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舱横向加强抗冲击试验平台

申请号 CN201710894413.2 申请日 2017-09-28 公开(公告)号 CN107449583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8
申请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发明人 王志凯; 姚熊亮; 薛祥友; 许亚东; 姜子飞; 屈子悦;
摘要 本 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供U型舱横向加强抗冲击试验平台,包括方形平台主体、U型底、防 水 帷幕、设备安装平台,防水帷幕安装在方形平台主体上方,U型底固定在方形平台主体下方,设备安装平台安装在方形平台主体里并与方形平台主体相固定,方形平台主体内壁设置矩形加强筋,U型底与设备安装平台之间形成 压载水 舱,压载水舱里设置起到分隔作用的隔板,隔板下方的压载水舱部分相通。本发明的最下方为半U型底,在受到爆炸冲击 载荷 冲击的过程中能够依据自身的特点将冲击载荷近似均匀分解,将使横向冲击载荷得到大幅度的增强;压载水舱注水后无需设置额外的平衡仓进行平衡,极大提高了平台自身的 稳定性 能。
权利要求

1.U型舱横向加强抗冲击试验平台,其特征是:包括方形平台主体、U型底、防帷幕、设备安装平台,防水帷幕安装在方形平台主体上方,U型底固定在方形平台主体下方,设备安装平台安装在方形平台主体里并与方形平台主体相固定,方形平台主体内壁设置矩形加强筋,U型底与设备安装平台之间形成压载水舱,压载水舱里设置起到分隔作用的隔板,隔板下方的压载水舱部分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舱横向加强抗冲击试验平台,其特征是:还包括工字形梁,工字形梁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方形平台主体的两侧外部,工字形梁的中部位于设备安装平台与压载水舱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型舱横向加强抗冲击试验平台,其特征是:方形平台主体的两侧设置有侧翼,侧翼为矩形材,其背爆面设置有三形加强筋。

说明书全文

U型舱横向加强抗冲击试验平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试验平台,具体地说是舰船抗冲击试验平台。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巨大的海洋面积和自身的海洋权益,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一支强大的现代海军是保护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而武器装备的战斗更是一把强有力的武器,是作为保卫国家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手段。舰艇作为一种常规的海上作战武器,卓越的战斗力是关键因素,但是在舰艇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攻击,此时就要求舰艇的抗冲击能力要好,否则船上的设备遭受损害,无法完成必要的作战任务,因此必须对舰艇的抗冲击能力进行考核和提高。在国内外,对于体积较小的舰载设备,在冲击试验机上对其进行考核,而对于大中型的舰载设备,则需要浮动抗冲击试验平台来对其进行考核。美国拥有可靠的大中型设备考核标准以及相应的抗冲击试验平台,根据设备的质量选择合适的浮动抗冲击试验平台进行试验,拥有比较完善的考核体系;我国在浮动抗冲击试验平台方面的研究和建设较少,目前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葫芦岛海军试验基地一艘小型浮动冲击平台。
[0003] 目前,一般采用传统的平底型浮动抗冲击试验平台来进行试验,进而考核设备的抗冲击能力,然而这类平台产生的横向和纵向的冲击强度相差很大,纵向的冲击强度要比横向的强度大的多,纵向冲击强度约占总强度的60%-70%,甚至更高。然而,对于潜艇设备来说,如果采用面船舶的冲击平台,则横向冲击强度则达不到考核潜艇的抗冲击能力;因此要在水面进行潜艇类水下航行的抗冲击性能的考核就需要对现有的平台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达到提高横向冲击强度的同时,提高平台自身稳定性的U型舱横向加强抗冲击试验平台。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 本发明U型舱横向加强抗冲击试验平台,其特征是:包括方形平台主体、U型底、防水帷幕、设备安装平台,防水帷幕安装在方形平台主体上方,U型底固定在方形平台主体下方,设备安装平台安装在方形平台主体里并与方形平台主体相固定,方形平台主体内壁设置矩形加强筋,U型底与设备安装平台之间形成压载水舱,压载水舱里设置起到分隔作用的隔板,隔板下方的压载水舱部分相通。
[0007]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0008] 1、还包括工字形梁,工字形梁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方形平台主体的两侧外部,工字形梁的中部位于设备安装平台与压载水舱之间。
[0009] 2、方形平台主体的两侧设置有侧翼,侧翼为矩形材,其背爆面设置有三形加强筋。
[0010]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的最下方为半U型底,在受到爆炸冲击载荷冲击的过程中能够依据自身的特点将冲击载荷近似均匀分解,将使横向冲击载荷得到大幅度的增强;同时压载水舱位于平台的最低位置,中心轴与平台的中心轴重合,因此在注水后无需设置额外的平衡仓进行平衡,极大提高了平台自身的稳定性能;同时本发明的各个部件的制作简单,安装方便,建设周期短。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的轴测图;
[0012]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视图(隐藏防水帷幕1)
[0013] 图3为本发明的中图2的A-A方向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发明的侧面示意图(有防水帷幕);
[0015] 图5为本发明中图4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0017] 本发明主要的依据原理:水面舰艇在受到爆炸载荷的冲击过程中,存在横向冲击载荷和纵向冲击载荷的共同作用,为了能够准确得到水下爆炸冲击的实验数据以及待考核设备的抗冲击性能,因此在设计和制造浮动冲击试验平台时,在结构上应该同时考虑平台所受的横纵向冲击问题。然而,现有的浮动冲击平台基本都是采用平底型试验平台,根据相关的资料,这种浮动冲击试验平台在受到爆炸冲击载荷后,横向的冲击强度远小于纵向冲击强度,甚至在相关数据处理过程中横向的冲击载荷可以忽略不计,显然,这与舰载设备受到爆炸冲击载荷时的振动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为此,本发明采用U型底结构,利用U型底结构的特点,将横向冲击载荷加强,同时在两侧设置侧翼,增加迎爆面的接触面,也会增加横向冲击载荷强度。
[0018] 实施例一:
[0019] 结合图1-5,本发明包括防水帷幕1、方形平台主体2、吊3、矩形加强筋4、设备安装平台5、U型底6、压载水舱7、隔板8、三角形加强筋10、工字形梁11、传感器12。本发明的主要功能可以通过以下部分得以实现:所述的防水帷幕1布置在浮冲击平台的最上方,在冲击载荷的作用过程中,水域会由于冲击载荷的作用喷溅,因此防水帷幕1可以防止水落入冲击平台的内部,引起检测仪器电路短路等损坏;方形平台主体2位于防水帷幕1的下方,是对内部精密设备的保护墙,保证在浮动冲击平台收到强大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安全性;方形平台主体2上周围均布4个吊耳,3-1、3-2、3-3、3-4,在平台下水过程中可以用于吊装,实验过程中,每个吊耳与锚链接,一方面使浮动冲击平台在各个方向的受力平衡,另一方面增加配重,使得稳定性得到提高;矩形加强筋结构4均匀的布置在平内侧,这样可以防止由于冲击作用对平台局部的破坏作用,提高刚度和强度,这样减小平台的塑性变形,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设备安装平台5固定安装在圆柱形平台主体2上恰当的位置,具体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计算机的仿真结果确定,设备安装平台5为所需要安装的检测仪器等提供支撑作用,为整个浮动冲击平台的共组平面;U型底6结构设置在整个浮动冲击平台的最下方,由于U型底6的结构特点,可以在受到冲击载荷的作用时,将冲击载荷均匀分解在横向和纵向方向上,使得横向的冲击载荷直接得到大幅度加强,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冲击平台冲击载荷远大于横向载荷的问题,横向的冲击载荷得到加强,这样可以真实的模拟水面舰船受到爆炸冲击的真实情况;压载水舱7布置在平台下部,由U型底6包围形成的内部舱室,用于增加浮动冲击平台整体的重量,调整平台的吃水线的位置在预定的位置处,使吃水线调整至计算机模拟的恰当位置,本发明采用单个压载水舱7,而不是采用两个水舱对称布置,其优点在于无需考虑在增加压载的过程中带来的不平衡载荷,而是只需将水直接放入压载舱7中即可,这样无需特别的调整,平台的自身也会构成自平衡;同时,压载水舱7布置在平台的最下面,这样平台整体的重心也会降低,进一步提高平台的稳定性;隔板8将压载水舱分割若干部分,提高强度和刚度,减轻重量;工字形梁11布置在设备安装平台5与压载水舱7之间,可提高平台的刚度和强度,同时又可以减轻重量;传感器12均与布置在设备安装平台上,通过线缆与岸边的主机相连接,主机将传感器测量的实验数据传输至主机,主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根据经验公式得出冲击速度均值和加速度均值,最后得出水面舰船和水下航行器等的冲击环境。
[0020] 实施2:
[0021]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以及结合图2、图3、图4,所述的浮动冲击平台的两侧可以设置有侧翼9,侧翼9为普通的矩形钢材,为增强强度,在背爆面设置有三角形加强筋10,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浮动冲击平台的稳定性,也增加了迎爆面的面积,提高了横向冲击响度,与实施1相互结合,正好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