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盒和液体供应装置

申请号 CN201110078864.1 申请日 2011-03-28 公开(公告)号 CN102218926A 公开(公告)日 2011-10-19
申请人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久保智幸; 菅原宏人; 高田雅之;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液体盒和液体供应装置,该液体盒能够以可拆卸方式装载在液体供应装置的盒装载部中。该液体盒包括:主体,该主体内限定有液体容纳腔室,该液体容纳腔室中存储液体,该液体容纳腔室具有透光部,该透光部使光透射过该透光部;移动构件,该移动构件被设置在液体容纳腔室内,且被构造为根据液体的量而移动;光出口,该光出口被构造为随着移动构件的移动而移动;和导光部,该导光部被构造为朝向光出口引导入射光,该光出口经由透光部向主体的外侧照射来自导光部的光。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盒,所述液体盒能够以可拆卸方式装载在液体供应装置的盒装载部中,所述液体盒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内限定有液体容纳腔室,所述液体容纳腔室中存储液体,所述液体容纳腔室具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使光透射过所述透光部;
移动构件,所述移动构件被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腔室内,且被构造为根据所述液体的量而移动;
光出口,所述光出口被构造为随着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而移动;和
导光部,所述导光部被构造为朝向所述光出口引导入射光,所述光出口经由所述透光部向所述主体的外侧照射来自所述导光部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进一步包括被构造为发射光的光发射元件,所述光发射元件被设置在所述主体处,并且从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入射在所述导光部上并被所述导光部引导到所述光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导光部被构造为朝向所述光出口引导从所述液体供应装置发射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导光部包括被以枢转方式可移动地支撑到所述主体的臂构件,所述臂构件具有:第一部分,光能够入射在所述第一部分上;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被连接到所述移动构件,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透射光;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内表面反射光以朝向所述光出口引导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臂构件包括臂和枢转中心部,所述枢转中心部具有轴,所述臂能够绕所述轴以枢转方式移动,所述第一部分被设置在所述枢转中心部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被形成为从所述枢转中心部向外凸出的圆弧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主体包括上壁,所述枢转中心部被邻近于所述主体的上壁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臂构件包括臂和枢转中心部,所述枢转中心部具有轴,所述臂能够绕所述轴以枢转方式移动,所述枢转中心部位于所述臂构件中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主体处的发射所述入射光的位置之间限定距离,所述距离根据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而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导光部包括被连接到所述移动构件的光缆,所述光缆朝向所述光出口引导所述入射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液体容纳腔室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处形成有两个透光部,并且所述光出口由两个光出射口构成,每一个光出射口同时与所述两个透光部中的每一个透光部面对,每一个光出射口经由对应的透光部向所述主体的外侧照射被所述导光部引导到所述光出射口的光。
11.一种液体盒,所述液体盒能够以可拆卸方式装载在液体供应装置的盒装载部中,所述液体盒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内限定有液体容纳腔室,所述液体容纳腔室中存储液体,所述液体容纳腔室具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使光透射过所述透光部;
移动构件,所述移动构件被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腔室内,且被构造为根据所述液体的量而移动;
光发射元件,所述光发射元件被构造为发射光并随着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而移动;和光出口,所述光出口被构造为经由所述透光部朝向所述主体的外侧照射从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液体容纳腔室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处形成有两个透光部,并且所述光出口由两个光出射口构成,每一个光出射口同时与所述两个透光部中的每一个透光部面对,每一个光出射口经由对应的透光部向所述主体的外侧照射从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盒,其中在所述盒装载部中在装载方向上装载所述液体盒,所述主体具有第一壁,所述第一壁是在所述装载方向上的尾侧,所述透光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壁处,并且
其中所述光出口被构造为朝向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透光部照射光。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光出口被构造为当所述液体容纳腔室中存储的液体的量不小于规定量时,向上或斜向上地照射光。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光出口被布置成与所述透光部对置,在所述光出口和所述透光部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隙,并且
其中从所述光出口照射的光是白光。
16.一种液体供应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盒;
盒装载部,所述盒装载部被构造为在所述盒装载部中容纳所述液体盒;和光发射元件,所述光发射元件被构造为朝向所述液体盒发射光。
17.一种液体供应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盒;和
盒装载部,所述盒装载部被构造为在所述盒装载部中容纳所述液体盒。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体供应装置,进一步包括光接收元件,所述光接收元件被构造为接收从所述光出口照射的光。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体供应装置,其中,当所述液体盒被装载在所述盒装载部中时,所述光出口被构造为当所述液体容纳腔室中存储的液体的量大于或等于规定量时,向上或斜向上地照射光,并且
其中所述光接收元件被设置在从已装载的液体盒向上或斜向上的位置处,以接收从所述光出口照射来的光。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体供应装置,进一步包括多个光接收元件,所述多个光接收元件被构造为接收从所述光出口照射来的光,
其中所述移动构件根据所述液体的量而在移动方向上移动,所述多个光接收元件在所述移动方向上排列。
21.根据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体供应装置,进一步包括盖,所述盖被构造为覆盖在所述盒装载部中装载的所述液体盒,
其中所述主体具有第一壁,所述第一壁位于在将所述液体盒装载在所述装载部中的装载方向上的尾侧处,所述透光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壁处;
所述光出口被构造为朝向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透光部照射所述入射光或从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并且
当所述液体盒被装载在所述盒装载部中时,所述盖覆盖所述第一壁,所述盖具有带有透光特性的部分,所述部分覆盖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上的所述透光部。

说明书全文

液体盒和液体供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盒和液体供应装置,该液体盒中存储液体,该液体供应装置中容纳液体盒。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检测在液体盒中存储的液体的剩余量,已经存在各种建议。根据这种技术之一,通过使用包括光发射元件和光接收元件的光电传感器(光斩波器)来检测液体的剩余
量。
[0003] 用于检测在喷墨打印机的盒装载部中装载的墨盒中的墨量的技术也是已知的。在日本特开专利申请No.2005-246781中公开的墨盒具有用作墨腔室的主体、被可移动地设
置在墨腔室内的臂、浮子和遮光板。该浮子被连接到臂的一端,以便根据墨腔室中的墨量而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该遮光板被连接到臂的另一端,以便随着浮子的竖直移动而移动。
[0004] 盒装载部设有包括光发射元件和光接收元件的传感器。光发射元件朝向已被装载的墨盒发射光,且光接收元件接收透射过墨盒的光。当在墨腔室中剩下大于预定量的墨时,遮光板处于如下位置:即,遮光板遮断来自光发射元件的光。因此,光接收元件并不通过墨盒接收到来自光发射元件的光。另一方面,当墨减少至低于预定量时,遮光板根据浮子的移动而移动,从而该遮光板不再遮断光。结果,从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穿过墨盒并在光接收元件处被接收。利用这种构造,能够基于在光接收元件处接收到的光的量的变化来检测在墨
腔室内是否剩下预定量的墨。
[0005] 然而,在上述构造中,传感器的位置(具体地,光发射元件的位置)是固定的,以检测根据墨盒中的墨量而移动的遮光板的位置。因此,上述构造仅仅检测遮光板是否被定位成遮断来自光发射元件的光,即,墨的剩余量是否大于预定量(单一液面液位)。换言之,不能检测多于两个的液面液位。增加传感器的数目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采用数目增加的传
感器会直接导致喷墨打印机的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0006] 鉴于前述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多个液位检测液体剩余量的液体盒和液体供应装置。
[0007] 为了实现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可拆卸方式装载在液体供应装置的盒装载部中的液体盒。该液体盒包括:主体,该主体内限定有液体容纳腔室,该液体容纳腔室中存储液体,该液体容纳腔室具有透光部,该透光部使光透射过该透光部;移动构
件,该移动构件被设置在液体容纳腔室内,且被构造为根据液体的量而移动;光出口,该光出口被构造为随着移动构件的移动而移动;和导光部,该导光部被构造为朝向光出口引导
入射光,该光出口经由透光部向所述主体的外侧照射来自导光部的光。
[0008] 优选地,上述液体盒进一步包括被构造为发射光的光发射元件。该光发射元件被设置在主体处,从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在导光部上入射并被导光部引导到光出口。
[0009] 优选地,该导光部被构造为朝向光出口引导从液体供应装置发射的光。
[0010] 优选地,该导光部包括被以枢转方式可移动地支撑到主体的臂构件。该臂构件具有:第一部分,光能够入射在该第一部分上;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被连接到移动构件,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透射光;和第三部分,该第三部分的内表面反射光以朝向光出口引导
光。
[0011] 优选地,该臂构件包括臂和枢转中心部,该枢转中心部具有轴,臂能够绕该轴以枢转方式移动,该第一部分被设置在枢转中心部处。
[0012] 优选地,该第一部分被形成为从枢转中心部向外凸出的圆弧形形状。
[0013] 优选地,该主体包括上壁。该枢转中心部被邻近于主体的上壁设置。
[0014] 优选地,该臂构件包括臂和枢转中心部,该枢转中心部具有轴,臂能够绕该轴以枢转方式移动。该枢转中心部位于臂构件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且该第一部分与主体处的发射该入射光的位置之间限定有一定距离,该距离根据移动构件的移动而变化。
[0015] 优选地,该导光部包括被连接到移动构件的光缆,该光缆朝向光出口引导该入射光。
[0016] 优选地,该液体容纳腔室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处形成有两个透光部,且该光出口由两个光出射口构成,每一个光出射口同时与两个透光部中的每一个透光部面对。每一个光
出射口经由对应的透光部向主体的外侧照射被导光部引导到该光出射口的光。
[001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能够以可拆卸方式装载在液体供应装置的盒装载部中的液体盒。该液体盒包括:主体,该主体内限定有液体容纳腔室,该液体容纳腔室中存储液体,该液体容纳腔室具有透光部,该透光部使光透射过该该透光部;移动构件,该移动构件被设置在液体容纳腔室内,且被构造为根据液体的量而移动;光发射元件,该光发射元件被构造为发射光并随着移动构件的移动而移动;和光出口,该光出口被构造为经由
透光部朝向主体的外侧照射从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
[0018] 优选地,该液体容纳腔室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处形成有两个透光部,并且该光出口由两个光出射口构成,每一个光出射口同时与这两个透光部中的每一个面对。每一个光出
射口经由对应的透光部向主体的外侧照射从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
[0019] 优选地,在盒装载部中在装载方向上装载液体盒,且该主体具有第一壁,该第一壁是在该装载方向上的尾侧,透光部被设置在第一壁处。并且,光出口被构造为朝向被设置在第一壁处的透光部照射光。
[0020] 优选地,光出口被构造为当液体容纳腔室中存储的液体的量不小于规定量时,向上或斜向上地照射光。
[0021] 优选地,光出口被布置成与透光部对置,在光出口和透光部之间有规定的间隙,并且,从光出口照射的光是白光。
[0022]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液体供应装置,该液体供应装置包括:液体盒;盒装载部,该盒装载部被构造为在该盒装载部中容纳液体盒,和光发射元件,该光发射元件被构造为朝向液体盒发射光。该液体盒包括:主体,该主体内限定有液体容纳腔室,该液体容纳腔室中存储液体,该液体容纳腔室具有透光部,该透光部使光透射过该透光部;移动构件,该移动构件被设置在液体容纳腔室内,且被构造为根据液体的量而移动;光出口,该光出口被构造为随着移动构件的移动而移动;和导光部,该导光部被构造为朝向光出口
引导从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该光出口经由透光部向所述主体的外侧照射来自导光部的
光。
[0023]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方面,提供一种液体供应装置,该液体供应装置包括液体盒和盒装载部,该盒装载部被构造为在该盒装载部中容纳液体盒。该液体盒包括:主体,该主体内限定有液体容纳腔室,该液体容纳腔室中存储液体,该液体容纳腔室具有透光部,该透光部使光透射过该透光部;移动构件,该移动构件被设置在液体容纳腔室内,且被构造为根据液体的量而移动;光发射元件,该光发射元件被构造为发射光且随着移动构件的移动
而移动;和光出口,该光出口被构造为经由透光部朝向主体的外侧照射从光发射元件发射
的光。
[0024] 优选地,该液体供应装置进一步包括光接收元件,该光接收元件被构造为接收从光出口照射来的光。
[0025] 优选地,当液体盒被装载在盒装载部中时,光出口被构造为当液体容纳腔室中存储的液体的量大于或等于规定量时,向上或斜向上地照射光。并且,光接收元件被设置在从已装载的液体盒向上或斜向上的位置处,以接收从光出口照射来的光。
[0026] 优选地,该液体供应装置进一步包括多个光接收元件,该多个光接收元件被构造为接收从光出口照射来的光。该移动构件根据液体的量而在移动方向上移动,该多个光接
收元件在该移动方向上排列。
[0027] 优选地,该液体供应装置进一步包括盖,该盖被构造为覆盖在盒装载部中装载的液体盒。该主体具有第一壁,该第一壁位于在将液体盒装载在盒装载部中的装载方向上的
尾侧处,该透光部被设置在第一壁处。光出口被构造为朝向被设置在第一壁处的透光部照
射该入射光或从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并且当液体盒被装载在盒装载部中时,该盖覆盖第
一壁。该盖具有带有透光特性的部分,该部分覆盖被设置在第一壁上的透光部。
附图说明
[0028] 在图中:
[0029] 图1是平面图,概略地图示了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和变型例所共有的墨供应装置附近的构造;
[0030] 图2是沿着包括墨盒的装载方向的平面截取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竖直剖面图;
[0031] 图3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盒和盒装载部的竖直剖面图,其中墨盒内存储有足量的墨;
[0032] 图3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盒和盒装载部的竖直剖面图,其中墨盒内存储有少量的墨;
[0033]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例的墨盒和盒装载部的竖直剖面图;
[0034]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盒和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例的盒装载部的竖直剖面图;
[0035]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盒和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型例的盒装载部的竖直剖面图;
[0036]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五变型例的墨盒和盒装载部的竖直剖面图;
[0037]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七变型例的墨盒和盒装载部的竖直剖面图;
[0038]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九变型例的墨盒和盒装载部的竖直剖面图;
[0039]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十变型例的墨盒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盒装载部的竖直剖面图;
[0040]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十一变型例的墨盒和盒装载部的竖直剖面图;并且
[0041] 图12是沿着包括墨盒的装载方向的平面截取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墨盒和盒装载部的竖直剖面图;
[0042] 图13A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盒和盒装载部的竖直剖面图,其中墨盒内存储有足量的墨;
[0043] 图13B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盒和盒装载部的竖直剖面图,其中墨盒内存储有少量的墨;并且
[0044] 图1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体的墨盒和盒装载部的竖直剖面图,其中第一实施例的第七变型例被应用于第二实施例的墨盒和盒装载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首先,将参考图1描述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和变型例所共有的、在喷墨打印机1的墨供应装置8附近的构造。在本说明书中,将在假设喷墨打印机1按照其被预期使用的定
向设置的情况下使用以下词语:“向上”、“向下”、“上”、“下”、“上方”、“下方”、“之下”、“右”、“左”、“前”、“后”等。
[0046] 在喷墨打印机1中,如图1所示,设有载架2、喷墨头3、四个副容器4a、4b、4c、4d、墨供应装置8和片材输送单元6。根据所有实施例和变型例的四个墨盒5a、5b、5c、5d均能够以可拆卸方式装载在墨供应装置8中。
[0047] 载架2适于沿着图1中的双向箭头所示的扫描方向进行往复移动,该扫描方向平行于图1中的左右方向。两个引导轴17在与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设置并延伸,以沿着引
导轴17引导载架2的往复移动。无端带18被连接到载架2,并且载架驱动达19被设置
用于驱动该无端带18。因此允许载架2随着无端带18的移动而沿着扫描方向往复移动。
[0048] 载架2包括喷墨头3和四个副容器4a、4b、4c和4d。喷墨头3具有下表面(与图1所示的顶表面相反的表面),在该下表面上设有多个喷嘴,以将墨滴喷射到由片材输送单
元6输送的片材P上。副容器4a、4b、4c、4d被并置在扫描方向上并且被一体地连接到管接
头20。四个柔性管11被连接到管接头20,从而四个副容器4a、4b、4c、4d中的每一个副容
器均能经由对应的管11而被连接到在墨供应装置8中装载的四个墨盒5a、5b、5c、5d中的
每一个墨盒。
[0049] 墨供应装置8包括保持器10,在该保持器10中设有四个盒装载部7,以在盒装载部7中容纳四个墨盒5a、5b、5c、5d中的相应一个墨盒。例如,墨盒5a、5b、5c、5d分别存储如下四种颜色墨中的一种:黑色、黄色、青色和洋红色。除了每个墨盒容纳不同颜色的墨之外,所有四个墨盒5a、5b、5c、5d均具有彼此相同的构造。四个墨盒5a、5b、5c、5d中的每一个墨盒均能够以可拆卸方式插入到保持器10的、对应的盒装载部7中。以此方式,墨盒5a、5b、
5c、5d能够以可拆卸方式装载在保持器10中和从保持器10中取出。在墨盒5a、5b、5c、5d
之一中存储的四种颜色的墨中的每一种墨均经由对应的管11被供应到四个副容器4a、4b、
4c、4d中的一个副容器,被暂时存储在各自的副容器4a、4b、4c、4d中,然后被供应到喷墨头
3。在喷墨头3连同载架2一起在扫描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的同时,被供应到喷墨头3的墨
经由多个喷嘴而以细小液滴的形式从喷墨头3喷射到片材P上。
[0050] 片材输送单元6用于在如图1所示的片材输送方向上输送片材P。片材输送单元6包括两个片材进给辊25和26。片材进给辊25被设置在喷墨头3的沿片材输送方向的上
游,而片材进给辊26被设置在喷墨头3的沿片材输送方向的下游。片材进给辊25被片材
进给马达27驱动,且片材进给辊26被片材排出马达28驱动。在片材输送单元6中,片材
进给辊25沿片材输送方向(朝着图1中的下方)将片材P输送到喷墨头3,且片材进给辊
26把通过喷墨头3而在片材P上形成图像和/或文本的片材P朝着图1中的下方进一步排
出。
[0051] 下面,将参考图2至图3B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墨盒5。墨盒5是能够装载在喷墨打印机1中的四个墨盒5a、5b、5c、5d的一个示意性实例。在以下说明中,图2的左侧将被定义为前侧,而图2的右侧将被定义为后侧。墨盒5被沿着装载方向(如图2中
的箭头所示)、即朝向前侧而被装载在保持器10中,并且墨盒5被沿着与该装载方向相反的
取出方向、即朝向图2中的后侧而从保持器10中取出。
[0052] 墨盒5包括主体30和臂构件31,该主体30内限定有墨腔室33,该臂构件31被以可移动方式设置在墨腔室33内。
[0053] 主体30由具有透光特性的材料例如合成树脂形成。墨腔室33内存储墨,且墨腔室33被形成在主体30内。
[0054] 主体30具有向外(向后)凸出的后壁34(在装载方向上的尾侧),并且在竖直剖面中具有圆弧形形状(圆弧形状)。如图2所示,主体30具有前壁36,在该前壁36上形成
有墨出口37和空气连通口38。墨出口37被设置在前壁36的下端处,以允许墨腔室33中
的墨从墨腔室33流出。环形密封构件39被设置在前壁36上,从而该密封构件39围绕墨
出口37。密封构件39由具有密封性能的材料例如橡胶形成。空气连通口38被设置在前壁
36的上端处。空气连通口38与在墨腔室33内形成的上部空间流体连通,以将外部空气引
入到墨腔室33中。
[0055] 臂构件31被以可移动方式设置在墨腔室33内。如图2所示,臂构件31包括浮子40、臂41、枢转中心部42和突出部43。臂41的一端被连接到浮子40的一侧,而另一端被
连接到枢转中心部42。突出部43的一端被连接到浮子40的另一侧,浮子40的该另一侧与
连接该臂41的一侧相反。以此方式,浮子40、臂41、枢转中心部42和突出部43一体地构
成臂构件31。浮子40和突出部43相当于本实施例的移动构件。
[0056] 枢转中心部42整体上具有球形形状,因此在竖直剖面中具有大致圆形形状,如图2所示。枢转中心部42具有中央部,轴44贯穿该中央部。轴44被支撑到主体30的一对侧
壁(未示出)(被平行于图2的纸面设置的壁)。利用这种构造,浮子40(臂构件31)能够
相对于竖直方向绕该轴44以枢转方式移动。
[0057] 如图2所示,主体30具有上壁35和底壁32,该底壁32的内表面在与枢转中心部42面对的位置处形成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从底壁32的内表面向上突出,且具有顺应于枢转
中心部42的圆弧形(圆弧形)外廓而平滑地向内弯曲的凹形表面(顶表面)32a。在凹形
表面32a和枢转中心部42之间限定有规定的间隙。
[0058] 突出部43在与臂41的延长线一致的方向上从浮子40的部分52突出,该部分52与浮子40的连接到臂41的部分51相反。突出部43具有末端53,该末端53面向后壁34,
且以规定的距离例如从0.5mm至1mm的距离与后壁34间隔开。
[0059] 在墨腔室33内设有两个限位件46、47,以限制浮子40(臂41)的枢转移动。限位件46用于防止浮子40(臂41)进一步向上以枢转方式移动(由图2中的实线示意的、浮子
40的上限位置),且限位件47用于防止浮子40(臂41)进一步向下以枢转方式移动(由图
2中的双点划线示意的、浮子40的下限位置)。
[0060] 更具体地,当在墨腔室33中存储有足够的墨(即,墨液位高于或等于图3A所示的第一液体液位L1)时,臂41由于通过浮子40的浮引起的、沿逆时针方向作用在臂41上的
力矩而与限位件46接触。结果,限制了浮子40和臂41进一步向上移动,且浮子40和臂41
被维持在上限位置处,如图3A所示。当墨减少且墨液位降至低于第一液体液位L1时,浮子
40的一部分开始浮现于墨表面,并且,作用在浮子40上的浮力开始降低。因此,随着墨液位降低,浮子40和臂41在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上以枢转方式移动。同时,根据浮子40和臂
41的沿竖直方向的枢转移动,突出部43在与后壁34维持规定距离的同时沿着后壁34(更
具体地,后壁34的内壁)移动。当墨进一步减少且墨腔室33几乎变空(即,墨液位降至低
于图3B所示的第二液体液位L2)时,突出部43接触限位件47。因此限制了臂构件31进一
步向下移动,且臂构件31被维持在下限位置处,如图3B所示。
[0061] 枢转中心部42被定位成面对光发射元件63,该光发射元件63被设置在盒装载部7的底壁部66处,如图3A和3B所示。臂41接收从光发射元件63发射的光,通过臂41将
该入射光引导到浮子40,且突出部43最终将该光从末端53向主体30的外侧照射。更具
体地,如图3A和3B中的粗实线所示意的,枢转中心部42具有与底壁32的突出部的凹形表
面32a面对的下部分50。该下部分50具有透光特性并适于接收来自光发射元件63的光。
因此,该下部分50用作光入口。将臂41和浮子40连接的部分51和将浮子40和突出部43
连接的部分52也具有透光特性。突出部43的末端53也具有透光特性并用作光出口。臂
构件31的其它部分(除了光入口50、连接部分51、52和光出口53之外的部分)具有能够
反射光的内表面,且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部分。所述部分51、52分别相当于本实施例的第
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0062] 利用上述构造,从光发射元件63发射的光经由枢转中心部42的光入口50进入臂构件31中,然后在被臂41的内表面反射的同时被引导到浮子40,最终被从突出部43的光
出口53朝向主体30的后壁34照射。在图3A和3B中,入射光行进通过臂构件31时所沿
的可能光路径被示为例如粗锯齿线。后壁34相当于本实施例的透光部。臂41相当于本实
施例的导光部。
[0063] 突出部43可以省去。在此情形中,光出口53可以直接形成在浮子40上。然而,因为在本实施例中从浮子40突出的突出部43设有光出口53,所以光能够在被照射到主体
30外侧之前行进通过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突出部43。因此,与未设有突出部43的情形相
比,允许入射光在被从光出口53照射之前以比较平直的方式行进。结果,从光出口53照射
出的光难以发散。
[0064] 能够通过在臂构件31的内表面的规定区域上施加可反射涂层例如镍来实现臂构件31的内表面的反射性。可替代地,要求光反射性的部分可以具有双层结构:利用具有低
折射率的另一个层来涂覆具有高折射率的芯层。利用这种双层结构,光能够基于内部全反
射而行进,即,从具有高折射率的层朝向具有低折射率的层行进。
[0065] 下面,将参考图3A和3B来描述保持器10(盒装载部7)的细节。如上所述,保持器10设有在与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见图1)上排列的四个盒装载部7。因为该四个盒装
载部7具有彼此相同的构造,所以在下文中将仅描述这些盒装载部7中的一个盒装载部。
[0066] 如图3A和3B所示,盒装载部7内限定有盒容纳腔室60,且盒装载部7包括盖61。盒容纳腔室60具有面向后的开口,且盖61被构造为覆盖该开口,从而覆盖被容纳在盒容纳
腔室60内的墨盒5。当盖61被打开时,墨盒5通过该开口被插入到盒容纳腔室60中。
[0067] 保持器10具有构成盒容纳腔室60的前壁部65。前壁部65形成有墨引出通路62,该墨引出通路62在装载方向上延伸并贯穿前壁部65的。墨引出通路62经由管11之一而
连接到喷墨头3。当墨盒5被容纳在盒容纳腔室60内时,墨引出通路62经由密封构件39
与墨盒5的墨出口37流体连通。以此方式,通过墨引出通路62流出墨腔室33的墨经由管
11被引入到喷墨头3。
[0068] 保持器10具有构成盒容纳腔室60的上壁部69和底壁部66。光发射元件63被设置在底壁部66上,以向上朝着已装载的墨盒5发射光。更具体地,如图3A所示,光发射元
件63被设置在沿竖直方向位于在墨盒5的底壁32上形成的凹形表面32a下方的位置处。
换言之,被设置在臂构件31的枢转中心部42上的光入口50与光发射元件63面对,从而能
够在光入口50处接收从光发射元件63发射的光。从光发射元件63发射的光通过墨盒5
的底壁32并经由凹形表面32a而被朝向臂构件31照射。所照射的光行进通过在臂构件31
和底壁32之间存在的墨,并通过光入口50进入臂构件31中。然后,该光在臂构件31内被
沿着臂构件31引导到浮子40,最终从自该浮子40延伸的突出部43的光出口53被照射到
墨盒5的外侧。
[0069] 如上所述,该光被从根据墨腔室33中的墨量而移动的光出口53、朝向墨盒5的主体30的外侧照射。因此,能够根据墨腔室33内的墨的剩余量来改变后壁34上的如下位置:
来自光出口53的光在被向外照射之前从该位置射出。
[0070] 具体地,如图3A所示,当墨的量大于第一液体液位L1时,浮子40位于其上限位置。因此,从光出口53照射的光经过后壁34的上部分并斜向上、向后地离开。当墨减少而
降低至低于第二液体液位L2时,如图3B所示,浮子40处于下限位置。光经过后壁34的下
部分并向后沿平方向离开。
[0071] 盖61在竖直剖面中具有顺应于墨盒5的后壁34的圆弧形形状(圆弧形状),该墨盒5能够装载在盒容纳腔室60中。盖61具有下端,该下端被以可枢转方式可移动地支撑
到底壁部66。因此,盖61能够在打开位置(未示出)和关闭位置(图3A和3B)之间以枢
转方式移动,在该打开位置(未示出),盒容纳腔室60被露出,在该关闭位置,已装载的墨盒
5的后壁34被覆盖。盖61设有能够与保持器10的上壁部69接合的接合部61a。由于接
合部61a与上壁部69的接合,盖61被定在关闭位置处。
[0072] 盖61具有内表面,在该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光接收元件67、68的。这两个光接收元件67、68被设置在浮子40以枢转方式移动的竖直方向上的彼此不同的位置处。更具体地,
光接收元件67被设置在如下位置处:当盖61被关闭时,该位置面向墨盒5的后壁34的上
部分并与该上部分接触。光接收元件68被设置在如下位置处:当盖61被关闭时,该位置
面向墨盒5的后壁34的下部分并与该下部分接触。利用这种布置,基于根据在光接收元件
67、68处接收到的光的量而从光接收元件67、68输出的信号,喷墨打印机1能够检测两种液体液位(L1和L2)。即,光接收元件67、68在光出口53(浮子40和突出部43)根据墨腔室
33内的液体量而移动时所沿的竖直方向上排列。该竖直方向相当于本发明的移动方向。
[0073] 具体地,当如图3A所示,墨的剩余量大于第一液体液位L1且浮子40处于上限位置时,光接收元件67接收到从光出口53照射的光。光接收元件67响应于从光出口53接
收到光而输出如下信号,该信号表明在墨腔室33中剩下足量的墨。因此,基于来自光接收
元件67的信号,喷墨打印机1能够检测到在墨腔室33中剩下足量的墨。另一方面,当如图
3B所示,墨的剩余量小于第二液体液位L2且浮子40达到下限位置时,光接收元件68接收
到从光出口53发射的光。因此,基于响应于在光接收元件68处接收到光而从光接收元件
68输出的信号,喷墨打印机1能够检测到在墨腔室33中剩下很少量的墨。
[0074] 使用者手动地操作来打开或关闭该盖61,以安装或拆除墨盒5。如果使用者在盖61的操作时触摸到该光接收元件67、68中的任一个或这两者,则可能由于污染而降低被触
摸的光接收元件67、68的感光度。然而,因为在第一实施例中光接收元件67、68被设置在
圆弧形盖61的内表面处,所以只要使用者正常地操作,使用者可能触摸到光接收元件67或
光接收元件68的可能性就较低。此外,因为光接收元件67、68被布置成与墨盒5的后壁34
接触,所以墨盒5能够被可靠地固定在盒装载部7内。应当注意,考虑到接收从光出口53
照射的光的单一功能,光接收元件67、68可以只是被分别定位成面对墨盒5的后壁34,而不必与墨盒5的后壁34形成接触。
[0075] 利用上述构造,取决于根据在墨腔室33中的墨的剩余量而被从光出口53照射出去的光,能够在喷墨打印机1处检测到浮子40的两个不同的位置,即两个不同的墨液位
(第一液体液位L1和第二液体液位L2)。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光接收元件67、
68,但也可以在盖61上沿竖直方向布置两个的光接收元件,从而能够检测多于两个的墨液
位。
[0076] 根据仅能检测到一个墨液位的传统墨液位检测系统,检测到的墨量是如下的量(相当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液体液位L1):在该量下,由于浮子从墨的液体表面露出,浮
子开始移动。因此,不能检测到这种状态:即,存在很少量的墨(相当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液体液位L2)。换言之,因为即使在已经检测到几乎为空的状态(相当量的墨已经减少的
状态)之后墨仍然残留在墨盒内,所以要求传统的打印机预测剩下多少墨,以便用尽在墨
盒中残留的墨。具体地,在检测到几乎为空的状态之后,传统的打印机首先开始预测在喷墨头处消耗的墨量(从喷嘴喷射的墨量、在维护等期间排出的墨量),然后累加所假定的墨消
耗量,以预测墨盒中的墨的剩余量。然而,假定的墨消耗量有时不同于实际上已经被消耗的墨量。因此,已经寻求改进在检测墨的剩余量方面的精确度。
[0077] 相比之下,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能够根据墨的剩余量来检测浮子40的位置。还能够直接检测在墨腔室33中几乎无墨剩下的、图3B的状态。因此,墨盒5中的墨能够全部
被用尽。
[0078]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光发射元件63被设置在墨腔室33的外侧(在盒装载部7的底壁部66上),而不是在墨腔室33内。因此,与光发射元件63被设置在墨腔室33内的
浮子40上的情形相比,用于向光发射元件63供应电力的配线能够被容易地连接到光发射
元件63。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向光发射元件63供应电力的电气构造变得更易于实
现。
[0079] 此外,当墨的剩余量足够时(大于第一液体液位L1),光被从突出部43的光出口53向上(斜向上地)照射,该突出部43从浮子40斜向上地突出。光接收元件67基本上被
设置在墨盒5上方(具体地,在盖61的、能够与后壁34的射出该照射光的上部分相面对的
上部分处),从而光接收元件67能够接收从光出口53照射的光。
[0080] 如果在光出口53和墨盒5的主体30(后壁34)之间存在墨,则在光接收元件67处能够接收到的光的量必然会减少。然而,在第一实施例中,因为墨腔室33设有用于将空
气引入墨腔室33中的空气连通口38,所以即使在墨腔室33内存储有足量的墨,空气层也总
是存在于墨腔室33的上部分处。结果,从光出口53被斜向上地照射的光能够在不被墨腔
室33内的墨中断的情况下在光接收元件67处被可靠地接收到。因此,能够在光接收元件
67处实现提高的检测精确度。
[0081]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墨盒5的、位于在装载方向上的尾侧处的后壁34具有透光特性,且光被从光出口53朝向后壁34照射。因此,当盖61被打开时,通过观察被朝向靠近使用者(在使用者的近侧)定位的后壁34照射的光,使用者能够在视觉上确认还剩下多少
墨。
[0082] 此外,第一实施例的枢转中心部42静止地位于墨腔室33内,而与浮子40的位置无关(而与臂构件31的枢转移动无关),并且,光入口50被设置在静止的枢转中心部42上
而与光发射元件63面对,来自光发射元件63的光入射在该光入口50上。
[0083] 假设在臂构件31和光发射元件63之间的距离可能由于臂构件31的枢转移动而变化。在此情形中,随着该距离更长,从光发射元件63发射的光变得更难以在臂构件31的
光入口50上入射。此外,因为该距离根据臂构件31的枢转移动而变化,所以在恒定的强度
下将光可靠地引导到臂构件31中也变得更困难,从而导致从光出口53照射的光的强度波
动。
[0084] 与此相反,因为在第一实施例中静止的枢转中心部42与光发射元件63面对,所以从光发射元件63发射的光总是能够经由臂41被引导到光出口53,而与臂构件31的枢转移
动无关。
[0085] 此外,枢转中心部42具有球形形状,因此枢转中心部42的下部分(光入口50)具有朝向光发射元件63凸出的圆弧形外廓,来自光发射元件63的光入射在该下部分(光入
口50)上。利用这种构造,在光入口50和光发射元件63之间的距离能够保持相对恒定,这
使得光能够以稳定的强度到达臂41。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底壁32形成有与枢转中心部42
面对的凹形表面32a。因此,能够使得在光入口50和光发射元件63之间的距离更难以改
变。此外,当如本实施例中这样,凸形枢转中心部42和凹形表面32a关于臂构件31的枢转
中心(即,轴44)被同心地定位时,能够使得在光入口50和光发射元件63之间的距离是恒
定的,而与臂构件31的枢转移动无关。枢转中心部42整体上可以不被形成为具有球形形
状,而是可以仅具有与光发射元件63面对的圆弧形部分。
[0086] 此外,光发射元件63被设置在盒装载部7上,而不是被设置在墨盒5上。因此,能够降低墨盒5自身的成本。
[0087] 下面,将参考图4至图11来描述第一实施例的各种变型例,其中,为了避免重复说明,利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零件和部件。
[0088] 首先将参考图4来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例的墨盒5A和盒装载部7A。
[0089] 在第一变型例中,光发射元件63A被设置在墨盒5A的主体30A处,以代替第一实施例中的被设置在盒装载部7上的光发射元件63。
[0090] 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光发射元件63A被设置在墨盒5A的底壁32A的突出部内,从而与枢转中心部42的光入口50面对。从光发射元件63A发射的光入射在光入口50上
并在臂41内被引导而到达光出口53。
[0091] 利用这种构造,从光发射元件63A发射的光仅穿过该墨盒5A的主体30A一次(当光被从光出口53向外侧照射时)。相比之下,在第一实施例中,从光发射元件63发射的光
需要穿过墨盒5的主体30两次,即,先穿过第一底壁32并然后穿过后壁34,直至该光在设
置于外部的光接收元件67、68处被接收。然而,由于反射和折射,并非从光发射元件63发
射的所有光均能够在光接收元件67、68处被接收。此外,如果使用者在操纵该墨盒5时碰
巧污染了墨盒5的主体30,则穿过主体30的光的量也可能减少。因此,优选地,为了提高检测精确度,光应该尽可能次数少地穿过该主体30。
[0092] 为了此效果,根据第一变型例的构造,光仅穿过墨盒5A的主体30A一次,由此抑制了当光穿过墨盒5A的主体30A时发生的光量减少。结果,能够在外部、在光接收元件67、68处容易地接收到从光出口53照射出的光。
[0093] 图5示出了墨盒5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例的盒装载部7B。
[0094] 在第二变型例中,如图5所示,光接收元件67、68被设置在盒装载部7B的盖61B上。换言之,当盖61B被打开时,使用者能够在视觉上确认被从光出口53朝向外侧照射的
光。当盖61B由具有透光特性的材料形成时,使用者能够在不打开盖61B的情况下观察从
光出口53照射的光。
[0095] 此外,即使光接收元件67、68如第一实施例中那样设置,使用者也能够在浮子40和突出部43从光接收元件67向光接收元件68移动的同时、在视觉上观察所照射的光的位
置转变。
[0096] 图6示出了墨盒5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型例的盒装载部7C。
[0097] 在第三变型例中,如图6所示,省去了光接收元件67,而光接收元件68被设置在盒装载部7C的盖61C上。利用这种构造,不仅能够以电气方式检测墨的剩余量是否大于预定量(在图6的情形中,能够检测出在墨腔室33中是否存在很少量的墨),而且使用者还能够
通过在视觉上观察浮子40的当前位置来确认墨腔室33中的墨的中间填充液位。
[0098]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四变型例的盒装载部7D。在盒装载部7D中,容纳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盒5。
[0099] 在第四变型例中,也假设使用者对光进行视觉确认。盒装载部7D的盖61D具有能够透射光的至少一个部分。具体地,该透光部被布置在盖61D上的、当盖61D关闭时与墨盒
5的后壁34一致的位置(特别地,后壁34的把来自光出口53的光射出的部分)。该透光
部可以由具有透光特性的材料形成,或者可以是形成在盖61D上的狭缝。该后壁34相当于
第一壁,且盖61D相当于本发明的、具有带有透光特性的部分的盖。
[0100] 利用这种构造,即使当盖61D被关闭时,也能够通过盖61D的透光部从外侧观察来自光出口53的光。因此,即使当盖61D被关闭时,使用者也能够确认墨盒5内的墨的剩余
量。
[0101] 图7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五变型例的墨盒5E和盒装载部7E。
[0102] 在第五变型例中,根据浮子40(突出部43)的位置而使得从光出口53照射的光的量是变化的。因此,除了光的位置之外,还能够基于从光出口53照射的光的强度来容易地
通知使用者关于墨的剩余量。
[0103] 更具体地,如图7所示,墨盒5E的后壁34E被形成为具有如下厚度,该厚度随着后壁34E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而变小。当墨的剩余量较大时,这种构造允许较强的光被照射
到外侧,而当墨的剩余量较小时,这种构造允许较少的光被照射。可替代地,后壁34E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如下厚度,该厚度随着后壁34E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而变小。在此情形中,当墨的剩余量较小时,较强的光能够被照射,从而能够警告使用者墨的剩余量正在变小。
[0104] 仍然可替代地,当盖61E由透光材料制成时,盖61E可以具有沿竖直方向变化的厚度。同样利用这种构造,由于盖61E的沿竖直方向的厚度变化,也可以使能够透射过该盖
61E的光的量是变化的。
[0105] 进一步可替代地,通过如下方式也可以使能够透射过后壁34E和盖61E的光的量沿竖直方向是变化的:从具有彼此不同的透光能力的材料(例如,不同类型的合成树脂)制
造该后壁34E或盖61E;或者将薄膜(能够降低半透明度)局部地贴附到后壁34E或盖61E;
或可替代地,通过使光出口53和后壁34E之间的距离不同。
[0106] 接着,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六变型例的盒装载部7F。
[0107] 在第六变型例中,盒装载部7F的光发射元件63F用于发射白光。当光发射元件63F发射白色光时,众所周知的白色LED、白炽灯荧光灯是可用的。
[0108] 因为每一个墨盒5存储不同颜色的墨,所以当从光发射元件63F发射的白光被朝向墨盒5的外侧照射时,该白光反射在光出口53和墨盒5的后壁34之间存在的墨的颜色。
因此,所照射的光具有与墨相同的颜色。利用这种构造,通过察看所照射出的光的颜色,使用者能够确认存储在每个墨盒5中的墨的颜色。
[0109] 应当注意,当如图3A所示,来自光出口53的光被基本向上地照射时,在光出口53和后壁34(主体30)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空气层。在此情形中,当从光发射元件63F发射
的白光从主体30离开时,该白光总是不被着色。因此,在第六变型例中,来自光出口53的
光应该优选被沿基本水平的方向照射或向下照射,以便墨能够可靠地介于光出口53和后
壁34之间。
[0110] 图8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七变型例的墨盒5G和盒装载部7G。
[0111] 在第七变型例中,浮子40G设有两个突出部43a、43b。突出部43a、43b具有光出口53a、53b,从光发射元件63发射的光被分别从光出口53a、53b中的每一个光出口照射出去。
当如图8所示在墨腔室33中存在足量的墨时,光出口53a与主体30的后壁34对置,而光
出口53b与主体30的上壁35对置。当如第一实施例中一样该主体30整体上由具有透光
能力的材料形成时,上壁35能够透射光。因此,如图8中的粗线示意的,通过臂构件31G行
进的光经由后壁34和上壁35、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从光出口53a、53b朝向外侧照射。
[0112] 以此方式,能够同时从两个光出口53a、53b向主体30的外侧照射两个光束。因此,每个光束可以用于两个不同的目的。
[0113] 在第七变型例中,光接收元件67G被设置在盒装载部7G的上壁部69G处,以使光接收元件67G能够检测从光出口53b照射的光。从光出口53a照射的光能够被用于由使用
者对于墨盒5G内的墨的剩余量进行视觉确认。
[0114] 当光接收元件67G未被设置在上壁部69G上时,来自光出口53a、53b的两个光束可以被用于由使用者对于墨盒5G内的墨的剩余量进行视觉确认。在此情形中,因为使用者
不仅从向后侧而且还从上方(通过上壁部69G)检查墨的量,所以上壁部69G应该由透光材
料形成,或者设有使用者能够实际观察该照射光的窗口或切口。
[0115]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八变型例的墨盒5H和盒装载部7H。
[0116] 在第八变型例中,从光出口53照射的光被设计成从构成墨盒5H的主体30H的、除了后壁34之外的壁中的任何一个壁射出。因此,光接收元件68H被设置在盒装载部7H的
与主体30H的射出光的壁相面对的壁部上。例如,如果光通过主体30H的前壁36H而被照
射到外侧,则光接收元件68H被设置在盒装载部7H的前壁部65H上。在此情形中,因为光
接收元件68H位于从使用者(沿装载方向向前)来说的较深侧处,所以使用者不太可能接
触到光接收元件68H。
[0117] 图9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九变型例的墨盒5I和盒装载部7I。
[0118] 与枢转中心部42被设置在主体30的底壁32附近的第一实施例相反,第九变型例的臂构件31I的枢转中心部42I被设置在邻近于主体30I的上壁35I的位置处。更具体地,
如图9所示,枢转中心部42I被布置在沿竖直方向与被保持在其上限位置处的浮子40I基
本相同的位置处。光发射元件63I被设置在盒装载部7I的上壁部69I上。枢转中心部42I
被布置成与光发射元件63I面对,从而来自光发射元件63I的光能够入射在光入口50I上。
[0119] 利用这种构造,即使当在墨盒5I中剩下足量的墨时,在上壁35I和墨(墨的液体表面)之间也存在空气层。这意味着空气介于枢转中心部42I的光入口50I和光发射元件
63I之间,因此,从光发射元件63I发射的光能够可靠地到达光入口50I处。
[0120] 此外,如图9所示,盖61I具有上端,该上端被以枢转方式可移动地支撑到上壁部69I。因此,使用者需要从下方打开盖61I。这种构造有助于防止使用者与被设置在盖61I
的内表面上的光接收元件67I、68I接触。然而,应当注意,对于安设/移除墨盒5I和/或
使用者对于墨的剩余量(浮子40I的位置)进行视觉观察而言,盖61I的这种构造(盖61I
从其底侧打开)可能变成一种障碍。从这个观点看,与第九变型例的盖61I相比,根据第一
实施例的盖61的构造(盖61从其顶侧打开)是优选的。
[0121] 图10示出了盒装载部7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十变型例的墨盒5J。
[0122] 在第十变型例中,臂构件31J的臂41J的一端上形成有光入口50J,且另一端连接到浮子40J。枢转中心部42J在光入口50J和浮子40J之间的中途位置处被布置在臂41J
上。被设置在臂41J的该一端处的光入口50J适于面对在盒装载部的底壁部66上形成的
光发射元件63。然而,在第十变型例中,因为臂构件31J根据浮子40J的位置而绕枢转中心
部42J的轴44J以枢转方式移动,所以在光入口50J和光发射元件63之间的距离根据浮子
40J的位置而变化。
[0123] 更具体地,随着墨腔室33中的墨量减少,臂构件31J由于浮子40J的向下移动而在图10中的顺时针方向上绕轴44J以枢转方式移动。因为光入口50J随着臂构件31J的
移动而移动,所以在光入口50J和光发射元件63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因此,被从光入口
50J引导到光出口53J的光的量不可避免地改变。即,被从光出口53J向外照射的光的量根
据墨的剩余量而改变。除了通过在视觉上确认浮子40J的位置之外,使用者能够通过检查
从墨盒5J出来的光的强度来获知还有多少墨残留在墨盒5J中。
[0124] 在第十变型例中,如图10所示,当在墨腔室33中剩下足量的墨时,在光入口50J和光发射元件63之间的距离是小的。因此,被从光出口53J向外照射的光的量是大的。随
着墨减少,被从光出口53J照射出的光的量变小,因为在光入口50J和光发射元件63之间
的距离变长了。然而,可替代地,从墨盒5J向外照射的光的量可以被构造为随着墨的剩余
量减少而增加。在此情形中,在光入口50J和光发射元件63之间的距离被设计成根据墨的
剩余量的减少而更小。具体地,光发射元件63可以被布置在前壁部65的在墨出口37上方
的位置处。利用这种构造,当浮子40J随着墨减少而向下移动时(由图10中的双点划线示
出的状态),光入口50J向上移动而更靠近于被设置在前壁部65处的光发射元件63。因此,
在臂构件31J内被引导的光的量、即从光出口53J被照射到外侧的光的量增加。
[0125] 图11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十一变型例的墨盒5K和盒装载部7K。
[0126] 在第十一变型例中,省去了第一实施例的臂构件31,且浮子40K独自地被以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墨盒5K的墨腔室33K内。引导部70被设置在墨腔室33K内,
以便引导该浮子40K沿着墨盒5K的后壁34K竖直移动。光出口53K被设置在浮子40K处。
[0127] 光发射元件63K被设置在盒装载部7K的底壁部66K处,且光接收元件67K、68K被布置在盖61K的内表面处。为了向浮子40K的光出口53K引导从光发射元件63K发射的光,
使用光缆71来连接光出口53K和光发射元件63K。光缆71相当于本发明的导光部。
[0128] 更具体地,光缆71的一端位于墨盒5K的主体30K的底壁32K处,以从被设置在底壁部66K上的光发射元件63K接收光。光缆71的另一端被布置在浮子40K的光出口53K
附近,使得来自光发射元件63K的光能够被可靠地引导到光出口53K。
[0129] 光缆71的该另一端可不必被插入在浮子40K内,而是可以被附接到浮子40K的外表面。在此情形中,通过光缆71被引导到浮子40K的光在不穿越该浮子40K的情况下直接
朝向后壁34K照射。
[0130] 接下来,将参考图12至图13B来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盒205和盒装载部207。除了突出部243设有光发射元件263之外,第二实施例的墨盒205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墨
盒5相同的构造。为了避免重复说明,利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
零件和部件。
[0131] 如图12至图13B所示,墨盒205包括主体230和臂构件231,在该主体230中限定有墨腔室33,该臂构件231被设置在墨腔室33内以检测墨的剩余量。
[0132] 臂构件231与第一实施例的臂构件31的不同之处在于:光发射元件263被布置在突出部243内。因此,无任何光发射元件被设置在盒装载部207处。突出部243具有末端,
该末端具有透光特性,从而该末端能够用作光出口253,从光发射元件263发射的光能够从
光出口253被向外照射。因此,从光发射元件263发射的光能够通过能够透射光的后壁34
而向主体230的外侧照射。
[0133] 如第一实施例中一样,光接收元件67、68适于接收从根据墨腔室33内的墨的剩余量而移动的光出口253照射的光。因此,能够在喷墨打印机1处、在两个液位处检测出浮子
240的两个位置、即墨腔室33中剩余的墨。如果在盒装载部207上设有多于三个的光接收
元件,则能够以多于三个的液位检测出墨的剩余量。
[0134] 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光发射元件263被设置在能够随着浮子240移动的突出部243处。因为从光出口253照射的光能够在该光出射到主体230的外侧之前仅仅穿过主体
230一次,所以与光需要穿过墨盒两次的传统墨盒相比,能够抑制当光穿过主体230时不可
避免地发生的光量减少。因此,能够在盒装载部207处容易地检测从墨盒205出射的光。
[0135] 在第二实施例中,因为光发射元件263位于被设置在墨腔室33内的突出部243处,所以需要电连接来将电力从盒装载部207供应到光发射元件263。例如,可以经由轴44
和在臂构件231内形成的内部空间、从墨盒205的外表面到光发射元件263地提供用于供
应电力的配线。可替代地,初级线圈可以被设置在盒装载部207上,而连接到光发射元件
263的二级线圈可以被设置在墨盒205上。例如,二级线圈可以被设置在浮子240或突出
部243内。在此情形中,向该初级线圈施加电力会引起在初级线圈和二级线圈之间的磁场
改变,从而在二级线圈处产生感应电流
[0136] 光发射元件263可不必如第二实施例中那样被设置在突出部243内,而是可以被附接到浮子240或突出部243的外表面。在此情形中,从光发射元件263发射的光并不通
过浮子240或突出部243的壁行进,而是被直接朝向主体230的后壁34照射。
[0137] 还可设想出第二实施例的各种变型例。
[0138] 对于第一实施例的墨盒5作出的变型例还可以适用于第二实施例的墨盒205。例如,以下做法也可适用于第二实施例的墨盒205:省略光接收元件67、68(第二和第三变型
例:图5和图6);改变盖61的透光状态(第四和第五变型例的盖61D、61E:图7);提供发射
白光的光发射元件(第六变型例的光发射元件63F)。
[0139] 图14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体的墨盒205G和盒装载部207G,其中第一实施例的第七变型例被应用于第二实施例的墨盒205和盒装载部207。浮子240G具有两个突出
部243a、243b,这两个突出部243a、243b中分别容纳光发射元件263a、263b。突出部243a、
243b分别形成有与光发射元件263a、263b对应的光出口253a、253b。
[0140] 当墨腔室33中存在足够的墨时,来自光发射元件263a、263b的光经由能够透射光的后壁34和上壁35、被从光出口253a、253b向外照射。使用者通过后壁34而在视觉上确
认从光出口253a照射的光,而从光出口253b照射的光由被设置盒装载部207G的上壁部
269G处的光接收元件267G以电气方式检测。
[0141] 对于第一实施例的墨盒5作出的以下变型例也能够被应用于第二实施例的墨盒205:改变从光出口53向外照射的光的方向(第八变型例);改变枢转中心部42在墨腔室
33内的位置(第九变型例的枢转中心部42I:图9);改变枢转中心部42在臂构件31处的
位置(第十变型例的枢转中心部42J:图10);和改变浮子40的构造(第十一变型例的浮子
40K:图11)。
[0142] 还能够对第一实施例的墨盒5和第二实施例的墨盒205作出其它变型例。
[0143] 例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主体30和第二实施例的主体230整体上由能够透射光的材料例如合成树脂形成。然而,可以仅仅允许主体30(230)的一个部分透射所照射的光,从光出口53(253)照射的光穿过该部分。例如,在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主体30的情形中,
仅仅后壁34的、与盖61的光接收元件67、68面对的部分才能够由具有透光特性的材料制
成,而后壁34的其余部分可以具有阻光的特性。
[0144] 此外,墨盒的装载方向不必是水平的,而是可以是除水平方向之外的方向。例如,本发明还可适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安装的墨盒。
[0145] 适于根据墨的剩余量而移动并适于向外照射光的构件不限于如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浮子,只要该构件根据墨量的变化而移动即可。例如,根据墨的剩余量竖直地移动的浮子可以被连接到墨腔室内的移动构件。由于能够将浮子的竖直移动
转换成该移动构件的在规定方向上的移动的某种方向转换机构,允许该移动构件在与浮子
移动的竖直方向不同的规定方向上移动。这种机构可以由众所周知的机械元件构成,例如
连杆机构或枢转移动机构。
[0146] 本实施例已经被应用于在上述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中使用的墨盒。然而,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其它的盒,而与在该盒中存储的液体的类型或该盒的预期用途无关,只要这
种盒设有用于存储液体的主体和根据该主体内的液体的量而移动的移动构件。
[0147] 虽然已经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