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贴型的便携式输注

申请号 CN200780038520.X 申请日 2007-08-22 公开(公告)号 CN101563120B 公开(公告)日 2012-10-17
申请人 美敦力迷你迈德公司; 发明人 拉斐尔·比科夫斯克乌; 伊恩·B·汉森; 保罗·F·伊夫·本特; 保罗·R·芒西; 科林·A·宗; 小威廉·H·施图茨;
摘要 一种输送装置包括选择性地互相接合以及脱离的耐用壳体部件(22)和可分离的可抛弃式部件(20)。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固定于患者用户并且可在使用规定的时间之后弃置。包括 泵 装置在内的通常与患者用户或者输注介质 接触 的部件,由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支承以便在规定的使用之后弃置,而耐用壳体部件支承其它部件,例如:用于控制从贮液器输注介质输送的 电子 设备以及驱动装置和驱动连接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向用户输送输注介质的输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部件,适于固定于用户;
第二壳体部件,设置成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接合以及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脱离以允许弃置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而不弃置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具有封闭的内部容积;
驱动轴,该驱动轴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选择性地接合时以及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脱离时由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支承,以在大致呈线性的方向上移动;
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选择性地接合时以及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脱离时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轴,以在所述的大致呈线性的方向上选择性地移动所述驱动轴;以及
由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支承的装置,所述泵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
活塞通道,具有大致呈线性的纵向轴线;
入口端,延伸到所述活塞通道并且设置成用于连接到贮液器;以及
出口端,与所述活塞通道以流体流连通并且设置成用于以流体流连通方式与注射位点连接;
活塞,位于所述活塞通道内,并且具有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接合时接受来自所述驱动轴的驱动的第一表面,该活塞具有第二表面,其中随着所述驱动轴的移动,所述活塞在所述活塞通道内沿所述活塞通道的纵向轴线在填充位置与分配位置之间可移动,使得:
在所述填充位置,所述活塞移动到如下位置:在该位置,所述第二表面侧向偏离所述入口端以允许通过所述入口端并且进入所述活塞通道的流体流连通;
在所述分配位置,所述活塞移动到如下位置:在该位置,所述第二表面覆盖所述入口端以阻碍通过所述入口端的流体流连通并且将所述活塞通道内的流体推出所述出口端;以及通过所述活塞在所述活塞通道内从所述填充位置到所述分配位置的移动,将允许通过所述入口端流入所述活塞通道的流体沿着所述流体通道的纵向轴线方向通过该活塞通道输送至所述出口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泵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出口端以流体流连通的单向,该单向阀布置成允许通过所述出口端从所述活塞通道流出的流体流并且阻止从所述出口端流入所述活塞通道的流体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单向阀包括鸭嘴阀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具有内部容积的贮液器和导管,所述内部容积用于容纳输注介质;所述导管将所述贮液器的内部容积与所述泵装置的壳体的入口端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贮液器由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支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包括具有内部容积的壳体结构,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内部容积内;
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壳体结构包括具有开口的壁;
所述驱动轴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壁中的开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轴具有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外的端部,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与所述活塞的表面可操作地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中的一个具有至少一个柔性棘爪,并且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中的另一个具有至少一个接纳部,所述接纳部具有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接纳所述至少一个柔性棘爪的形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每个柔性棘爪包括第一制动面,每个接纳部包括第二制动面,并且在所述棘爪被接纳至所述接纳部内时,所述第一制动面接合所述第二制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容纳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内的电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电控制电路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以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接合时将所述输注介质从所述贮液器输送到用户。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包括具有底面的基座部件以及在所述底面上的粘合剂材料,该粘合剂材料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固定于用户的皮肤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包括具有底面的基座部件,所述底面可固定于用户的皮肤,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注射位点和导管,在所述基座部件的底面固定于用户的皮肤时,在所述注射位点可将中空针状物或套管插入用户的皮肤,所述导管将所述注射位点与所述泵装置的出口端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导管内的单向阀。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泵装置的入口端的导管以及位于所述导管内的单向阀。
15.一种用于传递流体介质的泵装置,所述泵装置包括:
壳体,该壳体设有:
活塞通道,具有大致呈线性的纵向轴线;
入口端,延伸到所述活塞通道并且设置成用于连接到贮液器;
出口端,与所述活塞通道以流体流连通并且设置成用于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注射位点;以及
活塞,位于所述活塞通道内,并且具有用于接受来自驱动轴的驱动力的第一表面,所述活塞具有第二表面;
其中,所述活塞在接受到来自驱动轴的力时在所述活塞通道内沿着所述活塞通道的纵向轴线在填充位置与分配位置之间可移动,使得:
在所述填充位置,所述活塞移动到如下位置:在该位置,所述第二表面侧向偏离所述入口端以允许通过所述入口端并且进入所述活塞通道的流体流连通;
在所述分配位置,所述活塞移动到如下位置:在该位置,所述第二表面覆盖所述入口端以阻碍通过所述入口端的流体流连通并且将所述活塞通道内的流体推出所述出口端;以及通过所述活塞在所述活塞通道内从所述填充位置到所述分配位置的移动,将允许通过所述入口端流入所述活塞通道的流体沿着所述流体通道的纵向轴线方向通过该活塞通道输送至所述出口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泵装置,其中,所述泵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出口端以流体流连通的单向阀,该单向阀布置成允许通过所述出口端从所述活塞通道流出的流体流而阻止从所述出口端流入所述活塞通道的流体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泵装置,其中所述单向阀包括鸭嘴阀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泵装置,其中,所述泵装置被支承在输注输送装置的壳体结构内,所述输注输送装置具有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轴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以将驱动力施加到所述活塞的表面。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泵装置,其中所述输注输送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
可抛弃式壳体部件,适于固定于用户;
耐用壳体部件,设置成选择性地与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接合以及选择性地与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脱离,以允许弃置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而不弃置所述耐用壳体部件,所述耐用壳体部件具有封闭的内部容积;
其中所述泵装置由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支承,所述驱动装置由所述耐用壳体部件支承。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泵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轴由所述耐用壳体部件支承。
21.一种用于制作输注介质输送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
为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提供连接结构以允许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选择性地互相接合以实现操作,以及选择性地互相脱离从而允许弃置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而不弃置所述第二壳体部件;
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选择性地接合时以及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脱离时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支承驱动轴,以在大致呈线性的方向上移动;
支承驱动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选择性地接合时以及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脱离时将该驱动装置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轴,以在所述的大致呈线性的方向上选择性地移动所述驱动轴;
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支承泵壳体,所述泵壳体具有活塞通道,该活塞通道具有大致呈线性的纵向轴线;
提供延伸到所述活塞通道并且设置成用于连接到流体介质来源的入口端;
提供与所述活塞通道以流体流连通的出口端;
提供具有第一表面的活塞,所述第一表面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接合时接受来自所述驱动轴的驱动力以实现操作,所述活塞具有第二表面;以及将所述活塞支承在所述活塞通道内,以在接受到来自所述驱动轴的驱动力时在该活塞通道内沿着所述活塞通道的纵向轴线在填充位置与分配位置之间移动,使得:
在所述填充位置,所述活塞移动到如下位置:在该位置,所述第二表面侧向偏离所述入口端以允许通过所述入口端并且进入所述活塞通道的流体流连通;以及
在所述分配位置,所述活塞移动到如下位置:在该位置,所述第二表面覆盖所述入端口以阻碍通过所述入口端的流体流连通并且将所述活塞通道内的流体推出所述出口端;以及通过所述活塞在所述活塞通道内从所述填充位置到所述分配位置的移动,将允许通过所述入口端流入所述活塞通道的流体沿着所述流体通道的纵向轴线方向通过该活塞通道输送至所述出口端。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布置与所述出口端流体流连通的单向阀以允许通过所述出口端从所述活塞通道流出的流体流而阻止从所述出口端流入所述活塞通道的流体流。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向阀包括鸭嘴阀结构。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流体导管将具有用于容纳输注介质的内部容积的贮液器与所述泵装置的壳体的入口端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支承所述贮液器。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提供内部容积以及具有开口的壁;
将所述驱动装置支承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部容积内,以及
将所述驱动轴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壁中的开口。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驱动轴的端部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外以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与所述活塞的表面可操作地连接。
28.一种用于向用户输送输注介质的输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部件,适于固定于用户;
第二壳体部件,设置成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接合以及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脱离以允许弃置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而不弃置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具有封闭的内部容积;
驱动轴,由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支承,以在大致呈线性的方向上移动;
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轴,以在所述的大致呈线性的方向上选择性地移动所述驱动轴;以及
泵装置,由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支承,所述泵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
活塞通道,具有大致呈线性的纵向轴线;
入口端,与所述通道以流体流连通并且设置成用于与贮液器连接;以及
出口端,与所述通道以流体流连通并且设置成用于以流体流连通方式与注射位点连接;
活塞,位于所述活塞通道内,并且具有第一活塞节和第二活塞节,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被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相对于彼此的受限移动,所述第二活塞节具有表面,用于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接合时与所述驱动轴可操作地接合;
其中,所述活塞随着所述驱动轴移动沿所述活塞通道的纵向轴线在填充位置、牵引位置和分配位置之间可移动,使得:
在所述填充位置,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是分开的以在所述第一活塞节与所述第二活塞节之间形成具有容积的腔室,并且所述腔室以流体流连通方式与所述入口端对齐;
在所述牵引位置,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是分开的,并且在所述第一活塞节与所述第二活塞节之间形成的腔室位于所述通道内,以及位于所述入口端与所述出口端之间,未与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以流体流连通;
在所述分配位置,在所述第一活塞节与所述第二活塞节之间的腔室以流体流连通方式与所述出口端对齐。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具有内部容积的贮液器和导管,所述内部容积用于容纳输注介质,所述导管将所述贮液器的内部容积与所述泵装置的壳体的入口端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贮液器由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支承。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端面,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一个的端面面向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另一个的端面;
所述第二活塞节具有中空区以及位于一个端部上进入所述中空区的开口,所述中空区具有制动面;以及
所述第一活塞节包括延伸到所述第二活塞节的中空区内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制动面,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塞节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完全分开并且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填充位置时接合所述第二活塞节的中空区的制动面。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端面,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一个的端面面向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另一个的端面;
所述第一活塞节具有中空区以及位于一个端部上进入所述中空区的开口,所述中空区具有制动面;以及
所述第二活塞节包括延伸到所述第一活塞节的中空区内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制动面,该延伸部的制动面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塞节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完全分开并且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填充位置时接合所述第一活塞节的中空区的制动面。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端面,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一个的端面面向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另一个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一活塞节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布置成在所述活塞处于所述分配位置时互相紧靠。
3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活塞节具有背向所述第一活塞节的端面;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包括具有内部容积的壳体结构以及具有开口的壁,所述泵装置位于所述内部容积内;
用于与所述驱动轴可操作地接合的所述第二活塞节的表面包括背向所述第一活塞节的所述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并且,所述第二活塞节的表面被放置成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由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壳体结构的壁中的开口作用于所述第二活塞节的表面。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包括具有内部容积的壳体结构,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内部容积内;
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壳体结构包括具有开口的壁;
所述驱动轴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壁中的开口。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轴具有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外的端部,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与所述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可操作地连接。
37.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中的一个具有至少一个柔性棘爪,并且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中的另一个具有至少一个接纳部,所述接纳部具有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接纳所述至少一个柔性棘爪的形状。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每个柔性棘爪包括第一制动面,每个接纳部包括第二制动面,并且在所述棘爪被接纳至所述接纳部内时,所述第一制动面接合所述第二制动面。
3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容纳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内的电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电控制电路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以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和所述第一壳体部接合时将所述输注介质从所述贮液器输送到所述用户。
4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包括基座部件,该基座部件具有底面以及位于所述底面上的粘合剂材料,所述粘合剂材料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固定于用户的皮肤。
4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包括具有底面的基座部件,所述底面可固定于用户的皮肤,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注射位点和导管,在所述基座部件的底面固定于用户的皮肤时,在所述注射位点可将中空针状物或套管插入用户的皮肤,所述导管将所述注射位点与所述泵装置的出口端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导管内的单向阀。
4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连接到所述泵装置的入口端的导管,以及在所述导管内的单向阀。
44.一种用于传递流体介质的泵装置,所述泵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
活塞通道,具有大致呈线性的纵向轴线;
入口端,与所述通道以流体流连通并且设置成用于连接到流体介质的来源;以及出口端,与所述通道以流体流连通;以及
活塞,位于所述活塞通道中,并且具有第一活塞节和第二活塞节,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被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相对于彼此的受限移动,所述第二活塞节具有用于接受来自驱动轴的驱动力的表面;
其中所述活塞在接受到来自驱动轴的驱动力时,沿着所述活塞通道的纵向轴线在填充位置、牵引位置和分配位置之间可移动,使得:
在所述填充位置,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是分开的,以在所述第一活塞节与所述第二活塞节之间形成具有容积的腔室,并且所述腔室以流体流连通方式与所述入口端对齐;
在所述牵引位置,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是分开的,并且在所述第一活塞节与所述第二活塞节之间形成的腔室位于所述通道内,以及位于所述入口端与所述出口端之间,未与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以流体流连通;以及
在所述分配位置,在所述第一活塞节与所述第二活塞节之间的腔室以流体流连通方式与所述出口端对齐。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端面,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一个的端面面向所述第一活塞节和第二活塞节中的另一个的端面;
所述第二活塞节具有中空区以及位于一个端部上进入所述中空区的开口,所述中空区具有制动面;以及
所述第一活塞节包括伸入所述第二活塞节的中空区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制动面,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塞节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完全分开并且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填充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活塞节的中空区的制动面接合。
46.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端面,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一个的端面面向所述第一活塞节和第二活塞节中的另一个的端面;
所述第一活塞节具有中空区以及位于一个端部上进入所述中空区的开口,所述中空区具有制动面;以及
所述第二活塞节包括延伸到所述第一活塞节的中空区内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制动面,该延伸部的制动面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塞节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完全分开并且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填充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活塞节的中空区的制动面接合。
47.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端面,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一个的端面面向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另一个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一活塞节的端面和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布置成在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分配位置时互相紧靠。
48.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泵装置,其中,所述泵装置被支承在输注输送装置的壳体结构内,所述输注输送装置具有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轴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以将驱动力施加到所述第二活塞节的表面。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泵装置,其中所述输注输送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
第一壳体部件,适于固定于用户;
第二壳体部件,设置成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接合以及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脱离以允许弃置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而不弃置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具有封闭的内部容积;
其中所述泵装置由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支承,所述驱动装置由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支承。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泵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轴由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支承。
51.一种制造用于传递流体介质的泵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壳体内提供活塞通道,所述活塞通道具有大致呈线性的纵向轴线;
提供与所述活塞通道以流体流连通并且设置成用于连接到流体介质的来源的入口端;
提供与所述活塞通道以流体流连通的出口端;
提供具有第一活塞节和第二活塞节的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被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相对于彼此的受限的移动,所述第二活塞节具有用于接受来自驱动轴的驱动力的表面;以及
将所述活塞支承在所述活塞通道内,以在接受到来自驱动轴的驱动力时沿着所述活塞通道的纵向轴线在填充位置、牵引位置和分配位置之间移动,使得:
在所述填充位置,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是分开的,以在所述第一活塞节与所述第二活塞节之间形成具有容积的腔室,并且所述腔室以流体流连通方式与所述入口端对齐;
在所述牵引位置,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是分开的,并且在所述第一活塞节与所述第二活塞节之间形成的腔室位于所述通道内,以及位于所述入口端与所述出口端之间,未与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以流体流连通;以及
在所述分配位置,在所述第一活塞节与所述第二活塞节之间的腔室以流体流连通方式与所述出口端对齐。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中
将所述活塞支承在所述活塞通道内包括:将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以所述第一活塞节的一个端面面向所述第二活塞节的一个端面的方式进行端对端地布置;
提供具有第一活塞节和第二活塞节的活塞包括:为所述第二活塞节提供中空区以及位于一个端部上进入所述中空区内的开口,所述中空区具有制动面,并且为所述第一活塞节提供伸入所述第二活塞节的中空区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制动面,该延伸部的制动面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塞节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完全分开并且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填充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活塞节的中空区的制动面接合。
53.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中
将所述活塞支承在所述活塞通道内包括:将所述第一活塞节和第二活塞节以所述第一活塞节的一个端面面向所述第二活塞节的一个端面的方式进行端对端地布置;
提供具有第一活塞节和第二活塞节的活塞包括:为所述第一活塞节提供中空区以及位于一个端部上进入所述中空区的开口,所述中空区具有制动面,并且为所述第二活塞节伸入所述第一活塞节的中空区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制动面,该延伸部的制动面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塞节的端面和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完全分离并且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填充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活塞节的中空区的制动面接合。
54.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中
将所述活塞支承在所述活塞通道内包括将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以所述第一活塞节的一个端面面向所述第二活塞节的一个端面的方式进行端对端地布置;以及将所述第一活塞节和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布置成在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分配位置时互相紧靠。
55.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泵装置支承在输注输送装置的壳体结构内,所述输注输送装置具有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轴的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以将驱动力施加到所述第二活塞节的表面。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注输送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提供用于固定于用户的表面;
为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提供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接合以实现操作,并且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脱离以允许弃置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而不弃置所述第二壳体部件;
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支承所述泵装置;以及
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支承所述驱动装置。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支承所述驱动轴。

说明书全文

皮肤贴型的便携式输注

[0001]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涉及2006年10月2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1/589,323、名称为“InfusionPumps And Methods And Delivery Devices And Methods With Same”(代理卷号为0398)的美国专利申请。该项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另外,本发明涉及2006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839,741、名称为“Infusion PumpsAnd Methods And Delivery Devices And Methods With Same”的美国专利申请。该项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并且要求该申请的优先权。本发明还涉及2005年5月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
60/678,290的美国专利申请以及2005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1/211,095的美国专利申请,名称均为“Infusion DeviceAnd Method With Disposable Portion”。这些申请的各项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并且就其各项申请主张优先权申请日。本发明还涉及2006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839,821、名称为“Infusion Medium Delivery Device AndMethod For Driving Plunger In Reservoir”(代理卷号为047711.0381)的共同未决美国专利申请;2006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839,822、名称为“Infusion Medium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Plunger InReservoir”(代理卷号为
047711.0382)的共同未决美国专利申请;2006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839,832、名称为“Infusion Medium Delivery DeviceWith Compressible Or Curved Reservoir Or Conduit”(代理卷号为047711.0383)的共同未决美国专利申请;以及2006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839,840、名称为“Infusion Medium Delivery Device,System And Method With NeedleInserter And Needle Inserter Device And Method”(代理卷号为047711.0384)的共同未决美国专利申请。这些申请中的各项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涉及:(i)2006年10月2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
11/588,832、名称为“Infusion Medium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with DriveDevice for Driving Plunger in Reservoir”(代理卷号为047711.0387)的美国专利申请;
(ii)2006年10月2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1/588,847、名称为“InfusionMedium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with Compressible or Curved Reservoir orConduit”(代理卷号为047711.0390)的美国专利申请;(iii)2006年10月2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854,829、名称为“Infusion Medium Delivery System,Device and Method with Needle Inserter and Needle Inserter Device and Method”(代理卷号为047711.0401)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以及(iv)2006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1/588,875、名称为“Systems And Methods Allowing ForReservoir Filling And Infusion Medium Delivery”(代理卷号为047711.0393)的美国专利申请;(v)2006年11月20日提交的、尚未分配申请号的、名称为“Systems and Methods Allowing for Reservoir filling and Infusion MediumDelivery”(代理卷号为047711.0397)的美国专利申请;(vi)2006年11月20日提交的、尚未分配申请号的、名称为“Systems and Methods Allowing forReservoir filling and Infusion Medium Delivery”(代理卷号为047711.0396)的美国专利申请;(vii)2006年11月20日提交的、尚未分配申请号的、名称为“Systems and Methods Allowing for Reservoir filling and Infusion MediumDelivery)”(代理卷号为047711.0395)的美国专利申请;(viii)2006年11月20日提交的、尚未分配申请号的、名称为“Systems and Methods Allowing forReservoir filling and Infusion Medium Delivery”的美国专利申请(代理卷号为047711.0394);(ix)2006年11月22日提交的、尚未分配申请号的、名称为“Infusion Medium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and Drive Device for DrivingPlunger in Reservoir”(代理卷号为047711.0389)的美国专利申请;(x)2006年11月22日提交的、尚未分配申请号的、名称为“Infusion Medium DeliveryDevice and Method and Drive Device for Driving Plunger in Reservoir”(代理卷号为
047711.0388)的美国专利申请。这些申请的各项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向患者用户输送输注介质的输注介质输送装置,其中,输送装置包括基座部件以及可连接到基座部件的耐用部件,并且基座部件可在一次或多次指定次数的使用之后与耐用部件分离并弃置。基座部件支承贮液器,而耐用部件支承操作性地连接到贮液器的驱动装置,以选择性地将流体从贮液器中推出。
[0004] 发明背景
[0005] 根据现代医学技术,某些慢性病可通过在整个时间段内以连续方式或在特定时刻或时间间隔,将药物或其他物质输送到患者用户而进行治疗。例如,糖尿病是一种通常通过在适当的时间将确定量的胰岛素输送至患者用户来治疗的慢性病。为患者用户提供胰岛素治疗的一些普遍模式包括通过手动操作注射器和胰岛素笔输送胰岛素。其他现代系统使用可编程泵将受控量的胰岛素输送给患者用户。
[0006] 泵型输送装置已被设置成外部装置(与患者用户连接)或者可植入装置(植入患者用户体内)。外部泵型输送装置包括被设计用来在通常固定的场所(例如在医院或诊所里)使用的装置,和被设置用于非固定的或便携(由患者用户携带的)使用的另外的装置。一些外部泵型输送装置的例子在以下专利文献有描述:2005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1/211,095、名称为“InfusionDevice And Method With Disposable Portion”的美国专利申请;申请号为PCT/US01/09139、公开号为WO 01/70307、名称为“Exchangeable ElectronicCards For Infusion Devices”的已公布PCT申请(前述每项申请均由本发明的受让人所拥有);申请号为PCT/US2003/028769、公开号为WO 04/030716、名称为“Components And Methods For Patient Infusion Device”的已公布PCT申请;申请号为PCT/US2003/029019、公开号为WO 04/030717、名称为“DispenserComponents And Methods For Infusion Device”的已公布PCT申请;公开号为2005/0065760、名称为“Method For Advising Patients Concerning Doses OfInsulin”的美国专利申请以及专利号为6,589,229、名称为“WearableSelf-Contained Drug Infusion Device”的美国专利中找到描述。前述各项专利文献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
[0007] 外部泵型输送装置可以流体流连通的方式与患者用户连接,例如通过合适的中空管。该中空管可连接到中空针状物,该中空针状物被设计成用来刺穿患者用户的皮肤并将输注介质输送给患者用户。可选地,中空管可作为套管或通过套管直接连接到患者用户。
[0008] 在中空管通过刺穿患者用户皮肤的中空针状物连接到患者用户的情况下,将针状物手动插入患者用户可能会给患者用户带来一些损伤。因此,已制造出插入机构以辅助将针状物插入患者用户,通过该插入机构,针状物被弹簧推动以快速地从缩进位置移动进入延伸位置。被构建在输送装置内的插入机构的实例在2005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1/211,095、名称为“InfusionDevice And Method With Disposable Portion”的美国专利申请(已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中有描述。该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插入工具的其他实例在公开号为2002/0022855、名称为“Insertion Device For An Insertion Set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的美国专利申请(已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中有描述,该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当针状物移动进入伸出位置时,针状物以单一的、相对突然的动作被快速推动穿过皮肤,与针状物被较慢地手动插入相比,这可给患者用户带来较少的损伤。
[0009] 与注射器和胰岛素笔相比,泵型输送装置对患者用户来说会明显更加便利,因为可在日夜的任何时间计算出精确剂量的胰岛素并自动地输送给患者用户。而且,当与葡萄糖感知器或监测器结合使用时,根据检测到的或监控到的血糖平,胰岛素泵可被自动控制在需要的适当时间提供合适剂量的输注介质。
[0010] 泵型输送装置已经成为各种类型医学疾病(例如糖尿病)的现代医学治疗的重要方面。随着泵技术的改进以及医生和患者用户越来越熟悉这种装置,外部医学输注泵治疗的普及度有所提高,并且预期在未来十年有实质性的提高。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用于将输注介质输送给诸如医疗患者用户之类的受体的输送装置、系统以及方法。这些输送装置可包括设置为彼此互相接合和连接以便操作的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在这里分别称作耐用壳体部件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可容纳输注介质贮液器以及在操作过程中与输注介质和/或患者用户接触的其它部件。可抛弃式壳体部件还可容纳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之一的泵装置。耐用壳体部件可容纳或者支承在输送装置的正常操作过程中不与输注介质或患者用户接触的部件,所述部件包括但不限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件、电子电路以及在有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源。
[0012] 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与耐用壳体部件可脱离并且分离,这样,在使用一段时间或者一次或规定的使用次数之后,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可容易地被弃置。在耐用壳体部件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脱离并且分离之后,该耐用壳体部件可接合并且操作性地连接到另一个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例如新的、翻新的、用户填充的、预填充的、再次填充的或者再制造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以便进一步操作。
[0013]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用于向用户输送输注介质的输送装置可包括适于固定于用户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以及设置成选择性地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接合以及选择性地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脱离的耐用壳体部件,以允许弃置可抛弃式壳体部件而不弃置耐用壳体部件。本文描述的输送装置的实施方式可采用本文中描述的各种泵实施方式中的任何一种,以从贮液器抽取输注介质和/或将输注介质传递到注射位点。
[0014] 例如,本文描述的输送装置可包括泵装置,所述泵装置由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支承,并且布置成由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轴操作性地驱动所述泵装置。所述驱动轴可由所述耐用壳体部件支承,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和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所述驱动装置可以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轴以选择性地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驱动轴从而驱动所述泵装置。
[0015]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泵装置具有活塞腔室,该活塞腔室具有包括流体部的内部,所述流体部具有可变的容积用于容纳输注介质。所述泵装置的入口端提供设置成与所述活塞腔室的内部容积以流体流连通。所述入口端设置成用于与贮液器连接,以实现与所述贮液器流体流连通。
[0016] 泵装置的出口端设置成与活塞腔室的内部容积以流体流连通。推板被支承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和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来回移动,其中,所述推板按如下位置布置:当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与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所述推板与所述驱动轴操作性地接合以随着所述驱动轴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而实现所述推板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以及随着所述驱动轴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而允许所述推板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
[0017] 活塞头被支承以在所述活塞腔室内于缩进位置与活动位置之间移动,从而改变所述活塞腔室的流体部的容积。所述活塞头以固定的关系操作性地连接推板,以随着推板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而实现所述活塞头从所述缩进位置到所述活动位置的移动。当所述活塞腔室容纳输注流体时,所述活塞腔室的流体部的容积随着所述活塞头从所述缩进位置移动到所述活动位置而减少,以在所述活塞腔室内提供压,从而将所述输注流体从所述活塞腔室的流体部推出并且通过所述出口端。反之,当所述入口端以流体流连通方式与贮液器连接时,所述活塞腔室流体部的容积随着所述活塞头从所述缩进位置移动到所述活动位置而增加,以在所述活塞腔室内提供压力,从而将输注流体通过所述入口端抽入所述活塞腔室的流体部。
[0018]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包括操作性地连接所述推板的偏压构件,用于对所述推板施加沿第二方向的偏压力,在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与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随着所述驱动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该偏压力足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所述推板。在相同或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板通过活塞杆连接到所述活塞头,所述活塞腔室对所述活塞杆延伸穿过的通道部开放,并且设有密封件以阻止流体通过所述通道部。
[0019] 在相同或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具有内部容积的贮液器和导管,所述内部容积用于容纳输注介质,所述导管将所述贮液器的内部容积与所述泵装置的入口端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所述贮液器可由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支承。
[0020]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包括具有内部容积的壳体结构,所述泵装置位于所述内部容积内。另外,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的壳体结构包括具有开口的壁。所述推板具有表面,所述表面被放置成:在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与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由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的壳体结构的壁中的开口作用于所述表面。
[0021] 根据另外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耐用壳体部件包括具有内部容积的壳体结构,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内部容积内。另外,所述耐用壳体部件的壳体结构包括具有开口的壁,所述驱动轴延伸穿过所述开口。所述驱动轴具有位于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之外的端部,用于在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与所述推板的表面接合。
[002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传递流体介质的泵装置。所述泵装置具有活塞腔室,该活塞腔室具有包括流体部的内部,所述流体部具有可变容积用于容纳流体介质。入口端设置成与活塞腔室的内部容积以流体流连通。所述入口端设置成用于连接流体介质的来源,以从所述来源接收流体介质并使所述流体介质进入所述活塞腔室的内部容积。出口端设置成与所述活塞腔室的内部容积以流体流连通。
[0023] 在上述泵实施方式中,推板被支承以在第一方向上以及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来回移动。所述推板按如下位置布置:在该位置,所述推板与驱动轴操作性地接合,随着所述驱动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而实现所述推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并且,随着所述驱动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而允许所述推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移动。活塞头被支承以在所述活塞腔室内于缩进位置与活动位置之间移动,以改变所述活塞腔室的流体部的容积,并且,将所述活塞头以固定的关系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推板,以随着所述推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而实现所述活塞头从所述缩进位置到所述活动位置的移动。
[0024] 在所述活塞腔室容纳输注流体时,所述活塞腔室的流体部的容积随着所述活塞头从所述缩进位置移动到所述活动位置而减少,以在所述活塞腔室内提供压力,从而将所述输注流体从所述活塞腔室的流体部推出并且通过所述出口端。所述活塞腔室的流体部的容积随着所述活塞头从所述缩进位置移动到所述活动位置而增加,以在所述活塞腔室内提供压力,从而在所述入口端与所述流体介质的来源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时,通过所述入口端将流体介质抽入所述活塞腔室的流体部。
[002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泵装置具有操作性地连接到推板的偏压构件,用于在所述推板上施加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偏压力,在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与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随着所述驱动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该偏压力足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所述推板。在相同或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板通过活塞杆连接到所述活塞头,所述活塞腔室对所述活塞杆延伸穿过的通道部开放,并且设有密封件以阻止流体通过所述通道部。
[0026] 本发明另外的实施方式涉及制造用于向用户输送输注介质的输送装置的方法。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方法包括提供适于固定于用户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并且提供耐用壳体部件,所述耐用壳体部件设置成选择性地与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接合以及选择性地与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脱离以允许弃置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而不弃置所述耐用壳体部件。所述方法还包括将驱动轴支承在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上以在第一方向上以及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将驱动装置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轴,以在第一方向上选择性地移动所述驱动轴,并且将泵装置支承在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上。
[0027] 支承泵装置包括提供活塞腔室,该活塞腔室具有包括流体部的内部,所述流体部具有可变的容积用于容纳输注介质;将入口端与所述活塞腔室的内部容积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所述入口端设置成用于与贮液器连接,以实现与贮液器的流体流连通;以及将出口端与活塞腔室的内部容积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通。另外,支承泵装置包括支承推板在第一方向上以及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来回移动,以及将所述推板按如下位置布置:当所述可抛弃式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耐用的第二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所述推板与所述驱动轴操作性地接合以随着所述驱动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而实现所述推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移动,以及随着所述驱动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而允许所述推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移动。
[0028] 支承泵装置还包括将活塞头布置在所述活塞腔室内以实现在缩进位置与活动位置之间的移动从而改变所述活塞腔室的流体部的容积,并且将所述活塞头以固定的关系连接到所述推板,以随着所述推板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而实现从所述缩进位置到所述活动位置移动。在这样的方法中,在所述活塞腔室容纳输注流体时,所述活塞腔室的流体部的容积随着所述活塞头从所述缩进位置移动到所述活动位置而减少,以在所述活塞腔室内提供压力,从而将输注流体从所述活塞腔室的流体部推出并通过所述出口端。另外,所述活塞腔室的流体部的容积随着所述活塞头从所述缩进位置移动到所述活动位置而增加,以在所述活塞腔室内提供压力,从而在所述入口端与贮液器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时,将输注流体通过所述入口端抽入所述活塞腔室的流体部。
[0029] 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方式的方法包括连接偏压构件,以对所述推板施加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偏压力,在所述可抛弃式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耐用的第二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随着所述驱动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该偏压力足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所述推板。在相同或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具有内部容积的贮液器,所述内部容积用于容纳输注介质,和将导管与所述贮液器的内部容积以及与所述泵装置的入口端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所述贮液器可支承在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上。
[003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支承推板包括通过活塞杆将所述推板连接到所述活塞头,将活塞杆延伸穿过活塞腔室内的开口并延伸到通道部,并且提供密封件以阻止流体通过所述通道部。根据相同或另外的实施方式的方法包括将所述泵装置置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的内部容积内,在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的壁中提供开口,以及按如下位置布置推板的表面:在该位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由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壳体结构的壁中的开口作用于所述表面。
[0031] 根据相同或者另外的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将所述驱动装置置于所述耐用壳体部件的内部容积内,在所述耐用壳体部件的壁中提供开口,以及将所述驱动轴延伸穿过所述耐用壳体部件的壁中的开口。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轴具有放置于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之外的端部,用于在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耐用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与所述推板的表面接合。
[0032] 根据本文描述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法可包括:为所述耐用壳体部件和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中的一个提供至少一个柔性棘爪,并且为所述耐用壳体部件和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中的另一个提供至少一个接纳部,所述接纳部具有用于在所述一次壳体部件与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接纳所述至少一个柔性棘爪的形状。根据本文描述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法还可包括:将电控制电路容纳在所述耐用壳体部件内,其中,所述电控制电路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以在所述耐用壳体部件和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接合时将输注介质从贮液器输送到用户。根据本文描述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法可包括将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底面固定于用户的皮肤,例如,通过将粘合剂材料涂敷于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中至少一个的底面以将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或所述耐用壳体部件固定于用户的皮肤。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提供注射位点,在所述基座部件的底面固定于用户的皮肤时,在所述注射位点可将中空针状物或套管插入用户的皮肤,和将导管与所述中空针状物或套管以及所述泵装置的出口端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另一些实施方式包括连接在所述导管内的单向。又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将导管连接到所述泵装置的入口端,并且连接所述导管内的单向阀
[0033] 本文描述的输送装置的再一种实施例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泵装置,该泵装置由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支承并且布置成由驱动轴操作性地驱动,其中,所述驱动轴由所述耐用壳体部件支承,以实现在第一方向上以及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移动。所述输送装置还可包括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轴的驱动装置,以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驱动轴以驱动所述泵装置。
[0034]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泵装置包括具有活塞通道的壳体,所述活塞通道具有大致呈线性的纵向轴线。所述壳体还具有与所述通道以流体流连通并且设置成用于连接到贮液器的入口端,以及与所述通道以流体流连通并且设置成用于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注射位点的出口端。活塞位于所述活塞通道内并且具有第一活塞节和第二活塞节,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被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相对于彼此的受限移动。所述第二活塞节具有表面,用于在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与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接合时与所述驱动轴可操作地接合。
[0035] 所述活塞随着所述驱动轴的移动沿所述活塞通道的纵向轴线在填充位置、牵引位置和分配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填充位置,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是分开的以在所述第一活塞节与所述第二活塞节之间形成具有容积的腔室,并且所述腔室以流体流连通方式与所述入口端对齐。在所述牵引位置,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是分开的,并且在所述第一活塞节与所述第二活塞节之间形成的腔室位于所述通道内,以及位于所述入口端与所述出口端之间,未与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以流体流连通。在所述分配位置,在所述第一活塞节与所述第二活塞节之间的腔室以流体流连通方式与所述出口端对齐。
[0036]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还包括具有内部容积的贮液器,所述内部容积用于容纳输注介质。导管将所述贮液器的内部容积与所述泵装置壳体的入口端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所述贮液器可由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支承。
[0037] 在上述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每一个可具有端面,该端面面向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另一个的端面。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活塞节具有中空区以及位于一个端部上进入中空区的开口。所述第二活塞节的中空区具有制动面。所述第一活塞节包括延伸到所述第二活塞节的中空区内的延伸部,并且所述延伸部具有制动面,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完全分开并且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填充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活塞节的中空区的制动面接合。可选地,所述第一活塞节可具有中空区以及位于一个端部上进入所述中空区的开口,其中,所述中空区具有制动面,而所述第二活塞节包括延伸到所述第一活塞节的中空区内的延伸部,其中,该延伸部具有制动面,所述制动面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塞节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完全分开并且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填充位置时接合所述第一活塞节的中空区的制动面。
[0038] 如上所述,在上述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每一个可具有端面,该端面面向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另一个的端面。另外,所述第一活塞节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布置成在所述活塞处于所述分配位置时互相紧靠。
[0039] 另外,在上述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活塞节可具有背向所述第一活塞节的端面。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包括具有内部容积的壳体结构并且还包括具有开口的壁,所述泵装置位于所述内部容积内。用于与所述驱动轴可操作地接合的所述第二活塞节的表面包括背向所述第一活塞节的所述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并且,所述第二活塞节的表面被放置成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由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壳体结构的壁中的开口作用于所述第二活塞节的表面。
[0040]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耐用壳体部件可包括具有内部容积的壳体结构以及具有开口的壁,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内部容积内。所述驱动轴延伸穿过耐用壳体部件的壁中的开口。另外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轴可具有放置在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之外的端部,用于在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与所述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可操作地连接。
[0041] 制造用于传递流体介质的泵装置的方法的又一实施方式包括在壳体内提供活塞通道,其中所述活塞通道具有大致呈线性的纵向轴线,提供与所述活塞通道以流体流连通并且设置成用于连接到流体介质的来源的入口端,以及提供与所述活塞通道以流体流连通的出口端。上述方法还包括提供具有第一活塞节和第二活塞节的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被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相对于彼此的受限的移动,所述第二活塞节具有用于接受来自驱动轴的驱动力的表面,并且将所述活塞支承在所述活塞通道内,以在接受到来自驱动轴的驱动力时沿着所述活塞通道的纵向轴线在填充位置、牵引位置和分配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填充位置,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是分开的,以在所述第一活塞节与所述第二活塞节之间形成具有容积的腔室,并且所述腔室以流体流连通方式与所述入口端对齐。在所述牵引位置,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是分开的,并且在所述第一活塞节与所述第二活塞节之间形成的腔室位于所述通道内,以及位于所述入口端与所述出口端之间,未与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以流体流连通。在所述分配位置,在所述第一活塞节与所述第二活塞节之间的腔室以流体流连通方式与所述出口端对齐。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可布置成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分配位置时互相紧靠。
[0042] 根据上述方法的又一实施方式,将所述活塞支承在所述活塞通道内包括将所述第一活塞节和所述第二活塞节中的每一个端对端地布置,每一个活塞节的端面面向另一个活塞节的端面。另外,提供具有第一活塞节和第二活塞节的活塞包括为所述第二活塞节提供中空区以及位于一个端部上进入所述中空区内的开口,所述中空区具有制动面,并且为所述第一活塞节提供伸入所述第二活塞节的中空区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制动面,该制动面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塞节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完全分开并且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填充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活塞节的中空区的制动面接合。可选地,提供具有第一活塞节和第二活塞节的活塞可包括为所述第一活塞节提供中空区以及位于一个端部上进入所述中空区的开口,所述中空区具有制动面,并且为所述第二活塞节伸入所述第一活塞节的中空区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制动面,该制动面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塞节的端面和第二活塞节的端面完全分离并且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填充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活塞节的中空区的制动面接合。
[0043] 另外的方法实施方式还包括:为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提供适于固定于用户的表面并且为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耐用壳体部件提供连接结构以允许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所述耐用壳体部件选择性地互相接合以便操作以及选择性地互相脱离以允许弃置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而不弃置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上述方法还包括用所述耐用壳体部件支承驱动轴,以实现在大致呈线性的方向上的移动,并且,选择性地将驱动装置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轴,以在所述的大致呈线性的方向上选择性地移动所述驱动轴。上述方法还包括用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支承泵壳体,其中所述泵壳体具有活塞通道,该活塞通道具有大致呈线性的纵向轴线。
[0044] 另外,上述又一些方法包括提供延伸到所述活塞通道并且设置成用于连接到流体介质的来源的入口端并且提供与所述活塞通道以流体流连通的出口端。另外,上述方法包括提供具有表面的活塞,该表面用于在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与所述耐用壳体部件接合以实现操作时接受来自驱动轴的驱动力,以及将所述活塞支承在所述活塞通道内以在接受到来自所述驱动轴的驱动力时沿着所述活塞通道的纵向轴线在填充位置与分配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填充位置,所述活塞移动到如下位置:在该位置,允许通过所述入口端并且进入所述活塞通道和活塞腔室的流体流连通。在所述分配位置,所述活塞移动到如下位置:在该位置,阻碍通过所述入口端的流体流连通并且减少所述活塞腔室的容积以将所述活塞腔室内的流体推出所述出口端。
[0045] 在再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方法包括为所述泵装置的壳体提供与所述活塞腔室和所述出口端以流体流连通的出口腔室。这些实施方式还包括在所述活塞腔室与所述出口腔室之间布置单向阀,该单向阀布置成允许从所述活塞腔室到所述出口腔室的流体流而阻止从所述出口腔室到所述活塞腔室的流体流。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阀是鸭嘴阀结构。
[0046]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泵装置还包括具有活塞通道的壳体,所述活塞通道具有大致呈线性的纵向轴线。入口端延伸到所述活塞通道并且设置成用于连接到贮液器。活塞腔室与所述通道以流体流连通。出口端也与所述活塞通道以流体流连通并且设置成用于以流体流连通方式与注射位点连接。
[0047] 在所述活塞通道内放置有活塞,该活塞具有表面,用于在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与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接合时接受来自所述驱动轴的驱动力。活塞可随着所述驱动轴的移动,沿着所述活塞通道的纵向轴线在填充位置与分配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填充位置,所述活塞移动到如下位置:在该位置,允许通过所述入口端并且进入所述活塞通道和活塞腔室的流体流连通。在所述分配位置,所述活塞移动到如下位置:在该位置,阻碍通过所述入口端的流体流连通并且减少所述活塞腔室的容积以将所述活塞腔室内的流体推出所述出口端。
[0048]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泵装置的壳体包括与所述活塞腔室以及所述出口端以流体流连通的出口腔室。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泵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活塞腔室与所述出口腔室之间的单向阀,该单向阀布置成允许从所述活塞腔室到所述出口腔室的流体流而阻止从所述出口腔室到所述活塞腔室的流体流。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阀是鸭嘴阀结构。
[0049] 任意一种上述实施方式可包括具有内部容积的贮液器和导管,所述内部容积用于容纳输注介质,所述导管将所述贮液器的内部容积与所述泵装置的壳体的入口端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所述贮液器可由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支承。
[0050] 另外,在任意一种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耐用壳体部件可包括具有内部容积和具有开口的壁的壳体结构,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内部容积内。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轴延伸穿过所述耐用壳体部件的壁中的开口。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轴具有放置于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之外的端部,该端部用于在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与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与所述活塞的表面可操作地连接。
[0051] 另外,在任意一种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耐用壳体部件和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中的一个可具有至少一个柔性棘爪,并且所述耐用壳体部件和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中的另一个可具有至少一个接纳部,所述接纳部具有用于在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与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互相接合时容纳所述至少一个柔性棘爪的形状。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柔性棘爪可包括第一制动面,每个接纳部可包括第二制动面,并且布置成使得在所述棘爪被接纳至所述接纳部内时,所述第一制动面接合所述第二制动面。
[0052] 另外,在任意一种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控制电路可容纳在所述耐用壳体部件内。所述电控制电路控制驱动装置,以在所述耐用壳体部件与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接合时,将输注介质从贮液器输送到用户。
[0053] 另外,在任意一种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部件具有底面并且可在所述底面上设有粘合剂材料以将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固定于用户的皮肤。另外的实施方式可包括注射位点和导管,当所述基座部件的底面固定于用户的皮肤时,在所述注射位点可将中空针状物或套管插入用户的皮肤,所述导管将所述注射位点与泵装置的出口端以流体流连通。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导管内具有单向阀。在再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管连接到所述泵装置的入口端,并且单向阀位于所述导管内。
[0054] 在任意一种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管可连接到所述泵装置的入口端,并且在所述导管内可具有单向阀。本发明的这些实施方式以及其它实施方式在此结合附图进行描述附图说明
[0055] 图1是与人类患者用户有关的输送系统的概括图。
[0056]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透视图。
[0057] 图3是图2的输送装置的耐用部件和可抛弃式部件的透视图,其中耐用部件和可抛弃式部件分开。
[0058]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0059] 图5是图4的实施方式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的侧视图。
[0060]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耐用壳体部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0061] 图7是图6的耐用壳体部件的侧面示意性截面图。
[0062] 图8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泵装置和贮液器的示意图。
[0063] 图9显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泵装置和贮液器的示意图。
[0064] 图10显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泵装置和贮液器的示意图。
[0065] 图11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8的泵装置的活塞的侧面局部截面图。
[0066] 图1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10的泵装置的梭壳体的透视图。
[0067] 图13a至图15b分别显示图10的泵装置在填充位置、穿梭位置和分配位置的侧面截面图。
[0068] 图16和图17各自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泵装置的侧面截面图,其中活塞分别位于延伸位置和缩进位置。
[0069] 图18显示可用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线性运动达的透视图。
[0070] 图19显示根据使用图18的马达的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泵装置和贮液器的示意性截面图。
[0071] 图20是用于图19的实施方式的活塞柱塞的透视图。
[0072] 图21显示根据使用图18的马达的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泵装置和贮液器的示意性截面图。
[0073] 图22显示根据与图3的实施方式一致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输送系统的耐用壳体部件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0074] 图23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输送系统的耐用壳体部件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0075] 图24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局部分解图。
[0076] 图25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输送系统的耐用壳体部件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的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0077] 图26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输送系统的耐用壳体部件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的布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0078] 图27至图29各自显示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注射位点组件的连接装置的透视图。
[0079] 图30至图31各自显示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注射位点组件的另一连接装置的透视图。
[0080] 图32至图34各自显示用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注射位点组件的又一连接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81]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向受体(例如医疗患者用户)输送输注介质(例如药品)的输送装置、系统以及方法。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在本文中分别称为耐用壳体部件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它们被设置成互相接合并且连接以实现操作。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可容纳或以其他方式支承输注介质贮液器和在操作过程中与输注介质和/或患者用户接触的其他部件。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可抛弃式壳体部件还可包括或以其他方式支承泵装置。泵装置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至或可连接贮液器,以从贮液器抽取流体和/或将流体输送到注射位点。
[0082] 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可从耐用壳体部件脱离并与耐用壳体部件分开,使得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在其已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或者在使用一次或规定次数之后,可被容易地弃置。耐用壳体部件在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脱离并与其分开后,可接合并操作性地连接到另一个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例如新的、翻新的、用户填充的、预填充的、再次填充或再制造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以便进一步操作。耐用壳体部件可容纳或以其他方式支承在输送装置的正常操作过程中不与输注介质或患者用户接触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件、电子电路以及在有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源。
[0083] 本文所述的输送装置实施方式可采用本文所述的各种泵实施方式中的任何一种,以从贮液器中抽取输注介质和/或将输注介质输送到注射位点。具体的泵实施方式可设置成提供可以本文所述的方式操作的泵结构,而且能够以足够经济的方式制成,以被包括在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中。
[0084] 虽然本发明实施方式在此结合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输送实例进行描述,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可用于为其他目的向患者用户输送其他输注介质。例如,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可被用来输送某他类型的药品以治疗糖尿病以外的疾病或医学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治疗疼痛或有些类型的癌症、部疾病或HIV的药品。另一些实施方式可被用来输送药品以外的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营养介质(包括营养补剂)、染料或其他示踪介质、盐水或其他水合介质或类似物质。此外,虽然在本文中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描述用于向患者用户输送或输注输注介质,但其他实施方式可设置成从患者用户抽取介质。
[0085] 而且,虽然本发明实施方式将公开的输送装置的壳体部件称作可抛弃式或耐用的,并且可被设置成允许将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以经济有效的方式弃置并替换,但可以理解,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文所述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实施方式可被再使用且不需要被弃置。类似地,如果需要,本文中描述的耐用壳体部件实施方式可在一次或多次使用后弃置。但是,实施方式被设置成允许某些部件(例如,在操作过程中接触输注介质或患者用户的部件)容纳在可容易地被弃置的第一壳体部件中,而其他部件(例如,在操作过程中不接触输注介质或患者用户且替换成本相当高的部件)可容纳在第二壳体部件中,该第二壳体部件可与一个或多个新的、用户填充的、预先填充的、再次填充的、翻新的或者再制造的可抛弃式第一壳体部件一起再使用。
[0086] 图1中显示了输注介质输送系统10的概括图,其中该系统包括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设置的输送装置12。系统10还可包括被连接用来与输送装置12通信的其他部件,包括但不限于:感知器或监测器14、指令控制装置(CCD)16和计算机18。CCD16、感知器或监测器14、计算机18以及输送装置12中的每一个可包括允许与该系统的其他部件通信的接收器、发射器或收发器。输送装置12可包括用于分析感知器数据以及用于根据感知到的数据和/或预编程的输送程序输送输注介质的电子设备和软件。可通过CCD16和/或计算机18进行某些处理、输送程序存储功能和控制功能,以允许输送装置12由更简化的电子设备制成。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系统10可包括不需要图1中所示的系统10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其他部件即可操作的输送装置12。通信类型和/或控制性能以及装置特征组件和/或程序选项的实例可在以下申请中找到描述:2003年5月2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445,477、名称为“ExternalInfusion Device with Remote Programming,Bolus Estimator and/or VibrationAlarm Capabilities”的美国专利申请;2003年5月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429,385、名称为“Handheld Personal Data Assistant(PDA)with a Medical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的美国专利申请;以及2001年3月2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09/813,660、名称为“Control Tabs For Infusion Devices And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所有这些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
[0087] 在图1的系统概括图中,输送装置12和感知器或监测器14固定于患者用户1。在图1中,将那些部件固定于患者用户1的位置仅作为代表性而非限定性示例提供。输送装置12和感知器或监测器14可固定在患者用户1的其他位置,并且这些位置可根据系统10实施的治疗类型而定。这样的其他位置可包括但不限于在患者用户身体上的其他位置,即在患者用户的衣服、腰带、背带、皮带、钱包、手提物或可由患者用户携带的其他结构体上的位置。
[0088] 如以下进一步详细描述,输送装置12具有输注介质的贮液器和用于将输注介质(例如但不限于胰岛素制剂)以受控方式输送到患者用户体内的泵。控制指令和/或数据可在输送装置12、感知器或监测器14、CCD16和计算机18之间通信。输送装置12可设置成以皮肤贴的方式在患者用户上的期望位置固定于患者用户1的皮肤。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理想的情形是输送装置12具有相对较小的尺寸以实现舒适和将该装置隐藏在例如衣服下面的功能。
[0089] 皮肤贴状的输送装置的实例在2005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1/211,095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有描述,该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申请号为11/211,095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描述的输送装置采用具有可移动柱塞的贮液器结构,所述可移动柱塞用于选择性地从贮液器中推出流体。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皮肤贴状的输送装置12的实例显示在图2和图3中,该实施方式可使用例如关于图4至图7或图8和图9所示和所述的泵和驱动布置。另一些输送装置实施方式可使用例如关于图10至图15所示和所述的泵和驱动布置。又一些输送装置实施方式可使用例如图16和图17所示的和关于这些图所描述的泵和驱动布置。又一些输送装置实施方式可使用例如图18至图20所示的以及关于这些图所描述的泵和驱动布置。图2中的输送装置12包括基座壳体部件20和另一壳体部件22,所述基座壳体部件20在有些实施方式中可在一次或多次指定的使用后可弃置。为了方便起见,但并未限定,基座部件20在本文中被称为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或可抛弃式部件,而另一壳体部件22在本文中被称为耐用壳体部件或耐用部件。但是如上文所记载的,在操作中,壳体部件20或22中的任何一个或两者都可根据应用的情况被弃置或被再使用。
[0090] 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可支承在输送装置12操作过程中通常接触患者用户皮肤或输注介质的结构部件。另一方面,耐用壳体部件22可支承在输送装置12操作过程中通常不接触患者用户或输注介质的部件(包括电子元件、马达构件、连接件等等)。因此,在输送装置12的正常操作过程中,输送装置12的耐用壳体部件22中的元件通常由于避免与患者用户或输注介质接触而未被污染。
[0091] 在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12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包括基座21,该基座21包括或以其他方式支承容纳贮液器和泵装置的贮液器容纳部24。耐用壳体部件22可包括固定在基座21上邻近贮液器容纳部24的位置的壳体。耐用壳体部件22可容纳合适的驱动装置,例如电动马达(图2中未示出)和驱动连接件(图2中未示出),该驱动连接件用于在耐用壳体部件22连接至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时,将驱动装置可操作地连接至泵以将流体驱动出贮液器。耐用壳体部件22还可容纳合适的控制电子元件(图2中未示出),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操作,以便以受控方式从贮液器驱动出流体。另一些实施方式可包括在耐用壳体部件22内的其他电子元件,例如但不限于:通信电子元件(图2中未示出),用于与感知器或监测器14、CCD16、计算机18和/或图1中显示的系统10的其他元件通信。
[0092] 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基座21具有底面(面向下并且进入图2和图3中的页面),该底面设置成在患者用户的所希望的位置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合适的粘合剂可被用在基座21的底面与患者用户的皮肤之间的界面上,以将基座21粘附至患者用户的皮肤。在基座21的底面上可设有粘合剂,并且可剥离覆盖层23覆盖粘合剂材料。以此方式,患者用户可剥去覆盖层23以露出粘合剂材料,然后将基座21的粘合剂一侧放置患者用户的皮肤上。在下面描述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座21上可设有多层粘合剂材料,所述多层粘合剂材料与多层覆盖层材料交替,以允许基座被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从患者用户的皮肤除去,随后又被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以实现多次再使用或者再施用。如以下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可使用多个交替的粘合剂材料层和可剥离覆盖层,以将基座21多次施用或再施用到患者用户的皮肤。
[0093] 可抛弃式部件20可包括按钮或其他操作器25,用于操作位于贮液器容纳部24内的针式插入装置。可选地,或者此外,附图标记25可表示开口,外部针式插入装置可穿过该开口操作。合适的针式插入装置的实例可在以下申请中有描述:2005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1/211,095的美国专利申请,以及2006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839,840、名称为“Infusion MediumDelivery Device,System And Method With Needle Inserter And Needle InserterDevice And Method”(代理卷号为047711.0384)美国临时专利申请。这两项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其它针式/套管插入工具可被用来(或被改进用来)插入针状物和/或套管,例如:2003年3月1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389,132、名称为“Auto Insertion Device For Silhouette Or Similar Products”的美国专利申请和/或2002年12月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314,653、名称为“Insertion Device For Insertion Set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的美国专利申请。这两项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可选地,贮液器容纳部可包括将中空管的一端连接到贮液器的合适的开口或端口,而中空管的另一端连接到中空针状物,用于刺穿患者用户的皮肤并将输注介质从贮液器输送至患者用户体内,例如,如2005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1/211,095的美国专利申请关于图2所描述的。
[0094] 输送装置12的耐用壳体部件22包括设置成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配合并且固定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壳体。耐用壳体部件22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可设有对应形状的凹槽、凹口、突起或其他合适的部件,使得通过以机械领域中熟知的方式将这两个部分手动按压在一起来允许将这两部分容易地互相连接和断开(例如,通过摩擦连接、扣合连接、柔性或可移动的互构件或其他合适的连接装置)。以类似的方式,通过手动施加足够的力以将耐用壳体部件22和可抛弃式部件20彼此解扣,可将这两个部分彼此分离。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合适的密封件,例如环形密封件,可沿着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或耐用壳体部件22的外围边缘放置,以在可抛弃式部件20与耐用部件22之间提供液密的、气密的或不透气的密封。
[0095] 耐用壳体部件22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可由刚性合适的材料制成,该材料维持它们的形状,还提供足够的柔韧性和弹性以便如上所述有效地扣在一起和分开。基座21材料可选择与患者用户的皮肤具有合适相容性的材料。例如,输送装置12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耐用壳体部件22可由任何合适的塑料、金属、复合材料或类似材料制成。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可由相对于耐用壳体部件22是相同类型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制成。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耐用壳体部件可通过注射成型或其他成型方法、加工方法或它们的组合来制造。
[0096] 基座21可由相对柔韧的材料制成,例如柔性树脂、塑料、橡胶、合成橡胶或者类似材料。通过由能够随患者用户的皮肤一起弯曲的材料形成基座21,当基座被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时,可获得更高水平的患者用户舒适度。此外,柔性基座21可以增加患者用户身体上的可固定基座21的部位选择。
[0097] 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或耐用壳体部件22可包括用于连接至患者用户的内部感知器(在图2和图3中未示出),例如,当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被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时,所述内部感知器通过用于刺穿患者用户皮肤的针状物(在图2和图3中未示出)连接至患者用户。在此实施方式中,在基座21内可形成合适的孔(在图2和图3中未示出),以在感知器针状物延伸刺穿患者用户的皮肤时,允许感知器针状物经过。可选地,如2005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1/211,095、名称为“In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With DisposablePortion”的美国专利申请中关于图2所描述的,输送装置12的耐用壳体部件20可通过感知器导线连接到外部感知器14。感知器可包括任何合适的生物感知装置,这取决于输送装置12给药的治疗性质。例如,在将胰岛素输送给糖尿病患者用户的情况下,感知器14可包括血糖感知器。可选地,或者此外,在输送装置12内或输送装置12上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环境感知装置,用于感知一种或多种环境状态。在另外的可选择的方案中,感知器可被包括作为输注套管和/或针状物的一部分或在输注套管和/或针状物的旁侧。例如
2005年6月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1/149,119、名称为“Dual Insertion Set”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所示,该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
[0098] 如上所述,通过将输送装置12的可抛弃式部件与耐用部件分离,可抛弃式部件可被布置在可抛弃式部件20上,而耐用部件可被布置在可分离的耐用部件22内。在此情形下,在输送装置12的一次(或规定次数)的使用之后,可抛弃式部件20可与耐用部件22分离,使得可以合适的方式弃置可抛弃式部件20。随后,耐用部件22可配合新的(未使用的、用户填充的、预填充的、再次填充的、翻新的或再制造的)可抛弃式部件20,以对患者用户进行进一步输送操作。通过将贮液器26更换并以含有任何不同药物的不同贮液器替换贮液器26,例如Amilyn、GLP-1、Byetta、Peptide C、胰岛素感光剂、药物的组合(带有或没有胰岛素)或类似药物,也为用户提供了改变药物输送的选择。可选地,用户可更换不同类型的胰岛素(例如,长效的、速效的或类似的)或使用不同的浓度(U50、U100、U200、U400或类似浓度)。
[0099]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12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耐用壳体部件22的例子显示在图4至图7中,其中图4和图5分别显示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俯视图和侧视图,而图6和图7显示耐用壳体部件22的俯视图和侧面截面图。参考图4,如上所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包括基座部件21和贮液器容纳部24。参考图4至图7,耐用壳体部件22被设置成手动放置在基座部件21上邻近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贮液器容纳部24的位置,并且被设置成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并连接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还可通过手动作用力而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选择性地分离。如下所述,当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并连接时,耐用壳体部件22内的驱动装置被布置成与位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内的泵装置形成操作性的连接。
[0100] 贮液器26位于贮液器容纳部24内。贮液器26可包括具有用于容纳流体输注介质(例如但不限于胰岛素制剂)的内部容积的容器。贮液器26可由任何与输注介质适当相容的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合适的金属、塑料、陶瓷、玻璃、复合材料或类似材料。例如,贮液器26可由被称为TOPAS(CelaneseCorporation的子公司Ticona的商标)的塑料材料形成,例如,该材料在2005年4月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1/100,188、公开号为2005/0197626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有描述,该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
[0101] 贮液器26可由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贮液器容纳部24以任何合适的方式支承。例如,贮液器26可被支承在基座21的表面上并由一个或多个突起、壁或其他表面保持在适当位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贮液器26可设置成相对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是可移动的和可替换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贮液器26可以试图阻止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移走贮液器26的方式固定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例如,可使用粘合剂材料将贮液器26的表面粘附至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基座21或其他结构。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贮液器26或基座
21上可设有多层粘合剂材料,与多层覆盖层材料交替,以允许将贮液器固定于基座、从基座除去,随后又固定于基座或者被另一个贮液器替换以固定于基座,以实现贮液器替换、再次填充或其他维护。
[0102] 在又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贮液器26可与贮液器容纳部24整体成形,例如,作为设在贮液器容纳部24的实心部分内的中空腔室。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贮液器容纳部24的中空内部可以另一种方式上或衬上合适的金属、塑料、TOPAS塑料(Celanese Corporation的子公司,Ticona的商标)、陶瓷、玻璃、复合材料或类似的材料。可选地,或者此外,容纳部24本身可由合适的金属、塑料、TOPAS塑料(Celanese Corporation的子公司Ticona的商标)、陶瓷、玻璃、复合材料或类似材料制成。
[0103] 贮液器26具有出口端30,容纳在贮液器26内部的输注介质可通过出口端30传递到贮液器外。出口端30对贮液器26内部开放,且可包括合适的管连接结构,该管连接结构用于以流体流连通的方式将流体导管32与出口端连接。该连接结构可包括选择性地(或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地)连接到贮液器26以提供与贮液器26内部的流体流连通的任何合适的连接结构。例如,该连接结构可与位于贮液器出口端内的可刺穿隔膜共同起作用。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可包括典型的Luer型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用于接纳贮液器的出口端的盖结构和用于穿刺贮液器26的出口端中的隔膜的中空针状物。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申请中所描述的贮液器连接器86:2006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839,840、名称为“Infusion Medium Delivery Device,System And MethodWith Needle Inserter And Needle Inserter Device And Method”(代理卷号为047711.0384)的美国专利申请。该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针状物/隔膜连接器的另一些实例可在2003年12月2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328,393、名称为“Reservoir Connector”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找到,该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使用无隔膜连接器,例如Luer锁或类似连接器。导管32可包括提供流体流动通路的任何合适的结构,例如但不限于: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的管状导管,所述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硅树脂或其他塑料、金属、陶瓷或复合材料。
[0104] 导管32的第一端部通过上述贮液器连接结构与贮液器连接或可与贮液器连接。导管32的第二端部以流体流连通方式与泵装置34的入口端33连接。泵装置34具有以流体流连通方式与第二导管36连接的出口端35,用于将流体输送到位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上的输送位点或注射位点38。注射位点38可包括插入机构以辅助针状物或套管插入患者用户体内并辅助针状物或套管以流体流连通的方式与第二导管36连接。被构建在输送装置内的这种插入机构的实例在以下申请中有描述:2005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1/211,095、名称为“In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With Disposable Portion”的美国专利申请以及2006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839,840、名称为“Infusion MediumDelivery Device,System And Method With Needle Inserter And Needle InserterDevice And Method”(代理卷号为047711.0384)的美国专利申请(每项都已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所有这些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其他的针式/套管插入工具可被用来(或被改进用来)插入针状物和/或套管,例如2003年3月1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389,132、名称为“Auto Insertion Device ForSilhouette Or Similar Products”的美国专利申请和/或2002年12月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314,653、名称为“Insertion Device For Insertion Set and Method ofUsing the Same”的美国专利申请中的实例,这两项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
[0105] 在第一导管32内(或在第一导管32与贮液器26或泵装置34的入口端33之间)可设有第一阀40,用于将流体流限制在从贮液器26到泵装置34的入口端33的单个方向上。在第二导管36内(或在第二导管36与注射位点38或泵装置34的出口端35之间)可设有第二阀42,用于将流体流限制在从泵装置34的出口端35到注射位点38的单个方向上。任何合适的单向阀结构都可用于阀40和42。
[0106] 图4中的泵装置34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具有内部容积45的泵腔室44和可移动活塞,所述可移动活塞具有位于泵腔室44内的活塞头46以及从活塞头伸出的活塞轴50。活塞头46可从缩进位置(如图4中所示)按箭头48的方向选择性地移动至活动位置,以减少腔室44在活塞头46的出口端一侧的部分的容积。活塞头46也可从活动位置朝着与箭头48相反的方向移动到缩进位置(如图4中所示),以增加腔室44在活塞头46的出口端一侧的部分的容积。
[0107] 活塞头46被固定地连接至活塞轴50。活塞轴50限定出沿活塞46移动的线性方向(箭头48的线性方向以及与箭头48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纵轴A,并且具有与活塞头连接的第一端部。活塞头46和活塞轴50可成一整体。可选地,活塞头46和活塞轴50可包括以固定关系互相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构件。活塞轴50的第二端部被固定连接到推板52。推板52和活塞轴50可成一整体。可选地,推板52和活塞轴50可包括以固定关系互相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构件。活塞头46、活塞轴50和推板52可由任何刚性合适的材料制成,所述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塑料、陶瓷、复合材料或类似材料。
[0108] 推板52可位于第二腔室54内,该第二腔室54与活塞腔室44隔开但通过通道部56与活塞腔室44连接。通道部56可包括具有内部通路的中空管状结构,活塞轴50延伸穿过该通路。一个或多个密封件58可位于通道部56的内部通路内或邻近该内部通路,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O形环密封件或类似的密封件,用于阻止流体通过通道部56。密封件58可由任何合适的密封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塑料、橡胶、硅树脂、金属、陶瓷或复合材料。
[0109] 偏压构件60被操作性地连接到活塞(例如通过与推板52操作性地连接),以对活塞施加偏压力,用于沿着轴A的线性方向(与箭头48的方向相反)推进活塞。在图4的实施方式中,偏压构件60包括布置在第二腔室54内的绕活塞轴50的纵轴A并与其同轴的螺旋弹簧。图4的螺旋弹簧偏压构件60具有紧靠第二腔室54内壁的一端和紧靠推板52的第一表面的另一端。螺旋弹簧偏压构件60被设置成被部分压缩的状态,从而以与箭头48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推板52施力。推板52的第一表面可具有环形凹槽,螺旋弹簧偏压构件60的一端可驻留在环形凹槽中,以帮助保持螺旋弹簧偏压构件60就位。在螺旋弹簧偏压构件紧靠的第二腔室54内壁的表面可设置类似的环形凹槽,螺旋弹簧偏压构件的另一端可驻留在环形凹槽中。
[011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泵腔室44和第二腔室54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大体为圆柱形的主体,该主体具有中空部。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通道部56可具有在泵腔室44和第二腔室54之间延伸的大体为圆柱形的中空部,并且通道部56具有大体为圆柱形的内部容积。另外,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活塞头46和推板52中的每一个可包括盘状构件,并且活塞轴50可包括圆柱形构件,所述盘状构件和所述圆柱形构件每一个都具有大体为圆形的截面(垂直于轴A截取)。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使用具有其他合适形状的这种结构部件。泵腔室44、第二腔室54和通道部56可具有单个的整体结构。在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中,泵腔室44、第二腔室54和通道部56可由一个或者多个以固定的关系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单独部件构成。泵腔室44、第二腔室54和通道部56可由任何刚性合适的材料制成,所述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塑料、陶瓷、复合材料或类似材料。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腔室54可与形成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贮液器容纳部24的壳体结构成一整体。贮液器容纳部24的壳体结构可限定出内部容积(用于容纳贮液器26、导管32和36、注射位点38的部件以及泵装置34的部件),针式注射器在注射位点的操作之前,该内部容积被壳体结构的壁、密封件
58和隔膜或输送位点38中的其他密封结构密封,从而与外部环境隔离。
[0111] 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贮液器容纳部24具有侧部或壁66,该侧部或壁66具有开口(该开口可为凹部)68,可通过开口68作用于推板52。例如,推板52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与第一表面面向的方向相反,螺旋弹簧偏压构件60紧靠所述第一表面)可通过开口68露出并且面向由开口68向外的方向。如下所述,推板52被布置成:当耐用壳体部件22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为实现操作而接合并且连接在一起时,推板52与被支承在耐用壳体部件22上的驱动连接件的一部分接合(或以其他方式被作用)。
[0112] 耐用壳体部件22具有侧部或壁70(图6),当如图2所示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时,侧部或者壁70面向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贮液器容纳部24的壁66。侧部或壁70限定出开口72,连接结构的一部分可延伸穿过开口72,以当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时与推板52接触并作用于推板52。
[0113] 如上所述,耐用壳体部件22被设置成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并连接,还可通过施加足够的手动力使得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断开并分离。对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耐用壳体部件,可使用任何合适的连接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可接合的卡扣配合构件、摩擦配合构件、柔性的或可移动的互锁构件或类似的连接结构。在图4至图6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包括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贮液器容纳部24的壁66伸出的一对接合棘爪74,以及耐用壳体部件22的壁70上的一对相应形状的接纳部76。每个接合棘爪74被设置成:当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在接合位置对齐时,每个接合棘爪74可适配在相关联的其中一个接纳部76中,从而将耐用壳体部件22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连接在一起。
[0114] 每个接合棘爪74可包括自壁66伸出的结构,并且该结构具有制动面78,用于当接合棘爪74插入其关联的接纳部76内时,与接纳部76的相对应的制动面79接合。处于接合状态的制动面78和制动面79阻止耐用壳体部件22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分离,除非对其施加足够的分离力。优选地,棘爪74和/或接纳部76的相对柔韧性和弹性允许耐用壳体部件22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保持互相连接,除非在分离方向上施加足够的手动力(例如相对于耐用壳体部件沿箭头48的方向对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施加力和/或相对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沿与箭头48相反方向对耐用壳体部件施加力)。足够的力会导致棘爪74和/或接纳部76弹性弯曲,足以允许每个棘爪74的制动面78辗过其关联接纳部的制动面79,从而允许棘爪74从接纳部76退出,同时可抛弃式部件20和耐用部件22分离。
[0115] 每个棘爪74可包括成度的或弯曲的表面(表面成一定角度或其切线不平行或不垂直于壁66的外表面)以便于棘爪74插入接纳部76。棘爪74可由具有足够刚性和柔性的材料制成从而具有如此处描述的功能,该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或类似材料。棘爪74可由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2的壁66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棘爪74可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2的壁66成一整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棘爪74可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分开形成,然后棘爪74与壁66连接。虽然图示的实施方式只显示了一对棘爪74以及一对相应的接纳部76,但其他实施方式可采用单个棘爪和单个关联的接纳部,或多于两个的棘爪和多于两个的关联的接纳部。此外,虽然该实施方式显示了棘爪74位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壁66上,并且显示了接纳部76位于耐用壳体部件22的壁70上,但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可在耐用壳体部件22的壁70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棘爪,并在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壁66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关联的接纳部。其他的实施方式可采用在壁66和壁70的每一个之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棘爪和关联接纳部的各种组合。
[0116] 耐用壳体部件22包括壳体结构,该壳体结构具有内部容积80。驱动装置82被支承在耐用壳体部件22的内部容积内,并且通过连接结构86与驱动轴84操作性地连接。驱动装置82可包括,但不限于例如:马达、或用于将电能化成转动的其他装置。该驱动装置可包括但不限于:直流电机、平板或短轴型直流电机、伺服电机、步进马达、电子整流电机、转动压电致动马达、具有或不具有擒纵轮的压电致动或热致动弯具、具有或不具有擒纵轮的电子驱动螺线管或具有或不具有擒纵轮的形状记忆合金线。具有弯具、螺线管、形状记忆合金线或类似部件的擒纵轮布置的各种实例在以下申请中有描述:2006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839,822、名称为“Infusion Medium Delivery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Plunger In Reservoir”(代理卷号为047711.0382)的美国专利申请。该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形状记忆合金线驱动系统的其他实例可在以下申请中有描述:公告日为2002年4月23日、申请号为6,375,638、名称为“Incremental Motion Pump Mechanisms Drivenby Shape Memory Alloy Wire or the Like”的美国专利以及2005年9月1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1/230,142、名称为“SMA Wire Driven Positive DisplacementMicroPump With Pulsatile Output”的美国专利申请。这两项专利文献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
[0117] 连接结构86可包括任何合适的齿轮齿轮传动链、带、轴或其他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将电机或其他转动产生装置的转动转换为驱动轴84的线性运动。在图6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包括驱动凸轮90,驱动凸轮90被连接用于绕转动轴线94与驱动齿轮92一同转动。驱动轴84具有在偏离转动轴线94的位置与驱动凸轮连接的一端,这样驱动凸轮的转动导致驱动轴84的线性运动。将驱动齿轮92设置成被电机或其他转动驱动装置驱动绕轴线94转动,例如,通过与电机或其他转动驱动装置直接连接来驱动,或通过经由连接结构86的其他部分进行间接连接来驱动,连接结构86的其他部分例如但不限于:齿轮、轴、带或类似部件。连接结构的进一步的实例可在2001年3月2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09/813,660、名称为“Control Tabs For Infusion Devices And Methods OfUsing The Same”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找到描述。该项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
[0118] 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82可包括将电能转化为线性运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压电致动螺线管或弯具、热致动螺线管或弯具以及电力致动螺线管装置。在这些线性运动驱动装置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86可包括任何合适的齿轮、齿轮传动链、带、轴或其他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将驱动装置的线性运动转换成驱动轴84的线性运动。
在其他的线性运动驱动装置的实施方式中,线性运动驱动装置与驱动轴84可直接连接(或驱动轴84可以是线性运动驱动装置的一部分,例如是螺线管的驱动轴84)。
[0119] 驱动装置82与被支承在输送装置的耐用壳体部件22内的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根据期望的输注输送程序或规范控制驱动装置的运行。输送程序或规范可存储在置于耐用壳体部件22内的合适的电子存储介质(图中未示出)内和/或可从其他来源传送给输送装置12,所述其他来源例如是CCD16或计算机18(如图1中所示)。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输送程序或规范可被控制电路采用以依照所述输送程序或规范控制驱动装置82的运行。可选地或此外,控制电路可控制驱动装置82响应输送需求控制信号输送一个或多个离散量的输注介质,该输送需求控制信号在装置12内生成或从例如CCD16或计算机18的其他来源(如图1中所示)传送至装置12。
[0120] 耐用壳体部件22可容纳附加的电子电路(未示出),用于与例如CCD16或计算机18的外部装置通讯、用于存储感知器数据或其他数据、用于实现处理和控制功能、或者用于实现其他功能。耐用壳体部件22可具有包括一个或多个按钮、电子显示器或类似部件以及关联的电子接口电路的用户界面(未示出),以允许用户访问数据和/或输入数据或指令,从而控制耐用壳体部件22内的电子电路。通信类型和/或控制性能以及装置特征组件和/或程序选项的实例可在以下专利申请中找到描述:2003年5月2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445,477、名称为“External Infusion Device with Remote Programming,BolusEstimator and/or Vibration Alarm Capabilities”的美国专利申请;以及2003年5月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429,385、名称为“Handheld Personal Data Assistant(PDA)with a Medical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的美国专利申请。
[0121] 上述两项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
[0122] 耐用壳体部件22可容纳电池、高能电容器或其他电源,用于向耐用壳体部件22内的驱动装置82、控制电路电子设备或其他电子电路提供电能。控制电路电子设备、其他电子电路以及电源在图6和图7中用附图标记98表示。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电池、高能电容器或其他电源可通过设置在耐用壳体部件22上的再充电连接器(图中未示出)再次充电。可选地,或者此外,电源相对于耐用壳体部件22可移去和可替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池、电容器或其他电源(图中未示出)可被支承在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上,并可通过电连接器(图4至图7中未示出)与耐用壳体部件内的驱动装置82、控制电路和其他电子电路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在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时就可实现电连接,无需额外的手动操作。该电连接器可包括一对或多对导电垫片,其中每对垫片与电源的相反极连接,并且每对垫片置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任何合适表面上,当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时,所述合适表面与耐用壳体部件22上的对应表面相连接。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耐用壳体部件22的对应表面包括一对或多对对应的导电垫片,所述一对或多对对应的导电垫片与耐用壳体部件内的驱动装置82、控制电路以及其他电子电路电连接,并被设置成当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连接时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上的导电垫片相接合。
[0123] 上述的驱动装置82、连接结构86、控制电路、其他电子电路和电源98置于耐用壳体部件22的内部容积80内。如上所述,驱动轴84延伸穿过耐用壳体部件22的壁70中的开口。为了保护那些电部件和机械部件免受某些环境状况(例如但不限于:潮湿、空气、生物学流体或医学流体)的影响,耐用部件22的内部容积80可借助以下结构和密封件与外部环境合适地隔离:借助形成耐用部件22的壳体结构和借助在壁70中的开口内或者邻近壁70中的开口绕驱动轴84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密封件99。密封件99可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O形环密封件或类似的密封件。密封件99可由任何合适的密封材料制成,该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料、橡胶、硅树脂、金属、陶瓷或复合材料。
[0124] 因此,图4至图6的输送装置12包括用于支承贮液器26、泵装置34和上述其他部件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用于支承驱动装置82、驱动轴84、连接结构86和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也可包括电源)98的耐用壳体部件22。为了操作输送装置12,在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内的贮液器中可填充合适的输注介质。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可以按上文所述的方式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在填充贮液器之前或在其之后)。可操作针式注射器以将中空针状物或套管插入患者用户的皮肤,并且以流体流连通的方式连接中空针或套管和导管36。
[0125] 以上文所述的方式可以手动将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对齐,并且接合和连接(在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之前或者之后,以及在针式注射器工作之前或者之后)。通过将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并且连接,驱动轴84的端部(与连接到驱动凸轮90的端部相对的端部)紧靠推板52或者邻近推板52放置。例如,当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对齐以接合并且连接时,驱动轴84可延伸进入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贮液器容纳部24的壁66中的开口内,并且接触推板52面朝外的表面或驻留在邻近推板52面朝外的表面的位置。
[0126] 一旦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耐用壳体部件22接合并且连接在一起,驱动装置82可被控制电路电子设备提供的电控制和电源98提供的电能选择性地激活,从而如上所述地沿两个大致呈线性的方向(对应于箭头48的方向以及相反的方向)以来回运动的方式选择性地移动驱动轴84。例如,驱动装置82可被控制以选择性地使驱动齿轮92和驱动凸轮90绕转动轴线94在第一方向上选择性地转动。随着驱动凸轮90转动,驱动轴沿着箭头48的线性方向在一个方向上移动,然后在相反方向上移动。可选地,通过控制驱动齿轮92和驱动凸轮90在一个方向上转动然后在相反方向上转动,例如,通过控制驱动装置在一个方向上驱动然后在相反方向上驱动,可以以来回线性运动的方式驱动驱动轴82。
[0127] 当在箭头48的方向上驱动驱动轴84时,驱动轴84的延伸端部与推板52接合并在箭头48的方向上对推板52施力,该力足以抵抗螺旋弹簧偏压构件60的力从而在箭头48的方向上移动推板52。随着推板52以箭头48的方向移动,活塞轴50和活塞头46以箭头48的方向从缩进位置(如图4中所示)移动到活动位置。随着活塞头46朝活动位置移动,活塞腔室44位于活塞头46一侧(图4中显示的方向上活塞头46左侧)的部分的容积减少。由于活塞腔室44内该部分容积的减少,该部分内的压力增加以推送流体通过出口端
35、导管36和单向阀42到达注射位点38。
[0128] 选择驱动轴84在箭头48的方向上运动的量以从缩进位置(如图4所示)移动活塞头。一旦活塞头46达到其活动位置,驱动轴84也就达到在箭头48方向上运动的最远点。此后,随着驱动装置82继续施加驱动力,驱动轴84在与箭头48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随着驱动轴84沿与箭头48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在螺旋弹簧偏压构件60的力的作用下,推板52、活塞、活塞轴50和活塞头46也在与箭头48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到缩进位置(如图4所示)。
[0129] 随着活塞头46在与箭头48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其活动位置向其缩进位置移动,活塞腔室44内位于活塞头46一侧(图4所示方向中活塞头46左侧)的部分的容积增加。随着活塞腔室44的该部分的容积增加,该部分容积内的压力充分地减少以将流体从贮液器26抽出,通过导管32、单向阀40和入口端33进入活塞腔室44的该部分的容积内。以此方式,在活塞腔室位于活塞头46一侧(图4所示方向中活塞头46左侧)的部分内填充输注介质,用于活塞头46在箭头48的方向上的另一行程。因此,可借助驱动轴84的运动驱动泵装置34以将输注介质从活塞腔室44有效地推至注射位点38,并且可借助偏压构件
60的回程力来驱动泵装置34以从贮液器26将输注介质抽入活塞腔室44。控制电路可根据预先确定的输送规范控制驱动装置82,以将适量的输注介质通过注射位点选择性地输送给患者用户。输送规范可根据如下信息设计:预先知晓的活塞腔室44的容积和预先知晓的对于活塞头46从缩进位置到活动位置的每个行程,通过出口端35和导管36输送至注射位点38的输注介质的体积。
[0130] 在起始抽吸过程之前,可预先填注活塞腔室44,例如,通过在制造、装配过程中或在将输送装置的可抛弃式部件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之前的另一时间段,用输注介质预先填充活塞腔室44,通过在固定于患者用户之前或者之后经过填充端口(图中未示出)填充活塞腔室44,或者在注射位点38启动针式注射器之前,通过操作驱动装置以使活塞头36运行一个或多个行程,从而将活塞腔室内的压力降低到足以从贮液器经过入口端33抽取流体的水平。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在活塞腔室44内设置填注端口,其中该填注端口可包括允许空气逸出,但是阻止输注流体漏出活塞腔室44并且阻止空气进入活塞腔室44的所述单向空气阀(图中未示出)。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填注端口可用允许空气流通但阻止水流通或其他液体流通的材料覆盖。这种允许气体流但阻止流体的结构的实例可在以下申请中找到描述:2003年12月2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328,393、名称为“Reservoir Connector”的美国专利申请,以及2003年10月3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699,429、名称为“External InfusionDevice with a Vented Housing“的美国专利申请。这两项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
[0131] 在图4至图6中显示的实施方式采用偏压构件60,用于对推板52施力以使推板52返回缩进位置(如图4所示)。在这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轴84可以设置成接合并紧靠推板52,从而沿箭头48的方向推动推板52;而当驱动驱动轴84到达回复位置时,偏压构件
60向缩进位置推回推板52(沿与箭头48方向相反的方向)。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可采用驱动轴84的返回运动(沿与箭头48方向相反的方向)以将推板52推回到缩进位置。这些实施方式可使用合适的连接结构,用于在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并且连接时允许驱动轴84与推板52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可包括但不限于:可接合的卡扣元件、摩擦配合元件、柔性互锁元件或可移动的互锁元件或者类似连接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将驱动轴84与推板52连接的连接结构可包括棘爪和关联的接纳部布置(类似于上述的棘爪74和接纳部76),其中棘爪和接纳部之一设在推板上,而棘爪和接纳部中的另一个设在驱动轴84的端部上。
[0132] 如上所述,图4至图6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可采用各种合适的驱动装置中的任何一种,该合适的驱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直流电机、平板或短轴型直流电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电子整流电机、转动压电致动电机、具有或不具有擒纵轮的压电致动或热致动弯具、具有或不具有擒纵轮的电子致动螺线管或者具有或不具有擒纵轮的形状记忆合金(SMA)线。例如,推板52的线性运动可由SMA线产生,该SMA线例如但不限于:镍诺(镍-钛/海军军械实验室)。镍钛诺驱动器可设在耐用壳体部件22内或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内。
[0133] 例如,在图8的实施方式中,SMA线91被置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内,并具有与推板52连接(或通过省略推板52直接连接到活塞轴50)的一个端部91a和相对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连接在固定位置的第二端部91b。SMA线91设置成当在SMA线上施加合适的电势信号时,沿线性方向(所述SMA线的方向)展开从而在箭头48的方向上推动活塞轴50。SMA线91的两个端部91a和91b通过合适的电导线95和电导线97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
20上的电连接器元件93连接。
[0134] 连接器元件93被配置成当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耐用壳体部件22接合时,与耐用壳体部件22上的相应的连接器元件93’电连接。连接器元件93’与电池(或者其他合适的电源)和控制电子设备98电连接,用于在导线95和导线97上选择性地施加电势,从而当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耐用壳体部件22接合时,向SMA线选择性地施加电压。因为耐用壳体部件22中的电源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中的SMA线驱动装置仅需要电连接来实现运行,所以壳体部件20和壳体部件22可各自被封闭和密封,并且不需包括通向外部环境的任何开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密封的壳体部件可包括通口,用于平衡壳体部件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压力。
[0135] 在图8的实施方式中,当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时,连接器元件93和连接器元件93’之间形成电连接,从而将电池和电子控制设备98与用于SMA线的导线95和导线97连接。从电池和控制电子设备98向导线95和导线97施加受控电源信号导致SMA线在线性方向展开。因为SMA线的端部91b以固定的关系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连接,SMA线的受控线性展开导致SMA线的第二端部在箭头48的方向上选择性地移动,从而在箭头48的方向上移动推板52。以此方式,电池和控制电子设备98可操作泵34以将流体从泵选择性地推送至注射位点。
[0136] 图9中显示了使用SMA线的另一驱动实例,其中SMA线置于耐用壳体部件22内。在图9中,SMA线91’具有与推杆100相连的一个端部91a’和以固定关系与耐用壳体部件
22连接的第二端部91b’。推杆100被支承以实现其在线性方向上(箭头48的方向以及与箭头48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例如,被合适的包括紧靠推杆100的滑动轴承表面的支承结构102支承。支承结构102可为耐用壳体部件22的一部分或附在耐用壳体部件22上。
推杆100与匹配元件104连接,匹配元件104具有可从耐用壳体部件22外部接近的匹配表面。偏压构件对匹配元件104施加回程力,并且偏压构件可包括连接在匹配元件104和支承结构102之间的螺旋弹簧。
[0137] 匹配元件104可置于耐用壳体部件22外和/或可延伸穿过耐用壳体部件22中的开口,这样,匹配元件104的匹配表面被设置成当耐用壳体部件22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时与泵装置34上的相应的匹配表面接合。在图9的实施方式中,连接轴50’从泵装置34伸出并且在其一个端部上具有匹配表面,该匹配表面被设置成与匹配元件104的匹配表面接合和匹配。在图9中的实施方式中,连接轴50’从推板52伸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推板52,这样,连接轴50’构成活塞轴50的一部分。
[0138] 在图9的实施方式中,当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时,匹配元件104和连接轴50之间形成机械连接。施加在SMA线上的受控电源信号导致SMA线在线性方向上展开。因为SMA线的端部91b’以固定关系与耐用壳体部件22连接,SMA线的受控线性展开导致SMA线的第二端部在箭头48的方向上选择性地移动,从而在箭头48的方向上移动推杆100和匹配元件104。以此方式,电池和控制电子设备98可操作泵34以将流体从泵驱动至注射位点。
[0139]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线性运动泵装置134在图10至图15中显示。在上面针对图4至图7所描述的输送装置12可使用泵装置134以代替上述的线性运动泵装置34。泵装置134具有往返机构,通过施加用于提供活塞梭的线性运动的线性力来操作该往返机构。
[0140] 参见图10,泵装置134运行以从贮液器126中分配流体。贮液器126可置于与上述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相似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内。贮液器126可包括上面针对图4至图7中的贮液器26所描述的贮液器结构。可选地,贮液器126可包括柔性袋或容器,该柔性袋或容器具有随着流体从贮液器内部流出而收缩的柔性壁。
[0141] 贮液器126可包括隔膜128,例如自密封的隔膜,该自密封的隔膜可被针状物(例如注射器针状物)刺穿,用于填充或再次填充贮液器。隔膜128可放置于如下位置:在该位置隔膜128经由形成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壳体结构中的开口露出,以允许触及隔膜128,以实现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外部进行填充操作或再次填充操作。贮液器126可被填充或被再次填充,例如通过穿过隔膜128插入注射器的针状物,并且操作注射器将输注流体从该针状物输注到贮液器内部。
[0142] 泵装置134包括梭壳体136和梭活塞138。梭壳体136包括由任何刚性合适的材料制成的结构主体,所述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塑料、陶瓷、玻璃或复合材料。梭壳体136包括内部通道140,内部通道140具有纵向轴线A1。梭壳体136可包括圆柱形主体,该圆柱形主体具有外周壁面137,通道140可为圆柱形通道,该通道大体设置于所述圆柱形主体内的中心。然而,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梭壳体136和通道140可采用其他合适的形状。梭壳体136包括入口端142,入口端142包括穿过梭壳体136外壁至通道140的开口。
梭壳体136还包括出口端144,出口端144包括穿过梭壳体136外壁至通道140的第二开口。出口端144沿着通道140的纵向轴线A1与入口端142分开设置。
[0143] 在图10至图15的实施方式中,入口端142和出口端144绕通道140的纵向轴线A1互相偏离180度,相对于图10至图15的方向,入口端142向上而出口端向下。然而,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入口端142和出口端144可互相偏离小于或大于180度,或相对于通道140的纵向轴线A1可成一线性(不偏离)。出口端144连接到与注射位点以流体流连通的导管,例如图4中所示的导管36和注射位点38。
[0144] 活塞138分别包括第一活塞节146和第二活塞节148。活塞节146和活塞节148的每一个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的形状对应于通道140的形状。因此,在通道140具有圆柱形形状的实施方式中,活塞节146和活塞节148的结构主体各自包括圆柱形形状的主体,其外径略小于通道140的直径。选择活塞节146、活塞节148和通道140的直径以允许活塞节146、活塞节148适配于通道140内并且在通道140内轴向移动,但阻止输注流体在活塞节146、活塞节148和通道140内壁之间的泄漏。活塞节146、活塞节148可由任何刚性合适的材料制成,该刚性合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塑料、陶瓷、玻璃或复合材料。
[0145] 活塞节146、活塞节148端对端地布置,活塞节146、活塞节148布置成至少部分位于通道140内,这样,活塞节146的一个端部147面对活塞节148的反向面对的端部149。活塞节146、活塞节148是独立的结构主体,其连接在一起但相对于彼此可在通道140的轴向上移动。设有适于允许活塞节146和活塞节148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的连接结构以将活塞节146、活塞节148连接在一起。这种合适的连接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在图11中显示,并且该连接结构包括中空内部通道150,中空内部通道150在其中一个活塞节(例如活塞节148)的内部轴向延伸。活塞节148面向活塞节146的端部设有进入活塞节148的内部通道150的开口152。活塞节148的通道150具有阶梯状的内部表面,其具有邻近开口152的第一直径D1以及沿着轴向A1与开口152分开较远的第二直径D2。形成制动面154的台阶被设于通道150的两个直径D1和D2之间的过渡处。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延伸部156,延伸部156从活塞节146面向活塞节148的端部轴向延伸。延伸部156相对于活塞节146刚性固定。延伸部156可与活塞节146作为单个的、整体的主体一体形成,或者延伸部156可与活塞节146分开形成并且不动地固定于活塞节146。延伸部156向活塞节148延伸并穿过活塞节148端部内的开口152进入通道150。延伸部156具有自由的端部,头部158位于所述端部上。如下所述,头部158设有制动面160,用于接合制动面154。
[0146] 绕开口152和/或绕延伸部156可设有一个或多个密封件159(包括但不限于O形环密封件),以阻止通过开口152并进入通道150的流体流连通。这种密封件159可由任何合适的密封材料制成,密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塑料、硅树脂、陶瓷、复合材料或类似材料。虽然图11的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结构采用活塞节148内的通道150和活塞节146上的延伸部156,但其他实施方式可采用活塞节146内的通道150以及活塞节148上的延伸部,以在此所述的方式工作。
[0147] 所述连接结构允许活塞节146、活塞节148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以彼此分开有限的距离,但活塞节146、活塞节148仍然保持互相连接。随着活塞节146、活塞节148之一或两者轴向移动以分开活塞节146和活塞节148,在活塞节146和活塞节148各自相互面对的端部147和端部149之间形成间隙或腔室162。随着活塞节146、活塞节148之一或两者移动而分离,间隙或腔室162的宽度(在轴向上)增加,直至头部158的制动面160与通道150的阶梯状内部表面的制动面154接合。当制动面160和制动面154接合时,活塞节146、活塞节148在分离方向(轴向上彼此远离)上的进一步相对运动被阻止。另一方面,随着活塞节146、活塞节148之一从分离位置朝另一个活塞节移动,间隙或腔室162的宽度(在轴向上)减少,直至活塞节146、活塞节148的相对面对的端部147、端部149相互接触。
[0148] 在操作过程中,通过驱动装置的选择性操作(类似于上面结合图4至图7描述的驱动装置的操作),活塞138(包括活塞节146和活塞节148两者)沿着轴向A1以线性方式移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端部149的活塞节148的端部151布置成被驱动轴(例如上面关于图4至图7描述的驱动轴84)作用,以对活塞节148施力,该力足以提供活塞138在通道140内的轴向运动。例如,图10的泵装置134的梭壳体136和活塞138可被支承在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图4和图5的)的贮液器容纳部24内,以代替上述的泵装置34,并且上述活塞138的端部151布置成穿过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壁66内的开口68露出,或以其他方式布置成穿过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壁66内的开口68被作用(类似于上述推板52的端部穿过开口68露出或以其他方式穿过开口68被驱动轴84作用)。当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并且连接时,驱动轴84布置成以其他方式紧靠活塞节148的端部151,或布置成对活塞节148的端部151施力。
[0149] 驱动轴84和活塞节148的端部151可设有合适的连接结构,用于在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并且连接时允许驱动轴84与活塞节148的端部151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可包括但不限于:可接合的卡扣元件、摩擦配合元件、柔性互锁元件或可移动的互锁元件或类似连接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连接驱动轴84和活塞节148的端部151的连接结构可包括棘爪和关联的接纳部布置(类似于上文所述的棘爪74和接纳部76),其中棘爪和接纳部之一设在推板上,而棘爪和接纳部中的另一个设在驱动轴84的端部上。
[0150] 通过将驱动轴84与活塞节148的端部151连接,驱动轴84可以沿箭头164的方向对活塞节148施力,然后沿箭头166的方向对活塞节148施力,从而在轴向A1上提供来回的运动。选择驱动轴84运动的长度以及活塞节146、活塞节148和延伸部156的尺寸,从而如关于图13至图15所描述的,允许活塞节移动(随着驱动轴84的运动)。
[0151] 活塞138(包括图13至图15中所示的活塞节146、148)可以在沿着轴向A1的至少三个基本位置之间沿着轴向A1移动。这三个基本位置在这里称为填充位置(图13a-c)、穿梭位置(图14)以及分配位置(图15a-b)。
[0152] 在操作开始之前(例如,在制造、组装或安装过程中),活塞138可被放置在填充位置的起始部(图13a)。可选地,在操作之前活塞138可位于另一初始位置(例如图14中所示的位置),同时可对驱动装置82进行初始操作以移动驱动轴84因此将活塞138沿箭头164的方向从所述初始位置移动到填充位置的起始部(如图13a中所示)。
[0153] 活塞138上的驱动力通过驱动轴84施加到活塞节148的端部151上。因此,如果活塞节146、活塞节148最初是分离的,在箭头164的方向上通过驱动轴84对活塞端部151施加的驱动力将首先导致活塞节148向活塞节146移动,并且闭合间隙或腔室162,直至活塞节146和活塞节148各自的端面147和149接触。
[0154] 在如图13a所示填充位置的起始(或终止)部,活塞138被布置成活塞节146的端面147和活塞节148的端面149邻近入口端144,并且在活塞节146的端面147和活塞节148的端面149之间没有(或者只有最小的)间隙。活塞节148可以从图13a的填充位置的起始部在箭头166的方向上移动,以打开活塞节的端面147和端面149之间的间隙或腔室162。
[0155] 当间隙或腔室162与外部环境隔离时,间隙或腔室162的开口在间隙或腔室162内形成低压空间(相对于贮液器126内的压力)。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间隙或腔室162内的低压空间相对于贮液器126内的压力提供足够的压力差,以导致流体从贮液器126通过入口端142流入间隙或腔室162内。通过打开间隙或腔室162,将流体从贮液器通过入口端142抽入间隙或腔室162。随着活塞节148继续沿箭头166的方向移动,间隙或腔室162继续加宽到图13c中所示填充位置的完全填充部,在该部活塞节146和活塞节148处于完全分离的状态(其中图11的制动面154和制动面160紧靠在一起)。
[0156] 在图13a至图13c的填充位置中,活塞节146和活塞节148相对于梭壳体136定位,使得间隙或腔室162定位成与梭壳体136的入口端144以流体流连通。在该位置,在贮液器126内部和间隙或腔室162之间通过入口端144提供流体流连通,以允许输注流体从贮液器流动到间隙或腔室162内。流体可以从贮液器126流入间隙或腔室162内,例如通过在活塞节146、活塞节148分开以形成间隙或腔室162时产生的压力差的力,和/或通过重力(如图13至图15中所示,其中在操作过程中,间隙或腔室162位于贮液器126的下方)。可选地,或者此外,通过将贮液器126内部的压力设置成高于间隙或腔室162内的压力(例如,通过在贮液器的柔性壁上施力,和/或用加压的流体填充贮液器),可提供或增强从贮液器126到间隙或腔室162的流体流。
[0157] 从图13c的填充位置的完全填充部,驱动轴84沿箭头166的方向的进一步运动导致活塞138(包括活塞节146、148)沿箭头166的方向移动,同时维持间隙或腔室162。随着活塞138沿箭头166的方向移动,间隙或腔室162以箭头166的方向移动,通过入口端142和出口端144之间的位置至图14中所示的输送或穿梭位置,间隙或腔室162在该输送或穿梭位置与出口端144对齐。可以选择驱动轴84以箭头166的方向的完整运动行程,使得驱动轴84在箭头166的方向上的运动行程的终点与图14中活塞节146和活塞节148的位置对应。类似地,可以选择驱动轴84在箭头164的方向上的完整运动行程,使得驱动轴84在箭头164的方向上的运动行程的终点与图13a中活塞节146和148的位置对应。
[0158] 在驱动轴84沿箭头166的方向的完整运动行程的终点,驱动轴84开始在箭头164的方向(与箭头166的方向相反)上向后移动。通过允许驱动轴84在箭头164的方向移动相对较小的距离,如图15a中所示,活塞节148在箭头164的方向上相对于活塞节146和梭壳体136移动,从而开始将流体从间隙或腔室162分配到出口端144内。驱动轴在箭头164方向上的进一步的运动导致活塞节148在箭头166的方向上移动,直到活塞节146和活塞节148的端面147和端面149如图15b中所示地互相紧靠。
[0159] 在分配位置(图15b)的完全分配部内,通过将活塞节146和活塞节148进一步驱动到一起,间隙或腔室162内的压力增加,从而将输注介质推出间隙或腔室162并且推入导管36。例如,一旦活塞138到达如下位置:在该位置间隙或腔室162与出口端144对齐并与其流体流连通,(图14)驱动轴84可以在箭头164的方向上对活塞节148的端面151施力(图15a至图15b)。该力导致活塞节148相对于活塞节146和梭壳体136在箭头164的方向上轴向移动,直至活塞节146的端面147和活塞节148的端面149(图11)互相紧靠。随着活塞节148向活塞节146移动,间隙或腔室162的容积减少,导致间隙或腔室内的输注介质被挤出间隙或腔室,并且通过出口端144分配到导管36中。
[0160] 活塞节146可设置成提供与汽缸136的活塞通道140的内部表面的双向摩擦力,该双向摩擦力大于汽缸136内的活塞元件148的摩擦力。在填充行程方向166,活塞节146相对于活塞元件148的运动保持不动以打开腔室162。在分配行程方向164上,活塞节146抵抗相对于活塞节148运动的运动,从而将流体从腔室完全推送至出口端144内。这种用于活塞节146的双向摩擦力可通过以下方式提供:通过选择活塞节146的形状和/或外径尺寸,或者通过提供弹簧加载偏压构件或其他方式的偏压构件以抵靠活塞节146,从而提供与活塞通道140内部表面的合适的摩擦接合,和/或通过绕活塞节146设置一个或多个O形环密封件。
[0161] 如图10至图15中所示的贮液器126、活塞138和梭壳体136构造,可如上所述用在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内,以代替泵装置34和贮液器26(如上面结合图4至图7描述)。如上所述,当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连接时,活塞138可以与驱动轴84操作性地连接以控制活塞138沿着轴向A1(在箭头164和箭头166的方向上)以来回运动的方式移动。
[0162] 借助图10至图15的构造,活塞138的这种运动导致活塞节146、活塞节148于梭壳体136内在填充位置(图11)、穿梭位置(图12)和分配位置(图13)之间移动并返回。活塞节146、活塞节148的这种运动导致一定量的输注介质随着活塞138的每次来回运动从出口端144被分配进入导管136。活塞138的每次来回运动分配的输注介质的量取决于间隙或腔室162的容积,并且可被预先确定,用于提供合适的输送规范以控制驱动装置84的操作。因此,图10至图15的泵装置实施方式可以与线性驱动的驱动轴操作性地连接,以允许用相对较少的移动部件和相对简单的结构部件进行输注介质的受控分配。
[0163]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线性运动泵装置234在图16和图17中显示。泵装置234可位于如上面针对图2和图3所述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贮液器容纳部24内。例如,泵装置234可用在如上针对图4至图7所述的输送装置12内,以代替上述的线性运动泵装置34。
[0164] 在图16和图17中,可操作地连接泵装置234,从而在贮液器容纳部24内的贮液器226与注射位点238之间传递流体。例如,可操作泵装置234以将流体输注介质从贮液器226通过中空针状物或套管输送给患者用户,该中空针状物或套管在注射位点238插入患者用户皮肤。针式插入装置(在图16和图17中未示出)可位于注射位点238内和/或如上针对图2和图3贮液器所述地可穿过贮液器容纳部24中的开口25(或其他合适的操作器)操作针式插入装置。图16和图17中的贮液器226和注射位点238可类似于上面针对图4至图7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贮液器26和注射位点38。
[0165] 泵装置234包括可在活塞通道241的纵向轴向A2上移动的活塞240。活塞240具有头部242,头部242被布置成如上所述在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与耐用壳体部件22接合并且连接时被驱动轴(例如图6和图7的驱动轴84)接合和/或与驱动轴连接(例如,借助如上针对用于将驱动轴84与图10至图15的活塞节148连接的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通过驱动轴84与活塞头242的接合和/或连接,可操作耐用壳体部件22内的驱动装置82以控制驱动轴84的选择性的运动,因此,控制活塞240沿箭头243和244的方向在轴向A2上的选择性运动。
[0166] 活塞240可由任何刚性合适的材料制成,该刚性合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塑料、陶瓷、复合材料或类似材料。在图16和图17的实施方式中,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包括限定出纵向通道的壳体分部236,活塞通道241和活塞240位于该纵向通道中。入口端246(例如,穿过壳体分部236的开口)被设置成通过隔膜元件247与贮液器226以流体流连通。隔膜元件247可由可刺穿的材料制成,该材料例如但不限于:硅树脂,或可被针状物刺穿并在针状物移除之后可再密封其本身的其他软塑料材料。隔膜元件247可通过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内的开口露出,例如,以允许通过用注射器针状物刺穿隔膜再次填充贮液器以及从注射器针状物排出流体。
[0167] 在图16和图17中,活塞通道元件249位于壳体节236内并且具有限定出活塞通道241和活塞腔室250的中央通道。在活塞通道元件249的一部分和壳体节236的一部分之间设置的间隙形成出口腔室248。在活塞腔室250和出口腔室248之间设置单向阀252以在活塞腔室250内的流体压力足以打开单向阀252时允许从活塞腔室250到出口腔室248的流体流。
[0168] 活塞通道元件249具有绕其外围表面、与入口端246对齐并且与其流体流连通的环形通道254。活塞通道元件249内的进一步的流体通路256将环形通道254与活塞腔室250以流体流连通的方式连接。活塞通道元件246可由任何刚性合适的材料制成,该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塑料、陶瓷、复合材料或类似材料。为了便于制造,活塞通道元件246可相对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作为单独的元件形成并且可在壳体节236的中央通道内通过任何合适的连接机构固定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该连接机制包括但不限于:摩擦配合、粘合剂、热合,或类似连接机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活塞通道元件246可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壳体节236一体成形。
[0169] 活塞240可在活塞通道241内沿着轴向A2,在延伸位置(图16)和缩进位置(图17)之间移动。可设置偏压构件,例如但不限于螺旋弹簧257,以沿箭头243的方向朝缩进位置推进活塞。在延伸位置(图16中所示),活塞紧靠活塞阀座258以阻止流体从活塞腔室250向通路256和环形通道241回流。当活塞位于缩进位置(图17中所示)时,活塞和活塞阀座258分离并允许流体从通路256流进活塞腔室250。如图16和图17中所示,活塞阀座258可形成为活塞通道元件249的一体部分,或者可在制造过程中与活塞通道元件
249单独形成并与活塞通道元件249连接。
[0170] 在操作过程中,活塞240沿箭头243的方向轴向移动以在活塞腔室250内形成低压空间,该低压空间的压力足以将流体从贮液器226通过入口端246、通道241和通路256吸入活塞腔室250内。从而来自贮液器的输注介质可进入并且容纳在活塞腔室250内,直到活塞240沿箭头244的方向移动。一旦活塞腔室250充分地填充了输注介质,活塞240就沿箭头244的方向移动,以增加活塞腔室250内的流体压力。一旦活塞腔室250内的流体达到足够的压力,单向阀252就打开并且腔室250中的流体从腔室250流向与注射位点238以流体流连通方式连接的导管236。导管236和注射位点238可类似于上面针对图4所描述的导管36和注射位点38。单向阀252允许流体从活塞腔室250流出并且通过出口腔室248流出,但是阻止流体从出口腔室248流入活塞腔室250。
[0171] 在图16和图17的实施方式中,单向阀252包括形成在活塞通道构件上的鸭嘴阀结构。然而,其他实施方式可采用其他合适的单向阀构造。因此,作为沿箭头243的方向并且然后沿箭头244的方向的活塞行程的结果,一定量的输注介质从贮液器226抽入泵装置234,然后在驱动装置(例如但不限于:上述的驱动轴84和驱动装置82)的受控运动下,通过单向阀252分配到注射位点238。当沿箭头243的方向并且然后沿箭头244的方向的活塞行程完成时,可以重复活塞运动以使输注介质进一步输送给注射位点。
[0172] 因此,可以用可大致呈线性移动的驱动轴84操作图16和图17的泵装置234,类似于上述的泵装置34和泵装置134上的驱动轴84的操作。此外,图16和图17的泵装置234可由第一壳体部件(例如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支承,而驱动轴84和驱动装置82由第二壳体部件(例如耐用壳体部件22)支承,其中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如上所述被设置成为了进行操作而选择性地接合和彼此脱离。
[0173]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线性运动泵装置334在图18至图20中显示。图18至图20的泵装置334可位于如上针对图2和图3所述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贮液器容纳部24内。例如,输送装置12可采用如上关于图4至图7所述的泵装置334,以代替上述的线性运动泵装置34和贮液器26。
[0174] 泵装置334采用微型压电致动器或电机,例如但不限于称为Squiggle的电机(SQUIGGLE是New Scale Technologies的商标),所述的Squiggle电机由纽约Victor的New Scale Technologies有限公司生产。例如Squiggle电机的微型压电电机344的代表在图18中显示。参见图18,电机344包括支承结构345,例如由刚性合适的材料制成的板,该刚性合适的材料例如但不限于:金属、塑料、陶瓷、玻璃、复合材料或类似材料。压电片或压电叠层346在支承板345的一侧上被支承。螺杆壳体347相对于支承板345位于压电片或压电叠层346的相对侧。螺杆壳体347可包括但不限于:具有驱动螺杆348延伸穿过其中的开口的螺母或板。螺杆壳体347可由刚性合适的材料制成,该材料例如但不限于:金属、塑料、陶瓷、玻璃、复合材料或类似材料。具有螺纹的驱动螺杆348延伸穿过螺杆壳体347、压电片或压电叠层346和电机支承板345,并且被布置成当压电片或压电叠层346启动时以线性方向(箭头349的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螺杆壳体347和电机支承板345转动。压电片或压电叠层346与合适的电源和控制电子设备(在图18中未示出)连接,用于选择性地激励压电片或压电叠层346。电机344可支承在如上所述的耐用壳体部件22内。随着电机344的主体振动,螺杆转动,产生可精确控制到纳米精度的线性运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机344被设置为线性致动器,其中保持螺杆固定并且使用振动产生部提供力以推抵贮液器中的活塞柱塞从而驱动来自贮液器的流体。
[0175] 当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时,可操作地连接泵装置334以在可抛弃式壳体部件的贮液器容纳部24内的贮液器326和注射位点338(类似于在上述的注射位点38)之间传输流体。贮液器326可包括罐型容器或其他具有内部容积的合适的容器,该内部容积具有纵向A2,活塞柱塞可沿纵向A2移动。泵装置334包括位于贮液器326内并且可在贮液器326的纵向A2上移动的活塞柱塞336。活塞柱塞336包括活塞头341和活塞轴339。活塞头341的形状和尺寸适于紧靠贮液器326的内部表面密封以阻止活塞头341和贮液器336的内部表面之间的流体流。可选地,或者此外,绕活塞头341的外围表面可设有一个或多个密封件以阻止活塞头341和贮液器326的内部表面之间的流体流。活塞柱塞336在箭头350的方向上的运动使贮液器326的流体容纳部352的容积减少并且驱动流体从贮液器326流到注射位点338。
[0176] 在图19和图20的实施方式中,活塞轴339具有半圆柱状的形状以及开放式的半圆柱状的中空区,该中空区被设置成在耐用壳体部件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接合时套住并容纳电机344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接合电机344的电机支承板345。半圆柱状的活塞轴339可包括合适形状的缺口、切口、开口或类似的结构以容纳电机344的一部分,直到容纳螺杆壳体347。其他缺口、切口或开口可设在半圆柱状的活塞轴339的端面上以与电机344的螺杆壳体347紧密匹配,一旦电机344与活塞轴339接合,可启动电机以填注流体路径并且将电机设于活塞轴339上。
[0177] 在图19的实施方式中,电机344的启动(通过将受控的电源信号选择性地施加于压电片或压电叠层346)引起驱动螺杆348和螺杆壳体347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支承与固定表面358(相对于耐用壳体部件是固定的)接合的驱动螺杆348的一个端部,驱动螺杆348和螺杆壳体347之间的相对运动转换为螺杆壳体347在箭头350的方向上的运动。由于螺杆壳体347与半圆柱状的活塞轴339接合,螺杆壳体347在箭头350方向上的运动导致活塞336以箭头350的方向移动。以此方式,压电片或压电叠层346的受控激活提供活塞336的受控运动以选择性地驱动流体从贮液器内部352流至注射位点338。无摩擦的轴承可设于螺杆348和表面358的接合位置。半圆柱状的活塞轴339的中空内部可制造成足够大以提供空隙从而避免阻碍驱动螺杆348的任何转动运动。
[0178] 图21中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包括如上针对图19所述的贮液器326和活塞头341。然而,作为采用半圆柱状的活塞轴(如上关于图19所述)的替代方案,图21中的实施方式采用电机344的驱动螺杆348作为活塞轴,其中在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时,驱动螺杆348的一个端部与活塞头341可直接连接。可选地,在耐用壳体部件2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时,延伸构件可从驱动螺杆348延伸并且与活塞头341连接。在图21中的实施方式中,电机支承板345和/或电机344的螺杆壳体347以固定的关系固定于耐用壳体部件22,例如,通过将电机支撑板345和电机344的螺杆外壳347之一或两者与耐用壳体部件22的壁360或耐用壳体部件22内的壁360连接。在操作过程中,当合适的电源信号选择性地施加于电机344时,驱动螺杆348在箭头350的线性方向上选择性地移动,从而相对于贮液器326选择性地移动活塞头341。如此,图21中的活塞头341可选择性地移动以减小贮液器326内部的容积352并且驱动流体从贮液器326流到注射位点338。
[017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例如,图3中的20)上设有基座21,所述基座21通过例如但不限于设于基座21底面上的粘合剂材料可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该布置在图18中以侧视图简要表示,其中粘合剂材料101设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基座21的底面(面向皮肤的表面)上。如图2、图3和图18中所示,耐用壳体部件22可被设置成布置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基座21上以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接合并且连接。在该布置中,基座21在操作过程中可被布置在耐用壳体部件22和患者用户的皮肤之间,从而在操作过程中仅可抛弃式壳体部件的基座21保持和患者用户的皮肤接触。
[0180] 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19中所示,耐用壳体部件22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可设置成以并行的布置互相接合。在图19中的并行的布置中,耐用壳体部件22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之一或者两者可设有具有粘合剂材料101(以及如图3中所示的可剥离覆盖层23)的基座。
[0181]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如由图20所表示,耐用壳体部件22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之一或者两者可与单独的基座构件21’可连接并且可拆分。合适的连接结构,例如上述的用于将耐用壳体部件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结构,可用于将耐用壳体部件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与基座构件21’连接。单独的基座构件21’可包括由任何刚性合适的材料制成的大致扁平的板状结构,所述刚性合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或类似材料。基座构件21’具有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耐用壳体部件22可附接于其的表面(图20中向上的表面)。基座构件21’具有粘合剂材料和可剥离的覆盖膜可施加于其的第二表面(图20中向下的表面),如上所述,以允许基座构件21’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
[0182] 基座构件21’可包括如上所述的针式插入装置25。合适的针式插入装置的实例在以下申请中有描述:在2005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1/211,095的美国专利申请;以及2006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839,840、名称为“INFUSION MEDIUM DELIVERY SYSTEM,DEVICE AND METHODWITH NEEDLE INSERTER AND NEEDLE INSERT DEVICE ANDMETHOD”(代理卷号为047711-0384)的美国专利申请。这些申请中的各项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基座构件21’可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然后,可激活针式插入装置25以将中空针状物或套管插入患者用户的皮肤。然后,在插入中空针状物或套管之后,可将耐用壳体部件22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附接到基座构件21’,以将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内的贮液器与中空针状物或套管以流体流连通的方式连接起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将耐用壳体部件22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附接到基座构件21’之前,可以将这些壳体部件连接在一起(例如,以上面描述的方式)。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将耐用壳体部件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连接在一起之前,将耐用壳体部件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之一附接于基座构件21’。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将可抛弃式壳体部件附接到基座构件21’之后(在将耐用壳体部件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连接在一起之前或者之后),可激活针式插入装置以将中空针状物或套管插入患者用户的皮肤。其他针式/套管插入工具可被用来(或者被改进用来)以插入针状物和/或套管,例如:2003年3月1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No.10/389,132、名称为“Auto Insertion Device For Silhouette Or SimilarProducts”的美国专利申请,和/或2002年12月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314,653、名称为“Insertion Device For Insertion Set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的美国专利申请。这两项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
[0183] 可选地,附图标记25可表示基座构件21’中的开口,在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附接至基座构件21’时,该开口对齐位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内的针式插入装置(或对齐另一开口)。在该实施方式中,基座构件21’可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然后将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附接于基座构件21’(在将耐用壳体部件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连接在一起之前或者之后)。一旦将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附接于基座构件21’,就可激活针式插入装置25以将中空针状物或套管插入患者用户的皮肤(在将耐用壳体部件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连接在一起之前或者之后)。
[0184] 此外,虽然上述的实施方式可包括可通过操作器或开口25启动的自载针式或套管注射器装置,但是其他实施方式可采用位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外但通过如图21中所示的合适的导管102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连接的注射位点组件103。外部注射位点组件103可包括针式或套管注射器装置结构以及操作器或开口(类似于上述的操作器或开口25),可通过该开口启动注射器装置。可选地,或者此外,外部注射位点组件103可包括输注套件,例如但不限于:在2003年11月1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705,686、公开号为2005/0101910、名称为“Subcutaneous Infusion Set”的美国专利申请和/或2004年12月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No.11/004,594、公开号为2006/0129090、名称为“Multi-PositionInfusion Set Device And Process”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描述或提到的输注套件。其中各项申请均已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并且这些各项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
[0185] 连接组件103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导管102可为具有流体流通路的任何合适的管结构,例如但不限于:由塑料、硅树脂或类似材料制成的柔性管。粘合剂材料可设于所述管结构上(或设于所述管结构和患者用户的皮肤之间)以将所述管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通过将注射位点组件103定位在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外部,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耐用壳体部件22可夹在患者用户的衣服、腰带、背带或者衣服的其他物件上或者可装在衣服的物件的口袋内或装在钱包内等等。
[018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导管102可在一个端部以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内的贮液器以流体流连通方式固定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并且在第二端部固定于外部注射位点组件103,用于以流体流连通的方式与如上所述的中空针状物或套管连接。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导管102的一个或两个端部可包括合适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允许导管端部以流体流连通的方式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或注射位点组件103选择性地连接,并允许导管端部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或注射位点组件103选择性地分开。所述连接器可包括中空针状物和隔膜、Luer连接器或其他合适的流体连通连接器。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耐用壳体部件22可与组件103分开,例如,通过将导管102的端部之一与组件103或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分开,而将组件103留在适当位置(不需要患者用户抽出针状物或套管以及,随后,插入针状物或套管以重新开始操作)。以此方式,患者用户可容易地分开并且移除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耐用壳体部件22,例如,以允许患者用户淋浴、沐浴、游泳或进行其他活动,也允许患者用户容易地将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与组件103再连接,例如,在这些活动结束时。连接器的实例可在以下专利文献中找到描述:2003年
12月2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328,393、名称为“Reservoir Connector”的美国专利申请和1996年8月13日公告的、专利号为5,545,152、名称为“Quick-ConnectCoupling For A Medication Infusion System”的美国专利。前述两项专利文献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
在其他可选方案中,可使用不同的连接器例如Luer锁等等。
[0187]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2中所示,可以去除导管102,注射位点组件103可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直接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设有一个或多个合适的穿过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并且进入注射位点组件103的流体流通路,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内的贮液器与中空针状物或者套管之间的流体流连通。此外,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注射位点组件103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可包括配合连接结构以允许注射位点组件103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选择性地互相连接和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选择性地相互断开。
[0188] 参见图23至图30描述了用于将注射位点组件103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直接连接的匹配布置的各种实例。图23至图30显示了布置实例,其中注射位点组件103包括至少一个(图23中包括两个)设置成接纳至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上的相应数量的接纳部内的突出接合棘爪174(类似于上面描述的棘爪74和接纳部7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棘爪174可位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上,而相应的接纳部可位于组件103上。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组件103中的每一个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棘爪以及一个或多个接纳部。
[0189] 棘爪174和接纳部可被设置成在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组件103被放置在一起时允许患者用户将棘爪手动滑入接纳部。当棘爪174被收容在相应的接纳部内时,组件103固定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棘爪174可包括异形部和异形头,以在棘爪174完全容纳在接纳部内时提供与接纳部的卡扣配合。棘爪174可被设置成具有足够的柔性,以允许患者用户通过施加足够的力拉开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和组件103并且从接纳部脱离棘爪174,从而将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与组件103分开。在图23至图25的实施方式中,组件103可附接于或者可包括基座部件450,所述基座部件450在操作过程中可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以代替上述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延伸基座部件21。基座部件450可包括如本文针对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的基座部件21所描述的粘合剂材料。
[0190] 如图25中所示,图23至图25的实施方式可体现在三个基本部件中,所述部件包括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耐用壳体部件22以及基座部件450上的组件103。耐用壳体部件22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可固定在一起(如图23中所示),并且该组合的、连接在一起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耐用壳体部件可固定于组件103和基座部件45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将该组合的、连接在一起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耐用壳体部件固定于组件103和基座部件450之前,可将基座部件450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基座部件
450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之前,将该组结合的、连接在一起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耐用壳体部件固定于组件103和基座部件450。
[0191] 连接结构的另一实例参考图26和图27进行描述,其中组件103包括异形头452,所述异形头452被设置成容纳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内的对应形状的开口或接纳部内。异形头452可被配置具有以下形状,该形状在如图26所示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相对于组件103在第一对齐位置对齐时允许所述异形头容纳在接纳部内,并且当如图27所述异形头
452容纳在接纳部内到达第二对齐位置时允许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相对于组件103转动。
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内的接纳部可以以下方式成形:在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位于第一对齐位置(图26)时,所述接纳部允许异形头452自由地容纳在接纳部内或从接纳部移除,而在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位于第二对齐位置(图27)时,所述接纳部紧靠异形头452并且阻止异形头452与接纳部分离(因此,阻止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与组件103分离)。
[0192] 结合图28至图30描述了连接结构的另一实例,其中组件103包括成异形接纳部454,该接纳部被设置成用于容纳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内的具有对应形状的连接器构件。
在图28至图30中组件103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一体成形。异形接纳部454可设置成具有如下形状:如图28中所示,当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相对于组件103在第一对齐位置对齐时,该形状允许可抛弃式壳体部件的连接器构件与接纳部454接合,并且如图29中所示,当接纳部454在连接器构件内接合到达第二对齐位置时该形状允许可抛弃式壳体部件
20相对于组件103转动。接纳部454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中的连接器构件可以如下方式成形:当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位于第一对齐位置(图28)时,该形状允许连接器构件自由地接合接纳部454,然而当可抛弃式壳体部件位于第二对齐位置(图29)时,该形状允许连接器构件与接纳部454锁定并且阻止连接器构件与接纳部分离(因此阻止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与组件103分离)。接纳部454和连接器构件可包括任何合适的已知转动连接结构,该转动连接结构用于在两个结构在一个方向上接合并且相对转动时将两个结构连接在一起,该转动连接结构还允许通过使两个结构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相对转动来将该两个结构从接合布置脱离并且分开。
[0193] 如图30中所示,图28至图30的实施方式可体现在三个基本部件中,这些部件包括: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耐用壳体部件22以及基座部件456上的组件103。耐用壳体部件22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可固定在一起(如图28中所示),并且该组合的、连接在一起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耐用壳体部件可固定于基座部件45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该组合的、连接在一起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耐用壳体部件固定于基座部件456之前,可将基座部件456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座部件456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之前,将该组合的、连接在一起的可抛弃式壳体部件和耐用壳体部件固定于基座部件456。
[0194]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注射位点组件可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形成。此外,在上述的任何一种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感知器可位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注射位点组件103或者耐用壳体部件22内用于感知生物学状况,所述生物学状况包括但不限于:血液葡萄糖水平、患者用户血液中的输注介质水平和/或其他状况。所述感知器可包括如上所述的中空针状物或套管和/或微型针套件,用于刺穿患者用户皮肤以将流体从患者用户传递给感知器。
[0195] 此外,虽然上述的实施方式可包括粘合剂材料和覆盖膜23(图2和图3),但是其他实施方式可包括多个粘合剂材料层,所述多个粘合剂材料层与相应的多个覆盖膜层23交替以允许将输送装置一次或多次地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从患者用户的皮肤上移除以及然后再次固定于患者用户的皮肤。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可移除位于粘合剂材料和覆盖膜交替层的堆叠末尾的第一覆盖膜层以露出第一粘合剂材料层。在第一粘合剂材料层露出的情况下,可将输送装置(或其部件)如上所述地粘附至患者用户的皮肤。在适当的使用时间之后,例如为了维修、再次填充、更换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类似的目的,可将输送装置(或具有粘合剂的部件)从患者用户的皮肤上移除。当将输送装置(或部件)从患者用户的皮肤上移除之后,可以移除输送装置(或部件)上的第二覆盖膜层以露出第二粘合剂材料层。在第二粘合剂材料层露出的情况下,可将输送装置(或部件)固定于同一患者用户,或者在某些情形下可将该输送装置固定于不同的患者用户以进行进一步操作。该过程可重复多次,所述次数至多为粘合剂材料和覆盖膜的多个交替层中包含的粘合剂材料层和覆盖膜层的层对数量。
[0196] 此外,虽然上述的实施方式包括位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上或外部注射位点组件103内的注射位点,但其他实施方式可采用位于耐用壳体部件22内的注射位点,在耐用壳体部件和可抛弃式壳体部件接合时,所述注射位点通过合适的流体流通路与可抛弃式壳体部件20内的贮液器连接。此外,虽然上述的实施方式是针对用于将输注介质从贮液器输送给患者用户的输送装置而描述的,但是可操作其他实施方式以从患者用户(或其他来源)抽出流体介质并且将其输送至贮液器。可以如下操作所述其他实施方式,通过操作驱动装置以选择性地移动活塞柱塞远离贮液器的隔膜端部(以增加贮液器的流体容纳容积)从而产生足够的负压,该负压足以将流体从固定有中空针状物或套管的患者用户(或其他来源)处抽出。
[0197] 上述多个实施方式的各方面可独立地使用或将其组合使用。可从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及其组合获得显著优势,其中原位(at-site)输送系统可由包括可抛弃式部件和非可抛弃式部件的两个部件制成。可抛弃式部件可包括直接接触输注介质的部件,例如贮液器主体、贮液器活塞、隔膜系统以及注射针。非可抛弃式部件可包括不接触药物的部件,所述部件包括驱动系统、压力或力感知系统、电池、电子设备、显示器,以及非可抛弃式壳体。通过简化可更换输送装置的可抛弃式部件的方式以及通过简化在更换可抛弃式部件之后可重新启动输送装置的方式,大量的患者用户将能够使用所述输送装置并从中受益。
[0198] 虽然已经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方式,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显示和描述的特定的实施方式并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修改和变化。例如,虽然上述的实施方式是针对用于将输注介质从贮液器输送给患者用户的输送装置而描述的,但是可操作其他实施方式以从患者用户(或其他来源)抽出流体介质并且将其输送给贮液器。可以以下述方式操作所述其他实施方式以使流体向贮液器流动,例如通过反转单向阀40和42的方向。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