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机

申请号 CN201210054053.2 申请日 2012-03-02 公开(公告)号 CN102980247B 公开(公告)日 2016-12-14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仓田理; 伊内启; 山本宪昭;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能够维持用户的舒适性地执行供暖运转的空气调节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包括:检测室内 温度 的室内温度检测单元;和设定目标温度的目标温度设定单元,预先设定当室内温度比目标温度高规定的温度差的状态持续规定的持续时间时成立的规定的 压缩机 的停止条件,在室内温度超过上述目标温度后,当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成立时停止压缩机,该空气调节机还包括:对室内 热交换器 与减压装置之间以及四通 阀 与压缩机的吸入口之间进行连接的旁通路;和设置于旁通路的旁通用二通阀。在室内温度超过目标温度之后,在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成立之前,打开旁通用二通阀。由此,压缩机停止、室内空气调节停止的可能性下降,能够维持室内用户的舒适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循环,其包括压缩机、四通、室内热交换器、减压装置和室外热交换器,在供暖运转时,致冷剂以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减压装置、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四通阀、所述压缩机的顺序流动;
检测室内温度的室内温度检测单元;和
设定目标温度的目标温度设定单元,
预先设定当室内温度比目标温度高规定的温度差的状态持续规定的持续时间时成立的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在室内温度超过所述目标温度后,当所述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成立时停止所述压缩机,
该空气调节机还包括:
对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与所述减压装置之间以及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口之间进行连接的旁通路;和
设置于所述旁通路的旁通用二通阀,
在室内温度超过所述目标温度之后,在所述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成立之前,打开所述旁通用二通阀,当从打开所述旁通用二通阀起经过规定的开阀时间时,关闭所述旁通用二通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蓄热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旁通路,将所述压缩机排出的热量传递至致冷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除霜用旁通路,其用于使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口排出的致冷剂与流过所述减压装置和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之间的致冷剂汇流;
和设置于所述除霜用旁通路的除霜用二通阀,
在对所述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的除霜运转时持续进行供暖运转,并且打开所述除霜用二通阀和所述旁通用二通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热单元包括:对所述压缩机排出的热量进行蓄积的蓄热材料;和将所述蓄热材料的热量传递至流过所述旁通路的致冷剂的蓄热热交换器,
该空气调节机还具有检测所述蓄热材料的温度的蓄热材料温度检测单元,在所述蓄热材料的温度不到规定的蓄热材料温度时,维持关闭所述旁通用二通阀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从除霜运转结束到经过规定的不实施除霜期间为止,维持关闭所述旁通用二通阀的状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检测外部气体温度的外部气体温度检测机构,
在所述外部气体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外部气体温度不到规定的外部气体温度的情况下,维持关闭所述旁通用二通阀的状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检测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检测机构,
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不到规定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的情况下,维持关闭所述旁通用二通阀的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室内温度超过所述目标温度之后,多次反复进行所述旁通用二通阀的开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旁通用二通阀的开闭次数设定了上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检测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检测机构,
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不到规定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的情况下,关闭所述旁通用二通阀。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从关闭所述旁通用二通阀到经过规定的关阀时间为止,维持关闭所述旁通用二通阀的状态。

说明书全文

空气调节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提高用户的舒适性的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机采用在供暖运转中,当室内温度稳定时使压缩机停止(热断开,thermo off),进行电消耗低的控制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得文献1:日本特开平6-2495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 但是,因为当压缩机停止运转时,室内空气调节也停止,所以可能会损害位于室内的用户的舒适性。
[0008]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室内的用户的舒适性地进行供暖运转的空气调节机。
[0009]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0]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包括:制冷循环(机构),其包括压缩机、四通、室内热交换器、减压装置和室外热交换器,在供暖运转时,致冷剂以上述压缩机、上述四通阀、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上述减压装置、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上述四通阀、上述压缩机的顺序流动;检测室内温度的室内温度检测单元;和设定目标温度的目标温度设定单元,预先设定当室内温度比目标温度高规定的温度差的状态持续规定的持续时间时成立的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在室内温度超过上述目标温度后,当上述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成立时停止上述压缩机,该空气调节机还包括:对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与上述减压装置之间以及上述四通阀与上述压缩机的吸入口之间进行连接的旁通路(旁通回路);和设置于上述旁通路的旁通用二通阀,在室内温度超过上述目标温度之后,在上述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成立之前,打开上述旁通用二通阀。
[0011] 发明效果
[0012]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维持室内用户的舒适性地执行供暖运转的空气调节机。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制冷循环的概要结构图。
[0014]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用于过渡到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的流程图
[0015] 图3是实施方式1的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的流程图。
[0016]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制冷循环的概要结构图。
[0017] 图5是实施方式2的用于过渡到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的流程图。
[0018] 附图标记
[0019] 1室内机
[0020] 2室外机
[0021] 5室内热交换器
[0022] 9室外热交换器
[0023] 11压缩机
[0024] 13减压装置
[0025] 16旁通路
[0026] 17旁通用二通阀
[0027] 18蓄热单元
[0028] 19蓄热材料
[0029] 20蓄热热交换器
[0030] 21除霜用旁通路
[0031] 22除霜用二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第一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包括:制冷循环,其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热交换器、减压装置和室外热交换器,在供暖运转时,致冷剂以上述压缩机、上述四通阀、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上述减压装置、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上述四通阀、上述压缩机的顺序流动;检测室内温度的室内温度检测单元;和设定目标温度的目标温度设定单元,预先设定当室内温度比目标温度高规定的温度差的状态持续规定的持续时间时成立的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在室内温度超过上述目标温度后,当上述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成立时停止上述压缩机,该空气调节机还包括:对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与上述减压装置之间以及上述四通阀与上述压缩机的吸入口之间进行连接的旁通路;和设置于上述旁通路的旁通用二通阀,在室内温度超过上述目标温度之后,在上述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成立之前,打开上述旁通用二通阀。由此,在室内温度超过目标温度之后,从压缩机向室内热交换器去的致冷剂的压力下降,能够使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下降。其结果是,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难以成立,即压缩机停止的可能性下降,能够维持室内用户的舒适性。
[0033] 第二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特别是在第一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还具有蓄热单元,其设置于上述旁通路,将上述压缩机排出的热量传递至致冷剂。由此,能够在可靠地边进行除霜运转边持续进行供暖运转,并且在执行附霜运转的可能性低的情况下执行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由此能够维持用户舒适性地执行供暖运转。
[0034] 第三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特别是在第二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还包括:除霜用旁通路,其用于使从上述压缩机的排出口排出的致冷剂与流过上述减压装置和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之间的致冷剂汇流;和设置于上述除霜用旁通路的除霜用二通阀,在对上述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的除霜运转时持续进行供暖运转,并且打开上述除霜用二通阀和上述旁通用二通阀。由此,即使在除霜运转时也能够持续进行供暖运转。
[0035] 第四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特别是在第二发明或第三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上述蓄热单元包括:对上述压缩机排出的热量进行蓄积的蓄热材料;和将上述蓄热材料的热量传递至流过上述旁通路的致冷剂的蓄热热交换器,该空气调节机还具有检测上述蓄热材料的温度的蓄热材料温度检测单元,在上述蓄热材料的温度不到规定的蓄热材料温度时,维持关闭上述旁通用二通阀的状态。由此能够抑制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极度下降。
[0036] 第五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特别是在第二发明至第四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在从除霜运转结束到经过规定的不实施除霜期间为止,维持关闭上述旁通用二通阀的状态。由此,在执行除霜运转的可能性高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可能导致不能够执行除霜运转的、由流过旁通路的致冷剂导致的蓄热材料的温度下降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边持续进行供暖运转边执行除霜运转。
[0037] 第六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特别是在第二发明至第五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还具有检测外部气体温度的外部气体温度检测机构,在上述外部气体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外部气体温度不到规定的外部气体温度的情况下,维持关闭上述旁通用二通阀的状态。由此,在执行除霜运转的可能性高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可能导致该除霜运转不能够执行的、由流过旁通路的致冷剂导致的蓄热材料温度的下降。其结果是,能够边持续进行供暖运转边执行除霜运转。
[0038] 第七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特别是在第二发明至第六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还具有检测上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检测机构,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不到规定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的情况下,维持关闭上述旁通用二通阀的状态。由此,在执行除霜运转的可能性高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可能导致该除霜运转不能够执行的、由流过旁通路的致冷剂导致的蓄热材料温度的下降。其结果是,能够边持续进行供暖运转边执行除霜运转。
[0039] 第八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特别是在第一发明至第七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在室内温度超过上述目标温度之后,当从打开上述旁通用二通阀起经过规定的开阀时间时,关闭上述旁通用二通阀。由此,能够避免上游侧的致冷剂与下游侧的致冷剂的压力差消失而导致供暖运转不能够继续进行。
[0040] 第九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特别是在第八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在室内温度超过上述目标温度之后,多次反复进行上述旁通用二通阀的开闭。由此,能够抑制室内热交换器的极度的温度下降,并且能够使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难以成立。
[0041] 第十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特别是在第九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对上述旁通用二通阀的开闭次数设定了上限。由此,能够将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的下降幅度抑制得较小,并且能够抑制室内热交换器的极度的温度下降。
[0042] 第十一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特别是在第一发明至第十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还具有检测上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检测机构,在上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不到规定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的情况下,关闭上述旁通用二通阀。由此,能够在一定的温度以上执行室内空气调节,避免损害室内用户的舒适性。
[0043] 第十二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特别是在第一发明至第十一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在从关闭上述旁通用二通阀到经过规定的关阀时间为止,维持关闭上述旁通用二通阀的状态。由此,能够抑制频繁地反复进行旁通用二通阀的开闭,其结果是,能够避免旁通用二通阀的寿命过早降低。
[0044]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0045] (实施方式1)
[0046] 图1是本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制冷循环的概要结构图。
[0047]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包括:设置于室内的室内机1;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机2;和连接室内机1和室外机2的致冷剂配管3。
[0048] 室内机1包括:在室内空气与致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5;用于促进利用室内热交换器5的空气与致冷剂的热交换并向室内送出空气的室内送风扇6。室内机1还包括:作为检测室内温度的室内温度检测机构的温度传感器7;和作为检测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检测机构的温度传感器8。
[0049] 室外机2包括:在室外空气与致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9;为了促进利用室外热交换器9的空气与致冷剂的热交换,将空气向室外热交换器9送风的室外风扇10;压缩致冷剂而排出高温气体状的致冷剂的压缩机11;切换致冷剂的流动方向的四通阀
12;对致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装置13;作为检测室外热交换器9的温度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检测机构的温度传感器14;和作为检测外部气体温度的外部气体温度检测机构的温度传感器15。
[0050] 空气调节机的制冷循环包括:压缩机11、四通阀12、室内热交换器5、减压装置13和室外热交换器9。
[0051] 在供冷运转时,致冷剂以压缩机11、四通阀12、室外热交换器9、减压装置13、室内热交换器5、四通阀12、压缩机11的顺序流动。另一方面,在供暖运转时,致冷剂以压缩机11、四通阀12、室内热交换器5、减压装置13、室外热交换器9、四通阀12、压缩机11的顺序流动。另外,图2表示供暖运转时的制冷循环。
[0052] 而且,对减压装置13与室内热交换器5之间以及四通阀12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之间进行连接的旁通路16,设置于室外机2。在该旁通路16设置有开闭旁通路16的旁通用二通阀17。
[0053] 此外,空气调节机具有向室内机1进行运转指示的遥控装置(未图示)。利用遥控装置,能够设定供冷运转或供暖运转的指示、室内设定温度(目标温度)。在通常的空气调节运转中,进行空气调节运转以使室内的温度成为室内设定温度。
[0054] 空气调节机构成为,在供暖运转中,在由温度传感器7检测出的室内温度超过由遥控装置设定的室内设定温度之后,在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成立时,停止压缩机11的运转(以下称为“热断开运转”)。通过该热断开运转即通过压缩机11的停止,能够抑制空气调节机的电力消耗。
[0055] 此处,说明用于使热断开运转开始的预先设定的规定的压缩机停止条件。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在供暖运转中,在室内温度比室内设定温度高规定的温度差(例如3℃)的状态持续规定的持续时间(例如3分钟)时,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成立,压缩机11停止。另外,压缩机11的停止条件只要是用于在室内温度稳定的状态下停止压缩机11的条件即可,除了上述规定的温度、规定的持续时间之外,也能够加入自运转开始的时间等其它条件。
[0056] 但是,当执行热断开运转时,即当停止压缩机11时,室内空气调节也停止,所以可能有损室内用户的舒适性。
[0057] 此外,在执行热断开运转之后再次开始压缩机11的运转时,压缩机11以运转频率高的状态运转,直至制冷循环稳定。此时,压缩机11再起动所使用的电力消耗高于通过热断开运转被抑制的电力量。因此,虽然利用热断开运转能够减少空气调节机的电力消耗,但是结果导致电力消耗的增加。
[0058] 于是,本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构成为,在执行热断开运转的条件成立之前,具体地说在室内温度超过室内设定温度之后,且在规定的压缩机11的停止条件成立之前,使通过室内热交换器5的高压液状的致冷剂经由旁通路16流入压缩机11的吸入口(以下称为“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通过该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从压缩机11输出且向室内热交换器5去的致冷剂气体的压力下降,结果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下降。当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下降时,利用送风风扇6向室内送风的空气的温度也下降,上述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难以成立,即热断开运转的开始被延迟。
[0059] 接着,说明向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的过渡。图2是用于过渡到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的流程图。
[0060] 首先,在步骤21中判断压缩机11是否为运转中(ON还是OFF,导通还是断开)。在压缩机11运转中的情况下进入步骤22,在压缩机11停止运转的情况下回到开始。
[0061] 接着,在步骤22中,判断执行压缩机11的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的条件是否成立。执行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的条件是比执行热断开运转的条件(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更为宽松的条件,是在执行热断开运转的条件成立之前必然成立的条件。
[0062] 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在供暖运转中执行热断开运转的条件(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在室内温度比室内设定温度高第一温度差(例如3℃)的状态持续第一持续时间(例如3分钟)的情况下成立,压缩机11停止运转。另一方面,执行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的条件,在室内温度比室内设定温度高第二温度差(例如2℃)的状态持续第二持续时间(例如2分钟)的情况下成立。另外,第一温度差大于第二温度差,第一持续时间长于第二持续时间,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第一温度差设定得比第二温度差小,或者将第一持续时间设定得比第二持续时间短。即,只要在执行热断开运转的条件成立之前,使执行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的条件必然成立即可。
[0063] 在步骤22中判断为执行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进入步骤23。另一方面,在执行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的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回到步骤21。
[0064] 接着,在步骤23中,判断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是否为规定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以上。设置该步骤23的理由是,当致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较低的状态下流过旁通路16时,存在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极度下降的可能性,由此可能有损室内用户的舒适性。在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为规定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24。在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不到规定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的情况下回到步骤21。
[0065] 接着,在步骤24中,判断从上一次关闭旁通用二通阀17起是否经过了规定的关闭时间。通过该步骤S24,能够避免因频繁地反复进行旁通用二通阀17的开闭而导致旁通用二通阀17的开闭次数过早地达到极限开闭次数(寿命下降)。
[0066] 在从上一次旁通用二通阀17关闭起经过了规定的关闭时间(例如20分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25,执行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另一方面,在没有经过规定的关闭时间的情况下回到步骤21。
[0067] 基于以上的步骤,执行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接着说明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的详细内容。图3是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的流程图。
[0068] 首先,在步骤31中,旁通用二通阀17打开。由此高压液状的致冷剂经由旁通路16流入压缩机11的吸入口,由此从压缩机11输出的致冷剂气体的压力下降,结果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下降。因此,室内温度与室内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变小,执行热断开运转的条件(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难以成立。其结果是,执行热断开运转(停止压缩机11而停止空内空气调节)的可能性减小,能够维持用户的舒适性。而且,能够避免因压缩机11的再起动而导致的电力消耗的增加。
[0069] 但是,当旁通用二通阀17维持打开状态时,上游侧的致冷剂与下游侧的致冷剂的压力差消失,供暖运转不能够继续进行。于是,在步骤32中,判断从旁通用二通阀17打开起是否经过了规定的开阀时间(例如5秒)。在经过了规定的开阀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33。在没有经过规定的开阀时间的情况下回到步骤31。
[0070] 接着,在步骤33中,关闭旁通用二通阀17。接着在步骤34中,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的关阀时间(例如20秒)。在经过了规定的关阀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35,在没有经过规定的关阀时间的情况下回到步骤33。另外,通过将规定的开阀时间设定得比规定的关阀时间短,能够抑制室内热交换器5的极端的温度下降,由此能够维持室内用户的舒适性。
[0071] 接着,在步骤35中,判断旁通用二通阀17的开闭次数是否达到上限值。将从打开旁通用二通阀17到关闭作为一个循环,对该循环的执行次数预先设定上限值,由此能够抑制对旁通用二通阀17进行超过上限值的过多次数的开闭。由此,能够确保旁通用二通阀17的可靠性。进一步,能够将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下降的幅度抑制得较小,并且能够抑制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的极度下降,结果能够维持室内用户的舒适性。在旁通用二通阀17的开闭次数达到上限值的情况下,结束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在开闭次数没有达到上限值的情况下进入步骤36。
[0072] 在步骤36中,判断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是否为规定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以上。设置该步骤36的理由与设置步骤23的理由相同。当致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较低的状态下流过旁通路16时,存在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极度下降的可能性,由此存在损害室内用户的舒适性的可能性。
[0073] 另外,该规定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依据由遥控装置设定的室内设定温度而设定。另外,规定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根据制冷循环的结构的不同,可以与室内设定温度对应地唯一决定,也可以不是唯一决定的值。例如,图2所示的步骤23中的规定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和图3所示的步骤S36中的规定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根据制冷循环的结构的不同,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74] 在步骤36中判断为室内热交换器温度是规定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回到步骤31,继续进行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另一方面,在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不到规定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的情况下,结束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
[0075]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在供暖运转时,通过在旁通路16中流过致冷剂,使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下降,由此能够使作为停止压缩机11的运转的热断开运转的执行得以延迟。其结果是,能够维持室内用户的舒适性地执行供暖运转。此外,因为压缩机11的停止被延迟,所以能够防止因压缩机11的再起动而导致的电力消耗。
[0076] (实施方式2)
[0077] 图4是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制冷循环的概要结构图。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符号。此外,省略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的说明。本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具有蓄热单元18和除霜用旁通路21。
[0078] 蓄热单元18设置于旁通路16。蓄热单元18还具有蓄热材料19,该蓄热材料19收纳在卷绕于压缩机11的周围并且由树脂形成的蓄热容器的内部,积蓄从压缩机11放出的热量。作为蓄热材料,例如能够考虑使用乙二醇溶液等混入有化学物质的溶液、单纯的水、以及等金属材料等。即,蓄热材料19只要是能够对从压缩机11放出的热量进行蓄积的物质即可。
[0079] 此外,在蓄热材料19(蓄热容器)设置有蓄热热交换器20。在设置于蓄热热交换器的内部的致冷剂管中流动的致冷剂与蓄热材料19之间进行热交换。蓄热材料19与流过旁通路16且向压缩机11的吸入口去的高压液状的致冷剂进行热交换。此外,设置有作为检测蓄热材料19的温度的蓄热材料温度检测机构的温度传感器23。
[0080] 此外,设置有除霜用旁通路21,其用于使从压缩机11的排出口排出的致冷剂与流过减压装置13和室外热交换器9之间的致冷剂汇流。在除霜用旁通路21设置有除霜用二通阀22。当打开除霜用二通阀22时,致冷剂流过除霜用旁通路21。
[0081] 说明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空气调节机的除霜运转。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制冷循环能够边持续进行供暖运转边实施除霜运转。
[0082] 首先,当由温度传感器14检测出的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为作为除霜运转开始条件的温度时,开始除霜运转。另外,除霜运转开始的条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考虑追加外部气体温度、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低于除霜运转开始条件的温度的时间持续规定时间的情况等条件。此外,室外热交换器9的温度检测也可以通过检测室外热交换器9的致冷剂管的温度来进行。
[0083] 当除霜运转开始条件成立时,打开除霜用二通阀22和旁通用二通阀17,减压装置13被控制在适当的开度。由此,能够边持续进行供暖运转边执行除霜运转。
[0084] 这种边持续进行供暖运转边进行的除霜运转,以除霜用二通阀22和旁通用二通阀17两者都打开的状态进行。此时,当旁通用二通阀17比除霜用二通阀22先打开时,积蓄于蓄热材料19中的热量被浪费(不使用于除霜)。当除霜用二通阀22和旁通用二通阀17两者同时打开时,从除霜用旁通路21流动而通过室外热交换器9的致冷剂和从室内热交换器5流动而通过旁通路16的致冷剂同时被吸入到压缩机11。由此,可能引起致冷剂的压力变动。因此,通过在从打开除霜用二通阀22起经过适当时间之后打开旁通用二通阀17,能够尽可能地抑制压力变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2的情况下,除霜用二通阀22比旁通用二通阀17先打开。
[0085]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向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的过渡。图5是过渡至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时的流程图。
[0086] 首先,步骤51~步骤54是与图2所示的步骤21~步骤24相同的内容,所以省略说明。但是,在本实施方式2的步骤54中,在判断从上一次关闭旁通用二通阀17起经过规定的关闭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55。
[0087] 接着,在步骤55中,判断蓄热材料19的温度是否为规定的蓄热材料温度(例如80℃)以上。蓄热材料19的温度越高,旁通用二通阀17打开后的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下降幅度越小,越难以损害室内用户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蓄热材料19的温度越低,旁通用二通阀17打开后的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下降幅度越大,越有可能损害室内用户的舒适性。因此,在蓄热材料的温度不是规定的蓄热材料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如果打开旁通用二通阀17(即,如果执行后述的步骤59的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则更有可能损害用户的舒适性。
[0088] 因此,在蓄热材料19的温度为规定的蓄热材料温度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56。另一方面,在蓄热材料19的温度不到规定的蓄热材料温度的情况下回到步骤51。
[0089] 接着,在步骤56中,判断从上一次除霜运转结束起是否经过了规定的不实施除霜期间。一旦执行除霜运转,则反复执行除霜运转的可能性高。于是,如果在执行下一次除霜运转之前打开旁通用二通阀17而使蓄热材料19的温度下降,则不能够边进行供暖运转边执行除霜运转,存在损害用户的舒适性的可能性。
[0090] 由此,在步骤56中,判断从上一次除霜运转结束起是否经过了规定的不实施除霜期间(例如1小时)。在从上一次除霜运转结束起经过了规定的不实施除霜期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57。另一方面,在从上一次除霜运转结束起没有经过规定的不实施除霜期间的情况下回到步骤51。
[0091] 接着,在步骤57中,判断室外热交换器9的温度是否为规定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以上。当打开旁通用二通阀17时(即,执行后述的步骤59的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时),蓄热材料19的温度下降,存在不能边进行供暖运转边执行除霜运转的可能性。因此,在室外热交换器
9的温度不到规定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的情况下,即在有可能执行除霜运转的室外热交换器9的温度的情况下,抑制旁通用二通阀17的打开,进行准备使得能够边进行供暖运转边执行除霜运转。因此,在室外热交换器9的温度为规定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58。在不到规定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的情况下回到步骤51。
[0092] 接着,在步骤58中,判断外部气体温度是否为规定的外部气体温度(例如-1℃)以上。当打开旁通用二通阀17时(即,执行后述的步骤59的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时),蓄热材料19的温度下降,存在不能边进行供暖运转边执行除霜运转的可能性。因此,在外部气体温度不到规定的外部气体温度的情况下,即在有可能执行除霜运转的外部气体温度的情况下,抑制旁通用二通阀17的打开,进行准备使得能够边进行供暖运转边执行除霜运转。因此,在外部气体温度为规定的外部气体温度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59执行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另一方面,在外部气体温度不到规定的外部气体温度的情况下回到步骤51。
[0093] 另外,步骤59的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为相同的内容,所以省略说明。
[0094] 根据本实施方式2,能够在可靠地边进行除霜运转边持续进行供暖运转,并且,在执行除霜运转的可能性低的情况下执行热断开运转延迟控制。由此,能够维持用户舒适性地执行供暖运转。
[0095]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例子举出的温度、时间的数值并非限定,能够适当地变更。
[0096]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97] 如上所述,本发明不仅能够应用于通常的进行四通阀除霜的空气调节机,还能够应用于边持续进行供暖运转边进行除霜运转的空气调节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