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投影装置和图像投影方法

申请号 CN201510836423.1 申请日 2015-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5652565B 公开(公告)日 2017-12-12
申请人 株式会社理光; 发明人 藤冈哲弥; 三川晃尚; 金井秀雄; 御沓泰成; 土屋聪; 真下淳; 久保良生;
摘要 一种图像投影装置,包括:图像产生单元,包括使用从 光源 发射的光产生图像的光学调制元件;照射光学单元,包括把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投影单元,投影由所述图像产生单元产生的图像;第一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移 动能 够相对于所述照射光学单元移动的所述图像产生单元;以及第二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根据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移动量移动照射区域,所述照射区域指示被所述照射光学单元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光所照射的区域。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投影装置,包括:
图像产生单元,包括使用从光源发射的光产生图像的光学调制元件;
照射光学单元,包括把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
投影单元,投影由所述图像产生单元产生的图像;
第一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移动能够相对于所述照射光学单元移动的所述图像产生单元;和
第二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根据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移动量移动照射区域,所述照射区域指示被所述照射光学单元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光所照射的区域,其中,该第二控制单元获取用于控制图像产生单元的移动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来执行用于使照射光学单元移动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移动所述照射区域,从而移动后的照射区域与移动后的图像产生单元中的光学调制元件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中,所述照射光学单元包括:
第一光学元件,为筒状光学部件,用于使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的亮度分布变得一致;
第二光学元件,汇聚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射出的光,同时校正光的纵向色差;和第三光学元件,向所述图像产生单元反射从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射出的光,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根据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移动量移动所述第一光学元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把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移动一定数值,所述数值是通过把所述图像显示单元的移动量乘以指示所述照射光学单元放大从光源发射的光的放大倍数的放大系数的倒数获得的。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还包括:
第一驱动单元,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和
第二驱动单元,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或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从而根据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移动量移动所述第一光学元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之中的每一个是致动器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元件是方管状光学部件,在该方管状光学部件中具有结合至该方管状光学部件的内表面的平板玻璃。
8.一种由图像投影装置执行的图像投影方法,所述图像投影装置包括:
图像产生单元,包括使用从光源发射的光产生图像的光学调制元件;
照射光学单元,包括把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和
投影单元,投影由所述图像产生单元产生的图像,所述图像投影方法包括:
执行第一控制,以移动能够相对于所述照射光学单元移动的所述图像产生单元;以及执行第二控制,以根据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移动量移动照射区域,所述照射区域指示被所述照射光学单元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光所照射的区域,其中,获取用于控制图像产生单元的移动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来执行用于使照射光学单元移动的控制。
9.一种图像投影装置,包括:
图像产生单元,包括使用从光源发射的光产生图像的光学调制元件;
照射光学单元,包括把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
投影单元,投影由所述图像产生单元产生的图像;
第一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转动能够相对于所述照射光学单元转动的所述图像产生单元;和
第二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根据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转动量转动照射区域,所述照射区域指示被所述照射光学单元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光所照射的区域,其中,该第二控制单元获取用于控制图像产生单元的转动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来执行用于使照射光学单元转动的控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转动所述照射区域,从而转动后的照射区域与转动后的图像产生单元中的光学调制元件对应。
11.一种由图像投影装置执行的图像投影方法,所述图像投影装置包括:
图像产生单元,包括使用从光源发射的光产生图像的光学调制元件;
照射光学单元,包括把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和
投影单元,投影由所述图像产生单元产生的图像,所述图像投影方法包括:
执行第一控制,以转动能够相对于所述照射光学单元转动的所述图像产生单元;以及执行第二控制,以根据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转动量转动照射区域,所述照射区域指示被所述照射光学单元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光所照射的区域,其中,获取用于控制图像产生单元的转动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来执行用于使照射光学单元转动的控制。

说明书全文

图像投影装置和图像投影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投影装置和一种图像投影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图像投影装置(以投影机为代表)是众所周知的,其中,图像产生单元根据从个人电脑、数字式摄像机等设备传来的图像数据使用从光源发射的光产生图像,并且所产生的图像通过包括多个透镜的光学系统被投影到屏幕等装置上。为了在安装图像投影装置时便于对其进行调节,在一种已知技术中,改变根据图像信号对从光源发射的光进行调制的光学调制元件与对透过所述光学调制元件的光进行投影的投影光学系统之间的相对位置
[0003] 例如,日本公开专利文献2014-134729公开了一种用于驱动相对移动机构的构造,当检测到装置本体的姿态发生变化时,所述构造改变光学调制元件与投影光学系统的相对位置,使得投影图像的底部中心与投影光的光轴彼此重合,以便有利于在安装投影机时调整该投影机。
[0004] 但是在常规情况中,待照射到光学调制元件上的照射光需要照亮光学调制元件的可移动范围的整个区域。因此,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除了光学调制元件之外的其它区域(原本不需要照射的区域)也被照射光照射,因此照射光的照射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之目的是至少部分地解决常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 一种图像投影装置,包括:图像产生单元,包括使用从光源发射的光产生图像的光学调制元件;照射光学单元,包括把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投影单元,投影由所述图像产生单元产生的图像;第一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移动能够相对于所述照射光学单元移动的所述图像产生单元;以及第二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根据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移动量移动照射区域,所述照射区域指示被所述照射光学单元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光所照射的区域。
[0007] 一种由图像投影装置执行的图像投影方法,所述图像投影装置包括:图像产生单元,包括使用从光源发射的光产生图像的光学调制元件;照射光学单元,包括把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投影单元,投影由所述图像产生单元产生的图像。所述图像投影方法包括:执行第一控制,以移动能够相对于所述照射光学单元移动的所述图像产生单元;以及执行第二控制,以根据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移动量移动照射区域,所述照射区域指示被所述照射光学单元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光所照射的区域。
[0008] 一种图像投影装置,包括:图像产生单元,包括使用从光源发射的光产生图像的光学调制元件;照射光学单元,包括把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投影单元,投影由所述图像产生单元产生的图像;第一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转动能够相对于所述照射光学单元转动的所述图像产生单元;以及第二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根据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转动量转动照射区域,所述照射区域指示被所述照射光学单元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光所照射的区域。
[0009] 一种由图像投影装置执行的图像投影方法,所述图像投影装置包括:图像产生单元,包括使用从光源发射的光产生图像的光学调制元件;照射光学单元,包括把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投影单元,投影由所述图像产生单元产生的图像。所述图像投影方法包括:执行第一控制,以转动能够相对于所述照射光学单元转动的所述图像产生单元;以及执行第二控制,以根据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转动量转动照射区域,所述照射区域指示被所述照射光学单元导引至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光所照射的区域。
[0010]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详细说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行业意义。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0012] 图2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影装置的功能结构框图
[0013] 图3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影装置的光学引擎的透视图;
[0014] 图4是所述实施方式的照射光学系统单元的示意图;
[0015] 图5是所述实施方式的投影光学系统单元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0016] 图6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单元的透视图;
[0017] 图7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单元的侧视图;
[0018] 图8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固定单元的透视图;
[0019] 图9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固定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0020] 图10是说明所述实施方式的利用所述固定单元的可移动板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0021] 图11是说明所述实施方式的利用所述固定单元的可移动板的支撑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2] 图12是所述实施方式的顶盖的仰视图;
[0023] 图13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单元的透视图;
[0024] 图14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0025] 图15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可移动板的透视图;
[0026] 图16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单元在去除可移动板之后的透视图;
[0027] 图17是说明所述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单元的DMD保持结构的示意图;
[0028] 图18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照射光学系统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0030] 图像投影装置的构造
[0031] 图1是一种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的示意图。
[0032] 投影机1是图像投影装置的一个示例,包括发射窗口3和外部接口(I/F)9,并在内部具有用于产生投影图像的光学引擎。例如,在投影机1中,当图像数据从连接至外部I/F 9的个人电脑或数字式摄像机传来时,光学引擎根据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产生投影图像,并从发射窗口3向屏幕S投影图像,如图1所示。
[0033] 在下列图中,X1X2方向是投影机1的宽度方向,Y1Y2方向是其深度方向,Z1Z2方向是其高度方向。布置有投影机1的发射窗口3的一侧可称为上侧,与发射窗口3相反的一侧可称为下侧。
[0034] 图2是此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的功能结构框图。
[0035] 如图2所示,投影机1包括电源4、主开关SW5、操作单元7、外部接口(I/F)9、系统控制单元10、扇20和光学引擎15。
[0036] 电源4连接至市电,把电压频率转换为适合于投影机1的内部电路的电压和频率,并向系统控制单元10、风扇20和光学引擎15等供电。
[0037] 用户可使用主开关SW5进行投影机1的开机/关机操作。当电源4通过电源线或类似电缆连接至市电时,在主开关SW5接通时,电源4开始向投影机1的各个单元供电,在主开关SW5关断时,电源4停止向投影机1的各个单元供电。
[0038] 操作单元7是接受由用户进行的各种操作的按钮和/或类似装置,并且例如布置在投影机1的顶面上。操作单元7接受用户操作,例如调节投影图像的尺寸、色调和焦距。由操作单元7接受的用户操作被传送至系统控制单元10。
[0039] 外部I/F 9具有例如连接至个人电脑或数字式摄像机的连接端子,并把从连接装置传来的图像数据输出至系统控制单元10。
[0040] 系统控制单元10包括图像控制单元11、移动控制单元12、以及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为了便于说明,在此主要以示例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功能;但是,包括在系统控制单元10中的功能不局限于所述的这些功能。在此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单元10例如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系统控制单元10的各个单元(图像控制单元11、移动控制单元12和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的功能是由执行存储在ROM中的程序的CPU与RAM协作实现的。但是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采用系统控制单元10的各个单元(图像控制单元11、移动控制单元12和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的至少一部分功能由专用硬件电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实现的构造。
[0041] 由本实施方式的系统控制单元10执行的程序可配置为通过以可安装格式或可执行格式的文件形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例如只读光盘(CD-ROM)、软盘(FD)、可录光盘(CD-R)、数字化多功能光盘(DVD)和通用串行总线(USB)存储器)中的方式提供。可替代地,所述程序可配置为通过网络(例如互联网)提供或分发。而且,各个程序可配置为通过预先安装到非易失记录介质(例如ROM)中的方式提供。
[0042] 图像控制单元11根据通过外部I/F 9输入的图像数据控制布置在光学引擎15的图像显示单元50中的数字微镜器件(DMD)551,以产生待投影到屏幕S上的图像。DMD 551是光学调制元件的一个示例,它使用从后文中所述的光源30发射的光产生图像。图像显示单元50是图像产生单元的一个示例。更具体的内容将在后文中说明。
[0043] 移动控制单元12是第一控制单元的一个示例,它移动布置在图像显示单元50中的可移动单元55,以控制布置在可移动单元55中的DMD 551的位置。虽然其细节将在后文中说明,但是在此示例中,图像显示单元50可相对于后文所述的光学系统单元40移动,并且移动控制单元12进行控制,以移动图像显示单元50。
[0044] 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是第二控制单元的一个示例,它进行控制,以根据图像显示单元50的移动量移动照射区域,所述照射区域指示被后文中所述的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导引至图像显示单元50的光照射的区域。更具体的内容将在后文中说明。
[0045] 风扇20在系统控制单元10的控制下转动,并冷却光学引擎15的光源30。
[0046] 光学引擎15包括光源30、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图像显示单元50和投影光学系统单元60,并在系统控制单元10的控制下向屏幕S投影图像。
[0047] 光源30例如是高压汞灯、氙气灯和发光二极管(LED),它在系统控制单元10的控制下使用光照射所述的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
[0048] 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是照射光学单元的一个示例,它包括用于把从光源30发射的光导引至图像显示单元50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虽然其细节将在后文中说明,但是在此实施方式中,照明光学系统单元40包括色轮、光隧道、中继透镜等,并把从光源30发射的光导引至布置在图像显示单元50中的DMD 551。
[0049] 图像显示单元50包括被固定支撑的固定单元51以及可相对于固定单元51移动的可移动单元55。可移动单元55包括DMD 551,并且可移动单元55相对于固定单元51的位置由系统控制单元10的移动控制单元12控制。DMD 551由系统控制单元10的图像控制单元11控制,它调制由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导引的光,以产生投影图像。
[0050] 投影光学系统单元60是投影单元的一个示例,它投影由图像显示单元50产生的图像。例如,投影光学系统单元60包括多个投影透镜、反射镜和/或类似装置,并放大由图像显示单元50的DMD 551产生的图像,从而把图像投影到屏幕S上。
[0051] 光学引擎的构造
[0052] 下面说明投影机1的光学引擎15的各个单元的构造。
[0053] 图3是此实施方式的光学引擎15的透视图。如图3所示,光学引擎15具有光源30、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图像显示单元50、以及投影光学系统单元60,这些装置布置在投影机1中。
[0054] 光源30布置在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的一侧,并沿X2方向发射光。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把从光源30发射的光导引至布置在下面的图像显示单元50。图像显示单元50使用由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导引的光产生投影图像。投影光学系统单元60布置在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上方,它向投影机1之外投影由图像显示单元50产生的投影图像。
[0055] 此实施方式的光学引擎15配置为使用从光源30发射的光向上投影图像;但是,它也可配置为平地投影图像。
[0056] 投影光学系统单元
[0057] 图4是此实施方式的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的示意图。
[0058] 如图4所示,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包括色轮401、光隧道402、中继透镜403和404、柱面镜405和凹面镜406。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还包括第一致动器410,所述第一致动器410是第一驱动单元的一个示例,它用于沿竖直方向(第一方向的一个示例,在图4的示例中是Z1Z2方向)移动光隧道402。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还包括第二致动器411,所述第二致动器411是第二驱动单元的一个示例,它用于沿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水平方向(第二方向的一个示例,在图4的示例中,是Y1Y2方向)移动光隧道402。第一致动器410和第二致动器411由系统控制单元10的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控制。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进行的控制(照射区域的移动控制)的具体内容将在后文中说明。
[0059] 色轮401是一个圆盘,R(红色)、G(绿色)和B(蓝色)颜色的滤光片在其中例如沿周向布置在不同部分中。色轮401高速旋转,从而以时分方式把从光源30发射的光分为RGB颜色。
[0060] 光隧道402是第一光学元件的一个示例,它是一个筒状光学部件,用于使从光源30发射的光的亮度分布变得一致。更具体地说,光隧道402是一个方管状光学部件,其中有结合到其内表面上的平板玻璃。光隧道402使透过色轮401的RGB颜色的光在其内表面上发生多次反射,从而使得亮度分布变得一致,并把光导引至中继透镜403和404。
[0061] 中继透镜403和404是第二光学元件的示例,它汇聚从光隧道402射出的光,同时校正光的纵向色差。
[0062] 柱面镜405和凹面镜406是第三光学元件的示例,它们把从中继透镜403和404射出的光反射至布置在图像显示单元50中的DMD 551。在此,从光源30发射的光被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放大,并导引至DMD 551。换言之,由被导引至DMD 551的光形成的图像(具有基本上与DMD 551相同的尺寸的图像)是通过把从光隧道402射出的光所形成的图像(具有基本上与光隧道402出口的横截面相同的尺寸的图像)放大预定倍数(根据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的光学系统确定)而得到的图像。在下文中,所述的预定放大倍数称为“放大系数E”。DMD 551调制来自于凹面镜406的反射光,以产生投影图像。
[0063] 投影光学系统单元
[0064] 图5是此实施方式的投影光学系统单元60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0065] 如图5所示,投影光学系统单元60具有投影透镜601、反射镜602、以及曲面镜603,这些部件布置在机壳内。
[0066] 投影透镜601包括多个透镜,并在反射镜602上形成由图像显示单元50的DMD 551产生的投影图像。反射镜602和曲面镜603反射形成的投影图像,从而放大投影图像,并把放大的投影图像投影到布置在投影机1之外的屏幕S或类似装置上。
[0067] 图像显示单元
[0068] 图6是此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单元50的透视图。图7是此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单元50的侧视图。
[0069] 如图6和图7所示,图像显示单元50包括被固定支撑的固定单元51以及可相对于固定单元51移动的可移动单元55。
[0070] 固定单元51包括作为第一固定板的顶板511和作为第二固定板的底板512。在固定单元51中,顶板511和底板512彼此平行地布置,并在其间有预定空间,固定单元51固定在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之下。
[0071] 可移动单元55包括:DMD 551;作为第一可移动板的可移动板552;作为第二可移动板的耦合板553;以及散热装置554,并且,该可移动单元55以可移动的方式被固定单元51支撑。
[0072] 可移动板552布置在固定单元51的顶板511和底板512之间,并被固定单元51支撑为平行于顶板511和底板512,从而以可移动的方式被支撑在平行于其表面的方向上。
[0073] 耦合板553横跨固定单元51的底板512固定至可移动板552。对于耦合板553,DMD 551固定至耦合板553的上侧,散热装置554固定至耦合板553的下侧。耦合板553固定至可移动板552,从而随可移动板552、DMD 551和散热装置554一起以可移动的方式被固定单元51支撑。
[0074] DMD 551布置在耦合板553的更靠近可移动板552的平面上,并且随可移动板552和耦合板553一起以可移动的方式布置。DMD 551包括图像产生平面,在该平面上以点阵形式布置有多个可移动微镜。DMD 551的每个微镜的镜面围绕扭转轴线倾斜地安装,根据从系统控制单元10的图像控制单元11传来的图像信号,DMD 551的每个微镜被以开/关(ON/OFF)形式驱动。
[0075] 例如,在“ON”的情况中,微镜的倾被控制为使得微镜向投影光学系统单元60反射从光源30发射的光。例如,在“OFF”的情况中,微镜的倾角被控制为使得微镜处于向OFF光板(未示出)反射从光源30发射的光的方向。
[0076] 通过这种方式,DMD 551被配置为根据从图像控制单元11传来的图像信号控制各个微镜的倾角,并对从光源30发射并穿过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的光进行调制,以产生投影图像。
[0077] 散热装置554是散热单元的一个示例,它布置为使得其至少一部分与DMD 551接触。散热装置554与DMD 551一起布置在被可移动地支撑的耦合板553中,从而散热装置554与DMD 551接触,这使得DMD 551被高效地冷却。基于这种构造,在此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中,散热装置554抑制DMD 551的温升,以减少因DMD 551的温升而导致的失灵或故障等问题的发生。
[0078] 固定单元
[0079] 图8是此实施方式的固定单元51的透视图。图9是此实施方式的固定单元51的分解透视图。
[0080] 如图8和图9所示,固定单元51包括顶板511和底板512。
[0081] 顶板511和底板512分别由板状构件形成,并且在与可移动单元55的DMD 551对应的位置分别具有中心孔513和514。顶板511和底板512被多个支撑件515支撑为彼此平行的形态,在它们之间有预定空间。
[0082] 如图9所示,支撑件515的上端被压入形成在顶板511中的支撑孔516中,支撑件515的形成有阳螺纹槽的下端被插入到形成在底板512中的支撑孔517中。支撑件515在顶板511和底板512之间形成预定空间,并以平行的方式支撑顶板511和底板512。
[0083] 在顶板511和底板512中分别形成有多个支撑孔522和526,其中的每个支撑孔以可转动的方式保持支撑球521。
[0084] 在内周面上具有阴螺纹槽的圆筒状保持件523插入到顶板511的支撑孔522中。保持件523以可转动的方式保持支撑球521,位置调整螺杆524从上方插入到保持件523中。底板512的支撑孔526在其下端处被盖件527遮盖,并且以可转动的方式保持支撑球521。
[0085] 被顶板511和底板512的各个支撑孔522和526以可转动的方式保持的支撑球521与布置在顶板511和底板512之间的可移动板552接触,以可移动地支撑可移动板552。
[0086] 图10是说明此实施方式的利用固定单元51的可移动板552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部分A的轮廓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87]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顶板511中,支撑球521被插入到支撑孔522中的保持件523可转动地保持。在底板512中,支撑球521也被支撑孔526可转动地保持,所述支撑孔526的下端被盖件527遮盖。
[0088] 支撑球521被保持为使得其至少部分地从支撑孔522和526突出,并与布置在顶板511和底板512之间的可移动板552接触,并且支撑可移动板552。可移动板552被可转动地布置的支撑球521从两侧支撑,从而被支撑为平行于顶板511和底板512,并可沿平行于其表面的方向移动。
[0089] 在处于顶板511上的支撑球521中,从保持件523的下端突出的量根据与支撑球521接触的位置调整螺杆524在远离可移动板552的支撑球521一侧的位置而变化。例如,当位置调整螺杆524沿Z1方向位移时,支撑球521的突出量减少,从而顶板511和可移动板552之间的空间减小。而且,例如,当位置调整螺杆524沿Z2方向位移时,支撑球521的突出量增加,从而顶板511和可移动板552之间的空间增大。
[0090] 这样,通过使用位置调整螺杆524改变支撑球521的突出量,能够适当地调整顶板511和可移动板552之间的空间。
[0091] 如图8和图9所示,在顶板511的更靠近底板512的平面上布置有磁体531、532、533和534。
[0092] 图12是此实施方式的顶板511的仰视图。如图12所示,磁体531、532、533和534布置在顶板511的更靠近底板512的平面上。
[0093] 磁体531、532、533和534布置在四个位置,围绕顶板511的中心孔513。磁体531、532、533和534之中的每一个配有两个长方体磁体,这两个长方体磁体布置为其纵向彼此平行,并且形成对可移动板552产生作用的磁场
[0094] 磁体531、532、533和534构成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与布置在可移动板552的顶面中并面向磁体531、532、533和534的线圈协作移动可移动板552。
[0095] 布置在固定单元51中的支撑件515和支撑球521的数目、位置等不局限于此实施方式中所示的配置,只要其能够可移动地支撑可移动板552。
[0096] 可移动单元
[0097] 图13是此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单元55的透视图。图14是此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单元55的分解透视图。
[0098] 如图13和图14所示,可移动单元55包括DMD 551、可移动板552、耦合板553、散热装置554、保持件555、以及DMD基板557,并且相对于固定单元51被可移动地支撑。
[0099] 如上所述,可移动板552布置在固定单元51的顶板511和底板512之间,并且沿平行于表面的方向被支撑球521可移动地支撑。
[0100] 图15是此实施方式的可移动板552的透视图。
[0101] 如图15所示,可移动板552由板状构件构成,在与布置在DMD基板557中的DMD 551对应的位置具有中心孔570,并且具有布置在中心孔570周围的线圈581、582、583和584。
[0102] 各个线圈581、582、583和584由围绕平行于Z1Z2方向的轴线缠绕的电线形成,并布置在形成在可移动板552的更靠近顶板511的一侧的凹槽中,并且被盖件遮盖。线圈581、582、583和584构成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用于与顶板511的各个磁体531、532、533和534协作移动可移动板552。
[0103] 在可移动单元55被固定单元51支撑的状态中,顶板511的磁体531、532、533和534以及可移动板552的线圈581、582、583和584处于分别彼此相对的位置。当电流流过线圈581、582、583和584时,由磁体531、532、533和534形成的电场产生洛伦兹,该洛伦兹力作为用于移动可移动板552的驱动力。
[0104] 可移动板552受到在磁体531、532、533和534与线圈581、582、583和584之间产生的作为驱动力的洛伦兹力,并且在XY平面上相对于固定单元51直线地或转动地位移。
[0105] 各个线圈581、582、583和584中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由系统控制单元10的移动控制单元12控制。移动控制单元12利用流过各个线圈581、582、583和584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控制可移动板552的移动(转动)方向、移动量、转动角度和/或类似特性。即,移动控制单元12可进行控制,以移动能够相对于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移动的图像显示单元50。
[0106] 在此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驱动单元,线圈581和磁体531布置为使得线圈584和磁体534在X1X2方向上彼此相对。当电流流过线圈581和线圈584时,产生沿X1方向或X2方向的洛伦兹力,如图5所示。可移动板552在线圈581与磁体531之间以及线圈584与磁体534之间产生的洛伦兹力的作用下沿X1方向或沿X2方向移动。
[0107] 在此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二驱动单元,线圈582和磁体532布置为在X1X2方向上平行于线圈583和磁体533,磁体532和磁体533布置为使得其纵向垂直于磁体531和磁体534的纵向。基于这种构造,当电流流过线圈582和线圈583时,产生沿Y1方向或沿X2方向的洛伦兹力,如图15所示。
[0108] 可移动板552在线圈582与磁体532之间以及线圈583与磁体533之间产生的洛伦兹力的作用下沿Y1方向或沿Y2方向移动。可移动板552在线圈582与磁体532之间以及线圈583与磁体533之间产生的相反方向的洛伦兹力的作用下位移从而在XY平面上转动。
[0109] 例如,当电流流过从而在线圈582与磁体532之间产生沿Y1方向的洛伦兹力并且在线圈583与磁体533之间产生沿Y2方向的洛伦兹力时,在从上方观察时,可移动板552位移从而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另外,当电流流过从而在线圈582与磁体532之间产生沿Y2方向的洛伦兹力并且在线圈583与磁体533之间产生沿Y1方向的洛伦兹力时,从上方观察,可移动板552位移从而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0110] 在可移动板552中,在与固定单元51的支撑件515对应的位置布置有可移动范围限制孔571。固定单元51的支撑件515插入到可移动范围限制孔571中,当可移动板552例如因振动或某些异常状况而显著移动时,可移动范围限制孔571开始与支撑件515接触,从而限制可移动板552的可移动范围。
[0111] 如上所述,在此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单元10的移动控制单元12控制流过线圈581、582、583和584的电流的大小或方向,从而可把可移动板552移动至可移动范围内的任意位置。
[0112] 作为移动单元的磁体531、532、533和534以及线圈581、582、583和584的数目、位置等可按与此实施方式中的配置方式不同的方式配置,只要可移动板552能被移动至任意位置。例如,作为移动单元的磁体可布置在顶板511的顶面中,或者布置在底板512的任何平面中。例如,可采用磁体布置在可移动板552中并且线圈布置在顶板511或底板512中的配置。
[0113] 可移动范围限制孔571的数目、位置、形状等不局限于此实施方式中所示的配置。例如,可移动范围限制孔571的数目可为一个或多个。可移动范围限制孔571的形状可与此实施方式中的形状不同,例如可为矩形或圆形。
[0114] 如图13所示,耦合板553固定至被固定单元51可移动地支撑的可移动板552的下侧(更靠近底板512的一侧)。耦合板553由板状构件构成,在与DMD 551对应的位置具有中心孔,并且在位于耦合板553周围的弯曲部分处通过三个螺钉固定至可移动板552的下侧。
[0115] 图16是此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单元55在去除可移动板552之后的透视图。
[0116] 如图16所示,耦合板553在其顶面上布置有DMD 551,并在其底面上布置有散热装置554。耦合板553固定至可移动板552,从而布置为可与可移动板552以及DMD 551和散热装置554一起相对于固定单元51移动。
[0117] DMD 551布置在DMD基板557中,并且DMD基板557夹在保持件555与耦合板553之间,从而DMD 551被固定至耦合板553。如图14和图16所示,保持件555、DMD基板557、耦合板553和散热装置554是叠置的,并通过作为固定装置的台阶螺钉560和作为加压装置的弹簧561固定。
[0118] 图17是说明此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单元55的DMD保持结构的示意图。图17是可移动单元55的侧视图,其中未示出可移动板552和耦合板553。
[0119] 如图17所示,散热装置554具有凸出部554a,在散热装置554固定至耦合板553的状态中,所述凸出部554a通过位于DMD基板557中的通孔与DMD 551的下侧接触。散热装置554的凸出部554a可布置为和DMD基板557的与DMD 551对应的下侧位置接触。
[0120] 为了加强DMD 551的冷却效果,在散热装置554的凸出部554a与DMD 551之间可布置可弹性变形传热片。利用所述传热片可提高散热装置554的凸出部554a与DMD 551之间的导热性,并加强散热装置554对DMD 551的冷却效果。
[0121] 如上所述,保持件555、DMD基板557和散热装置554是叠置的,并通过台阶螺钉560和弹簧561固定。当拧紧台阶螺钉560时,弹簧561沿Z1Z2方向压缩,从而弹簧561产生沿图17中所示的Z1方向的力F1。由于由弹簧561产生的力F1,散热装置554被沿Z1方向的力F2朝DMD 551按压。
[0122] 在此实施方式中,台阶螺钉560和弹簧561布置在四个位置,施加到散热装置554上的力F2与四个弹簧561产生的力F1的合力相等。来自于散热装置554的力F2作用在保持具有DMD 551的DMD基板557的保持件555上。因此,在保持件555中产生与来自于散热装置554的力F2对应的沿Z2方向的力F3,从而DMD基板557可被保持在保持件555与耦合板553之间。
[0123] 由在保持件555中产生的力F3引起的沿Z2方向的力F4作用在台阶螺钉560和弹簧561上。由于弹簧561布置在四个位置,因此作用在每个弹簧561上的力F4相当于在保持件
555中产生的力F3的四分之一,并且最终与力F1平衡。
[0124] 保持件555是能够按图17中的箭头B所示弯曲并形成为板簧的构件。保持件555在散热装置554的凸出部554a的压力作用下弯曲,并产生把散热装置554沿Z2方向向回推的力,从而能够稳固地保持DMD 551与散热装置554之间的接触。
[0125] 如上所述,在可移动单元55中,可移动板552以及包括DMD 551和散热装置554的耦合板553被固定单元51可移动地支撑。可移动单元55的位置由系统控制单元10的移动控制单元12控制。与DMD 551接触的散热装置554布置在可移动单元55中,从而能防止因DMD 551的温升而导致的失灵和故障等问题的发生。
[0126] 图像投影
[0127] 如上所述,在此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中,产生投影图像的DMD 551布置在可移动单元55中,DMD 551以及可移动单元55的位置由系统控制单元10的移动控制单元12控制。
[0128] 移动控制单元12控制可移动单元55的位置,使得可移动单元55按预定周期(例如与图像投影时的速率对应的预定周期)在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多个位置之间高速移动,所述距离小于DMD 551的微镜的排布间距。此时,图像控制单元11向DMD 551发送图像信号,从而产生根据每个位置移位的投影图像。
[0129] 例如,移动控制单元12使DMD 551按预定周期在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P1和位置P2之间往复移动,所述距离小于DMD 551的微镜在X1X2方向和Y1Y2方向上的排布间距。此时,图像控制单元11控制DMD 551,从而产生根据每个位置移位的投影图像,使得投影图像的分辨率可为DMD 551的分辨率的两倍左右。另外,通过增加DMD 551的移动位置,可使投影图像的分辨率为DMD 551的分辨率的两倍或更多。
[0130] 通过这种方式,移动控制单元12使DMD 551与可移动单元55一起按预定周期移动,并且图像控制单元11根据DMD 551的位置产生投影图像,这使得投影的图像具有比DMD 551的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
[0131] 而且,在此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中,移动控制单元12进行控制,使DMD 551与可移动单元55一起转动,从而可转动投影图像,同时无需缩减投影图像。例如,在图像产生单元(例如DMD 551)为固定式单元的投影机中,除非缩减投影图像,否则无法在转动投影图像的同时保持投影图像的纵横比。与此相反,在此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中,DMD 551是可转动的,因此可转动投影图像,并且可调节倾角等,而无需缩减投影图像。
[0132] 如上所述,在此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中,DMD 551构造为可移动的,这允许投影图像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冷却DMD 551的散热装置554与DMD 551一起结合在可移动单元55中,这样,通过与DMD 551接触,能够实现高效的冷却,从而抑制DMD 551的温升。因此,在投影机1中,能够减少因DMD 551的温升而导致的失灵和故障等问题。
[0133] 照射区域的移动控制
[0134] 在此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单元10的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进行控制,以根据图像显示单元50的移动量移动照射区域,所述照射区域指示被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导引至图像显示单元50的光照射的区域。更准确地说,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进行控制以移动所述照射区域,从而移动后的照射区域与移动后的图像显示单元50中的DMD 551对应。由此,无需把所述照射区域的尺寸设置为与DMD 551的可移动范围的整个面积对应的尺寸(与DMD 551相当的尺寸就足够了),并且可抑制除了DMD 551之外的任何区域(原本无需被照射的区域)被照射光照射的现象。因此,根据此实施方式,能够提高照射至DMD 551的照射光的照射效率。
[0135] 在此示例中,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进行控制,以根据图像显示单元50的移动量移动光隧道402。更准确地说,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进行控制,以把光隧道402移动一定数值,所述数值是通过把图像显示单元50的移动量乘以指示图像显示单元50放大从光源30发射的光的放大倍数的放大系数E的倒数获得的。在此示例中,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根据图像显示单元50的移动量控制第一致动器410或第二致动器411,从而移动光隧道402。如上所述,此实施方式配置为使两个致动器(410,411)布置为沿两个正交方向移动光隧道402,从而与DMD 551的作为反射面(由照射光照射的表面)的二维平面对应。
[0136] 例如,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从移动控制单元12获取控制信号,以控制可移动板552的移动方向、移动量和/或类似特性,从获取的控制信号检测DMD 551(图像显示单元50)的移动量和移动方向,并计算使移动后的照射区域与移动后的DMD 551对应所需的光隧道402的移动量和移动方向。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控制第一致动器410或第二致动器411,使得光隧道402沿计算的移动方向按计算的移动量移动。例如,当图像显示单元50沿与光隧道402的向上方向(图4的示例中的Z1方向)对应的方向移动距离p时,照射区域控制单元控制第一致动器410,使得光隧道402向上移动距离p×1/E。而且,例如,当图像显示单元50沿与光隧道402的向左方向(图4的示例中的Y2方向)对应的方向移动距离q时,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控制第二致动器411,使得光隧道402向左移动距离q×1/E。
[0137] 如上所述,根据此实施方式,即使DMD 551被移动,也能够一致地照射DMD 551,而不会降低照射效率,并且,与常规方式相比,在使用相同的灯光输入的条件下,这能实现DMD 551的移动(即,投影位置的移动),而不会导致亮度降低。
[0138] 虽然在此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但是该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因此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实现阶段中,可通过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修改部件来实施本发明。而且,通过适当地组合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部件,能够形成本发明的各种形式。例如,可从所述实施方式中所示的部件中省略一些部件。
[0139] 照射光学系统单元
[0140] 图18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的示意图。
[0141] 如图18所示,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包括色轮401、光隧道402、中继透镜403和404、柱面镜405和凹面镜406。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还包括致动器412,所述致动器412是驱动单元的一个示例,它用于转动光隧道402。致动器412由系统控制单元10的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控制。由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进行的控制(照射区域的转动控制)的具体内容将在后文中说明。
[0142] 色轮401是一个圆盘,R(红色)、G(绿色)和B(蓝色)颜色的滤光片在其中例如沿周向布置在不同部分中。色轮401高速旋转,从而以时分方式把从光源30发射的光分为RGB颜色。
[0143] 光隧道402是第一光学元件的一个示例,它是一个筒状光学部件,用于使从光源30发射的光的亮度分布变得一致。更具体地说,光隧道402是一个方管状光学部件,其中有结合到其内表面上的平板玻璃。光隧道402使透过色轮401的RGB颜色的光在其内表面上发生多次反射,从而使得亮度分布变得一致,并把光导引至中继透镜403和404。
[0144] 中继透镜403和404是第二光学元件的示例,它汇聚从光隧道402射出的光,同时校正光的纵向色差。
[0145] 柱面镜405和凹面镜406是第三光学元件的示例,它们把从中继透镜403和404射出的光反射至布置在图像显示单元50中的DMD 551。DMD 551调制来自于凹面镜406的反射光,以产生投影图像。
[0146] 照射区域的转动控制
[0147] 在此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单元10的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进行控制,以根据图像显示单元50的转动量转动照射区域,所述照射区域指示被照射光学系统单元40导引至图像显示单元50的光照射的区域。更准确地说,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进行控制以转动所述照射区域,从而转动后的照射区域与转动后的图像显示单元50中的DMD 551对应。由此,无需把所述照射区域的尺寸设置为与DMD 551的可转动范围的整个面积对应的尺寸(与DMD 551相当的尺寸就足够了),并且可抑制除了DMD 551之外的任何区域(原本无需被照射的区域)被照射光照射的现象。因此,根据此实施方式,能够提高照射至DMD 551的照射光的照射效率。
[0148] 在此示例中,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进行控制,以根据图像显示单元50的转动量转动光隧道402。更准确地说,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进行控制以转动光隧道402,使得光隧道402的转动量与图像显示单元50的转动量相同。
[0149] 在此示例中,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根据图像显示单元50的转动量控制致动器412,从而转动光隧道402。例如,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从移动控制单元12获取控制信号,以控制可移动板552的转动方向、转动角度和/或类似特性,从获取的控制信号检测DMD 551(图像显示单元50)的转动量和转动方向,并计算使转动后的照射区域与转动后的DMD 551对应所需的光隧道402的转动量和转动方向(在此示例中,所述转动量和转动方向与图像显示单元50的转动量和转动方向相同)。然后,照射区域控制单元13控制致动器412,使得光隧道402沿计算的转动方向按计算的转动量转动。致动器412配置为使光隧道402围绕光隧道402的矩形空间的中轴线(作为转动轴线)转动,以响应围绕DMD 551的中心(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操作。
[0150] 如上所述,根据此实施方式,即使DMD 551被转动,也能够一致地照射DMD 551,而不会降低照射效率,并且,与常规方式相比,在使用相同的灯光输入的条件下,这能实现DMD 551的转动(即,投影姿态的转动),而不会导致亮度降低。
[0151]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能够提高照射至光学调制元件的照射光的照射效率。
[0152]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153]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4年11月28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242034和于2014年11月28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242043的优先权,这些日本专利申请的完整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此。
[0154] 为了全面、清楚地公开,本发明是参照特定实施方式来说明的,但是所附权利要求不受这些实施方式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文所述的基本教导的前提下做出的所有修饰和更改都应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