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

申请号 CN201580056296.1 申请日 2015-10-13 公开(公告)号 CN107076525A 公开(公告)日 2017-08-18
申请人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神藤正宪; 筒井正浩; 织谷好男; 滨馆润一;
摘要 扁平管(63)沿管段方向配置。插入翅片(66)形成有多个缺口部(67),该多个缺口部(67)沿与管段方向和扁平管(63)的长度方向交叉的管插入方向延伸,该插入翅片沿扁平管(63)的长度方向配置。缺口部(67)中在插入有扁平管(63)的状态下与扁平管(63) 接触 的部分是管插入部(80)。在插入翅片(66)中被夹在沿管段方向相邻的管插入部(80)之间的多个翅片中间部(81)上,通过使插入翅片(66)鼓出而形成有形成平坦面(85)的 基座 部(84)。
权利要求

1.一种热交换器(23),该热交换器具备:多个扁平管(63),它们以扁平面(64)对置的状态沿规定的管段方向配置;和多个插入翅片(66),它们形成有多个缺口部(67),该多个缺口部沿与所述管段方向和所述扁平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管插入方向延伸,用于插入所述扁平管,所述多个插入翅片沿所述扁平管的长度方向配置,所述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当将所述缺口部中在插入有所述扁平管的状态下与所述扁平管接触的部分作为管插入部(80)时,在所述插入翅片中被夹在沿所述管段方向相邻的所述管插入部之间的多个翅片中间部(81)上,通过使所述插入翅片鼓出而形成有形成平坦面(85)的基座部(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23),其中,
所述平坦面(85)配置在如下位置:其整体比所述插入翅片(66)的基面(66a)向所述扁平管(63)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23),其中,
所述平坦面(85)具有:沿所述管插入方向延伸的彼此平行的第一边(85a)和第二边(85b);第三边(85c),其将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的所述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的端部彼此连结起来;和第四边(85d),其将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的所述管插入方向的里侧的端部彼此连结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23),其中,
在所述基座部(84)的所述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和里侧,通过使所述插入翅片(66)鼓出而形成有沿所述管插入方向延伸的肋部(92、96),
所述肋部与所述第三边(85c)和所述第四边(85d)连续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23),其中,
在所述插入翅片(66)上形成有:翅片近前部(82),其从所述多个翅片中间部(81)的所述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的端部朝向所述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分别延伸;和翅片里部(83),其从所述多个翅片中间部的所述管插入方向的里侧的端部朝向所述管插入方向的里侧与所述多个翅片中间部的所述管插入方向的里侧的端部连续地延伸,
所述肋部(92、96)跨越所述翅片中间部与所述翅片近前部的边界部以及所述翅片中间部与所述翅片里部的边界部而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23),其中,
在所述基座部(85)上,通过对所述插入翅片(66)进行切弯加工而形成有气窗(86)。

说明书全文

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特别是涉及具备多个扁平管和多个插入翅片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3320号公报)所示,有一种热交换器,其具备多个扁平管和多个插入翅片。扁平管以扁平面对置的状态沿规定的管段方向配置。插入翅片形成有多个缺口部,该多个缺口部沿与管段方向和扁平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管插入方向
延伸,用于插入扁平管,该插入翅片沿扁平管的长度方向配置。这里,在插入翅片上,沿管插入方向形成有形成山型的倾斜面的多个山部(waffle)。

发明内容

[0003]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热交换器中,在将扁平管向插入翅片的缺口部插入时,有可能在沿管插入方向相邻的山部之间的谷部中发生插入翅片的压曲。即,在将扁平管向插入翅
片的缺口部中插入时,山部之间的谷部成为V字状的折痕,有可能插入翅片发生弯折。
[0004]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具备多个扁平管和多个插入翅片的热交换器中,抑制将扁平管向缺口部中插入时插入翅片发生压曲。
[0005] 第一方面的热交换器是包括多个扁平管和多个插入翅片的热交换器。扁平管以扁平面对置的状态沿规定的管段方向配置。插入翅片形成有多个缺口部,该多个缺口部沿与
管段方向和扁平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管插入方向延伸,用于插入扁平管,所述插入翅片沿
扁平管的长度方向配置。这里,缺口部中在插入有扁平管的状态下与扁平管接触的部分是
管插入部。并且,这里,在插入翅片中被夹在沿管段方向相邻的管插入部之间的多个翅片中间部上,通过使插入翅片鼓出而形成有形成平坦面的基座部。
[0006] 这里,由于在翅片中间部形成有形成平坦面的基座部,因此,与专利文献1那样的在插入翅片形成山部的情况不同,在将扁平管向插入翅片的缺口部中插入时,没有山部之
间的谷部那样的V字状的折痕的部分。因此,能够提高与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翅片强
度,能够抑制将扁平管向缺口部插入时插入翅片发生压曲。
[0007] 第二方面的热交换器根据第一方面的热交换器,其中,平坦面的整体配置在比插入翅片的基面向扁平管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突出的位置。这里,插入翅片的基面是指形成基
座部及其它部分之前的状态下的插入翅片的翅片面。
[0008] 第三方面的热交换器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热交换器,其中,平坦面具有:沿管插入方向延伸的彼此平行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第三边,其将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的端部彼此连结起来;和第四边,其将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管插入方向的里侧的端部
彼此连结起来。
[0009] 这里,基座部形成的平坦面具有大致四方形状。因此,特别是能够利用作为形成大致四方形状的四边的一部分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提高与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翅片强度。
[0010] 第四方面的热交换器根据第三方面的热交换器,其中,在基座部的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和里侧,通过使插入翅片鼓出而形成有沿管插入方向延伸的肋部,并且肋部与第三
边和第四边连续地配置。
[0011] 这里,通过与第三边和第四边连续地配置肋部,从而能够使肋部与基座部一体化而避免基座部的第三边及第四边成为折痕。因此,能够提高基座部和基座部的管插入方向
的近前侧和里侧的部分处的与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翅片强度。
[0012] 第五方面的热交换器根据第四方面的热交换器,其中,在插入翅片形成有:翅片近前部,其从多个翅片中间部的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的端部朝向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分别延伸;和翅片里部,其从多个翅片中间部的管插入方向的里侧的端部朝向管插入方向的里侧
而与多个翅片中间部的管插入方向的里侧的端部连续地延伸。并且,这里,肋部跨越翅片中间部与翅片近前部的边界部和翅片中间部与翅片里部的边界部而配置。
[0013] 这里,由于以跨越翅片中间部与翅片近前部的边界部和翅片中间部与翅片里部的边界部的方式配置肋部,因此,能够提高翅片中间部与翅片近前部的边界部和翅片中间部
与翅片里部的边界部处的与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翅片强度。因此,在将扁平管向插入
翅片的缺口部中插入时,能够抑制以翅片中间部与翅片里部的边界部为起点的插入翅片的
压曲,此外,在扁平管被插入到插入翅片而被接合的状态下,能够抑制以翅片中间部与翅片近前部的边界部为起点的插入翅片的压曲。
[0014] 第六方面的热交换器根据第一至第五方面的热交换器中的任一方面,其中,在基座部上,通过对插入翅片进行切弯加工而形成有气窗。
[0015] 这里,由于在基座部形成有气窗,因此,与在翅片中间部的未形成山部的部分形成气窗的情况相比,在形成翅片中间部的气窗的部分处也能够提高与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翅片强度,此外,与在山部形成气窗的情况相比,能够设置较大尺寸(特别是在管段方向上较大的尺寸)的气窗。因此,能够抑制将扁平管向插入翅片的缺口部中插入时插入翅片的压曲,并能够提高传热性能。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具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0017] 图2是示出室外单元的外观的立体图。
[0018] 图3是示出将室外单元的顶板卸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0019] 图4是示出将室外单元的顶板、前板和侧板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0] 图5是室外热交换器的概略立体图。
[0021] 图6是图5的热交换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2] 图7是示出从沿传热管的长度方向的方向观察图6的热交换部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0023] 图8是示出传热翅片的要部的图。
[0024] 图9是图8的I-I剖视图。
[0025] 图10是图8的II-II剖视图、III-III剖视图和IV-IV剖视图。
[0026] 图11是从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观察图8的图和从管插入方向的里侧观察图8的图。
[0027] 图12是图8的V-V剖视图。
[0028] 图13是示出变形例的热交换器的图,并且是与图7对应的图。
[0029] 图14是示出变形例的热交换器的图,并且是与图7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可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0031] (1)空调装置的基本结构
[0032] 图1是具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空调装置1的概略构成图。
[0033] 空调装置1是可通过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来进行建筑物等的室内的制冷和制热的装置。空调装置1主要通过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被连接起来而构成。这里,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经由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被连接起来。即,室外单元2和
室内单元4经由制冷剂联络管5、6被连接起来,从而构成空调装置1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剂回
路10。
[0034] <室内单元>
[0035] 室内单元4被设置在室内,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室内单元4主要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1。
[0036] 室内热交换器41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而发挥作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热交
换器。室内热交换器41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连接,室内热交换器41的气体侧与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连接。
[0037] 室内单元4具有室内扇42,该室内风扇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到室内单元4内而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作为供给空气提供到室内。即,室内单元4具有室内风扇42作为向室内热交换器41提供作为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加热源或
冷却源的室内空气的风扇。这里,使用了通过室内风扇用达42a驱动的离心风扇或多翼风扇等作为室内风扇42。
[0038] <室外单元>
[0039] 室外单元2被设置在室外,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室外单元2主要具有压缩机21、四路切换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液体侧关闭阀25和气体侧关闭阀26。
[0040] 压缩机21是将冷冻循环的低压的制冷剂压缩至成为高压的设备。压缩机21是通过压缩机用马达21a驱动旋转式或涡旋式等容积式的压缩要素(未图示)旋转的密闭式结构。
压缩机21的吸入侧连接有吸入管31,排出侧连接有排出管32。吸入管31是将压缩机21的吸
入侧和四路切换阀22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排出管32是将压缩机21的排出侧和四路切换阀
22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
[0041] 四路切换阀22是用于对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切换的切换阀。在制冷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进行向制冷循环状态的切换,在所述制冷循环状态下,使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在压缩机21中被压缩的制冷剂的散热器而发挥作用,并且使室内热交换器
41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即,在制冷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使压缩机21的排出侧(这里是排出管32)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这里是第一气
体制冷剂管33)连接起来(参照图1的四路切换阀22的实线)。并且,压缩机21的吸入侧(这里是吸入管31)与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侧(这里是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连接起来(参照图1的
四路切换阀22的实线)。此外,在制热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进行向制热循环状态的切换,在所述制热循环状态下,使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散热的制冷剂的蒸发器
而发挥作用,并且使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在压缩机21中被压缩的制冷剂的散热器而发挥作
用。即,在制热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使压缩机21的排出侧(这里是排出管32)与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侧(这里是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连接起来(参照图1的四路切换阀22的虚线)。并
且,压缩机21的吸入侧(这里是吸入管31)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这里是第一气体制
冷剂管33)连接起来(参照图1的四路切换阀22的虚线)。这里,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是将四
路切换阀22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是将四
路切换阀22与气体侧关闭阀26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
[0042] 室外热交换器23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将室外空气作为冷却源的制冷剂的散热器而发挥作用、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将室外空气作为加热源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热
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管35连接,气体侧与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
连接。液体制冷剂管35是将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和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侧连接起来的
制冷剂管。
[0043] 膨胀阀24是在制冷运转时将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的冷冻循环的高压的制冷剂减压到冷冻循环的低压的阀。此外,膨胀阀24是在制热运转时将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散
热的冷冻循环的高压的制冷剂减压到冷冻循环的低压的阀。膨胀阀24被设置在液体制冷剂
管35的靠近液体侧关闭阀25的部分。这里,使用电动膨胀阀作为膨胀阀24。
[0044] 液体侧关闭阀25和气体侧关闭阀26是被设置在与外部的设备/配管(具体而言是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连接的连接口的阀。液体侧关闭阀25被设置在
液体制冷剂管35的端部。气体侧关闭阀26被设置在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的端部。
[0045] 室外单元2具有室外风扇36,该室外风扇用于在将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外单元2内而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与制冷剂热交换后排出到外部。即,室外单元2具有室外风扇36作为向室外热交换器23提供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冷却源或加热源的室外空
气的风扇。这里,使用通过室外风扇用马达36a驱动的螺旋桨式风扇等作为室外风扇36。
[0046] <制冷剂联络管>
[0047] 制冷剂联络管5、6是在将空调装置1设置于建筑物等的设置场所时在现场施工的制冷剂管,根据设置场所、室外单元2与室内单元4的组合等设置条件而使用具有各种长度
及管径的制冷剂管。
[0048] (2)空调装置的基本动作
[0049] 下面,使用图1对空调装置1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空调装置1可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作为基本动作。
[0050] <制冷运转>
[0051] 在制冷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被切换成制冷循环状态(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状态)。
[0052] 在制冷回路10中,冷冻循环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21中并在被压缩到成为冷冻循环的高压后被排出。
[0053] 从压缩机21被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四路切换阀22而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
[0054] 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而发挥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通过室外风扇36与被提供作为冷却源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
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
[0055] 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被送到膨胀阀24。
[0056] 被送到膨胀阀24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24被减压到冷冻循环的低压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24被减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液
体侧关闭阀25和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而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1。
[0057] 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1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通过室内风扇42与被提供作为加热源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由此,室内空气被冷却,然后,被提供到室内而进行室内的制冷。
[0058] 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蒸发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气体侧关闭阀26和四路切换阀22而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21中。
[0059] <制热运转>
[0060] 在制热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被切换成制热循环状态(图1中的虚线所示的状态)。
[0061] 在制冷剂回路10中,冷冻循环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21中并被压缩到冷冻循环的高压后被排出。
[0062] 从压缩机21中被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四路切换阀22、气体侧关闭阀26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6而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1。
[0063] 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1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通过室内风扇42而与被提供作为冷却源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由此,室内空气被加热,然后,被提供到室内而进行室内的制热。
[0064] 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散热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液体制冷剂联络管5和液体侧关闭阀25而被送到膨胀阀24。
[0065] 被送到膨胀阀24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24被减压到冷冻循环的低压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24被减压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
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
[0066] 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通过室外风扇36与被提供作为加热源的室外空气进行热
交换而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
[0067] 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蒸发的低压的制冷剂通过四路切换阀22而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21中。
[0068] (3)室外单元的基本结构
[0069] 下面,使用图1至图4对室外单元2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图2是示出室外单元2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室外单元2的将顶板57卸下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将室
外单元2的顶板57、前板55、56和侧板53、54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铅垂”及“前面”、“侧面”、“背面”、“顶面”、“底面”等词语是指以风扇吹出格栅55b侧的面作为前面的情况下的方向及面。
[0070] 室外单元2具有单元外壳51的内部被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隔板58间隔成送风机室S1和机械室S2的结构(所谓的箱型结构)。室外单元2构成为,将室外空气从单元外壳51的背面和侧面的一部分吸入到内部后将空气从单元外壳51的前面排出。室外单元2主要具有:单元外壳51;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设备/配管类,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21、四路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关闭阀25、26和将这些设备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31~35;和室外风扇36及室外风扇用马达36a。另外,这里,对送风机室S1形成于单元外壳51的靠左侧面处、机械室S2形成于单元外壳51的靠右侧面处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左右相反。
[0071] 单元外壳51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主要容纳: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设备/配管类,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21、四路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关闭阀25、26和将这些设备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31~35;和室外风扇36及室外风扇用马达36a。单元外壳51具有:底板52,其载置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设备/配管类21~26、31~35及室外风扇36等;送风机室侧侧板53、机械室侧侧板54、送风机室侧前板55、机械室侧前板56、顶板57和两个安装脚59。
[0072] 底板52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底面部分的板状部件。
[0073] 送风机室侧侧板53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靠送风机室S1的侧面部分(这里是左侧面部分)的板状部件。送风机室侧侧板53的下部被固定于底板52,这里,送风机室侧侧板53的前面侧的端部与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左侧面侧的端部为一体的部件。在送风机室侧侧板53
形成有侧面风扇吸入口53a,该侧面风扇吸入口53a用于通过室外风扇36将室外空气从单元
外壳51的侧面侧吸入到单元外壳51内。另外,送风机室侧侧板53也可以是与送风机室侧前
板55分体的部件。
[0074] 机械室侧侧板54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靠机械室S2的侧面部分(这里是右侧面部分)的一部分和单元外壳51的靠机械室S2的背面部分的板状部分。机械室侧侧板54的下部
被固定于底板52。在送风机室侧侧板53的背面侧的端部与机械室侧侧板54的送风机室S1侧
的端部之间形成有背面风扇吸入口53b,该背面风扇吸入口53b用于通过室外风扇36将室外
空气从单元外壳51的背面侧吸入到单元外壳51内。
[0075] 送风机室侧前板55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送风机室S1的前面部分的板状部件。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下部被固定于底板52,这里,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左侧面侧的端部与送风
机室侧侧板53的前面侧的端部为一体的部件。在送风机室侧前板55设置有风扇吹出口55a,该风扇吹出口用于将被室外风扇36吸入到单元外壳51内的室外空气吹出到外部。在送风机
室侧前板55的前面侧设置有覆盖风扇吹出口55a的风扇吹出格栅55b。另外,送风机室侧前
板55也可以是与送风机室侧侧板53分体的部件。
[0076] 机械室侧前板56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机械室S2的前面部分的一部分和单元外壳51的机械室S2的侧面部分的一部分的板状部件。机械室侧前板56的送风机室S1侧的端部被
固定于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机械室S2侧的端部,机械室侧前板56的背面侧的端部被固定于
机械室侧侧板54的前面侧的端部。
[0077] 顶板57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顶面部分的板状部件。顶板57被固定于送风机室侧板53及机械室侧侧板54、送风机室侧前板55。
[0078] 隔板58是配置在底板52上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这里,通过隔板58将单元外壳51的内部左右地进行分割,从而形成靠左侧面的送风机室S1和靠右侧面的机械室
S2。隔板58的下部被固定于底板52,隔板58的前面侧的端部被固定于送风机室侧前板55,隔板58的背面侧的端部延伸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靠机械室S2的侧端部。
[0079] 安装脚59是沿单元外壳5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安装脚59是被固定于室外单元2的安装面上的部件。这里,室外单元2具有两个安装脚59,一个配置在靠近送风机室S1的位置,另一个配置在靠近机械室S2的位置。
[0080] 室外风扇36是具有多个翼的螺旋桨式风扇,其在送风机室S1内以与单元外壳51的前面(这里是风扇吹出口55a)对置的方式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3的前面侧的位置。室外风
扇用马达36a在送风机室S1内配置在室外风扇36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前后方向之间。室外
风扇用马达36a被载置在底板52上的马达支承座36b支承。并且,室外风扇36被枢轴支承于
室外风扇用马达36a。
[0081] 室外热交换器23是俯视为大致L字状的热交换器面板,其在送风机室S1内以沿着单元外壳51的侧面(这里是左侧面)和背面的方式被载置在底板52上。
[0082] 这里,压缩机21是纵型圆筒形状的密闭式压缩机,其在机械室S2内被载置在底板52上。
[0083] (4)室外热交换器的基本结构
[0084] 下面,使用图1至图6对室外热交换器23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图5是室外热交换器23的概略立体图。图6是图5的热交换部60的局部放大图。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表示方向及面的词语是指以室外热交换器23被载置于室外单元2
的状态为基准的方向及面。
[0085] 室外热交换器23主要具有:热交换部60,其进行室外空气与制冷剂的热交换;制冷剂分流器70、出入口集管71和中间集管72,它们被设置于热交换部60的一端侧(这里是右端侧);和连结集管74,其被设置在热交换部60的另一端侧(这里是左前端侧)。室外热交换器23是制冷剂分流器70、出入口集管71、中间集管72、连结集管74和热交换部60均是制或铝合金制的全铝热交换器,通过炉内钎焊等钎焊进行各部的接合。
[0086] <热交换部>
[0087] 热交换部60具有构成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上风侧的部分的上风侧热交换部61和构成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风侧的部分的下风侧热交换部62,相对于通过室外风扇36的驱动产
生的单元外壳51内的室外空气的通过方向而具有2列热交换部61、62并列的结构。上风侧热交换部61被配置在比下风侧热交换部62靠近单元外壳51的侧面(这里是左侧面)和背面的
一侧。即,热交换部60中相对于室外空气的通过方向位于靠近风扇吸入口53a、53b的上风侧的部分是上风侧热交换部61,位于比上风侧热交换部61离风扇吸入口53a、53b远的一侧的
下风侧的部分是下风侧热交换部62。并且,上风侧热交换部61具有构成室外热交换器23的
上部的上风侧主热交换部61a和构成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部的上风侧副热交换部61b。此
外,下风侧热交换部62具有构成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上部的下风侧主热交换部62a和构成室
外热交换器23的下部的下风侧副热交换部62b。
[0088] 热交换部60是由多个由扁平管构成的传热管63和多个由插入翅片构成的传热翅片66构成的插入翅片式的热交换器部。传热管63是铝制或铝合金制,其是具有成为传热面
的扁平面64和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小的内部流路65的扁平多孔管。多个传热管63以扁平面
64对置的状态沿规定的管段方向空开间隔地配置多段,长度方向的一端(这里是右端)与出
入口集管71或中间集管72连接,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这里是左前端)与连结集管74连接。即,多个传热管63配置在出入口集管71和中间集管72与连结集管74之间。这里,由于扁平管63
的扁平面64朝向铅垂方向,因此,管段方向是指铅垂方向,由于传热管63沿单元外壳51的侧面(这里是左侧面)和背面配置,因此,传热管63的长度方向是指沿单元外壳51的侧面(这里是左侧面)和背面的平方向。传热翅片66是铝制或铝合金制,其沿传热管63的长度方向空开间隔地配置多个。传热翅片66形成有多个缺口部67,该多个缺口部沿与管段方向和传热
管63的长度方向交叉的管插入方向延伸,用于插入传热管63。这里,管段方向是铅垂方向,并且,传热管63的长度方向是沿单元外壳51的侧面(这里是左侧面)和背面的水平方向,因
此,管插入方向是指与传热管63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水平方向,还与单元外壳51内的室外空
气的通过方向一致。缺口部67从传热翅片66的管插入方向的一缘部(这里是相对于室外空
气的通过方向的上风侧的缘部)沿水平方向细长地延伸。并且,这里,多个传热管63被划分成:构成上风侧主热交换部61a的传热管组、构成上风侧副热交换部61b的传热管组、构成下风侧主热交换部62a的传热管组和构成下风侧副热交换部62b的传热管组。此外,多个传热
翅片66被划分成:构成上风侧主热交换部61a和上风侧副热交换部61b共用的上风侧的列的
翅片组、构成下风侧主热交换部62a和下风侧副热交换部62b共用的下风侧的列的翅片组。
[0089] <制冷剂分流器>
[0090] 制冷剂分流器70被连接于液体制冷剂管35与出入口集管71的下部之间。制冷剂分流器70是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沿铅垂方向的部件。制冷剂分流器70构成为将通过液体制冷剂
管35流入的制冷剂分流而引导到出入口集管71的下部、或将通过出入口集管71的下部流入
的制冷剂汇合而引导到液体制冷剂管35。
[0091] <出入口集管>
[0092] 出入口集管71被设置在热交换部60中的上风侧热交换部61的一端侧(这里是右端侧)。并且,构成上风侧热交换部61的传热管63的一端(这里是右端)被连接于出入口集管
71。出入口集管71是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部件。出入口集管71的内部空间
被山部(未图示)上下间隔开,其上部空间与构成上风侧主热交换部61a的传热管63的一端
(这里是右端)连通,其下部空间与构成上风侧副热交换部61b的传热管63的一端(这里是右
端)连通。并且,出入口集管71的上部与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连接,构成为在上风侧主热交换部61a与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之间交换制冷剂。此外,出入口集管71的下部与制冷剂分流器70连接,构成为在与制冷剂70之间交换制冷剂。
[0093] <中间集管>
[0094] 中间集管72被设置在热交换部60中的下风侧热交换部62的一端侧(这里是右端侧)。并且,构成下风侧热交换部62的传热管63的一端(这里是右端)被连接于中间集管72。
中间集管72是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部件。中间集管72的内部空间被山部
(未图示)上下间隔开,其上部空间与构成下风侧主热交换部62a的传热管63的一端(这里是
右端)连通,其下部空间与构成下风侧副热交换部62b的传热管63的一端(这里是右端)连
通。此外,中间集管72的上部空间及下部空间根据热交换部60的路径数量而被山部(未图
示)间隔成多个空间,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通过中间联络管73等而连通。并且,中间集管72构成为在下风侧主热交换部62a与下风侧副热交换部62b之间交换制冷剂。
[0095] <连结集管>
[0096] 连结集管74被设置在热交换部60的另一端侧(这里是左前端侧)。并且,构成热交换部60的传热管63的另一端(这里是左前端)被连接于连结集管74。连结集管74是铝制或铝
合金制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部件。在连结集管74形成有连结空间,该连结空间用于使构成
上风侧热交换部61的传热管63的另一端(这里是左前端)与构成下风侧热交换部62的传热
管63的另一端(这里是左前端)连通。并且,连结集管74构成为在上风侧热交换部61与下风
侧热交换部62之间交换制冷剂。
[0097] 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如图5的示出制冷剂的流动的箭头所示,从液体制冷剂管35流入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分流
器70和出入口集管71的下部而被引导到上风侧副热交换部61b。进而,通过上风侧副热交换部61b后的制冷剂通过连结集管74的下部而被引导到下风侧副热交换部62b。进而,通过下
风侧副热交换部62b后的制冷剂通过中间集管72而被引导到下风侧主热交换部62a。进而,
通过下风侧主热交换部62a后的制冷剂通过连结集管74的上部而被引导到上风侧主热交换
部61a。进而,通过上风侧主热交换部61a后的制冷剂通过出入口集管71的上部而流出到第
一气体制冷剂管33。在这样的制冷剂流动的过程中制冷剂通过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而蒸
发。此外,在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而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如图5的示出制冷剂的流动的箭头所示,从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流入的制冷剂通过出入口集管71的上部而被
引导到上风侧主热交换部61a。进而,通过上风侧主热交换部61a后的制冷剂通过连结集管
74的上部而被引导到下风侧主热交换部62a。进而,通过下风侧主热交换部62a后的制冷剂
通过中间集管72而被引导到下风侧副热交换部62b。进而,通过下风侧副热交换部62b后的
制冷剂通过连结集管74的下部而被引导到上风侧副热交换部61b。进而,通过上风侧副热交换部61b后的制冷剂通过出入口集管71的下部和制冷剂分流器70而流出到液体制冷剂管
35。在这样的制冷剂的流动的过程中制冷剂通过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而散热。
[0098] (5)传热翅片的详细结构
[0099] 下面,使用图3至图12对传热翅片66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图7是示出从沿传热管63的长度方向的方向观察图6的热交换部60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示出传热翅片66的要部的图。图9是图8的I-I剖视图。图10是图8的II-II剖视图、III-III剖视图和IV-IV剖视图。图11是从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观察图8的图和从管插入方向的里侧观察图8的图。
图12是图8的V-V剖视图。
[0100] <基本形状>
[0101] 传热翅片66是通过对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在一个方向上较长(这里是纵长的)的板状翅片。
[0102] 传热翅片66的多个缺口部67在传热翅片66的管段方向上空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这里,缺口部67中在插入有传热管63的状态下与传热管63接触的部分构成管插入部80。管
插入部80的铅垂方向的宽度与传热管63的扁平面64之间的宽度实质上相等,管插入部80的
水平方向的宽度和扁平管63的与扁平面64交叉的方向的宽度实质上相等。管插入部80的周
缘部从传热翅片66的基面66a朝向传热管63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这里是图7、图8的纸面近前
侧)突出。另外,传热翅片66的基面66a是指进行包括管插入部80在内的各部的形成前的状
态的传热翅片66的翅片面。进而,传热管63被插入到缺口部67中而被引导到作为缺口部67
的一部分的管插入部80,并通过钎焊而与管插入部80的周缘部接合。并且,在传热翅片66形成有多个翅片中间部81,所述多个翅片中间部被夹在沿管段方向相邻的管插入部80之间。
此外,在传热翅片66形成有翅片近前部82,所述翅片近前部从多个翅片中间部81的管插入
方向的近前侧(这里是相对于室外空气的通过方向的上风侧)的端部朝向管插入方向的近
前侧分别延伸。此外,在传热翅片66形成有翅片里部83,所述翅片里部从多个翅片中间部81的管插入方向的里侧(这里是相对于室外空气的通过方向的下风侧)的端部朝向管插入方
向的里侧而与多个翅片中间部81的管插入方向的里侧的端部连续地延伸。
[0103] 并且,在这样的传热翅片66中,例如,可考虑沿管插入方向形成多个山部,所述多个山部形成山型的倾斜面。但是,若形成这样的多个山部,则在将传热管63向传热翅片66的缺口部67中插入时,有可能在沿管插入方向相邻的山部之间的谷部产生传热翅片66的压曲。即,在将传热管63向传热翅片66的缺口部67中插入时,山部之间的谷部成为V字状的折痕,传热翅片66有可能弯折。因此,需要能够抑制将传热管63向缺口部67中插入时传热翅片
66发生压曲。
[0104] 此外,在这样的传热翅片66中,缺口部67中隔着翅片近前部82的部分仅仅在将传热管63向传热翅片66中插入时将传热管63引导到管插入部80,在传热管63被插入到传热翅
片66中的状态下,传热管63与翅片中间部81接触、但不与翅片近前部82接触。因此,在传热管63被插入到传热翅片66中而被接合的状态下,有可能在翅片中间部81与翅片近前部82的
边界部发生传热翅片66的压曲。即,在传热管63被插入到传热翅片66中而被接合的状态下,当室外热交换器23受到外等时,有可能翅片中间部81与翅片近前部82的边界部成为起点
而传热翅片66发生弯折。相对于此,需要能够抑制在翅片中间部81与翅片近前部82的边界
部处发生传热翅片66的压曲。
[0105] 因此,这里,为了抑制将传热管63向缺口部67中插入时的传热翅片66的压曲及翅片中间部81与翅片近前部82的边界部处的传热翅片66的压曲的发生,对传热翅片66实施了
如下的设计。
[0106] <基座部>
[0107] 首先,在传热翅片66上,通过使传热翅片66鼓出而在多个翅片中间部81形成有形成平坦面85的基座部84。基座部84配置在翅片中间部81的管插入方向的中央附近的部分。
这里,平坦面85被配置在如下位置:其整体比传热翅片66的基面66a向传热管63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这里是图7、图8的纸面近前侧)突出。
[0108] 这样,这里,由于在翅片中间部81形成有形成平坦面85的基座部84,因此,与在传热翅片66形成山部的情况不同,在将传热管63向传热翅片66的缺口部67中插入时,没有了山部间的谷部那样的成为V字状的折痕的部分。因此,能够提高与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翅片强度,能够抑制将传热管63向缺口部67中插入时传热翅片66发生压曲。
[0109] 此外,基座部84的从传热翅片66的基面66a突出的突出高度被设定在管插入部80的突出高度以上。因此,通过形成基座部84,从而能够提高使翅片强度提高的效果。
[0110] 此外,平坦面85具有:沿管插入方向延伸的彼此平行的第一边85a和第二边85b;将第一边85a和第二边85b的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的端部彼此连结起来的第三边85c;以及将第一边85a和第二边85b的管插入方向的里侧的端部彼此连结起来的第四边85d。这里,第一边85a沿隔着翅片中间部81的一对管插入部60的一侧(这里是图7、图8的各翅片中间部81的
纸面上侧的管插入部60)而配置。第二边85b沿隔着翅片中间部81的一对管插入部60的另一
侧(这里是图7、图8的各翅片中间部81的纸面下侧的管插入部60)而配置。由此,基座部84形成的平坦面85具有大致四方形状。因此,特别是能够利用作为形成大致四方形状的四边的
一部分的第一边85a和第二边85b来提高与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翅片强度。另外,这里,各边85a~85d的端部彼此以形成锐的方式被连结,但也可以以通过倒角或使角成为R形
状等使角平滑的方式连结。
[0111] 此外,由于第一边85a和第二边85b的管插入方向的长度相同,并且第一边85a和第二边85b配置在相同的管插入方向的位置,因此,第三边85c和第四边85d的与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管段方向)的长度也相同,并且第三边85c和第四边85d也配置在相同的与管插入
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位置。因此,这里,平坦面85形成由与管插入方向平行的两边85a、85b和与管段方向平行的两边85c、85d构成的长方形状。因此,不仅能提高利用第一边85a和第二边85b提高与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翅片强度,还能够利用第三边85c和第四边85d提高
管插入方向的翅片强度。
[0112] <翅片翼>
[0113] 接着,通过对传热翅片66进行切弯加工而在传热翅片66形成第一翅片翼90,该第一翅片翼用于保持沿传热管63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传热翅片66之间的间隔,第一翅片翼90跨
越翅片中间部81与翅片近前部82的边界部而配置。这里,第一翅片翼90是比传热翅片66的
基面66a向传热管63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这里是图7、图8的纸面近前侧)突出的大致四方形
状的小片。通过第一翅片翼90与沿传热管63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传热翅片66的基面66a抵接,从而保持传热翅片66之间的间隔。此外,这里,第一翅片翼90配置在传热翅片66的管段方向的中央附近、并且基座部84的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的部分。
[0114] 这样,这里,由于以跨越翅片中间部81与翅片近前部82的边界部的方式配置第一翅片翼90,因此,在传热管63被插入到传热翅片66中而被接合的状态下,能够抑制翅片中间部81与翅片近前部82的边界部处的与传热翅片66的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管段方向)的
翅片强度的降低。因此,在传热管63被插入到传热翅片66中而被接合的状态下,能够抑制翅片中间部81与翅片近前部82的边界部处的传热翅片66发生压曲。关于该点,当将翅片翼形
成在翅片近前部82而不配置在与翅片中间部81的边界部的情况下,翅片翼无法抑制翅片中
间部81与翅片近前部82的边界部处的与传热翅片66的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翅片强度
的降低,因此,在传热管63被插入到传热翅片66中而被接合的状态下,难以抑制翅片中间部
81与翅片近前部82的边界部处的传热翅片66发生压曲。关于该点,在将翅片翼形成在翅片
中间部81而不配置在与翅片近前部82的边界部的情况下也同样。
[0115] 此外,第一翅片翼90被配置成,形成沿着管插入方向的壁部。因此,第一翅片翼90配置在和翅片中间部81与翅片近前部82的边界部交叉的方向上,因此,能够提高抑制传热翅片66的与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翅片强度的降低的效果。并且,由于第一翅片翼90与
沿着管插入方向的空气的通过方向平行地配置,因此,能够降低通风阻力。
[0116] 此外,在传热翅片66,通过将传热翅片66进行切弯加工而在翅片里部83形成有第二翅片翼91,该第二翅片翼91用于保持沿传热管63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传热翅片66之间的间
隔。这里,第二翅片翼91是比传热翅片66的基面66a向传热管63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这里是
图7、图8的纸面近前侧)突出的大致四方形状的小片。通过第二翅片翼91与沿传热管63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传热翅片66的基面66a抵接,从而保持传热翅片66之间的间隔。此外,这里,第二翅片翼91配置在传热翅片66的管段方向的中央附近、并且基座部84的管插入方向的里侧
的部分。由此,这里,能够增加沿传热管66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传热翅片66彼此抵接的部位以提高翅片间隔的保持性能。
[0117] 此外,第二翅片翼91被配置成,形成沿着管插入方向的壁部。因此,这里,由于第二翅片翼91与沿着管插入方向的空气的通过方向平行地配置,因此,能够降低通风阻力。
[0118] 此外,从管插入方向观察传热翅片66时,第一翅片翼90和第二翅片翼91被配置成彼此不重叠。这里,第一翅片翼90以在第一翅片翼90的管段方向的一侧(这里是图7、图8的纸面上侧)形成有开口90a的方式被进行切弯加工,第一翅片翼90被配置在从传热翅片66的
管段方向的中央向管段方向的另一侧(这里是图7、图8的纸面下侧)偏离的位置。相对于此,第二翅片翼91被配置在从传热翅片66的管段方向的中央向管段方向的一侧(这里是图7、图
8的纸面上侧)偏离的位置。并且,由此,在从管插入方向观察传热翅片66时,第一翅片翼90隔着传热翅片66的管段方向的中央而配置在向第二翅片翼91的另一侧偏离的位置。因此,
这里,能够提高从管插入方向观察传热翅片66时沿传热管63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传热翅片66
之间的平行度,能够进一步提高翅片间隔的保持性能。
[0119] <肋部>
[0120] 接着,在传热翅片66,通过使传热翅片66鼓出而在基座部85的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和里侧形成有肋部92、96。配置在基座部85的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的近前侧肋部92具有:
沿管插入方向延伸的近前侧第一肋部93和近前侧第二肋94;和沿与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
(管段方向)延伸的近前侧第三肋95。配置在基座部85的管插入方向的里侧的里侧肋部96具
有:沿管插入方向延伸的里侧第一肋部97和里侧第二肋98;以及沿与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
向(管段方向)延伸的里侧第三肋99。这里,肋部92、96比传热翅片66的基面66a向传热管63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这里是图7、图8的纸面近前侧)鼓出。
[0121] 近前侧第一肋部93沿隔着翅片中间部81的一对管插入部60的一侧(这里是图7、图8的各翅片中间部81的纸面上侧的管插入部60)配置。近前侧第一肋部93形成为其棱线93a
与传热翅片66的管插入方向平行的山型。即,近前侧第一肋部93的棱线93a与室外空气的通过方向平行地配置。
[0122] 近前侧第二肋94沿隔着翅片中间部81的一对管插入部60的另一侧(这里是图7、图8的各翅片中间部81的纸面下侧的管插入部60)而配置。近前侧第二肋部94形成为其棱线
94a与传热翅片66的管插入方向平行的山型。即,近前侧第二肋部94的棱线94a与室外空气
的通过方向平行地配置。
[0123] 此外,近前侧第一肋部93和近前侧第二肋部94不仅延伸到翅片中间部81、还延伸到翅片近前部82。即,近前侧第一肋部93和近前侧第二肋部94跨越翅片中间部81与翅片近
前部82的边界部而配置。
[0124] 近前侧第三肋95被配置成,将近前侧第一肋部93和近前侧第二肋部94的管插入方向的基座部85侧的端部彼此连结起来。近前侧第三肋95形成为其棱线95a平行于与传热翅
片66的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山型。即,近前侧第三肋95的棱线95a与室外空气的通过方向交叉地配置。并且,这里,近前侧第一肋部93的棱线93a、近前侧第三肋95的棱线95a、近前侧第二肋部94的棱线94a被连结成コ字状,由此,近前侧第一肋部93、近前侧第三肋95和近前侧第二肋部94的整体(即,近前侧肋部92)形成为コ字状的山型。此外,近前侧第三肋95的基座部84侧的缘边95b与基座部84的平坦面85的第三边85c一致。即,近前侧第三肋95的基
座部84侧的缘边95b位于从基面66a突出的平坦面85上,而不是位于传热翅片66的基面66a
上。由此,近前侧第三肋95(即,包括近前侧第一肋部93和近前侧第二肋部94的近前侧肋部
92)与基座部84的平坦面85的第三边85c连续地配置。此外,近前侧肋部92以围绕第一翅片
翼90的方式配置。这里,围绕第一翅片翼90的除了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的三侧。另外,近前侧肋部92的棱线93a、94a、95a被配置在比基座部84的平坦面85和传热翅片66的基面66a突
出的位置。
[0125] 此外,里侧第一肋部97和里侧第二肋98沿隔着翅片中间部81的一对管插入部60的一侧(这里是图7、图8的各翅片中间部81的纸面上侧的管插入部60)配置。里侧第一肋部97
形成为其棱线97a与传热翅片66的管插入方向平行的山型。即,里侧第一肋部97的棱线97a
与室外空气的通过方向平行地配置。
[0126] 里侧第二肋98沿隔着翅片中间部81的一对管插入部60的另一侧(这里是图7、图8的各翅片中间部81的纸面下侧的管插入部60)配置。里侧第二肋98形成为其棱线98a与传热
翅片66的管插入方向平行的山型。即,里侧第二肋部98的棱线98a与室外空气的通过方向平行地配置。
[0127] 此外,里侧第一肋部97和里侧第二肋部98不仅延伸到翅片中间部81、还延伸到翅片里部83。即,里侧第一肋部97和里侧第二肋部98跨越翅片中间部81与翅片里部83的边界
部而配置。
[0128] 里侧第三肋99被配置成,将里侧第一肋部97和里侧第二肋部98的管插入方向的基座部85侧的端部彼此连结起来。里侧第三肋99形成为其棱线99a平行于与传热翅片66的管
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山型。即,里侧第三肋99的棱线99a与室外空气的通过方向交叉地配置。并且,这里,里侧第一肋部97的棱线97a、里侧第三肋99的棱线99a、里侧第二肋部98的棱线98a被连结成コ字状,由此,里侧第一肋部97、里侧第三肋99、里侧第二肋部98的整体(即,里侧肋部96)形成为コ字状的山型。此外,里侧第三肋99的基座部84侧的缘边99b与基座部
84的平坦面85的第四边85d一致。即,里侧第三肋99的基座部84侧的缘边99b位于从基面66a突出的平坦面85上,而不是位于传热翅片66的基面66a上。由此,里侧第三肋99(即,包括里侧第一肋部97和里侧第二肋部98的里侧肋部96)与基座部84的平坦面85的第四边85d连续
地配置。此外,里侧肋部96以围绕第二翅片翼91的方式配置。这里,围绕第二翅片翼91的除了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的三侧。另外,里侧肋部96的棱线97a、98a、99a被配置在比基座部84的平坦面85和传热翅片66的基面66a突出的位置。
[0129] 这里,如上所述,在基座部84的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和里侧,与平坦面85的第三边85c和第四边85d连续地配置沿管插入方向延伸的肋部92、96(具体而言是第一和第二肋部
93、94、97、98)。因此,能够使肋部92、96与基座部84一体化而避免基座部84的第三边85c及第四边85d成为折痕。由此,能够提高基座部84和基座部84的管插入方向的近前侧和里侧的部分处的与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翅片强度。
[0130] 此外,这里,如上所述,以跨越翅片中间部81与翅片近前部82的边界部和翅片中间部81与翅片里部83的边界部的方式配置肋部93、96(具体而言是第一和第二肋部93、94、97、98)。因此,能够提高翅片中间部81与翅片近前部82的边界部和翅片中间部81与翅片里部83的边界部处的与管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翅片强度。因此,在将传热管63向传热翅片66的
缺口部67中插入时,能够抑制以翅片中间部81与翅片里部83的边界部为起点的插入翅片的
压曲,此外,在传热管63被插入到传热翅片66中而被接合的状态下,能够抑制以翅片中间部
81与翅片近前部82的边界部为起点的传热翅片66的压曲。
[0131] 此外,这里,如上所述,由于在传热翅片66形成有围绕第一翅片翼90的近前侧肋部93,因此,能够抑制切弯加工出第一翅片翼90的传热翅片66的两端部处的翅片强度的降低。
[0132] (6)变形例
[0133]
[0172] 专利文献
[017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3320号公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