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加热装置及方法

申请号 CN201611121324.6 申请日 2016-12-08 公开(公告)号 CN106595032A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申请人 于中深; 刘文勃; 发明人 于中深; 刘文勃;
摘要 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贯通连接,在上壳体的上部安装有 真空 阀 ,使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内部处于真空状态,并通过上壳体上的热媒口向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填充热媒,在上壳体的外部盖装有 外壳 体,其外壳体与下壳体 焊接 。外壳体的进口和出口通过管线与用热设备连接,其进口和出口在同一平面上,位于外壳体的上部、下部或侧面。在下壳体的外壁上套装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通过 连接线 与 控制器 连接,在外壳体的连接管线上安装有 温度 控制 传感器 , 温度控制 传感器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连接。该内置加热装置除了采用电磁线圈加热外,还可采用加热炉对其进行加热。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贯通连接,在上壳体(1)的上部安装有真空(4),使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内部处于真空状态,并通过上壳体(1)上的热媒口向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填充热媒(3),在上壳体(1)的外部盖装有外壳体(5),其外壳体(5)与下壳体(2)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5)的进口(18)和出口(19)通过管线与用热设备连接,其进口(18)和出口(19)在同一平面上,位于外壳体(5)的上部、下部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壳体(1)的外部可加装盘管(6),外壳体(5)盖装在盘管(6)的外部,与下壳体(2)焊接,在外壳体(5)的上端安装有常压阀(9),通过外壳体(5)上的热媒口向外壳体(5)内,盘管(6)的外部填充常压热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管(6)螺旋盘绕,且完全覆盖至上壳体(2)的外部,在外壳体(5)上设有穿过盘管进口(7)和盘管出口(8)的孔,所述盘管(6)的盘管进口(7)和盘管出口(8)置于外壳体(5)的上部、下部或侧面,且盘管进口(7)和盘管出口(8)在同一平面上,并与用热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1)、下壳体(2)和外壳体(9)为圆筒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壳体(2)的外壁上套装有电磁线圈(11),所述的电磁线圈(11)通过连接线(12)与控制器(13)连接,在外壳体(5)的连接管线上安装有温度控制传感器,其温度控制传感器通过线路与控制器(1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线圈(11)为圆筒状或环状结构,用来包裹下壳体(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除了采用电磁线圈(11)加热外,还能采用加热炉(15)进行加热,当采用加热炉(15)进行加热时,该内置加热装置安装在加热炉(15)的炉体内部,其内置加热装置与炉体之间形成烟道(17),在加热炉(15)上方安装烟筒(14),启动燃烧装置(16)进行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置盘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炉(15)为燃气炉、燃炉或燃油炉,加热炉(15)的壳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10.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被加热介质通过外壳体(5)的进、出口进入用热设备内;
(b)接通控制器(13)的电源(14),设定所需温度后,开始对电磁线圈(11)进行加热,进而对下壳体(2)和上壳体(1)加热,当下壳体(2)和上壳体(1)内的温度到达38℃时,热媒(4)在下壳体(2)和上壳体(1)内的真空状态下开始启动工作,进而对外壳体(5)加热,以完成对被加热介质循环加热。
(C)当用热设备内的被加热介质达到所需温度时,温度控制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后,发出指令,控制器(13)停止加热,当用热设备内的被加热介质不能达到所需温度时,温度控制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后,发出指令,控制器(13)继续加热。

说明书全文

内置加热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加热装置及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在加热方式普遍采用的是燃油炉、燃气炉、燃炉直接供暖,这几种加热方式造价高,污染环境,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采用路、电路分离,有结构合理,安全性高,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使用简单,应用范围广,可有效提高热效率,与传统电加热相比节能55%以上,又能达到环保的目的。
[0004] 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贯通连接,在上壳体(1)的上部安装有真空(4),使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内部处于真空状态,并通过上壳体(1)上的热媒口向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填充热媒(3),在上壳体(1)的外部盖装有外壳体(5),其外壳体(5)与下壳体(2)焊接
[0005] 所述的外壳体(5)的进口(18)和出口(19)通过管线与用热设备连接,其进口(18)和出口(19)在同一平面上,位于外壳体(5)的上部、下部或侧面。
[0006] 在上壳体(1)的外部可加装盘管(6),外壳体(5)盖装在盘管(6)的外部,与下壳体(2)焊接,在外壳体(5)的上端安装有常压阀(9),通过外壳体(5)上的热媒口向外壳体(5)内,盘管(6)的外部填充常压热媒。
[0007] 所述的盘管(6)螺旋盘绕,且完全覆盖至上壳体(2)的外部,在外壳体(5)上设有穿过盘管进口(7)和盘管出口(8)的孔,所述盘管(6)的盘管进口(7)和盘管出口(8)置于外壳体(5)的上部、下部或侧面,且盘管进口(7)和盘管出口(8)在同一平面上,并与用热设备连接。
[0008] 所述的上壳体(1)、下壳体(2)和外壳体(9)为圆筒状结构。
[0009] 在下壳体(2)的外壁上套装有电磁线圈(11),所述的电磁线圈(11)通过连接线(12)与控制器(13)连接,在外壳体(5)的连接管线上安装有温度控制传感器,其温度控制传感器通过线路与控制器(13)连接。
[0010] 所述的电磁线圈(11)为圆筒状或环状结构,用来包裹下壳体(2)。
[0011] 所述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除了采用电磁线圈(11)加热外,还能采用加热炉(15)进行加热,当采用加热炉(15)进行加热时,该内置加热装置安装在加热炉(15)的炉体内部,其内置加热装置与炉体之间形成烟道(17),在加热炉(15)上方安装烟筒(14),启动燃烧装置(16)进行加热。
[0012] 所述的加热炉(15)为燃气炉、燃煤炉或燃油炉,加热炉(15)的壳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0013] 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4] (a)被加热介质通过外壳体(5)的进、出口进入用热设备内;
[0015] (b)接通控制器(13)的电源(14),设定所需温度后,开始对电磁线圈(11)进行加热,进而对下壳体(2)和上壳体(1)加热,当下壳体(2)和上壳体(1)内的温度到达38℃时,热媒(4)在下壳体(2)和上壳体(1)内的真空状态下开始启动工作,进而对外壳体(5)加热,以完成对被加热介质循环加热。
[0016] (C)当用热设备内的被加热介质达到所需温度时,温度控制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后,发出指令,控制器(13)停止加热,当用热设备内的被加热介质不能达到所需温度时,温度控制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后,发出指令,控制器(13)继续加热。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电磁线圈的磁场变化,对热媒产生的涡流热效应,使热媒和用热设备内被加热介质快速升温,在双重热作用下,达到节能效果。2.热媒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内真空状态下,38℃时开始启动工作。3.盘管结构简单、紧凑,造价较低,被加热介质循环顺畅,同时,也增大了受热面积。4.电磁感应制热,真正意义上的水电分离,电路和水路绝缘。5.低压软启动,减少电流浪涌冲击的危害,避免因电压波动而损坏设备,安全有保障。6.变频功率输出部分可根据电压波动变化自动调控电流大小,保证恒功率,不会因电压升高电流随之升高,造成电气承载不够而损坏。7.该内置加热装置除了采用电磁线圈加热外,还可采用加热炉对其进行加热。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图1采用电磁线圈进行加热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图1采用加热炉进行加热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是图2采用电磁线圈进行加热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是图2采用加热炉进行加热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上壳体1、下壳体2、热媒3、真空阀4、外壳体5、盘管6、盘管进口7、盘管出口8、常压阀门9、电源10、电磁线圈11、连接线12、控制器13、烟筒14、加热炉15、燃烧器16、烟道17、进口18、出口1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0025] 如图1、图3、图4所示,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贯通连接,在上壳体1的上部安装有真空阀4,使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内部处于真空状态,并通过上壳体1上的热媒口向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填充热媒3,在上壳体1的外部盖装有外壳体5,其外壳体5与下壳体2焊接。所述的外壳体5的进口18和出口19通过管线与用热设备连接,其进口18和出口19在同一平面上,位于外壳体5的上部、下部或侧面。
[0026] 所述的上壳体1、下壳体2和外壳体9为圆筒状结构。在下壳体2的外壁上套装有呈圆筒状或环状的电磁线圈11,所述的电磁线圈11通过连接线12与控制器13连接,在外壳体5的连接管线上安装有温度控制传感器,其温度控制传感器通过线路与控制器13连接。
[0027] 所述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除了采用电磁线圈11加热外,还能采用加热炉15进行加热,当采用加热炉15进行加热时,该内置加热装置安装在加热炉15的炉体内部,其内置加热装置与炉体之间形成烟道17,在加热炉15上方安装烟筒14,启动燃烧装置16进行加热。
[0028] 所述的加热炉15为燃气炉、燃煤炉或燃油炉,加热炉15的壳体采用碳钢或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0029] 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30] (a)被加热介质通过外壳体5的进、出口进入用热设备内;
[0031] (b)接通控制器13的电源14,设定所需温度后,开始对电磁线圈11进行加热,进而对下壳体2和上壳体1加热,当下壳体2和上壳体1内的温度到达38℃时,热媒4在下壳体2和上壳体1内的真空状态下开始启动工作,进而对外壳体5加热,以完成对被加热介质循环加热。
[0032] (C)当用热设备内的被加热介质达到所需温度时,温度控制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后,发出指令,控制器13停止加热,当用热设备内的被加热介质不能达到所需温度时,温度控制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后,发出指令,控制器13继续加热。实施例2
[0033] 如图2、图5、图6所示,一种内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贯通连接,在上壳体1的上部安装有真空阀4,使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内部处于真空状态,并通过上壳体1上的热媒口向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填充热媒3,在上壳体1的外部螺旋盘绕有盘管6,外壳体5盖装在盘管6的外部,与下壳体2焊接,在外壳体5的上端安装有常压阀门9,通过外壳体5上的热媒口向外壳体5内,盘管6的外部填充常压热媒。
[0034] 所述的盘管6完全覆盖至上壳体2的外部,在外壳体5上设有穿过盘管进口7和盘管出口8的孔,所述盘管6的盘管进口7和盘管出口8置于外壳体5的上部、下部或侧面,且盘管进口7和盘管出口8在同一平面上,并与用热设备连接。
[0035] 所述的上壳体1、下壳体2和外壳体9为圆筒状结构。在下壳体2的外壁上套装有呈圆筒状或环状的电磁线圈11,所述的电磁线圈11通过连接线12与控制器13连接,在盘管6上安装有温度控制传感器,其温度控制传感器通过线路与控制器13连接。
[0036] 所述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除了采用电磁线圈11加热外,还能采用加热炉15进行加热,当采用加热炉15进行加热时,该内置加热装置安装在加热炉15的炉体内部,其内置加热装置与炉体之间形成烟道17,在加热炉15上方安装烟筒14,启动燃烧装置16进行加热。
[0037] 所述的加热炉15为燃气炉、燃煤炉或燃油炉,加热炉15的壳体采用碳钢或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0038] 一种内置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39] (a)被加热介质通过盘管进、出口进入用热设备;
[0040] (b)接通控制器13的电源14,设定所需温度后,开始对电磁线圈11进行加热,进而对内加热装置1加热,当内加热装置1内的温度到达38℃时,热媒4在内加热装置1内的真空状态下开始启动工作,进而对盘管6内的被加热介质进行循环加热,当盘管6的温度到38℃时,外壳体9内、盘管6外的常压热媒开始启动工作,使盘管6在双重热力作用下循环加热,真正意义上的水电分离,电路和水路绝缘,增大了受热面积。
[0041] (C)当盘管6内的被加热介质达到所需温度时,温度控制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后,发出指令,控制器13停止加热,当盘管6内的被加热介质不能达到所需温度时,温度控制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后,发出指令,控制器13继续加热。
[0042] 上面是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不论是在其形状或者结构上做任何变化,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