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

申请号 CN201610243305.4 申请日 2016-04-18 公开(公告)号 CN105806151A 公开(公告)日 2016-07-27
申请人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发明人 金玲; 张晶; 张程; 张木; 王亮; 丛彦超; 李新田; 李翔; 孙亮; 陈皓; 韩英宏; 刘珺怡; 周晓和; 赵日; 朱忠领; 乐贵高; 马友林; 高晶晶; 张家骏; 秦华海;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包括金属壳体及适配器,适配器由密到疏非均匀安装于金属壳体上,金属壳体为分瓣式柱形结构,金属壳体连接构成发射筒,导弹可置于发射筒中,适配器外形与金属壳体相匹配,为圆弧形结构,适配器包括本体和预埋件,本体材料为聚 氨 酯 泡沫 ,适配器圆弧形内表面 喷涂 或粘接聚四氟乙烯,预埋件材料为金属,在本体成型过程中预埋在本体的聚氨酯泡沫中,预埋件与金属壳体通过螺钉连接,通过调节螺钉控制预埋件高度,进而调整适配器与导弹之间的间隙量。本发明适配器与发射筒固连,导弹发射脱离发射筒后,适配器不随导弹离开发射筒,实现了与导弹的分离功能,可重复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壳体(4)及适配器,适配器由密到疏非均匀安装于金属壳体(4)上,金属壳体(4)为分瓣式柱形结构,金属壳体(4)连接构成发射筒,导弹可置于发射筒中,适配器外形与金属壳体(4)相匹配,为圆弧形结构,适配器包括本体(1)和预埋件(3),本体(1)材料为聚泡沫,适配器圆弧形内表面喷涂或粘接聚四氟乙烯,以减小适配器与导弹接触面之间的摩擦,预埋件(3)材料为金属,在本体(1)成型过程中预埋在本体(1)的聚氨酯泡沫中,预埋件(3)与金属壳体(4)通过螺钉(2)连接,通过调节螺钉(2)控制预埋件高度,进而调整适配器与导弹之间的间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螺钉(2)控制预埋件高度,使适配器与导弹外表面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适配器与导弹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于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壳体加工精度-3mm~3mm,适配器本体厚度为12mm~1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适配器刚度K值范围为1×106N/m~1.5×106N/m。(适配器太软易变形,不能起到导向、支撑固定作用,太硬则无减振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适配器上中心对称设置4个预埋件,两个预埋件之间的弧度为17°~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壳体(4)及适配器的弧度与导弹直径相匹配,适配器弧度为30°~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适配器由密到疏非均匀分布,导弹头部对应适配器分布较密端,导弹尾部对应适配器分布较疏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调整后的适配器与导弹等间距量在1mm以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适配器由密到疏非均匀安装于金属壳体(4)上,并沿金属壳体(4)轴向分布,适配器数量为10片,使导弹与适配器之间的摩擦力不阻碍导弹进出发射筒。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属于发射系统调节支撑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适配器结构是导弹与导弹发射筒之间的连接和支撑装置,对导弹在发射筒中的贮存、运输、装卸和发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适配器结构设计技术是发射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0003] 垂直热发射通垂同心筒要求导弹发射过程中不能有抛出物,因此,需要采用减振垫式适配器(以下简称“适配器”),即适配器固定在发射筒内筒内壁面上,不随导弹运动实现分离。在导弹和发射筒贮存、运输过程中,适配器的作用是固定、支承、平衡导弹;当导弹处于发射状态时,适配器对导弹主要起导向作用。适配器必须具有较好的减振性能,且必须有一定的学强度,成型工艺性要良好,容易预先埋置预埋件(调整质心、固件、增强件等)。开展适配器的减振垫设计与力学性能分析,从减振垫的材料选择、结构形式、优化设计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减振垫的力学特性是关键设计要素。
[0004] 现有适配器结构均为调节范围较小的高匹配性结构,对发射筒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这样就增加了发射筒的加工成本,并加大了适配器的安装难度。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使在发射筒加工精度不高,尺寸偏差较大的情况下,通过调整适配器自身尺寸来适应发射筒尺寸偏差。
[0006]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包括金属壳体及适配器,适配器由密到疏非均匀安装于金属壳体上,金属壳体为分瓣式柱形结构,金属壳体连接构成发射筒,导弹可置于发射筒中,适配器外形与金属壳体相匹配,为圆弧形结构,适配器包括本体和预埋件,本体材料为聚泡沫,适配器圆弧形内表面喷涂或粘接聚四氟乙烯,以减小适配器与导弹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预埋件材料为金属,在本体成型过程中预埋在本体的聚氨酯泡沫中,预埋件与金属壳体通过螺钉连接,通过调节螺钉控制预埋件高度,进而调整适配器与导弹之间的间隙量。
[0007] 通过调节螺钉控制预埋件高度,使适配器与导弹外表面等间距。
[0008] 适配器与导弹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于0.1。
[0009] 金属壳体加工精度-3mm~3mm,适配器本体厚度为12mm~18mm。
[0010] 适配器刚度K值范围为1×106N/m~1.5×106N/m。
[0011] 每个适配器上中心对称设置4个预埋件,两个预埋件之间的弧度为17°~19°。
[0012] 金属壳体及适配器的弧度与导弹直径相匹配,适配器弧度为30°~32°。
[0013] 适配器由密到疏非均匀分布,导弹头部对应适配器分布较密端,导弹尾部对应适配器分布较疏端。
[0014] 调整后的适配器与导弹等间距量在1mm以内。
[0015] 适配器由密到疏非均匀安装于金属壳体上,并沿金属壳体轴向分布,适配器数量为10片,使导弹与适配器之间的摩擦力不阻碍导弹进出发射筒。
[001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 (1)原有随导弹出筒适配器结构复杂,无法重复使用,本发明适配器与发射筒固连,导弹发射脱离发射筒后,适配器不随导弹离开发射筒,实现了与导弹的分离功能,可重复使用;
[0018] (2)本发明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是在发射筒加工精度不高,尺寸偏差较大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可通过调整自身尺寸来适应发射筒尺寸偏差的结构。该结构可安装于不同尺寸的发射筒内壁,增加了导弹与发射筒之间的间隙调节量,在满足导弹在发射筒内的导向、支撑固定、减振及发射分离等多种功能外,大大降低了发射筒的加工精度,有效减小了产品成本。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适配器结构平面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适配器预埋件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适配器结构立体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适配器对导弹的摩擦力曲线;
[0024] 图6为本发明适配器的刚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6] 本发明为一种适用于通垂同心筒垂直热发射的大型薄壁非封闭式尺寸偏差较大的发射筒的导弹支撑调节结构,导弹在发射筒内停放、运输过程中对导弹起支撑固定与减振作用;导弹在装填到发射筒内,及导弹发射过程中,对导弹起导向作用;导弹发射脱离发射筒后,适配器须自行与导弹分离;本发明结构可安装于不同尺寸的发射筒内壁,增加导弹与发射筒之间的间隙调节量,操作方便,降低加工精度及成本。具体结构为:
[0027] 如图1所示,包括金属壳体4及适配器,适配器由密到疏非均匀安装于金属壳体4上,并沿金属壳体4轴向分布,适配器数量为10片,使导弹与适配器之间的摩擦力不阻碍导弹进出发射筒。导弹头部对应适配器分布较密端,导弹尾部对应适配器分布较疏端。金属壳体4为分瓣式柱形结构,4瓣金属壳体4连接构成发射筒,导弹可置于发射筒中,适配器外形与金属壳体4相匹配,如图4所示,为圆弧形结构,适配器包括本体1和预埋件3,如图2所示,本体1材料为聚氨酯泡沫,适配器圆弧形内表面喷涂或粘接聚四氟乙烯,以减小适配器与导弹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二者之间的摩擦系数需小于0.1,预埋件3材料为金属,在本体1成型过程中预埋在本体1的聚氨酯泡沫中,如图3所示,预埋件3与金属壳体4通过螺钉2连接,通过调节螺钉2控制预埋件高度,使适配器与导弹外表面等间距,进而调整适配器与导弹之间的间隙量,调整后的适配器与导弹等间距量在1mm以内。
[0028] 本发明金属壳体加工精度-3mm~3mm,适配器本体厚度需适应该范围,可将其设计为12mm~18mm,适配器刚度范围为1×106N/m~1.5×106N/m,适配器太软易变形,不能起到导向、支撑固定作用,太硬则无减振效果。
[0029] 本发明每个适配器上中心对称设置4个预埋件,两个预埋件之间的弧度为17°~19°。金属壳体4及适配器的弧度与导弹直径相匹配,适配器弧度为30°~32°。
[0030] 如图5~6所示,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本发明整体结构方案在使用过程中的适配器摩擦力及刚度值满足设计要求,摩擦系数小于0.1,适配器刚度K值保证在1×106N/m~1.56
×10N/m。
[0031] 本发明的可调节偏差式适配器结构可安装于不同尺寸的发射筒内壁,使导弹与发射筒之间具有较大范围的间隙调节量,大大降低了发射筒的加工精度,有效减小了成本,并可以实现导弹在发射筒内的导向、支撑固定、减振及发射分离功能。该结构方案可推广应用于各种同心筒发射结构中。
[0032]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