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基坑爆破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559906.0 申请日 2017-07-11 公开(公告)号 CN107339921A 公开(公告)日 2017-11-10
申请人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翼; 成晓青; 荆敏; 孙建平;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地 铁 基坑爆破方法,一种地铁基坑爆破方法,在距离 地下连续墙 边线5.0米范围以内的基坑设置浅孔小孔径爆破区,距离地下连续墙边线5.0米范围以外的基坑设置深孔大孔径爆破区;在基坑周边距离地下连续墙边线0.5米的 位置 设置一排或多排减震孔,减震孔内设置PVC管。本发明采用了减震孔与差异孔,可降低 地震 波 强度30%,通过毫秒微差延时起爆技术减小爆破振动,最大限度的控制爆破震动强度,减少对基坑 底板 岩层的破坏作用,防止爆破公害对周围 建筑物 ,市政设施及车辆行人的危害,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
权利要求

1.一种地基坑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距离地下连续墙边线(1)5.0米范围以内的基坑设置浅孔小孔径爆破区(3),距离地下连续墙边线(1)5.0米范围以外的基坑设置深孔大孔径爆破区(4);在基坑周边距离地下连续墙边线(1)0.5米的位置设置一排或多排减震孔(2),减震孔(2)内设置PVC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基坑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2)设置为同一平高度的一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基坑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2)设置为不同水平高度的两排。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铁基坑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
(2)的孔径为11.5cm,孔距为50cm,孔深为21m;所述PVC管(5)直径为11cm。
5.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铁基坑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PVC管(5)长度~
与减震孔(2)的深度相等,PVC管(5)两端进行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铁基坑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孔大孔~
径爆破区(4)的炮孔直径为76mm,深度为5.2m,炮孔间距为2.5m,炮孔排距为2.0m,装药方式采用耦合、连续装药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铁基坑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孔小孔~
径爆破区(2)的炮孔直径为42mm,深度为2.5m,炮孔间距为1.2m,装药方式采用不耦合、连续装药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铁基坑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 爆破时,浅孔~
小孔径爆破区(3)先进行起爆,爆破地震波传播的一个方向是地下连续墙边线(1)方向,另一方向是深孔大孔径爆破区(4)方向;深孔大孔径爆破区(4)的爆破方向是从两侧向中间,每排单独起爆,微差起爆时间为50ms。

说明书全文

一种地基坑爆破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地铁基坑中爆破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异孔与减震孔配合的地铁基坑爆破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地铁在各个城市里面大量建设,一些坚固围岩的地坑需要使用爆破的手段进行清理,一些地铁修建的区域在城市的繁华地段,距离周围的建筑和交通非常近,爆破引起的振动强度非常容易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话会产生震害,影响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交通的顺利运行,甚至会带来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差异孔与减震孔配合的地铁基坑爆破方法。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地铁基坑爆破方法,在距离地下连续墙边线5.0米范围以内的基坑设置浅孔小孔径爆破区,距离地下连续墙边线5.0米范围以外的基坑设置深孔大孔径爆破区;在基坑周边距离地下连续墙边线0.5米的位置设置一排或多排减震孔,减震孔内设置PVC管。
[0005]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孔设置为同一平高度的一排。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孔设置为不同水平高度的两排。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孔的孔径为11.5cm,孔距为50cm,孔深为21m;所述PVC管直径为11cm。
[0008] 进一步的,PVC管长度与减震孔的深度相等,PVC管两端进行密封。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深孔大孔径爆破区的炮孔直径为76mm,深度为5.2m,炮孔间距为2.5m,炮孔排距为2.0m,装药方式采用耦合、连续装药结构。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浅孔小孔径爆破区的炮孔直径为42mm,深度为2.5m,炮孔间距为1.2m,装药方式采用不耦合、连续装药结构。
[0011] 进一步的, 爆破时,浅孔小孔径爆破区先进行起爆,爆破地震波传播的一个方向是地下连续墙边线方向,另一方向是深孔大孔径爆破区(4)方向;深孔大孔径爆破区的爆破方向是从两侧向中间,每排单独起爆,微差起爆时间为50ms。
[0012]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地铁基坑爆破方法,采用了差异孔与减震孔配合,可降低地震波强度30%,通过毫秒微差延时起爆技术减小爆破振动,最大限度的控制爆破震动强度,减少对基坑底板岩层的破坏作用,防止爆破公害对周围建筑物、市政设施及车辆行人的危害,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爆破方法在基坑中的整体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减震孔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爆破微差时间试验的流程图
[0014] 附图标记:1:地下连续墙边线;2:减震孔;3:浅孔小孔径爆破区;4:深孔大孔径爆破区;5:PVC管。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1、2所示,一种地铁基坑爆破方法,在距离地下连续墙边线1的5.0米范围以内的基坑设置浅孔小孔径爆破区3,距离地下连续墙边线1的5.0米范围以外的基坑设置深孔大孔径爆破区4;在基坑周边距离地下连续墙边线0.5米的位置设置减震孔2,减震孔内设置PVC管5,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一排或两排或两排以上减震孔。
[0017]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孔2的孔径为11.5cm,孔距为50cm,孔深为21m,PVC管5直径为11cm,PVC管5长度与减震孔2深相等,PVC管5两端进行密封。深孔大孔径爆破区4的炮孔直径为76mm,深度为5.2m,炮孔间距为2.5m,炮孔排距为2.0m,装药方式采用耦合、连续装药结构;浅孔小孔径爆破区3的炮孔直径为42mm,深度为2.5m,炮孔间距为1.2m,装药方式采用不耦合、连续装药结构。
[0018] 对现场进行勘察,配备钻机操作工、电工、普通工人和潜孔钻机、挖掘机、自卸汽车等,进行施工准备。工人先在基坑周边距离地下连续墙边线0.5米的位置钻出减震孔2,在减震孔内设置PVC管5。钻机操作工使用潜孔钻机根据爆破设计在浅孔小孔径爆破区3和深孔大孔径爆破区4分别钻出不同孔深和孔距的爆破孔,分别进行不耦合、连续装药和耦合、连续装药,使用待装药完毕后连接起爆网络,现场人员撤离完毕后进行起爆。
[0019] 爆破时,浅孔小孔径爆破区3先进行起爆,爆破的地震波主要朝两个方向进行传播,一方向是地下连续墙边线1方向,地震波遇到减震孔2后会使减震孔2之间震动贯通成一条线,起到预裂爆破的效果,地震波传到这里由于土体介质的分离,地震波不能继续传播,地震波的振动只能逸散到原基坑中。浅孔小孔径区域3先进行爆破,是由于此处的炮孔浅装药量少,先起爆既能达到预裂爆破的效果,又不会造成太大的振害。另一方向是深孔大孔径爆破区4方向。
[0020] 基坑的中心区域即深孔大孔径爆破区4,深孔大孔径爆破区4的爆破方向是从两侧向中间,每排单独起爆,降低一次齐爆爆炸当量。这时候,根据事先实验确定的微差起爆时间,例如50ms,第一排孔向外传播的地震波与浅孔小孔径爆破区3的地震波相遇,波峰与波谷重叠互相抵消,减小地震波的振动强度;深孔大孔径爆破区4每一排孔依次起爆,起爆的时差事前测定,利用起爆时差和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孔间距的大小,每排之间的地震波波峰与波谷互相叠加抵消,实现微差爆破,使其同一时刻产生爆炸冲击波峰值得到控制,达到减振的目的。
[0021] 确定微差起爆时间的实验主要是在具体岩石参数下,合理确定爆破方案,并通过多次实爆实验测试分析,然后采用爆破振动智能监测仪和振动速度传感器测得不同微差起爆时差情况下的爆破振动峰值曲线,对比分析选取较优的微差起爆时差为50ms,主要的流程如图3所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