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分流器

申请号 CN201680006050.8 申请日 2016-01-12 公开(公告)号 CN107208947A 公开(公告)日 2017-09-26
申请人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神藤正宪; 筒井正浩; 杉田昭久; 清水基史; 织谷好男; 上总拓也; 滨馆润一; 坂卷智彦; 山田甲树;
摘要 制冷剂分流器(70)构成为使得制冷剂从多个排出空间(76A~76L)的下方流入,并将流入到分流器壳体(71)中的制冷剂经过多个分流路(74A~74L)和多个连通路(74a)而送到多个排出空间(76A~76L)中。并且,在制冷剂分流器(70)设置有棒 定位 部件(74c),该棒定位部件用于对棒部件(74)相对于分流器壳体(71)的圆周方向 位置 进行定位。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冷剂分流器(70),其用于将制冷剂分流而送到下游侧,其中,所述制冷剂分流器具备:
分流器壳体(71),其是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中空的壳体,内部形成有沿着铅垂方向配置的多个排出空间(76A~76L),所述制冷剂从所述多个排出空间的下方流入;和棒部件(74),其是配置在所述分流器壳体内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形成有沿圆周方向配置的多个分流路(74A~74L)和使所述多个分流路与所述多个排出空间连通的多个连通路(74a),流入到所述分流器壳体中的所述制冷剂经过所述多个分流路和所述多个连通路而被送到所述多个排出空间中,
所述制冷剂分流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棒部件相对于所述分流器壳体的圆周方向位置进行定位的棒定位部件(74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分流器(70),其中,
在所述棒部件(74)上形成有棒侧卡合部(74g),
在所述棒定位部件(74c)上形成有与所述棒侧卡合部卡合的定位侧卡合部(74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剂分流器(70),其中,
在所述棒定位部件(74c)上形成有供所述棒部件(74)贯通的棒贯通孔(74d),所述定位侧卡合部(74f)是从所述棒贯通孔的周缘朝向内周侧的凸形状或从所述棒贯通孔的周缘朝向外周侧的凹形状,
所述棒侧卡合部(74g)是形成于所述棒部件的侧面上的凹形状或凸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剂分流器(70),其中,
所述制冷剂分流器还具备棒盖部件(73),该棒盖部件覆盖所述棒部件(74)的上端,所述棒定位部件(74c)的上表面与所述棒盖部件的下表面抵接,
在所述棒定位部件的下表面形成有由朝向下方的凸形状形成的误装防止部(74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剂分流器(70),其中,
所述棒定位部件(74c)覆盖所述棒部件(74)的上端,
所述定位侧卡合部(74f)是从所述棒定位部件的下表面朝向下方的凸形状或从所述棒定位部件的下表面朝向上方的凹形状,
所述棒侧卡合部(74g)是形成于所述棒部件的上端的凹形状或凸形状。

说明书全文

制冷剂分流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冷剂分流器,特别是涉及如下的制冷剂分流器:在形成有多个排出空间的分流器壳体内配置有棒部件,该棒部件形成有沿着圆周方向配置的多个分流路,流入到分流器壳体中的制冷剂经过多个分流路被送到多个排出空间中。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设置有制冷剂分流器,该制冷剂分流器用于将在液体制冷剂管中流动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分流而送到下游侧的传热管。作为这样的制冷剂分流器,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316785号公报)所示的那样的制冷剂分流器。具体而言,是如下的制冷剂分流器:在形成有多个蓄液部(排出空间)的外管(分流器壳体)内配置有内管(棒部件),该内管形成有沿着圆周方向配置的多个分配通路(分流路),流入到分流器壳体中的制冷剂经过多个分流路被送到多个排出空间中。

发明内容

[0003] 在上述以往的制冷剂分流器中,根据与分流器壳体连接的液体制冷剂管的连接方向等设置条件,有时流入到多个分流路中的液体制冷剂的量会产生偏差。例如,在将液体制冷剂管连接于分流器壳体的下端侧面的情况下,沿着经过液体制冷剂管向分流器壳体中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这里是横向),液体制冷剂产生偏差。另一方面,由于多个分流路沿着圆周方向配置,因此,在位于向分流器壳体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分流路和位于向分流器壳体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分流路,流入的液体制冷剂的量产生偏差。
[0004] 因此,在热交换器中,有时考虑这样的向多个分流路流入的液体制冷剂的量的偏差的倾向而设计与制冷剂分流器的下游侧连接的多个制冷剂路径的配置及传热面积等。但是,若多个分流路未配置在按照设计的圆周方向位置上来装配制冷剂分流器,则在热交换器中有可能得不到所希望的热交换性能。例如,尽管设计成传热面积大的制冷剂路径被连接于液体制冷剂的量多的分流路,但若以该分流路被错误地连接于传热面积小的旁路的方式装配制冷剂分流器,则大量的液体制冷剂流向该传热面积小的制冷剂路径,有可能制冷剂的热交换不充分。
[0005]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形成有多个排出空间的分流器壳体内配置有棒部件,该棒部件形成有沿着圆周方向配置的多个分流路,在流入到分流路壳中的制冷剂经过多个分流路被送到多个排出空间中的制冷剂分流器中,能够将多个分流路配置在按照设计的圆周方向位置,在热交换器中能够得到所希望的热交换性能。
[0006] 第一方面的制冷剂分流器是用于将制冷剂分流而送到下游侧的制冷剂分流器,其具有分流器壳体和棒部件。分流器壳体是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中空的壳体,在内部形成有沿着铅垂方向配置的多个排出空间,制冷剂从多个排出空间的下方流入。棒部件是配置在分流器壳体内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形成有沿圆周方向配置的多个分流路和使多个分流路与多个排出空间连通的多个连通路,流入到分流器壳体中的制冷剂经过多个分流路和多个连通路被送到多个排出空间中。并且,这里,设置有用于对棒部件相对于分流器壳体的圆周方向位置进行定位的棒定位部件。
[0007] 这里,由于棒部件相对于分流器壳体的圆周方向位置被定位,因此,能够进行考虑到流入到分流器壳体中的制冷剂向棒部件的多个分流路流入时的偏流的倾向的设计。
[0008] 由此,这里,能够将多个分流路配置在按照设计的圆周方向位置,并能够在热交换器中得到所希望的热交换性能。
[0009] 第二方面的制冷剂分流路在第一方面的制冷剂分流路中,其中,在棒部件形成有棒侧卡合部,在棒定位部件形成有与棒侧卡合部卡合的定位侧卡合部。
[0010] 第三方面的制冷剂分流路在第二方面的制冷剂分流路中,其中,在棒定位部件形成有供棒部件贯通的棒贯通孔,定位侧卡合部是从棒贯通孔的周缘朝向内周侧的凸形状或从棒贯通孔的周缘朝向外周侧的凹形状,棒侧卡合部是形成于棒部件的侧面上的凹形状或凸形状。
[0011] 这里,能够与使棒部件贯通棒定位部件的棒贯通孔的作业同时地使定位侧卡合部与棒侧卡合部卡合。
[0012] 第四方面的制冷剂分流路在第三方面的制冷剂分流路中,其中,所述制冷剂分流器还具备棒盖部件,该棒盖部件覆盖棒部件的上端,棒定位部件的上表面与棒盖部件的下表面抵接,在棒定位部件的下表面形成有由朝向下方的凸形状形成的误装防止部。
[0013] 这里,假设在将棒定位部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弄错的状态下使棒部件贯通于棒定位部件的棒贯通孔中以能够利用棒盖部件覆盖棒部件的上端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由于定位侧卡合部被配置在与规定的圆周方向位置不同的圆周方向位置,因此,棒侧卡合部也被配置在与规定的圆周方向位置不同的圆周方向位置上,其结果是,棒部件的多个分流路无法配置在按照设计的圆周方向位置上。
[0014] 相对于此,这里,如上所述,在棒定位部件的下表面预先形成误装防止部,在将棒定位部件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弄错的状态下使棒部件贯通于棒定位部件的棒贯通孔中时,误装防止部是朝向上方的凸形状,其与棒盖部件干涉而无法使棒盖部件覆盖棒部件的上端。
[0015] 由此,这里,能够防止在将棒定位部件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弄错的状态下安装、即棒定位部件的误装。
[0016] 第五方面的制冷剂分流路在第二方面的制冷剂分流路中,其中,棒定位部件覆盖棒部件的上端,定位侧卡合部是从棒定位部件的下表面朝向下方的凸形状或从棒定位部件的下表面朝向上方的凹形状,棒侧卡合部是形成于棒部件的上端的凹形状或凸形状。
[0017] 这里,棒定位部件不仅能够对棒部件相对于分流器壳体的圆周方向位置进行定位,还能够发挥覆盖棒部件的上端的棒盖部件的作用。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的空调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0019] 图2是示出室外单元的外观的立体图。
[0020] 图3是示出室外单元的将顶板卸下的状态的平面图。
[0021] 图4是室外热交换器的概略立体图。
[0022] 图5是图4的热交换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3] 图6是采用了波形翅片作为传热翅片的情况下的与图5对应的图。
[0024] 图7是室外热交换器的概略构成图。
[0025] 图8是图4的出入口集管和制冷剂分流器的放大图。
[0026] 图9是图7的出入口集管和制冷剂分流器的放大剖视图。
[0027] 图10是图9的出入口集管和制冷剂分流器的下部的放大剖视图。
[0028] 图11是棒部件的立体图。
[0029] 图12是棒部件的下端的平面图。
[0030] 图13是制冷剂分流器的分解图。
[0031] 图14是示出将棒贯通挡板插入到分流器壳体中的情况的立体图。
[0032] 图15是示出将喷嘴部和上下端侧分流挡板插入到分流器壳体的下端的情况的立体图。
[0033] 图16是示出将棒定位挡板和上下端侧分流挡板插入到分流器壳体的上端的情况的立体图。
[0034] 图17是插入有棒定位挡板的状态下的棒部件的上端的平面图。
[0035] 图18是示出将棒定位挡板和上下端侧分流挡板插入到分流器壳体的上端的情况的立体图(将棒定位挡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弄错的情况)。
[0036] 图19是示出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图,并且是与图16对应的图。
[0037] 图20是示出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图,并且是与图17对应的图。
[0038] 图21是示出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图,并且是与图16对应的图。
[0039] 图22是示出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结构的图,并且是与图12对应的图。
[0040] 图23是示出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结构的图,并且是与图12对应的图。
[0041] 图24是示出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结构的图,并且是与图12对应的图。
[0042] 图25是示出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结构的图,并且是与图12对应的图。
[0043] 图26是示出采用了变形例的制冷剂分流结构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将顶板卸下的状态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可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0045] (1)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
[0046]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的空调装置1的概略构成图。
[0047] 空调装置1是能够通过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来进行建筑物等的室内的制冷和制热的装置。空调装置1主要通过将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连接起来而构成。这里,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通过液体制冷剂连接管5和气体制冷剂连接管6而被连接起来。即,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通过制冷剂连接管5、6而被连接起来,从而构成空调装置1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剂回路10。
[0048] <室内单元>
[0049] 室内单元4被设置在室内,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室内单元4主要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1。
[0050] 室内热交换器41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而发挥作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41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连接管5连接,室内热交换器41的气体侧与气体制冷剂连接管6连接。
[0051] 室内单元4具有室内扇42,该室内风扇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到室内单元4内以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作为供给空气提供到室内。即,室内单元4具有室内风扇42作为向室内热交换器41提供作为在室内热交换器41流动的制冷剂的加热源或冷却源的室内空气的风扇。这里,使用了通过室内风扇用达42a驱动的离心风扇或多翼风扇等作为室内风扇42。
[0052] <室外单元>
[0053] 室外单元2被设置在室外,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室外单元2主要具有压缩机21、四路切换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液体侧关闭阀25和气体侧关闭阀26。
[0054] 压缩机21是将冷冻循环的低压的制冷剂压缩成为高压的设备。压缩机21是通过压缩机用马达21a驱动旋转式或涡旋式等容积式的压缩要素(未图示)旋转的密闭式结构。压缩机21的吸入侧连接有吸入管31,喷出侧连接有喷出管32。吸入管31是将压缩机21的吸入侧和四路切换阀22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喷出管32是将压缩机21的喷出侧和四路切换阀22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
[0055] 四路切换阀22是用于对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切换的切换阀。在制冷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进行向制冷循环状态的切换,在该制冷循环状态下,使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在压缩机21中被压缩的制冷剂的散热器而发挥作用,并且使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即,在制冷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将压缩机21的喷出侧(这里是喷出管32)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这里是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连接起来(参照图1的四路切换阀22的实线)。并且,压缩机21的吸入侧(这里是吸入管31)与气体制冷剂连接管6侧(这里是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被连接起来(参照图1的四路切换阀22的实线)。此外,在制热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进行向制热循环状态的切换,在该制热循环状态下,使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在室内热交换器41散热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并且使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在压缩机21中被压缩的制冷剂的散热器而发挥作用。
即,在制热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将压缩机21的喷出侧(这里是喷出管32)与气体制冷剂连接管6侧(这里是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连接起来(参照图1的四路切换阀22的虚线)。并且,压缩机21的吸入侧(这里是吸入管31)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这里是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被连接起来(参照图1的四路切换阀22的虚线)。这里,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是将四路切换阀22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是将四路切换阀22与气体侧关闭阀26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
[0056] 室外热交换器23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将室外空气作为冷却源的制冷剂的散热器而发挥作用、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将室外空气作为加热源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管35连接,气体侧与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连接。液体制冷剂管35是将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和液体制冷剂连接管5侧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
[0057] 膨胀阀24是在制冷运转时将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的冷冻循环的高压的制冷剂减压到冷冻循环的低压的阀。此外,膨胀阀24是在制热运转时将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散热的冷冻循环的高压的制冷剂减压到冷冻循环的低压的阀。膨胀阀24被设置在液体制冷剂管35的靠近液体侧关闭阀25的部分。这里,使用电动膨胀阀作为膨胀阀24。
[0058] 液体侧关闭阀25和气体侧关闭阀26是被设置在与外部的设备/配管(具体而言是液体制冷剂连接管5和气体制冷剂连接管6)的连接口的阀。液体侧关闭阀25被设置在液体制冷剂管35的端部。气体侧关闭阀26被设置在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的端部。
[0059] 室外单元2具有室外风扇36,该室外风扇用于将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外单元2内而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与制冷剂热交换后排出到外部。即,室外单元2具有室外风扇36作为向室外热交换器23提供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23流动的制冷剂的冷却源或加热源的室外空气的风扇。这里,使用通过室外风扇用马达36a驱动的螺旋桨式风扇等作为室外风扇36。
[0060] <制冷剂连接管>
[0061] 制冷剂连接管5、6是在将空调装置1设置在建筑物等设置场所时在现场施工的制冷剂管,根据设置场所、室外单元2与室内单元4的组合等设置条件而使用具有各种长度及管径的制冷剂管。
[0062] (2)空调装置的基本动作
[0063] 下面,使用图1对空调装置1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空调装置1可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作为基本动作。
[0064] <制冷运转>
[0065] 在制冷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被切换成制冷循环状态(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状态)。
[0066] 在制冷回路10中,冷冻循环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21中并在被压缩到冷冻循环的高压后被喷出。
[0067] 从压缩机21被喷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四路切换阀22而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
[0068] 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散热器而发挥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与由室外风扇36作为冷却源提供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
[0069] 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被送到膨胀阀24。
[0070] 被送到膨胀阀24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由膨胀阀24减压到冷冻循环的低压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由膨胀阀24减压后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经液体侧关闭阀25和液体制冷剂连接管5而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1。
[0071] 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1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与由室内风扇42作为加热源提供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由此,室内空气被冷却,然后,被提供到室内而进行室内的制冷。
[0072] 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蒸发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气体制冷剂连接管6、气体侧关闭阀26和四路切换阀22而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21中。
[0073] <制热运转>
[0074] 在制热运转时,四路切换阀22被切换成制热循环状态(图1中的虚线所示的状态)。
[0075] 在制冷剂回路10中,冷冻循环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21中并被压缩到冷冻循环的高压后被喷出。
[0076] 从压缩机21中被喷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四路切换阀22、气体侧关闭阀26和气体制冷剂连接管6而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1。
[0077] 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1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与由室内风扇42作为冷却源提供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由此,室内空气被加热,然后,被提供到室内而进行室内的制热。
[0078] 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散热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经液体制冷剂连接管5和液体侧关闭阀25而被送到膨胀阀24。
[0079] 被送到膨胀阀24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由膨胀阀24减压到冷冻循环的低压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由膨胀阀24减压后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
[0080] 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与由室外风扇36作为加热源提供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
[0081] 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蒸发的低压的制冷剂经四路切换阀22而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21中。
[0082] (3)室外单元的基本结构
[0083] 下面,使用图1至图4对室外单元2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图2是示出室外单元2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室外单元2的将顶板57卸下的状态的平面图。图4是室外热交换器23的概略立体图。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铅垂”及“前面”、“侧面”、“背面”、“顶面”、“底面”等词语是指以风扇吹出格栅55b侧的面作为前面的情况下的方向及面。
[0084] 室外单元2具有单元外壳51的内部被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隔板58分隔成送风机室S1和机械室S2的结构(所谓的箱型结构)。室外单元2构成为,将室外空气从单元外壳51的背面和侧面的一部分吸入到内部后将空气从单元外壳51的前面排出。室外单元2主要具有:单元外壳51;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设备/配管类,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21、四路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关闭阀25、26和将这些设备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31~35;和室外风扇36及室外风扇用马达36a。另外,这里,对送风机室S1形成于单元外壳51的靠左侧面处、机械室S2形成于单元外壳51的靠右侧面处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左右相反。
[0085] 单元外壳51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主要容纳: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设备/配管类,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21、四路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关闭阀25、26和将这些设备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31~35;和室外风扇36及室外风扇用马达36a。单元外壳51具有:底板52,其载置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设备/配管类21~26、31~35及室外风扇36等;送风机室侧侧板53;机械室侧侧板54;送风机室侧前板55;机械室侧前板56;顶板57;和两个安装脚59。
[0086] 底板52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底面部分的板状部件。
[0087] 送风机室侧侧板53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靠送风机室S1的侧面部分(这里是左侧面部分)的板状部件。送风机室侧侧板53的下部被固定于底板52。在送风机室侧侧板53形成有侧面风扇吸入口53a,该侧面风扇吸入口53a用于通过室外风扇36将室外空气从单元外壳51的侧面侧吸入到单元外壳51内。
[0088] 机械室侧侧板54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靠机械室S2的侧面部分(这里是右侧面部分)的一部分和单元外壳51的靠机械室S2的背面部分的板状部分。机械室侧侧板54的下部被固定于底板52。在送风机室侧侧板53的背面侧的端部与机械室侧侧板54的送风机室S1侧的端部之间形成有背面风扇吸入口53b,该背面风扇吸入口53b用于通过室外风扇36将室外空气从单元外壳51的背面侧吸入到单元外壳51内。
[0089] 送风机室侧前板55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送风机室S1的前面部分的板状部件。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下部被固定于底板52,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左侧面侧的端部被固定于送风机室侧侧板53的前面侧的端部。在送风机室侧前板55设置有风扇吹出口55a,该风扇吹出口用于将被室外风扇36吸入到单元外壳51内的室外空气吹出到外部。在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前面侧设置有覆盖风扇吹出口55a的风扇吹出格栅55b。
[0090] 机械室侧前板56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机械室S2的前面部分的一部分和单元外壳51的机械室S2的侧面部分的一部分的板状部件。机械室侧前板56的送风机室S1侧的端部被固定于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机械室S2侧的端部,机械室侧前板56的背面侧的端部被固定于机械室侧侧板54的前面侧的端部。
[0091] 顶板57是构成单元外壳51的顶面部分的板状部件。顶板57被固定于送风机室侧板53及机械室侧侧板54、送风机室侧前板55。
[0092] 隔板58是配置在底板52上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这里,通过隔板58将单元外壳51的内部左右分割,从而形成靠左侧面的送风机室S1和靠右侧面的机械室S2。隔板58的下部被固定于底板52,隔板58的前面侧的端部被固定于送风机室侧前板55,其背面侧的端部延伸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靠机械室S2的侧端部。
[0093] 安装脚59是沿单元外壳5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安装脚59是被固定于室外单元2的安装面的部件。这里,室外单元2具有两个安装脚59,一个配置在靠近送风机室S1的位置,另一个配置在靠近机械室S2的位置。
[0094] 室外风扇36是具有多个翼的螺旋桨式风扇,其在送风机室S1内以与单元外壳51的前面(这里是风扇吹出口55a)对置的方式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3的前面侧的位置。室外风扇用马达36a在送风机室S1内,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室外风扇36与室外热交换器23之间。室外风扇用马达36a由载置在底板52上的马达支承台36b支承。并且,室外风扇36被枢转支承于室外风扇用马达36a。
[0095] 室外热交换器23是俯视观察为大致L字状的热交换器面板,其在送风机室S1内以与单元外壳51的侧面(这里是左侧面)和背面对置的方式被载置在底板52上。
[0096] 这里,压缩机21是纵型圆筒形状的密闭式压缩机,其在机械室S2内被载置在底板52上。
[0097] (4)室外热交换器的基本结构
[0098] 下面,使用图1至图7对室外热交换器23的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图5是图4的热交换部60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采用了波形翅片作为传热翅片64的情况下的与图5对应的图。图7是室外热交换器23的概略构成图。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表示方向及面的词语是指以室外热交换器23被载置于室外单元2的状态为基准的方向及面。
[0099] 室外热交换器23主要具有:热交换部60,其进行室外空气与制冷剂的热交换;制冷剂分流器70和出入口集管80,它们被设置于热交换部60的一端侧;以及中间集管90,其被设置在热交换部60的另一端侧。室外热交换器23是制冷剂分流器70、出入口集管80、中间集管90和热交换部60均是由或铝合金形成的全铝热交换器,通过炉内钎焊等钎焊进行各部的接合。
[0100] 热交换部60具有:多个(这里是12个)主热交换部61A~61L,它们构成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上部;和多个(这里是12个)副热交换部62A~62L,它们构成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部。在主热交换部61A~61L中,在最上层配置有主热交换部61A,从其下层侧沿着铅垂方向朝下地顺次配置主热交换部61B~61L,在副热交换部62A~62L中,在最下层配置有副热交换部
62A,从其上层侧沿着铅垂方向朝上地顺次配置副热交换部62B~62L。
[0101] 热交换部60是由多个传热管63和多个传热翅片64构成的插入翅片式热交换器,其中,多个传热管63由扁平管构成,多个传热翅片64由插入翅片构成。传热管63由铝或铝合金形成,其是具有成为传热面的、朝向铅垂方向的平面部63a和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小的内部流路63b的扁平多孔管。多个传热管63沿着铅垂方向空开分隔地配置多层,两端与出入口集管80和中间集管90连接。传热翅片64由铝或铝合金形成,其形成有平地细长地延伸的多个缺口64a,以便插入到被配置在出入口集管80与中间集管90之间的多个传热管63上。传热翅片64的缺口64a的形状与传热管63的截面的外形大致一致。多个传热管63被区分成上述的主热交换部61A~61L和副热交换部62A~62L。这里,多个传热管63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最上层沿着铅垂方向朝下按照规定数量(大约3至8根)的传热管63形成传热管组,该传热管组构成主热交换部61A~61L。此外,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最下层沿着铅垂方向朝上按照规定数量(大约1至3根)的传热管63形成传热管组,该传热管组构成副热交换部62A~62L。
[0102] 另外,室外热交换器23不限于采用插入翅片(参照图5)作为上述那样的传热翅片64的插入翅片式热交换器,也可以是采用多个波形翅片(参照图6)作为传热翅片64的波形翅片式热交换器。
[0103] (5)中间集管的结构
[0104] 下面,使用图1至图7对中间集管90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表示方向及面的词语是指以包括中间集管90的室外热交换器23被载置于室外单元2的状态为基准的方向及面。
[0105] 如上所述,中间集管90被设置在热交换部60的另一端侧,与传热管63的另一端连接。中间集管90是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筒状的部件,其主要具有纵长中空的中间集管壳体91。
[0106] 中间集管壳体91的内部空间被多个(这里是11个)主侧中间挡板92、多个(这里是11个)副侧中间挡板93和边界侧中间挡板94沿铅垂方向分隔开。主侧中间挡板92以将中间集管壳体91的上部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与主热交换部61A~61K的另一端连通的主侧中间空间95A~95K的方式沿铅垂方向顺次地设置。副侧中间挡板93以将中间集管壳体91的下部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与副热交换部62A~62K的另一端连通的副侧中间空间96A~96K的方式沿铅垂方向顺次地设置。边界侧中间挡板94被设置成,将中间集管壳体91的最下层侧的主侧中间挡板92与最上层侧的副侧中间挡板93的铅垂方向间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与主热交换部
61L的另一端连通的主侧中间空间95L和与副热交换部62L的另一端连通的副侧中间空间
96L。
[0107] 多个(这里是11个)中间连接管97A~97K与中间集管壳体91连接。中间连接管97A~97K是将主侧中间空间95A~95K和副侧中间空间96A~96K连通的制冷剂管。由此,主热交换部61A~61K与副热交换部62A~62K经由中间集管90和中间连接管97A~97K而连通,形成室外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路径65A~65K。此外,在边界侧中间挡板94形成有使主侧中间空间95L与副侧中间空间96L连通的中间挡板连通孔94a。由此,主热交换部61L与副热交换部62L经由中间集管90和中间挡板连通孔94a而连通,形成室外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路径65L。
这样,室外热交换器23具有被区分成多路径(这里是12个路径)的制冷剂路径65A~65L的结构。
[0108] 另外,中间集管90不限于上述那样的中间集管壳体91的内部空间被中间挡板92、93沿铅垂方向分隔开的结构,也可以是为将中间集管90内的制冷剂的流动状态维持良好而钻心研究的结构。
[0109] (6)出入口集管和制冷剂分流器的结构
[0110] 下面,使用图1至图17对出入口集管80和制冷剂分流器70的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图8是图4的出入口集管80和制冷剂分流器70的放大图。图9是图7的出入口集管80和制冷剂分流器70的放大剖视图。图10是图9的出入口集管80和制冷剂分流器70的下部的放大剖视图。图11是棒部件74的立体图。图12是棒部件74的下端的平面图。图13是制冷剂分流器70的分解图。图14是示出将棒贯通挡板77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中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5是示出将喷嘴部79和上下端侧分流挡板73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的下端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6是示出将棒定位挡板74c和上下端侧分流挡板73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的上端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7是插入有棒定位挡板74c的状态下的棒部件74的上端的平面图。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表示方向及面的词语是指以包括制冷剂分流器70和出入口集管80的室外热交换器23被载置于室外单元2的状态为基准的方向及面。此外,关于包括制冷剂分流器70、出入口集管80和中间集管90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流,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是指以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情况为基准的制冷剂流。
[0111] <出入口集管>
[0112] 如上所述,出入口集管80被设置在热交换部60的一端侧,与传热管63的一端连接。出入口集管90是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部件,主要具有纵长中空的出入口集管壳体81。
[0113] 出入口集管壳体81主要具有上端和下端开口的圆筒形状的出入口集管筒状体82,上端和下端的开口被两个上下端侧出入口挡板83封闭。出入口集管壳体81的内部空间被边界侧出入口挡板84沿铅垂方向分隔成上部的出入口空间85和下部的供给空间86A~86L。出入口空间85是与主热交换部61A~61L的一端连通的空间,其作为使通过制冷剂路径65A~65L后的制冷剂在出口汇合的空间而发挥作用。这样,具有出入口空间85的出入口集管80的上部作为使通过制冷剂路径65A~65L后的制冷剂在出口汇合的制冷剂出口部而发挥作用。
[0114] 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与出入口集管80连接,与出入口空间85连通。供给空间86A~86L是被多个(这里是11个)供给侧出入口挡板87分隔开的与副热交换部62A~62L的一端连通的多个(这里是12个)空间,其作为使制冷剂流出到制冷剂路径65A~65L的空间而发挥作用。这样,具有多个供给空间86A~86L的出入口集管80的下部作为区分成多个制冷剂路径
65A~65L而使制冷剂流出的制冷剂供给部发挥作用。
[0115] <制冷剂分流器>
[0116] 如上所述,制冷剂分流器70是用于将经液体制冷剂管35流入的制冷剂分流而送到下游侧(这里是多个制冷剂路径65A~65L)的设备,其被设置在热交换部60的一端侧,经出入口集管80的制冷剂供给部(即供给空间86A~86L)而与传热管63的一端连接。制冷剂分流器70是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部件,主要具有纵长中空的分流器壳体71。
[0117] 分流器壳体71主要具有上端和下端开口的圆筒形状的分流器集管筒状体72,上端和下端的开口被两个上下端侧分流挡板73封闭。这里,上下端侧分流挡板73是形成有半圆弧状的缘部73a的圆形状的板部件,其在从分流器壳体71的侧面被插入到形成于分流器集管筒状体72的上端和下端的插入槽隙72a、72b中的状态下被钎焊接合。
[0118] 在分流器壳体71内形成有:沿圆周方向配置的多个(这里是12个)分流路74A~74L;分流空间75,其将制冷剂引导到多个分流路74A~74L中;和多个(这里是12个)排出空间76A~76L,它们通过多个分流路74A~74L而与分流空间75连通,并沿铅垂方向配置。
[0119] 多个(这里是12个)分流路74A~74L由配置在分流器壳体71内的棒部件74形成。棒部件74是形成有沿圆周方向配置的多个分流路74A~74L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棒状的部件。通过将铝或铝合金挤压成型而制造出棒部件74,多个分流路74A~74L由在棒部件74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一体成型于棒部件74的多个(这里是12个)孔构成。棒部件74的径向的中央部分被多个分流路74A~74L围绕。棒部件74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即上端与被设置于分流器壳体71的上端的上下端侧分流挡板73的下表面抵接,多个分流路74A~74L的上端被封闭。
即,被设置于分流器壳体71的上端的上下端侧分流挡板73作为覆盖棒部件74的上端的棒盖部件而发挥作用。相对于此,棒部件74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即下端延伸到分流器壳体71的下部,但未到达被设置于分流器壳体71的下端的上下端侧分流挡板73的上表面,多个分流路74A~74L的下端未被封闭。由此,在分流器壳体71内形成有包括分流空间75在内的与棒部件74的下端对置的空间。
[0120] 棒部件74的外径小于分流器壳体71的内径,在棒部件74的侧面与分流器壳体71的径向间形成有空间,该空间形成多个排出空间76A~76L。这里,形成有供棒部件74贯通的棒贯通孔77b的多个(这里是11个)棒贯通挡板77从分流器壳体71的侧面被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中,利用多个棒贯通挡板77形成多个排出空间76A~76L。这里,棒贯通挡板77是形成有半圆弧状的缘部77a的圆形状的板部件,其在从分流器壳体71的侧面被插入到沿铅垂方向形成于分流器集管筒状体72的侧面的插入槽隙72c中的状态下被钎焊接合。由此,棒部件74在沿着铅垂方向贯通多个棒贯通挡板77的棒贯通孔77b的状态下被配置在分流器壳体71内。
另外,在图13中,棒部件74从分流器壳体71的下端被插入,但也可以从分流器壳体71的上端被插入。这样,在分流器壳体71中,棒部件74的侧面与分流器壳体71的径向间的空间被多个棒贯通挡板77分隔成沿着铅垂方向的多个排出空间76A~76L。
[0121] 在棒部件74的侧面形成有多个(这里是12个)棒侧面孔74a(连通路),多个排出空间76A~76L与多个分流路74A~74L通过多个棒侧面孔74a而连通。这里,多个分流路74A~74L与多个排出空间76A~76L彼此一对一对应。例如,与排出空间76A连通的棒侧面孔74a形成为仅与分流路74A对应,与排出空间76B连通的棒侧面孔74a形成为仅与分流路74B对应,像这样地以使得与某排出空间连通的分流路不与其它排出空间连通的方式形成棒侧面孔
74a。此外,多个棒侧面孔74a沿着棒部件74的长度方向(这里是铅垂方向)配置成螺旋状。
[0122] 在制冷剂分流器70设置有棒定位挡板74c(棒定位部件),该棒定位挡板用于对棒部件74相对于分流器壳体71的圆周方向位置进行定位。与棒贯通挡板77同样,棒定位挡板74c是形成有供棒部件74贯通的棒贯通孔74d和半圆弧状的缘部74e的圆形状的板部件,其从分流器壳体71的侧面被插入。这里,棒定位挡板74c在从分流器壳体71的侧面被插入到形成于分流器集管筒状体72的上端的插入槽隙72a中的状态下与上下端侧分流挡板73重叠地被钎焊接合。由此,棒部件74的上端成为如下状态:贯通棒定位挡板74c的棒贯通孔74d,并且多个分流路74A~74L的上端被与棒定位挡板74c的上侧重叠配置的上下端侧分流挡板73封闭。这里,插入槽隙72a具有能够插入上下端侧分流挡板73和棒定位挡板74c这两方的尺寸。此外,在棒定位挡板74c形成有定位侧卡合部74f,该定位侧卡合部由从棒贯通孔74d的周缘朝向内周侧的凸形状构成。并且,在棒部件74的上端侧面形成有棒侧卡合部74g,该棒侧卡合部由与定位侧卡合部74f卡合的凹形状构成。这里,定位侧卡合部74f和棒侧卡合部
74g形成在与分流路74L对应的圆周方向位置。并且,棒部件74被配置在分流器壳体71内,棒定位挡板74c被插入到插入槽隙72a中,通过两卡合部74f、74g成为卡合的状态,从而棒部件
74相对于分流器壳体71的圆周方向位置被定位。并且,在棒定位挡板74c的下表面形成有由朝向下方的凸形状构成的误装防止部74h。这里,误装防止部74h形成于平板状的舌部74i,该舌部朝向从缘部74e朝向插入槽隙72a的插入方向近前侧突出。
[0123] 在分流器壳体71中,以将与棒部件74的下端对置的空间分隔成导入空间78和分流空间75的方式设置有喷嘴部79,该喷嘴部形成有喷嘴孔79a,所述导入空间导入经液体制冷剂管35而流入的制冷剂,所述分流空间75将制冷剂向多个分流路74A~74L引导。即,喷嘴部79将分流器壳体71内的空间分隔成下端侧的导入空间78和导入空间78的上侧的分流空间
75,且形成有喷嘴孔79a,该喷嘴孔用于将向导入空间78流入的制冷剂送到分流空间75。
[0124] 喷嘴部79由铝或铝合金形成,这里,具有喷嘴主体79b和喷嘴支承挡板79c。喷嘴主体79b是形成有喷嘴孔79a的圆形的板部件。喷嘴主体79b的外径在分流器壳体71的内径以下,该喷嘴主体与棒部件74一同从下方被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中。在喷嘴主体79b,在棒部件74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这里是下端)侧的端面即棒部件侧端面79d形成有喷嘴凹部79e,该喷嘴凹部是直径大于喷嘴孔79a的凹陷部分,分流空间75由被棒部件74的下端和喷嘴凹部79e围绕的空间构成。这里,通过使棒部件74的下端与棒部件侧端面79d抵接,从而形成分流空间75。这里,在棒部件74的下端形成有被入口部74b,该被入口部被多个分流路74A~74L围绕、并且与喷嘴孔79a对置,被入口部74b的面积大于喷嘴孔79a的开口面积。此外,在棒部件侧端面79d形成有棒嵌入部79f,该棒嵌入部由供棒部件74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这里是下端)嵌入的凸形状构成。由此,能够抑制棒部件74与喷嘴主体79b向侧方错位。此外,在喷嘴主体79b的下表面形成有台阶部79h,该台阶部由嵌合到喷嘴支承挡板79c的台阶嵌合孔79g中的凸形状构成。另一方面,与棒贯通挡板77同样地,喷嘴支承挡板79c是形成有台阶嵌合孔79g和半圆弧状的缘部79i的圆形的板部件,其从分流器壳体71的侧面被插入。这里,喷嘴支承挡板79c经形成于分流器壳体71的侧面的插入槽隙72d而被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中。进而,在将棒部件74和喷嘴主体79b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内的比插入槽隙72d靠上侧处的状态下将喷嘴支承挡板79c插入到分流器壳体71中,并使棒部件74和喷嘴主体79b向下方移动,从而喷嘴主体79b的台阶部79h被嵌合到喷嘴支承挡板79c的台阶嵌合孔79g中,并与棒部件
74和喷嘴主体79b一同被钎焊接合。
[0125] 液体制冷剂管35与分流器壳体71的下端侧面(即,比喷嘴部79靠下方的侧面)连接,制冷剂流入到导入空间78中。这里,从喷嘴孔79a的开口方向(即铅垂方向)观察喷嘴部79和液体制冷剂管35时,液体制冷剂管35以与喷嘴孔79a重叠的方式被插入到导入空间78内。具体而言,液体制冷剂管35经形成于分流器壳体71的下端侧面的液管连接孔72e而横向地被插入到导入空间78内。这里,液体制冷剂管35中被插入到导入空间78内的部分为插入管部35a。这里,由于喷嘴孔79a位于分流器壳体71的俯视观察时的中央,因此,插入管部35a的末端至少被插入到横穿分流器壳体71的俯视观察时的中央的位置,这里,将液体制冷剂管35插入到导入空间78内直至与分流器壳体71的内表面(这里是与液管连接孔72e对置的内表面)抵接。并且,这里,作为插入管部35a的末端的开口的管末端孔35b被堵塞,在插入管部35a的上部,以从喷嘴孔79a的开口方向观察喷嘴部79和液体制冷剂管35时与喷嘴孔79a重叠的方式形成有制冷剂导入孔35c。这里,通过安装柱状的铆钉35d(管端堵塞部件),从而管末端孔35b和从制冷剂导入孔35c到管末端孔35b的空间被堵塞。另外,将管末端孔35b和从制冷剂导入孔35c到管末端孔35b的空间堵塞的方法不限于借助铆钉35d,也可以这样:通过对插入管部35a的末端实施离心加工(スパン加工)或紧压加工(ピンチ加工),从而将管末端孔35b和从制冷剂导入孔35c到管末端孔35b的空间堵塞。此外,这里,制冷剂导入孔35c的开口面积大于喷嘴孔79a的开口面积。
[0126] 并且,制冷剂分流器70通过形成多个(这里是12个)连接路88A~88L的多个(这里是12个)连接管88而与出入口集管80的下部连接。即,多个连接路88A~88L是将制冷剂从多个排出空间76A~76L向多个供给空间86A~86L引导的部分。这样,液体制冷剂管35、作为制冷剂供给部的出入口集管80的下部、制冷剂分流器70和形成多个连接路88A~88L的多个连接管88作为将经过液体制冷剂管35而流入的制冷剂送到下游侧的多个制冷剂路径65A~65L(即由扁平管构成的多个传热管63)的制冷剂分流结构而发挥作用。
[0127] (7)制冷剂分流器的特征
[0128] 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具有如下的特征。
[0129]
[0154] 在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棒部件74是一体成型有沿圆周方向配置的多个分流路74A~74L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这样:如图22及图23所示,通过将形成多个分流路74A~74L的多个(这里是12个)细管部件741A~741L沿圆周方向束,从而构成棒部件74。这里虽未图示,但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多个细管部件741A~741L的侧面形成有多个棒侧面孔74a,多个排出空间76A~76L与多个分流路74A~74L通过多个棒侧面孔74a而连通。另外,也可以这样:如图22所示,在被多个细管部件741A~741L围绕的部分设置中心棒742,使该中心棒742的下端为被入口部74b。此外,也可以不是中心棒体742而是如图23所示,在多个细管部件741A~741L的下端设置可供多个细管部件741A~741L贯通的分隔体743,使该分隔体743的中央部分为被入口部74b。
[0155]
[0156] 在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中,棒部件74是一体成型有沿圆周方向配置的多个分流路74A~74L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这样:如图24及图25所示,利用筒状的外棒部件744和配置在外棒部件744的内周侧的内棒部件745构成棒部件74。这里,在外棒部件744的内周面或内棒部件745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形成沿棒部件7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这里是12个)槽744a、745a,利用由多个槽744a、745a和外棒部件744的内周面或内棒部件745的外周面围绕的空间形成多个分流路74A~74L。这里虽未图示,但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外棒部件744的侧面形成有多个棒侧面孔74a,多个排出空间76A~76L与多个分流路74A~74L通过多个棒侧面孔74a而连通。另外,这里,内棒部件745的下端的中央部分成为被入口部74b。
[0157]
[0158] 在采用了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器70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列举了由扁平管构成的传热管63俯视时仅为1列、沿铅垂方向配置多层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图26所示地俯视时为2列的传热管63沿铅垂方向配置多层的结构。在该情况下,由于传热管63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左端)朝向长度方向的一端(右端)折返,因此,不仅制冷剂分流器70和出入口集管80,中间集管90也设置在传热管63的另一端(右端)侧。
[0159]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60] 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如下的制冷剂分流器:形成有沿圆周方向配置的多个分流路的棒部件配置在形成有多个排出空间的分流器壳体内,流入到分流器壳体中的制冷剂经过多个分流路被送到多个排出空间中。
[0161] 标号说明
[0162] 70 制冷剂分流器
[0163] 71 分流器壳体
[0164] 73 上下端侧分流挡板(棒盖部件)
[0165] 74 棒部件
[0166] 74a 连通路(棒侧面孔)
[0167] 74c 棒定位部件
[0168] 74d 棒贯通孔
[0169] 74f 定位侧卡合部
[0170] 74g 棒侧卡合部
[0171] 74h 误装防止部
[0172] 74A~74L 分流路
[0173] 76A~76L 排出空间
[0174] 现有技术文献
[0175] 专利文献
[017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316785号公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