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

申请号 CN201610288954.6 申请日 2016-05-04 公开(公告)号 CN105910493A 公开(公告)日 2016-08-31
申请人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发明人 王华吉; 邢春鹏; 赵衡柱; 张国栋; 吴新跃; 刘懿敏;
摘要 本 发明 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涉及一种用于发射筒的连接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连接可靠、能够将集中 载荷 扩散至发射筒的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包括相互固定的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所述第一连接板用来与发射筒(3)连接,第一连接板呈圆弧形以与发射筒的外形相匹配,第一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4),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传载 接口 (5),所述连接孔朝向第一连接板的圆心布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的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所述第一连接板用来与发射筒(3)连接,第一连接板呈圆弧形以与发射筒的外形相匹配,第一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4),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传载接口(5),所述连接孔朝向第一连接板的圆心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4)为圆孔,其朝向第一连接板(1)圆心布置的具体方式为:圆孔的轴线穿过第一连接板(1)的圆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2)之间设有两筋板(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4)的数量为6个,6个连接孔(4)呈矩形阵列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4)预留0.2~1㎜的孔径余量。

说明书全文

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发射筒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发射筒是导弹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接口多,局部载荷大,需要可靠的连接传载机构。目前,发射筒采用的传载结构连接方式多采用螺套,而螺套由于存在二次定位,连接精度不高,在载荷传递过程中,易出现偏载,导致偏离设计状态,产生缺陷。传载结构为实心封闭结构,重量大,传载效率低。传载结构采用的材料多为焊接件,初始缺陷不易控制,工艺难度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可靠、能够将集中载荷扩散至发射筒的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
[0004] 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包括相互固定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用来与发射筒连接,第一连接板呈圆弧形以与发射筒的外形相匹配,第一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传载接口,所述连接孔朝向第一连接板的圆心布置。
[0005] 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一体成型。
[0006] 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孔为圆孔,其朝向第一连接板圆心布置的具体方式为:圆孔的轴线穿过第一连接板的圆心。
[0007] 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两筋板。
[0008] 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6个,6个连接孔呈矩形阵列布置。
[0009] 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孔预留0.2~1㎜的孔径余量。
[0010] 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中的第一连接板用来与发射筒连接,第一连接板呈圆弧形以与发射筒的外形相匹配,安装时,第一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发射筒上的螺栓孔相对,通过螺栓将整个连接传载结构可靠地连接固定在发射筒上。第二连接板上的传载接口用来连接载荷,由于连接孔朝向第一连接板的圆心布置,能够保证发射筒与第一连接板的同轴度,从而使载荷可靠地扩散至发射筒。
[0011] 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中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筋板作为载荷传递路径,提高载荷传载效率,并且使整个连接传载结构为半开放结构,为螺栓连接操作提供空间。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的主视图;
[0014]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的安装状态图;
[0016] 图4为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的受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包括相互固定的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一体成型,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呈近似L形布置。所述第一连接板1用来与发射筒3连接,第一连接板1呈圆弧形以与发射筒
3的外形相匹配,第一连接板1上设有连接孔4,所述第二连接板2上设有传载接口5,所述连接孔4朝向第一连接板1的圆心布置。
[0018] 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孔4为圆孔,其朝向第一连接板1圆心布置的具体方式为:圆孔的轴线穿过第一连接板1的圆心。当然,连接孔4的形状并不限于圆孔,还可为其他形状,只要方便螺栓7穿过即可。
[0019] 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2之间设有两块筋板6,两块筋板6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的两端,也即设在第二连接板2的两端。两块筋板6的设置不仅能够增加连接传载结构自身的强度,并且能够用来传递载荷,提高载荷的传递效率。
[0020] 连接孔4的数量为6个,6个连接孔4呈矩形阵列布置,具体为两行三竖排列。当然,连接孔4的数量以及具体的排列方式不局限于以上所述,还可以为其他方式的排列。
[0021] 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孔4预留0.2~1㎜的孔径余量。同时,发射筒3上的螺栓孔也预留0.2~1㎜的孔径余量。上述的余量是指比正常孔径小,比如是φ20的孔,连接传载结构和发射筒上先都打φ19~φ19.8的孔,连接传载结构安装定位时,先以连接传载结构的传载接口5定位(这个时候传载结构的连接孔4与发射筒的螺栓孔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再将两个孔同时机加至φ20,保证两个孔同轴,再连接螺栓7。两个孔同轴有利于传递剪切载荷,使螺栓7承载效率提高。
[0022] 在螺栓7连接前,需要将传载结构的连接孔4与发射筒的螺栓孔的孔径余量一起机加到位,这样可以保证接口尺寸精度同时,不影响传载结构与发射筒3的连接。因此,在螺栓7连接的时候,每个螺栓7都能顺利地旋到螺栓孔中而将连接传载结构固定在发射筒3上。
[0023] 如图3所示,并结合图4所示,本发明中的第一连接板1用来与发射筒3连接,第一连接板1呈圆弧形以与发射筒3的外形相匹配,安装时,第一连接板1上的连接孔4与发射筒3上的螺栓孔相对,通过螺栓7将整个连接传载结构可靠地连接固定在发射筒3上。第二连接板2上的传载接口5用来连接载荷,由于连接孔4朝向第一连接板1的圆心布置,能够保证发射筒3与第一连接板1的同轴度,从而使载荷可靠地扩散至发射筒3。
[0024] 本发明发射筒用连接传载结构中的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2之间设置筋板6作为载荷传递路径,提高载荷传载效率,并且使整个连接传载结构为半开放结构,为螺栓连接操作提供空间。
[0025] 本发明中的第一、二连接板1、2之间呈L形布置,在第一、二连接板1、2上分别设置连接孔4和传载接口5,充分利用结构空间,同时降低结构重量。
[0026]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0027] (1)发射筒3与连接传载结构精确定位,如图4所示,载荷F能够可靠传递至发射筒3结构上;
[0028] (2)连接传载结构重量与传统结构比降低了30%;
[0029] (3)充分利用筋板6进行传载,有效提高传载效率。
[0030] 本发明连接传载结构采用锻件按照图纸尺寸机械加工,采用工装将连接传载结构与发射筒3进行定位,配绞连接孔4。
[0031]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