述周向位置调整部变更所述第1位置和第2位置在所述柔性部的周向上的相对位置。
10.一种套管,其中,该套管具备:
筒状的主体,其具有在长度方向上贯穿形成,供线和内窥镜所具备的细长的柔性部插入的通道;以及
固定部,其被设置于该主体的基端部分,相对于所述主体固定所述线的除了所述线的基端和所述线的前端的其他位置,
所述内窥镜的插入部从前端侧起,依次具有前端部、在直线形状与弯曲形状之间发生变形以变更该前端部的方向的弯曲部、和所述柔性部,并且,所述内窥镜的操作部接受操作以变更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角度,
插入到所述主体的所述通道内并从所述主体的前端引出的所述线的前端安装于所述柔性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套管,其中,
所述主体具备插入所述柔性部的内侧管、和外侧管,该内侧管以能够在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插入在该外侧管中,
所述外侧管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比所述内侧管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套管,其中,
所述主体在外表面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形成的槽。
13.一种内窥镜系统,其中,该内窥镜系统具备:
内窥镜,其从前端侧起,依次具有前端部、在直线形状与弯曲形状之间发生变形以变更该前端部的方向的弯曲部、和具有挠性的细长的柔性部;
权利要求10~权利要求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套管,该内窥镜的所述柔性部插入在所述主体的通道中;
线,其被插入到所述套管的所述通道中,并且从在所述主体的前端开口的所述通道的开口部被引出,该线的前端在所述柔性部的前端或所述柔性部的不同于前端的规定的第1位置,与所述柔性部连接;
操作部,其接受操作以变更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角度;以及
线调整部,其变更该线的前端与所述通道的开口部之间的长度尺寸。

说明书全文

内窥镜套管以及内窥镜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套管以及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公知有如下的内窥镜:其在收纳用于拍摄被摄体的光学系统的硬质的前端部、与具有挠性的细长的柔性部之间,具备变更前端部的方向的弯曲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另一方面,在心脏的内窥镜手术中,公知有如下方法:将内窥镜经皮插入到心包腔,在心包腔内对心脏进行处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9792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064138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 但是,心包腔是被夹在心脏与覆盖该心脏的心包之间的、沿着心脏的表面方向扩展的空间,具有与其它体腔(例如消化管、胸腔、腹腔)完全不同的特有的形状。在这样的形状的心包腔内,插入部的移动的自由度受到限制。特别是,贯穿心包而被插入到心包腔内的插入部在心包的贯穿部分处,侧方的移动被卡定,因此插入部的操作仅限于前后方向和周向的移动、以及弯曲部的弯曲。其结果,有如下问题:前端部的可动范围受到限制,存在前端部难以到达的区域。
[0010]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插入部的前端部的移动自由度、增大前端部的可动范围的内窥镜、套管以及内窥镜系统。
[0011]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手段。
[0013] 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一种内窥镜,其具备:插入部,其从前端侧起,依次具有前端部、变更该前端部的方向的弯曲部、和具有挠性的细长的柔性部;线,其在所述柔性部的前端部分的外侧,具有沿着所述柔性部的长度方向配置的露出部分,在规定的第1位置和从该第1位置朝基端侧远离的规定的第2位置处,该露出部分的径向上的位置相对于所述柔性部的所述前端部分被限制;以及线调整部,其变更该线在所述第1位置与所述第2位置之间的长度尺寸。
[0014]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在通过线调整部变更线的露出部分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的长度尺寸时,在相对于柔性部在该柔性部的径向上的位置被限制的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线产生张,其结果,柔性部的前端部分以第1位置朝第2位置接近的方式弯曲。这样,不仅控制弯曲部,还控制柔性部的前端部分的弯曲形状,由此能够提高前端部的移动自由度,增大前端部的可动范围。
[0015]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线相对于柔性部在该柔性部的径向上被限制的状态包含以下状态:线能够在柔性部的周向上移动,但在柔性部的径向上实质上不能移动。
[0016] 在上述第1方式中,可以具备在所述柔性部的长度方向上变更所述第2位置的第2位置调整部。
[0017] 由此,能够通过变更第2位置,变更前端部的方向。
[0018] 在上述第1方式中,可以具备:外筒,所述柔性部以能够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插入在该外筒中;以及引出口,其形成于该外筒的前端,穿过所述外筒的内部的所述线的前端部分从该引出口引出,所述第2位置调整部使所述外筒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移动。
[0019] 由此,能够通过仅使外筒在长度方向上移动的简单操作,变更与第2位置对应的外筒的前端的位置。
[0020] 在上述第1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外筒具有如下内径,使得在其内周面与所述柔性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能够插入所述线的间隙,所述线穿过所述间隙,并从在所述外筒的前端开口的所述间隙的开口部被引出。或者,在上述第1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外筒具有在长度方向上贯穿形成的、插入有所述柔性部的第1通道和插入有所述线的第2通道。
[0021] 由此,能够使外筒的构造简单。
[0022] 在上述第1方式中,也可以是,具备管,所述线以能够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收纳在所述管中,所述柔性部在外表面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形成的槽,且所述管以能够在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收纳在该槽中,所述第2位置调整部在所述槽内,使所述管相对于所述线在长度方向上移动。
[0023] 由此,能够通过仅使管在长度方向上移动的简单操作,变更与第2位置对应的管的前端的位置。此外,在柔性部的内部收纳线,因此与具备外筒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细直径化。
[0024] 在上述第1方式中,也可以是,具备多个所述线,该多个线在公共的所述第1位置处,相对于所述柔性部被限制,并且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相互不同的第2位置处,相对于所述柔性部被限制。
[0025] 由此,能够通过选择多个线中的、通过线调整部变更长度尺寸的线,变更使柔性部弯曲时的前端部的可动范围和可动方向。
[0026] 在上述第1方式中,可以具备在所述柔性部的所述长度方向上变更所述第1位置的第1位置调整部。
[0027] 由此,通过第1位置调整部,变更柔性部的、进行弯曲的部分在长度方向的位置。由此,能够相对于柔性部的直线部分,在侧方变更使柔性部弯曲时的前端部的可动范围。
[0028] 在上述第1方式中,也可以是,具备周向位置调整部,所述周向位置调整部变更所述第1位置和第2位置在所述柔性部的周向的相对位置。
[0029] 由此,通过以第1位置和第2位置位于周向的同一侧的方式调整这两个相对位置,能够防止线卷绕到柔性部的外周面的情况。
[0030] 本发明的第2方式是一种套管,其具备:筒状的主体,其具有在长度方向上贯穿形成,供线和内窥镜所具备的细长的柔性部插入的通道;以及固定部,其被设置于该主体的基端部分,相对于所述主体固定所述线的中途位置。
[0031]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将套管安装于柔性部,将插入到主体的通道内并从该主体的前端引出的线的前端安装于柔性部,在牵引了从主体的基端引出的线的基端部分的状态下,通过固定部进行固定,由此能够控制柔性部的弯曲。由此,能够提高插入部的前端部的移动自由度、增大前端部的可动范围。
[0032] 在上述第2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主体具备插入所述柔性部的内侧管、和外侧管,该内侧管以能够在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插入在该外侧管中,所述外侧管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比所述内侧管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短。
[0033] 由此,通过使外侧管相对于内侧管在长度方向上移动,能够在柔性部的长度方向上变更在使柔性部弯曲时的前端部的可动范围。
[0034] 在上述第2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主体在外表面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形成的槽。
[0035] 由此,通过将线插入到管内,并将该管插入到主体的槽内,在该槽内使管相对于线在长度方向上移动,能够在柔性部的长度方向上变更在使柔性部弯曲时的前端部的可动范围。
[0036] 本发明的第3方式是一种内窥镜系统,其具备:内窥镜,其从前端侧起,依次具有前端部、变更该前端部的方向的弯曲部、和具有挠性的细长的柔性部;权利要求10~权利要求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套管,该内窥镜的所述柔性部插入在所述主体的通道中;线,其被插入到所述套管的所述通道中,并且从在所述主体的前端开口的所述通道的开口部被引出,该线的前端在所述柔性部的前端或所述柔性部的前端附近,与所述柔性部连接;以及线调整部,其变更该线的前端与所述通道的开口部之间的长度尺寸。
[0037] 发明的效果
[0038] 根据本发明,起到如下效果:能够提高插入部的前端部的移动自由度、增大前端部的可动范围。附图说明
[0039] 图1A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整体结构图。
[0040] 图1B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前端部分的放大图。
[0041] 图2是示出图1A和图1B的内窥镜的内部结构的部分纵剖视图。
[0042] 图3A是说明图1A和图1B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可动范围和可动方向的图。
[0043] 图3B是说明图1A和图1B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可动范围和可动方向的图。
[0044] 图3C是说明图1A和图1B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可动范围和可动方向的图。
[0045] 图3D是说明图1A和图1B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可动范围和可动方向的图。
[0046] 图3E是说明图1A和图1B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可动范围和可动方向的图。
[0047] 图4A是说明图1A和图1B的内窥镜的使用方法的图,示出柔性部被配置成U字的状态。
[0048] 图4B是说明图1A和图1B的内窥镜的使用方法的图,示出使柔性部进一步弯曲而朝侧方移动了前端部的状态。
[0049] 图5是示出线的配置的变形例的图。
[0050] 图6是示出图1A和图1B的内窥镜的变形例的整体结构图。
[0051] 图7A是示出图5的内窥镜所具备的周向调整部的结构的侧视图。
[0052] 图7B是示出图5的内窥镜所具备的周向调整部的结构的横剖视图。
[0053] 图8是示出图5的内窥镜所具备的周向调整部的另一结构的纵剖视图。
[0054] 图9A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前端部分的结构图。
[0055] 图9B是图9A的内窥镜的前端部分的、I-I线处的横剖视图。
[0056] 图10A是示出图9A和图9B的内窥镜所具备的第2位置调整部的结构的侧视图。
[0057] 图10B是图10A的第2位置调整部的横剖视图。
[0058] 图11A是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前端部分的结构图。
[0059] 图11B是图11A的内窥镜的前端部分的、II-II线处的横剖视图。
[0060] 图12A是说明图11A和图11B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可动范围和可动方向的图。
[0061] 图12B是说明图11A和图11B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可动范围和可动方向的图。
[0062] 图12C是说明图11A和图11B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可动范围和可动方向的图。
[0063] 图12D是说明图11A和图11B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可动范围和可动方向的图。
[0064] 图13A是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前端部分的结构图。
[0065] 图13B是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前端部分的结构图。
[0066] 图14是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0067] 图15是图14的内窥镜系统的变形例的整体结构图。
[0068] 图16A是图14的内窥镜系统的另1个变形例的前端部分的结构图。
[0069] 图16B是图16A的内窥镜系统的前端部分的、III-III线处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0] (第1实施方式)
[0071] 以下,参照图1A~图8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
[0072] 如图1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具备:插入到体内的细长的插入部2;设置于该插入部2的基端侧的操作部3;以及安装于插入部2的外筒4和线5。
[0073] 插入部2从前端侧起依次具备:硬质的短前端部6;变更该前端部6的方向的弯曲部7;以及细长的柔性部8,其具有能够沿着体内的组织形状进行弯曲的挠性。
[0074] 前端部6在内部具备用于拍摄被摄体的未图示的光学系统,内窥镜1使用该光学系统来取得被摄体的内窥镜图像。
[0075] 柔性部8在通常状态下是大致直线形状,能够随着外力进行弹性弯曲。
[0076] 操作部3具备控制弯曲部7的弯曲动作的度仪(angle level)3a。通过由用户对角度仪3a进行操作,弯曲部7在直线形状与弯曲形状之间发生变形,并且弯曲角度被变更。
[0077] 外筒4是具有挠性的管状的部件,在内部插入有柔性部8。外筒4以确保能够在该外筒4的内周面与柔性部8的外周面之间插入线5的间隙,并且外筒4能够相对于柔性部8在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具有比柔性部8的外径大的内径。此外,外筒4由不透过X射线的材料、例如树脂或金属构成,在X射线图像中能够视觉辨认到。
[0078] 并且,通过设置于操作部3的刻度盘式的外筒操作部(第2位置调整部)3b,使外筒4相对于柔性部8在长度方向上移动。外筒操作部3b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操作部3的主体沿周向进行旋转。此外,如图2所示,外筒操作部3b通过齿轮11,将其旋转运动传递到外筒4,并且以能够在长度方向上移动该外筒4的方式与外筒4连结。在外筒4的基端,设置有朝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螺纹牙4a,在操作部3的内部,形成有供螺纹牙4a插入的螺旋状的螺旋槽3c。由此,在由用户对外筒操作部3b进行旋转操作时,螺纹牙4a沿着螺旋槽3c移动,由此使得外筒4在旋转的同时沿长度方向前进或后退。
[0079] 线5沿着柔性部8的长度方向,被插入到了在柔性部8的外周面与外筒4的内周面之间所确保的间隙9中。在间隙9中,为了使得线5在该间隙9中顺利移动,可以填充未图示的润滑剂(例如,生理盐、透明质酸凝胶、前列腺素溶液等)。
[0080] 线5的前端部分从在外筒4的前端开口的间隙9的开口部即引出口被引出,从而被配置于柔性部8的外侧,线5的前端在柔性部8的前端或其附近(第1位置)处被固定于柔性部8。线5的基端部分从设置于操作部3的线用端口3d被引出,从而被配置于操作部3的外侧。用户能够通过牵引线5的基端部分,使柔性部8的前端部分弯曲。
[0081] 此时,在柔性部8的前端部分处配置于外侧的线5的露出部分5a的基端在外筒4的引出口,相对于柔性部8的径向的位置被限制,对被牵引的线5的前端,作用朝向该露出部分5a的基端的拉伸力。其结果,柔性部8以前端部6朝向露出部分5a的基端(即,外筒4的前端)的方式弯曲。
[0082] 在线用端口3d处,设置有用于将线5的中途位置固定于操作部3的固定部(线调整部)12。通过固定部12将线5固定于操作部3,由此能够将线5的牵引量保持为恒定。固定部12例如具备插入有线5的筒状的橡胶,通过沿径向将该橡胶压扁,利用摩擦力来固定线5。
[0083] 这里,通过外筒操作部3b调整外筒4的前端的位置(第2位置),通过线5的牵引来调整线5的露出部分5a的长度,由此能够如图3B~图3E所示那样,控制柔性部8的前端部分的弯曲形状,变更前端部6的位置和方向。图3A示出仅使弯曲部7弯曲时的前端部6的可动范围。图3A~图3E概略地示出柔性部8的形状。
[0084] 如图3B所示,在使露出部分5a的长度保持为恒定的状态下使外筒4朝基端侧后退时,能够使柔性部8弯曲到比较小的弯曲角度,将前端部6的方向、即视野方向变更到大致90°。另一方面,如图3C所示,在使露出部分5a的长度保持为恒定的状态下从外筒4内推出柔性部8的前端部分时,能够使柔性部8的前端部分进一步弯曲到大的弯曲角度,将前端部6的方向变更到大致180°。另一方面,如图3D所示,在使外筒4后退并且牵引线5时,能够任意变更柔性部8的曲率半径。并且,通过在图3D中增加从外筒4内推出柔性部8的前端部分的动作,如图3E所示,能够使柔性部8以更大的曲率半径进行弯曲。
[0085] 接着,针对这样构成的内窥镜1的作用,列举在心包腔A内对心脏B进行处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0086] 为了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对心脏B进行处置,首先,用户将内窥镜1从剑突下插入到体内,在心尖附近,使前端部6贯穿心包C,从而如图4A所示,将插入部2呈U字形状地配置于心包腔A。此时,为了使得插入部2的操作不被线5妨碍,优选将外筒4配置在充分遮挡线5的位置处。
[0087] 在图4A所示的U字形状中,通过要恢复到直线形状的插入部2的恢复力,插入部2与心包C的内表面抵压接触。即,在U字形状的插入部2,产生要朝径向扩展的力,因此对前端部6和柔性部8,作用相互远离的方向的作用力。
[0088] 用户通过根据心脏B的目标位置,进行图3B~图3E所示那样的操作,能够抵抗作用于前端部6的作用力,使前端部6朝期望的位置移动。
[0089] 特别是,在想观察或处置被U字形状的插入部2围着的区域、例如图4A中的冠状动脉D的情况下,用户按照以下的步骤,使前端部6沿侧方大致平行移动至冠状动脉D。
[0090] 首先,通过旋转外筒操作部3b,使外筒4后退,将外筒4的前端配置到在其间隔着冠状动脉D而与前端部6大致相对的位置处。接着,牵引配置于操作部3的外侧的线5的基端部分。由此,通过线5朝外筒4的前端拉伸柔性部8的前端,柔性部8的前端部分进一步弯曲,从而如图4B所示,前端部6抵抗作用力而朝冠状动脉D沿侧方移动。此时的前端部6的移动距离和移动位置能够通过X线图像和内窥镜图像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确认。在使前端部6移动到冠状动脉D附近后,通过设置于线用端口3d的固定部12,将线5的位置固定。由此,维持柔性部8的弯曲形状。
[0091] 在想对心脏B的其它区域进行观察或处置的情况下,重新调整外筒4和线5的位置。即,在通过固定部12释放线5时,前端部6随着柔性部8的恢复力,朝远离柔性部8的方向移动,从而插入部2返回到图4A所示的状态。然后反复上述步骤即可。
[0092]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对引出了线5的外筒4的前端位置、和线5的露出部分5a的长度进行调整,控制柔性部8的前端部分的弯曲形状,由此能够提高前端部6的移动自由度,并且增大前端部6的可动范围。其结果,存在以下优点:在仅通过插入部2的前后方向和周向的动作以及弯曲部7的弯曲动作而难以使前端部6到达的区域中,也能够容易地配置前端部6,能够扩大可进行观察和处置的范围。特别是,还能够使前端部6沿侧方大致平行移动,因此在以往前端部6极其难以到达的、被U字形状的插入部2围着的区域中,也能够容易地配置前端部6。
[009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了将线5插入到外筒4与柔性部8之间的间隙9中,但也可以对其进行替代,而如图5所示,在外筒4的侧壁,形成从前端贯穿到线用端口3d的孔(第2通道)91,并将线5插入到孔91内。在该结构中,为了能够识别外筒4的前端处的孔91的开口(引出口)的、周向的位置,优选在外筒4的基端,设置表示开口的周向位置的标记。
[009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备周向位置调整部,该周向位置调整部通过调整线5的露出部分5a的前端与基端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防止露出部分5a卷绕到柔性部8的外周面的情况。
[0095] 柔性部8在体内扭转,由此露出部分5a的前端与基端在周向上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在露出部分5a的前端和基端不位于周向的同一侧的状态下、即线5卷绕到柔性部8的外周面的状态下牵引线5时,向柔性部8施加不恰当的力,存在无法按意图操作柔性部8的可能性。因此,利用周向位置调整部使露出部分5a的前端和基端位于周向的同一侧,由此能够维持操作部3的弯曲的操作性。
[0096] 图6示出具备使露出部分5a的基端沿周向旋转的周向位置调整部的内窥镜。在该结构中,外筒4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柔性部8沿周向旋转,操作部3不具备刻度盘式的外筒操作部3b,而具备使外筒4沿周向和前后方向移动的旋钮(第2位置调整部、周向位置调整部)3e。
[0097] 如图7A和图7B所示,旋钮3e被可移动地插入到在外筒4的周向上的半周范围内形成的缝隙4b的内部、和沿着柔性部8的长度方向形成于操作部3的缝隙3f的内部,并且一部分经由操作部3的缝隙3f而被配置于操作部3的外部。由此,用户能够通过沿周向对外筒4的基端部分进行旋转操作,使开口沿周向在180°的范围内移动,能够通过沿长度方向对旋钮3e进行操作,使外筒4前进或后退。
[0098] 图8示出使露出部分5a的前端沿周向旋转的周向位置调整部的结构。该周向位置调整部在柔性部8的前端部分,具备被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柔性部8的周向的环状的旋转部件13。旋转部件13被安装于柔性部8的外周面的旋转支承部14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旋转部件13上,通过粘接剂15固定有线5的前端。在露出部分5a的前端和基端不位于周向的同一侧的状态下,柔性部8发生弯曲时,通过使旋转部件13旋转而使得前端朝与基端同一侧移动,消除线5对柔性部8的卷绕。
[0099] (第2实施方式)
[0100] 接着,参照图9A~图10B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说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对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0101] 如图9A和图9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主要在以下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作为对线5的露出部分5a的基端位置进行调整的机构,替代外筒4,而具备以可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收纳线5的管(第2位置调整部)10。
[0102] 在图9B中,对于槽8a以外的孔,示出配置有处置器械、布线和光导等的通道。此外,在图9B中,示出横截面为大致圆形的槽8a,但槽8a的横截面形状能够适当变更。例如,槽8a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是T字、多边形、或椭圆的形状。
[0103] 柔性部8具有形成于外表面的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槽8a,在该槽8a内以可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收纳有管10。管10在槽8a内沿长度方向移动,由此变更露出部分5a的基端的位置、即引出了线5的管10的前端开口(引出口)的位置。
[0104] 图10A和图10B示出用于使管10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机构(第2位置调整部)。该机构具有与图6~图7B所示的机构相似的结构,但在旋钮3e的轴31e被固定于管10的基端部分的方面不同。用户通过使旋钮3e沿着缝隙3f移动,能够使管10相对于线5和柔性部8沿长度方向移动。
[0105]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还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柔性部8的内部收纳线5,与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相比,能够实现柔性部8的细直径化。此外,露出部分5a的基端的周向位置被槽8a限定,因此露出部分5a的前端与基端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始终保持恒定。由此,能够防止线5卷绕到柔性部8的外周面的情况。
[0106] (第3实施方式)
[0107] 接着,参照图11A~图12D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说明与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对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0108]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是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变形后的内窥镜,如图11A和图11B所示,作为在柔性部8的长度方向上对露出部分5a的前端的位置(第1位置)进行变更的第1位置调整部,具备另1组线5’、管10’和槽8a’。
[0109] 两根线5、5’的前端相互连接。管10’收纳线5’的长度尺寸的大致全部。此外,管10’和线5’相互固定,在槽8a的附近形成的另1个槽8a’内一体移动。
[0110]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除了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还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柔性部8的长度方向上对露出部分5a的前端的位置进行变更,能够进一步提高前端部6的移动自由度。
[0111] 具体而言,如图12A所示,通过使管10’后退并且推出线5,能够观察到从柔性部8朝侧方进一步远离的位置。另一方面,如图12B所示,通过在使管10’后退的状态下使管10移动,与图3B相比,虽然柔性部8的前端部分的弯曲角度范围相同,但前端部6的可动范围增大。另一方面,如图12C所示,通过在使管10’后退的状态下推出柔性部8,与图3D相比,虽然柔性部8的前端部分的弯曲角度范围相同,但前端部6的可动范围增大。另一方面,如图12D所示,通过使管10、10’双方移动,能够在恒定维持前端部6的方向的同时,使前端部6相对于柔性部8的大致直线部分朝侧方移动。另外,图12A~图12D概略地示出柔性部8的形状。
[0112] (第4实施方式)
[0113] 接着,参照图13A和图13B说明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说明与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对与第1~第3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0114] 如图13A和图13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主要在具备多个(图示的例子中为5根)线5的方面,与第1~第3实施方式不同。
[0115] 多个线5的前端在同一位置处被固定于柔性部8。柔性部8在侧面具有沿长度方向呈一列地排列并开口的多个引出口8b,多个线5的露出部分5a从相互不同的引出口8b被引出。多个引出口8b与在柔性部8的内部形成的公共的管腔连通,多个线5被配置在公共的管腔内。或者,也可以在柔性部8的内部形成多个管腔,多个线5被配置在相互不同的管腔内。
[0116] 操作部3具备多个线用端口3d,各线5的基端部分相互从不同的线用端口3d被引出到操作部3的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A所示,在柔性部8的弯曲较浅时,牵引从前端侧的引出口8b引出的线5,如图13B所示,在柔性部8的弯曲较深时,能够通过牵引从基端侧的引出口8b引出的线5,更恰当地控制前端部6朝侧方的大致平行移动。
[0117]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还具有以下优点:相比第1和第2实施方式,能够使构造简单,并容易制造。
[0118]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线5优选具有相互不同的X射线造影性。由此,在X射线图像中,能够相互区分地识别多个线5。
[0119] (第5实施方式)
[0120] 接着,参照图14~图16B说明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套管20和具备该套管20的内窥镜系统100。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具备线5和外筒4或管10的内窥镜1,但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将线5和外筒4或管10构成为了与内窥镜1分体的单元的情况下,也能够增大前端部6的可动范围。
[012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100具备内窥镜1、和被安装于该内窥镜1所具备的插入部2的套管20。套管20具备安装于内窥镜1的柔性部8的、筒状的主体21和前端适配器22。
[0122] 内窥镜1是通常的柔性内窥镜。
[0123] 主体21与上述外筒4同样,具有使得在其内周面与柔性部8的外周面之间形成能够插入线5的间隙那样的内径尺寸。此外,主体21在基端侧具备相对于柔性部8被固定的柔性部安装部21a、和线用端口21b。柔性部安装部21a利用与上述线用端口3d所具备的固定部12相同的机构将主体21安装到柔性部8。线用端口21b与上述线用端口3d同样地构成,具备用于相对于主体21固定线5的固定部12。
[0124] 前端适配器22例如由环状的部件构成,安装于柔性部8的前端或其附近。此外,前端适配器22具有未图示的线安装部,在该线安装部上安装了线5的前端。另外,线5可以被单纯地绑在前端适配器22上。
[0125] 接着,对这样构成的套管20和内窥镜系统100的作用进行说明。
[0126] 为了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套管20,按照以下的步骤将套管20安装到插入部2。首先,在主体21内插入线5,将线5的前端安装到前端适配器22,将线5的基端部分从线用端口21b引出并配置到主体21的外部。接着,将插入部2插入到主体21和前端适配器22的内部,在柔性部8的前端部分安装前端适配器22,并在从该前端适配器22朝基端侧远离的位置处,将主体21安装到柔性部8。
[0127] 然后,用户牵引从线用端口3d引出的线5的基端部分,由此如图14中点划线所示,能够控制柔性部8的弯曲。
[0128]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套管20和内窥镜系统100,除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还具有以下优点:能够使用通用的内窥镜1,并且能够简单且价廉地进行制造。
[012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了主体21由单一的部件构成,但也可以取而代之,而如图15所示,主体21具有具备内侧管211、和插入有该内侧管211的外侧管212的双层构造。
[0130] 在内侧管211的前端,固定有前端适配器22。此外,内侧管211具有的长度尺寸收纳柔性部8的长度尺寸的大致全部。
[0131] 外侧管212在内侧管211的外侧,被配置成能够相对于该内侧管211在长度方向上移动,具有比内侧管211短的长度尺寸。
[0132] 在外侧管212的内周面与内侧管211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了能够插入线5的间隙,线5从外侧管212的前端通过该间隙到基端,并延伸至插入部2的基端侧。或者,外侧管212可以具有与图5所示的外筒4相同的构造。即,线5可以不被插入到外侧管212与内侧管211之间的间隙,而被插入到形成于外侧管212的孔内。
[0133] 用户能够通过使外侧管212朝基端侧移动,调整线5的露出部分5a的基端的位置,并通过接着牵引线5的基端部分,使柔性部8弯曲成任意的U字形状。
[013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21可以具有与图9A和图9B所示的柔性部8相同的构造。即,如图16A和图16B所示,可以在主体21的外表面,形成与槽8a相同的槽21c,在该槽21c内,插入收纳有线5的管10。
[0135] 由此,存在以下优点:能够实现主体21的细直径化,能够防止线5卷绕到主体21的外周面的情况。
[0136] 标号说明
[0137] 1:内窥镜
[0138] 2:插入部
[0139] 3:操作部
[0140] 3a:角度仪
[0141] 3b:外筒操作部(第2位置调整部)
[0142] 3c:螺旋槽
[0143] 3d:线用端口
[0144] 3e:旋钮(第2位置调整部、周向位置调整部)
[0145] 3f:缝隙
[0146] 4:外筒
[0147] 4a:螺纹牙
[0148] 4b:缝隙
[0149] 5:线
[0150] 5a:露出部分
[0151] 6:前端部
[0152] 7:弯曲部
[0153] 8:柔性部
[0154] 8a:槽
[0155] 9:间隙
[0156] 91:孔(第2通道)
[0157] 10:管
[0158] 11:齿轮
[0159] 12:固定部(线调整部)
[0160] 13:旋转部件
[0161] 14:旋转支承部
[0162] 15:粘接剂
[0163] 20:套管
[0164] 21:主体
[0165] 21a:柔性部安装部
[0166] 21b:线用端口
[0167] 21c:槽
[0168] 211:内侧管
[0169] 212:外侧管
[0170] 22:前端适配器
[0171] A:心包腔
[0172] B:心脏
[0173] C:心包
[0174] D:冠状动脉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