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电热

申请号 CN201510641233.4 申请日 2015-10-08 公开(公告)号 CN106568193A 公开(公告)日 2017-04-19
申请人 兴盛达元(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有孝; 黄友权;
摘要 节能环保电热 风 机,用于高纬度国家和地区严寒的冬季,在农业种植大棚内的加热升温。包括热交换 箱体 、发 热管 和发热管内的发热物质,以及高速风机。该节能环保电热风机利用电激活发热物质,使发热物质释放出 潜热 ,从而提高了电热转换效率。用电激活发热物质释放潜热技术生产的节能环保电热风机的热效率达到365.76%。在666平方米的标准农业种植大棚中安装输入功率10.8kW的节能环保电热风机,在环境 温度 零下10度的条件下,大棚内温度达到17度,可以满足蔬菜、瓜果、花卉生长的要求。比普通电热风机节约80%。
权利要求

1.一种节能环保电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环保电热风机包括一个热交换箱体,箱体的一个侧面开有一个进风口,箱体的相对另一个侧面开有一个出风口,在箱体底部开有一组安装孔,孔内安装有一根发热管,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一个离心式高速风机;所述发热管两端封闭,一端设置有一个发热物质注入孔,另一端内部固定一根100~3000W的加热管;所述发热管内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75~90%的聚乙烯吡咯烷,3~9%汞+3~8%的金属,1~2%的扩散剂NNO,1~3%的纳米三化二和2~3%纳米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电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物质的加工方法是:
第1、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活化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放入一个带有高压射流装置的高温高压容器里,加温至480度,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气化后,通过高压射流喷嘴将气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喷入一个大的容器中,在大容器的进口处加一个挡板,高速高温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气流遇到挡板速度急剧变为零,温度会迅速下降而液化,失去能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液体的微粒急剧减小,活性增高;
第2、将高活性的聚乙烯吡咯烷酮+金属钾+金属汞+纳米级三氧化二铝+纳米碳粉末+扩散剂NNO按所述比例放入一个真空高温高速搅拌机中,温度600~780度,真空度600帕,搅拌10小时,使放入搅拌机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取出,制得所述发热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电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箱体用1~
5mm厚的板或铝板制成,长200~1000mm,宽150~800mm,高400~2000mm;箱体底部安装孔的直径10~40mm,孔间的中心距30~120mm,进风口直径50~300mm,出风口的宽
10~100mm,高300~1800mm;发热管中心管为直径10~40mm,壁厚1~5mm,长300~
1900mm的管或钢管,在铜管或钢管的外面缠绕直径为30~120mm的铝合金片,铝合金片的厚度0.2~0.6mm,铝合金缠绕的间距为2~6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环保电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管内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8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6%的金属钾,6%的金属汞,2%的扩散剂NNO,3%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3%纳米碳粉末。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环保电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管内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89%的聚乙烯吡咯烷酮,3%的金属钾,4%的金属汞,1%的扩散剂NNO,1%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2%纳米碳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环保电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管内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8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4%的金属钾,5%的金属汞,2%的扩散剂NNO,2%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2%纳米碳粉末。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环保电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管内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84%的聚乙烯吡咯烷酮,4%的金属钾,8%的金属汞,1%的扩散剂NNO,1%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2%纳米碳粉末。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环保电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管内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77%的聚乙烯吡咯烷酮,8%的金属钾,9%的金属汞,2%的扩散剂NNO,2%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2%纳米碳粉末。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环保电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管内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8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7%的金属钾,9%的金属汞,1%的扩散剂NNO,1%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2%纳米碳粉末。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环保电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管内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78%的聚乙烯吡咯烷酮,8%的金属钾,9%的金属汞,1%的扩散剂NNO,1%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3%纳米碳粉末。

说明书全文

节能环保电热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加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电热风机。

背景技术

[0002] 农业种植大棚的问世是千百年来农业种植技术的重大突破。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种植季节,使得反季节农作物的生长成为可能,是世界高纬度国家的普通老百姓在严寒的冬季可以吃到新鲜的素菜和瓜果。然而,在严寒的冬季农业种植大棚内必须加温,才能满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目前在达到国家农业种植温室基本是采用清洁环保的电加热,一亩(666平米)标准农业种植大棚电加热的输入功率是50kW,每天加热时间是14~16小时,每天耗电量700~800kWh。对于发达国家的电价、农作物价格和国民收入,电加热虽然也高,但还能接受。对于发展中国家农民根本无法接受。为此,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种植大棚是在用燃加热。燃煤加热虽然价格低了,但是带来的污染是相当严重。按照每亩每天燃煤150Kg计算,1000万亩大棚,每天燃煤150万吨,按照冬季供热120天,燃煤达到1.8亿吨,产生二4.86亿吨,氮氧化物540万吨,硫化物580万吨,烟尘和炉渣1476万吨,污染是相当严重的。燃烧天然气和燃油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是天然气和燃油的价格昂贵,发展中国家和贫油国家的农民不可能使用。为此,发明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风机为高纬度国家的农业种植大棚供热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农业种植大棚供热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风机。
[0004] 本发明提供的节能环保电热风机,包括一个热交换箱体,箱体的一个侧面开有一个进风口,箱体的相对另一个侧面开有一个出风口,在箱体底部开有一组安装孔,孔内安装一根发热管,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一个离心式高速风机;所述发热管两端封闭,一端设置有一个发热物质注入孔,另一端内部固定一根100~3000W的加热管;所述发热管内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75~90%的聚乙烯吡咯烷,3~8%的金属,3~9%的金属汞,1~2%的扩散剂NNO,1~3%的纳米三氧化二和2~3%纳米碳粉末。
[0005] 所述发热物质的加工方法是:
[0006] 第1、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活化
[0007]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放入一个带有高压射流装置的高温高压容器里,加温至480度,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气化后通高压射流喷嘴将气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喷入一个大的容器中,在大容器的进口处加一个挡板,高速高温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气流遇到挡板速度急剧变为零,温度会迅速下降而液化,失去能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液体的微粒急剧减小,而活性增高,制得高活性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0008] 第2、将高活性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放在煤油中)金属钾+金属汞+纳米级三氧化二铝+纳米碳粉末+扩散剂NNO按所述比例放入一个真空高温高速搅拌机中,温度600~780度,真空度500帕,搅拌10小时,使放入搅拌机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取出,制得所述发热物质。
[0009] 所述的热交换箱体用1~5mm厚的板或铝板制成,长200~1000mm,宽150~800mm,高400~2000mm;箱体底部安装孔的直径10~40mm,孔间的中心距30~120mm,进风口直径50~300mm,出风口的宽10~100mm,高300~1800mm;发热管中心管为直径
10~40mm,壁厚1~5mm,长300~1900mm的管或钢管,在铜管或钢管的外面缠绕直径为
30~120mm的铝合金片,铝合金片的厚度0.2~0.6mm,铝合金缠绕的间距为2~6mm。
[0010]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1] 本发明节能环保电热风机利用电激活发热物质,使发热物质释放潜热,从而提高了电热转换效率。用电激活发热物质释放潜热技术生产的节能环保电热风机的热效率达到365.76%。在666平方米的标准农业种植大棚中安装输入功率10.8kW的节能环保电热风机,在环境温度零下10度的条件下,大棚内温度达到17度,可以满足蔬菜、瓜果、花卉生长的要求。比普通电热风机节约7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1:
[0013] 本发明提供的节能环保电热风机,包括一个热交换箱体,热交换箱体用1~5mm厚的钢板或铝板制成,长200~1000mm,宽150~800mm,高400~2000mm;箱体的一个侧面开有一个进风口,进风口直径50~300mm,进风口处安装有一个排风量100~10000立方米/小时的离心式高速风机;箱体的相对另一个侧面开有一个出风口,出风口的宽10~100mm,高300~1800mm;在箱体底部开有一组安装孔,安装孔的直径10~40mm,孔间的中心距30~120mm,孔内安装一根发热管。发热管中心管为直径10~40mm,壁厚1~5mm,长300~1900mm的铜管,在铜管的外面缠绕直径为30~120mm的铝合金片,铝合金片的厚度0.2~0.6mm,铝合金缠绕的间距为2~6mm,在铜管上缠绕若干片。发热管的两端用厚度2~5mm的铜板焊接密封,铜板中间打一个直径4~6mm的发热物质注入孔,发热管另一端内部焊接一根100~3000W的电加热管,从直径4~6mm的发热物质注入孔向发热管内注入10~200ml发热物质,然后焊接密封。当电加热管通入220V交流电时,发热管开始发热,开启离心风机,热风从排放口排出。
[0014] 所述发热管内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75~9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3~8%的金属钾,3~9%的金属汞,1~2%的扩散剂NNO,1~3%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
2~3%纳米碳粉末。
[0015] 所述发热物质的加工方法是:
[0016] 第1、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活化
[0017]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放入一个带有高压射流装置的高温高压容器里,加温至480度,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气化后通高压射流喷嘴将气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喷入一个大的容器中,在大容器的进口处加一个挡板,高速高温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气流遇到挡板速度急剧变为零,温度会迅速下降而液化,失去能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液体的微粒急剧减小,而活性增高;
[0018] 第2、将高活性的聚乙烯吡咯烷酮+金属钾+金属汞+纳米级三氧化二铝+纳米碳粉末+扩散剂NNO按所述比例放入一个真空高温高速搅拌机中,温度600~780度,真空度600帕,搅拌10小时,使放入搅拌机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取出,得到所述发热物质。
[0019] 第3、按照要求将发热物质注入发热管内,然后焊接密封。
[0020] 本实施例中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8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3%的金属钾6%的金属汞+1%的扩散剂NNO+2%的纳米三氧化二铝+3%纳米碳粉末。首先按上述加工方法第1步加工高活性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然后将高活性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放在煤油中)金属钾+金属汞+纳米级三氧化二铝+纳米碳粉末+扩散剂NNO放入一个真空高温高速搅拌机中,温度780度,真空度600帕,搅拌10小时,使放入搅拌机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取出。
[0021] 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箱体的具体结构参数如下:
[0022] 1、用2mm厚的钢板做一个长360mm,宽240mm,高700mm的外壳,在外壳的底部用直径16.5mm的钻头打3个孔,孔间的中心距65mm,外壳的一面开一个直径100mm的进风口,在另一面开一个宽30mm,高600mm的出风口。
[0023] 2、做三根发热管,发热管中心管为直径20mm,壁厚1.5mm,长680mm的铜管,在铜管的外面缠绕直径为60mm的铝合金片,铝合金片的厚度0.3mm,铝合金缠绕的间距为3mm,在铜管上缠绕195片。用直径20mm,厚度2mm的铜板中间打一个直径4mm的发热物质注入孔,并将直径20mm的铜管的一端焊接密封;铜管另一端焊接一根1000W的电加热管,从直径4mm的发热物质注入孔向铜管内注入80ml发热物质,然后焊接密封。将三根发热管分别由热交换箱体底部的安装孔中穿入热交换箱体内并与箱体焊接固定。
[0024] 在热交换箱体进风口上安装一个标称排风量702立方米/小时的离心式高速风机。当给电加热管输入1000W的220V交流电时,发热管开始工作,开启离心风机,热风从排放口排出,考虑热风机的风阻,发热机实际排风量为500立方米/小时,当进风口温度为9.6度时,排放口的温度达到69.7度,制热量达到10.9549kW,输入功率3kW,电热转换效率为:365.16%。
[0025] 实施例2
[0026] 本实施例中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8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4%的金属钾,8%的金属汞,2%的扩散剂NNO,3%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3%纳米碳粉末。
[0027] 发热物质的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
[0028] 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箱体及发热管的结构参数同样参考实施例1。
[0029] 实施例3
[0030] 本实施例中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9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3%的金属钾,3%的金属汞,1%的扩散剂NNO,1%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2%纳米碳粉末。
[0031] 发热物质的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
[0032] 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箱体及发热管的结构参数同样参考实施例1。
[0033] 实施例4
[0034] 本实施例中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8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4%的金属钾,5%的金属汞,2%的扩散剂NNO,2%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2%纳米碳粉末。
[0035] 发热物质的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
[0036] 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箱体及发热管的结构参数同样参考实施例1。
[0037] 实施例5
[0038] 本实施例中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8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7%的金属钾,9%的金属汞,1%的扩散剂NNO,1%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2%纳米碳粉末。
[0039] 发热物质的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
[0040] 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箱体及发热管的结构参数同样参考实施例1。
[0041] 实施例6
[0042] 本实施例中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7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8%的金属钾,9%的金属汞,2%的扩散剂NNO,3%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3%纳米碳粉末。
[0043] 发热物质的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
[0044] 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箱体及发热管的结构参数同样参考实施例1。
[0045] 实施例7
[0046] 本实施例中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86%的聚乙烯吡咯烷酮,3%的金属钾,3%金属汞,2%的扩散剂NNO,3%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3%纳米碳粉末。
[0047] 发热物质的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
[0048] 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箱体及发热管的结构参数同样参考实施例1。
[0049] 实施例8
[0050] 本实施例中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84%的聚乙烯吡咯烷酮,4%的金属钾,5%的金属汞,1%的扩散剂NNO,3%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3%纳米碳粉末。
[0051] 发热物质的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
[0052] 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箱体及发热管的结构参数同样参考实施例1。
[0053] 实施例9
[0054] 本实施例中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8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5%的金属钾,9%的金属汞,1%的扩散剂NNO,2%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3%纳米碳粉末。
[0055] 发热物质的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
[0056] 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箱体及发热管的结构参数同样参考实施例1。
[0057] 实施例10
[0058] 本实施例中发热物质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9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3%的金属钾,3%的金属汞,1%的扩散剂NNO,1%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2%纳米碳粉末。
[0059] 发热物质的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
[0060] 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箱体及发热管的结构参数同样参考实施例1。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