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及水箱

申请号 CN201610003398.3 申请日 2016-01-04 公开(公告)号 CN106940087A 公开(公告)日 2017-07-11
申请人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柳飞; 陈苗; 井煜锋;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热 泵 热 水 器 及水箱,所述水箱包括:沿着横向延伸的内胆,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内胆上的换热器,其包括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往复设置且沿预定方向延伸的冷媒流路,所述冷媒流路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设置在所述内胆的上部,所述第二端口设置在所述内胆的下部,所述第一端口为冷媒入口,所述第二端口为冷媒出口,冷媒从冷媒流路的第一端口向第二端口流动过程中高度逐渐下降。本发明所述的热泵热水器及其水箱,使用时,能够提高能效。
权利要求

1.一种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沿着横向延伸的内胆,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设置在所述内胆上的换热器,其包括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往复设置且沿预定方向延伸的冷媒流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流路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设置在所述内胆的上部,所述第二端口设置在所述内胆的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为冷媒入口,所述第二端口为冷媒出口,冷媒从冷媒流路的第一端口向第二端口流动过程中高度逐渐下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流路为至少两条,所述内胆具有相背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至少一条冷媒流路设置在第一侧,至少一条冷媒流路设置在第二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设置在内胆外壁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设置的冷媒流道包括多个流道单元,相邻两个所述流道单元之间形成有预定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流路由换热管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设置在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内胆之间,所述金属板与所述内胆贴合,所述换热管与所述金属板贴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金属板,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金属板与所述内胆之间,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内胆贴合,所述金属板与所述换热管贴合。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D型管、扁管中的一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内胆为面接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所述冷媒流路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之间,所述冷媒流路通过吹胀工艺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为平板,所述第二金属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金属板间形成所述冷媒流路。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二金属板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金属板上的凹槽与所述第二金属板上的凹槽正对设置形成所述冷媒流路。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设置在内胆外壁上的金属板,所述冷媒流路设置在金属板与所述内胆之间,所述冷媒流路通过吹胀工艺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2或15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吹胀工艺形成有至少两条冷媒流路,所述至少一条冷媒流路设置在所述内胆的第一侧,所述至少一条冷媒流路设置在所述内胆的第二侧。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微通道形式,包括扁管以及与所述扁管相连通的集液管。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上设有预紧弹性件,所述预紧弹性件用于使所述换热器紧贴所述内胆。
19.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任一所述的水箱。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冷媒入口和出口设置在水箱同一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分两路流入分设在所述内胆两侧的冷媒流路的冷媒入口,流出所述冷媒出口的冷媒汇集成一路流入节流元件。

说明书全文

器及水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热水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及水箱。

背景技术

[0002] 热泵热水器是利用逆卡诺原理,通过介质(冷媒),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的水里的设备。热泵热水器工作流程是压缩机蒸发器出口的低压冷媒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出,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流经缠绕在水箱上的换热管,热量经换热管传导到水箱中的水内,冷却下来的冷媒在压的持续作用下变成液态,经膨胀后进入蒸发器,由于蒸发器侧的压力较低,因此液态的冷媒在此迅速蒸发变成气态,并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在扇的作用下,大量的空气流过蒸发器外表面,空气中的能量被蒸发器吸收,空气温度迅速降低,变成冷气释放。随后吸收了一定能量的冷媒回流到压缩机,进入下一个循环。
[0003] 在现有的热泵热水器中,横式水箱上的换热器的设置方式包括周向缠绕或者微通道包裹等。其中,所述换热器周向缠绕的方式如图1所示,水箱5上的换热管6沿着水箱5周向螺旋缠绕。而水箱5内的水温通常情况下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上部水温高、下部水温低。对于横式的水箱5而言,当换热管6内的冷媒流经所述换热管6与水箱5内的水进行换热时,会交替接触高、低水温,以进行换热。同样的,对于换热器为微通道包裹的方式,目前均采用在内胆上部设置两根集液管,在两根集液管之间平行于横式内胆的端面沿壁面设置微通道,流经每根微通道的冷媒与水箱中的水换热时,也会以交替接触高、低水温的方式进行换热。
[0004] 实践发现,冷媒交替接触高、低水温,在换热过程中,冷媒在在与高水温换热时,可能会出现冷媒向水吸热的过程,也有可能热管6出口60位置的冷媒仍然处于气、液两相态或过冷度很小,但是为了有效对水箱5内的水进行加热,就必将系统高压侧压力提升(甚至加大换热管长度面积及充注量),提升冷凝换热温差,这样造成高压偏高压缩机输入功率偏大,造成热泵热水器能效较低。
[0005]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具有较高能效的热泵热水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能效的热泵热水器及水箱。
[0007]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 一种水箱,其包括:沿着横向延伸的内胆,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内胆上的换热器,其包括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往复设置且沿预定方向延伸的冷媒流路。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冷媒流路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设置在所述内胆的上部,所述第二端口设置在所述内胆的下部。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口为冷媒入口,所述第二端口为冷媒出口,冷媒从冷媒流路的第一端口向第二端口流动过程中高度逐渐下降。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冷媒流路为至少两条,所述内胆具有相背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至少一条冷媒流路设置在第一侧,至少一条冷媒流路设置在第二侧。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设置在内胆外壁上。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设置的冷媒流道包括多个流道单元,相邻两个所述流道单元之间形成有预定夹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冷媒流路由换热管构成。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设置在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内胆之间,所述金属板与所述内胆贴合,所述换热管与所述金属板贴合。
[0016]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金属板,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金属板与所述内胆之间,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内胆贴合,所述金属板与所述换热管贴合。
[0017]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为D型管、扁管中的一种。
[0018]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内胆为面接触。
[0019]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所述冷媒流路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之间,所述冷媒流路通过吹胀工艺形成。
[002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板为平板,所述第二金属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金属板间形成所述冷媒流路。
[002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板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二金属板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金属板上的凹槽与所述第二金属板上的凹槽正对设置形成所述冷媒流路。
[0022]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为设置在内胆外壁上的金属板,所述冷媒流路设置在金属板与所述内胆之间,所述冷媒流路通过吹胀工艺形成。
[0023] 进一步的,通过所述吹胀工艺形成有至少两条冷媒流路,所述至少一条冷媒流路设置在所述内胆的第一侧,所述至少一条冷媒流路设置在所述内胆的第二侧。
[0024]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为微通道形式,包括扁管以及与所述扁管相连通的集液管。
[0025]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上设有预紧弹性件,所述预紧弹性件用于使所述换热器紧贴所述内胆。
[0026] 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水箱。
[0027] 进一步的,所述热泵热水器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冷媒入口和出口设置在水箱同一端。
[0028] 进一步的,由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分两路流入分设在所述内胆两侧的冷媒流路的冷媒入口,流出所述冷媒出口的冷媒汇集成一路流入节流元件。
[0029]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通过在横向延伸的内胆两端之间往复设置冷媒流路,使得当冷媒沿着所述冷媒流路流动时,至少部分冷媒能够沿着水箱内的水温由高到低的趋势流动,从而有利于冷媒在换热器的出口端具有一定的过冷度,提高所述换热器中冷媒与内胆中水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热泵热水器的能效。进一步的,所述冷媒流路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设置在所述内胆的上部,所述第二端口设置在所述内胆的下部。当所述第一端口设置在所述内胆的上部,所述第二端口设置在所述内胆的下部,冷媒流路中的冷媒自所述第一端口流向所述第二端口时,整体上冷媒流路中的冷媒都是沿着内胆中水温由高到底的趋势流动,从而有利于冷媒在换热器的第二端口具有较大的过冷度,进而较佳地提高所述换热器内冷媒与内胆中水的换热能效。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热泵热水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水箱的主视图;
[0032] 图3是热泵热水器热泵循环的压-图;
[0033]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水箱的俯视图;
[0034]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水箱的D-D剖视图;
[0035]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0039] 请参阅图2。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水箱可以包括:沿着横向X延伸的内胆1,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设置在所述内胆1上的换热器2,其包括在所述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之间往复设置且沿预定方向延伸的冷媒流路20。
[004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1为中空的壳体,内部用于容纳待加热的水。所述内胆1沿着横向X延伸,即所述内胆1可以是横卧式的。所述内胆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内胆1中水温的变化方向相垂直。所述内胆1的具体形状可以为圆型,可以为方形,也可以为其他不规则的形状,此处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004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2用于和内胆1中待加热的水进行热交换。具体的,所述换热器2的形式可以是换热管、金属板或者微通道形式,或者还可以是其他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所述换热器2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之间往复设置且整体沿着预定方向延伸的冷媒流路20。具体的,所述冷媒流路20可以为换热管形式、可以为微通道形式或者可以基于吹胀工艺形成,还可以为其他可行的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所述预定方向可以为所述内胆1中水的水温由高到低变化的方向,从而使得所述冷媒流路20整体上能使得在其内部流动的冷媒沿着水温由高到底的趋势流动。
[0042]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般的,换热器2中的冷媒是通过压缩机压缩后经过引管引至换热器2的冷媒流路20中的。所述引管可以与内胆1的外壁相接触,从而与内胆1内的水进行换热,因此,也可以称之为换热管。所述引管的具体设置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限定。
[0043] 在本申请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沿着横向X延伸的内胆1两端之间往复设置冷媒流路20,使得当冷媒沿着所述冷媒流路20流动时,至少部分冷媒能够沿着水箱1内的水温由高到低的趋势流动,从而有利于冷媒在换热器2的出口端具有一定的过冷度,提高所述换热器2内冷媒与内胆1中水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热泵热水器的能效。
[0044] 具体的本申请所述水箱结构能够使得热泵热水器具有较高能效的原因如下。请参阅图3。图中,横坐标h表示冷媒的焓;纵坐标p表示冷媒的压力。曲线L1表示冷媒的状态为饱和气态;曲线L2表示冷媒的状态为饱和液态。曲线L1与L2之间的冷媒为气液两相区。曲线L1右侧的冷媒状态为过热区;曲线L2左侧的冷媒状态为过冷区。
[0045] 循环时,进入压缩机的冷媒焓值为ha,当经过压缩机压缩后,流出压缩机的冷媒焓值为hb。其中压缩机做的功为W=hb-ha。
[0046] 流出压缩机的冷媒进入换热器,与内胆中的水进行换热。
[0047] 当冷媒没有过冷度时,冷媒与内胆中的水交换的热量表示为:Q1=hc-hb;
[0048] 当冷媒有过冷度时,冷媒与内胆中的水交换的热量表示为:Q2=hc’-hb。
[0049] 而能效比COP=Q/W,其中W压缩机功耗;Q为冷媒与内段中的水交换的热量。
[0050] 由于在相同的蒸发压力下,有无过冷度时,压缩机的功耗W几乎不变,所以Q越大则能效越高。因为Q2>Q1,所以在冷媒有过冷度时,能效较高,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过冷度越大能效越高。
[005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媒流路20具有第一端口201和第二端口202。所述第一端口201设置在所述内胆1的上部,所述第二端口202设置在所述内胆1的下部。
[0052]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端口201设置在所述内胆1的上部,所述第二端口202设置在所述内胆1的下部,冷媒流路20中的冷媒自所述第一端口201流向所述第二端口202时,整体上冷媒流路20中的冷媒都是沿着内胆1中水温由高到底的趋势流动,从而有利于冷媒在换热器2的第二端口202具有较大的过冷度,进而较佳地提高所述换热器2内冷媒与内胆1中水的换热效率,提高热泵热水器的能效。
[0053] 请结合参阅图4、图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媒流路20为至少两条,所述内胆1具有相背对的第一侧1a和第二侧1b。其中,至少一条冷媒流路设置在第一侧1a,至少一条冷媒流路设置在第二侧1b。
[005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1具有相背对的第一侧1a和第二侧1b。所述第一侧1a和第二侧1b可以沿着所述内胆1的对称面A-A划分。
[0055] 所述冷媒流路20可以为多条。具体的,所述冷媒流路20可以为两条,分为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可以设置在所述内胆1的第一侧1a。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可以设置在所述内胆1的第二侧1b。当所述冷媒流路20为两条时,所述第一端口201和第二端口202也可以分别为两个。对于每一条冷媒流路而言,所述第一端口201为冷媒入口,所述第二端口202为冷媒出口,冷媒从冷媒流路20的第一端口201向第二端口202流动过程中高度逐渐下降。所述冷媒流路20的两个第一端口201可以通过一个三通阀相汇合。此外,所述冷媒流路20的两个第二端口202也可以通过一个三通阀相汇合。当然,所述端口汇合的方式还可以为其他方式,例如,可以将两个端口在一端合并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作其他的变形,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0056]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内胆1两侧分别设置冷媒流路20,冷媒流路20中的冷媒在从冷媒入口至冷媒出口流动过程中,能沿着内胆水温由高到低的变化进行换热,能够充分保证冷媒在冷媒出口位置具有较大的过冷度,从而提高热泵热水器的能效。
[005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2设置在内胆1外壁上。
[0058]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2可以设置在内胆1的外壁上,相对于换热器2置于水中的方式而言,一方面可以避免与内胆1中的水接触,进而被腐蚀,产生污染物,或者产生水垢,降低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冷媒发生泄漏时,造成内胆1中的水被污染,以及内胆1中的水进入冷媒流路20,从而影响整个冷媒系统。
[005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往复设置的冷媒流道20包括多个流道单元200,相邻两个所述流道单元200之间形成有预定夹角。
[006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媒流道20可以有多个沿着内胆壁周向排列的流道单元200组成。所述流道单元200整体上沿着横向X延伸,可以沿着所述横向X具有自第一端至第二端具有一定的倾角。相邻流道单元200之间的倾斜方向可以相反,从而相邻两个流道单元
200之间形成有预定的夹角。当所述相邻两个流道单元200之间设置有预定夹角时,有利于延长所述流道单元200整体的流道长度,进而增加与内胆1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具体的,所述预定夹角的度数可以根据换热器2具体的结构进行设定,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0061] 请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媒流路20可以由换热管21构成。所述换热管21形成所述冷媒流路20,所述换热管21的设置方式沿着横向X往复设置。
[0062] 所述换热器2还可以包括金属板22。所述换热管21可以固定在所述金属板22上后,通过所述金属板22整体与所述内胆1相固定。通过在平面的金属板22上设置换热管21,然后再进行整体折弯与相应的内胆匹配的方式,适用于具有弧度或角度的内胆1表面,能够降低工艺难度,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
[0063]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板22可以设置在所述换热管21与所述内胆1之间。所述金属板22与所述内胆1贴合,所述换热管21与所述金属板22贴合。
[0064]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21设置在所述金属板22与所述内胆1之间,所述换热管21与所述内胆1贴合,所述金属板22与所述换热管21贴合,采用这种方式,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0065]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冷媒流路20为换热管21的具体形式下,还可以作其他的变形,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006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21为D型管、扁管中的一种。
[0067] 具体的,所述D型管的横截面积呈D型,其可以由一平面壁和一个圆弧壁构成。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金属板22设置在所述换热管21与所述内胆1之间时,所述换热管21可以为D型管。其平面壁与所述金属板22相接触,保证所述金属板22与所述换热管21之间为面接触,进而提高换热管21与所述金属板22之间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由于所述金属板22直接与内胆1接触,当所述金属板22具有较高的换热效果时,相应的内胆1通过所述金属板22也能获得较佳的换热效果,进而能提高热泵热水器的整体能效。
[0068]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换热管21设置在所述金属板22与所述内胆1之间,所述换热管21与所述内胆1贴合,所述金属板22与所述换热管21贴合。此时,所述换热管21可以为扁管。所述扁管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内胆1接触,保证所述换热管21与所述内胆1为面接触,进而提高换热面积,提高能效。当然,具体的,所述换热管21的具体形式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技术精髓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的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006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2与所述内胆1为面接触。当所述换热器2与所述内胆1为面接触时,能够保证换热器2与所述内胆1之间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减小换热温差,进而提高所述热泵热水器的整体能效。
[0070] 请参阅图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媒流路20可以通过吹胀的工艺形成。具体的,所述换热器2包括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所述冷媒流路20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之间,所述冷媒流路20在所述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之间形成。所述冷媒流路20的设置方式也沿着横向X往复设置。
[0071]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沿着横向X延伸的内胆1两端之间往复设置冷媒流路20,使得冷媒沿着所述冷媒流路20流动时,至少部分冷媒能够沿着水箱1内的水温由高到低的趋势流动,从而有利于冷媒在换热器2的出口端具有一定的过冷度,进而增强所述换热器2与内胆1中水的换热效果。进一步的,由于所述吹胀工艺本身加工成本较低,因此,能够降低整个热泵热水器的成本。
[0072]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板为平板,所述第二金属板上可以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金属板间形成所述冷媒流路20。具体的,所述第一金属板可以与内胆1相贴合,所述第二金属板可以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凹槽,从而配合形成所述冷媒流路20。
[0073]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板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二金属板上也可以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金属板上的凹槽与所述第二金属板上的凹槽正对设置形成所述冷媒流路。具体的,所述第一金属板上可以与内胆1相贴合。所述第一金属板上设置的凹槽在于所述内胆1配合时,可以将其与内胆1配合的接触面设置成与内胆1外壁相匹配的表面,以便与内胆1形成面接触,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热泵热水器的能效。
[007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2为设置在内胆1外壁上的金属板,所述冷媒流路20设置在金属板与所述内胆1之间,所述冷媒流路20通过吹胀工艺形成。具体的,所述金属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内胆1外壁面间形成所述冷媒流路20,而所述金属板在没有凹槽的位置直接与所述内胆1相密封。当所述金属板与所述内胆1直接接触时,有利于凹槽与内胆1形成的冷媒流路20中的冷媒直接向所述内胆1传递热量,提高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热泵热水器的能效。
[007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吹胀工艺形成有至少两条冷媒流路20,所述至少一条冷媒流路20设置在所述内胆1的第一侧1a,所述至少一条冷媒流路20设置在所述内胆1的第二侧1b。
[0076] 请结合参阅图4、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1具有相背对的第一侧1a和第二侧1b。所述第一侧1a和第二侧1b可以沿着所述内胆1的对称面A-A划分。
[0077]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吹胀工艺形成的冷媒流路20的条数也可以为多条。具体的,所述冷媒流路20可以为两条,分为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可以设置在所述内胆1的第一侧1a。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可以设置在所述内胆1的第二侧1b。当所述冷媒流路20为两条时,所述第一端口201和第二端口202也可以分别为两个。对于每一条冷媒流路而言,所述第一端口201为冷媒入口,所述第二端口202为冷媒出口,冷媒从冷媒流路20的第一端口201向第二端口202流动过程中高度逐渐下降。
[0078]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内胆1两侧分别设置冷媒流路20,冷媒流路20中的冷媒在从冷媒入口至冷媒出口流动过程中,能沿着内胆水温由高到低的变化进行换热,能够充分保证冷媒在冷媒出口位置具有较大的过冷度,从而提高热泵热水器的能效。
[0079] 请参阅图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2为微通道形式,包括扁管23以及与所述扁管23相连通的集液管24。
[008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液管24可分别周向围设在所述内胆1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位置。所述扁管23沿着横向X在第一端11至所述第二端12排布,多个并行排布的扁管23在所述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之间形成往复设置的冷媒流路20。
[0081] 在本申请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沿着横向X延伸的内胆1两端之间往复设置冷媒流路20,使得当冷媒沿着所述冷媒流路20流动时,至少部分冷媒能够沿着水箱1内的水温由高到低的趋势流动,从而有利于冷媒在换热器2的出口端具有一定的过冷度,增强所述换热器2与内胆1中水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热泵热水器的能效。
[008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2上设有预紧弹性件,所述预紧弹性件(图中未示出)用于使所述换热器2紧贴所述内胆1。
[008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2上可以设置有预弹性件,所述预紧弹性件将待对接的换热器2相向的对接面一个预紧力,使得所述换热器2能紧贴所述内胆,从而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
[0084] 请参阅图4,具体的,所述换热器2可以包括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上在对接的两端设置有穿设孔205。所述预紧弹性件穿设在所述穿设孔205之间,以给所述换热器2施加预紧力,使其紧贴内胆1壁,从而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
[0085]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热泵热水器,所述热泵热水器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水箱。
[0086] 本申请热泵热水器可以是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任一所述的水箱,其可以实现本申请水箱实施方式并达到水箱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0087] 进一步的,所述热泵热水器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冷媒入口和出口设置在水箱同一端。
[0088] 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媒流出冷媒出口后经过节流装置进入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用于将蒸发器出口端流出的低压冷媒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输入冷媒入口端。当所述压缩机与冷媒入口和出口设置在水箱同一端时,有利于节约压缩机传输冷媒管路的路径。当传输冷媒的管路较短时,一方面可以减少冷媒在管路中压力和温度的下降,提高整个热泵热水器的能效;另一方面可以节省整个热泵热水器所占用的空间。
[008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分两路流入分设在所述内胆1两侧的冷媒流路20的冷媒入口,流出所述冷媒出口的冷媒汇集成一路流入节流元件。
[0090] 请结合参阅图4、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1具有相背对的第一侧1a和第二侧1b。所述第一侧1a和第二侧1b可以沿着所述内胆1的对称面A-A划分。
[0091] 所述冷媒流路20可以为多条。例如,所述冷媒流路20可以为两条,分为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可以设置在所述内胆1的第一侧1a。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可以设置在所述内胆1的第二侧1b。当所述冷媒流路20为两条时,所述第一端口201和第二端口202也可以分别为两个。对于每一条冷媒流路而言,所述第一端口201为冷媒入口,所述第二端口202为冷媒出口,冷媒从冷媒流路20的第一端口201向第二端口202流动过程中高度逐渐下降。由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可以通过三通阀分为两路,形成两个第一端口201。此外,所述冷媒流路20的两个第二端口202也可以通过一个三通阀相汇合,从而汇集成一路流入节流元件。当然,所述端口具体设置方式还可以为其他方式,例如,可以将一个端口通过吹胀的方式分为两路,或者两个端口通过吹胀的方式直接合并为一个,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作其他的变形,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0092]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内胆1两侧分别设置冷媒流路20,冷媒流路20中的冷媒在从冷媒入口至冷媒出口流动过程中,能沿着内胆水温由高到低的变化进行换热,能够充分保证冷媒在冷媒出口位置具有较大的过冷度,提高热泵热水器的能效。
[0093]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009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