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装置

申请号 CN200480009464.3 申请日 2004-03-31 公开(公告)号 CN1771417A 公开(公告)日 2006-05-10
申请人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吉见学; 吉见敦史;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冷冻装置。包括:通过流入管(42)和流出管(43)连接在 压缩机 (21)的吸入侧的异物回收容器(40)。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朝着回收容器(40)内的底部开口,流出管(43)中的入口端在回收容器(40)内位于比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靠上的 位置 。并且,进行让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所定时间,以使气态和液态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回收容器(40)的预备运行。然后,通过进行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以使气体制冷剂流入回收容器(40)的回收运行,来将异物回收到回收容器(40)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冻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10),由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21)、 热源侧热交换器(24)和利用侧热交换器(33)连接在一起,进行蒸气压缩式 制冷循环,以及异物回收容器(40),通过流入管(42)和流出管(43)连接在上 述压缩机(21)的吸入侧;让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以使气体状 态的制冷剂流入上述回收容器(40),将异物回收到回收容器(40),其特征 在于:
上述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在回收容器(40)内朝着下方或者斜下方 开口,而上述流出管(43)中的入口端,在回收容器(40)内位于比流入管(42) 中的出口端靠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回收容器(40)内,与流出管(43)中的入口端相距所定间隔的相 对位置上设置有异物障碍板(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切换器(50),将上述制冷剂回路(10)中制冷剂的循环切换成流 入回收容器(40)的循环和旁通回收容器(40)的循环;
上述切换器(50),由开闭(51、52)和开闭阀(53)构成,上述开闭阀(51、 52)分别设置在回收容器(40)的流入管(42)和流出管(43)上,上述开闭阀(53) 设置在上述压缩机(21)的吸入侧的制冷剂配管中的回收容器(40)的流入管 (42)的连接部和流出管(43)的连接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回收容器(40)内预先存有异物回收用辅助液;
上述回收容器(40)的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位于与上述异物回收用 辅助液的存积面相距所定间隔的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预备运行器(60),让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所定时间, 以使混有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的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上述回收容器 (40);
包括:回收运行器(70),在上述预备运行器(60)终了后,让制冷剂在 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以使气体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回收容器(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备运行器(60),使设置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4)和利用侧热交换 器(33)之间的膨胀阀(32)的开度大于普通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备运行器(60),让利用侧热交换器(33)的利用侧扇停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备运行器(60),让压缩机(21)的频率下降到所定值或所定值以 下。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冷冻装置,特别涉及包括能够对制冷剂配管进行洗净 运行的制冷剂回路的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包括制冷剂循环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的空 气调和装置等冷冻装置中,使用了CFC(含氯氟)系制冷剂或者HCFC(含 氢含氯氟烃)系制冷剂。但是,该CFC系制冷剂及HCFC系制冷剂,存在 破坏臭层等环境上的问题。因此,希望将这些既有的冷冻装置更新成使 用了HFC(含氢氟化合物)系制冷剂或者HC(含氢烃合成)系制冷剂的新 的冷冻装置。
由于在此冷冻装置的更新时,将连接热源单元和利用单元的制冷剂配 管埋入大楼等建筑物内部的情况较多,因此难以交换制冷剂配管。所以, 为了实现工期短缩及成本降低,将该既有的制冷剂配管原封不动地导入新 的冷冻装置。
但是,在既有的制冷剂配管中,残留有使用了含氯成分的CFC系制 冷剂或者HCFC系制冷剂的冷冻装置中的冷冻机油等异物。对此以往的冷 冻机油,主要使用环烷系矿物油。存在有若上述环烷系矿物油残留劣化的 话,则恐怕会因含在该劣化的矿物油中的氯离子和酸而使膨胀腐蚀的 问题。
因此,必须在导入新的冷冻装置进行试运行前,将既有的制冷剂配管 洗净,将残留在其中的异物除去。
于是,提出了包括能够对既有的制冷剂配管进行洗净运行的制冷剂回 路的冷冻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冷冻装置,主要包括:制冷剂回 路,由既有的连接配管将具有压缩机及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热源机、和具有 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室内机连接而成。并且,在压缩机的吸入侧配管设置有 用于从制冷剂中分离回收冷冻机油等异物的油回收装置。
在该冷冻装置中,在充填了HFC系制冷剂后,驱动压缩机,用冷气 模式或者暖气模式进行运行,通过在制冷剂回路循环的制冷剂将既有的连 接配管洗净,将冷冻机油等异物回收到油回收装置。
上述冷冻装置中的油回收装置,包括:过滤装置,由用于从流入的制 冷剂中将冷冻机油等异物分离回收的细孔部件和吸附材料构成。
但是,只要将制冷剂配管内的异物回收到在更新后的通常运行中不会 出现故障那么多就行,在上述油回收装置中,要获得过度的异物分离回收 能的话,则结构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各点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具有不对 通常运行造成故障的适当异物分离回收能力的、简易结构的油回收装置的 冷冻装置。
具体地说,第1发明以下述冷冻装置为对象,包括:制冷剂回路(10), 由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21)、热源侧热交换器(24)和利用侧热交换器(33) 连接,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以及异物回收容器(40),通过流入管(42) 和流出管(43)连接在上述压缩机(21)的吸入侧。让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 内循环,以使气体状态的制冷剂流入上述回收容器(40),将异物回收到回 收容器(40)内。并且,上述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在回收容器(40)内朝着 下方或者斜下方开口,而上述流出管(43)中的入口端,在回收容器(40)内 位于比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靠上的位置
在上述发明中,通过让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来使制冷剂 配管内的异物与气体制冷剂一起通过流入管(42)流入回收容器(40),将制 冷剂配管洗净。
这里,上述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在回收容器(40)内朝着下方或者 斜下方开口,而上述流出管(43)中的入口端,在回收容器(40)内位于比流 入管(42)中的出口端靠上的位置。因此,通过上述流入管(42)流入回收容 器(40)的气体制冷剂,没有直接流入流出管(43),而被准确地导入回收容 器(40)内的底部。并且,由于被导入该回收容器(40)内的底部的气体制冷 剂的流速低于在制冷剂回路(10)内的循环流速,因此异物被从气体制冷剂 分离除去,仅有气体制冷剂从流出管(43)流出到制冷剂回路(10)内。
并且,第2发明,在第1发明中,在上述回收容器(40)内,与流出管 (43)中的入口端距离所定间隔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异物障碍板(44)。
在上述发明中,确实地抑制了因导入回收容器(40)内的底部被分离的 异物的跳起而向流出管(43)的流入。
并且,第3发明,在第1发明中,包括:切换器(50),将在上述制冷 剂回路(10)循环的制冷剂切换成流入回收容器(40)的循环和旁通回收容器 (40)的循环。该切换器(50),由开闭阀(51、52)和开闭阀(53)构成,上述开 闭阀(51、52)分别设置在回收容器(40)的流入管(42)和流出管(43)上,上述 开闭阀(53)设置在上述压缩机(21)的吸入侧的制冷剂配管中的回收容器(40) 的流入管(42)的连接部和流出管(43)的连接部之间。
在上述发明中,通过在洗净配管时分别将两个开闭阀(51、52)切换成 开状态,将开闭阀(53)切换成闭状态,来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 环,以使制冷剂流入回收容器(40)内。并且,在上述配管洗净完成后的通 常运行中,通过分别将两个开闭阀(51、52)切换成闭状态,将开闭阀(53) 切换成开状态,来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以使制冷剂旁通回 收容器(40)。所以,在通常运行中在制冷剂不流入回收容器(40)的情况下 使制冷剂循环,因此能够进行安全的运行。
并且,第4发明,在第1发明中,在上述回收容器(40)内预先存有异 物回收用辅助液。并且,上述回收容器(40)的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位 于与上述异物回收用辅助液的存积面距离所定间隔的位置上。
在上述发明中,在导入回收容器(40)内的底部的气体制冷剂中含有的 异物,被异物回收用辅助液的存积面中的吸引作用(表面张力)吸引。因此, 异物从导入上述回收容器(40)内的底部的气体制冷剂中确实地分离出来。
并且,由于上述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位于与上述异物回收用辅助 液的存积面距离所定间隔的位置上,因此没有气体制冷剂被从流入管(42) 吐出到异物回收用辅助液中的情况。所以,流入上述回收容器(40)的气体 制冷剂,确实地从流出管(43)流出到制冷剂回路(10)内,同时,防止了气 体制冷剂的在回收容器(40)中的压力损失的增大。
并且,第5发明,在第1发明中,包括:预备运行器(60),让制冷剂 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所定时间,以使混有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的 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上述回收容器(40)。并且,包括:回收运行器(70), 在上述预备运行器(60)终了后,让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以使 气体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回收容器(40)。
在上述发明中,将液体制冷剂和异物从通过预备运行器(60)流入回收 容器(40)的混有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的、所谓的气态和液态二相状态 的制冷剂中分离出来,存积在回收容器(40)内。也就是说,与上述第4发 明中的异物回收用辅助液被存积在回收容器(40)内的状态相同。
并且,通过上述预备运行器(60)终了后的回收运行器(70),与第4发 明一样,在导入回收容器(40)内的底部的气体制冷剂中含有的异物被液体 制冷剂等的存积面吸引。因此,异物从导入上述回收容器(40)内的底部的 气体制冷剂中确实地分离出来。
并且,第6发明,在第5发明中,上述预备运行器(60),使设置在热 源侧热交换器(24)和利用侧热交换器(33)之间的膨胀阀(32)的开度大于普 通开度。
在上述发明中,由于流入膨胀阀(32)的液体制冷剂,不能如通常运行 时那样减少,因此利用侧热交换器(33)中的制冷剂量增加。所以,流入上 述利用侧热交换器(33)中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没有完全蒸发,仍以液体制 冷剂的状态残留下来。因此,混有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的气态和液态 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确实地流入回收容器(40)内,液体制冷剂等被确实地存 积下来。
并且,第7发明,在第5发明中,上述预备运行器(60),让利用侧热 交换器(33)的利用侧扇停止。
在上述发明中,由于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33)提供为热媒质的空气, 因此利用侧热交换器(33)中的制冷剂的蒸发量减少。这样一来,与上述第 6发明一样,混有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的气态和液态二相状态的制冷 剂确实地流入回收容器(40)内。所以,液体制冷剂等被确实地存积在上述 回收容器(40)内。
并且,第8发明,在第5发明中,上述预备运行器(60),让压缩机(21) 的频率下降到所定值或所定值以下。
在上述发明中,由于吸入到压缩机(21)的制冷剂量减少,因此利用侧 热交换器(33)中的制冷剂量增大。也就是说,上述膨胀阀(32)的开度为看 起来增大了的状态,与上述第6发明一样,混有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 的气态和液态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确实地流入回收容器(40)内。所以,液体 制冷剂等被确实地存积在上述回收容器(40)内。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在制冷剂回路(10)设置回收容器 (40),让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以使气体制冷剂流入回收容器(40) 内,来将制冷剂配管洗净。
特别是,根据第1发明,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在回收容器(40)内朝 着下方或者斜下方开口,而流出管(43)中的入口端在回收容器(40)内位于 比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靠上的位置。因此,能够不让从流入管(42)吐出 的气体制冷剂直接流入流出管(43),而使其吐向回收容器(40)内的底部, 能够让异物分离。并且,能够仅让气体制冷剂从流出管(43)流出。其结果, 能够提供具有从气体制冷剂将异物分离回收的功能的、简易结构的回收容 器(40)。
并且,根据第2发明,由于在与回收容器(40)内的流出管(43)的入口 端距离所定间隔的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异物障碍板(44),因此能够确实地抑 制因导入回收容器(40)内的被分离的异物的跳起而引起的从流出管(43)的 流出。所以,能够将异物确实地回收到回收容器(40)内。
并且,根据第3发明,由于设置由开闭阀(51、52)和开闭阀(53)构成 的切换器(50),因此通过在配管洗净结束后的通常运行时将两个开闭阀 (51、52)设为闭状态,将开闭阀(53)设为开状态,能够使制冷剂不流入回 收容器(40)而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其中,上述开闭阀(51、52)分别设 置在回收容器(40)的流入管(42)和流出管(43)上,上述开闭阀(53)设置在上 述压缩机(21)的吸入侧的制冷剂配管中的回收容器(40)的流入管(42)的连 接部和流出管(43)的连接部之间。所以,能够将异物封入回收容器(40)内, 能够进行安全的通常运行。
并且,根据第4或第5发明,由于预先将异物回收用辅助液存积在回 收容器(40)内,或者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以使混有液体制 冷剂和气体制冷剂的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回收容器(40)内,因此在流入 回收容器(40)的气体制冷剂中含有的异物吸引附着在异物回收用辅助液的 液面。所以,能够让异物确实地从气体制冷剂中分离出来,将其回收到回 收容器(40)内。
并且,根据第6、第7或第8发明,在预备运行器(60)中,由于通过 使膨胀阀(25(32))的开度大于普通开度,使利用侧风扇停止,或者使压缩 机(21)的频率降低到所定值,来使利用侧热交换器(33)中的制冷剂量增大, 或者使利用侧热交换器(33)中的制冷剂的蒸发量减少,因此能够用气态和 液态二相状态确实地使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33)中的制冷剂循环。所以, 能够使液体制冷剂确实地存积在回收容器(40)内。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空气调和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为示出了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回收容器的概要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示出了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回收容器的概要结构的剖面图。
图4为示出了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回收容器的概要结构的剖面图。
图5为示出了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回收容器的概要结构的剖面图。
图6为示出了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回收容器的概要结构的剖面图。
图7为示出了第6实施例所涉及的回收容器的概要结构的剖面图。
图8为示出了第7实施例所涉及的回收容器的概要结构的剖面图。
图9为示出了第8实施例所涉及的回收容器的概要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发明的第1实施例)
如图1所示,第1实施例的冷冻装置,为具备了制冷剂循环进行蒸气 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的空气调和装置(1)。
上述制冷剂回路(10),由为既有配管的液体配管(A)和气体配管(B)将 为热源单元的室外单元(20)和为利用单元的多台(在第1实施例中,为3台) 室内单元(30)连接而成。并且,上述室外单元(20)及室内单元(30)是更新成 HFC系制冷剂用的单元。
上述3台室内单元(30),并联在分别从液体配管(A)及气体配管(B)分 支的制冷剂配管上。上述各室内单元(30),是用配管将为膨胀阀的室内膨 胀阀(32)和为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室内热交换器(33)连接而成。另外,在上 述室内热交换器(33)的一台上设置有为利用侧风扇的室内风扇(33a)。
上述室外单元(20),是用配管将压缩机(21)、油分离器(22)、四路切换 阀(23)、为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4)和室外膨胀阀(25)依次连接 而成。另外,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24)设置有室外风扇(24a)。
在上述室外单元(20)中的室外膨胀阀(25)侧的配管端部设置有为流路 开闭器的第1关闭阀(26),经该第1关闭阀(26)连接在液体配管(A)的一端。 而在上述室外单元(20)中的四路切换阀(23)侧的配管端部设置有为流路开 闭器的第2关闭阀(27),经该第2关闭阀(27)连接在气体配管(B)的一端。
液体配管(A)的另一端经喇叭口(flare)连接等连接用具(31)连接在上述 各室内单元(30)中的室内膨胀阀(32)侧的配管端部。而气体配管(B)的另一 端经喇叭口连接等连接用具(34)连接在上述各室内单元(30)中的室内热交 换器(33)侧的配管端部。
上述制冷剂回路(10),构成为通过四路切换阀(23)的切换来切换成冷 气模式的运行和暖气模式的运行。也就是说,若将上述四路切换阀(23)切 换成图1的实线侧状态的话,则制冷剂回路(10),在室外热交换器(24)中 制冷剂冷凝的冷气模式运行中使制冷剂循环。并且,若将上述四路切换阀 (23)切换成图1的虚线侧状态的话,则制冷剂回路(10),在室外热交换器(24) 中制冷剂蒸发的暖气模式运行中使制冷剂循环。
例如,在上述冷气模式运行中,重复下述循环:将用压缩机(21)压缩 的制冷剂利用油分离器(22)将油分离除去,在室外热交换器(24)中冷凝, 然后,通过室外膨胀阀(25)在各室内膨胀阀(32)膨胀,在各室内热交换器(33) 中蒸发,返回到压缩机(21)。
并且,上述制冷剂回路(10),包括将异物回收到室外单元(20)内的回 收容器(40)。该回收容器(40),通过流入管(42)和流出管(43)连接在压缩机 (21)的吸入侧和四路切换阀(2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上。在上述流入管(42) 及流出管(43)分别设置有为开闭阀的流入阀(51)及流出阀(52)。
并且,在上述制冷剂回路(10)设置有为用于旁通回收容器(40)的配管 的旁通管(54)。该旁通管(54)的一端连接在压缩机(21)的吸入侧和回收容器 (40)的流出管(43)之间,上述旁通管(54)的另一端连接在四路切换阀(23)和 回收容器(40)的流入管(42)之间。在上述旁通管(54)设置有为开闭阀的旁通 阀(53)。并且,上述流入阀(51)、流出阀(52)及旁通阀(53)构成切换器(50)。
上述制冷剂回路(10),在配管洗净的冷气模式运行中,将切换器(50) 切换。也就是说,打开流入阀(51)及流出阀(52),关闭旁通阀(53)。这样一 来,制冷剂通过流入管(42)、回收容器(40)及流出管(43)循环。并且,在配 管洗净结束后的通常运行时,上述制冷剂回路(10)将切换器(50)切换。也 就是说,关闭流入阀(51)及流出阀(52),打开旁通阀(50)。这样一来,制冷 剂不通过回收容器(40),通过旁通管(54)循环。
并且,回油管(22a)的一端连接在上述油分离器(22)。该回油管(22a) 的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21)的吸入侧,比回收容器(40)靠下游的一侧。上 述回油管(22a),构成为用油分离器(22)分离除去的HFC系制冷剂用的冷 冻机油从油分离器(22)流入压缩机(21)的吸入侧。
上述制冷剂回路(10),由控制器(2)控制。该控制器(2)包括预备运行器 (60)及回收运行器(70)。上述预备运行器(60),在制冷剂回路(10)内用规定 时间使制冷剂循环,以使混有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的二相状态的制冷 剂流入回收容器(40)内。而上述回收运行器(70),在预备运行器(60)结束后, 在制冷剂回路(10)内使制冷剂循环,以使气体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回收容器 (40)内。
如图2所示,上述回收容器(40)包括密闭型器箱(casing)(41)。该器箱 (41)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圆柱状。流入管(42)连接在上述器箱(41) 的上部侧面,而流出管(43)连接在上部中央。
上述流入管(42),包括在平方向延伸的直管部(42a),该直管部(42a) 贯通器箱(41)的侧壁,被导入器箱(41)内。并且,在上述直管部(42a)的内 端,连续形成向下方弯曲的弯曲部(42b)。该弯曲部(42b)的下端成为出口 端。该出口端位于器箱(41)内的中央部。
而上述流出管(43),包括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管部(43a),该直管部 (43a)贯通器箱(41)的上壁,被导入器箱(41)内。上述直管部(43a)的下端成 为入口端。该入口端位于器箱(41)内的上部。也就是说,上述流入管(42) 中的出口端,形成为朝着回收容器(40)内的底部开口,没有与流出管(43) 中的入口端的开口相对,而是与流出管(43)中的入口端的开口朝向同一方 向。并且,上述流出管(43)中的入口端,在回收容器(40)内位于比流入管(42) 中的出口端靠上的位置。
并且,在上述回收容器(40)内,设置有形成为逆盘状的障碍板(44)。 该障碍板(44)包括平板状的水平部件(44a)。在该水平部件(44a)形成有从各 端缘部朝着下方,向外侧倾斜延伸的倾斜部件(44b)。上述障碍板(44)设置 成与流出管(43)的下端距离所规定的间隔相对的样子。也就是说,上述障 碍板(44)构成为不使导入回收容器(40)内的被分离的异物跳起而从流出管 (43)流出。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40)的器箱(41)的内部,仅有流入管(42)、 流出管(43)和障碍板(44)为构成部件。
-运行动作-
其次,在对上述室内外单元(20、30)的交换方法加以简单说明之后, 对上述空气调和装置(1)的配管洗净时的运行动作加以说明。
-室内外单元的交换方法-
对于在使用了CFC系制冷剂和HCFC系制冷剂的既有空气调和装置 (1)的更新中,将既有的液体配管(A)及气体配管(B)原封不动地使用,且将 既有的室外单元(20)及室内单元(30)交换为HFC系制冷剂用的新设室外 单元(20)及室内单元(30)的方法加以说明。
首先,从既有的空气调和装置(1)回收CFC系或者HCFC系旧制冷剂。 并且,保留既有的液体配管(A)及气体配管(B),从喇叭口等连接用具(31、 34)及关闭阀(26、27)撤去既有的室外单元(20)及室内单元(30),然后,换 上新设室外单元(20)及室内单元(30),经连接用具(31、34)及关闭阀(26、 27)连接在既有的液体配管(A)及气体配管(B)上,藉此方法,构成上述制冷 剂回路(10)。
其次,由于对新设室外单元(20)预先充填为新制冷剂的HFC系制冷 剂,因此将第1关闭阀(26)及第2关闭阀(27)关闭,将室内单元(30)和液体 配管(A)及气体配管(B)抽为真空,将室外单元(20)以外的制冷剂回路(10) 内的空气和水分等除去。然后,将第1关闭阀(26)及第2关闭阀(27)打开, 向制冷剂回路(10)内追加充填HFC系制冷剂。
-配管洗净时的运行-
其次,对于除去上述空气调和装置(1)中的、特别是残留在既有的液体 配管(A)及气体配管(B)内的旧制冷剂用冷冻机油的配管洗净运行加以说 明。
该配管洗净运行,为用空气调和装置(1)的冷气模式(上述四路切换阀 (23)为图1的实线侧状态)进行的运行。该配管洗净运行,由使制冷剂在制 冷剂回路(10)内循环,以使气态和液态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回收容器(40) 内的运行(以下,称为预备运行);和在该预备运行结束后进行的使制冷剂 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以使气体制冷剂流入回收容器(40)的运行(以下, 称为回收运行)构成。
(A)预备运行
首先,对预备运行加以说明。该预备运行通过预备运行器(60)的指令 进行。
在上述制冷剂回路(10)的压缩机(21)停止的状态下,打开流入阀(51) 及流出阀(52),关闭旁通阀(53)。并且,将上述室外膨胀阀(25)的开度设为 全开,将上述各室内膨胀阀(32)的开度设为大于通常运行时的普通开度。
在上述制冷剂回路(10)的状态下,驱动压缩机(21)后,在该压缩机(21) 压缩的气体制冷剂与HFC系制冷剂用的冷冻机油一起被吐出,流入油分 离器(22)。在该油分离器(22)中,HFC系制冷剂用的冷冻机油被分离,气 体制冷剂经四路切换阀(23)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4),与由室外风扇(24a)取 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凝液化
上述冷凝的液体制冷剂,经过室外膨胀阀(25)、第1关闭阀(26)及液 体配管(A)流入各室内膨胀阀(32)。由于将该各室内膨胀阀(32)的开度设定 得大于普通开度,因此流入各室内热交换器(33)的制冷剂量大于通常运行 时。因此,流入上述室内热交换器(33)的制冷剂与由室内风扇(33a)取入的 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蒸发气化,但一部分制冷剂没有完全蒸发,仍然作 为液体制冷剂残留下来。也就是说,流通上述室内热交换器(33)的制冷剂, 成为混有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的气态和液态二相状态的制冷剂。该气 态和液态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经过气体配管(B)、第2关闭阀(27)、四路切 换阀(23)流入回收容器(40)。
流入上述回收容器(40)的气态和液态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通流入管 (42),朝着器箱(41)内的底部吐出。由于该吐出的制冷剂流速低于制冷剂 回路(10)中的循环流速,因此液体制冷剂从上述气态和液态二相状态的制 冷剂中分离出来,存积在器箱(41)内的底部。并且,仅有气体制冷剂通过 流出管(43)返回到制冷剂回路(10),再次被吸入压缩机(21)。
并且,用所定时间进行伴有上述制冷剂循环的预备运行。另外,此所 定时间是例如在器箱(41)内的液体制冷剂存积所定量后,由设在回收容器 (40)的水平传感器(没有图示)检知,使压缩机(21)停止为止的时间。
也就是说,能够通过上述预备运行将所定量的液体制冷剂存积在回收 容器(40)内。
(B)回收运行
其次,对回收运行加以说明。此回收运行,是在上述预备运行结束后, 通过回收运行器(70)的指令进行的。
首先,使上述切换器(50)的状态保持为上述预备运行时的状态,将上 述各室内膨胀阀(32)的开度设为通常运行时的普通开度。在上述制冷剂回 路(10)的状态下,驱动压缩机(21)后,流入上述各室内膨胀阀(32)的制冷剂 减压,在室内热交换器(33)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蒸发气化。该蒸发 的气体制冷剂,经过气体配管(B)、第2关闭阀(27)、四路切换阀(23)流入 回收容器(40)内。
通过上述制冷剂循环,残留在制冷剂配管、特别是液体配管(A)及气体 配管(B)内的旧制冷剂用的冷冻机油等异物被带走,与制冷剂一起流入回收 容器(40)。藉此方法,能够将上述制冷剂配管洗净。
流入上述回收容器(40)的气体制冷剂,流通流入管(42),朝着器箱(41) 内的底部吐出。由于该吐出的制冷剂流速低于制冷剂回路(10)中的循环流 速,因此冷冻机油等异物从上述气体制冷剂中分离出来,存积在回收容器 (40)内。这里,由于在上述回收容器(40)内通过上述预备运行预先存有液 体制冷剂,因此流入上述回收容器(40)的异物,因上述液体制冷剂的液面 中的吸引作用而附着在制冷剂液面。所以,异物从流入上述回收容器(40) 内的气体制冷剂中确实地分离出来,存积在回收容器(40)内。并且,仅有 气体制冷剂通过流出管(43)流出到制冷剂回路(10),再次被吸入压缩机 (21),重复此制冷剂循环。藉此方法,将上述制冷剂配管内的异物回收到 回收容器(40)内。
另外,例如,当将上述气体制冷剂从流入管(42)朝着回收容器(40)内 的底部吐出时,即使从气体制冷剂分离的异物跳到流出管(43)的入口端附 近,因障碍板(44)为阻挡物,上述异物也不会从流出管(43)流出。所以, 制冷剂配管内的异物被确实地回收到回收容器(40)内。
在上述回收运行结束后,关闭流入阀(51)及流出阀(52),打开旁通阀 (53)。这样一来,能够进行通常运行,制冷剂没有流通到回收容器(40)内, 而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
-实施例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第1实施例,由于在上述制冷剂回路(10)设置回收容 器(40),在冷气模式运行中,切换切换器(50),让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 内循环,以使气体制冷剂流入回收容器(40)内,因此能够将制冷剂配管洗 净。
并且,由于将上述回收容器(40)中的流入管(42)的出口端设为朝着回 收容器(40)内的底部开口,将回收容器(40)中的流出管(43)的入口端设在回 收容器(40)内比流入管(42)的出口端靠上的位置,因此能够不使流入回收 容器(40)的气体制冷剂直接流入流出管(43),而使其确实地吐向回收容器 (40)内的底部。并且,能够通过降低上述气体制冷剂的流速,使异物从该 气体制冷剂中分离出来,仅让气体制冷剂确实地从流出管(43)流出。
并且,由于在与上述回收容器(40)中的流出管(43)的入口端距离所规 定的间隔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障碍板(44),因此当将上述气体制冷剂从流 入管(42)吐向回收容器(40)内的底部时,即使从气体制冷剂中分离的异物 跳到流出管(43)的入口端附近,也不会从流出管(43)流出。所以,能够将 制冷剂配管内的异物确实地回收到回收容器(40)内。
并且,由于在进行上述回收运行前,进行了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 内循环,以使气态和液态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回收容器(40)内的预备运 行,预先使液体制冷剂存积在回收容器(40)内,因此在流入回收容器(40) 的气体制冷剂中含有的异物吸引附着在液体制冷剂的液面。所以,能够从 流入上述回收容器(40)内的气体制冷剂中确实地将异物分离出来,将其存 积在回收容器(40)内。
并且,由于在上述制冷剂回路(10)设置切换器(50),因此通过在配管 洗净结束后的通常运行时,切换上述切换器(50),能够不使制冷剂流入回 收容器(40)而使其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并且,能够将所回收的异物 封入回收容器(40)内。其结果,能够进行安全的通常运行。
并且,在上述预备运行中,由于将各室内膨胀阀(32)的开度设为大于 通常运行时的普通开度,因此能够用气态和液态二相状态使流通室内热交 换器(33)的制冷剂确实地流通,能够将液体制冷剂确实地存积在回收容器 (40)内。
<发明的第2实施例>
其次,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第2实施例,如图3所示,改变了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40) 的流入管(42)的配置及形状。并且,不设置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 (40)内的障碍板(44)。
具体地说,上述流入管(42)连接在器箱(41)的上部。上述流入管(42) 包括贯穿器箱(41)的上壁,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管部(42a)。并且,该直管 部(42a)的下端为出口端,该出口端位于器箱(41)内的中央附近。也就是说, 上述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形成为朝着回收容器(40)内的底部开口,不 与流出管(43)中的入口端的开口相对,而朝向同一方向的样子。并且,上 述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位于比流出管(43)中的入口端靠下的位置。
上述回收容器(40)中的作用及效果与第1实施例一样。也就是说,在 预备运行中,流入上述回收容器(40)的气态和液态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 通流入管(42)吐向器箱(41)内的底部。液体制冷剂从该吐出的制冷剂中分 离出来,存积在器箱(41)内的底部。并且,仅有气体制冷剂通过流出管(43) 流出到制冷剂回路(10)。并且,在回收运行中,流入上述回收容器(40)的 气体制冷剂,流通流入管(42),吐向器箱(41)内的底部。冷冻机油等异物 从该吐出的制冷剂中分离出来,通过上述预备运行吸引附着在存积在回收 容器(40)的液体制冷剂的液面。并且,仅有气体制冷剂通过流出管(43)流 出到制冷剂回路(10)。藉此方法,能够将上述制冷剂配管内的异物回收到 回收容器(40)内。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40)的器箱(41)的内部,仅有流入管(42) 和流出管(43)为构成部件。含有回收容器(40)的其它结构、作用及效果与
第1实施例一样。
<发明的第3实施例>
其次,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第3实施例,如图4所示,改变了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40) 的流入管(42)的配置及形状。并且,不设置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 (40)内的障碍板(44)。
具体地说,上述流入管(42)连接在器箱(41)的底部侧面。上述流入管(42) 包括贯穿器箱(41)的侧壁,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管部(42a)。在该直管部 (42a)的内端连续地形成有向上弯曲的弯曲部(42b),在该弯曲部(42b)的上 端连续地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直管部(42c)。而且,在上述直管部(42c)的上端 连续地形成有向下方弯曲的弯曲部(42d)。并且,上述弯曲部(42d)的下端 为出口端,该出口端位于器箱(41)内的中央部。也就是说,上述流入管(42) 中的出口端,形成为朝着回收容器(40)内的底部开口,不与流出管(43)中 的入口端的开口相对,而朝向同一方向。并且,上述流入管(42)中的出口 端,位于比流出管(43)中的入口端靠下的位置。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40)的器箱(41)的内部,仅有流入管(42) 和流出管(43)为构成部件。含有回收容器(40)的其它结构、作用及效果与
第1实施例一样。
<发明的第4实施例>
其次,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第4实施例,如图5所示,改变了上述第2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40) 的流出管(43)的配置及形状。
具体地说,上述流出管(43)连接在器箱(41)的上部侧面。上述流出管(43) 包括贯穿器箱(41)的侧壁,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管部(43a)。并且,在上述 直管部(43a)的内端连续形成有向上方弯曲的弯曲部(43b)。并且,上述弯 曲部(43b)的上端为入口端,该入口端位于器箱(41)内的上部。也就是说, 上述流出管(43)中的入口端,位于比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靠上的位置, 上述入口端及出口端形成为开口不相对,朝着相反方向的样子。
因此,能够确实地防止通过上述流入管(42)流入回收容器(40)的制冷 剂直接流入流出管(43)的现象。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40)的器箱(41)的内部,仅有流入管(42) 和流出管(43)为构成部件。含有回收容器(40)的其它结构、作用及效果与 第2实施例一样。
<发明的第5实施例>
其次,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第5实施例,如图6所示,将上述第4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40)的流 入管(42)的配置及形状变成了第1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40)的流入管(42) 的配置及形状。
也就是说,上述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位于比流出管(43)中的入口 端靠下的位置,上述出口端及入口端形成为开口不相对,朝着相反方向的 样子。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40)的器箱(41)的内部,仅有流入管(42) 和流出管(43)为构成部件。含有回收容器(40)的其它结构、作用及效果与 第4实施例一样。
<发明的第6实施例>
其次,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第6实施例,如图7所示,将上述第3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40)的流 出管(43)的配置及形状变成了第4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40)的流出管(43) 的配置及形状。
也就是说,上述流出管(43)中的入口端,位于比流入管(42)中的出口 端靠上的位置,上述入口端及出口端形成为开口不相对,朝着相反方向的 样子。
因此,能够确实地防止通过上述流入管(42)流入回收容器(40)的制冷 剂直接流入流出管(43)的现象。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40)的器箱(41)的内部,仅有流入管(42) 和流出管(43)为构成部件。含有回收容器(40)的其它结构、作用及效果与 第3实施例一样。
<发明的第7实施例>
其次,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第7实施例,如图8所示,预先将液体制冷剂作为异物回收用辅助液 存积在回收容器(40)内,来代替上述第1实施例通过进行预备运行器(60) 的指令的预备运行,将液体制冷剂存积在回收容器(40)内。并且,不设置 上述回收容器(40)内的障碍板(44)。
也就是说,能够不要上述预备运行,仅用回收运行将配管洗净。因此, 能够谋求配管洗净时间的缩短。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40)的器箱(41)的内部,仅有流入管(42)、 流出管(43)和异物回收用辅助液为构成部件。含有回收容器(40)的其它结 构、作用及效果与第1实施例一样。
<发明的第8实施例>
其次,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第8实施例,如图9所示,改变了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回收容器(40) 的流入管(42)的配置及形状。
具体地说,上述流入管(42),包括连接在器箱(41)的上部侧面,在水 平方向延伸的直管部(42a),该直管部(42a)贯穿器箱(41)的侧壁,被导入器 箱(41)内。并且,在上述直管部(42a)的内端连续形成有大致弯曲成U状的 弯曲部(42b)。该弯曲部(42b),从直管部(42a)大约弯曲180度,下端的出 口端朝着斜下方开口。也就是说,上述出口端朝着器箱(41)的侧壁开口。
其它制冷剂回路(10)的结构、流出管(43)及障碍板(44)等结构与第1实 施例一样。
因此,气体制冷剂从流入管(42)吐向回收容器(40)内的斜下方。那时, 即使从气体制冷剂分离的异物跳起到流出管(43)的入口端附近,因障碍板 (44)为障碍物,上述异物也不会从流出管(43)流出。其结果,制冷剂配管 内的异物被确实地回收到回收容器(40)内。其它作用及效果与第1实施例 一样。
另外,也可以将本实施例中的流入管(42)的弯曲部(42b)弯向其它方 向。也就是说,流入管(42)的弯曲部(42b),从直管部(42a)大约弯曲30度, 在图9中,也可以将流入管(42)的出口端朝着器箱(41)的右侧壁斜下方开 口。
<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对于上述各实施例,也可以为下述结构。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例中,通过在预备运行中,调节各室内膨胀阀(32) 的开度,来在室内热交换器(33)的后面,用气态和液态二相状态使制冷剂 流通,本发明也可以使各室内热交换器(33)的室内风扇(33a)停止。此时, 由于室内空气没有被送入上述室内热交换器(33)中,因此能够减少在室内 热交换器(33)中的制冷剂的蒸发量,确实地使制冷剂为气态和液态二相状 态。
并且,也可以将上述压缩机(21)的频率降低到规定值或规定值以下。 那时,由于被吸入压缩机(21)的制冷剂量减少,看起来室内热交换器(33) 中的制冷剂量增大,因此结果是能够通过与调节室内膨胀阀(32)的开度时 一样的作用,在室内热交换器(33)的后面,用气态和液态二相状态使制冷 剂流通。
并且,对于上述第2~第7实施例,不用说也可以与第1实施例一样, 在回收容器(40)内设置障碍板(44)。
并且,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以使用3台室内单元(30)为例加以了说明, 不用说也可以用1台或多台。
并且,不用说本发明除了适用于空气调和装置以外,还适用于各种冷 冻装置。
并且,在第2~第7实施例中,也可以与第8实施例一样,将流入管 (42)的出口端朝着器箱(41)的侧壁斜下方开口。
(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冷冻装置,对进行制冷剂配管的洗净运行 的装置有用,特别适合于对冷冻装置进行更新的时候。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