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器及使用该活化器的二致裂器

申请号 CN201610259291.5 申请日 2016-04-25 公开(公告)号 CN105783617A 公开(公告)日 2016-07-20
申请人 永州市鑫东森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明; 魏厚银; 黄斌;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活化器及使用该活化器的二 氧 化 碳 致裂器,属工程爆破装置领域,本活化器包括活化筒、泄能塞、发热器,泄能塞固设在活化筒一端,二者形成一个封闭的筒腔,筒腔内充装着活化剂,发热器位于筒腔内,并与外部电源连通;所述泄能塞主要由泄能片和连接筒组成,泄能片表面部分区域包覆着密封垫,泄能片表面还设有 接触 铜 片,连接筒上设有一圈卡槽。本二氧化碳致裂器的充能头、泄能头分设于储液管两端,所述泄能头压紧泄能片外表面,使泄能片内表面密封地与储液管端面接触,泄能头与接触铜片接触。本活化器同时具有引爆、泄能两种功能;本致裂器二 导线 分开从外部走线,重装时只需折卸能头一端,不易出故障。
权利要求

1.一种活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化筒、泄能塞、发热器,泄能塞固设在活化筒一端,二者形成一个封闭的筒腔,筒腔内充装着活化剂,发热器位于筒腔内,并与外部电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能塞主要由泄能片和连接筒组成,泄能片表面部分区域包覆着密封垫,泄能片表面还设有接触片,接触铜片未被密封垫包覆;连接筒上设有一圈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化器,其特征在于,密封垫包覆在泄能片外边缘,密封垫截面呈近似的“匚”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泄能片与连接筒的连接处设有一圈剪断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化器,其特征在于,剪断槽径向朝连接筒内凹,轴向朝泄能片内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器通过两根导线接外部电源的正、负两极,第一导线穿过泄能塞的过线孔与外部电源相连,第二导线伸入卡槽内,并被去掉绝缘层与导电的泄能塞导通。
7.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活化器的二致裂器,包括充能头、储液管、泄能头、活化器,充能头、泄能头分设于储液管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泄能头压紧泄能片外表面,使泄能片内表面密封地与储液管端面接触,泄能头与接触铜片接触,充能头上设一个接线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连接着外部电源连通的一极,使活化器第二导线与泄能塞、接触铜片、储液管、充能头、接线柱依次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其特征在于,泄能头上设有正对泄能片的泄能孔。

说明书全文

活化器及使用该活化器的二致裂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专利涉及到工程用爆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活化器及使用该活化器的二氧化碳致裂器。

背景技术

[0002] 二氧化碳致裂器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气化膨胀,快速释放高压气体破断岩石或落,解决了以往用炸药爆破开采和预裂中破坏性大,危险性高,矿体粉碎等缺点,为矿石安全开采和预裂提供可靠保障。由于二氧化碳致裂器使用中只是活化器及泄能片被冲破,其他部件并无损坏,所以在日常开采中是通过回收维修,循环使用来降低生产成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回收维护的安装过程繁琐,工作量大,占用大量的时间。如何降低其回收安装时间,最大限度提高开采的效率,这是二氧化碳致裂器在使用过程要面临的问题。现有技术在回收安装二氧化碳致裂器时需要拆装泄能头、充能头两端,因为活化器是装在充能头这端,且要先装活化器,再装泄能片,装配复杂,影响生产效率。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用活化器,它可以使用上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新决。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碳致裂器用活化器,将活化器与泄能片制成一体结构的活化器,同时具有通电发热引爆、爆破泄能两种功能,减少二氧化碳致裂器回收后重装时间。
[0005] 本发明提出一种二氧化碳致裂器用活化器,包括活化筒、泄能塞、发热器,泄能塞固设在活化筒一端,二者形成一个封闭的筒腔,筒腔内充装着活化剂,发热器位于筒腔内,并与外部电源连通。
[0006] 优选地,所述泄能塞主要由泄能片和连接筒组成,泄能片表面部分区域包覆着密封垫,泄能片表面还设有接触片,接触铜片未被密封垫包覆;连接筒上设有一圈卡槽。
[0007] 密封垫包覆在泄能片外边缘,密封垫截面呈近似的“匚”型。
[0008] 在泄能片与连接筒的连接处设有一圈剪断槽。
[0009] 剪断槽径向朝连接筒内凹,轴向朝泄能片内凹。
[0010] 所述发热器通过两根导线接外部电源的正、负两极,第一导线穿过泄能塞的过线孔与外部电源相连,第二导线伸入卡槽内,并被去掉绝缘层与导电的泄能塞导通。
[0011]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活化器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包括充能头、储液管、泄能头、活化器,充能头、泄能头分设于储液管两端,所述泄能头压紧泄能片外表面,使泄能片内表面密封地与储液管端面接触,泄能头与接触铜片接触,充能头上设一个接线柱
[0012] 优选地,所述接线柱连接着外部电源连通的一极,使活化器第二导线与泄能塞、接触铜片、储液管、充能头、接线柱依次导通。
[0013] 泄能头上设有正对泄能片的泄能孔。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泄能片与活化器一体设计,改变活化器原安装方式,原方式是将活化器装于致裂器的充能头端,泄能片装于的致裂器的泄能头端,本发明则将活化器与泄能片一体化,装在致裂器的泄能头端,这样其回收的拆装时由原来的两端拆除简化为一端拆除,缩短一半的拆装时间,提高了工效;减少了更换密封环节,从而降低高压液态二氧化碳泄漏的机率;(2)原安装方式因活化器装在充能头端,两导线在充能头内接线,充能头内具有导线走线孔和塑料、橡胶等绝缘结构,在致裂器内高压液态二氧化碳被气化膨胀时,活化器的活化筒几乎熔化,充能头受高压气流冲击作用及胀裂碎物影响,其非金属材质的绝缘结构易受热变形、损坏,从而导致充能头报废,而本专利由于活化器装置于泄能头一端,且两根导线的卡槽走线设计、泄能孔走线设计都是从外部走线,充能头、泄能头都为金属材质,都无塑料、橡胶等绝缘结构,因此不会受高压气流冲击作用而遭到破坏,延长了充能头的使用寿命;(3)剪断槽设计有向泄能片内纵深延伸的斜剪面,能实现泄能片本身沿环型槽快速剪断,这样在泄能片上就剪开一个圆形的开口,泄能时高压气体能将其胀裂碎物第一时间全部带出这个开口,再通过泄能口冲出致裂器外,减少了对充能头一端的冲击,延长了充能头使用寿命,减少了清理环节,提高了工作安装的速度;(4)横截面呈“匚”型的包住泄能片外缘的密封垫,使泄能片的外表面、内表面的外缘都覆盖了密封垫,既使泄能头与活化器之间的贴紧密封,同时也使活 化器与致裂器的储液管端面贴紧密封,实现双道密封环保险,防止储液管内液态二氧化碳泄漏;(5)因为泄能头与活化器之间的接触面由绝缘材质的密封垫隔离绝缘,而外露的接触铜片却使泄能头与活化器的泄能塞导通,因此,活化器中发热器的第二导线固定于泄能塞的卡槽内,泄能塞为导体,将接触铜片导通,因泄能头压紧接触铜片,从而使泄能头、储液管、充能头依次导通,并通过充能头上的接线柱与外部电源一极接通,第一导线直接通过泄能塞上的过线孔,再穿出泄能头的泄能孔后与引爆电源另一极接通,传统技术的两根导线都在致裂器同一端接线,且是在致裂器内部接线,接线复杂且不便操作,而本专利的二根导线分别在致裂器的充能头、泄能头二端接线更为方便施工,且二导线分开从外部走线,在串接多个致裂器进行爆裂作业时,不易出故障。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活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7]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18] 图4本发明二氧化碳致裂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标记:活化筒 1、泄能塞 2、发热器 3、活化剂 4、泄能片 5、连接筒 6、密封垫 7、接触铜片 8、卡槽 9、剪断槽 10、第一导线 11、第二导线 12、充能头 13、储液管 14、泄能头 15、活化器 16、接线柱 17、泄能孔 18。
[0020]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实施例一
[0022] 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包括活化筒1、泄能塞2、发热器3,泄能塞2固设在活化筒1一端,二者形成一个封闭的筒腔,筒腔内充装着活化剂4,发热器3位于筒腔内,并与外部电源连通。所述泄能塞2主要由泄能片5和连接筒6组成,泄能片5表面部分区域包覆着密封垫7,泄能片表面还设有接触铜片8,接触铜片8未被密封垫包覆;连接筒6上设有一圈卡槽9。密封垫7包覆在泄能片外边缘,密封垫截面呈近似的“匚”型。在泄能片与连接筒的连接处设有一圈剪断槽10。剪断槽10径向朝连接筒6内凹,轴向朝泄能片5内凹。所述发热器3通过两根导线接外 部电源的正、负两极,第一导线11穿过泄能塞2的过线孔与外部电源相连,第二导线12伸入卡槽10内,并被去掉绝缘层与导电的泄能塞2导通。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活化器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包括充能头13、储液管14、泄能头15、活化器16,充能头13、泄能头15分设于储液管14两端,所述泄能头15压紧泄能片5外表面,使泄能片5内表面密封地与储液管端面16接触,泄能头15与接触铜片8接触,充能头13上设一个接线柱17。所述接线柱
17连接着外部电源连通的一极,使活化器第二导线12与泄能塞2、接触铜片8、储液管14、充能头13、接线柱17依次导通。泄能头15上设有正对泄能片5的泄能孔18。
[00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