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器单元和整流器连接结构

申请号 CN200410048452.3 申请日 2004-06-10 公开(公告)号 CN1294406C 公开(公告)日 2007-01-10
申请人 欧姆龙株式会社; 发明人 野添悟史; 藤原敏光; 栗林秀成; 牧野修; 森泽达英;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整流器 单元和整流器连接结构。整流器单元包括分隔器和固定装置,分隔器的一端面具有环形凹部,该凹部用于接收 对流 过流量计的流动通道的 流体 进行整流的整流器,分隔器的另一端面具有凸出的环形突部,该突部的尺寸与环形凹部适配,固定装置位于外表面,用于通过 啮合 将分隔器固定到流动通道的管上。本发明的整流器单元通过将沿轴向交替顺序设置的分隔器和整流器一体 化成 一管形单元而被临时组装。由于只通过一次插入操作就可将多个整流器插入和连接到管内,因此可以高效率地进行组装。此外,可以考虑减小整流器尺寸以及根据要设置的整流器的数量改变规格的需求。
权利要求

1.一种整流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分隔器,每个分隔器具有:
在其一端面的一环形凹部,用于接收对流过流量计的一流动通道的流 体进行整流的一整流器,
其另一端面的一凸出的环形突部,该突部的尺寸与所述环形凹部相配,
位于环形凹部的外表面的爪,用于通过啮合将所述分隔器固定到所 述流动通道的一管上,
在所述环形突部的外表面上的定位突起,
所述环形凹部的内表面上的定位槽,
其中,所述整流器单元是通过将一个分隔器的定位槽与另一个分隔器 的定位突起啮合而一整流器位于其间从而将多个分隔器和整流器集成形成 的,从而所述分隔器和所述整流器沿轴向交替顺序设置形成为一管形单元。
2.一种整流器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
一连接在位于设置在流量计内的一流动通道中部的流速传感器之前的 引入管内的整流器单元包括:多个分隔器,每个分隔器具有:
其一端面的一环形凹部,用于接收对流过所述引入管的流体进行整流 的一整流器,
其另一端面的一凸出的环形突部,该突部的尺寸与所述环形凹部适配,
一位于环形凹部的外表面上的锁爪,用于通过啮合将所述分隔器固定 到所述引入管上,
在所述环形突部的外表面上的定位突起,
所述环形凹部的内表面上的定位槽,
其中,所述整流器单元是通过将一个分隔器的定位槽与另一个分隔器 的定位突起啮合而一整流器位于其间从而将多个分隔器和整流器集成形成 的,从而所述分隔器和所述整流器沿轴向交替顺序设置形成为一管形单元,沿轴向在所述引入管的内表面形成引导所述锁爪插入的一插入导向 槽,
形成与所述插入导向槽相通的一切口锁槽,致使在插入后所述分隔器 的锁爪与所述引入管外端上的所述插入导向槽相对,以便从所述插入导向 槽沿周边方向旋转,
将所述整流器单元插入所述引入管后,旋转位于所述整流器单元外端 上的分隔器,使该分隔器的所述锁爪与所述引入管的锁槽啮合,借此将所 述分隔器固定到所述引入管上而不会脱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器连接构件,其中:
在连接所述整流器单元的同时,在所述引入管的最深部的相对表面和 插入所述引入管内的所述整流器单元的内端面之间插入一弹簧垫圈
4.一种整流器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
一插入并连接到一位于设置在所述流量计的所述流动通道中部的流速 传感器之后的引出管上的整流器单元包括:多个分隔器,每个分隔器具有:
其一端面的一环形凹部,用于接收对流过所述引入管的流体进行整流 的一整流器,
其另一端面的一凸出的环形突部,该突部的尺寸与所述环形凹部适配,
一位于环形凹部的外表面上的锁爪,用于通过啮合将所述分隔器固定 到所述引入管上,
在所述环形突部的外表面上的定位突起,
所述环形凹部的内表面上的定位槽,
其中,所述整流器单元是通过将一个分隔器的定位槽与另一个分隔器 的定位突起啮合而一整流器位于其间从而将多个分隔器和整流器集成形成 的,从而所述分隔器和所述整流器沿轴向交替顺序设置形成为一管形单元,沿轴向在所述引入管的内表面形成引导所述锁爪插入的一插入导向 槽,
形成与所述插入导向槽相通的一切口锁槽,致使在插入后所述分隔器 的锁爪与所述引入管外端上的所述插入导向槽相对,以便从所述插入导向 槽沿周边方向旋转,
将所述整流器单元插入所述引入管后,旋转位于所述整流器单元外端 上的分隔器,使该分隔器的所述锁爪与所述引入管的锁槽啮合,借此将所 述分隔器固定到所述引入管上而不会脱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流器连接构件,其中:
在连接所述整流器单元的同时,在所述引入管的最深部的相对表面和 插入所述引入管内的所述整流器单元的内端面之间插入一弹簧垫圈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到测量流体流量的流量计上的整流器单元,本发 明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整流器连接能的整流器单元和整流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连接到流量计上的整流器而言,如图12所示,用作流速传感器的 流量传感器124通常连接在流动通道123的中部,所示流动通道123横向 穿过流量计121的主体122。利用流量片(flow ship)流量传感器124可测量 流动通道内产生的流速,并以电压的形式输出测量结果,据此对流量进行 测量。
顺带提及的是,为了能使流量传感器124稳定地进行测量,以规则间 隔设置诸如整流器丝网之类的整流器125,并且沿着流动通道方向插入分隔 器126,每一整流器用于整流从流量传感器124的上游侧流出的流体,使其 成为均匀的流体(见,例如JP-A-2-63117)。此外,为了以一种可靠的方式封 闭126的所述部分以及防止流体泄漏,连接联接器128,同时在引入侧的流 动通道123的端面插入O形密封圈127。
但是,采用这种整流器连接结构,整流器和分隔器从流动通道的引入 管开口处被交替地一个接一个地插进管内,顺序地推进到引入管的最深部, 由于必须连接多个部件,因此这种插入操作必须重复进行多次,这种工作 非常繁琐。特别是,流动通道的直径以及尺寸缩小并且整流器和分隔器也 随之较小时,插入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将延长,这将降低工作效率并使组装 性能变劣。此外,由于需要使用封闭分隔器开口侧的联接器,因此在减少 部件尺寸或数量方面受到限制。
另外,还存在以错误的顺序插入整流器和分隔器或者由于失误而漏装 的可能性。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整流器就不能以规则间隔设置,并且 不能实现原先期望的整流功能。再者,一旦整流器连接到引入管的内部, 就没有办法确定整流器连接是否正确。而且,由于不能进行调整,也就不 可能根据要设置的整流器的数量提出改变规格(specification)的要求。例如, 当需改变的规格是要在设置整流器和分隔器的空间内减少按预先规定的数 量设置整流器的数量时,由于已被减少的整流器的厚度使得流动通道方向 上的总长度变短,这将出现与减小量相当的空隙。此空隙可能导致流体泄 漏,因此很难增加对规格的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高效组装的整流器单元和整流器连接 结构,使用这种整流器单元或整流器连接结构,可以仅通过单一的一次插 入操作就可以很方便地将多个整流器插入并连接在管内,并且能根据要设 置的整流器的数量考虑减小流量计尺寸和改变规格。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流器单元,包括:
多个分隔器,每个分隔器具有:
在其一端面的一环形凹部,用于接收对流过流量计的一流动通道的流 体进行整流的一整流器,
其另一端面的一凸出的环形突部,该突部的尺寸与所述环形凹部相配,
位于环形凹部的外表面的爪,用于通过啮合将所述分隔器固定到所 述流动通道的一管上,
在所述环形突部的外表面上的定位突起,
所述环形凹部的内表面上的定位槽,
其中,所述整流器单元是通过将一个分隔器的定位槽与另一个分隔器 的定位突起啮合而一整流器位于其间从而将多个分隔器和整流器集成形成 的,从而所述分隔器和所述整流器沿轴向交替顺序设置形成为一管形单元。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流器连接构件,
一连接在位于设置在流量计内的一流动通道中部的流速传感器之前的 引入管内的整流器单元包括:多个分隔器,每个分隔器具有:
其一端面的一环形凹部,用于接收对流过所述引入管的流体进行整流 的一整流器,
其另一端面的一凸出的环形突部,该突部的尺寸与所述环形凹部适配,
一位于环形凹部的外表面上的锁爪,用于通过啮合将所述分隔器固定 到所述引入管上,
在所述环形突部的外表面上的定位突起,
所述环形凹部的内表面上的定位槽,
其中,所述整流器单元是通过将一个分隔器的定位槽与另一个分隔器 的定位突起啮合而一整流器位于其间从而将多个分隔器和整流器集成形成 的,从而所述分隔器和所述整流器沿轴向交替顺序设置形成为一管形单元,
沿轴向在所述引入管的内表面形成引导所述锁爪插入的一插入导向 槽,
形成与所述插入导向槽相通的一切口锁槽,致使在插入后所述分隔器 的锁爪与所述引入管外端上的所述插入导向槽相对,以便从所述插入导向 槽沿周边方向旋转,
将所述整流器单元插入所述引入管后,旋转位于所述整流器单元外端 上的分隔器,使该分隔器的所述锁爪与所述引入管的锁槽啮合,借此将所 述分隔器固定到所述引入管上而不会脱落。
优选,在连接所述整流器单元的同时,在所述引入管的最深部的相对 表面和插入所述引入管内的所述整流器单元的内端面之间插入一弹簧垫 圈。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流器连接构件,
一插入并连接到一位于设置在所述流量计的所述流动通道中部的流速 传感器之后的引出管上的整流器单元包括:多个分隔器,每个分隔器具有:
其一端面的一环形凹部,用于接收对流过所述引入管的流体进行整流 的一整流器,
其另一端面的一凸出的环形突部,该突部的尺寸与所述环形凹部适配,
一位于环形凹部的外表面上的锁爪,用于通过啮合将所述分隔器固定 到所述引入管上,
在所述环形突部的外表面上的定位突起,
所述环形凹部的内表面上的定位槽,
其中,所述整流器单元是通过将一个分隔器的定位槽与另一个分隔器 的定位突起啮合而一整流器位于其间从而将多个分隔器和整流器集成形成 的,从而所述分隔器和所述整流器沿轴向交替顺序设置形成为一管形单元,
沿轴向在所述引入管的内表面形成引导所述锁爪插入的一插入导向 槽,
形成与所述插入导向槽相通的一切口锁槽,致使在插入后所述分隔器 的锁爪与所述引入管外端上的所述插入导向槽相对,以便从所述插入导向 槽沿周边方向旋转,
将所述整流器单元插入所述引入管后,旋转位于所述整流器单元外端 上的分隔器,使该分隔器的所述锁爪与所述引入管的锁槽啮合,借此将所 述分隔器固定到所述引入管上而不会脱落。
优选,在连接所述整流器单元的同时,在所述引入管的最深部的相对 表面和插入所述引入管内的所述整流器单元的内端面之间插入一弹簧垫 圈。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整流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分隔器 和固定装置,分隔器的一端面具有用于接收对流过流量计内的流动通道的 流体进行整流的整流器的环形凹部,其另一端面具有尺寸与环形凹部适配 的环形突部,在外表面上设有固定装置,通过啮合将分隔器固定到流动通 道管上;使沿轴向顺序交替设置的整流器和分隔器一体化而成为管状单元 构成整流器单元。
在此,所提到的整流器可以由能够实现整流功能的整流器丝网或孔板 形成。不仅可以将相同类型的整流器组合,也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整流器组 合。
在此,所提到的固定装置用于通过啮合固定分隔器和管,并且可将每 个分隔器形成为具有与管固定的部分。例如,固定装置可以通过使管的内 表面和分隔器的外表面之间实现凹-凸对应的锁定部分来实现。
在此,所提到的分隔器不仅可以确保沿流动通道方向以规则间隔设置 整流器的间隔,而且还包括分别位于前端面和后端面的环型凹部和环型突 部,这样可以将多个形状相同的分隔器沿轴向连接。由此,通过将下一个 分隔器的环型突部装配在指定分隔器的环型凹部内,同时在环型凹部内插 入整流器,这两个分隔器就可以彼此相连,并且在它们之间插入整流器。 以这种方式重复这种分隔器的连接工作,就可以临时组装一个设置有所需 数量整流器的单一的管形整流器单元。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将整流器连接到管上之前,已经将所需数量的整 流器临时组装在整流器单元内,因此当将整流器连接到管上时,只需要通 过插入整流器单元就可以一次连接多个整流器。由此可以在短时间内省力 而有效地连接整流器。
同样,当流量计尺寸减小时,流动通道的直径也减小,这又使得整流 器和分隔器更小,但是,仍可以在外部临时组装这些部件。此外,由于可 通过一次插入操作对它们进行连接,因此,即使尺寸减小,组装性能也不 变劣。
此外,通过在插入管之前,在临时组装工作过程中对于每个分隔器都 确认是否带有整流器而对整流器单元进行临时组装。而且,通过使各分隔 器在实现凹-凸对应的连接部分处被连接/拆卸,即使在整流器单元被临时 组装后,也可以通过从所连接的分隔器上拆卸感兴趣的分隔器来确认是否 带有整流器。
即使需要根据所要设置的整流器的数量改变规格时,由于分隔器具有 独特的凹-凸形状,也能够考虑这种需求。例如,在要求提供的整流器的数 量少于规定的数量时,只要连接容放有整流器的分隔器和没有容放整流器 的空分隔器。即使所使用的整流器为数较少,各分隔器也可以借助凹-凸对 应而彼此相适配,在轴向上也不会产生卡嗒声。由此,不会有尺寸上的误 差。因此本发明能够适用于需要减少整流器数量的情况,并且能够根据要 提供的整流器的数量考虑改变规格的需求。此外,由于形成整流器单元的 各个分隔器都是相同部件,因此能够通用,这样就可以批量生产分隔器并 使成本降低。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整流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整流器 单元连接在设置于流量计的流动通道中部的流速传感器之前的引入管内, 整流器单元包括:一分隔器,其一端面具有用于接收对流过引入管的流体 进行整流的整流器的环性形凹部,其另一端面具有凸起的环形突部,该突 部的尺寸与环性凹部相适配;位于外表面上的锁爪,用于通过啮合将分隔 器固定到引入管上,并且整流器单元是通过将沿轴向交替顺序设置的分隔 器和整流器结合为一个管形单元而形成的;在将整流器单元插入引入管之 后,旋转整流器单元外端上的分隔器,以使分隔器的锁爪与引入管的啮合 部分相啮合,由此将分隔器固定到引入管上而不会脱落。
在这种情形中,通过旋转位于插在引入管内的整流器单元外端的分隔 器,使该分隔器的锁爪与引入管的啮合部分相啮合。这样整流器单元就能 与引入管锁定而不会脱落。所采用的旋转操作可通过例如使用夹具从引入 管的外部旋转分隔器而很容易地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可以沿轴向在引入管的内表面形成引导锁爪 插入的插入导向槽,可以通过形成与插入导向槽相通的切口锁槽而设置锁 定部分,致使分隔器的锁爪在插入后背离引入管外端上的插入导向槽,以 便在周边方向上从插入导向槽旋转。
在这种情形中,通过旋转一个位于整流器单元外端上的分隔器,可以 使分隔器的锁爪与引入管的锁槽相啮合,使它们相互锁定在一起。由此可 以通过提供单个具有锁定功能的分隔器而将分隔器和引入管连接为一体。 这样,就可得到省略如联接器之类的部件的连接结构。因此,不仅能够获 得尺寸减小的连接结构,而且通过减少元件的数量还节约了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以在连接整流器单元时,在插在引入管内 的整流器单元的内端面与引入管最深部的相对表面之间插入一个弹簧垫 圈。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整流器单元和引入管之间插入弹簧垫圈将整流 器单元连接到引入管上,由于弹簧垫圈的弹性作用,处于引入管的最深部 到引入管外端的锁爪之间的所有分隔器都可以保持稍微活动的(loose-less) 整体连接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整流器单元可以插入并连接到位于流量计的 流动通道中部的流速传感器之后的引出管上。
照这样,整流器单元的连接位置可以不局限于引入管侧,也可以连接 到引出管侧。当整流器单元连接到引出管侧时,可以起到防止来自引出管 侧的灰尘的侵入以及抑制震动影响的作用。例如,作为震动的例子在使用 的情况下,在管内将引起压力变化,但是整流器单元可以抑制震动,因 而不会对整流特性带来有害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流量计的外观透视图,它示出了整流器单元被连接的方式;
图2为连接整流器单元的流量计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第一整流器单元的展开透视图;
图4是第一整流器单元的外观透视图;
图5是分隔器的放大透视图;
图6是第一整流器单元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当第一整流器单元被连接时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位于分隔器和引入管之间的锁定对应部分内的主要部分的透视 图;
图9是第二整流器单元的展开透视图;
图10是第二整流器单元的外观透视图;
图11是第二整流器单元的纵向剖视图;
图12是传统流量计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了要被连接到流量计上的整流器单元的连接结构。参看图1 和图2,流量计11包括沿矩形主体12的纵向横向地穿过该矩形主体的直管 型流动通道13,流量计11在流动通道13的流入侧设置有向前凸出的用作 流入管道部分的引入管14,在流出侧设置有向后凸出的用作流出管道部分 的引出管15。在流动通道13的中部接有用作流速传感器的流量传感器16, 该传感器用于测量流过流动通道13的气体流量。
在引入管14的内部连接有第一整流器单元U1,以便通过消除不均匀流 速而使流速分布均匀。在引出管15的内部连接有第二整流器单元U2,用 于抑制来自引出侧的诸如压力变化之类的影响。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整流器单元U1是通过沿轴向交替顺序设置多 个形状相同的分隔器17和多个形状相同的网18一体构成管状单元而形成 的。
如图5所示,每个分隔器17在管的一端面(后端)包括一个用于接收盘 状网18的环型凹部19,在管的另一端面(前端)包括一个凸出的环型突部20, 其尺寸适于装配在环形凹部19内,由此形成一阶梯形管,其沿管的轴向具 有平行的一大直径部分和一小直径部分。
环型凹部19设置为具有足够的凹进深度,用于在把网18插后,当另 一分隔器17的环形突部20装配在所述环形凹部19中以挤压其间的网18 时,把薄网18夹在环形凹部19的内表面与另一分隔器17的环形突部20 之间。
因此,如图6所示,通过在环型凹部19内插入网18将一个分隔器17 的环型突部20装配在另一个分隔器17的环型凹部19内,可以连接两个分 隔器17,而且在两个分隔器17之间插有网18。通过这种方式重复地连接 两个分隔器17,可以将设置有所需数量的网18的管状第一整流器单元U1 临时组装成单一单元。
并且,环型凹部19和环型突部20之间的装配强度被设置为达到较松 弛的连接状态,致使在下述闭锁操作期间所连接的分隔器17可以在连接部 分旋转。
另外,在分隔器17的大直径部分的外表面的上部和下部,设有用作小 锁爪21的凸出的突起,这些锁爪21与以下要描述的引入管14啮合,用于 固定。并且,在分隔器17的小直径部分的外表面的局部上设置有定位突起 22,当连接两个分隔器17时,其中一个分隔器17的定位突起22与形成在 另一个分隔器17的环形凹部19内表面上的定位槽23啮合。通过完成这种 定位啮合,靠连接各个分隔器17而组装起来的第一整流器单元U1的外表 面上的突起锁爪21能沿轴向线性对齐,这可使下面将描述的与引入管14 的连接更方便。
除定位槽23之外,在环形凹部19的内表面上还形成有夹具连接槽(jig attaching groove)24(见图5),以便在分隔器旋转操作中通过旋转分隔器17 将分隔器17连接到引入管14上。
用作网18的是由非常细的丝网或类似的能够对流过流动通道13的气 体进行整流的材料制成的薄盘,其尺寸足够小,以致能被容放在分隔器17 的环形凹部19内。
正如所描述的那样,由于整流所需的多个网18能被临时组装在第一整 流器单元U1内,因此当要将网18连接在引入管14上时,只要通过将单个 单元形式的第一整流器单元U1一次插入引入管14内就能将其连接起来。
当将第一整流器单元U1连接到引入管14上时,将一个环形波纹状的 弹簧垫圈25与第一整流器单元U1组合在一起是合适的。通过加入弹簧垫 圈25,由于弹簧垫圈25的弹性作用,第一整流器单元U1具有使位于引入 管14的最深部至引入管14的外端之间的所有分隔器17处于能稍微活动的 整体连接状态。
现在将参照附图7和8描述第一整流器单元U1和引入管14的接合结 构。
每个引导锁爪21沿轴向插入的凹形插入导向槽26沿轴向形成在引入 管14的内表面的上部和下部。因此,沿轴向使锁爪21对齐而且位于第一 整流器单元U1的上部和下部的突起通过凹-凸对应而定位在位于上部和下 部的插入导向槽26的位置处之后,通过插入第一整流器单元U1,第一整 流器单元U1就能连接到引入管14上,同时锁爪21被引导插进插入导向槽 26内。
此外,形成与插入导向槽26相通的切口锁槽27。在插入后,即当第一 整流器单元U1插入到引入管14的最深部时,沿周边方向从插入槽26处略 旋转,这些锁槽27使位于分隔器17的上部和下部的锁爪21与引入管14 的外端上的插入导向槽26相对。
出于这个原因,当将第一整流器单元U1连接到引入管14上时,通过 从外侧旋转位于第一整流器单元U1外端上的分隔器17,也就是通过引入 管14的开口端露出的唯一一个分隔器17,位于这个分隔器17的上部和下 部的锁爪21与位于引入管14的上部和下部的锁槽27相啮合。于是,第一 整流器单元U1与引入管14锁定在一起,这使得第一整流器单元固定在引 入管上从而不会脱落。
当旋转位于引入管14的外端上的分隔器17时,可以通过将一个未示 出的夹具放置在该分隔器17的夹具固定槽24中而使该分隔器17旋转。也 就是说,只旋转位于引入管14的外端上的单一一个分隔器17,而其他的分 隔器都保持不动。在此情况中,位于第一整流器单元U1外端上的分隔器 17与连接在第一整流器单元内侧的分隔器17之间的凹-凸配合状态是使前 一分隔器17在锁定操作过程中旋转的配合状态。
将外端分隔器17上的定位突起22与内侧分隔器17的环形凹部19内 的定位槽23之间的啮合等级设定成足够低的啮合等级,以使外端的分隔器 17通过越过定位啮合部分而旋转。
通过加入使每个分隔器具有锁定功能的啮合结构,可以不使用连接件 而实现相对于引入管14的连接结构。
现在将描述第二整流器单元U2。第二整流器单元U2的结构基本上与 前述第一整流器单元U1的结构相同,如图9至11所示,所不同的是使用 的分隔器17较少(图中为三个),并且用一个孔板28代替一个网18。下面将 只对这些差别作出描述。
孔板28具有一个和网18相同大小的盘,该盘小到足以能被容放在分 隔器17的环性凹部19内,并且还设置有一个大约在中部开口的孔。这种 结构可以抑制来自引出管15侧的诸如压力变化之类的不良影响。
因此,即使是在流量计11前紧接一L形弯管时,由于孔板28的稳定 作用,不会出现湍流。而且,即使使用泵或类似机械,虽然在管内产生压 力变化,但是在这种情况中出现的震动能够被孔板28抑制。
第二整流器单元U2以与第一整流器单元U1相同的方式插入流量计内 被连接到位于流量计11后部的引出管15上。
当第二整流器单元U2以这种方式连接到引出管15侧时,可起到防止 来自引出管15侧的灰尘侵入以及抑制由压力变化等带来的影响的作用。参 照图1和图2,附图标记30和31分别表示连接器固定部分和主体固定部分。
当将具有以上结构的第一整流器单元U1连接到引入管14上时,首先 通过引入管14的开口端将弹簧垫圈25插入,此后,将第一整流器单元U1 插入到引入管14的最深部,同时使位于第一整流器单元U1的上部和下部 的锁爪21与位于引入管14的上部和下部的插入导向槽26啮合。最后,利 用图中未示出的夹具稍稍旋转位于引入管14开口端处的分隔器17,使上部 和下部的锁爪21被锁定在引入管14的锁槽27内。因此,将第一整流器单 元U1整体地固定到引入管14上而不会脱落。
如已描述的那样,当将第一整流器单元连接到引入管14上时,只要插 入管形第一整流器单元U1即可,这样就可以一次连接多个网18。于是, 装配人员能在短时间内省力而高效地完成连接工作。
与此类似,当将第二整流器单元U2连接到引出管15上时,首先通过 引出管15的开口端将弹簧垫圈25插入,此后,将第二整流器单元U2插入 引出管15的最深部,同时使在第二整流器单元U2的上部和下部上的锁爪 21与位于引出管15的上部和下部的插入导向槽26啮合。最后,利用图中 未示出的夹具稍稍旋转位于引出管15开口端的分隔器17,使位于上部和下 部的锁爪21锁定在引出管15的锁槽27内。这样就将第二整流器单元U2 整体地固定到引出管15上而不会脱落。
在这种情形中,同样,将第二整流器单元连接到引出管15上时,只需 插入管形的第二整流器单元U2即可,这样就可以一次高效地连接网18和 孔板28。
因此,可以将多个相同的分隔器17和网18连接到引入管14和引出管 15上,而不必逐个地连接。这就可以避免因失误造成的将这些元件以错误 的顺序连接或漏接。
此外,由于一次可将分隔器17和网18一体地连接成为一个单元,因 此不仅可使连接操作更简单,而且还可以获得适于流量计尺寸减小的连接 结构。更具体地说,即使随着尺寸的减小流动通道的直径被减小,而且网 和分隔器也变得较小,也能将这些部件临时组装在一个单元内。更重要的 是,能够通过单一的一次插入操作将它们连接起来。这样,即使尺寸减小, 组装性能也不变劣。
此外,在临时的组装工作中,可从引入管和引出管的外部确定每个分 隔器是否有网或孔板。而且,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要求给引入管14和 引出管15设置的网18的数量小于规定数量的情况。在这种情形中,仅将 容放网18的分隔器17和没有容放网18的分隔器17连接。即使只使用很 少几个网18,各个分隔器17也可借助凹-凸对应而彼此适配,并且在轴向 上不会发出卡嗒声。这样,就不会出现尺寸误差。因此本实施方式适用于 需要减少网18的数量的情况,从而能考虑改变规格的需求。
此外,形成被用作整流器单元U1和U2的阶梯状管的各个分隔器17 是相同部件,并且可以通用,这就可以实现分隔器17的批量生产并可降低 成本。
根据本发明,由于所需数量的整流器被事先临时组装在整流器单元内, 因此,当将它们连接到流量计的引入管或引出管上时,能够一次连接多个 整流器。借此可以在短时间内省力地实现高效连接。
应当理解,根据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体现的技术构思可以对本发明作 出改变,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