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近目标处引爆炮弹的装置

申请号 CN88106990 申请日 1988-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34425A 公开(公告)日 1989-08-02
申请人 奥里克-布霍尔机床厂股份公司; 发明人 科劳斯·蒙兹尔;
摘要 当在目标Z附近引爆炮弹G时,炮弹的碎片S沿一确定方向飞向目标。为使尽可能多的碎片击中目标,必须以一特定的 角 度(所谓 点火角 ZW)引爆炮弹。该点火角取决于炮弹和目标的相遇速度VB。根据本 发明 ,利用射击指挥仪计算出相遇速度VBg和系数并存贮在装置DS中以确定相遇速度VB。位于炮弹中的装置DS确定VB,计算,并与相比较。只要该系数达到并超过,就引爆。
权利要求

1、一个在目标(Z)附近引爆炮弹(G)的装置,其中在炮弹中有一装置(DS)用于确定炮弹(G)和目标(Z)的相遇速度(VZ+VG),其特征在于,发射时利用一定点射击指挥仪确定炮弹(G)和目标(Z)的相遇速度(VBg),使碎片击中目标,并将系数 (C)/(2VBg) 存入上述装置(DS)中;利用炮弹(G)中的装置(DS)确定相遇速度(VB),计算系数 (C)/(2VB) ,并将其与存贮值 (C)/(2VBg) 比较;只要相遇速度(VB)达到和超过存贮值(VBg),就开始引爆。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炮弹(G)的飞行轨道(A)平行于目标(Z)的飞行轨道(B)的情况下,以一给定的点火(ZW)引爆炮弹(G),根据公式:
CosZW= (VB)/(VG+VZ) = (相遇速度)/(炮弹速度+目标速度)
3、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炮弹(G)的飞行轨道(A)与目标(Z)的飞行轨道(B)互相倾斜但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情况下,以一给定的点火角(ZW)引爆炮弹,根据公式:
tgZW= (VR-VZSinFW)/(VG+VZCosFW)
其中:
VR为碎片S的平均径向速度,
VZ为目标速度,
VG为炮弹速度,
FW为炮弹(G)和目标(Z)的飞行轨道A和B之间的夹角。
4、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炮弹(G)的飞行轨道(A)倾斜于目标(Z)的飞行轨道(B)的情况下,以一给定的点火角(ZW)引爆炮弹(G),根据公式:
t g ZW= VR 2 -(VZSi n FW ) 2VG + VZCos FW
5、按照权利要求1-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炮弹(G)中的装置(DS)是一多普勒传感器,它包括下列部件:
一个存贮器(1),存贮由光速(C)和多普勒相遇速度得到的系数 (C)/(2VBgK) = (fO)/(KfDg) ,
一个计数器(2),确定当前的比例关系 (C)/(2VBK) ,
一个比较器(3),比较已计算出的比例关系 (C)/(2VBgK) 与当前确定的比例关系 (C)/(2VBK) 。
6、按照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普勒传感器在T-t秒之后开始工作(接近目标之前),因此可减少对炮弹的干扰。
7、按照权利要求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未达到角度ZW时,炮弹T秒后爆炸(直接在目标附近)。
8、按照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并比较系数 (fO)/(fD) 而不受发送频率fO的散射的影响,因而在同一位置引爆所有点火器。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在接近目标Z处引爆炮弹G的装置,其中在炮弹G中有一用于确定炮弹G和目标Z的相遇速度的装置DS。

在这类技术的已公知的装置(见DE-A-2527368)中,是由炮弹和目标之间的相遇速度来确定接近点火器中传感器点火ZW(图1),从而影响到炮弹碎片的主作用方向。

这种已知装置的缺点是,除了上述确定相遇速度的装置之外,还必须在炮弹中放置一个以所希望的点火角引爆的传感器。

这种用于以所希望的点火角引爆的接近点火器的传感器是公知的(见US-A3,046,892和US-A3,242,339)。

但这种传感器也有缺点,即它不依赖于炮弹和目标的相遇速度。点火角ZW大部分是固定设置的。这会导致碎片从目标旁边飞过。

本发明的任务,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实现这样一种装置,它正好在所希望的点火角度将炮弹引爆,同时精确地(即注意到所有因素)考虑了相遇速度,但不需考虑炮弹和目标之间的“储备量(Ablage)D”。

本发明的任务将如此解决:用一定点射击指挥仪确定榴弹经过飞行时间T后炮弹与目标之间的相遇速度VBg,使得碎片击中目标。数值,

(C)/(2VBg) = (fO)/(fD) 在榴弹G的发射中(不包括飞行时间T)数据输入到点火器并存贮起来。

C-光速

VBg-使碎片击中目标的相遇速度

fO-点火器的发送频率

fD-多普勒频率

经过T-t秒后,接通接近传感器

T-与目标相撞之前榴弹的飞行时间

t-前置时间

这个措施的目的是,使点火器不受干扰电磁波的影响。

点火器测量当前产生的多普勒频率fD1,并将比例式

(fO1)/(fD1) = (C)/(2VB)

与以前由炮瞄雷达所确定的值

(fO)/(fD) = (C)/(2VB)

进行比较。

只要VB≤VBg或

(fO1)/(fD1) ≥ (fO)/(fD)

则引爆。

因为目标储备量D只能由射击计算装置大概估计,所以点火角ZW不能依赖D。

参照以下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炮弹引爆装置的实施例

图1.炮弹与目标在引爆时刻的简图,假定炮弹与目标的飞行轨道是互相平行的。

图2.炮弹、目标和碎片的速度矢量图。

图3.如图1的简图,假定炮弹与目标的飞行轨道互相倾斜,但位于同一平面内。

图4.如图1的简图,假定炮弹与目标的飞行轨道互相倾斜。

图5.根据本发明引爆炮弹装置的框图

按照图1、3和4,炮弹G沿飞行轨道A运动,目标Z沿飞行轨道B运动,按照图1,飞行轨道A和B互相平行,按照图3在E点相交,而按照图4是互相倾斜的。按照图1,两个飞行轨道A和B的距离D是恒定的,并用储备量D表示。

由于这个储备量D,炮弹G错过了目标Z。根据图3,为击中目标Z,炮弹G必须沿飞行轨道A′飞行。飞行轨道A的储备量同样为D。

根据图4,储备量D相应于炮弹G和目标Z的飞行轨道A和B之间的最短距离。如果设定两个分别经过飞行轨道A和B的平行平面,那么储备量与其间距离D是不同的。

在引爆炮弹G时,碎片S以速度VS沿碎片离开角度SW朝向目标Z飞行。这个角度SW是由炮弹G的速度VG和碎片S的平均径向速度VR决定的。按照图1,

tg SW= (VR)/(VG) 或SW=arc tg (VR)/(VG)

为使炮弹G的碎片S到达目标Z,炮弹G必须以点火角ZW引爆。这个角度ZW由飞行轨道A及炮弹G和目标Z之间的直线GZ构成。

按照图2,这个点火角ZW由目标速度VZ、炮弹速度VG和平均径向碎片速度VR决定,并且

tg ZW= (VR)/((VZ+VG)) 或ZW=arc tg (VR)/((VG+VZ))

因此点火角ZW是与炮弹G相对目标Z的储备量D无关的。

按照图1,炮弹G和目标Z之间的相遇速度VB1为:

VB1=(VG+VZ)COS ZW(公式1)

另一方面由图2得出点火角ZW为:

COSZW=VG +VZ (VG + VZ ) 2 +V R 2

由此得出相遇速度VB1:

VB 1= (VG +VZ) 2 (VG + VZ ) 2 +V R 2

按照图3,相遇速度VB2为:

VB2=VG COS ZW+VZ COS(FW+ZW)

(公式2)

按照图3,确定点火角ZW为:

tg ZW= (VR-VZSinFW)/(VG+VZCosFW)

由此得出相遇速度VB2:

VB 2= (VG+VZCosFW) 2-VZSinFW(VR-VZSinFW) (VG+VZCosFW) 2 +(VR-VZSinFW) 2

按照图4,相遇速度VB3为:

VB3=VZCosAW+VGCosZW(公式3)

按照图4,确定点火角ZW为:

t g ZW= VR 2 -(VZSi n FW ) 2VG + VZCos FW

进一步定出目标飞行轨道B与炮弹G和目标Z之间的连线ZG之间的夹角AW:

Cos AW= VGCosFW+VZCos 2FW (VG+VZCosFW) 2 +VR 2 -(VZSinFW) 2

按照图5,在炮弹G中有一多普勒传感器DS,它发射频率为fO的雷达信号,并接收从目标Z反射回来的频率为fO+fD的信号。该多普勒传感器具有一个与混频器M相连的发送-接收天线SE。混频器M一端与振荡器OZ相连,另一端与低通滤波器TP相连。振荡器OZ通过分频器T与计数器2相连,低通滤波器TP通过 放大器V和比较器K也与计数器2相连。进而还有一数字比较器3,其一端与计数器2相连,另一端与存贮器1相连。只要系数 (C)/(2VB) 超过一个已给出的以前测量值fD1,则数字比较器3给出一引爆信号。利用多普勒传感器测出当前相遇速度VB= (CfD)/(2fO) 并计算出比例式 (fO)/(fD) = (C)/(2VB) 。

另一方面,由射击指挥仪确定相遇速度VBg和点火角ZW,从而使榴弹碎片击中目标,这时要考虑到:

a)经过T秒后的目标速度VZ,

b)径向碎片速度VR,

c)经过T秒后的炮弹速度VG,

d)角度FW(飞行轨道A和B之间)。

为此要计算出比例关系 (fO)/(fD1) = (C)/(2VBg) 并在榴弹发射时送入点火器。

按照图1、3和4,只要目标Z和炮弹G之间的距离不是远远大于飞行轨道A和B之间的储备量D,点火角ZW就是改变的,因此CosZW及SinZW也是改变的。从以上公式、特别是从公式1、2和3中可看出,点火角ZW是由相遇速度VB决定的。借助于比较器3、经过相遇速度的比较,可实现在一给定的点火角ZW状况下引爆。

上述装置的作用方式如下:

在炮弹G发射时,借助于一已知结构的射击指挥仪确定炮弹G的发射速度VGO和目标的速度VZ。由这两个值计算出炮弹G和目标Z的相遇速度VBg。这个计算值以例如 (fO)/(KfD1) = (C)/(2VBgK) 的形式存入存贮器1,其中fO为振荡器频率,K为分频因子,fD1为从目标Z反射的信号相对于炮弹G的频率。

只要飞行的炮弹G的多普勒传感器DS-开始工作,它就发送一频率为fO的波束。从目标反射的波束其频率为fO+fD。这个波通过低通滤波器TP、放大器V和比较器K到达计数器2。 (fO)/(KfD) = (C)/(2VBK) 的值从计数器2又送到数字比较器3。同时,存贮在存贮器1中的值 (C)/(2VBgK) 也送到数字比较器3。这两个值在比较器3中进行比较。只要这两个值一相等,就产生点火信号ZS并引爆炮弹G。

按照图1,炮弹G和目标Z沿互相平行的飞行轨道A和B飞行,飞行轨道A和B间的距离为D。炮弹G和目标Z越接近,炮弹轨道A和直线GZ(炮弹G与目标Z间连线)之间的角度ZW就越大。只要这个角度ZW达到所期望值,即点火角ZW,就引爆炮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