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余气量报警装置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

申请号 CN93119023.1 申请日 1993-09-16 公开(公告)号 CN1058079C 公开(公告)日 2000-11-01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海; 发明人 三舩英雄; 中村保昭;
摘要 一盒式气体 燃料 筒体包括: 液化 燃气容器;设置在容器一端用以控制燃料排放的 阀 ;一端与阀内端相联而另一端与容器 水 平地设置时燃料上方气体空间相通的气流 导管 ;在气流导管内用以受到气体作用使其振动并引起与本体撞击而发出声音的振动部件;通过连接部件连到振动部件上并位于液化燃气预定高度以下的 风 门 装置,当液化燃气高于预定高度时风门装置会给振动部件阻 力 来防止其发出声音,而当低于预定高度时并不影响其发出撞击声。
权利要求

1.一种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包括:
一个容纳液化燃气的容器;
一个设置在容器的一端用以控制燃气排出的装置;其特征在 于:
其一端连接到阀装置的内端而其另一端当气筒平设置时接到在 燃料高度上方的气体空间的气流导管
一个可移动的振动部件,该部件是设在气流导管内的,用于在燃 气的激发下而使其振动并撞击一本体时产生撞击音,并因燃气的激发 而引起与一本体撞击;
一个装置,该装置通过一联接部件联到振动部件上,并位于 液化燃气预定高度下方,因此风门装置的作用在于当液化燃气的高度 高于预定位置时通过给振动部件提供相应的阻来防止振动部件发出 撞击声,而当液化燃料的高度低于预定高度时并不影响发出撞击声; 所述盒式气体燃料筒体还包括:
一个联接到气流导管上的壳体;以及
一个具有联接孔的筒体,该筒体被设置在壳体内,其中振动部件 是可滑动地装配在筒体内,而振动部件的一个端面要承受容器内的气 压;
所述的联接孔是这样形成的:当振动部件位于下降位置时,由振 动部件关闭该孔;
从而当联接孔响应于压力下降而被关闭时,作用在振动部件两侧 的压力差增加会引起振动部件的移动,其中压力下降是因阀的开度而 在气流导管内引起的,并且,振动部件的移动速度根据预定高度而取 决于风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振动部件是活塞式的。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当气流导管由振动部件脱开了与筒体的内部空间的联接时支 撑振动部件的重量的弹性部件;以及
一个当振动部件移动从而使弹性部件移位时才打开的出口,以便 气流导管与筒体的内部空间相联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
一个当气流导管由振动部件脱开了与筒体的内部空间的联接时支 撑振动部件的重量的弹性部件;以及
一个当振动部件移动从而使弹性部件移位时才打开的出口,以便 气流导管与所述筒体的内部空间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弹性部件是一个夹在振动部件和壳体之间的螺旋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弹性部件是一个夹在振动部件和壳体之间的螺旋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所 述联接部件是由柔性材料做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所 述联接部件是由柔性材料做成。
9.一种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容纳液化燃气的容器;
一个设置在容器的一端用以控制燃气排出的阀装置;其特征在 于:
其一端连接到阀装置的内端而其另一端当气筒水平设置时接到在 燃料高度上方的气体空间的气流导管;
一个可移动的振动部件,该部件是设在气流导管内的,用于在燃 气的激发下而使其振动并撞击一本体时产生撞击音,并因燃气的激发 而引起与一本体撞击;
一联接机构,该机构通过连接部件连到振动部件上,且由连接部 件和一个浮子构成;以及
该浮子根据容器内余下液化燃料量而移动且位于液化燃料的预定 高度以下,从而当液化燃料的高度高于预定高度时,通过使振动部件 具有一定的阻力,该浮子就能够防止振动部件产生撞击声,不过当液 化燃料的高度低于预定高度时并不防碍产生撞击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一个具有设在所述气流导管中的连接孔的筒体,其中所述振动 部件滑动地装在所述筒体中,所述振动部件的一个端面承受到所述容 器的内部压力,所述的连接孔做成可让所述振动部件关闭,由此所述 振动部件根据液化燃料减少到预定高度或更低时浮子的移动关闭所述 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关闭使所述振动部件两侧的压差增加,从而在 燃料气体的激发下,振动部件移动并撞击本体。
11.一种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包括:
一个容器,该容器用以容纳液化燃料,它是由一个圆柱形容器本 体,一个被连接到容器本体一端的环形顶部和一个被连接到顶部的中 心的盖构成,
一个固定到盖的中心的用以控制液化燃料气排放的阀,其特征在 于:
一个具有两端的气流导管,其中一端可以轴向相配地插入阀的内 端,而其另一端向上伸入到水平地设置的容器内的燃料高度上方形成 的气体空间内,
一个联接到气流导管一端的用以界定出一个放置余量报警装置的 壳体,报警装置当余下的液化燃料量减少到预定高度或更低时进行报 警;且把壳体外表面做成环状,以便能够把它装入到容器本体的内表 面中,并同时能被连接到径向地延伸的支撑部件上;
该支撑部件用以固定地安置壳体,气流导管被紧紧地固定到容器 本体内某个位置中的壳,其中在容器本体联接到顶部之后而在把盖固 定到顶部以前阀的内端被装配到气流导管的该端上。
12.一种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包括:
一个容器,该容器用以容纳液化燃料,它是由一个圆柱形容器本 体,一个被连接到容器本体一端的环形顶部和一个被连接到顶部的中 心的盖构成,
一个固定到盖的中心的用以控制液化燃料气排放的阀,其特征在 于:
一个具有两端的气流导管,其中一端可以轴向相配地插入阀的内 端,而其另一端向上伸入到水平地设置的容器内的燃料高度上方形成 的气体空间内,
一个联接到气流导管一端的用以界定出一个放置余量报警装置的 壳体,报警装置当余下的液化燃料量减少到预定高度或更低时进行报 警;且壳体为一个膨胀室,该膨胀室的一侧面与顶部的内表面相配而 另一侧的外表面被联接到顶部;以及
该膨胀室固定地连接到壳体上。气流导管也被连接到其上,亦被 连接到顶部的内表面上,且当在把顶部联接到容器本体上以后把盖固 定到顶部上时,阀的内端就装配到气流导管的一个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 余量报警装置带有可动的振动部件上,该振动部件用以在受到气体激 发时而使其振动并撞击一本体时产生一个撞击声;和
一个通过连接部件联接到振动部件上并位于液化燃料气的预定高 度以下的风门装置;当液化燃料的高度高于预定高度时,只要向振动 部件施加一定的阻力,该风门就可防止振动部件产生撞击声,不过当 液化燃料的高度低于预定的高度时并不影响发出撞击声。
14.一种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包括:
一个容纳液化燃料的同柱形容器本体;
一个密封该圆柱形容器开的盖;
一个固定地连接到盖的中心用以控制液化燃料气体排放的阀;其 特征在于:
一个装设有余量气体报警装置的腔室,该腔室的一端形成为一个 气室,当筒体水平设置时,该气室与容器本体上方的气体空间相联通, 该腔室还具有气流导管,导管的一端可轴向相配地插入阀的内端,而 其另一端连到气室上;
在气室内形成的圆柱形部分,当筒体水平地设置时,气室垂直地 延伸;
一个装在圆柱形部分中的当受到容纳在容器本体内的燃气的激发 而被推动时产生撞击声的锤击装置,锤击装置的上表面要承受气室内 的压力,而其下表面要承受容器本体的内压力;
一个夹装在锤击装置的底面和筒体之间的弹性部件;
沿筒体设置的内流通道,当锤击装置下降压缩弹性部件一定量 时,该内流通道使气室和容器本体相连通;
沿筒体设置的外流通道,当锤击装置上升一给定量或更多时,该 外流通道使气室和容器本体相连通;
一个一端固定到锤击装置的底部而另一端向下沿导向部分延伸的 联接部件,其中的导向部分从气室底部垂直地伸展并且被固定到活塞 式风门上;
活塞式风门可随着锤进行移动用以检测燃料的高度,该风门被固 定联接到连接部件的下端,并位于液化燃料气体的预定高度之下;以 及
使容器内的液化燃料气体能够汇流的导向部件,且导向部件的一 部分的外径稍大于风门的外径,而风门沿该部分滑动,因此,当液化 燃料的高度高于预定的高度时,风门通过给振动部件施加一阻力而防 止了振动部件产生撞击声,不过当液化燃料气体的高度低于预定高度 时,并不影响发出撞击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室的长度几乎等于所述容器本体的直径,在所述腔室的两端上 设置的配合部分与所述容器的本体上形成的保持部分相配合,因此就 可把腔室固定在容器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室的气室底部是矩形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室的气室是由壳体构成,该壳体与一壳体底部相联;所述气 室的底部是由不相等的两条相邻的边构成方形;当所述的壳体容器与 所述的壳底联成一起时,所述腔室具有一种方向性。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腔室的壳体容器的外表面上对称地布置了两组配合部分,使 得所述的配合部分能与所述的容器的保持部分配合,而与所述壳体容 器按装的方向无关。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 用于高度检测的所述的气流导管和所述的导向部件成一体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阀的内端的插入部分的外周固定有一个O型圈,在所述的 气流导管端部的接收部分的内表面是锥形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 通过一线形螺旋弹簧把所述的腔室固定到所述容器本体。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弹性部件由聚橡胶制成且做成环状。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和内流通道被轴向地设置在整个所述的内周边上。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内有液化燃气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尤其是一种 能够对给定的剩余气量报警的结构。

已公知的便携式加热器中的燃烧是由盒式气体燃料筒体供给的气 体完成的,而不是由联接到气塔的出气口的导气管供给的气体完成的, 上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是装在含有液化气体燃料的便携式加热器中 的。这种盒式气体燃料筒体主要用于作室外活动目的的便携式加热器 和炉子或其它类型的气体装置上。

上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具有一个圆柱形容器,和一个打开和关 闭容器内所含的液化气排放的,该容器是设在燃气装置内的。在容 器的一端上开有与燃气装置的对应的突起相配合的缝形缺口,以便可 以把容器放在上部的一个确定位置上。一根气流导管从阀的内端伸入 到当把容器平地设置时所确定的容器内的上部空间内,并且,导管 的上端与上部空间相通,这样可以确保蒸发的气体恒定地从气体空间 排出,事实上又可以防止供给液化气体。

可是,在这种类型的气筒的情况下,当所容纳的液化气量因使用 而减少的话是难以从外界知道剩余气体量,同样,气体雾化速度开始 急剧减少,因此就会担忧不可预见的燃料消耗而使气体熄火。

换句话说,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内剩余燃气量通过从燃气装置上拿 下容器后使其摇动来确切地查明。此外,当气筒是放在燃气装置内时 就难于用新的气筒来替换该气筒,燃气可能在没有准备备用气筒的情 况下而已用完。因此,要求当余下的燃气量减少到预定量以下时进行 发声报警。

当发声报警告知余下的燃气减少时,则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 即,因为在密封容器内所发出的声音难以很好地穿到外面,这样的警 报不能被清楚地察觉。为报警而放在气筒内使用的电池会增加气筒的 成本,而在运输气筒时会错误地发声报警。

此外,当余量报警装置被设置在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内时,就需要 在气筒的有限内部空间中安装一个紧凑的余量报警装置,并要求保证 气筒的优越组装性能。

然而,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容器是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的,把环形 顶部联到环形容器边缘;把一盖连到该顶部固定有阀的地方,以便形 成顶部;和将液化气充入到容器内,当余量报警装置放入到该气筒内 时,必须把与盖的阀装在一起的余量报警装置插入到顶部的孔内。要 把报警装置插入如此狭的孔内是困难的,这样会恶化报警装置的安装 特性,并因此导致生产率下降。

基于上述的观察和描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设了 余量报警装置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该报警装置当余下的燃气量达到 预定高度或更低时发出一种可察觉的信号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越的组装性能和装设了能 在余下的燃气量达到预定量或更低时发出一可察觉报警信号的余量报 警装置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余量报警装置的优越的安装 特性和装设了能在余下的燃气量达到预定量或更低时发出一可察觉报 警信号的余量报警装置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盒式气体燃料筒 体包括:

一个容纳液化燃气的容器;

一个设置在容器的一端用以控制燃气排出的阀装置;

其一端连接到阀装置的内端而其另一端当气筒水平设置时接到在 燃料高度上方的气体空间的气流导管;

一个可移动的振动部件,该部件是设在气流导管内的,用于在燃 气的激发下而使其振动并撞击一本体时产生撞击音,并因燃气的激发 而引起与一本体撞击;

一个装置,该装置通过一联接部件联到振动部件上,并位于 液化燃气预定高度下方,因此风门装置的作用在于当液化燃气的高度 高于预定位置时通过给振动部件提供相应的阻来防止振动部件发出 撞击声,而当液化燃料的高度低于预定高度时并不影响发出撞击声;

该气体燃料筒体还包括:

一个联接到气流导管上的壳体;以及

一个具有联接孔的筒体,该筒体被设置在壳体内,其中振动部件 是可滑动地装配在筒体内,而振动部件的一个端面要承受容器内的气 压;

该联接孔是这样形成的:当振动部件位于下降位置时,由振动部 件关闭该孔;

从而当联接孔响应于压力下降而被关闭时,作用在振动部件两侧 的压力差增加会引起振动部件的移动,其中压力下降是因阀的开度而 在气流导管内引起的,并且,振动部件的移动速度根据预定高度而取 决于风门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振动部件可以是活塞式的。

在一个优选的型式中,盒式气体燃料筒体还包括:

一个当气流导管由振动部件脱开了与筒体的内部空间的联接时支 撑振动部件重量的弹性部件;以及

一个当振动部件移动从而使弹性部件移位时材打开的出口,以便气流 导管与筒体的内部相联。实际上,弹性部件是一个夹在振动部件和壳 体底部之间的螺旋弹簧,联接部件应由柔性材料做成。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盒式气体燃料筒体,该盒式气体燃 料筒体包括;

一个容纳液化燃气的容器;

一个设置在容器的一端用以控制燃气排出的阀装置;

其一端连接到阀装置的内端而其另一端当气筒水平设置时接到燃 料高度上方的气体空间的气流导管;

一个可移动的振动部件,该部件是设在气流导管内的,用于在燃 气的激发下而使其振动并撞击一本体时产生撞击音,并因燃气的激发 而引起与一本体撞击;

一联接机构,该机构通过连接部件被连接到振动部件上,且由连 接部件和一个浮子构成;以及

浮子根据容器内余下的液化燃料量而移动且位于液化燃料的预定 高度以下,因此,当液化燃料的高度高于预定高度时,通过使振动部 件具有一定的阻力,该浮子就能够防止振动部件产生撞击声,不过当 液化燃料的高度低于预定高度时并不防碍产生撞击声。

在前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中,当容器内所含的燃料量大于预定 量时,则液位高度较高,因此,风门装置因移入到液化燃料中而与大 量的液态燃料相接触,这样防止了振动部件与容器的壁面撞击。借助 于联接机构也同样也防止了振动部件因浮子对应于液化燃料液位的升 高与容器壁面相撞的情况出现,因此,当所含的气体经该气流导管从 该阀处排出时,由于放出气体振动部件不会产生撞击声。

相反,当容器内余下的燃料量减少到预定量或更少时,风门就不 会承受液化燃料的阻力,因此,使得振动部件自由地与容器壁面相撞 击。同样,浮子的下降会使振动部件自由地与容器的壁面相撞。从而, 根据从气流导管内放出气体,振动部件与容器壁面相撞或与发声体相 撞,由此产生一个撞击声。这个撞击声可以是一个从外部确切地分清 的报警声,该声指出余下的燃料减少,因此就有可能防止不可预见燃 料消耗。

在具有一个弹性部件和出口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中,只要筒体内 充满气体或气流导管与筒体的内部空间断开,当气流导管内的压力增 加时,就打开出口使弹性部件变形,以便使气流导管内的高压气体能 够进入气筒的内部空间,从而防止了高压气体逸出到外部。

在一个弹性部件位于振动部件和壳体之间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中, 当连接部件是由柔性材料制作时就有可能把余量报警装置插入气筒体 内,这样就替代了风门和使连接部件变形,从而提高了气筒的安装特 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盒式气体燃料筒体, 其包括;

一个容器,该容器用以容纳液化燃料,它是由一个圆柱形容器本 体,一个被连接到容器本体一端的环形顶部和一个被连接到顶部的中 心的盖构成,

一个固定到盖的中心的用以控制液化燃料气排放的阀,

一个具有两端的气流导管,其中一端可以轴向相配地插入阀的内 端,而其另一端向上伸入到水平地设置的容器内的燃料高度上方形成 的气体空间内,

一个联接到气流导管一端的用以界定出一个放置余量报警装置的 壳体,报警装置当余下的液化燃料量减少到预定高度或更低时进行报 警;且把壳体外表面做成环状,以便能够把它装入到容器本体的内表 面中,并同时能被连接到径向地延伸的支撑部件上;

该支撑部件用以固定地安置壳体,气流导管被紧紧地固定到容器 本体内某个位置中的壳体上,其中在容器本体联接到顶部之后而在把 盖固定到顶部以前阀的内端被装配到气流导管的该端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盒式气体燃料筒体, 该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包括;

一个容器,该容器用以容纳液化燃料,它是由一个圆柱形容器本 体,一个被连接到容器本体一端的环形顶部和一个被连接到顶部的中 心的盖构成,

一个固定到盖的中心的用以控制液化燃料气排放的阀,

一个具有两端的气流导管,其中一端可以轴向相配地插入阀的内 端,而其另一端向上伸入到水平地设置的容器内的燃料高度上方形成 的气体空间内,

一个联接到气流导管一端的用以界定出一个放置余量报警装置的 壳体,报警装置当余下的液化燃料量减少到预定高度或更低时进行报 警;且壳体为一个膨胀室,该膨胀室的一侧面与顶部的内表面相配而 另一侧的外表面被联接到顶部;以及

该膨胀室固定地连接到壳体上,气流导管也被连接到其上,亦被 连接到顶部的内表面上,且当在把顶部联接到容器本体上后把盖固定 到顶部上时,阀的内端就装配到气流导管的端部。

在优选的型式中,余量报警装置带有可动的振动部件,该振动部 件用以当在燃气的激发下振动并撞击一本体时产生一个撞击声;该装 置还有一个通过连接部件联接到振动部件上并位于液化燃料气的预定 高度以下的风门;当液化燃料的高度高于预定高度时,只要向振动部 件施加一定的阻力该风门就可防止振动部件产生撞击声,不过当液化 燃料的高度低于预定的高度时并不影响发出撞击声。

在如上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中,当余下的燃料量减少到预定量 或更低时,就通过由风门承受到的阻力的减少来检测出该量,此时风 门移入了液化燃料中。当振动部件随含有的气体排出而与容器撞击时 就会产生声音。该撞击声作为一个外部可注意到的表示余下的燃料降 低的报警信号。从而,就有可能防止不可预见的燃料消耗。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带有一个容纳 液化气体燃料的容器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方法,该盒式气体燃料筒 体由圆柱形容器本体,被连接到容器本体一端的环形顶部和被固定到 顶部的中心孔的盖,以及一个被固定到盖的中心用以控制液化燃料气 体的阀,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设置一个具有两端的气流导管,其中一端可以轴向相配地插入阀 的内端,而其另一端向上伸入到水平地设置的容器内的燃料高度上方 形成的气体空间内,

设置一个联接到气流导管一端的用以界定出一个放置余量报警装 置的壳体,报警装置当余下的液化燃料量减少到预定高度或更低时进 行报警;且把壳体外表面做成环状,以便能够把它装入到容器本体的 内表面中,并同时能被连接到径向延伸的支撑部件上;

把固定气流导管的壳体插入到容器本体上,

用支撑部件把壳体单固定地放在容器本体内的某一位置上,

在容器本体和顶部相互联接在一起之后,当盖被固定到顶部上时, 通过把阀的一端装配到气流导管的一端上,组装好气筒。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带有一个容纳 液化气体燃料的容器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方法,该盒式气体燃料筒 体由圆柱形容器本体,被连接到容器本体一端的环形顶部和被固定到 顶部的中心孔的盖,以及一个被固定到盖的中心用以控制液化燃料气 体的阀构成,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设置一个具有两端的气流导管,其中一端可以轴向相配地插入阀 的内端,而其另一端向上伸入到水平地设置的容器内的燃料高度上方 形成的气体空间内,

设置一个联接到气流导管一端的用以界定出一个放置余量报警装 置的壳体,报警装置当余下的液化燃料量减少到预定高度或更低时进 行报警;且把壳体加工成膨胀室状,膨胀室的一个侧面靠着顶部的外 表面装配,而其外表面被连接到顶部。

把与气流导管相连的壳体固定到顶部的内表面上;

在容器本体和顶部相互联接在一起之后,当盖被固定到顶部上时, 通过把阀的一端装配到气流导管的一端上,组装好气筒。在前述的方 法中,加工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方法如下:

把装有余量报警装置的壳体固定到或者是容器本体或者是顶部上; 把容器本体和顶部联接在一起以及当把阀固定到其上的盖相配地插入 到顶部时,把阀的一端装配到气流导管的一端上,其中气流导管被联 接到壳上,因此,可通过机器把盖联接到顶部上,从而,可通过批量 生产气筒而可达到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盒式气体燃料筒体, 该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包括:

容纳液化燃料的圆柱形容器本体;

密封该圆柱形容器开口的盖;

固定地连接到盖的中心用以控制液化燃料气体排放的阀;

一个装设有余量气体报警装置的腔室,该腔室的一端形成为个气 室,当筒体水平地设置时,该气室与容器本体上方的气体空间相联通, 该腔室还具有气流导管,导管的一端可轴向相配地插入阀的内端,而 其另一端连到气室上;

在气室内形成的圆柱形部分,当筒体水平地设置时,气室垂直地 延伸;

一个装在圆柱形部分中的当受到容纳在容器本体内的燃气的激发 而被推动产生撞击声的锤击装置。锤击装置的上表面要承受气室内的 压力,而其下表面要承受容器本体的内压力。

夹装在锤击装置的底面和筒体之间的弹性部件;

沿筒体设置的内流通道,当锤击装置下降压缩弹性部件一定置时, 该内流通道使气室和容器本体相连接;

沿筒体设置的外流通道,当锤击装置上升一定量或更多时,外流 通道使气室和容器本体相连接;

一个一端固定到锤击装置的底部而另一端向下沿导向部分延伸的 联接部件,其中的导向部分从气室底部垂直地伸展并且被固定到活塞 式风门上;

活塞式风门可随着锤进行移动用以检测燃料的高度,该风门被固 定联接到连接部件的下端,并位于液化燃料气体的预定高度之下;以 及

使容器内的液化燃料气体能够汇流的导向件,且导向件的一部分 的外径稍大于风门的外径,而风门沿该部分滑动,因此,当液化燃料 的高度高于预定的高度时,风门通过给振动部件施加一阻力而防止了 振动部件产生撞击声,不过当液化燃料气体的高度低于预定高度时, 并不影响发出撞击声。

在上述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中,当容器内燃料气体的量大于预定 量时,燃料就较多,液化燃料则可进入导向部件内。因此当燃料进入 时风门就要承受一定的阻力。这样防止锤撞击容器壁面。甚至当所含 的气体经气流导管从阀中排出时,气体的排出不会引起锤撞击容器的 壁面。因此,不会产生任何撞击声。与之相反,当容器内余下的燃料 量减少到低于预定的量或更少时,由于液化燃料气体不会进入导向件 内,所以风门不会承受燃料的阻力,因此,可使锤自由地撞击容器的 壁面。从而,根据气体从气流导管内排出锤就撞击容器本体或发声体, 因此产生一种撞击声,这个撞击声可成为能确切地从外部注意到的报 警声,该声指出余下的燃料量减少,因此就有可能防止不可预见的燃 料消耗。

可是,当气室内压力增加,内流通道被打开而使弹性部件变形, 以致于气室内的高压气体进入到气筒的内部空间中,这样防止了气体 逸出到外部,也防止气室中断向气筒注入燃料气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含有液化燃料气体 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使用的余量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包括;

其一端连接到阀装置的内端而其另一端当气筒水平设置时接通形 成在燃料高度上方的气体空间的气流导管;

一个可移动的振动部件,该部件是设在气流导管内的,因燃料气 体的激发而使其振动并撞击一本体时产生撞击声;

一个风门装置,该装置通过一联接部件联到振动部件上,并位于 液化燃气预定高度下方,因此,风门装置的作用在于当液化燃气的高 度高于预定位置时通过给振动部件提供相应的阻力来防止振动部件发 出撞击声,而当液化燃料的高度低于预定高度时并不影响发出撞击声。

在一个优选的型式中,盒式气筒还包括:

一个联接到气流导管上的壳体;以及

一个具有设置在壳体内的联接孔的筒体,其中振动部件是可滑动 地装配在筒体内,而振动部件的一个端表面要承受容器内的气压;

联接孔是这样形成的,当振动部件位于下降位置时,由振动部件 关闭该孔。因此,当联接孔响应压力下降而被关闭时,由于作用在振 动部件两侧的压力差增加,引起振动部件的移动,其中压力下降是因 阀的开度而在气流导管内的引起的,并且,振动部件的运动速度风门 根据预定高度而与风门装置的位置有关。

在一个优选的型式中,振动部件是活塞式。

在另一个优选的型式中,气筒还包括;

当气流导管由振动部件脱开了与筒体的内部空间的联接时支撑振 动部件的重量的弹性部件;以及

一个当振动部件移动替换了弹性部件时才打开的出口,然后气流 导管与筒体的内部相联。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表示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主要元 件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余量报警装置的详细图;

图3是当供给蒸气时图1中所示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主要元件截 面图;

图4是在脱气状态下图1中所示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主要元件截 面图;

图5是在燃料减少时图1中所示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主要元件截 面图;

图6是当发出报警声时图1中所示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主要元件 截面图;

图7是图1中所示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主要元件截面图,以及发 出报警声的过程;

图8A至8C是表示了图1中联接部件的改进例子的透视图;

图9A至9D是表示了图1中风门部件的改进例子的透视图;

图10是图1中所示的改进的振动部件例子的主要元件的放大截 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表示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主要 元件的简略截面图;

图12是表示当燃料减少时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主要部件的截面 图;

图13是表示图1中的余量报警装置的详细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表示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主要元 件的截面图;

图15是表示图14中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主要元件在脱气状 态下的截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一个改进盒式气体燃料筒 体的主要元件的截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表示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主要 元件的截面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主要截 面图

图19是图18中所示的余量报警装置的透视图;

图20是表示图18中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在组装时的透视图;

图21是图18中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部分放大图;

图22是表示图18中所示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第一个改进例 子的主要元件的截面图;

图23是表示图18中所示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第二个改进例 子的部分放大图;

图24是表示图18中所示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第三个改进例 子的透视图;

图25是表示图18中所示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第四个改进例 子的截面图;

图26是表示图18中所示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第五个改进例 子的截面图;

图27是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表示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主要 元件的截面图;

图28是表示图27中所示的余量报警装置的透视图:

图29是表示图27中所示的余量报警装置在组装时的透视图;

图30是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表示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主要 元件的截面图;

图31是表示图30中所示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分解的透视图;

图32是表示图30中所示的余量报警装置的部分分解的透视图;

图33是表示在组装情况时图30中所示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 部分截面图;

图34和35是表示在工作状态时图30中的所示的余量报警装 置的主要部件的截面图;

图36是表示改进型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主要部件的截面图;

图37是表示图36中所示的气筒在组装步骤的透视图;

图38是表示图36中所示的第二个改进型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 组装步骤透视图;

图39是表示当盒式气体燃料筒体被装到便携式加热器中时的气 流导管的简化的布置图;

图40是表示余量报警装置的壳体的容积与开始使锤摆动的压力 之间的关系图;

图41是表示燃料变少起的燃烧时间与筒体内的压力之间的关系 的视图;

图42是表示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和气流速度这些条件而测出的消 耗的时间和筒体的内压之间的关系结果的图;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

第一个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截面图。 气筒10包括容纳液化燃气的容器11,而容器11是由圆柱形容器 本体11a,形成在容器本体一端上的环形顶部11b和关闭顶部 11b中心的盖13(安装盖),一个用于打开和关闭容器内容纳的 液化气排放的阀12固定在盖13的中心。

该阀12是一种传统的结构,其中,杆12a通过一个阀座12 b可动地安装在一个固定的腔室12c内,该杆12a由一根弹簧 12d强制性地朝一个方向压入,由一个橡胶阀座12b关闭与喷嘴 相通的内孔。当压着杆12a时,阀12被打开,由此排出蒸发的气 体。盖3连接到一个径向延伸的凸缘14上,在凸缘14的一部分上 设有一缝状缺口14(如图1所示的凸缘的上部)。

与阀12相联引导容器本体11a内的蒸发气体的气流导管17 被连到阀12的阀体12c的内端。气流导管17从阀12的阀体 12c处轴向地延伸到容器本体11a的中心,同时,形成了一个与 缝状缺口相同方向的弯曲。末端17a连到余量报警装置20的壳体 21的流出口21a处。

当使用气筒10时,应水平地放置使缺口对着上侧。在这种情况 下,与容器本体11的内部圆柱空间相连通的壳体21的孔23接通 了液化燃料F的高度以上的气体空间。当打开阀12时,蒸发的气体 经余量报警装置20沿气流导管17排出,该气流导管17由塑料制 成,也可以与阀12的本体12C或者与壳体21成一体地构成,或 者单独地制成。

如从表示主要部件的放大视图的图2中可见到的那样,余量报警 装置20的上板21b被连到容器本体11a的壁上,报警装置的内 部空间为一定的尺寸。垂直延伸的空心筒体24放在壳体21内的中 心,与容器本体11a的内部圆柱空间相联的孔23是设在由筒体 24的底所界定的壳体21的底板21c的一部分上,而壳体21的 上部在壳体21的上板21b的附近是开通的。同样,一个与壳体 21的内部空间相通的联接通道25是加工在筒体24的中部。在与 通道25相对的筒侧上开有一出口26,该出口从基本与通道25相 同的位置处向下延伸到底板21c的孔23处。

一个活塞式振动部件是垂直可滑动地插入到筒体24内,且把由 螺旋弹簧做成的弹性部件31固定到振动部件27的底部上。弹性部 件31自身进一步向下延伸到低于振动部件27底端,以便于振动部 件27可受到浮动支撑。容器本体11a内部的气压经连接孔23作 用到振动部件27的底面上,由于所含气体的作用使得振动部件27 上升,因此,当撞上壳体21的上板21b,即容器本体11a的壁 面时,振动部件27就产生一个撞击声。

当振动部件27是在自由状态下时,在筒体24的侧壁上的通道 25由振动部件27关闭,当振动部件27上升时该通道处于比振动 部件27的底端要低的位置,该通道就打开。同时,当振动部件27 是在自由状态时出口28的上端由该振动部件27关闭。当振动部件 27压着弹性部件31移动到其较低位置时,出口26就位于振动部 件27上端的上方。从而打开了出口26。

借助于一个连接部件29将风门部件38联接到振动部件27上, 换句活说,其上端固定到振动部件27上的连接部件29延伸过壳体 21的底板21c上的孔23到达容器本体11a相反的端壁的附近, 该处与液化燃料的容器的内部空间一定距离,而液化燃料是位于两者 之间,风门部件38连接在连接部件29的最低端。

当风门部件38进入液化燃料F内时要承受较大的阻力,它为振 动部件27提供了一定阻力以致于可降低振动部件27的移动速度。 当余下的燃料量减少到预定高度附近时,风门部件38所承受到的阻 力明显下降,因此随着燃料高度的变化振动部件27移动的减速效果 下降。当余下的液化燃料F量减少到预定高度或低于该预定高度时, 风门部件的减速效果消失,从而使得振动部件27自由地移动。

现在描述上述的实施例的运行情况。当如图1所示筒体内的气体 没有排出时,振动部件27开始位于筒体24中的较低位置,弹性部 件31也保持在与底板21c接触的状态。在该自由状态下,弹性部 件31根据振动部件27的重量而变形(重量包括连接部件29和风 门部件38的重量),位于其下部位置的振动部件27关闭通道25 和出口26,以致于气流导管17与容器的内部空间不通,从而,当 不排出气体且如图1所示具有大量的液化燃料F时,风门部件38位 于其深处,当余下的燃料量减少时,存在于上述风门以上的液化燃料 量就减少。

打开阀门12排出气体时,气流导管17和壳体21的内部压力 就下降,这就使作用在振动部件27的上下侧之间的压力差增加,因 此,这样就强制性地使振动部件27向上运动的力就更大。之后,如 图3所示,振动部件27沿着筒体24向上移动,当振动部件27到 达比通道25更高时,气流导管17就与筒体的内部空间相联通。容 器11内的蒸发气体经壳体21底部上的孔23,通道25,壳体的 内部空间和气流导管17从阀12处排出。

当余下的燃料量较多时,随振动部件27上升而使风门部件23 在液化燃料中移动时会承受较大的阻力,该阻力使振动部件27的移 动速度下降。因此,振动部件27的上端就不会与容器本体11a的 壁相撞,或即使与壁相撞也仅产生一个无法分清的较低的声音。

当液化燃料量F减少到预定高度附近时,与具有大量燃料时相比 缩短了风门38承受阻力时期,因此,对振动部件27移动的减速效 果也被减少到较低的程度。

当液化燃料F高度减少到预定的高度或更低时,如图5所示,风 门部件38在液化燃料F中移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基本上在减少,且对 因容器内的气体的作用引起的振动部件27移动的减速效果几乎消失。 因此,如图6所示,振动部件17强有力地撞上容器本体11a的壁 上,从而产生一个燃料余量的报警信号。

当通道25因振动部件27上升而被打开时,储在容器本体11 a内的液化燃料经气流导管17进入,然后以与上述相同的方法从阀 12排出。由于打开了通道25,促使振动部件27向上运动的压差 消失,振动部件27在撞上容器本体的壁面后因其自重而向下移动。 如图7所示,通道25重新被关闭,因此中断了供气。然而,气体从 气流导管17中进一步地喷出导致气流导管中的压力降到大气压,从 而使得作用在振动部件27的上下侧的压差以上述同样的方式变大。 因此,振动部件27重新向上运动,然后当其撞上筒体的壁面时就产 生一个声音。

在气体排放期间振动部件27的这种垂直运动会反复发生,由于 振动部件27是由材制作时,产生的一个较强的撞击声直接以一种 报警声通过筒体传递到外界,因此使用者能清楚地知道余下的燃料量 在减少。

由于振动部件27的垂直运动而产生一个撞击声时,从气筒10 经一阀12排出的气流变成脉冲流。在一种通常所用的气体装置中, 在筒体的联接器和燃烧器之间安放有气压调节器(控制器)。因此, 即使气流变成如上所述的脉冲流,由这种气压调节器可稳定地将气体 输送给燃烧器,这样就确保了燃烧器连续地保持正常的燃料,因此, 就防止了余量报警装置受到脉冲气流的影响。

当筒体10内充满气体时,或当气流导管17的温度变高而导管 17保持与如图1-5所示的筒体的内部空间互相不通过时,那么, 气流导管内的压力就会升高(参考之后要描述的第三个实施例),振 动部件27就会如图4所示那样被强制性地向下压,振动部件27将 进一步地向下运动而使弹性部件31向下变形。当振动部件27的上 端把出口26打开时,气流导管17就与筒体内部空间相联通,因此 排气受到影响(逆压调节),其中气流导管17中的高压气体经出口 26进入到筒体的内部空间,这样就防止了气体从筒体中外逸。

当关闭通道25时,除了通过排气产生一压差,否则,振动部件 27不会发出撞击声。当不使用气筒10或带有该气筒的燃气装置时, 和当不水平地放置容器11时,不会发出报警声,因此,避免了因错 误的操作报警装置而发出报警声。

将振动部件27连接到风门部件38的连接部件29是一根棒形 刚体,不过也可是如图8所示的弹性部件,实际上,可以合适地使用 带状的或线状的连接部件29A,螺旋状的连接部件28B,或者簧 片式的连接部件29C以便于提高气筒10的组装特性。

组装气筒10的步骤如下;把阀12,气流导管17和带盖13 的余量报警装置20组装成一个单元;把带容器本体11a的开口的 边缘的顶部11b的周边加工成波形;把与余量报警装置20成一体 的盖13固定到顶部11b的中心处。因为当余量报警装置20的壳 体21穿过顶部11b的中心孔时连接部件29变形而改变了风门部 件38的位置,从而便于把该单元件插入到一个狭的孔中。

如图9所示的各种形式的风门装置均可作为合适的风门部件38, 事实上锥形风门部件38A(其尖端朝下),球形风门部件38B, 环形风门部件38C或者有V形叶片的风门部件38D(其顶边朝下) 也可使用。当风门部件38A和38D向上运动时要承受较大液化的 燃料的阻力,因此对振动部件27产生大的减速效果。然而,这些风 门部件当向下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少,因此它们可动的更快。从而, 设置的风门部件提高了其与振动部件27的联接。

制作振动部件27的优选的材料是金属,其它的部件应用塑料。 振动部件27要与其相撞产生撞击声的相对的部件是联接到壳体21 的上板21b上的容器本体11a的一个壁面,或也可是单独地设置 在筒上的发声体。

图10为振动部件27的改进的例子。把该振动部件27的直径 减少到以确保它本身的重量为佳。把由螺旋弹簧制成,并围住一个从 振动部件27的顶部向下突起的凸出物的弹簧部件31夹在振动部件 和壳体21的底板21c之间。对于温度特性来讲,减少振动部件 27的直径是有利的。根据该改进的例子,该筒体的其余部份与实施 例1的相同。

图11到13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盒式燃料筒体。 在本实施例中,余量报警装置中使用了一个浮子部件以指示液位,虽 然本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略有不同,但还是采用了相同标号 分别代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因此在此忽略对其的说明。

燃料筒体的容器11和阀12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法来构 成,与该阀12相连的气流导管17端部段17a与一个管形流动出 口21a相连,该出口在余量报警装置20的壳体21侧壁上突出地 形成。

如图13所示的一个放大图,在余量报警单元装置中,壳体21 的上部装在容器本体11a的一个壁上,把一个连接容器本体11a 内部空间的连接孔23制在壳体21的底板21C的中心。一个纵向 延伸的管形筒24与壳体21对中,筒24的底部被装在壳体21底 部板21C上开的孔23的外部边缘上,筒24的上部开向容器体 11a的上部板的附近,筒24侧壁中间开有一个使壳体21与壳体 21内部空间相连通的通路25。

一个活塞形振动部件27是可滑动地垂直插在该筒24中的,振 动部件27的底面通过连接孔23承受容器本体11a的内压,该振 动部件27通过所含气体的作用向上移动。当振动部件27碰上壳体 21的上板21b时,也就是容器本体11a时产生一个声音。当振 动部件27向上移动时筒24的侧壁上形成的连接通路25处于比振 动部件27的下部还低的位置,而且连接通路25打开。

一个根据容器11内所剩液体燃料F的量向上或向下移动的浮子 部件30也装在容器11内,浮子部件30通过一个连接件29与振 动部件27相连,连接件29作为一个连接机构28,当所剩液体燃 料F比预定量大时,该连接机构阻止振动部件与容器壁发生碰撞,实 际上连接件29的上端通过连接孔23与振动部件27相连,而连接 件29的下端与浮子部件30相连接。

该振动部件27随对应于燃料液位而作垂直运动的浮子部件30 而运动,振动部件27运动范围根据盒体21的长度受到限制。当所 剩燃料F的容积减少到预定高度或更低时浮子部件30下降,当振动 部件27移动关闭连接孔25时,振动部件27则自由地与容器本体 壁相碰撞。

下面将对根据本实施例对气体燃料筒体的操作进行说明。如图 11所示,当将大量液体燃料F储存在容器本体11a中时,振动部 件27的上部被迫使靠着容器本体的壁11a,也就是随浮子部件 30上升的壳体21的上部板21b。在此时,要防止振动部件27 的振动,筒体24的连通孔25打开,如果气体的排放受到阀12的 开启的影响,振动部件27将不会与容器本体壁相碰撞,因此不会产 生碰撞声。在这时,在容器本体11a中的气体通过壳体21底部所 开的连接孔23而进入筒24内,并通过连接通路25和壳体21的 内部从流动出口21a流入气流导管17。

同时,如图12所示,当在容器11内的所剩燃料F的根据燃料 气体的供应而减少时,燃料液位下降到预定高度或更低;即该是换新 的气筒10的时候了。随着燃料液位的下降,浮子部件30由于其自 身的重量(包括振动部件27的重量)而下降,这引起振动部件27 的下降。当所含气体不再向外排放时,振动部件27的下表面向下移 动到其端面与围绕连接孔23的筒24的底相接触的位置,所以连接 通路25被振动部件27所关闭。

当通过打开阀而排放气体时,气体不断地从壳体21和气流导管 17中流出,因此壳体和气流导管中的压力基本下降到大气压力。振 动部件27的底面受到容器本体11a内所含燃料气体的压力。作用 在振动部件27上下侧的压力之间的差增加,当把振动部件27推向 上的力比振动部件27、连接件29和浮子部件30的重量大时,振 动部件27沿筒24向上移动,这使振动部件27的上端与容器本体 11a的壁相碰撞,就是与壳体21的上板21b相碰撞,因此由于 金属的相互碰撞而产生了声音。

随着振动部件27的上升,连接通路25被打开,且在容器本体 11a内的燃料气经过气流导管17而向外供应最后经过阀12被送 出。连接通道25的打开消除了推动振动部件27向上的压力差,而 且振动部件27在其上端与容器本体壁相碰以后靠自身重量向下运动, 然后连接通路25再次关闭,气体供应被中断。而且在气流导管17 中的气体的排放导致该气流导管中的压力下降到大气压下。如上所述 相同的方式,作用在振动部件27上部和下部的压力差变大,因此振 动部件27被向上推动并与容器本体壁相碰撞,因此产生声音。

根据本实施例,该气筒的上部可以充满气体,图11所示是在下 部。在本实施例中的振动部件27为一个圆筒形,但电可以上其它形 状,如球形。

连接机构28是由连接件29直接装在振动部件27上而形成的, 当液体燃料液位低于预定值以下时该连接机构能使振动部件27与容 器本体壁相碰。该连接机构可以根据燃料液位的下降而将装在其上部 的振动部件松开以使振动部件可以沿筒24向下运动并可以与容器壁 相碰。

图14和15表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使用 了一个浮子件的余量报警装置29设有一个排气机构以进行压力调节。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此处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的余量报警装置20中,在沿筒24内部滑动的振 动部件27的外表面上的适当高度上有密封环27a,该密封环件装 在振动部件27的外表面和筒24的内表面之间的槽中。该振动部件 27通过连接部件29与浮子件30相连,浮子件30是在一个引导 件32中可滑动和浮起地安排,液态燃料F可以根据燃料的不同高度, 自由地流入引导件32。

一个由橡胶制成的弹性件33被放在筒24的底部,在弹性件 33的中心有让连接件29通过的孔。筒24的长度被缩短使在密封 环27a和筒24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可以被免去,因此当振动部件 27的上端上升到与容器体壁相接触的位置时气流导管17可以与气 筒内部的空间相连通。连接通道25与图11所示的一样地构成。

在筒24的下部的开口24a的内径较大,该开口使密封环27a 和筒24之间的密封可被去掉。该开口24a在振动部件27的上表 面与弹性件33相接触的位置上。当振动部件27,连接件29和浮 子件30的重量作用在弹性部件33上时,弹性部件33会有小小的 变形。在这种状态下,振动部件27的密封环27a处在开口24a 之上,用以保持密封环27a与筒24内表面之间的密封。当在气流 导管17内的压力超过筒内部压力一个预定值或更多时,弹性件33 就向下变形,密封环27a最后进入开口24a中由此打开了弹性件 33的孔。

为了限制振动部件27最低的位移范围,在浮子件30的下表面 制成一个突起物36。在本实施例中,气流导管17,筒24,壳体 21和引导件32是彼此一体地形成。

现在根据本实施例说明该气筒的工作,如图14所示,当余下的 液态燃料量很大时,振动部件27根据浮子件30的上升而向上运动 到筒24的顶部,所以去掉了在密封环27a和筒24内表面之间的 密封。在气筒10中的气体通过气流导管17随着阀12的打开而被 排出。此时,振动部件27不振动,因此也不产生碰撞声。

当液态燃料F减少时,燃料液位被降低到预定的液位或更低,振 动部件27电随着浮子30的下降而下降。当不再排出燃气时,密封 环27a卡在筒24中,所以气流导管17不与筒内部空间相连通。 同时,当气体通过打开阀12而排放时,则在气流导管17中的压力 下降,这就导致作用在振动部件27的上下表面之间的压力差增加。 当推动振动部件27向上的力比振动部件27 、连接件29和浮子件 30的重量大时,振动部件27沿筒24向上运动。然后振动部件2 7的上端与容器本体壁11a相碰,因此如以前实施例所述产生一个 剩余燃料量的警报。

当气流导管17不与气筒内部空间相连通时,气流导管17的内 压会由于气流导管17与容器内部之间的温度差引起的导管17内部 的温升而增加。例如当一个燃烧设备在使用时,由于燃烧温度的影响, 燃烧器和调节器的温度就上升。辐射热即被传到设置在燃气设备和气 筒之间的连接器上,或被传到气流导管17上,因此连接器或气流导 管17的温度上升。与此相反,在气筒10内部的温度由于当液态燃 料F蒸发时产生的潜热而下降。当燃气设备关闭时,以及当气流导管 17如前所述由振动部件27的下降而与容器内部空间不连通时,气 流导管17的温度升高,因此其压力也升高。当气流导管17的压力 连续升高时,气体就会从连接阀12和燃气设备的连接器中逸出。

因此,当在气流导管17内的压力高于气筒的内压时,作用在振 动部件27的上下表面上的压力差会在反方向增加。这使振动部件 27被压到与弹性件33相接触。由于作用在振动部件27上的力很 大,振动部件27的上表面进一步向下移动使弹性件33向下变形。 密封环27A移入开口24a,因此破坏了密封。在气流导管17中 的高压气体通过弹性件33反向进入筒内,这就导致在气流导管17 内的压力下降,因此防止了上述气体从连接器中逸出,浮子件30的 突出物36限定了振动部件27向下运动的极限。

图16表示了一个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气筒的变形的例子。未采用 图14中所示的弹性板,而是由一个放在浮子件30底部的由压簧组 成的一个弹性件34代替该弹性板。本例中其余结构与图14中所示 一样,该改进了的气筒也设有一个类似的余量报警装置和用了开口 24A的气流导管17的排气功能。该气筒也可以如第一实施例所示 一样设一个弹性件31。

如图17所示,根据本例,气筒设有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风门部 件38,而不是第三实施例中的浮子件30。

以如图14所示相同的方式,连接件29的上端与滑动地安装在 筒24中的振动部件27的下表面相连,一个盘形的风门件38放在 连接件29的下端附近。本实施例中气筒的其余部分与图14中所示 相同,相同的标号代表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部件。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气筒的操作作说明。当不进行气体排放时,振 动部件27由其自身的重量装在筒24内,因此振动部件27的密封 环27A就装在筒24的内表面上,所以气流导管17不与气筒内部 空间相连通,因此当不进行气体排放时,而且当余下的液态燃料F很 多时,风门件38被深深地浸入液态燃料F中。并且当余下的燃料减 少时,在风门件38上面的液态燃料的量也减少。

当通过打开阀12进行排气时,气流导管17中的压力下降,作 用在振动部件27上下表面上的压力的差也增大。这就导致推动部件 27向上运动的力也增大。因此振动部件27沿筒24向上运动。当 振动部件27移到高于筒24时,气流导管17与气筒的内部空间相 连通,因此可以连续地将气体排出。但是当余下的燃料量较多时,风 门件38随振动部件27的升高受到很大的阻力。此时该风门在液态 燃料中移动。这使振动部件27的运动速度减慢,因此振动部件27 的上表面将不会碰上容器的壁,即使碰上该壁由于碰撞产生的声音也 太小而不能作为可被听到的报警信号。

当液态燃料F减少时,且燃料液位下降到一个预定高度或更低时, 风门件38在液态燃料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也下降了。这就引起振动 部件27的运动速度增加,振动部件27的上表面与容器本体11a 的壁相碰,因此如以前实施例中同样的方式产生了作为剩余燃料的报 警信号的碰撞声。

当不再进行气体排放时,而且当气流导管17不与气筒的内部空 间相连通时,由气流导管17内的温度的增加而导致其压力的增加使 振动部件27向下运动。如前述实施例,振动部件27向下运动使弹 性件33向下变形,密封环27a被放入开口24a中,因此除去了 密封。在气流导管17中的高压气体通过弹性件33反向进入气筒。

在本实施例中,未采用弹性板制成的弹性件33。但可把图1所 示的弹性件31或图16所示的压缩弹簧制成的弹性件34装到风门 部件38的底侧。

根据到目前为止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中气筒设有:一个气流导管, 其一端与一个打开或关闭气体流动的阀相连,而另一端在该气筒被平 放时与液态燃料液面以上的气体空间相通;一个可移动的振动部件, 它被放在气流动导管中以便当由所含气体的推动下产生振动和与筒体 碰撞而产生声音;一个风门件,它根据容器中所剩液态燃料的量进行 运动也可放在液态燃料气的一个预定液位之下;及一个连接机构,其 一端与振动部件相连,另一端由一连接件与风门件或浮子件相连,用 这样的结构,当所剩液态燃料的量高于预定液位时,浮子件提供给振 动部件的阻力可防止振动部件由于碰撞而产生声音,因此防止了误报 警。

同时,当所剩燃料减少到预定值或更少时,风门件允许振动部件 自由地与容器本体壁相碰撞,因此振动部件根据由气流导管排放的气 体与容器本体的壁或与发声体发生碰撞,因而产生作为报警的碰撞声 音。即使碰撞声是在封闭的容器内产生的,但可很好地传到外边。指 示剩余燃料的减少的报警可从外部清楚地听到,因此能够防止不能预 见的燃料的消耗。

由于报警的产生是受使用的所含气体燃料的膨胀能的影响,所以 气筒不用任何能源驱动,如用电池驱动报警单元。这使气筒的结构简 单,同时也防止报警装置在气筒没装在燃气设备中时发生误报警。

图18是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纵向剖面示意 图,相同的标号代表与第一实施例相对应的部件,在此为了简洁而省 略对它们的说明。

一个气流导管17,它与阀12相连通,以便将蒸发气体引入容 器内,该气流导管被连接到阀12的腔室12C的内端,该气流导管 17的按装方法如下:将与容器的轴线对齐的气流导管17轴向地装 到阀12的腔室12C上,使它与阀12密封连接。实际上,如图 21所示,在腔室12C的端部有一个带一环形法兰15a的插入段 15,及一个带有一环形凹缘边18a的啮合段18,该凹缘边与凸 出法兰15a配合,并开在气流导管17的轴向端上。一个密封件 19也夹在腔室12C的端部和气流导管17的轴向端之间。

气流导管17从阀12的腔室12C轴向延伸到容器本体11a 的中心,并在法兰14上开有缺口14a以后按相同的方向将该导管 弯曲。剩余末段17a连接到一个余量报警装置的壳体21的流出口 21a上。

当气筒10被使用时,它被横放使凹槽14a朝上侧,在这种情 况下,一个与筒体11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的壳体21的孔23处在高 于液态燃料F液面的气体空间中,当阀12打开时,蒸发气体经过余 量报警装置20沿气流导管17被排放,气流导管17可以由塑料制 成,且可以与壳21为一体或是分离的。

壳体21的外表面21b形成一个弯曲的表面以装在容器11a 的内表面上,其底板21a是与燃料液面相平行的平面。壳体21的 外表面21b与一个环状延伸的环形支撑件22相连。壳体21的外 表面21b与支撑件22结合成一体。支撑件向阀12延伸,因此支 撑件22的宽度比壳体21的要大。气流导管17的剩余末段17a 与壳体21的前表面相连。在安装状态下,壳体21的外表面装在容 器本体11a的内表面上。

在壳体21内部垂直延伸的中空筒24与该壳体对齐,与容器本 体11a内部空间相连通的孔23开在由筒24的底部限定的壳体 21的底板21C上一部分上,而壳21的上部在壳21的上表面 21b附近是打开的。同样,一个与壳内部空间相通的通路25开在 筒24的中间。在相对于通路25的筒侧壁上开有一个开口26,该 开口从基本上与通路25的相同位置向下延伸到底板21C的孔23 处。筒24的上部端可安装在壳21的外表面21b上,并可在筒的 某一部位形成防止密封闭合的孔隙。

将一个活塞形振动部件27垂直可滑动地插入筒24中,一个由 弹簧构成的弹性件31被插入振动部件27的底部内,弹性件31自 身向下伸到比振动部件27的下端更低处,所以振动部件27被浮动 地支撑。容器本体11a内部的压力通过连接孔23作用在振动部件 27的底面上,该振动部件27因所含气体的膨胀而向上升,因此当 振动部件与壳体21的上表面21b即与容器本体11a的壁面相碰 时,其上端会产生一个声音。

当振动部件27处于一自由状态时,在筒24的侧壁上的通道 25被振动部件27关闭。当振动部件27向上运动时,该通道位于 比振动部件27的下端还要低的位置,此时通道被打开。同时,当振 动部件27处于自由状态下,开口26的上端由振动部件27封住。 当振动部件27移到靠着弹性件31的下部位置时,开口26位于高 于振动部件27的上端,所以被打开。

风门件38通过一个连接件29与振动部件27相连,换句话说, 其上端固定到振动部件27上的连接件29的下端穿过壳21的底板 21C上的孔23并延伸到容器本体11a的一个相对壁面附近,该 壁远离其内装有液态燃料的容器的内部空间,而且风门件38与连接 件29的最下端相连。

当风门件38在液态燃料F中运动时它受到很大阻力,并对振动 部件27提供阻力以减慢振动部件27的运动速度。当剩余燃料的量 减小到一预定液位时,并且当风门件38在蒸发燃料气中运动时,对 风门件38的阻力下降了,因此对振动部件的减速的作用下降。当剩 余液态燃料F的量减少到预定高度或更低时,风门38的减速作用消 失,这使振动部件27自由地运动。

下面对气筒10的组装作说明。首先如图20所示,容器11的 容器本体11a的顶11b和连到阀12上的盖13彼此分别制作, 装有余量报警装置20的壳21,支撑件22和气流导管17被结合 在一起。然后,将壳21插入容器本体11a中,由支撑件22通过 焊接把该壳固定在一预定位置上。此后,容器本体11a的开口边和 顶11b的外周边通过卷边而结合在一起。盖13装在顶11b的中 心孔的中心上,它们通过对盖13的外边缘进行径向延伸地卷边而结 合在一起。当盖13装在顶11b上时,把阀12的腔室12C的插 入件15装在气流导管17的啮合段18上,使它们能够同轴地彼此 连接在一起。

现在对前述实施例的操作作说明。当筒内所含气体如图18所示 不进行排放时,振动部件27停在筒24中的最下边的位置,且弹性 件31与底板21C保持接触。在这自由状态下,弹性件31随振动 件27的重量(包括连接件29和风门件38的重量)而变形,位子 其较低位置时的振动部件27关闭通路25和开口26,所以气流导 管17与容器内部空间不连通。因此,当不进行气体排放时,当如图 18所示存储的液态燃料F的量很大时风门件38深深地浸入液体燃 料中。当所剩燃料减少时,在风门38上面的液体燃料的量也减少。

当气体由阀门12的打开而被排放时,气流导管17和壳21的 内压下降,这导致作用在振动部件27的上下侧的压力差增加,由此 推动振动部件27向上的力变大。因此,振动部件27沿筒24向上 运动,当振动部件27运动到高于通路25时,气流导管17与筒体 的内部空间相连通。在容器11内的蒸发气体通过壳体21底部上的 孔23,通路25,壳体内部空间和气流导管17从阀12中排出。

当所剩燃料量较多时,风门件38在液态燃料中随振动部件27 的上升一起运动时受到很大的阻力,而这阻力使振动部件27的上升 速度下降,因此,振动部件27的上端则不会与容器本体11a的壁 相碰,或即使与壁产生碰撞也因发出的声音很小而不会被听到。

当液体燃料量F减少到一预定高度时,比起当液体燃料量很大时 风门件38受到液体燃料阻力的时间就短多了,因此振动部件27运 动的减速作用就减小到更小的范围。

当液体燃料量减少到一预定值或更少时,风门件38在液体燃料 中移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并且由于所含气体的膨胀使振动部件 27作减速运动的作用消失了。因此振动部件27的上端与容器本体 11a的壁相碰撞,因而给出了剩余燃料量的报警信号。

当通路25随着振动部件27的上升被打开时,在容器本体11 a中含的液体燃料经过气流导管17向外供应,然后以与上述相同的 方式从阀12中放出。随着通路25的打开,在振动部件27上的向 上推的压力差被去掉了,因此振动部件27在与容器壁相碰之后由其 自身的重量而向下移动。这引起通路25再次闭合,因此中断了气体 供应。而且,由气流导管17流出的气体排放使气流导管中的压力基 本降到大气压下,随后使作用在振动部件27上下侧的压力差以如上 所述方式增加。因此振动部件27被再次向上推动,并与筒体壁相碰 时产生一个声音。

气体排放时振动部件27反复进行垂直运动,该碰撞声作为警告 通过筒壁直接传到外部,因此使用者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剩余燃料量的 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壳21和气流导管17的容量很小,在这些部 件中的压力变化速度很快地增加,因此振动部件27的运动不能跟上 压力的变化。通过扩大气流导管17和壳21的侧部来增加容量以减 少压力变化的速度。因此可以确保报警。

当碰撞声由振动部件27的垂直运动产生时,从气筒10经过阀 12流出的气流变成了脉冲流,在常用的气体燃烧装置中,将一个气 体压力调节阀(控制器)装在一筒连接件和一燃烧器之间。因此,即 使气体流变成如上所述的脉冲流,通过气体压力调节阀供到燃烧器上 的气体电是平滑的。这确保了连续正常地燃烧,因此可防止余量报警 装置受脉冲流的影响。

当气筒10中充满了气体,或当气流导管17的温度变高的同时 导管17仍与筒体内部空间不相连通时,气流导管17中的压力上升, 振动部件27被迫从图18的自由位置上向下运动,而且振动部件2 7进一步向下运动使弹性件31向下变形。当振动部件27的上端引 起开口26的上部打开时,气流导管17与筒体内部空间相连通,因 此影响了放气,其中在气流导管17中的高压气体经过开口26流入 筒的内部空间。这就防止了气体从筒中逸出。

即使当通路25被关闭时,振动部件27不产生碰撞声,除非出 现由排放气体造成的压力差。当装有这样的筒体的气筒10或气体燃 烧设备不被使用时,及当容器11不被水平地安置时,报警是不会给 出的,这样就防止了由于报警装置的错误而误报警。

把振动部件27连接到风门件38上的连接件29可以由一棍形 刚体构成,也可以由弹性件制成;例如,棒,线,螺线管或片簧。盘 形风门件38可以为其它形状,如锥形,球形或带V形带的体。锥 形的和带V形带的风门件当在液体燃料中向上运动时会受到更大的阻 力,但在向下运动时受到更小的阻力。

振动部件27最好由金属制成,且其它部件可用塑料制成。与壳 体21的上板21b相接的容器本体11a的壁或独立发生体可以使 用一个能与振动部件27碰撞时产生声音的部件。

图22到26表示把支撑件22装到容器本体内的其它方法,该 容器本体用了改进的支撑件22。

在图22中所示例子中,在环形支撑件22(包括壳21的外表 面21b)的外表面上开有一个环形凹槽22a。在容器本体11a 的内表面上开有与槽22a配合的凸起的法兰11C。法兰与槽的连 接使壳21定位在容器本体11a上。

在图23所示的例子中,用集合的方法将环形支撑件22的一个 向前延伸段22b与容器本体11a的打开边和顶部11b的外周边 折叠在一起。

在图24所示例子中,在环形支撑件22的圆筒表面的三个点上 有沿容器本体11a的纵向轴延伸的纵向槽22C。纵向槽22C内端 是自由的,其外端延伸到支撑件圆筒表面的中段,在容器本体11a 的内表面的三个点上有与所述槽相同方式轴向延伸的凸起的法兰11 d,通过把凸起法兰11d与纵向槽22C对准而把支撑件22装在 容器本体11a中,因此支撑件被安装定位。

在图25所示例子中,支撑件22′被做成个半圆形,它由弹性 件制成。在支撑件22′的相对应的两端上做成向外弯曲的止动件 22d。由于在支撑件上有弹性力,所以止动件22d可以向外延伸, 在容器本体11a的内表面的两边开有轴向延伸的槽11e,当支撑 件22′克服弹性力变窄时便可插入容器本体11a的内部,并将支 撑件22′两侧的止动件22d插入槽11e中,因此支撑件22′ 被安装定位。

图26所示例子是与图25所示的例子相类似的,在由弹性材料 制成的半圆形支撑件22′的两端附近开有槽形开口止动件22e, 支撑件22′有弹性力,所以止动件22e可以向两边延伸。凸起法 兰11f在容器本体11a的内表面上轴向延伸地构成。当把支撑件 22′克服弹性力变窄时便可插入到容器本体11a中,支撑件22′ 的两个边上的止动开口22e被安装到凸起法兰11f上,因此支撑 件22′被安装定位。

筒10的容器11的容器本体11a,顶11b,盖13,阀 12和余量报警装置20与以前的其它实施例有相同的结构。如以前 的实施例,装有余量报警装置20的壳体部分为圆筒外表面21b和 与所含液态燃料的液位相平行的下表面21C。该报警装置的一个侧 壁,就是该报警装置的前侧被凸出地形成一个延伸室21d。该室 21d的延伸使盒体容量大大增加了,构成该延伸室21d的上表面 是为了能将其安装在顶11b的内表面上。

把气流导管17的上端连接到延伸室21d的下表面21C上。 装在与容器中心为一条线上的气流导管17的端部设有插入件15, 阀12的腔室12C的端部也设有啮合部18,所以这两个端部可以 被装在一起。相同的标号与以前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在此为了简明 则省略了对它们的说明。

如图29所示,气筒10的组装步骤如下:分别制成分别与阀 12相连的容器11的容器本体11a,顶11b,和盖13;把带 有余量报警装置20的壳21与气流导管17结合在一起;通过焊接 把壳21的延伸室21d装到顶11b的内表面上;把顶11b装到 容器本体11a的开口边上;分别把它们的外边缘卷曲起来;把盖 13装到顶11b的中心孔上;把阀12的腔室12C的插入件15 与气流导管17的啮合段18安装在一起;再把盖13的边卷起来以 使其能向外延伸。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中,通过事先把与余量报警 装置联合在一起的壳体装在容器本体上,或通过把壳的延伸室装到顶 部上而把容器本体与顶部连在一起;当装有阀的盖件插入顶部时,阀 的端部与装在壳体中的气流导管的端部连在一起,因此当盖件被装在 顶部上时,带有余量报警装置的壳就已经装在容器本体内了。因此阀 与气流导管的连接和盖件的组装很容易完成。因此可以用机械完成组 装,因此当大量生产气筒时费用就可以减少。

而且该余量报警装置给出一个指示剩余燃料的报警,因此能防止 燃料的浪费。

图30是表示一个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纵向剖面图,图31是图 30所示的气筒的分解示意图。

气筒10包括一个盛液态燃料气的容器11,容器11由一个筒 形容器本体11a、一个在容器本体一端的环形顶部11b,及一个 封住顶部11b中心的盖13(一个安装杯)所组成,一个打开或关 闭在容器11中所含液态燃料的阀12装在盖13的中心。

阀12具有已知的常规结构,其中一个可移动的杆12a通过阀 座12b装在腔室12C中。通过一个弹簧12d阀芯12a被迫推 向凸出方向,且通过一个橡胶阀座12b关闭与喷口相连的内部孔。 当通过把阀芯12a向内推而打开阀12时,蒸发气体被排放。盖 13也连接到一个向外延伸的法兰14上,在法兰14的某一个部分 上开一个颈形缺口14a(在图中是在法兰的上部)。

余量报警装置20被装在容器本体11a内,它有一个装在容器 本体11a内的壳体21。壳体21中设有一个引导容器本体11a 内蒸发气体的气流导管17。气流导管17的一个流出端17a轴向 沿容器本体11a延伸到阀12的腔室12C上。

气流导管17的流出端17a当被轴向地插入腔室12C端部时, 密封地被连接到阀12的腔室12C上。在实际中,如图33所示, 在腔室12C的端部形成一个直径稍小的插入件15,在插入件15 的外表面上附有一个O形圈16。气流导管17的流出端17a的内 表面被密封,当插入件被装入流出端中时,它们之间的间隙由O形圈 16来密封。

气流导管17的流出端17a沿容器本体11a的中心轴向延伸, 导管的另一端在法兰14上的缺口14a构成时朝着缺口的方向弯曲。 该端部继续径向延伸,并与壳体21内形成的一个气体室18相连。

该壳体21设有气流导管17,气体室18,一个以后将要描述 的圆筒段25和一个引导段26,该壳体通过将塑料材料模塑成几个 部件而形成;这些部件也就是:在上部外侧形成的环绕气体室18的 壳体的容器22,组成圆筒25的壳的底23和气体室18的底,一 个从底部23向下延伸并使气流导管和引导段26彼此集合在一起的 连接段24。这些部件彼此连接组合成一体。

容器22底部是一个矩形形式,当壳体安装到容器中时,容器 22的上面的弯曲表面被安排成与容器本体11a的壁面保持接触, 在上表面的前后两个部分上设有一对啮合凹槽22a。这些凹槽22 a与容器本体11a的凸起的止动段11C啮合。该止动段11C由 两个凸起组成。容器22是对称地形成的,当将该容器以任何方向装 在底部23上时均可以与啮合部啮合。底部23上设有与燃料液面平 行的底板23a以组成气体室18的底表面。在底板23a的中心立 有一个纵向延伸的圆筒25,在筒25的前面有一个与气流导管17 相连的孔23b,一个组成气流通道17的L形通道和中空的导管 26被组装在连接体24内。在导管26的端部有凹的啮合段26a, 该啮合段26a与容器本体11a的凸起止动件11d相啮合。

当气筒10被使用时,它是平放的,使缺口14a朝上。在这种 情况下,壳体21的气室18放在液态燃料F的液位以上的空间中。 当阀12打开时,蒸发气体通过余量报警装置20以后由气流导管 17被排出。

将活塞形振动部件27垂直可滑动地插入余量报警装置20的筒 25中。一个比振动部件27高的空间与气室18相连,而比振动部 件27低的空间与筒的内部空间相连。振动部件27的上部受到气室 18内部的压力,振动部件27的下部受到容器本体11a内部空间 的压力。该振动部件27由所含气体的膨胀而向上运动。当其上端与 容器22的上表面,也就是与容器本体11a的壁相碰撞时产生声音。

在振动部件27的底部设有一个环形弹性部件28,且该弹性部 件将其自身插入振动部件27的下端部之中,由此通过漂浮来支撑振 动部件27。该弹性部件28由一个用尿脘泡沫塑料或橡胶制成的圆 柱形垫或O形垫组成,且弹性件28的弹性和变形要通过调节材料的 厚度和高度来决定。

在筒25的内表面下部有一个流入通道25a,当振动部件27 向下运动把弹性件28向下压一给定量时,该通道把气室18与容器 本体11a的内部相连,同样在筒25的内表面的上部有一个流出口 25b,当振动部件27向上运动一个预定高度或更高时,该口把气 室18与容器本体11a相连。该流出通道25a和出口25b是在 筒25的内表面上轴向地形成的,因此,底部23很容易模制。

当振动部件27处于自由状态下,在筒25侧壁上的流出口25 b的下端被振动部件27关闭。当振动部件27向上运动时,这些比 振动部件27下端低的端部被打开。同时当振动部件27处于自由状 态时,流入通道25a的上端被振动部件27关闭。当振动部件27 向下运动靠着弹性件28时,比振动部件27上端高的端部被打开。

通过一个连接件29把风门件30与振动部件27相连。换句话 说,其上端固定到振动部件27的连接件29的下端通过底板23a 被延伸到导管26中,该导管为圆筒形,它纵向地从底板延伸到容器 本体的另一端壁附近,该端壁与装有液化燃料的容器的内部空间保持 有一段距离。用于指示液位的活塞形的风门件30与振动部件27一 起运动,它被装在连接件29的最下端。一个槽26a延伸到导管 26的侧表面下端附近。液体燃料可以进入该导管的内部,导管26 的内径设定为比风门件30的外径稍大一点。

风门件30在导管26内的液体燃料中运动时要受到阻力。当液 体燃料通过风门件30和导管26之间的间隙时阻力会增大,这使振 动部件27也受到阻力而减少了其运动速度。当所盛的液体燃料量减 小时,风门件30在蒸发气体中运动,因此受到较小的阻力。这使振 动部件27的减速作用减小了,当所剩液体燃料F减少到预定高度或 更低时,使风门件30进行减速的作用消失,这导致振动部件27可 自由运动而与容器本体11a的壁相碰撞。

下面对气筒10的组装作说明。首先,如图20所示,分别生产 与阀12相连的容器11的容器本体11a的顶部11b和盖13。壳 体21通过把容器22,底23和连接件24组装在一起而形成。同 样,将带有风门件30的振动部件27装在壳体21中,因此就构成 了余量报警装置20。然后,将壳体21插入到容器本体11a中, 并使在壳体21上下部分形成的啮合段22a、26a与容器本体 11a上的凸起的止动件11C和11d相啮合,因此把壳体21装 在容器本体上。在同时,从容器本体的两侧压缩容器本体而使之变形 以使其孔的垂直长度可以增加。这就方便地把壳体21插入容器本体 中。

此后,通过弯曲容器本体11a的开口边和顶部11b的外周边 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盖13被放在顶部11b的中心孔上,通过把 盖13的外边缘向外扩展地弯曲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在顶11b与 容器本体11a结合在一起后,容器本体11a就不太容易变形了, 壳体21完全装在容器本体11a上。而且,当盖13装在顶部11 b上时,阀12的腔室12C的插件15被安装到气流导管17的流 出端17a的锥形内表面上,它们可以通过夹在它们之间的O形环 16而容易地密封地装在一起。然后由阀12向气筒10充燃料气。

虽然用于把壳体21装到容器本体11a中的啮合槽22a和止 动件11C分别被做成凸起和凹槽,但可在壳体21的上部表面制成 长的啮合槽,并且在容器本体11a的内表面上也可以制成凸起的法 兰状的止动件。容器本体11a的止动件11C和11C可以在把金 属板做成圆筒之前或之后冲压形成。

在组装壳体21时,一个方形的容器22当其装在底23上时起 其定向作用,因此啮合槽22a被放好定位。然而,当将容器插入容 器本体中时,对称布置的两组啮合槽22a取消了容器22的定向性。 当容器22的底为相邻边不相等的矩形时(见图32),在其长边和 短边之间的长度差使机器容易区别容器22的纵向和横向方向。因此 可以容易地实现用机器把容器22装到底23上和把腔室21装到容 器本体11a上的组装。

根据本实施例的余量报警装置的操作,当在气筒中的气体未被排 放时,也就是说如图30所示状态,振动部件27停在筒25的底部 而由弹性部件28来支撑。在这种自由状态下,由于振动部件27的 重量(包括连接件29和风门件30的重量)弹性件28产生变形。 处于较低位置处的振动部件27关闭了流出通道25b和流入通道 25a,所以气流导管17不与容器本体的内部空间相连通。当未进 行气体排放时,而且当燃料量还有很多时,风门件30如图30所示 深深地浸入液体燃料F中。随着所剩燃料量的减少,在风门件30上 的液体燃料的量也减少了。

当气体由阀12的打开而排放时,气流导管17和气室18中的 内部压力下降,这引起作用在振动部件27的上下表面上的压力差增 加,因此向上推振动部件27的力增加了。然后振动部件27沿筒 25如图34所示向上运动,当上升到比流出通道25b下端高的位 置时,气流导管17与筒体内部空间相连通。在容器11中蒸发的气 体从筒25内部顺序通过流出口25b、气室18和气流导管17, 由阀12中排出。

当剩余燃料量很大时,风门件30在液体燃料中随着振动部件 27一起向上运动时,尽管直径很小仍受到很大阻力。该阻力导致振 动部件27的运动速度减小。因此振动部件27的上端将不与容器本 体11a的壁产生碰撞,即使产生很小的碰撞也会因声音太小而不被 听见。

当液体燃料F减少到一预定高度或更低时,风门件30在液体燃 料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由气体膨胀引起的振动部件27运 动的减速效应几乎消失。因此振动部件27的上端被迫向上运动与容 器体11a的壁产生碰撞,因而产生一个剩余燃料量的报警。

当流出口25b随着振动部件27的升高而打开时,在容器本体 11a中的液化燃料通过气流导管17而向外供应,然后以与如上所 述相同方式从阀12中排出。随着流出口25b的打开,向上推振动 部件27的压力差消失,振动部件27由其自身重量在与容器本体壁 碰撞后向下运动。这使流出口25b再次关闭,因此中断了供气。另 外,从气流导管17中气体的排放使其压力下降到大气压下,这又引 起作用在振动部件27的上下表面上的压力差以上述方法那样增加。 因此振动部件27再次向上运动,并当与容器本体壁碰撞时发生声音。

在气体排放期间振动部件27的这种垂直运动反复发生,且碰撞 声作为一个报警通过容器壁直接向外传播,因此使用者可以意识到剩 余燃料的量的减少。同时,如下面要详述的,气室18和气流导管 17的容量,如壳体的容量较小,这些段内的压力变化速度增加很快, 则振动部件27的运动不能跟随这些压力变化,而通过把气室18的 尺寸设定在一个预定的值就能确保告警操作。

当振动部件27的垂直运动产生碰撞声时,通过阀12由气筒 10流出的气流变成脉冲流。在通常使用的燃气设备中,在一个圆筒 连接器和燃烧器之间按装一个气体压力调节阀(调节器)。因此即使 如上所述气流变成脉冲流,由该气体压力调节阀可以顺利地把气体供 给燃烧器。这确保了燃烧器保持正常的燃烧,因此余量报警装置20 就能够防止脉冲流的影响。

当气筒10中充满气体时,或当气流导管17中的温度变高而使 导管17与气筒内部空间不连通时,气流导管中的压力升高,振动部 件27会象图35中所示的那样被迫向下,振动部件27进一步向下 移动使弹性件28向下变形。当振动部件27的上端使流入通道25 a的上端打开时,气室18与气筒内部空间相连通,且影响放出气体, 而在气室18中的高压气经过流入通道25a流入筒体的内部空间。 这就防止了气体从筒体中的逸出。

即使当流出口25b关闭时,除非因气体的排放而引起的压力差, 振动部件27是不会发出碰撞声的。当气筒10或带有该气筒的燃烧 设备没被使用时,且当容器11未被水平放置时,则不会有报警产生, 因此该报警装置可以防止由于错误操作而产生的报警。

图36和37表示具有不同结构的腔室21的一个变形例子,这 是一种把壳体装到容器本体上的结构。该例与以前的结构稍有不同, 但相同的标号表示与以前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在本例中,壳体21 由一个线形弹簧件来固定。在壳体21的容器22的上表面开有一个 凹槽形啮合段22b,且该啮合段22b与在容器本体11a上的凸 起法兰形止动件11f相啮合。导管26的下端不延伸到容器本体 11a的壁面上,而其上端33a与壳体21相连的弹簧件33的下 端弯成一个啮合件33b,该啮合件33b与容器本体11a的内表 面上的凸起的止动件11e相啮合,壳体21在弹簧件33的弹性力 作用下而被迫向上,因此壳体21与容器本体11a相连,本例中气 筒的其它结构与以前的实施例相同。相同的参考标号用来代表与以前 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

在图38中表示另一个变形例,有一个弓形啮合槽22C在壳体 21的上表面从一侧延伸到中间位置。在容器本体11a上设有一个 与啮合槽相啮合的凸起止动件11g。而且如图30例子中所述,导 管26的下端也设有一个啮合段26a,当壳体21被装到容器本体 11a中时,啮合段26a首先与容器本体11a上的止动件11b 相啮合,在啮合段26a与容器本体11a的止动件11d啮合后, 通过朝壳体的上部转动使容器本体11a的止动件11g与啮合槽 22C啮合。

下面对这种盒式气体燃料筒体的操作作详细说明。当上述气筒 10装在一个便携式燃气加热器35中时,一个气体流动通道示于图 39中。从气筒10中供应的气体先由盒式燃气加热器35的调节器 36进行气压调节,然后供到燃烧器37中。在调节器36和燃烧器 37之间装的阀门38以“弱”,“中”,“强”的加热功率档来调 节燃烧。

当阀门38打开时,在气筒10中的液态燃料气体和蒸发气被供 到调节器36中,所提供的参数是从气筒10内的气室18中供出的 气体压力是P1,在调节器36的入口处的气体的压力是P2,在调 节器36的出口处的压力是P3和在燃烧器37中的气体压力是P4。 下面描述这些压力之间的关系。在燃烧器37的出口处敞开端的压力 是环境压力,气体从调节器36流出口处流出通过阀门38达到调节 的定压力P3,在该调节器36中,即使入口处的压力P2是变化的, 但是在其出口处的压力P3都是一个定压力值,在调节器36的入口 处的压力P2由在气筒10中的气室18内的压力P1和在气筒内的 压力P0来决定。

在筒内的初始压力P0是由气筒10内部的温度来决定的,当阀 门38打开时液态燃料气蒸发,通过阀门38向燃烧器37供应必要 量的气体。同时,气筒10被冷却,其温度由于液态燃料气的蒸发所 产生的潜热而下降。当气筒10内的温度下降到低于环境温度时,气 筒从周围吸热。因此气筒温度产生变化直到其达到热平衡。

因此筒的内部初始压力P0由其初始值下降直到其达到热平衡。 根据筒的内部压力P0的变化,在气室内的压力也产生变化,然后引 起在调节器36的入口处的压力P2产生变化。为了得到燃烧器37 所要求的气体流量,当调节器36的入口处的压力P2比出口处的压 力P3大时,把燃烧连续地保持在预定加热功率上。但是,当调节器 36的入口处的压力P2小于出口处的压力P3时,向燃烧器37供 应的气体被减少。

在使用阀门38关闭的燃烧器37之后,当调节器36内的温度 高于气筒10的温度时,调节器36入口处的压力P2变得比筒内的 压力P1高,所以如前所述在调节器36的入口处的气体在反向压力 下流回气筒10。

在余量报警装置20中的壳体21的气流导管17和气室18的 容量,也就是壳体对振动部件27的作用影响的能力。实际上,如上 所述,气体从气筒10的排放引起气室内压力P1下降,因此在压力 P1和筒内部压力P0之间的压力差变大。同样,仅当适当地设定腔 室的容量时,振动部件27才能受到足够的力以与筒体壁产生碰撞, 因而给出剩余燃料量的报警。作为振动部件27给出报警的条件,必 须具备下面的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风门件30必须从气筒10中露出液态燃料的液面,

第二个条件:由于气筒10向外供应气体引起的潜热而使气筒的 温度下降,而气体平衡压力P0(在气室内的压力)下降到低于振动 部件开始动作的压力。

第一个实施例仅要求风门件30露在蒸发气中。这仅由风门件 30的最低位置和导管26的引导槽26a的最低位置之间的关系来 决定,关于第二个条件,图40示出了一个实验的测量结果。在此实 验中所用的振动部件27的直径为6mm,高为6mm,重为2克。

当根据第二个条件使筒的内压P0处在由满足第一个条件的斜线 所限定的区域内时,振动部件27开始驱动给出一个报警。当壳体的 容量增加时,振动部件开始动作的压力也增大,所以当气筒10的温 度为环境温度时振动部件被启动。当由于减小了余量报警装置20的 尺寸而减小了室21的容量时,振动部件27的启动压力也下降。气 筒的温度也因排出气体的蒸发产生的潜热而下降,因此,除非气体平 衡压下降到低于报警启动压力,否则不会报警。

作为气筒10向外排出气体的结果,振动部件27由于在气室内 的压力P1和气筒内的压力P0之间的差而垂直运动,且压力P0和 P1经常作用所以它们能够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振动部件 27运动,要适当地确保壳体的容量,要有足够的蒸气使振动部件 27与上壁碰撞,蒸气应从气筒的内部排放到壳体中。

假定在压力P0到P4下的气体流量分别为V0到V4,调节器 36要使得即使当其入口处压力P2产生变化时其出口仍继续保持恒 定的气压为P2流量为V2的P2V2值。由于振动部件27的垂直 运动,表示作为常值供到燃烧器27中的量P2V2的量P0V0根 据壳体的容量被断续地从气筒中排入到容器22中的气室18内。由 于振动部件27的垂直运动排放的气量V0与壳体的容量成比例,由 振动部件27的运动排放的气量V0越多,振动部件运动速度也越高。

由于排放气体产生的蒸发潜热的作用气筒的温度下降,则平衡气 压也下降。假定在某一个时间内气体流量P0V0是常数,则以V0 供到调节器36的气量增加。由于振动部件27据此而启动,当排放 气体的量V0较大时,引起振动部件27的启动,气筒的内压P0随 气筒10所处的环境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图41表示当连续以“强火”(气体流量是1.75G/ MIN)、“中火”(气体流量是1.55G/MIN),和“弱火”(气 体流量是0.80G/MIN)燃烧时,在条件是供应气体为40G和 环境温度是摄氏20度时筒内压力的变化。对于强火和中火,内压 上就下降到大气压附近。同时,对于弱火,内压稳定在一个比大气压 高的压力下,但在燃烧完成后内压迅速下降。在此时环境温度越低, 则内压下降越快。

作为这一结果,当燃烧在强火或中火时内压下降较大,内压下降 到低于在中等燃烧条件下振动部件的启动压力。当燃烧在弱火时,由 于蒸发潜热使气筒10的冷却和环境放热彼此得到平衡。在图42所 示例中,在内压为2.0Kg/CM2、筒表面温度是摄氏15度下达到 平衡,且燃烧保持很长时间。当壳体的容量满足碰撞条件时,在热平 衡期间连续产生报警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将壳体的容量减少,或 将风门件30的位置降低,使进行报警的液态燃料的量能大大地被减 少。

当环境温度很高时,且加热功率较弱时,筒的内压可不下降到比 使振动部件启动的压力更低的压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剩余气量 要被用完前的几分钟内,气筒的内压下降到低于振动部件启动压力时, 也能给出报警。

可将丙烯、异丁烷、正丁烷、异戊烷或类似物的混合气体充入气 筒10,这些气体的沸点、蒸气压、蒸发潜热和比热彼此都不同,气 筒10内所剩的液态气体的组分的比例也与初始组份的不同。也就是, 根据温度组分气在各个蒸发压从剩在气筒10中的液态燃料中排出。 所剩液态气的温度首先是环境温度。但是所剩液态气体根据气体的排 放被蒸发潜热冷却,气筒10由环境温度或由盒式加热器35传递的 热来加热。这些温度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平衡。要排放的蒸发气体的 组分根据所剩液态气体的温度变化。所有低沸点、低蒸气压的组分首 先被排出,因此气筒内所剩液态气体的组分随时间而与开始时的不同, 根据得到的结果来看,由于观察到了这些组分的变化,所以在气筒内 的压力变化特性没有明显的区别。

在余量报警装置20的实际设计尺寸中,实际的壳体的容量是 6.2CM3,当与图40所示振动部件运动特性作比较时,该壳体的 振动启动压力约为2.0Kg/cm2。图42表示当一个充有250G 气体的气筒在环境温度是40摄氏度下盒式加热器35连续地以小火 (气体流量是0.8G/MIN)燃烧直到气体被用完的气筒内压力的 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在气筒内气体量是零之前两分钟筒内压力下降 到2.0KG/cm2以下,所以产生报警的时间相当短。

图43表示盒式加热器连续地在如上述例子中的温度下,也就是 在摄氏40度下以中火(气体流量是1.4G/MIN)进行燃烧时气 筒内压力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在气筒内气体变成零之前的二十六 分钟时筒内压力下降到2.0Kg/cm2以下。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引起 气筒内压的下降,因此报警时间变得较长。

图44表示当盒式加热器35连续地在环境温度是30摄氏度下 以小火(气体流量是0.8G/MIN)进行燃烧时筒内压力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在气筒内气体变成零之前三十八分钟时筒内压力下降 到2.0KG/cm2。环境温度的下降引起气筒内压的下降,因此报警 时间变长。在此为了减少报警时间,风门件30的检测位置要在更下 边。

当设计一个实际气筒10中使用的余量报警装置20时,可以由 上述方式决定每个部件的尺寸和工作条件。

根据本实施例的盒式气体燃料筒体,将组成余量报警装置20的 壳体放在一个容器本体内,将该壳体装到一个带盖的阀上。因此,带 有这样的余量报警装置的气筒具有极好的组装特性,余量报警装置是 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就是,一个气室,一个筒体,一个振动部件,一 个弹性件和一个风门件。实际上,风门件被可滑动地装在一个筒形引 导件内,因此不管风门件的直径多小,风门件都能为振动部件提供在 液态燃料中运动的较大阻力。这就构成了一个更紧凑的报警装置。还 有,振动部件根据所含气体的流出与容器本体的壁产生碰撞,该碰撞 声可以从外部听到,它作为指示剩余燃料减少的报警,因此能够防止 不可预见的燃料的浪费。

而且,所含气体的膨胀能被用来产生报警声,因此本发明的气筒 不需电池产生报警声。这使气筒结构简单,也能防止当气筒没与燃气 设备相连时由于报警装置的误操作的结果产生报警,因此可确保使操 作具有高的可靠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