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

申请号 CN201710263233.4 申请日 2017-04-21 公开(公告)号 CN106872112A 公开(公告)日 2017-06-20
申请人 苏州科技大学; 发明人 吴永芝; 刘义生;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包括淋雨房房体,所述淋雨房房体内设置有喷淋系统,淋雨房房体底部设置有回 水 池,还包括喷淋头安装板,所述喷淋头安装板通过直线驱动机构安装在淋雨房房体内,所述喷淋系统包括通过输水管连接至回水池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固定在淋雨房房体安装板上,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水 泵 和 过滤器 ,还包括安装在输水管上的流量控制机构,本发明的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可通过流量控制机构对降雨量及喷头与待测 汽车 的距离进行控制,实现对小雨、中雨、大雨等自然环境的精确模拟,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减少了人为的调整。
权利要求

1.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淋雨房房体,,所述淋雨房房体(1)内设置有喷淋系统(3),淋雨房房体(1)底部设置有回池,还包括喷淋头安装板(22),所述喷淋头安装板(22)通过直线驱动机构(21)安装在淋雨房房体(1)内,所述喷淋系统(3)包括通过输水管(19)连接至回水池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固定在淋雨房房体(1)安装板上,所述输水管(19)上设置有第一水(18)和过滤器(20),还包括安装在输水管(19)上的流量控制机构;
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和流量控制机构、直线驱动机构(21)和第一水泵(18)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包括水流压调节(14)、流量计(15)和自动调节阀(16),所述自动调节阀(16)位于靠近喷淋头一端,还包括排水旁路,所述排水旁路设置在自动调节阀(16)出水端和回水池之间,所述排水旁路上设置有旁路安全阀(17),所述水流压力调节阀(14)、流量计(15)和自动调节阀(16)均和控制系统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通过度调节机构与喷淋头安装板(22)连接,喷淋头安装板(22)上垂直安装有对喷淋头角度起测量作用的角度标尺,所述由输水管(19)、第一水泵(18)和过滤器(20)组成的结构有两套,两套结构并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安装板(22)和安装在喷淋头安装板(22)上的喷淋头安装在淋雨房房体(1)内的顶面及四个侧面上,所述淋雨房房体(1)的一个侧面为入口面(25),还包括驱动入口面(25)关闭并朝向淋雨房房体(1)内部运动的驱动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淋雨房房体(1)底面的第一轨道(24),还包括第一板安装架,所述第一门板安装架包括第一横杆(23)和位于横杆两端的第一竖杆(26),所述第一竖杆(26)位于第一轨道(24)内,还包括驱动第一竖杆(26)在第一轨道(24)内运动的第一竖杆(26)驱动机构,所述入口面(25)与第一横杆(23)铰接,还包括驱动入口面(25)绕第一横杆(23)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机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淋雨房房体(1)底面的第二轨道(28),还包括第二门板安装架,所述第二门板安装架包括第二横杆(27)和安装在第二横杆(27)一端的第二竖杆(29),所述第二竖杆(29)位于第二轨道(28)内,还包括驱动第二竖杆(29)在第二轨道(28)内运动的第二竖杆(29)驱动机构,所述入口面(25)与第二横杆(27)铰接,还包括驱动入口面(25)绕第二竖杆(29)转动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池包括回水区域(4)和吸水区域(5),所述回水区域(4)和吸水区域(5)之间设置有多层过滤网(6),所述输水管(19)位于吸水区域(5)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池内分别设置有连接外部蓄水池的进水管路(7)和出水管路(8),所述进水管路(7)上设置有第二水泵(9),所述出水管路(8)上设置有第三水泵(10),还包括安装在回水池内的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二水泵(9)和第三水泵(10)均和控制系统连接。

说明书全文

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淋雨试验技术,特别涉及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

背景技术

[0002]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其密封性往往是客户最关心的因素之一,车辆渗或进水会给客户带来经济损失,也会让客户产生不安全感,因此,在汽车工业,车身的淋雨密封性试验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使用的封闭性检测方法为设置淋雨房房体,淋雨房房体顶部设置有喷头,车辆进入喷头下方进行喷水,但此种结构设置,大车和小车进入淋雨房房体后,喷淋头和车身表面的距离相差很大,使得不同规格的车辆进入后,测试环境和条件发生改变,从而对测试数据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降雨量进行精确控制的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包括淋雨房房体,所述淋雨房房体内设置有喷淋系统,淋雨房房体底部设置有回水池,还包括喷淋头安装板,所述喷淋头安装板通过直线驱动机构安装在淋雨房房体内,所述喷淋系统包括通过输水管连接至回水池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固定在淋雨房房体安装板上,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水过滤器,还包括安装在输水管上的流量控制机构;
[0005] 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和流量控制机构、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一水泵连接。
[0006] 进一步的是: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包括水流压调节、流量计和自动调节阀,所述自动调节阀位于靠近喷淋头一端,还包括排水旁路,所述排水旁路设置在自动调节阀出水端和回水池之间,所述排水旁路上设置有旁路安全阀,所述水流压力调节阀、流量计和自动调节阀均和控制系统连接。
[0007] 进一步的是:所述喷淋头通过度调节机构与喷淋头安装板连接,喷淋头安装板上垂直安装有对喷淋头角度起测量作用的角度标尺,所述由输水管、第一水泵和过滤器组成的结构有两套,两套结构并联设置。
[0008] 进一步的是:所述喷淋头安装板和安装在喷淋头安装板上的喷淋头安装在淋雨房房体内的顶面及四个侧面上,所述淋雨房房体的一个侧面为入口面,还包括驱动入口面关闭并朝向淋雨房房体内部运动的驱动机构。
[0009] 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淋雨房房体底面的第一轨道,还包括第一板安装架,所述第一门板安装架包括第一横杆和位于横杆两端的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位于第一轨道内,还包括驱动第一竖杆在第一轨道内运动的第一竖杆驱动机构,所述入口面与第一横杆铰接,还包括驱动入口面绕第一横杆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机构。
[0010] 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淋雨房房体底面的第二轨道,还包括第二门板安装架,所述第二门板安装架包括第二横杆和安装在第二横杆一端的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位于第二轨道内,还包括驱动第二竖杆在第二轨道内运动的第二竖杆驱动机构,所述入口面与第二横杆铰接,还包括驱动入口面绕第二竖杆转动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
[0011] 进一步的是:所述回水池包括回水区域和吸水区域,所述回水区域和吸水区域之间设置有多层过滤网,所述输水管位于吸水区域内。
[0012] 进一步的是:所述回水池内分别设置有连接外部蓄水池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水泵,还包括安装在回水池内的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均和控制系统连接。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可通过流量控制机构对降雨量及喷头与待测汽车的距离进行控制,实现对小雨、中雨、大雨等自然环境的精确模拟,同时还设置有标定系统,可对淋雨房房体的降雨强度进行反馈,看降雨强度是否达到设定值,同时摄像监控系统的设置可对模拟淋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减少了人为的调整。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示意图。
[0015] 图2为流量控制机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淋雨系统工作原理图。
[0017] 图4为淋雨房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驱动机构第一种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为驱动机构第二种方式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标记为:淋雨房房体1、喷淋系统3、回水区域4、吸水区域5、多层过滤网6、进水管路7、出水管路8、第二水泵9、第三水泵10、水流压力调节阀14、流量计15、自动调节阀16、旁路安全阀17、第一水泵18、输水管19、过滤器20、直线驱动机构21、喷淋头安装板22、第一横杆23、第一轨道24、入口面25、第一竖杆26、第二横杆27、第二轨道28、第二竖杆29。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2] 如图1所示的用于密闭性检测系统的淋雨房,包括淋雨房房体1,所述淋雨房房体1内设置有喷淋系统3,淋雨房房体1底部设置有回水池,还包括喷淋头安装板22,所述喷淋头安装板22通过直线驱动机构21安装在淋雨房房体1内,所述直线驱动机构21有多种实现方式,如气缸丝杆模组、剪刀式升降台等,当使用气缸时,可将气缸通过螺栓固件固定在淋雨房房体1顶面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喷淋头安装板22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当使用丝杆模组和剪刀式升降台时,也同样使用常规的连接和固定手段,所述喷淋系统3包括通过输水管19连接至回水池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固定在淋雨房房体1安装板上,所述输水管19上设置有第一水泵18和过滤器20,还包括安装在输水管19上的流量控制机构;
[0023] 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和流量控制机构、直线驱动机构21和第一水泵18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可采用PLC或工控机等。
[0024] 上述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测试时,将车开入淋雨房房体1内,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水泵18打开,并对流量控制机构进行控制,通过对喷淋头洒出的液体流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降雨量的控制,且可根据车身高度通过控制直线驱动机构21来控制喷淋头和车身间的距离,当水流入淋雨房房体1地面后,由于回水池的设置,使得水流入回水池后进行重复利用,且输水管19上还设置有过滤器20,所述过滤器20采用活性炭或PP滤芯,在安装时将过滤器20卡在水管中即可,由于在淋雨过程中会同时将车内的灰尘等脏污带入回水池内,因此过滤器20的设置可防止粉尘等颗粒物跟随喷淋头喷洒到车上表面,对车身表面造成损伤。
[0025] 在上述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包括水流压力调节阀14、流量计15和自动调节阀16,所述自动调节阀16位于靠近喷淋头一端,还包括排水旁路,所述排水旁路设置在自动调节阀16出水端和回水池之间,所述排水旁路上设置有旁路安全阀17,所述水流压力调节阀14、流量计15和自动调节阀16均和控制系统连接,由于在淋雨过程中,流量计15会将实时采集到的流量数据反馈到控制系统,通过调节自动调节阀16使得流量达到设定值,所述流量与降水量的关系式为: 其中降水量的单位为毫米/每分
钟,面积的单位为平方米,此处面积即为喷淋头喷洒面积,为固定值,其中流量的单位为立方米/每分钟,气象学上一般降水量10~25为中雨,25~50为大雨,50~100为暴雨,因此可根据检测需求来通过控制流量来对降水量进行控制,从而模拟不同雨量下的自然降雨环境,对车的密闭性进行更好的测试,同时排水旁路的设置可使得当喷淋头出现堵塞等情况时,水流可从排水旁路流回回水池内,防止水管出现爆裂等情况。
[0026]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喷淋头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喷淋头安装板22连接,喷淋头安装板22上垂直安装有对喷淋头角度起测量作用的角度标尺,所述第一水泵18包括并联的第一水泵18和第二水泵9,所述第一水泵18和第二水泵9可由控制系统单独控制;上述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有多种结构方式,且可从市场上直接获得,如球式角度调节机构等,同时角度标尺的测量方便操作人员对角度进行精确调节,使得喷淋头可朝向汽车表面,且由输水管19、第一水泵18和过滤器20组成的结构有两套,两套结构并联设置,使得一套结构有故障时,另一套结构仍能驱使整个淋雨房房体1正常工作。
[0027]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喷淋头安装板22和安装在喷淋头安装板22上的喷淋头安装在淋雨房房体1内的顶面及四个侧面上,所述淋雨房房体1的一个侧面为入口面25,还包括驱动入口面25关闭并朝向淋雨房房体1内部运动的驱动机构,此种设置可使得五个面同时向车体进行淋雨操作,具体工作原理为,当车辆开入淋雨房房体1内后,车辆与淋雨房最里面的距离由司机控制,当到达位置后,驱动机构入口面25关闭并朝淋雨房房体1内部运动,同时直线驱动机构21可驱动喷淋头安装板22朝向车身运动,实现5个面的喷淋头与车身间距离的控制。
[0028]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淋雨房房体1底面的第一轨道24,还包括第一门板安装架,所述第一门板安装架包括第一横杆23和位于横杆两端的第一竖杆26,所述第一竖杆26位于第一轨道24内,还包括驱动第一竖杆26在第一轨道24内运动的第一竖杆26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竖杆26驱动机构可为气缸,丝杆模组等直线驱动机构21,所述入口面
25与第一横杆23铰接,还包括驱动入口面25绕第一横杆23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可为伺服电机,上述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当车进入淋雨房房体1内后,第一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入口门向下旋转,实现关门操作,使得入口门位于车辆后方,同时第一竖杆26驱动机构驱动入口面25朝向车辆运动,实现入口面25与车辆表面间的距离的调节,使得无论大车还是小车,都可根据需要调节车辆表面与喷淋头间的距离。
[0029] 此外,所述驱动机构还可以设置成以下结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淋雨房房体1底面的第二轨道28,还包括第二门板安装架,所述第二门板安装架包括第二横杆和安装在第二横杆一端的第二竖杆29,所述第二竖杆29位于第二轨道28内,还包括驱动第二竖杆29在第二轨道28内运动的第二竖杆29驱动机构,所述第二竖杆29驱动机构可为气缸,丝杆模组等直线驱动机构21,所述入口面25与第二横杆铰接,还包括驱动入口面25绕第二竖杆
29转动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上述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当车进入淋雨房房体1内后,第二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入口门向侧边旋转,实现关门操作,使得入口门位于车辆后方,同时第二竖杆29驱动机构驱动入口面25朝向车辆运动,实现入口面25与车辆表面间的距离的调节,使得无论大车还是小车,都可根据需要调节车辆表面与喷淋头间的距离。
[0030]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回水池包括回水区域4和吸水区域5,所述回水区域4和吸水区域5之间设置有多层过滤网6,所述多层过滤网6可采用市场上可直接购买获得的产品,所述输水管19位于吸水区域5内,由于多层过滤网6的设置,使得使得流回回水池内的水中的颗粒物分子留在回水区域4内,从而使得颗粒物分子不会进入输水管19内,造成输水管19的堵塞。
[0031]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回水池内分别设置有连接外部蓄水池的进水管路7和出水管路8,所述进水管路7上设置有第二水泵9,所述出水管路8上设置有第三水泵10,还包括安装在回水池内的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二水泵9和第三水泵10均和控制系统连接,当第二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回水池内水位过高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三水泵10开始工作,将回水池内的水抽至外部蓄水池内,当第二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回水池内水位过低时,控制系统控制第四水泵开始工作,将蓄水池内的水抽入回水池中,保证淋雨房房体1的正常工作。
[0032]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