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岩岩巷深孔掏槽及爆破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646088.8 申请日 2017-07-31 公开(公告)号 CN107462117A 公开(公告)日 2017-12-12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方工业大学; 发明人 杨仁树; 张召冉; 马鑫民; 杨国梁; 许鹏; 左进京; 陈程; 王雁冰;
摘要 本 发明 的 实施例 公开一种硬岩岩巷深孔掏槽及爆破方法,涉及 钻爆法 岩巷掘进技术领域,能有效提高掏 槽孔 炮孔利用率,从而提高爆破效率。所述掏槽方法包括:在巷道起拱线和中心线交点处下方对称布置主掏槽孔及中心孔;在所述主掏槽孔与中心孔之间布置次掏槽孔。所述爆破方法包括:在巷道起拱线和中心线交点处下方对称布置主掏槽孔、次掏槽孔及中心孔;向所述主掏槽孔、次掏槽孔及中心孔中装药卷;堵塞所述主掏槽孔、次掏槽孔及中心孔;先对所述中心孔及次掏槽孔起爆;再对所述主掏槽孔起爆。本发明适用于硬岩岩巷、隧道及峒室等爆破掘进工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硬岩岩巷深孔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巷道起拱线和中心线交点处下方对称布置主掏槽孔及中心孔;
在所述主掏槽孔与中心孔之间布置次掏槽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巷道起拱线和中心线交点处下方对称布置主掏槽孔及中心孔包括:
在与所述工作面垂直方向布置所述中心孔;
将所述主掏槽孔与所述工作面斜交布置;
所述主掏槽孔与所述工作面斜交布置的度为75~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主掏槽孔与中心孔之间布置次掏槽孔包括:
在所述中心线两侧对称布置所述次掏槽孔;
将所述次掏槽孔的深度设置为所述主掏槽孔深度的60%-70%。
并将所述次掏槽孔与所述工作面斜交布置;
所述次掏槽孔与所述工作面斜交布置的角度为70-8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掏槽孔和/或次掏槽孔与所述工作面斜交的角度为8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与所述工作面垂直方向布置所述中心孔包括:
在所述中心线上竖向至少布置两个中心孔;
将两两相邻的所述中心孔的孔口距设置在350-4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爆破岩巷的宽度至少分别设置两列主掏槽孔及次掏槽孔;
所述主掏槽孔每列至少设置三个;
所述次掏槽孔每列至少设置两个;
所述主掏槽孔每列设置的数量比所述次掏槽孔每列设置的数量至少多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爆破岩巷的宽度至少分别设置两列主掏槽孔及次掏槽孔包括:
将所述关于中心线对称的两列主掏槽孔的孔底距设置为300-800mm;
在所述每列主掏槽孔上,将每两个主掏槽孔的孔口距设置为350~450mm;
将所述主掏槽孔的抵抗线设置为300-500mm;
将所述关于对称线对称的两列次掏槽孔的孔底距设置200-400mm;
在所述每列次掏槽孔上,将每两个次掏槽孔空口距设置为350~450mm;
将所述次掏槽孔的抵抗线设置为600-16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主掏槽孔周边布置辅助掏槽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掏槽孔周边布置辅助掏槽孔包括:
在所述主掏槽孔周边、关于所述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辅助掏槽孔;
将所述辅助掏槽孔深度设置为与所述主掏槽孔深度相同;
并将所述辅助掏槽孔与所述工作面呈80-85°斜交布置;
与所述工作面斜交方向上设置与所述主掏槽孔深度相同的所述辅助掏槽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主掏槽孔周边,关于所述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辅助掏槽孔包括:
根据爆破岩巷的宽度在所述主掏槽孔周边至少设置两列所述辅助掏槽孔;
将所述每列辅助掏槽孔设置至少两个,且保证每列辅助掏槽孔的数量与所述每列次掏槽孔的数量相同;
将所述每列辅助掏槽孔与所述每列主掏槽孔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将所述关于中心线对称布置的两列辅助掏槽孔的孔口距设置为350-450mm,所述辅助掏槽孔的孔底中心点到与所述主掏槽孔的孔底中心线的垂直距离设置为400-600mm;
将所述辅助掏槽孔的抵抗线设置为300-450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硬岩岩巷深孔掏槽及爆破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钻爆法岩巷掘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岩岩巷深孔掏槽及爆破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钻爆法岩巷掘进平常时间徘徊在70m/月的水平,导致采掘失衡,严重制约了矿的接续生产。岩巷掘进施工技术的发展对岩巷掘进水平的提高及缓解采掘矛盾至关重要。其中,钻爆法掘进工艺成熟,成本低廉,在岩巷掘进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掏槽又是岩巷钻爆法掘进的重要环节之一。现阶段,随着炮孔深度的不断增加,在硬岩条件下一般采用掏槽爆破。
[0003] 现有的掏槽方式主要包括斜孔掏槽和直孔掏槽两大类。所述斜孔掏槽较普遍采用的便是楔形掏槽,其特点在于,掏槽孔同自由面斜交,以工作面为自由面,一个或数个掏槽孔同时起爆,炸药起爆后,在应波和爆生气体的共同作用下,楔形区内岩石破碎。在良好堵塞情况下,由于爆轰气体产物在炮孔中较长时间地维持高压状态,将楔形内破碎的岩石抛出,形成槽腔,以达掏槽目的。但是由于其受断面尺寸限制大,深孔掏槽爆破受到夹制作用大,炮孔利用率不高,爆破效率低下。
[0004] 所述直孔掏槽的特点是以空孔作为主要自由面的爆破,由于掏槽孔是相互平行的,因此从孔口到孔底最小抵抗线是相同的,形成的槽腔形状规整。但是,由于直孔掏槽形成的槽腔小,大断面硬岩深孔掘进时,夹制作用大,炮孔数目多,钻眼作业占用循环时间长,炮孔利用率不高,致使爆破效率低下。
[0005] 因此,现阶段岩巷围岩掏槽爆破中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掏槽方式,均存在掏槽孔的炮孔利用率低的问题,使得爆破效率低下,影响了岩巷掘进水平。

发明内容

[0006]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硬岩岩巷深孔掏槽及其爆破方法,能够提高掏槽孔的炮孔利用率。
[0007]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硬岩岩巷深孔掏槽方法,包括步骤:
[0009] 在巷道起拱线和中心线交点处下方对称布置主掏槽孔及中心孔;
[0010] 在所述主掏槽孔与中心孔之间布置次掏槽孔。
[0011] 可选地,所述在巷道起拱线和中心线交点处下方对称布置主掏槽孔及中心孔包括:
[0012] 在与所述工作面垂直方向布置所述中心孔;
[0013] 将所述主掏槽孔与所述工作面斜交布置;
[0014] 所述主掏槽孔与所述工作面斜交布置的度为75~85°。
[0015]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主掏槽孔与中心孔之间布置次掏槽孔包括:
[0016] 在所述中心线两侧对称布置所述次掏槽孔;
[0017] 将所述次掏槽孔的深度设置为所述主掏槽孔深度的60%-70%。
[0018] 并将所述次掏槽孔与所述工作面斜交布置;
[0019] 所述次掏槽孔与所述工作面斜交布置的角度为70-80°。
[0020] 可选地,所述主掏槽孔和/或次掏槽孔与所述工作面斜交的角度为80°。
[0021] 可选地,所述在与所述工作面垂直方向布置所述中心孔包括:
[0022] 在所述中心线上竖向至少布置两个中心孔;
[0023] 将两两相邻的所述中心孔的孔口距设置在350-450mm。
[0024]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5] 根据爆破岩巷的宽度至少分别设置两列主掏槽孔及次掏槽孔;
[0026] 所述主掏槽孔每列至少设置三个;
[0027] 所述次掏槽孔每列至少设置两个;
[0028] 所述主掏槽孔每列设置的数量比所述次掏槽孔每列设置的数量至少多一个。
[0029] 可选地,根据爆破岩巷的宽度至少分别设置两列主掏槽孔及次掏槽孔包括:
[0030] 将所述关于中心线对称的两列主掏槽孔的孔底距设置为300-800mm;
[0031] 在所述每列主掏槽孔上,将每两个主掏槽孔口距设置为350~450mm;
[0032] 将所述主掏槽孔的抵抗线设置为300-500mm;
[0033] 将所述关于对称线对称的两列次掏槽孔的孔底距设置200-400mm;
[0034] 在所述每列次掏槽孔上,将每两个次掏槽孔口距设置为350~450mm;
[0035] 将所述次掏槽孔的抵抗线设置为600-1600mm。
[0036]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7] 在所述主掏槽孔周边布置辅助掏槽孔。
[0038] 可选地,在所述主掏槽孔周边布置辅助掏槽孔包括:
[0039] 在所述主掏槽孔周边、关于所述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辅助掏槽孔;
[0040] 将所述辅助掏槽孔深度设置为与所述主掏槽孔深度相同;
[0041] 并将所述辅助掏槽孔与所述工作面呈80-85°斜交布置;
[0042] 与所述工作面斜交方向上设置与所述主掏槽孔深度相同的所述辅助掏槽孔。
[0043]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主掏槽孔周边,关于所述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辅助掏槽孔包括:
[0044] 根据爆破岩巷的宽度在所述主掏槽孔周边至少设置两列所述辅助掏槽孔;
[0045] 将所述每列辅助掏槽孔设置至少两个,且保证每列辅助掏槽孔的数量与所述每列次掏槽孔的数量相同;
[0046] 将所述每列辅助掏槽孔与所述每列次掏槽孔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0047] 将所述关于中心线对称布置的两列辅助掏槽孔的孔口距设置为 350-400mm,所述辅助掏槽孔的孔底中心点到所述主掏槽孔的孔底中心线的距离设置为400-600mm;
[0048] 将所述辅助掏槽孔的抵抗线设置为300-450mm。
[0049]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硬岩岩巷掏槽爆破方法,包括:
[0050] 在巷道起拱线和中心线交点处下方对称布置主掏槽孔、次掏槽孔及中心孔;
[0051] 向所述主掏槽孔、次掏槽孔及中心孔中装药卷;
[0052] 堵塞所述主掏槽孔、次掏槽孔及中心孔;
[0053] 先对所述中心孔及次掏槽孔起爆;
[0054] 再对所述主掏槽孔起爆。
[0055]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主掏槽孔、次掏槽孔及中心孔中;堵塞所述主掏槽孔、次掏槽孔及中心孔装药卷包括:
[0056] 备好直径为32mm,长度为200mm,质量为200g/卷的二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卷或二级水胶炸药;
[0057] 采用径向不耦合装药方式,向所述主掏槽孔塞入4~7卷所述药卷,向所述次掏槽孔塞入3~5卷所述药卷。向所述中心孔塞入2~3卷所述药卷;
[0058] 用水炮泥及普通炮泥堵塞所述主、次掏槽孔及中心孔。
[0059] 可选地,所述先对所述中心孔及次掏槽孔起爆;再对所述主掏槽孔起爆包括:对所述中心孔及次掏槽孔采用1段毫秒电子雷管起爆;
[0060] 所述中心孔上部的空孔区为所述次掏槽孔提供碎涨空间,次掏槽区内岩石被抛掷;
[0061] 所述中心孔底部药爆破后在主掏槽区底部形成裂隙区,同时中心孔的爆破产物对次掏槽区破碎岩石二次抛掷;
[0062] 所述次掏槽孔起爆后形成新的自由面;
[0063] 完成所述中心孔及次掏槽孔的爆破后,对所述主掏槽孔采用2段毫秒电子雷管起爆。
[0064] 可选地,所述爆破方法还包括:
[0065] 在所述主掏槽孔周围设置辅助掏槽孔;
[0066] 采用径向不耦合装药方式,向所述辅助掏槽孔中塞入所述药卷5-6卷;
[0067] 堵塞所述辅助掏槽孔;
[0068] 在主掏槽孔爆破完成后,采用3段毫秒电子雷管对所述辅助掏槽孔起爆。
[006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岩岩巷深孔掏槽及其爆破方法,通过在巷道起拱线和中心线交点处下方对称布置主掏槽孔及中心孔;在所述主掏槽孔与中心孔之间布置次掏槽孔。通过将掏槽孔布置成主次掏槽结构,爆破时先对所述次掏槽孔起爆,将深孔掏槽爆破变成浅孔爆破作业,减少了掏槽爆破时围岩对掏槽的夹制作用,并扩大了掏槽槽腔体积,能够有效提高掏槽爆破中掏槽孔的炮孔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爆破效率。附图说明
[007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71]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深孔掏槽方法流程示意图;
[0072]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掏槽结构布置示意图;
[0073]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0074] 图4为图2中B-B剖视图;
[0075]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深孔掏槽爆破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硬岩岩巷深孔掏槽及爆破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0077]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78] 实施例一
[0079] 参看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种硬岩岩巷深孔掏槽方法,主要适用于凿岩作业、隧道、巷道作业及矿山等爆破工程作业中,所述硬岩巷道,具体是指岩石的坚固性系数(普氏系数)f大于等于7的巷道,也包括采用其他任意围岩分类方法确定的属于硬岩的巷道。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深孔具体是指炮孔深度大于等于2.5m以上任意深度的炮孔,尤其指2.5~3.5m深度的炮孔。包括步骤:S11、在巷道起拱线X和中心线Y交点处下方对称布置主掏槽孔1及中心孔2;S12、在所述主掏槽孔与中心孔之间布置次掏槽孔3。所述主掏槽孔1、中心孔2及次掏槽孔3的数量根据爆破岩面的宽度确定,所述主掏槽孔、中心孔及次掏槽孔的布置原则为有利于凿岩作业。
[0080] 本实施例一种硬岩岩巷深孔掏槽方法,通过在所述主掏槽孔与中心孔之间布置次掏槽孔,将掏槽孔布置成主次掏槽结构,爆破时先对所述次掏槽孔和中心孔起爆,次掏槽孔为主掏槽孔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面,中心孔起爆后在主掏槽周围形成裂隙区,相当于将深孔掏槽爆破变成浅孔掏槽爆破作业,减少现有的直孔或斜孔深孔掏槽爆破时围岩对掏槽的夹制作用,扩大了掏槽槽腔体积,能够有效提高掏槽爆破中掏槽孔的炮孔利用率,从而提高爆破效率与掘进速度。
[0081] 本实施例还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次掏槽的为浅孔爆破,对钻孔角度要求不高。次掏槽爆破后,为主掏槽提供了更多自由面,降低了主掏槽炮孔角度和孔底距的要求,而且实践证明掏槽孔角度误差在10%以内、孔底距误差在20%左右对爆破效果的影响不大。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凿岩作业简单,易于掌握,且能保证爆破效果,使得掘进工作效率有效得到提升。
[0082] 本实施例中,主掏槽孔与中心孔同深,优选地,所述主掏槽孔和中心孔深度均为2600mm。主掏槽和中心孔要比除所述中心孔及次掏槽孔以外的其他炮孔要深100mm)。这样,可以使得次掏槽孔和中心孔先爆破后,增加待爆破岩面主掏槽孔范围内碎涨空间,提供新自由面,从而提高掏槽孔炮孔利用率,提高爆破效率。
[0083] 参看图2及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在巷道起拱线X和中心线Y交点处下方对称布置主掏槽孔1及中心孔2包括:在与所述工作面垂直方向布置所述中心孔2;将所述主掏槽孔1与所述工作面斜交布置;所述工作面为待爆破岩面,所述斜交布置的角度根据实际断面角度来定,优选地,所述主掏槽孔与所述工作面斜交布置的角度α为75~85°。优选地,所述主掏槽孔与所述工作面斜交的角度α为80°。这样有利于掏槽区岩石的抛掷。
[0084] 参看图2及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在所述主掏槽孔1与中心孔2之间布置次掏槽孔3包括:在所述中心线Y两侧对称布置所述次掏槽孔3;将所述次掏槽孔3的深度设置为所述主掏槽孔1深度的60%-70%。并将所述次掏槽孔3与所述工作面斜交布置;所述次掏槽孔3与所述工作面斜交布置的角度β为70-80 °。优选地,所述次掏槽孔3与所述工作面斜交的角度β为80°。这样将次掏槽孔与所述工作面呈一定夹角布置,并将其设置为主掏槽孔深度的60%-70%,能减弱围岩对次掏槽孔的夹制作用,而且次掏槽孔和中心孔在爆破后在主掏槽孔的附近形成裂隙区,同时扩大的中心孔增加了主掏槽孔周围的碎涨空间,有利于主掏槽槽腔岩石的破碎。
[0085] 参看图2至4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在与所述工作面垂直方向布置所述中心孔包括:在所述中心线Y上竖向至少布置两个中心孔2;将两两相邻的所述中心孔的间距,即孔口距,设置为350-450mm。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爆破岩巷的宽度至少分别设置两列主掏槽孔及次掏槽孔;所述主掏槽孔每列至少设置三个;所述次掏槽孔每列至少设置两个;所述主掏槽孔每列设置的数量比所述次掏槽孔每列设置的数量至少多一个。优选地,所述次掏槽孔每列设置的炮孔个数与中心孔数量相同。这样设置,更加有利于发挥主次掏槽孔结构在爆破中的优势。
[0086] 参看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主、次掏槽孔结构,对主掏槽孔位置及角度的要求降低,使得两两主掏槽孔之间的孔底距比传统楔形掏槽提高2-3倍,比直孔掏槽孔底距提高1-2倍。有效扩大了掏槽腔体积。优选地,根据爆破岩巷的宽度至少分别设置两列主掏槽孔及次掏槽孔包括:将所述关于中心线Y对称的两列主掏槽孔1的孔底距设置为300-800mm;优选地,所述两列主掏槽孔的孔底距为600mm;在所述每列主掏槽孔上,将每两个主掏槽孔口距 350~450mm设置;优选地,所述每列主掏槽孔每相邻两个主掏槽孔口距
450mm;将所述主掏槽孔的抵抗线设置为300-500mm;优选地,所述主掏槽孔抵抗线设置为
300mm;将所述关于对称线对称的两列次掏槽孔的孔底距设置200-400mm,本实施例中优先选取250mm;在所述每列次掏槽孔上,将每两个次掏槽孔孔口距350~450mm设置,优选地,本方案选取450mm;将所述次掏槽孔的抵抗线设置为600-1600mm;优选地,所述次掏槽的抵抗线选取800mm。
[0087] 参看图2至4所示,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凿岩过程中遇到的岩体的岩性条件,尤其是岩体硬度大时,还可以设置辅助掏槽孔4;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主掏槽孔周边布置辅助掏槽孔4。优选地,在所述主掏槽孔1周边布置辅助掏槽孔4包括:在所述主掏槽孔1周边、关于所述中心线Y对称布置所述辅助掏槽孔4;将所述辅助掏槽孔深度设置为与所述主掏槽孔深度相同;并将所述辅助掏槽孔与所述工作面呈γ=80-85°斜交布置;与所述工作面斜交方向上设置与所述主掏槽孔深度相同的所述辅助掏槽孔。这样,有利于扩大掏槽腔体积,提高爆破效率。
[0088]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辅助掏槽孔4充分发挥作用,优选地,所述在所述主掏槽孔周边,关于所述中心线Y对称布置所述辅助掏槽孔包括:根据爆破岩巷的宽度在所述主掏槽孔周边至少设置两列所述辅助掏槽孔;将所述每列辅助掏槽孔设置至少两个,且保证每列辅助掏槽孔的数量与所述每列次掏槽孔的数量相同;将所述每列辅助掏槽孔与所述每列主掏槽孔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将所述关于中心线对称布置的两列辅助掏槽孔的孔口距设置为350-450mm,所述辅助掏槽孔的孔底中心点到所述主掏槽孔的孔底中心线的距离设置为 400-600mm;将所述辅助掏槽孔的抵抗线设置为300-450mm。其中,所述孔口距指的是两两相邻的辅助掏槽孔与工作面相交端的中心距,所述抵抗线是药卷中心或重心距离自由面的距离,将所述抵抗线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有效保证爆破效果。
[0089] 本实施例中,各个孔径根据实际作业条件选择,优选地,所述各种掏槽孔采用42mm钻头钻孔。
[0090] 实施例二
[0091] 参看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硬岩岩巷深孔掏槽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21、在巷道起拱线和中心线交点处下方对称布置主掏槽孔、次掏槽孔及中心孔;S22、向所述主掏槽孔、次掏槽孔及中心孔中装药卷;S23、堵塞所述主掏槽孔、次掏槽孔及中心孔;S24、先对所述中心孔及次掏槽孔起爆; S25、再对所述主掏槽孔起爆。
[0092]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硬岩岩巷深孔掏槽爆破方法,通过布置主、次掏槽孔,先对次掏槽孔及中心孔进行爆破,再对主掏槽孔起爆。将深孔爆破变成了浅孔爆破,减少了掏槽周围岩石的夹制作用,扩大了掏槽腔体积,加之中心孔爆破产物对次掏槽区破碎岩石起到二次抛掷作用,中心孔爆破后,在中心孔与主掏槽孔之间岩体形成的裂隙区,有利于主掏槽孔爆破时岩石的破碎及抛掷;同时,空孔在爆破后体积变大,为主掏槽岩体破碎提供了更大的碎涨空间,能有效提高掏槽孔炮孔的利用率,提高爆破效率与爆破掘进水平。
[0093] 本实施例一种硬岩岩巷深孔掏槽方法,由于采用主次掏槽结构还具有如下优点:改变了传统楔形掏槽和直孔掏槽爆破中炸药能量释放次序,爆破后岩石度适中,抛掷距离合适,有利于后续排矸作业。
[0094]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掏槽孔、次掏槽孔与工作面呈一定角度斜交布置,所述次掏槽孔位于主掏槽孔与中心孔之间,爆破后槽腔形状近似为四棱台,而传统楔形掏槽槽腔近似为四棱锥,直孔掏槽槽腔形状近似四棱柱,本实施例的掏槽方法形成的槽腔体积比传统掏槽方法增大1-2倍。这样能有效提高爆破效率。
[0095] 本实施例采用主次掏槽结构,掏槽区面积大于传统掏槽区,在煤矿巷道只允许5段雷管条件下,有利于提高爆破施工效果。
[0096]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向所述主掏槽孔、次掏槽孔及中心孔中;堵塞所述主掏槽孔、次掏槽孔及中心孔装药卷包括:备好直径为32mm,长度为 200mm,质量为200g/卷的二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卷或二级水胶炸药;采用径向不耦合装药方式,向所述主掏槽孔塞入4~7卷所述药卷,向所述次掏槽孔塞入 3~5卷所述药卷。向所述中心孔塞入2~3卷所述药卷;用水炮泥及普通炮泥堵塞所述主、次掏槽孔及中心孔。优选地,向所述主掏槽孔内塞入5卷所述药卷,向所述次掏槽孔内塞入4卷所述药卷,向所述中心孔中塞入3卷所述药卷。优选地,所述先对所述中心孔及次掏槽孔起爆;再对所述主掏槽孔起爆包括:对所述中心孔及次掏槽孔采用1段毫秒电子雷管起爆;所述中心孔上部空孔区对所述次掏槽孔提供碎涨空间,次掏槽区内岩石被抛掷;所述中心孔底部药爆破后在主掏槽区底部形成裂隙,同时中心孔的爆破产物对次掏槽区破碎岩石二次抛掷;所述次掏槽孔起爆后形成新的自由面;完成所述中心孔及次掏槽孔的爆破后,对所述主掏槽孔采用2段毫秒电子雷管起爆。这样有效提高掏槽孔炮孔利用率,提高掏槽爆破效率。所述主、次掏槽孔爆破所用雷管段别最好相差两个段别(50ms),当然也可以相差一个段别(25ms)或三个段别(75ms)和四个段别(100ms);次掏槽孔和中心孔安装同一段别雷管,所述雷管段别可以为I、II、III、IV段中的任意一段别。
[0097]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爆破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主掏槽孔周围设置辅助掏槽孔4;采用径向不耦合装药方式,向所述辅助掏槽孔中塞入所述药卷5~6 卷;堵塞所述辅助掏槽孔;在主掏槽孔爆破完成后,采用3段毫秒电子雷管对所述辅助掏槽孔起爆。爆破中,辅助掏槽孔后于主掏槽孔起爆,主掏槽孔为辅助掏槽孔提供足够自由面,辅助掏槽爆破后继续扩大槽腔体积,为后续炮孔爆破提供了有利条件。
[0098]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描述的侧重点不同,但是相互之间存在关联,可相互参照。另外,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9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